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04198U - 室内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室内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04198U
CN216204198U CN202121448701.3U CN202121448701U CN216204198U CN 216204198 U CN216204198 U CN 216204198U CN 202121448701 U CN202121448701 U CN 202121448701U CN 216204198 U CN216204198 U CN 2162041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uide
wind
guide member
air
indoor he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4870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月
易庆
谭炜
何明辉
齐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Ltd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Ltd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Ltd China filed Critical Siemens Ltd China
Priority to CN20212144870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041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041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041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加热器,其包括:一个安装架;一个壳体,其连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开设有一个容置槽;以及一个导风结构,其包括:一个第一导风件,其至少一个端部通过枢轴连接的方式安装到所述安装架的对应位置处,以使得所述第一导风件可相对于所述安装架在一个第一位置和一个第二位置之间实现转动,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导风件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导风件能够穿透所述容置槽并朝向所述壳体的外部伸出。本实用新型的室内加热器,能够多角度调节风向,以提升用户舒适感。

Description

室内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加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室内加热器出风口处结构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栅格直吹式,另一种是风口中带摆叶结构。具体来说,采用栅格直吹式结构,风只能垂直向下吹,风向单一且无法改变。当用户洗完澡后,身上带水珠从淋浴房出来,在一定的活动范围内,加热器的出风口会直接对着人体吹风,当吹出来的风低于人体体表温度人体感受是很冷的,客户体验感就会很差。而对于风口中带摆叶结构(如空调摆叶)而言,只能实现一定角度的摆风,空调摆叶的角度可调节范围非常有限。即使能够稍作调节,但在这种方案中通常采用小角度摆风,这是因为结构限制,如果摆角太大会将风口堵住,故用户在活动范围内还是会吹到风,用户体验感并非理想。
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新型的室内加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室内加热器,能够多角度调节风向,以提升用户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加热器,其包括:一个安装架;一个壳体,其连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开设有一个容置槽;以及一个导风结构,其包括:一个第一导风件,其至少一个端部通过枢轴连接的方式安装到所述安装架的对应位置处,以使得所述第一导风件可相对于所述安装架在一个第一位置和一个第二位置之间实现转动,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导风件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导风件能够穿透所述容置槽并朝向所述壳体的外部伸出。
在室内加热器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室内加热器还包括一个驱动组件,其连接于所述安装架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导风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实现动作。
在室内加热器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个电机,所述第一导风件的一个端部连接到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
在室内加热器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外表面与所述安装架之间具有预定间隔,以使得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导风件得以完全容纳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在室内加热器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风件呈板状结构,并具有一个弧形的第一导风面。
在室内加热器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结构还具有一个第二导风件,其与所述第一导风件铰接在一起,且两者可实现同轴地转动,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导风件和所述第二导风件至少部分地彼此重叠收起,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导风件和所述第二导风件均转动到完全打开的状态并形成一个整体。
在室内加热器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风件呈板状结构,并具有一个弧形的第二导风面和至少一个连接突起。
在室内加热器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风件的对应位置处还开设有至少一个滑动槽,以用于配合连接所述至少一个连接突起。
在室内加热器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风件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滑动槽,所述第二导风件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连接突起,所述连接突起可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槽,以使得所述第一导风件能够联动所述第二导风件实现共同动作。
在室内加热器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一对限位突起,所述第二导风件的两端设置有用于配合连接所述限位突起的限位槽。
下文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例,对室内加热器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室内加热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其主要示出了第一导风件和第二导风件的结构;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第二导风件处于第一位置s1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第二导风件处于其中一个中间位置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第二导风件处于第二位置s2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第二导风件处于又一个中间位置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安装架10 端部311
