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03805U - 空调器室内机的新风总成和空调器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室内机的新风总成和空调器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03805U
CN216203805U CN202122637099.4U CN202122637099U CN216203805U CN 216203805 U CN216203805 U CN 216203805U CN 202122637099 U CN202122637099 U CN 202122637099U CN 216203805 U CN216203805 U CN 2162038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air
indoor
fresh
in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3709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小宁
孟庆刚
张家栋
蒋智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3709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038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038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038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新风总成和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室内机的新风总成包括:风道件;风机;进风切换装置,进风切换装置包括:进风壳、开闭门和驱动组件,进风壳设置于风道进口且在相邻两侧设置有第一室内风进口和第一新风进口,驱动组件设置于进风壳且与开闭门传动连接,开闭门设置于进风壳且在第一室内风进口和第一新风进口之间运动,开闭门朝向第一新风进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风孔。由此,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开闭门在第一室内风进口和第一新风进口之间运动,在开闭门上设置朝向第一新风进口一侧的第一通风孔,不仅可以使空调器室内机的进风切换更加简单方便,而且可以增加室外新风的通风截面,可以提升空调器室内机的工作性能。

Description

空调器室内机的新风总成和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新风总成和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问题,人们对空调的换新风和空气净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新风和净化使用同一双向离心风道,空调器的新风和净化的切换阀门存在滑动机构复杂,占用空间大,通风截面小的问题,这样会降低空调的工作效率,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新风总成,该空调器室内机的新风总成通风截面大,进风切换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新风总成,包括:风道件,所述风道件设置有风道进口和风道出口;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风道件内;进风切换装置,所述进风切换装置包括:进风壳、开闭门和驱动组件,所述进风壳设置于所述风道进口且在相邻两侧设置有第一室内风进口和第一新风进口,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进风壳且与所述开闭门传动连接,所述开闭门设置于所述进风壳且在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和第一新风进口之间运动,所述开闭门朝向所述第一新风进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风孔。
由此,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开闭门在第一室内风进口和第一新风进口之间运动,在开闭门上设置朝向第一新风进口一侧的第一通风孔,不仅可以使空调器室内机的进风切换更加简单方便,而且可以增加室外新风的通风截面,可以提升空调器室内机的工作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风壳包括:边框和进风板,所述进风板设置于所述边框,所述进风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所述边框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新风进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开闭门包括:主门板和第一侧门板,所述第一侧门板连接于所述主门板的一侧,所述主门板与所述第一侧门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门板与所述第一新风进口相对设置且设置有所述第一通风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开闭门还包括:第二侧门板,所述第二侧门板连接于所述主门板的另一侧,所述第二侧门板设置有第二通风孔,在所述主门板打开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时,所述第二通风孔位于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开闭门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主门板的一端且还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门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侧门板的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为两个且在所述进风板上间隔设置,所述主门板与两个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相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门板包括:密封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两个所述密封部之间且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密封部与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相对应,所述驱动组件容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齿轮