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95428U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梁柱刚接节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梁柱刚接节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195428U CN216195428U CN202122522039.8U CN202122522039U CN216195428U CN 216195428 U CN216195428 U CN 216195428U CN 202122522039 U CN202122522039 U CN 202122522039U CN 216195428 U CN216195428 U CN 2161954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l
- plate
- column
- connecting plate
- rigid conn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梁柱刚接节点,其钢柱的上部连接上连接板、下部连接下连接板;上连接板与钢梁的上翼缘连接;下连接板与钢梁的下翼缘连接;钢柱和钢梁的腹板通过第一固定板连接,钢柱与第一固定板、及第一固定板与钢梁的腹板均通过第一高强螺栓连接;下连接板与钢柱侧壁之间连接有加劲肋板;其能够避免钢框架结构的连接节点因柱构件自身长度不足而进行的拼接,从而简化施工工艺,便于多、高层钢框架装配式施工的实现,大大提高现场装配的速度,适用于多、高层钢框架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梁柱刚接节点。
背景技术
钢结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是公认的绿色环保型产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增强,钢结构建筑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装配式施工方法也一直被倡导,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梁柱连接节点上。在钢结构中,梁柱刚接节点传统上有三种连接形式:1、上下翼缘为全熔透焊缝连接,腹板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即栓焊混合连接;2、翼缘和腹板均为焊缝连接,即全焊接连接;3、上下翼缘和腹板都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即全螺栓连接。对于前两种连接方式,梁上下翼缘为全熔透连接,施工中需要先安装再施焊,施工进度较长。又由于高空作业,焊缝质量难以保证,因此第三种全螺栓连接更符合装配式施工工艺的需求。但是,装配式钢框架通常需要将构件预制完成后运送现场进行拼装,由于制作工艺、运输能力、以及施工成本方面的限制,在多、高层钢框架中,柱构件长度通常不能满足要求,需要进行拼接。而拼接会导致应力集中的出现,并产生薄弱部位,影响结构受力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制作工艺、运输能力、以及施工成本方面的限制,在多、高层钢框架中,柱构件长度通常不能满足要求,需要进行拼接;而拼接会导致应力集中的出现,并产生薄弱部位,影响结构受力性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梁柱刚接节点,使得节点满足节点力学性能的同时,避免钢框架结构的连接节点因柱构件自身长度不足而进行的拼接,从而简化施工工艺,便于多、高层钢框架装配式施工的实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梁柱刚接节点,该装配式钢结构梁柱刚接节点包括钢柱(7)和钢梁(1),所述钢柱(7)的上部连接上连接板(6)、下部连接下连接板(4);所述上连接板(6)与所述钢梁(1)上端的上翼缘连接;所述下连接板(4)与所述钢梁(1)下端的下翼缘连接;所述钢柱(7)和所述钢梁(1)的腹板通过第一固定板(3)连接,所述钢柱(7)与所述第一固定板(3)、及所述第一固定板(3)与所述钢梁(1)的腹板均通过第一高强螺栓(2)连接;所述下连接板(4)与所述钢柱(7)侧壁之间连接有加劲肋板(5)。
上述上连接板(6)与钢梁(1)的上翼缘连接、钢柱(7)和钢梁(1)的腹板通过第一固定板(3)并采用第一高强螺栓(2)连接,能够有效传递钢梁(1)端内力。并且下连接板(4)与钢柱(7)侧壁之间连接有加劲肋板(5),实现完全刚性连接。
而且,所述上连接板(6)与所述钢梁(1)的所述上翼缘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上连接板(6)与所述钢梁(1)的所述上翼缘通过引弧板焊接连接。
而且,所述下连接板(4)与所述钢梁(1)的所述下翼缘通过第二高强螺栓(8)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钢结构梁柱刚接节点,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能够保证节点满足节点力学性能的同时,避免钢框架结构的连接节点因柱构件自身长度不足而进行的拼接,从而简化施工工艺,便于多、高层钢框架装配式施工的实现,大大提高现场装配的速度,适用于多、高层钢框架结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所示为装配式钢结构梁柱刚接节点的主视图;
图2所示为装配式钢结构梁柱刚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钢梁1,第一高强螺栓2,第一固定板3,下连接板4,加劲肋板5,上连接板6,钢柱7,第二高强螺栓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梁柱刚接节点,请见图1,该装配式钢结构梁柱刚接节点包括钢柱7和钢梁1,请见图2,钢柱7的上部连接上连接板6、下部连接下连接板4;上连接板6与钢梁1上端的上翼缘连接;下连接板4与钢梁1下端的下翼缘连接;钢柱7和钢梁1的腹板通过第一固定板3连接,钢柱7与第一固定板3、及第一固定板3与钢梁1的腹板均通过第一高强螺栓2连接;下连接板4与钢柱7侧壁之间连接有加劲肋板5。
请见图1和图2,通过上连接板6与钢梁1的上翼缘连接、钢柱7和钢梁1的腹板通过第一固定板3并采用第一高强螺栓2连接,能够有效传递钢梁1端内力。并且下连接板4与钢柱7侧壁之间连接有加劲肋板5,实现完全刚性连接。通过有限元程序加载分析,结构整体变形及应力最大处均出现在钢梁1的端部,所以在结构设计时,只要选择的钢梁1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则此装配式节点的强度及稳定即能够满足要求。
请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连接板6与钢梁1的上翼缘焊接连接。优选的,上连接板6与钢梁1的上翼缘通过引弧板焊接连接。
