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95539U - 建筑用防水板 - Google Patents

建筑用防水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95539U
CN216195539U CN202121904128.2U CN202121904128U CN216195539U CN 216195539 U CN216195539 U CN 216195539U CN 202121904128 U CN202121904128 U CN 202121904128U CN 216195539 U CN216195539 U CN 216195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groove
strip
grooves
water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0412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辉
张盛
张智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0412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95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95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955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用防水板,板材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导流槽,板体本体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集水槽,集水槽与导流槽相连通,集水槽上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实现相互连接的两个板材本体上的集水槽相互连通,集水槽上设置有用于排水的排水孔;还包括板材连接结构,其用于固定连接板材本体和板材本体,板材连接结构包括弹性连接件和至少两种长度不同的连接密封层,连接密封层交错设置在板材本体和板材本体之间,弹性连接件设置在板材本体上且贴合固定在连接密封层的侧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用防水板,通过板材连接结构便于将各板材本体进行连接,且提升板材本体连接处的防水效果,通过导流槽和集水槽便于将板材本体上的水排出。

Description

建筑用防水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用防水板。
背景技术
防水板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基本原料制成的一种防渗材料,既可以防止液体渗漏,也可以预防气体挥发。在建筑、交通、地铁、隧道、工程建设中广泛运用。防水板在岩石工程中的作用主要为防渗和隔离。但是同时也起到加强和防护的作用。它主要应用在:土石坝、堆石坝、砌石坝、混凝土坝、尾矿坝、污水库坝、渠道、蓄液池等工程的防渗、地铁、地下室和隧道防渗衬砌、公路铁路地基的防渗、卫生垃圾填埋场中配合长丝土工布、膨润土防水毯等土工材料使用等等。
然而现有的建筑用防水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S1、在施工时连接安装不便,且连接不紧密易造成渗水,失去防水性能;
S2、在防止水渗透的同时,难以将过多的水排出防水板之外,防水板上长时间存在水,会造成防水板出现一定的腐蚀,从而影响到防水板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用防水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用防水板,包括板材本体,所述板材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导流槽,所述板体本体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与所述导流槽相连通,所述集水槽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实现相互连接的两个所述板材本体上的集水槽相互连通,所述集水槽上设置有用于排水的排水孔;
还包括板材连接结构,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板材本体和板材本体,所述板材连接结构包括弹性连接件和至少两种长度不同的连接密封层,所述连接密封层交错设置在所述板材本体和板材本体之间,所述弹性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板材本体上且贴合固定在连接密封层的侧部。
上述的建筑用防水板,所述导流槽与所述导流槽之间倾斜设置有连通槽,两所述导流槽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连通槽。
上述的建筑用防水板,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集水槽侧部的连通孔,当两个所述板材本体上下固定连接后,两个所述板体本体上的连通孔相互连通。
上述的建筑用防水板,所述板材连接结构包括对应设置在所述板材本体两侧的左连接组件和右连接组件。
上述的建筑用防水板,所述左连接组件包括左连接头和设置在所述左连接头上的多个第一条形连接槽,且相连所述第一条形连接槽的深度不同;所述右连接组件包括右连接头和设置在所述右连接头上的多个第一连接条,所述第一连接条可一一对应的嵌入至所述第一条形连接槽内已形成所述连接密封层。
上述的建筑用防水板,所述左连接组件包括左连接头和设置在所述左连接头上的第二条形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条,所述第二条形连接槽和所述第二连接条依次交错设置;所述右连接组件包括右连接头和设置在所述右连接头上的第三条形连接槽和第三连接条,所述第三条形连接槽和第三连接条依次交错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条可对应一一嵌入至所述第三条形连接槽内,所述第三连接条可对应一一嵌入至所述第二条形连接槽内。
上述的建筑用防水板,所述弹性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条形连接槽、第二条形连接槽或者第三条形连接槽内。