,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进风板上,所述齿轮设置于所述驱动件,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进口为两个且在所述风机的轴向相对设置,所述进风切换装置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风道进口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设置有第二室内风进口和第二新风进口;以上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新风总成,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与所述第二室内风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新风进口与所述第二新风进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局部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风切换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风切换装置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风壳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闭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00、空调器室内机;
1000、新风总成;
100、进风切换装置;
10、进风壳;11、进风板;111、第一室内风进口;12、边框;121、第一新风进口;
20、开闭门;21、主门板;211、密封部;212、连接部;213、容纳空间;214、齿条;22、第一侧门板;221、第一通风孔;23、第二侧门板;231、第二通风孔;24、连接板;
30、驱动组件;31、驱动件;32、齿轮;
40、弹性密封件;50、固定件;
200、风道件;201、风道出口;
2000、机壳;2001、第二室内风进口;2002、第二新风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00的新风总成1000,空调器室内机10000的新风总成1000可以设置于空调器室内机10000上。
结合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00的新风总成1000可以主要包括:风道件200、风机和进风切换装置100,其中,风道件200设置有风道进口和风道出口201,风机设置于风道件200中。具体地,将风机设置于风道件200中,风道件200可以对风机起到一定的罩设保护作用,可以防止风机受到外力的冲击,造成风机结构的损坏。进一步地,风道件200设置有风道进口和风道出口201,当风机启动时,风机可以将风从风道件200的风道进口吸入风道件200,风道件200可以限定风的流动路径,并且使风从风道出口201流出,从而可以实现空调器室内机10000的新风总成1000的进风和排风,可以保证空调器室内机10000的正常工作。
结合图1-图3所示,进风切换装置100可以主要包括:进风壳10、开闭门20和驱动组件30,进风壳10设置于风道进口,并且在相邻两侧设置有第一室内风进口111和第一新风进口121,驱动组件30设置于进风壳10,并且与开闭门20传动连接,开闭门20设置于进风壳10,并且在第一室内风进口111和第一新风进口121之间运动,开闭门20朝向第一新风进口1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风孔221。具体地,驱动组件30与开闭门20传动连接,驱动组件30可以驱动开闭门20,使开闭门20移动于进风壳10的第一室内风进口111和第一新风进口121之间,这样可以通过开闭门20在进风壳10上的运动,选择性地使第一室内风进口111或第一新风进口121和风道件200的风道进口相连通,从而可以实现空调器室内机10000的新风总成1000选择性地吸入室内风或吸入室外新风,可以使空调器室内机10000的室内净化和室外新风的切换更加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开闭门20朝向第一新风进口1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风孔221,如此设置,当开闭门20移动至进风壳10的另一侧并且对第一室内风进口111产生密封遮挡时,第一通风孔221开放,通过第一新风进口121进入进风壳10一侧的室内风,一部分可以进一步地通过第一通风孔221流动至进风壳10的另一侧,进而流入风道件200的风道进口,这样可以增加进入新风总成1000的室外新风的通风截面,可以提升空调器室内机10000的换新风的效率。
由此,通过驱动组件30驱动开闭门20在第一室内风进口111和第一新风进口121之间运动,在开闭门20上设置朝向第一新风进口121一侧的第一通风孔221,不仅可以使空调器室内机10000的进风切换更加简单方便,而且可以增加室外新风的通风截面,可以提升空调器室内机10000的工作性能。
结合图2-图4所示,进风壳10可以主要包括:边框12和进风板11,进风板11设置于边框12,进风板11上设置有第一室内风进口111,边框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新风进口121,如此,由于进风壳10设置于风道进口,这样可以使第一室内风进口111和风道进口相对设置,可以使第一新风进口121和风道进口存在一定的夹角,第一新风进口121和风道进口非相对设置。
具体地,当开闭门20在驱动组件30的驱动下移动至进风壳10的一侧时,开闭门20对第一室内风进口111不产生遮挡,并且开闭门20的第一通风孔221和边框12一侧的第一新风进口121相连通,即进风壳10上的第一新风进口121和第一室内风进口111均为开放状态,由于第一室内风进口111和风道进口相对设置,第一新风进口121和风道进口非相对设置,这样当风机启动时,风机吸入室外新风的阻力较大,从而可以更多地使室内风吸入以通过第一室内风进口111直接流入风道进口,进而可以实现空调器室内机10000对室内风进行净化的功能。
进一步地,当开闭门20在驱动组件30的驱动下移动至进风壳10的另一侧时,开闭门20对第一室内风进口111产生密封遮挡,第一室内风进口111关闭,第一新风进口121开放,新风总成1000内形成有密封通道,从而可以通过风机的作用将室外的新风从第一新风进口121吸入,并且进一步地通过风道进口流入风道件200的内部,从而可以实现空调器室内机10000的新风总成1000对室外新风的吸入,可以实现空调器室内机10000的换新风功能。
结合图2、图3和图5所示,开闭门20可以主要包括:主门板21和第一侧门板22,第一侧门板22连接于主门板21的一侧,主门板21与第一侧门板22相对设置,第一侧门板22与第一新风进口121相对设置,并且设置有第一通风孔221。具体地,第一侧门板22设置于主门板21的一侧,第一侧门板22与第一新风进口121相对设置,在将开闭门20移动至进风壳10的另一侧,主门板21关闭进风壳10另一侧的第一室内风进口111时,通过第一新风进口121进入进风壳10一侧的室内风,一部分可以进一步地通过第一通风孔221流动至进风壳10的另一侧,进而流入风道件200的风道进口,这样可以增加进入新风总成1000的室外新风的通风截面,可以提升空调器室内机10000的换新风的效率。
