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00077U - 一种调节阀及具有其的减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节阀及具有其的减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00077U
CN216200077U CN202121756604.0U CN202121756604U CN216200077U CN 216200077 U CN216200077 U CN 216200077U CN 202121756604 U CN202121756604 U CN 202121756604U CN 216200077 U CN216200077 U CN 2162000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oil
cylinder
valve core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5660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红
姚东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ai Chuan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ai Chuan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ai Chuan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ai Chuan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000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000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调节阀及具有其的减振器,调节阀用于设置在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之间,包括:中间阀芯、内阀芯、弹性件、调节件和限位件,中间阀芯内设置有阀腔和纵向通道,纵向通道连通于阀腔和第一装置,阀腔连通于第二装置,内阀芯和弹性件均设置在阀腔内,内阀芯靠近第二装置的一端与阀腔内壁之间包括过油间隙,弹性件的一端抵接内阀芯,另一端抵接调节件,调节件用于调节弹性件的张紧度,限位件穿设在调节件内,用于限制内阀芯的位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利用调节件控制弹性件的张紧度,当内阀芯向外移动时,能通过限位件对内阀芯进行限位,使调节阀能适应不同的减振器,延长调节阀和减振器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调节阀及具有其的减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调节阀及具有其的减振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减振器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现有技术中的减振器存在缺陷,例如:
传统中的减振器的减振能力是固定的,不能对工作缸内的过油量进行调节,无法调节减振能力,不能适应多种情况和多种结构的刚度需求。现有技术中的减振器仅活塞杆沿一个方向移动时具有调节能力,调节阀安装在工作缸和储油缸底部容易与其他结构形成干涉。
有的现有技术中,调节阀位于工作缸侧部,为手动调节阀或电动调节阀。对于手动调节阀,当车辆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时,其阻尼能力需要用户手动调整,一方面增加了用户的负担、降低了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当用户对车况判断错误时其所作的调节操作不一定适合实际工作状态。对于电动调节阀,虽然省去了用户手动调节,但增加了成本,且需要许多电子器件来实现,电子器件在复杂工况下使用寿命较短,容易失效。
外部灰尘直接进入减振器内,容易污染减振器内的器件和油液,造成器件的损坏和油液的毁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调节阀及具有其的减振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一种调节阀,用于设置在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之间,包括:
中间阀芯、内阀芯、弹性件、调节件和、限位件和阀座,所述阀座套设在所述中间阀芯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装置;
所述中间阀芯内设置有阀腔和纵向通道,所述纵向通道连通于所述阀腔和所述第一装置,所述阀腔连通于所述第二装置,所述内阀芯和所述弹性件均设置在所述阀腔内,所述内阀芯靠近所述第二装置的一端与所述阀腔内壁之间包括过油间隙;
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所述内阀芯,另一端抵接所述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弹性件的张紧度;