上述的建筑用防水板,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弹性板,所述弹性板上设置有多个活动柱,所述第一条形连接槽、第二条形连接槽或者第三条形连接槽内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多个活动孔,所述活动柱通过弹性件活动连接在所述活动孔内。
上述的建筑用防水板,所述板材连接结构还包括凸型连接件,两所述板材本体相互对接后其上侧面和下侧面均形成有供所述凸型连接件嵌入的凸型开口槽。
上述的建筑用防水板,所述凸型连接件上还一体成型设置有梯形部,所述凸型开口槽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梯形部相对应的梯形槽,所述梯形槽的槽底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所述集水槽或排水孔相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用防水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防水板,所述板材本体上设置有集水槽和多个导流槽,各导流槽均与集水槽相连通,集水槽上设置有排水孔,如此便于将板材本体上的水排出,且当各板材本体连接后,各板材本体上的集水槽相互连接,从而增加建筑用防水板的排水效果,避免水残留在防水板上造成防水板出现腐蚀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防水板,通过板材连接结构便于将各板材本体进行连接,且所述板材连接结构包括弹性连接件和至少两种长度不同的连接密封层,通过连接密封层和弹性连接件增加板材本体连接处的防水效果,有效防止水通过板材本体的连接处进入到板材本体内,有效提升防水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板材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板材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板材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板材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板材本体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板材本体;
1.1、导流槽;1.2、集水槽;1.3、连通槽;1.4、连接部;1.5、凸型开口槽;1.6、梯形槽;1.7、排水槽;
2、板材连接结构;
2.1、连接密封层;2.2、凸型连接件;2.3、梯形部;
3、左连接组件;
3.1、左连接头;3.2、第一条形连接槽;3.3、第二条形连接槽;3.4、第二连接条;
4、右连接组件;
4.1、右连接头;4.2、第一连接条;4.3、第三条形连接槽;4.4、第三连接条;
5、弹性连接件;
5.1、弹性板;5.2、活动柱;5.3、弹性件;5.4、容纳槽;5.5、活动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用防水板,包括板材本体1,板材本体1上设置有多个导流槽1.1,板体本体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集水槽1.2,集水槽1.2与导流槽1.1相连通,集水槽1.2上设置有连接部1.4,连接部1.4实现相互连接的两个板材本体1上的集水槽1.2相互连通,集水槽1.2上设置有用于排水的排水孔1.8;还包括板材连接结构2,其用于固定连接板材本体1和板材本体1,板材连接结构2包括弹性连接件5和至少两种长度不同的连接密封层2.1,连接密封层2.1交错设置在板材本体1和板材本体1之间,弹性连接件5设置在板材本体1上且贴合固定在连接密封层2.1的侧部。
具体的,板材连接结构2用于板材本体1之间的连接,各板材板体通过板材板连接结构相连接从而拼装连接形成一个大小合适的建筑用防水板,板材连接结构2包括弹性连接件5和连接密封层2.1,连接密封层2.1为板材板体和板材本体1相互连接形成的密封结构,板材连接结构2可以是分别设置在板材本体1两侧的左连接结构和右连接结构,同理,板材连接结构2还可以包括板材板体上的上连接结构和下连接结构,左连接结构和右连接结构相互对应设置,上连接结构和下连接结构对应设置,如此一个板材本体1上的左连接结构和另一个板材本体1上的右连接结构固定连接能够实现两个板材本体1之间的相互连接,在左连接结构上设置有凸出板,在右连接结构上设置有凹槽,如此凸出板嵌入凹槽中形成连接密封层2.1,连接密封层2.1至少有两种长度,即至少有两种长度不同的凸出板,同理对应也至少有两个深度不同的凹槽,如此通过长度不同的凸出板和深度不同的凹槽行程两个长度不同的连接密封层2.1,通过交错设置两个长度不同的连接密封层2.1,增加板材连接结构2的防水效果,弹性连接件5设置在连接密封层2.1的侧部,即当连接密封层2.1为凸出板和凹槽时,弹性连接件5设置在凹槽内从而对弹性贴合在凸出的板侧边上,如此减少凸出板与凹槽之间的间隙,提升板材连接结构2的防水效果,弹性连接件5可以是弹性板5.1和设置弹性件5.3,弹性件5.3驱动弹性板5.1贴合固定在凸出板的侧壁上,连接密封层2.1还可以是其他的结构,比如固定在板材本体1和板材本体1连接缝隙上的密封板等。上连接结构和下连接结构可以与左连接结构和右连接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中仅对左连接结构和右连接结构进行描述,上连接结构和下连接结构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中,在各板材本体1上均设置有多个导流槽1.1,多个导流槽1.1沿板材本体1的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即各导流槽1.1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各板材板体上,两个集水槽1.2分别设置在板材本体1的上部和下部,集水槽1.2与各导流槽1.1垂直设置,且各导流槽1.1与集水槽1.2均相连通,当各板材本体1之间相互连接时,位于水平方向的各板材本体1上的集水槽1.2均相连通,如此各板材本体1上的集水槽1.2相互连接形成一个长的集水槽1.2,使得各板材本体1表面的水能够相互流通,同时在各集水槽1.2上设置有连接部1.4,连接部1.4可以是与集水槽1.2垂直设置的连接孔、连接槽,连接部1.4实现上下板材本体1之间的连通,在集水槽1.2上设置有排水孔1.8,排水孔1.8用于将集水槽1.2内水集中排出,如此当将各板材本体1相互连接形成大小合适的建筑用防水板时,导流槽1.1将板材本体1表面上的水输送至集水槽1.2内,且由于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板材本体1上的集水槽1.2均相连通,一个板材本体1上的水未及时排出时,能够通过集水槽1.2输送至其他的板材本体1上,有效避免水