风向F1、F2、F3 第二导风件32
限位突起10a 第二导风面32a
壳体20 连接突起32b
外表面21 限位槽32c
容置槽21a 第一位置s1
导风结构30 第二位置s2
第一导风件31 电机40
第一导风面31a 动力输出轴41
滑动槽31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结构相同或结构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件。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为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而非限定它们的绝对位置。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它们的重要程度及顺序等。
在本文中,“平行”、“垂直”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参照图1,其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室内加热器。所述室内加热器包括一个安装架10、一个壳体20以及一个导风结构30,通过控制导风结构中导风件的转动角度能够有效实现风向的调节,从而避免沿着出风口向下直吹皮肤,以增强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结合图2,具体来说,所述壳体20连接于所述安装架10,所述壳体20的外表面21 上开设有一个容置槽21a。导风结构30包括一个第一导风件31。该第一导风件31的至少一个端部通过枢轴连接的方式安装到所述安装架10的对应位置处。通过这种连接方式,使得所述第一导风件31可相对于所述安装架10在一个第一位置s1和一个第二位置s2之间实现转动。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s1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导风件31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壳体20的内部。如图5所示,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s2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导风件31能够穿透所述容置槽21a并朝向所述壳体20 的外部伸出。
为了更好地实现第一导风件31的动作,优选的是,所述室内加热器还包括一个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安装架10,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导风件31在所述第一位置s1和所述第二位置s2之间实现动作。
作为一种示意性实施例,具体来说,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个电机40,所述第一导风件 31的一个端部311连接到所述电机40的动力输出轴41。通过上述设计,可通过电机40 输出的驱动力来实现对第一导风件31的驱动。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驱动组件的形式和结构并不唯一,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灵活选用其他的能够实现类似效果的其他实施方式。
更加优选的是,为了实现较好的折叠收起效果,所述外表面21与所述安装架10之间具有预定间隔,以使得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s1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导风件 31得以完全容纳在所述壳体20的内部。通过保留预定间隔,壳体20内部会预留一定的容纳空间,可有效实现第一导风件31以及后续将要介绍的第二导风件32在不需要摆风工作时即刻实现折叠收纳的效果,以使得加热器的外部呈现更加简洁美观。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导风件31呈板状结构,并具有一个弧形的第一导风面31a,由于导风面积更大,能够实现更好的导风效果。
值得指出的是,为了增大风向调节的范围,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结构还具有一个第二导风件32。所述第二导风件32与所述第一导风件31铰接在一起,且两者可实现同轴地转动。具体来说,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s1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导风件31和所述第二导风件32至少部分地彼此重叠收起。如图5所示,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s2 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导风件31和所述第二导风件32均转动到完全打开的状态并形成一个整体。如图3所示,作为一种最佳实施例,在第一位置s1处,所述第一导风件31和所述第二导风件32完全重叠并收起。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增加一个第二导风件32,可使得加热器的风向调节的范围更强大,用户操作的灵活性更好,更大程度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导风件32呈板状结构并具有一个弧形的第二导风面32a,与所述第一导风件31的形状相适配。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风件31和第二导风件32的形状和结构并不唯一,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适应性调整。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风件32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突起32b。与此同时,所述第一导风件31的对应位置处还开设有至少一个滑动槽31b,以用于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导风件32上的至少一个连接突起32b。
值得指出的是,为了实现最佳的连接关系,提升两个导风件之间联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导风件31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滑动槽31b,所述第二导风件32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连接突起32b,通过上述设计使得两个所述连接突起32b分别可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滑动槽31b,从而使所述第一导风件31能够联动所述第二导风件32实现共同动作。
为了确保第二导风件32能够在预定的方向上实现转动,所述安装架10上设置有一对限位突起10a,与此同时,所述第二导风件3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槽32c,限位槽32c 与所述限位突起10a之间能够相互配合连接,以使得第二导风件32和第一导风件31能够实现同轴转动,从而起到更好的限位效果。
参阅图3-图6,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风件31和第二导风件32以不同角度呈现的导风工作状态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结构处于初始位置,此时导风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s1,所述第一导风件31和所述第二导风件32完全重叠并收起,并收纳在壳体20的内部。在电机40的驱动作用下,如图4所示,第一导风件31转动到一定角度,并联动第二导风件32也随之打开,直到转动到如图5所示的第二位置s2处,此时所述第一导风件31和所述第二导风件32均转动到完全打开的状态。通过电机的驱动作用,第一导风件31转动到一定角度后再次驱动第二导风件32回收,最终回到如图3所示的第一位置s1处。