结合图2、图3和图5所示,开闭门20还可以主要包括:第二侧门板23,第二侧门板23连接于主门板21的另一侧,第二侧门板23设置有第二通风孔231,在主门板21打开第一室内风进口111时,第二通风孔231位于第一室内风进口111的一侧,并且与第一室内风进口111相连通。具体地,开闭门20的第二侧门板23设置于主门板21的另一侧,在将开闭门20移动至进风壳10的一侧,主门板21打开进风壳10另一侧的第一室内风进口111时,通过第一室内风进口111进入进风壳10另一侧的室内风,一部分可以进一步地通过第二通风孔231流动至进风壳10的一侧,进而流入风道件200的风道进口,从而可以增加进入新风总成1000的室内风的通风截面,可以提升空调器室内机10000的净化室内空气的效率。
进一步地,结合图2、图3和图5所示,开闭门20还可以主要包括:连接板24,连接板24连接于主门板21的一端,并且还连接于第一侧门板22的一端和第二侧门板23的一端,如此设置,连接板24将第一侧门板22、第二侧门板23和主门板21连接成整体,从而可以提升第一侧门板22和第二侧门板23在主门板21上连接固定的牢固性和可靠性,可以提升开闭门20的结构稳定性。
结合图2、图3和图5所示,第一室内风进口111为两个,并且在进风板11上间隔设置,主门板21与两个第一室内风进口111相对应。具体地,两个第一室内风进口111在进风板11上间隔设置,可以在保证室内风的通风面积的前提下,可以使第一室内风进口111在进风板11上分布均匀,可以提升进风板11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地,将主门板21与两个第一室内风进口111相对应,主门板21可以选择性地密封两个第一室内风进口111,从而可以保证空调器室内机10000的室内空气净化功能和换新风功能的灵活切换。
结合图2、图3和图5所示,主门板21可以主要包括:密封部211和连接部212,连接部212连接于两个密封部211之间,并且形成有容纳空间213,密封部211与第一室内风进口111相对应,驱动组件30容置在容纳空间213内。具体地,主门板21的两个密封部211与进风板11上的两个第一室内风进口111相对应,从而可以使两个密封部211对应密封两个第一室内风进口111,可以使主门板21对第一室内风进口111的密封作用更加可靠,从而可以防止第一室内风进口111未完全密封,影响空调器室内机10000的换新风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密封部211设置有弹性密封件40和固定件50,固定件50将弹性密封件40压设在开闭门20上,从而可以保证弹性密封件40在主门板21上安装设置的稳定性,弹性密封件40在开闭门20移动至与第一室内风进口111相对的位置时,可以对开闭门20和第一室内风进口111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从而可以保证新风的吸入压力。
进一步地,连接部212连接于两个密封部211之间,并且形成有容纳空间213,驱动组件30容置在容纳空间213中。具体地,连接部212连接于两个密封部211之间,这样可以使主门板21形成一个整体,可以使连接部212和两个密封部211同时相对进风壳10运动。进一步地,主门板21和驱动组件30均设置于进风壳10上,当主门板21相对进风壳10发生相对移动时,主门板21连接部212所形成的容纳空间213可以容置驱动组件30,从而可以防止驱动件31在进风壳10上的设置影响主门板21在进风壳10上的相对移动,可以使新风总成1000的室内空气净化功能和换新风功能的切换更加顺畅,可以提升空调器室内机10000的工作性能。
结合图3所示,驱动组件30可以主要包括:驱动件31和齿轮32,驱动件31设置于进风板11上,齿轮32设置于驱动件31,连接部212上设置有齿条214,齿条214与齿轮32啮合。具体地,将驱动件31安装设置于进风板11上,驱动件31和进风板11相对固定,设置于驱动件31上的齿轮32和设置于连接部212上的齿条214相互啮合,当驱动件31驱动齿轮32转动时,齿轮32将带动齿条214发生位移,从而可以使主门板21的连接部212随之发生位移,使主门板21相对进风板11的发生移动,进而可以使主门板21选择性地密封进风板11上的第一室内风进口111,可以使空调器室内机10000的新风总成1000的室内空气净化功能和换新风功能的切换更加简单可靠。
结合图1所示,风道进口为两个,并且在风机的轴向相对设置,进风切换装置100为两个,并且分别设置于两个风道进口处。具体地,风机可以设置为双向离心风机,将风机设置于风道件200中,风道件200的两个风道进口在风机的轴向相对设置,并且两个进风切换装置100分别设置于两个风道进口处,这样可以不仅可以使空调器室内机10000的新风总成1000的结构分布更加对称,可以提升新风总成1000工作的稳定性,而且可以实现空调器室内机10000的新风总成1000的双向进风,从而可以有效增加空调器室内机10000的新风总成1000的进风量,可以提升空调器室内机10000的工作效率。
结合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00可以主要包括:机壳2000和上述的空调器室内机10000的新风总成1000。具体地,机壳2000设置有第二室内风进口2001和第二新风进口2002,第二室内风进口2001与第一室内风进口111相连通,第一新风进口121与第二新风进口2002相连通,这样当空调器室内机10000工作时,通过开闭门20的移动,可以选择性地让室内风依次通过第二室内风进口2001和第一室内风进口111,从而流入风道进口,或是让室外新风依次通过第二新风进口2002和第一新风进口121,从而流入风道进口,进而可以实现空调器室内机10000的进风切换功能,可以使空调器室内机10000的进风切换更加简单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新风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道件,所述风道件设置有风道进口和风道出口;
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风道件内;
进风切换装置,所述进风切换装置包括:进风壳、开闭门和驱动组件,所述进风壳设置于所述风道进口且在相邻两侧设置有第一室内风进口和第一新风进口,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进风壳且与所述开闭门传动连接,所述开闭门设置于所述进风壳且在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和第一新风进口之间运动,所述开闭门朝向所述第一新风进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新风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壳包括:边框和进风板,所述进风板设置于所述边框,所述进风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所述边框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新风进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新风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门包括:主门板和第一侧门板,所述第一侧门板连接于所述主门板的一侧,所述主门板与所述第一侧门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门板与所述第一新风