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90357U - 一种平台吊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台吊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90357U
CN216190357U CN202122647748.9U CN202122647748U CN216190357U CN 216190357 U CN216190357 U CN 216190357U CN 202122647748 U CN202122647748 U CN 202122647748U CN 216190357 U CN216190357 U CN 2161903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bottom plate
hanging
baske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4774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江涛
吴冰
邬洪强
秦一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4774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903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903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903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台吊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台吊篮包括底板、至少二个吊码和连接板。平台吊篮用于放置并运输物品,通过将吊码关于底板长度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且连接于底板的上端,吊码与底板长度方向中线的距离小于底板长度的一半,利用吊运装置连接吊码,将平台吊篮吊至安装位置,利用连接板与待对接平台连接以保证平台吊篮稳定,从而实现物品的侧方进舱,使其运输不受是否具备垂直吊装条件的限制。

Description

一种平台吊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台吊篮。
背景技术
在船舶制造过程中,常需要在船舶不同区域安装设备。通常情况下,将待安装设备放置在吊篮中,通过将吊篮输送至待对接平台处后,将待安装设备卸下安装。但是,一些情况下,直接通过吊篮难以将待安装设备输送至待安装位置处。以安装空调器为例,空调站是用于安装空调的位置,如图1所示,空调站位于第一甲板900上,而第一甲板900上方一定距离处设置有第二甲板1000,且第二甲板1000的外边缘凸出于第一甲板900的外边缘,即当吊篮沿水平方向靠近第一甲板900时先与第二甲板1000的边缘对齐,受限于第二甲板1000,吊篮无法再靠近第一甲板900,无法与第一甲板900(待对接平台)对接,也难以实现直接将吊篮上的空调卸至第一甲板上。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通过在第一甲板的边缘安装临时结构,临时结构的边缘至少与第二甲板的边缘对齐,从而能直接与吊篮进行对接,即借助临时结构来过驳空调器,但由于安装临时结构费时费力,后续不易拆除且不需重复使用,会导致耗费人力以及工程材料。
因此亟需一种平台吊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台吊篮,能够实现空调器的侧方进舱,不受是否具备垂直吊装条件的限制。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平台吊篮,包括:
底板;
至少二个吊码,至少二个所述吊码关于所述底板长度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且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上端,所述吊码与所述底板长度方向中线的距离小于所述底板长度的一半,所述吊码被配置为安装吊装绳;
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底板沿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连接板被配置为与待对接平台连接。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平台吊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设所述连接板并与所述待对接平台连接,所述连接板能相对于所述连接件转动。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平台吊篮还包括侧边护栏,所述侧边护栏环设于所述底板的四周边缘处。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侧边护栏包括:
固定护栏,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未设置所述连接板的边缘;
活动护栏,设置在所述底板设置有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并与所述底板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护栏能选择性地打开以避让物品在所述底板和所述待对接平台间输送。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平台吊篮还包括至少二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下方,至少二个所述支撑件背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平齐设置。
作为可选方案,至少二个所述支撑件关于所述底板长度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平台吊篮还包括至少二条设置于所述底板下方的横杆。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横杆上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被配置为供叉车齿插入。
