CN216205925U - 一种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05925U
CN216205925U CN202122547131.XU CN202122547131U CN216205925U CN 216205925 U CN216205925 U CN 216205925U CN 202122547131 U CN202122547131 U CN 202122547131U CN 216205925 U CN216205925 U CN 2162059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erential
positioning
mandrel
bevel gear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4713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清国
宋东野
于珊珊
岳云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ao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ao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ao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ao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4713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059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059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059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差速器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座、定位芯轴以及弹性固定组件,安装座上设有用于安装及固定差速器壳体的壳体定位槽,定位芯轴与壳体定位槽同轴设置,弹性固定组件设于定位芯轴的一端且可沿定位芯轴的径向形变延展并与差速器半轴锥齿轮内轴孔接触以固定差速器半轴锥齿轮。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差速器壳体的外径定心,通过将定位芯轴与壳体定位槽同轴设置,实现差速器壳体的外径与差速器半轴锥齿轮的回转中心同轴,同时通过弹性固定组件将差速器半轴锥齿轮固定,从而实现两侧的行星锥齿轮定位面相对于差速器半轴锥齿轮回转中心的距离不变,获得更加精准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结果。

Description

一种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差速器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一般采用旋转半轴锥齿轮的方式进行,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扳手A1扳动旋转轴A2带动半轴锥齿轮A3左右转动,此时百分表A6显示的读数即为差速器中半轴锥齿轮A3与行星锥齿轮A4之间的齿侧间隙的值。
然而,半轴锥齿轮A3的外径与壳体A5的定位内孔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配合间隙,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检测时,当该配合间隙较大,尤其在该配合间隙大于1mm的情况下,半轴锥齿轮A3的回转中心与壳体A5的定位内孔的回转中心不同轴,半轴锥齿轮A3容易因该配合间隙大而窜动偏移,导致两侧的行星锥齿轮A4定位面相对于半轴锥齿轮A3回转中心的距离发生改变,进而导致所测得的差速器齿侧间隙结果不精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检测时由于受到半轴锥齿轮的外径与壳体的定位内孔之间的配合间隙的影响,半轴锥齿轮容易窜动偏移而导致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结果不精准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座、定位芯轴以及弹性固定组件,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用于安装及固定差速器壳体的壳体定位槽,所述定位芯轴与所述壳体定位槽同轴设置,所述弹性固定组件设于所述定位芯轴的一端且可沿所述定位芯轴的径向形变延展并与差速器半轴锥齿轮内轴孔接触以固定差速器半轴锥齿轮。
如上所述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所述弹性固定组件包括形变驱动机构以及设于所述形变驱动机构与定位芯轴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形变驱动机构沿所述定位芯轴的轴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芯轴以使所述弹性件沿所述定位芯轴的径向形变延展或复位。
如上所述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所述弹性件上设有第一接触端、第二接触端以及延展接触端,所述第一接触端与所述形变驱动机构接触,所述第二接触端与所述定位芯轴接触,所述延展接触端在弹性件沿所述定位芯轴的径向形变延展后与差速器半轴锥齿轮内轴孔接触。