参阅图5所示,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设计,作为一种示意性实施例,加热器出风的气流方向可依次沿着F1、F2、F3的方向最后从侧边导出,完美地实现了风向的平稳过渡,不会直接向下吹向人体,较好地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可以理解的是,图5所示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示意性实施例,用户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驱动电机的工作,通过调节第一和第二导风件的转动程度来调整不同的输出风向。综上所述,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能够有效改善风向调节单一的缺陷,结构可操作性强,风向调节效果明显,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室内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个安装架(10);
一个壳体(20),其连接于所述安装架(10),所述壳体(20)的外表面(21)上开设有一个容置槽(21a);以及
一个导风结构(30),其包括:
一个第一导风件(31),其至少一个端部通过枢轴连接的方式安装到所述安装架的对应位置处,以使得所述第一导风件(31)可相对于所述安装架在一个第一位置(s1)和一个第二位置(s2)之间实现转动,其中,
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s1)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导风件(31)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s2)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导风件(31)能够穿透所述容置槽(21a)并朝向所述壳体(20)的外部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加热器还包括一个驱动组件,其连接于所述安装架(10)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导风件(31)在所述第一位置(s1)和所述第二位置(s2)之间实现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个电机(40),所述第一导风件(31)的一个端部(311)连接到所述电机(40)的动力输出轴(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面(21)与所述安装架(10)之间具有预定间隔,以使得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s1)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导风件(31)得以完全容纳在所述壳体(20)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件(31)呈板状结构,并具有一个弧形的第一导风面(31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还具有一个第二导风件(32),其与所述第一导风件(31)铰接在一起,且两者可实现同轴地转动,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s1)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导风件(31)和所述第二导风件(32)至少部分地彼此重叠收起,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s2)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导风件(31)和所述第二导风件(32)均转动到完全打开的状态并形成一个整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件(32)呈板状结构,并具有一个弧形的第二导风面(32a)和至少一个连接突起(32b)。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室内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件(31)的对应位置处还开设有至少一个滑动槽(31b),以用于配合连接所述至少一个连接突起(32b)。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件(31)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滑动槽(31b),所述第二导风件(32)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连接突起(32b),所述连接突起(32b)可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槽(31b),以使得所述第一导风件(31)能够联动所述第二导风件(32)实现共同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室内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0)上设置有一对限位突起(10a),所述第二导风件(32)的两端设置有用于配合连接所述限位突起(10a)的限位槽(32c)。
CN202121448701.3U 2021-06-28 2021-06-28 室内加热器 Active CN2162041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48701.3U CN216204198U (zh) 2021-06-28 2021-06-28 室内加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48701.3U CN216204198U (zh) 2021-06-28 2021-06-28 室内加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04198U true CN216204198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59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48701.3U Active CN216204198U (zh) 2021-06-28 2021-06-28 室内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041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97146B (zh)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导风组件
CN106958866B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6476563B (zh) 远程出口叶片控制系统
KR101684192B1 (ko) 자동차용 에어벤트
CN107525131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WO2023124764A1 (zh) 用于交通工具的通风口装置
CN108469112B (zh) 一种空调导风结构、空调器及空调器出风控制方法
CN216204198U (zh) 室内加热器
CN113074415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0861360U (zh) 空调器
CN211526692U (zh) 一种扫风组件和空气调节装置
CN109882931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0319566A (zh)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1950312B1 (ko) 다단 조절 노브를 구비하는 에어 벤트
CN210267674U (zh) 导风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JP2004066839A (ja) 風向調整装置
CN109955681B (zh) 空调出风气流调控机构
CN209870033U (zh) 一种空调出风口和车辆
CN109910562B (zh) 空调出风道气流调节机构
CN109649120B (zh) 汽车空调气路控制机构
CN112484154A (zh) 导风组件、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5808846U (zh) 壁挂式空调器
CN216620247U (zh) 扫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955682B (zh) 空调出风口气路控制机构
CN109955678B (zh) 空调出风口气流调节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