所述限位件穿设在所述调节件内,用于限制所述内阀芯的位移。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中间阀芯螺纹连接;
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与所述调节螺栓螺纹连接,或所述限位件外壁设置有多个卡接位,所述限位件通过所述多个卡接位卡接于所述调节螺栓。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件;
所述密封件套设在所述内阀芯的外壁上,用于使所述阀腔朝向所述第二装置的一端过油,使所述阀腔朝向所述调节件的一端不过油。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调节件之间设置有互相配合的标识;
所述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内阀芯的最大位移,或当所述内阀芯在最大位移时所述过油间隙的过油量。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上设置有方向指示箭,所述方向指示箭用于标注所述弹性件拉长或压缩时的旋转方向。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内阀芯朝向所述第二装置的一端包括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阀腔内壁之间形成过油间隙;
当所述内阀芯靠近所述第二装置时,所述过油间隙变小,当所述内阀芯远离所述第二装置时,所述过油间隙变大。
一种减振器,包括所述的调节阀,还包括:
活塞组件、缸体组件、防尘盖和多层油封组件;
所述缸体组件包括内缸、中间缸、外缸,所述第一装置为所述外缸,所述第二装置为所述中间缸,所述内缸连通于所述中间缸,所述活塞组件位于所述内缸内与所述内缸内壁形成对油液的动密封;
所述防尘盖设置在所述外缸顶端的外侧,并套设在所述活塞组件上,所述油封组件包括第一油封和第二油封,所述第一油封和所述第二油封均套设在所述活塞组件上,所述第一油封设置在所述外缸的顶端内侧,所述第二油封设置在所述外缸的顶端外侧且位于所述防尘盖的下方。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和活塞,所述第一油封和所述第二油封均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
所述活塞套设在所述活塞杆的一端,所述活塞杆用于带动所述活塞可移动地穿设在所述内缸内,所述活塞与所述内缸内壁形成对所述油液的动密封。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油封通过所述防尘盖抵接于所述缸体组件顶端的外侧;
所述防尘盖可拆卸地盖设在所述第二油封上,或所述防尘盖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油封,与所述第二油封构成一体式防尘结构。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导向器组件和底阀;
所述导向器组件设置在所述内缸的顶端,并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所述导向器组件的侧部抵接所述外缸的内侧壁,顶部抵接所述第一油封的底部;
所述底阀设置在所述外缸的底端并连接于所述内缸的底端,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内缸底端和所述外缸底端之间的通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调节阀及具有其的减振器,能够通过内缸、外缸和中间缸之间的流通关系,进一步对减振器内的过油量进行调节,产生节流效应,将冲击能转化成热能并释放,实现对减振能力的调节,适应多种结构的刚度需求。能够利用调节件控制弹性件的张紧度,使车辆在不同情况下能通过弹性件张紧度的调节,在多种情况下都能自适应,使减振器能适应不同的车况,延长使用寿命。当内阀芯向外移动时,能通过限位件对内阀芯进行限位,对内阀芯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其他情况下减振器的损坏。
防尘盖和多层油封组件的设置能够对缸体组件内的器件起到防尘的作用,避免外部的灰尘进入缸体组件内污染器件和油液,延长减振器的使用寿命。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中具有调节阀的减振器的剖视图;
图2是实施例中调节阀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中调节件的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中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内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中间阀芯和阀腔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活塞组件;2-缸体组件;3-调节阀;4-内缸;5-中间缸;6-外缸;7-纵向通道;8-阀腔;9-内阀芯;10-弹性件;11-调节件;12-限位件;13-卡接位;14-第一阀杆;15-第二阀杆;16-第三阀杆;17-第四阀杆;18-第五阀杆;19-第六阀杆;20-第七阀杆;21-第一通道;22-第二通道;23-第三通道;25-密封件;26-中间阀芯;27-安装槽;28-防尘盖;29-油封组件;30-活塞杆;31-活塞;32-导向器组件;33-底阀;34-阀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节阀及具有其的减振器,减振器包括:
活塞组件1、缸体组件2以及设置在缸体组件2上的调节阀3,缸体组件2包括内缸4、中间缸5、外缸6,内缸4连通于中间缸5,活塞组件1位于内缸4内与内缸4内壁形成对油液的动密封。
调节阀3包括中间阀芯26、内阀芯9、弹性件10、调节件11和限位件12,中间阀芯26包括阀腔8和纵向通道7,纵向通道7连通于第一装置和阀腔8,阀腔8连通于第二装置,内阀芯9和弹性件10均设置在阀腔8内,内阀芯9靠近第二装置的一端与阀腔8内壁之间包括过油间隙。
具体地,第一装置为外缸6,第二装置为中间缸5,纵向通道7连通于外缸6和阀腔8,阀腔8连通于中间缸5,内阀芯9和弹性件10均设置在阀腔8内,内阀芯9靠近中间缸5的一端与阀腔8内壁之间包括过油间隙。
具体地,调节件11通过螺纹与中间阀芯26连接,调节件11外壁设置有螺纹,中间阀芯26上设置有与调节件11外壁上的螺纹互相配合的螺纹孔,使调节件11能通过螺纹配合穿设在中间阀芯26内。
弹性件10的一端抵接内阀芯9,另一端抵接调节件11,调节件11用于调节弹性件10的张紧度。
具体地,弹性件10可以是弹簧或橡胶等具有弹性力的结构,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0优选为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内阀芯9,另一端抵接调节件11,调节件11调节连接于弹簧,用于调节弹簧的张紧度,使弹簧能够释放势能或积聚势能。
限位件12穿设在调节件11内,用于限制内阀芯9的位移。
具体地,限位件12卡接于调节件11或与调节件11通过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限位件12优选通过螺纹与调节件11连接,限位件12外壁包括螺纹,调节件11包括与限位件12外壁的螺纹互相配合的螺纹孔,使限位件12能通过螺纹配合穿设在调节件11内。
通过纵向通道7、阀腔8、内阀芯9、弹性件10、调节件11和限位件12的设置,能够精准地对缸体组件2内的过油量进行调节,使缸体组件2不易堵塞,满足用户对过油量的不同需求,延长减振器的使用寿命。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调节件11包括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与中间阀芯螺纹连接。限位件12包括限位螺栓,限位螺栓与调节螺栓螺纹连接,或限位件12外壁设置有多个卡接位13,限位件12通过多个卡接位13卡接于调节螺栓。
本实施例中,调节阀3还包括密封件25,密封件25套设在内阀芯9的外壁上,用于使阀腔8朝向中间缸5的一端过油,使阀腔8朝向调节件11的一端不过油。密封件25优选为环形橡胶。
本实施例中,限位件12与调节件11之间设置有互相配合的标识(图中未示出),标识用于指示内阀芯9的最大位移,或当内阀芯9在最大位移时过油间隙的过油量。
具体地,标识可以设置在限位件12的外壁,也可以设置在调节件11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限位件12的外壁和调节件11上。标识可以是刻度指示或档位,也可以是刻度指示与档位的结合,刻度指示的刻度距离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设定,不一定是均匀分布的,标识的单位尺寸可以是mm,也可以是cm,本实施例中,标识的单位尺寸优选为mm。
本实施例中,调节件11上设置有方向指示箭(图中未示出),方向指示箭用于标注弹性件10拉长或压缩时的旋转方向。
具体地,方向指示箭包括第一方向指示箭和第二方向指示箭,第一方向指示箭用于标注调节件11沿第一方向的移动距离,第二方向指示箭用于标注调节件11沿第二方向的移动距离。
当调节件11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弹性件10积聚势能,当调节件11沿第二方向移动时,弹性件10释放势能。
本实施例中,内阀芯9朝向中间缸5的一端包括倾斜面,倾斜面与阀腔8内壁之间形成过油间隙。当内阀芯9靠近中间缸5时,过油间隙变小,当内阀芯9远离中间缸5时,过油间隙变大。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内阀芯9沿中间缸5至弹性件10的方向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阀杆14、第二阀杆15、第三阀杆16、第四阀杆17、第五阀杆18和第六阀杆19,第一阀杆14外壁包括倾斜面。如图6所示,阀腔8沿中间缸5至弹性件10的方向包括直径顺次增大的第一通道21、第二通道22和第三通道23。
具体地,第一阀杆14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通道21内,第一阀杆14外壁上的倾斜面与阀腔8内壁之间形成过油间隙。当第一阀杆14靠近中间缸5时,第一阀杆14外壁与第一通道21内壁形成紧密联系,过油间隙变小,使中间缸5的油液不能流入第一通道21。当第一阀杆14远离中间缸5向外移动时,过油间隙变大,使得中间缸5内的油液能流入纵向通道7,进而实现对中间缸5和外缸6之间过油量的调节。
具体地,内阀芯9还包括第七阀杆20,第七阀杆20设置在第六阀杆19上,并卡接于弹性件10。