如上所述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弹性段和第二弹性段,所述第一接触端设于所述第一弹性段的一端,所述第一弹性段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延展端,所述第二接触端设于所述第二弹性段的一端,所述第二弹性段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延展端,所述第一延展端和第二延展端沿所述定位芯轴的径向向外延伸并相互靠近接触以形成所述延展接触端。
如上所述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所述形变驱动机构包括定位轴套和锁紧螺栓,所述定位芯轴上设有轴套连接块和锁紧螺栓孔,所述锁紧螺栓孔与所述定位芯轴同轴设置且沿轴向贯穿所述轴套连接块,所述定位轴套活动套设在所述轴套连接块外,所述锁紧螺栓朝进入或脱离所述锁紧螺栓孔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定位轴套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芯轴。
如上所述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所述定位轴套上设有供所述第一接触端安装的轴套台阶,所述定位芯轴上设有供所述第二接触端安装的芯轴台阶,所述轴套台阶与所述芯轴台阶相对设置。
如上所述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所述形变驱动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定位轴套与所述锁紧螺栓之间的垫片,所述锁紧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垫片、定位轴套后与锁紧螺栓孔连接。
如上所述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所述定位芯轴上设有定位凸块,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与所述壳体定位槽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的芯轴安装孔和芯轴限位槽,所述芯轴限位槽设于所述芯轴安装孔与所述壳体定位槽之间,用于在所述芯轴安装孔与所述定位芯轴配合安装时与所述定位凸块配合定位。
如上所述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与所述芯轴安装孔侧壁连通的芯轴锁定孔,所述芯轴锁定孔内设有芯轴锁定螺栓。
如上所述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还包括测量表以及测量表支架,所述测量表支架一端与所述测量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可以利用差速器壳体的外径定心,通过将定位芯轴与壳体定位槽同轴设置,实现差速器壳体的外径与差速器半轴锥齿轮的回转中心同轴,同时通过弹性固定组件沿定位芯轴的径向形变延展后与差速器半轴锥齿轮内轴孔接触将差速器半轴锥齿轮固定,从而有效避免了因差速器半轴锥齿轮的外径与差速器壳体的定位内孔之间的配合间隙大而造成差速器半轴锥齿轮窜动偏移的情况发生,实现两侧的行星锥齿轮定位面相对于差速器半轴锥齿轮回转中心的距离不变,获得更加精准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结果。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采用固定差速器半轴锥齿轮并单独转动行星锥齿轮的方式进行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所测得的数据不受齿轮制造误差影响,获得的检测结果更加精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检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检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的局部结构的分解图。
图7为图4中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标号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安装座,11、壳体定位槽,12、芯轴安装孔,13、芯轴限位槽,14、芯轴锁定孔,15、芯轴锁定螺栓,2、定位芯轴,21、轴套连接块,22、锁紧螺栓孔,23、芯轴台阶,24、定位凸块,3、弹性固定组件,3110、第一接触端,3120、第二接触端,3130、延展接触端,31、弹性件,311、第一弹性段,3111、第一延展端,312、第二弹性段,3121、第二延展端,32、形变驱动机构,321、定位轴套,3211、套台阶,322、锁紧螺栓,323、垫片,4、测量表,5、测量表支架,6、差速器壳体,7、差速器半轴锥齿轮内轴孔,8、差速器半轴锥齿轮,9、行星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3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座1、定位芯轴2以及弹性固定组件3,所述安装座1上设有用于安装及固定差速器壳体6的壳体定位槽11,所述定位芯轴2与所述壳体定位槽11同轴设置,所述弹性固定组件3设于所述定位芯轴2的一端且可沿所述定位芯轴2的径向形变延展并与差速器半轴锥齿轮内轴孔7接触以固定差速器半轴锥齿轮8。本实施例可以利用差速器壳体6的外径定心,通过将定位芯轴2与壳体定位槽11同轴设置,实现差速器壳体6的外径与差速器半轴锥齿轮8的回转中心同轴,同时通过弹性固定组件3沿定位芯轴2的径向形变延展后与差速器半轴锥齿轮内轴孔7接触将差速器半轴锥齿轮8固定,从而有效避免了因差速器半轴锥齿轮8的外径与差速器壳体6的定位内孔之间的配合间隙大而造成差速器半轴锥齿轮8窜动偏移的情况发生,实现两侧的行星锥齿轮9定位面相对于差速器半轴锥齿轮8回转中心的距离不变,获得更加精准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结果。