残留在板材本体1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防水板,板材本体1上设置有集水槽1.2和多个导流槽1.1,各导流槽1.1均与集水槽1.2相连通,集水槽1.2上设置有排水孔1.8,如此便于将板材本体1上的水排出,且当各板材本体1连接后,各板材本体1上的集水槽1.2相互连接,从而增加建筑用防水板的排水效果,避免水残留在防水板上造成防水板出现腐蚀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防水板,通过板材连接结构2便于将各板材本体1进行连接,且板材连接结构2包括弹性连接件5和至少两种长度不同的连接密封层2.1,通过连接密封层2.1和弹性连接件5增加板材本体1连接处的防水效果,有效防止水通过板材本体1的连接处进入到板材本体1内,有效提升防水板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导流槽1.1与导流槽1.1之间倾斜设置有连通槽1.3,两导流槽1.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槽1.3;两个导流槽1.1之间的连通槽1.3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如此使得各导流槽1.1之间相互连通,从而避免一个导流槽1.1堵塞造成排水不及时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接部1.4包括设置在集水槽1.2侧部的连通孔,当两个板材本体1上下固定连接后,两个板体本体上的连通孔相互连通;各集水槽1.2上的连通孔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如此当板材本体1之间相互连接后,连通孔将上下两个板材本体1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板材连接结构2包括对应设置在板材本体1两侧的左连接组件3和右连接组件4;一个板材本体1上的左连接组件3能够与另一个板材本体1上的右连接组件4相连接,如此将各板材本体1之间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左连接组件3包括左连接头3.1和设置在左连接头3.1上的多个第一条形连接槽3.2,且相连第一条形连接槽3.2的深度不同;右连接组件4包括右连接头4.1和设置在右连接头4.1上的多个第一连接条4.2,多个第一连接条4.2与各第一条形连接槽3.2一一对应设置,即第一连接条4.2的长度与各第一条形连接槽3.2的深度对应设置,第一连接条4.2可一一对应的嵌入至第一条形连接槽3.2内已形成连接密封层2.1。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左连接组件3包括左连接头3.1和设置在左连接头3.1上的第二条形连接槽3.3和第二连接条3.4,第二条形连接槽3.3和第二连接条3.4依次交错设置,第二条形连接槽3.3和第二连接条3.4至少有一个,也可以有两个或者多个;右连接组件4包括右连接头4.1和设置在右连接头4.1上的第三条形连接槽4.3和第三连接条4.4,第三条形连接槽4.3和第三连接条4.4至少有一个,也可以有两个或者多个,且第三连接条4.4与第二连接条3.4的长度不一致,第二条形连接槽3.3和第三条形连接槽4.3的长度也不一致,第三条形连接槽4.3和第三连接条4.4依次交错设置,第二连接条3.4可对应一一嵌入至第三条形连接槽4.3内,第三连接条4.4可对应一一嵌入至第二条形连接槽3.3内,第三连接条4.4和第二条形连接槽3.3形成一个连接密封层2.1,第二连接条3.4和第三条形连接槽4.3也形成一个连接密封层2.1。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弹性连接件5设置在第一条形连接槽3.2、第二条形连接槽3.3或者第三条形连接槽4.3内;弹性连接件5包括弹性板5.1,弹性板5.1上设置有多个活动柱5.2,第一条形连接槽3.2、第二条形连接槽3.3或者第三条形连接槽4.3内设置有容纳槽5.4,容纳槽5.4内设置有多个活动孔5.5,活动柱5.2通过弹性件5.3活动连接在活动孔5.5内;活动柱5.2活动连接在活动孔5.5内能够抵压弹性件5.3,从而使得弹性板5.1具有弹性,如此弹性板5.1能够贴合固定在第一连接条4.2、第二连接条3.4或者第三连接条4.4上,减少第一连接条4.2、第二连接条3.4或者第三连接条4.4与容纳槽5.4之间的间隙。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板材连接结构2还包括凸型连接件2.2,两板材本体1相互对接后其上侧面和下侧面均形成有供凸型连接件2.2嵌入的凸型开口槽1.5;板材本体1两侧的上下侧边均设置有半凸型的开口槽,两个板材本体1相互连接后形成凸型开口槽1.5,然后将凸型连接件2.2嵌入至凸型开口槽1.5完成两个板材本体1之间的连接,也实现对两个板材本体1连接缝隙的密封。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凸型连接件2.2上还一体成型设置有梯形部2.3,凸型开口槽1.5的底部设置有与梯形部2.3相对应的梯形槽1.6,梯形部2.3能够嵌入至梯形槽1.6内,梯形槽1.6的槽底设置有排水槽1.7,排水槽1.7与集水槽1.2或排水孔1.8相连通,如此使得两个板材本体1连接处的水能够从排水槽1.7排出,提升板体本体连接处的防水效果。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建筑用防水板,包括板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导流槽,所述板体本体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与所述导流槽相连通,所述集水槽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实现相互连接的两个所述板材本体上的集水槽相互连通,所述集水槽上设置有用于排水的排水孔;