第一通道21的直径小于第二阀杆15的直径,同时大于第一阀杆14的直径,第二通道22的直径小于第六阀杆19的直径,同时大于第一阀杆14、第二阀杆15、第三阀杆16、第四阀杆17和第五阀杆18的直径。第二通道22内壁与第二阀杆15之间也包括过油间隙。
具体地,密封件25设置在第四阀杆17的外壁上,使第一阀杆14和第二阀杆15与阀腔8内壁之间能过油,使第三阀杆16、第四阀杆17、第五阀杆18、第六阀杆19和第七阀杆20与阀腔8内壁之间无法过油。
具体地,在内阀芯9靠近中间缸5时,通道内不同直径的设置能够对内阀芯9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内阀芯9从阀腔8内滑出。
本实施例中,调节阀3还包括阀座34,阀座34套设在中间阀芯26上,用于连接缸体组件2。
具体地,中间阀芯26外壁包括多个安装槽27,安装槽27用于与阀座34连接,安装槽27上套设有密封件25。
本实施例中,减振器还包括防尘盖28和多层油封组件29,防尘盖28设置在外缸6顶端的外侧,并套设在活塞组件1上。油封组件29包括第一油封和第二油封,第一油封和第二油封均套设在活塞组件1上,第一油封设置在外缸6的顶端内侧,第二油封设置在外缸6的顶端外侧且位于防尘盖28的下方。
具体地,防尘盖28和多层油封组件29的设置能够对缸体组件2内的器件起到防尘的作用,避免外部的灰尘进入缸体组件2内污染器件和油液,延长减振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活塞组件1包括活塞杆30和活塞31,第一油封和第二油封均套设在活塞杆30上。活塞31套设在活塞杆30的一端,活塞杆30用于带动活塞31可移动地穿设在内缸4内,活塞31与内缸4内壁形成对油液的动密封;
本实施例中,第二油封通过防尘盖28抵接于缸体组件2顶端的外侧。防尘盖28可拆卸地盖设在第二油封上,或防尘盖28固定连接于第二油封,与第二油封构成一体式防尘结构。
本实施例中,减振器还包括导向器组件32和底阀33。导向器组件32设置在内缸4的顶端,并套设在活塞杆30上,导向器组件32的侧部抵接外缸6的内侧壁,顶部抵接第一油封的底部。底阀33设置在外缸6的底端并连接于内缸4的底端,用于开启或关闭内缸4底端和外缸6底端之间的通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节阀及具有其的减振器,能通过内缸、外缸和中间缸之间的流通关系,进一步对减振器内的过油量进行调节,产生节流效应,将冲击能转化成热能并释放,实现对减振能力的调节,适应多种结构的刚度需求。能够利用调节件控制弹性件的张紧度,使车辆在不同情况下能通过弹性件张紧度的调节,在多种情况下都能自适应,使减振器能适应不同的车况,延长使用寿命。当阀杆向外移动时,能通过限位件对阀杆进行限位,对阀杆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其他情况下减振器的损坏。
防尘盖和多层油封组件的设置能够对缸体组件内的器件起到防尘的作用,避免外部的灰尘进入缸体组件内污染器件和油液,延长减振器的使用寿命。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实用新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调节阀,用于设置在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间阀芯、内阀芯、弹性件、调节件、限位件和阀座,所述阀座套设在所述中间阀芯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装置;
所述中间阀芯内设置有阀腔和纵向通道,所述纵向通道连通于所述阀腔和所述第一装置,所述阀腔连通于所述第二装置,所述内阀芯和所述弹性件均设置在所述阀腔内,所述内阀芯靠近所述第二装置的一端与所述阀腔内壁之间包括过油间隙;
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所述内阀芯,另一端抵接所述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弹性件的张紧度;
所述限位件穿设在所述调节件内,用于限制所述内阀芯的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中间阀芯螺纹连接;
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与所述调节螺栓螺纹连接,或所述限位件外壁设置有多个卡接位,所述限位件通过所述多个卡接位卡接于所述调节螺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密封件;
所述密封件套设在所述内阀芯的外壁上,用于使所述阀腔朝向所述第二装置的一端过油,使所述阀腔朝向所述调节件的一端不过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调节件之间设置有互相配合的标识;
所述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内阀芯的最大位移,或当所述内阀芯在最大位移时所述过油间隙的过油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件上设置有方向指示箭,所述方向指示箭用于标注所述弹性件拉长或压缩时的旋转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阀芯朝向所述第二装置的一端包括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阀腔内壁之间形成过油间隙;
当所述内阀芯靠近所述第二装置时,所述过油间隙变小,当所述内阀芯远离所述第二装置时,所述过油间隙变大。