作为可选方案,至少二条所述横杆关于所述底板长度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所述横杆平行于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且长度不超过所述底板宽度方向的长度。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横杆与所述底板通过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台吊篮,用于放置并运输空调器,通过将吊码关于底板长度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且连接于底板的上端,吊码与底板长度方向中线的距离小于底板长度的一半,利用吊运装置连接吊码,将平台吊篮吊至安装位置,利用连接板与待对接平台连接以保证平台吊篮稳定,从而实现空调器的侧方进舱,使其运输不受是否具备垂直吊装条件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运输待安装设备至船体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平台吊篮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底板;200、吊码;300、连接板;400、固定护栏;500、活动护栏;600、支撑件;700、横杆;710、通槽;800、吊运装置;900、第一甲板;1000、第二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本实用新型中限定了一些方位词,在未作出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内”、“外”,这些方位词是为了便于理解而采用的,因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台吊篮,以下将以运输空调器至空调站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空调站位于第一甲板900上,而第一甲板900上方一定距离处设置有第二甲板1000,且第二甲板1000的外边缘凸出于第一甲板900的外边缘。为了顺利实现平台吊篮与第一甲板900对接,本实施例提供的平台吊篮包括底板100、至少二个吊码200和连接板300,底板100用于承载空调等待输送的物品,至少二个吊码200沿底板100长度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且连接于底板100的上端,吊码200与底板100长度方向中线的距离小于底板100长度的一半,吊码200用于安装吊装绳,连接板300设置于底板100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板300用于与待对接平台(即第一甲板900)连接。
在使用本实施例的平台吊篮时,吊运装置800通过绳索与吊码200连接,由于吊码200与底板100长度方向中线的距离小于底板100长度的一半,故至少部分底板100是位于绳索范围之外的,当绳索与第二甲板1000产生干涉或将要产生干涉时,位于绳索范围之外部分的底板100仍能够伸至第二甲板1000下方,进而能够保证底板100顺利实现与第一甲板900(即待对接平台)对接。此时,利用连接板300能够方便地实现底板100与待对接平台的稳定连接,进而保证平台吊篮在与待对接平台之间运输物品期间保持稳定。本实施例的平台吊篮在与第一甲板900对接时不必借助临时结构进行过驳,运输不受是否具备垂直吊装条件的限制,从而提升了向船体运输物品的效率。
由于在吊运装置800吊着平台吊篮的过程中吊运装置800难以保证绝对稳定,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抖动,从而导致连接板300与待对接平台之间存在刚性连接带来的剪力,剪力过大会带来连接板300损坏的不良后果。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平台吊篮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穿设连接板300并与待对接平台连接,连接板300能相对于连接件转动。连接件与待对接平台连接时,连接件穿设于连接板300并连接在待对接平台上,从而实现了连接板300与待对接平台的连接,同时将连接板300设置为能相对连接件转动,使平台吊篮相对于待对接平台能够相对转动,使平台吊篮相对于待对接平台有一定的自由度,进而能消除剪力给连接板300带来的影响,保证平台吊篮与待对接平台的连接稳定性。具体地,第一甲板900上设置有螺纹孔,连接件为螺栓,连接板300上设置通孔,通孔的孔径大于螺栓的直径。螺栓连接连接板和第一甲板时,由于连接板300的通孔孔径大于螺栓直径,因此连接板300能相对于螺栓转动,保证连接板300与待对接平台保持一定的转动自由度。
为了防止运输过程中由于颠簸导致物品翻出平台吊篮外,本实施例的平台吊篮还包括侧边护栏,侧边护栏由钢铁材料制成,环设于底板100的四周边缘处。在运输过程中,平台吊篮不平衡或者出现速度突变时,由于底板100四周边缘处设置有侧边护栏,能够防止物品翻出平台吊篮外,保证运输物品的安全性。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侧边护栏包括固定护栏400与活动护栏500,固定护栏400固定设置与底板100未设置连接板300的边缘,活动护栏500设置在底板100布置有连接板300的一侧,活动护栏500与底板100活动连接,活动护栏500能选择性地打开以避让物品在底板100和待对接平台间输送。运输过程中,活动护栏500关上,以避免物品翻出平台吊篮外;卸货过程中,活动护栏500打开,以方便搬运物品,从而保证物品的安全与运输便利性。可选地,活动护栏500与底板100铰接连接,且铰接轴平行于底板100,在打开活动护栏500时,活动护栏500绕铰接轴朝底板100一侧转动。
为了加强平台吊篮的承重能力,本实施例的平台吊篮包括至少二条横杆700,横杆700设置于底板100下方。将横杆700设置于底板100下方,能够加强底板100结构之间的连接,使装载货物时底板100受力更加均匀,从而加强了平台吊篮的承重能力。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横杆700包括通槽710,一方面能减轻横杆700的重量,另一方面通槽710可以作为叉车齿孔,供叉车齿插入并运输,以方便运输平台吊篮,进一步提高了平台吊篮的使用灵活性。
进一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横杆700关于底板100长度的中线对称设置,横杆700平行于底板100的宽度方向,且长度不超过底板100的宽度长度。如此设置能保证横杆700受力均匀,同时在叉车插入通槽710运输时能够保持平衡,防止平台吊篮侧翻,从而提高平台吊篮的使用稳定性。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横杆700由钢铁制成,横杆700与底板100通过焊接连接。通过焊接连接,能保证横杆700与底板100之间的连接稳定可靠,有利于横杆700增强底板100的强度。
为了装载物品时平整放置平台吊篮,本实施例的平台吊篮包括至少二个支撑件600,支撑件600连接于底板100的下方,至少二个支撑件600背离底板100的一端平齐设置。当需要放置平台吊篮于地面时,支撑件600能保证平台吊篮的稳定性,同时还能方便工人移动平台吊篮。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至少二个支撑件600关于底板100长度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通过关于底板100长度方向中线对称设置支撑件600,能保证平台吊篮置于地面时的平衡,防止平台吊篮侧翻。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其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平台吊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00);
至少二个吊码(200),至少二个所述吊码(200)关于所述底板(100)长度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且连接于所述底板(100)的上端,所述吊码(200)与所述底板(100)长度方向中线的距离小于所述底板(100)长度的一半,所述吊码(200)被配置为安装吊装绳;