具体地,所述弹性固定组件3包括形变驱动机构32以及设于所述形变驱动机构32与定位芯轴2之间的弹性件31,所述形变驱动机构32沿所述定位芯轴2的轴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芯轴2以使所述弹性件31沿所述定位芯轴2的径向形变延展或复位。当形变驱动机构32沿所述定位芯轴2的轴向靠近所述定位芯轴2时,弹性件31沿所述定位芯轴2的径向形变延展至与差速器半轴锥齿轮内轴孔7接触,从而将差速器半轴锥齿轮8固定,当形变驱动机构32沿所述定位芯轴2的轴向远离所述定位芯轴2时,弹性件31复位并沿径向脱离差速器半轴锥齿轮内轴孔7,从而解除对差速器半轴锥齿轮8的固定作用,以便于取出差速器半轴锥齿轮8,进行下一组差速器的齿侧间隙检测。本实施例通过形变驱动机构32驱动弹性件31发生形变而实现将差速器半轴锥齿轮8固定,从而在差速器半轴锥齿轮8的外径与差速器壳体6的定位内孔之间的配合间隙较大时,差速器半轴锥齿轮8也不会发生窜动偏移,从而不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其结构简单,而且可适用于不同内轴孔径的差速器半轴锥齿轮8的固定,适用范围广。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31上设有第一接触端3110、第二接触端3120以及延展接触端3130,所述第一接触端3110与所述形变驱动机构32接触,所述第二接触端3120与所述定位芯轴2接触,所述延展接触端3130在弹性件31沿所述定位芯轴2的径向形变延展后与差速器半轴锥齿轮内轴孔7接触。当形变驱动机构32沿所述定位芯轴2的轴向靠近定位芯轴2时,带动第一接触端3110靠近第二接触端3120,使弹性件31发生形变,从而延展接触端3130沿所述定位芯轴2的径向外移动至与差速器半轴锥齿轮内轴孔7接触,从而将差速器半轴锥齿轮8固定;当形变驱动机构32沿所述定位芯轴2的轴向远离定位芯轴2时,弹性件31恢复形变,使得第一接触端3110远离第二接触端3120,从而延展接触端3130沿径向内移动而与差速器半轴锥齿轮内轴孔7解除接触;本实施例结构简单,固定效果好,有利于实现两侧的行星锥齿轮9定位面相对于差速器半轴锥齿轮8回转中心的距离不变,获得更加精准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结果。
更具体地,所述弹性件31包括第一弹性段311和第二弹性段312,所述第一接触端3110设于所述第一弹性段311的一端,所述第一弹性段31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延展端3111,所述第二接触端3120设于所述第二弹性段312的一端,所述第二弹性段312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延展端3121,所述第一延展端3111和第二延展端3121沿所述定位芯轴2的径向向外延伸并相互靠近接触以形成所述延展接触端3130。第一弹性段311与第二弹性段312之间形成夹角,当第一接触端3110靠近第二接触端3120时,夹角变小,使得延展接触端3130沿径向向外移动,并与差速器半轴锥齿轮内轴孔7接触,当第一接触端3110远离第二接触端3120时,夹角变大,使得延展接触端3130沿径向向内移动,从而与差速器半轴锥齿轮内轴孔7解除接触,其结构简单,固定效果好。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31数量为两个,两所述弹性件31对称设于所述定位芯轴2的两侧。当形变驱动机构32沿轴向靠近定位芯轴2时,定位芯轴2两侧的弹性件31同时发生形变沿径向向外延展,有利于使差速器半轴锥齿轮8与定位芯轴2保持同轴,进而获得更精准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形变驱动机构32包括定位轴套321和锁紧螺栓322,所述定位芯轴2上设有轴套连接块21和锁紧螺栓孔22,所述锁紧螺栓孔22与所述定位芯轴2同轴设置且沿轴向贯穿所述轴套连接块21,所述定位轴套321活动套设在所述轴套连接块21外,所述锁紧螺栓322朝进入或脱离所述锁紧螺栓孔22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定位轴套321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芯轴2。具体地,当锁紧螺栓322朝进入锁紧螺栓孔22方向移动时,带动定位轴套321靠近定位芯轴2,从而使弹性件31发生形变沿径向形变延展;当锁紧螺栓322朝脱离锁紧螺栓孔22方向移动时,定位轴套321朝远离定位芯轴2方向移动,从而使弹性件31复位,其结构简单,形变驱动便捷。
更具体地,所述形变驱动机构32还包括设于所述定位轴套321与所述锁紧螺栓322之间的垫片323,所述锁紧螺栓322依次穿过所述垫片323、定位轴套321后与锁紧螺栓孔22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定位轴套321为空心圆柱体,由于定位轴套321套设在轴套连接块21外,其孔径较大,因而本实施例通过垫片323对锁紧螺栓322进行限位,使锁紧螺栓322在朝进入锁紧螺栓孔22方向移动时,能有效带动定位轴套321靠近定位芯轴2。
再者,所述定位轴套321上设有供所述第一接触端3110安装的轴套台阶3211,所述定位芯轴2上设有供所述第二接触端3120安装的芯轴台阶23,所述轴套台阶3211与所述芯轴台阶23相对设置,使弹性件31能平稳安装在定位轴套321与定位芯轴2之间。