还包括板材连接结构,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板材本体和板材本体,所述板材连接结构包括弹性连接件和至少两种长度不同的连接密封层,所述连接密封层交错设置在所述板材本体和板材本体之间,所述弹性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板材本体上且贴合固定在连接密封层的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与所述导流槽之间倾斜设置有连通槽,两所述导流槽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连通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集水槽侧部的连通孔,当两个所述板材本体上下固定连接后,两个所述板体本体上的连通孔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连接结构包括对应设置在所述板材本体两侧的左连接组件和右连接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用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组件包括左连接头和设置在所述左连接头上的多个第一条形连接槽,且相连所述第一条形连接槽的深度不同;所述右连接组件包括右连接头和设置在所述右连接头上的多个第一连接条,所述第一连接条可一一对应的嵌入至所述第一条形连接槽内已形成所述连接密封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用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组件包括左连接头和设置在所述左连接头上的第二条形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条,所述第二条形连接槽和所述第二连接条依次交错设置;所述右连接组件包括右连接头和设置在所述右连接头上的第三条形连接槽和第三连接条,所述第三条形连接槽和第三连接条依次交错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条可对应一一嵌入至所述第三条形连接槽内,所述第三连接条可对应一一嵌入至所述第二条形连接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建筑用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条形连接槽、第二条形连接槽或者第三条形连接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用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弹性板,所述弹性板上设置有多个活动柱,所述第一条形连接槽、第二条形连接槽或者第三条形连接槽内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多个活动孔,所述活动柱通过弹性件活动连接在所述活动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用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连接结构还包括凸型连接件,两所述板材本体相互对接后其上侧面和下侧面均形成有供所述凸型连接件嵌入的凸型开口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用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型连接件上还一体成型设置有梯形部,所述凸型开口槽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梯形部相对应的梯形槽,所述梯形槽的槽底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所述集水槽或排水孔相连通。
CN202121904128.2U 2021-08-13 2021-08-13 建筑用防水板 Active CN216195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04128.2U CN216195539U (zh) 2021-08-13 2021-08-13 建筑用防水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04128.2U CN216195539U (zh) 2021-08-13 2021-08-13 建筑用防水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95539U true CN216195539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14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04128.2U Active CN216195539U (zh) 2021-08-13 2021-08-13 建筑用防水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955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46885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防水结构
CN203583524U (zh) 泥炭质软土地层地铁车站环向施工缝防水构造
CN216195539U (zh) 建筑用防水板
CN112962876A (zh) 一种自粘密封型排水系统
CN111441311B (zh) 一种老坝结构缝渗漏水下修复方法
JP3725926B2 (ja) 地下壁排水用パネル及び地下壁の内側排水構造
CN212452709U (zh) 一种用于深基坑引水的排水装置
CN108149673A (zh) 混凝土桩及采用该混凝土桩拼接的连续防渗止水墙
CN103726514A (zh) 地下连续墙的防渗漏结构及防渗漏施工方法
CN211312527U (zh) 一种超深基坑内支撑立柱底板防水装置
CN203684293U (zh) 地下连续墙的防渗漏结构
CN108978587B (zh) 一种堤坝生态护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962575A (zh) 一种复合型排防水系统
CN105350557A (zh) 一种用作止水帷幕的塑料隔水板
JP3891516B2 (ja) 地下壁排水用パネル、これを用いた地下壁施工法及び地下壁の排水構造
CN214695764U (zh) 一种地下室变形缝防水结构
CN206035050U (zh) 一种插槽式内包塑料预制仓壁地下粮仓
CN209874278U (zh) 一种装配式集成房防水楼顶
CN218521852U (zh) 地下室外墙变形缝防渗漏构造
CN218758317U (zh) 一种新型双层结构彩钢瓦
CN215442510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渗结构
CN221053754U (zh) 一种防排水隧道结构
CN216810340U (zh) 一种遇盐水膨胀止水条
CN217923693U (zh) 一种渗排水结构
CN218894118U (zh) 一种辅助地下室底板地坪渗漏修复引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