进口相对设置且设置有所述第一通风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新风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门还包括:第二侧门板,所述第二侧门板连接于所述主门板的另一侧,所述第二侧门板设置有第二通风孔,在所述主门板打开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时,所述第二通风孔位于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新风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门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主门板的一端且还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门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侧门板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新风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为两个且在所述进风板上间隔设置,所述主门板与两个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新风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门板包括:密封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两个所述密封部之间且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密封部与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相对应,所述驱动组件容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新风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齿轮,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进风板上,所述齿轮设置于所述驱动件,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新风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进口为两个且在所述风机的轴向相对设置,所述进风切换装置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风道进口处。
10.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设置有第二室内风进口和第二新风进口;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新风总成,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与所述第二室内风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新风进口与所述第二新风进口相连通。
CN202122637099.4U 2021-10-29 2021-10-29 空调器室内机的新风总成和空调器室内机 Active CN2162038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7099.4U CN216203805U (zh) 2021-10-29 2021-10-29 空调器室内机的新风总成和空调器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7099.4U CN216203805U (zh) 2021-10-29 2021-10-29 空调器室内机的新风总成和空调器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03805U true CN216203805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96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37099.4U Active CN216203805U (zh) 2021-10-29 2021-10-29 空调器室内机的新风总成和空调器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038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57801B (zh) 进风结构、新风装置及空调
CN216203805U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新风总成和空调器室内机
CN112594781A (zh) 新风系统及空调器
CN214249964U (zh) 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2303790B (zh) 新风机
CN214038685U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CN108679768B (zh) 一种新风系统的室内机
KR20080011506A (ko) 외기도입장치의 개폐구조
CN210832254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688484U (zh)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2984670A (zh) 一种房屋通风系统
CN218033379U (zh) 一种风口部件、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EP4235043A1 (en) Air conditioning in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CN216203777U (zh) 新风总成的进风切换装置和空调器室内机
CN215260464U (zh) 转动阀门、通风组件和具有其的空气调节装置
CN214501556U (zh) 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817062U (zh) 新风组件及新风空调
CN214746103U (zh) 空调系统
CN214198916U (zh) 新风系统及空调器
CN214469208U (zh) 风阀装置及新风机
CN215597690U (zh) 风道组件、水净化模块和空调器
CN212775667U (zh) 风阀组件及室内机
CN218295965U (zh) 用于净化加湿装置的风道组件、净化加湿装置及空调
CN216048050U (zh) 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
CN217900051U (zh) 空调器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