另外,所述定位芯轴2上设有定位凸块24,所述安装座1上设有与所述壳体定位槽11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的芯轴安装孔12和芯轴限位槽13,所述芯轴限位槽13设于所述芯轴安装孔12与所述壳体定位槽11之间,用于在所述芯轴安装孔12与所述定位芯轴2配合安装时与所述定位凸块24配合定位。从而实现定位芯轴2与安装座可拆卸连接,其结构简单,拆卸安装方便。
与此同时,所述安装座1上设有与所述芯轴安装孔12侧壁连通的芯轴锁定孔14,所述芯轴锁定孔14内设有芯轴锁定螺栓15。通过拧紧芯轴锁定螺栓15使定位芯轴2受到侧向作用力而锁紧在安装座1上,能有效避免定位芯轴2在测试过程中发生转动而影响测试结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还包括测量表4以及测量表支架5,所述测量表支架5一端与所述测量表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1连接。本实施中,所述测量表4采用百分表,所述测量表支架5与安装座1铰接,使得测量表4可相对于安装座1摆动,便于进行测试操作。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进行齿侧间隙检测的操作过程步骤如下:
步骤1、将差速器壳体6穿过定位芯轴2置入安装座1的壳体定位槽11中;
步骤2、将差速器半轴锥齿轮8穿过定位芯轴2置入差速器壳体6的定位内孔中,并使定位芯轴2一端的弹性固定组件3进入差速器半轴锥齿轮内轴孔7内;
步骤3、拧紧锁紧螺栓322使之朝进入锁紧螺栓孔22方向移动,带动定位轴套321靠近定位芯轴2,从而使弹性件31沿径向形变延展后与差速器半轴锥齿轮内轴孔7接触,将差速器半轴锥齿轮8固定;
步骤4、将行星锥齿轮9安装在十字轴件中并放置在差速器壳体6内;
步骤5、摆动测量表支架5,使测量表4垂直压在行星锥齿轮9的齿面上,随后转动行星锥齿轮9,此时测量表4上的差值即为差速器齿侧间隙。
采用本实施例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进行齿侧间隙检测,无需将差速器完整装配,而只需将差速器壳体6、差速器半轴锥齿轮8以及与之配合的行星齿轮9按照上述步骤单独安装并单独检测,以避免其他部件对测试结果造成影响;测试完再更换另一组差速器半轴锥齿轮8,配合差速器壳体6以及对应的行星齿轮9进行检测即可,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本实施例提供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采用固定差速器半轴锥齿轮8并单独转动行星锥齿轮9的方式进行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所测得的数据不受齿轮制造误差影响,获得的检测结果更加精准。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此外,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定位芯轴(2)以及弹性固定组件(3),所述安装座(1)上设有用于安装及固定差速器壳体(6)的壳体定位槽(11),所述定位芯轴(2)与所述壳体定位槽(11)同轴设置,所述弹性固定组件(3)设于所述定位芯轴(2)的一端且可沿所述定位芯轴(2)的径向形变延展并与差速器半轴锥齿轮内轴孔(7)接触以固定差速器半轴锥齿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固定组件(3)包括形变驱动机构(32)以及设于所述形变驱动机构(32)与定位芯轴(2)之间的弹性件(31),所述形变驱动机构(32)沿所述定位芯轴(2)的轴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芯轴(2)以使所述弹性件(31)沿所述定位芯轴(2)的径向形变延展或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1)上设有第一接触端(3110)、第二接触端(3120)以及延展接触端(3130),所述第一接触端(3110)与所述形变驱动机构(32)接触,所述第二接触端(3120)与所述定位芯轴(2)接触,所述延展接触端(3130)在弹性件(31)沿所述定位芯轴(2)的径向形变延展后与差速器半轴锥齿轮内轴孔(7)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1)包括第一弹性段(311)和第二弹性段(312),所述第一接触端(3110)设于所述第一弹性段(311)的一端,所述第一弹性段(31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延展端(3111),所述第二接触端(3120)设于所述第二弹性段(312)的一端,所述第二弹性段(312)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延展端(3121),所述第一延展端(3111)和第二延展端(3121)沿所述定位芯轴(2)的径向向外延伸并相互靠近接触以形成所述延展接触端(313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驱动机构(32)包括定位轴套(321)和锁紧螺栓(322),所述定位芯轴(2)上设有轴套连接块(21)和锁紧螺栓孔(22),所述锁紧螺栓孔(22)与所述定位芯轴(2)同轴设置且沿轴向贯穿所述轴套连接块(21),所述定位轴套(321)活动套设在所述轴套连接块(21)外,所述锁紧螺栓(322)朝进入或脱离所述锁紧螺栓孔(22)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定位轴套(321)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芯轴(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