7.一种减振器,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活塞组件、缸体组件、防尘盖和多层油封组件;
所述缸体组件包括内缸、中间缸、外缸,所述第一装置为所述外缸,所述第二装置为所述中间缸,所述内缸连通于所述中间缸,所述活塞组件位于所述内缸内与所述内缸内壁形成对油液的动密封;
所述防尘盖设置在所述外缸顶端的外侧,并套设在所述活塞组件上,所述油封组件包括第一油封和第二油封,所述第一油封和所述第二油封均套设在所述活塞组件上,所述第一油封设置在所述外缸的顶端内侧,所述第二油封设置在所述外缸的顶端外侧且位于所述防尘盖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和活塞,所述第一油封和所述第二油封均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
所述活塞套设在所述活塞杆的一端,所述活塞杆用于带动所述活塞可移动地穿设在所述内缸内,所述活塞与所述内缸内壁形成对所述油液的动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油封通过所述防尘盖抵接于所述缸体组件顶端的外侧;
所述防尘盖可拆卸地盖设在所述第二油封上,或所述防尘盖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油封,与所述第二油封构成一体式防尘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导向器组件和底阀;
所述导向器组件设置在所述内缸的顶端,并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所述导向器组件的侧部抵接所述外缸的内侧壁,顶部抵接所述第一油封的底部;
所述底阀设置在所述外缸的底端并连接于所述内缸的底端,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内缸底端和所述外缸底端之间的通路。
CN202121756604.0U 2021-07-08 2021-07-29 一种调节阀及具有其的减振器 Active CN21620007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647575 2021-07-08
CN202121564757 2021-07-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00077U true CN216200077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95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56604.0U Active CN216200077U (zh) 2021-07-08 2021-07-29 一种调节阀及具有其的减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000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73367A (en) Linear motion rolling guide unit and a vibration isolation apparatus used in the unit
CN104315072B (zh) 一种用于高速列车上的可调刚度阻尼的新型阻尼器
CN202007854U (zh) 纯阀片式汽车减振器活塞阀
CN202756521U (zh) 一种液压复原缓冲减振器
CN104214264B (zh) 一种多维减振平台的阻尼刚度可调的液力减振器
CN216200077U (zh) 一种调节阀及具有其的减振器
CN107830098B (zh) 受电弓用阻尼器及其中拉伸最大阻尼力大小的调节方法
CN107339319B (zh) 一种便于拆装并兼有防尘和自润滑功能的直线导轨副
CN203477164U (zh) 筒式汽车减震器
WO2019000646A1 (zh) 阀体组件、活塞单元及油压减振器
CN206487820U (zh) 一种降低高速阻尼力值的减振器总成
CN108036012A (zh) 一种高速动车用油压减振器调阀组件
CN113431861A (zh) 一种调节阀及具有其的减振器
CN102678810B (zh) 高低速双向阻尼可调机械式减振器
CN109404366B (zh) 一种油压减振器阻尼活塞调试系统
CN108119592B (zh) 一种高速标动轨道用双向外置可调油压减振器
KR20110083391A (ko) 쇽업소버의 감쇠력 가변 밸브
RU197911U1 (ru) Выглаживатель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глубоких отверстий
CN216158174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减振器
CN216200086U (zh) 一种电动调节阀、减振器及车辆
CN217683011U (zh) 调节阀及具有其的减震器
CN217977161U (zh) 调节阀及具有其的减震器
CN209262144U (zh) 一种弹性阻尼体减震器
CN208651508U (zh) 一种功能性强的弹簧减震装置
CN220227633U (zh) 一种新型低速大阻尼横向减振器复原阀及阀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