连接板(300),设置于所述底板(100)沿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连接板(300)被配置为与待对接平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吊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设所述连接板(300)并与所述待对接平台连接,所述连接板(300)能相对于所述连接件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吊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边护栏,所述侧边护栏环设于所述底板(100)的四周边缘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台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护栏包括:
固定护栏(400),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100)未设置所述连接板(300)的边缘;
活动护栏(500),设置在所述底板(100)设置有所述连接板(300)的一侧,并与所述底板(100)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护栏(500)能选择性地打开以避让物品在所述底板(100)和所述待对接平台间输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吊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二个支撑件(600),所述支撑件(600)连接于所述底板(100)的下方,至少二个所述支撑件(600)背离所述底板(100)的一端平齐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台吊篮,其特征在于,至少二个所述支撑件(600)关于所述底板(100)长度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吊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二条设置于所述底板(100)下方的横杆(7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台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700)上设置有通槽(710),所述通槽(710)被配置为供叉车齿插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台吊篮,其特征在于,至少二条所述横杆(700)关于所述底板(100)长度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所述横杆(700)平行于所述底板(100)的宽度方向,且长度不超过所述底板(100)宽度方向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台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700)与所述底板(100)通过焊接连接。
CN202122647748.9U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平台吊篮 Active CN2161903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47748.9U CN216190357U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平台吊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47748.9U CN216190357U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平台吊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90357U true CN216190357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97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47748.9U Active CN216190357U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平台吊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903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598440A (en) Rotatable container-hoisting apparatus
KR100724715B1 (ko) 로우 스페이스 크레인용 호이스트
JP2003137441A (ja) Isoコンテナ用荷役装置
US3178216A (en) Cargo pallet construction
US8272623B2 (en) Container lifting device
CN216190357U (zh) 一种平台吊篮
KR101029583B1 (ko) 해상 크레인을 이용한 데릭 구조물의 운송용 지그
US20030160468A1 (en) Load supporting apparatus with integrated couplings for lifting
CN114084701A (zh) 装卸船一体机及装卸船方法
US11713586B2 (en) Tool arrangement for pivoting a tower or a tower segment from a non-erected position to an erected position
WO2010113704A1 (ja) コンテナクレーン
US20020135189A1 (en) Integrated lifting apparatus
CN108495783B (zh) 在集装箱船和码头之间转移标准化集装箱的方法
US6565136B1 (en) Lifting device for palletized loads
CN212151313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多边防护型吊升装置
CN214935543U (zh) 一种船用垃圾吊运装置
CN201180055Y (zh) 一种轨道车辆的运输吊具
KR20170034236A (ko) 선박용 반입 리프트
CN220201144U (zh) 一种辅助船舶运输的吊载装置
CN215883988U (zh) 一种货船的绑扎系统
CN216140935U (zh) 一种集装箱装卸平台的翻板装置
CN215323180U (zh) 一种集装箱导向装置
CN218465298U (zh) 一种便携组合集装箱吊转接吊架
CN219603128U (zh) 卸梁设备
CN217673102U (zh) 一种海上重货吊运出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