轴套(321)上设有供所述第一接触端(3110)安装的轴套台阶(3211),所述定位芯轴(2)上设有供所述第二接触端(3120)安装的芯轴台阶(23),所述轴套台阶(3211)与所述芯轴台阶(23)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驱动机构(32)还包括设于所述定位轴套(321)与所述锁紧螺栓(322)之间的垫片(323),所述锁紧螺栓(322)依次穿过所述垫片(323)、定位轴套(321)后与锁紧螺栓孔(2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芯轴(2)上设有定位凸块(24),所述安装座(1)上设有与所述壳体定位槽(11)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的芯轴安装孔(12)和芯轴限位槽(13),所述芯轴限位槽(13)设于所述芯轴安装孔(12)与所述壳体定位槽(11)之间,用于在所述芯轴安装孔(12)与所述定位芯轴(2)配合安装时与所述定位凸块(24)配合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上设有与所述芯轴安装孔(12)侧壁连通的芯轴锁定孔(14),所述芯轴锁定孔(14)内设有芯轴锁定螺栓(15)。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量表(4)以及测量表支架(5),所述测量表支架(5)一端与所述测量表(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1)连接。
CN202122547131.XU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 Active CN2162059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47131.XU CN216205925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47131.XU CN216205925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05925U true CN216205925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86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47131.XU Active CN216205925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059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09595B (zh) 一种跳动度检测设备
CN201444029U (zh) 多功能内孔量表
CN201828232U (zh) 一种气缸体止推面检具
CN216205925U (zh) 一种差速器齿侧间隙检测装置
WO2023065736A1 (zh) 一种差速器总成转向角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2518310A (zh) 一种实现齿盘高精度同轴度校准装置及方法
CN217110767U (zh) 一种向心轴承游隙的测量装置
CN210374876U (zh) 一种大齿轮齿圈跳动的检测装置
CN201302438Y (zh) 能同时测量螺旋伞齿轮副的安装距和偏置距的专用检具
CN204064154U (zh) 用于螺孔测量的辅助工具
CN212605416U (zh) 车轮转向角度检测装置
CN212109847U (zh) 改变百分表测量方向的转换装置
CN112945161B (zh) 深腔内孔零件安装质量的检测装置
CN220602406U (zh) 孔内凸台的平行度检具
CN112344831A (zh) 一种差速器半轴齿轮与行星齿轮的轮齿侧隙检具
CN220959877U (zh) 百分表测量面差机构
CN219474554U (zh) 涡旋压缩机装配精度检具
CN117928445A (zh) 一种垫片检具及垫片检测方法
CN111203699A (zh) 缸盖导管阀座压机和压机精度调整方法
CN210400236U (zh) 用于检测圆锥滚子轴承内圈挡边高度、平行度的检具
CN219244472U (zh) 一种导向轮检测装置
CN218511666U (zh) 一种同轴度测量仪
CN220018364U (zh) 一种径向与轴向同时测量装置
CN210533584U (zh) 扭矩测试装置
CN218511629U (zh) 一种轴承内外圈高度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602-001, 6th Floor, Country Garden Center, No. 1 Country Garden Avenue, Country Garden Community,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300 (Residence application, only for office us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Haoyu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00 room 201-25, East office, No. 11, Junye East Road, Beijiao Industrial Park, Shunjiang community,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Haoyu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