请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下连接板4与钢梁1的下翼缘通过第二高强螺栓8连接。
请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下连接板4的一端接触搭接在下翼缘的上面。
请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劲肋板5连接在下连接板4底面与下连接板4下方的钢柱7侧壁之间。
请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劲肋板5为横置的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直角侧边与下连接板4底面连接。
请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钢柱7的侧壁上连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钢梁1的腹板通过第一固定板3、并采用第一高强螺栓2连接。
请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连接板6为套设连接在钢柱7外壁上的矩形框板。
请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下连接板4为套设连接在钢柱7外壁上的矩形框板。
请见图1和图2,上述实施例中,钢梁1为工字钢梁,其方向可以为横向,工字钢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横向的顶板、竖向的腹板和横向的底板。上翼缘为工字钢顶板的端部,下翼缘为工字钢底板的端部。第一高强螺栓2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两个,且均匀分布地连接在第二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3重合的平面、及第一固定板3与钢梁1的腹板重合的平面上。例如,第一高强螺栓2的数量可以为四个,或六个,即第二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3重合的平面、及第一固定板3与钢梁1的腹板重合的平面上分别均匀分布地连接有两个或三个第一高强螺栓。
请见图1和图2,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3可以为矩形板,其方向可以为竖向,第二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3重合的平面、及第一固定板3与钢梁1的腹板重合的平面的长宽尺寸可以分别相等。优选的,第二固定板与钢梁1的腹板侧边接触,则第二固定板与钢梁1的腹板的侧边接触处优选为位于第一固定板3的中间处。第一固定板3的竖向长度小于或等于钢梁1的腹板的竖向长度。
请见图1和图2,上述实施例中,下连接板4为横向,上连接板6为横向,钢柱7为竖向矩形筒柱,下连接板4和上连接板6的板面均与钢柱7的竖向中心线垂直。第二固定板为竖向矩形板。第二固定板的竖向长度可以小于或等于下连接板4顶面和上连接板6底面之间的竖向距离。第二固定板的竖向长度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第一固定板3的竖向长度。第二固定板的竖向长度优选为与第一固定板3的竖向长度相等。并且优选的,第二固定板的顶面及底面分别与第一固定板3的顶面和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二固定板优选为连接在钢束7一侧侧壁的中间处。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3、钢梁1的腹板均与钢柱7的中心轴线平行。
请见图1和图2,上述实施例中,上连接板6与钢梁1的上翼缘侧壁之间优选为接触焊接。即上连接板6的顶面与钢梁1的上翼缘的顶面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且上连接板6与钢梁1的上翼缘优选为厚度相等。
请见图1和图2,上述实施例中,钢梁1的下翼缘优选为伸出钢梁1的上翼缘的端部外侧,以实现与下连接板4的部分重合搭设连接。钢梁1的下翼缘的端部部分接触放置在下连接板4上。第一固定板3的竖向长度小于或等于钢梁1的腹板的竖向长度。钢梁1的整体竖向高度小于下连接板4顶面与上连接板6顶面之间的距离。第二高强螺栓8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两个,且均匀分布地将钢梁1的下翼缘与下连接板4连接。例如,第二高强螺栓8的数量可以为四个,且均匀分布呈矩形。
请见图1和图2,上述实施例中,加劲肋板5为横置的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直角侧边与下连接板4底面连接时,直角梯形的底边与钢柱7的侧壁连接。加劲肋板5为竖向板,并且,加劲肋板5的板面优选为与钢柱7的侧壁垂直,同时优选为与下连接板4垂直。加劲肋板5的板面优选为位于下连接板4的中间处,即加劲肋板5将其两侧的下连接板4平均分成长宽尺寸分别相等的两部分。
请见图1和图2,上述实施例中,上连接板6与钢梁1的上翼缘可以通过引弧板现场焊接,下连接板4与钢梁1的下翼缘可以通过第二高强螺栓8现场栓接。钢柱7与第一固定板3、及第一固定板3与钢梁1的腹板均通过第一高强螺栓2连接。实现有效的传递钢梁1端内力,并且在钢柱2的下连接板4下侧增加加劲肋板5,实现完全刚接。
当上述装配式钢结构梁柱刚接节点用于钢框架时,其安装方法可以是:
首先将钢梁1吊装上柱,将钢梁1的下翼缘与钢柱7的下连接板4通过第二高强螺栓8连接,然后通过第一固定板3将钢梁1的腹板与钢柱7的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一高强螺栓2连接,最后将钢梁1的上翼缘板通过引弧板与钢柱7的上连接板6通过现场焊接固定。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梁柱刚接节点,该装配式钢结构梁柱刚接节点包括钢柱(7)和钢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7)的上部连接上连接板(6)、下部连接下连接板(4);所述上连接板(6)与所述钢梁(1)上端的上翼缘连接;所述下连接板(4)与所述钢梁(1)下端的下翼缘连接;所述钢柱(7)和所述钢梁(1)的腹板通过第一固定板(3)连接,所述钢柱(7)与所述第一固定板(3)、及所述第一固定板(3)与所述钢梁(1)的腹板均通过第一高强螺栓(2)连接;所述下连接板(4)与所述钢柱(7)侧壁之间连接有加劲肋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梁柱刚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6)与所述钢梁(1)的所述上翼缘通过引弧板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梁柱刚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板(4)与所述钢梁(1)的所述下翼缘通过第二高强螺栓(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梁柱刚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板(4)的一端接触搭接在所述下翼缘的上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梁柱刚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肋板(5)连接在所述下连接板(4)底面与下连接板(4)下方的所述钢柱(7)侧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梁柱刚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肋板(5)为横置的直角梯形,所述直角梯形的直角侧边与所述下连接板(4)底面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梁柱刚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7)的侧壁上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钢梁(1)的腹板通过第一固定板(3)、并采用第一高强螺栓(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梁柱刚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6)为套设连接在所述钢柱(7)外壁上的矩形框板。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梁柱刚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板(4)为套设连接在所述钢柱(7)外壁上的矩形框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522039.8U CN216195428U (zh) | 2021-10-20 | 2021-10-20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梁柱刚接节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522039.8U CN216195428U (zh) | 2021-10-20 | 2021-10-20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梁柱刚接节点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195428U true CN216195428U (zh) | 2022-04-05 |
Family
ID=80884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522039.8U Active CN216195428U (zh) | 2021-10-20 | 2021-10-20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梁柱刚接节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195428U (zh) |
-
2021
- 2021-10-20 CN CN202122522039.8U patent/CN21619542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638958A (zh) | 一种装配式内嵌型梁柱节点结构 | |
CN207003651U (zh) | 一种装配式钢板桶型rcs空间节点 | |
KR101174548B1 (ko) | 콘크리트충전 강관기둥 시스템 | |
CN213038987U (zh) | 一种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上焊下栓隔板贯通节点 | |
CN110284605A (zh) | 装配式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节点区域连接结构 | |
CN110725402B (zh) | 多腔体组合剪力墙与h型钢梁装配式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5166489U (zh) | 一种预制柱和预制梁连接的装配式节点结构 | |
CN214220084U (zh) | 一种排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及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 |
CN214833543U (zh) | 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柱组合节点 | |
CN210713199U (zh) | 一种h型钢梁与钢柱的铰接节点装置 | |
CN113585467A (zh) | 一种甲壳梁与各类钢柱的连接结构 | |
CN113513089A (zh) | Frp外包交叉型钢骨混凝土柱-h型钢梁连接节点及安装方法 | |
CN216195428U (zh)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梁柱刚接节点 | |
CN112127479A (zh) | 一种拼接异形钢管混凝土柱梁柱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6195427U (zh) | 一种箱型柱与h型钢梁刚接节点 | |
CN215053871U (zh) | 新增夹层钢梁与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 | |
CN216973760U (zh) | 一种外环式梁柱刚性连接节点 | |
CN215802267U (zh) | 一种甲壳梁与各类钢柱的连接结构 | |
CN210216729U (zh) | 一种装配式桁架钢梁与钢柱刚性连接节点装置 | |
CN215406560U (zh) | 一种分段式钢管约束混凝土柱与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 | |
CN212336340U (zh) | 一种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柱-复合翼缘工字梁的梁柱边节点 | |
CN113565207B (zh) | 一种装配式梁柱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10712505U (zh) | 钢板组合梁浅槽式连接结构、钢板组合梁 | |
CN210713245U (zh) | 一种rcs组合结构中梁柱节点的连接机制 | |
CN113982108A (zh) | 一种预制柱与预制梁连接节点及采用该节点的梁柱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