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86694U - 一种粉料拆包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粉料拆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86694U
CN216186694U CN202122654114.6U CN202122654114U CN216186694U CN 216186694 U CN216186694 U CN 216186694U CN 202122654114 U CN202122654114 U CN 202122654114U CN 216186694 U CN216186694 U CN 2161866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dust
bale breaker
guide seat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5411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付华
范锦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Ruiyi Zih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Ruiyi Zih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Ruiyi Zih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Ruiyi Zih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5411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866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866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866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And Other Processes For Unpacking Of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粉料拆包机。所述粉料拆包机包括底座、箱体、刀具、粉料吸尘罩以及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上设有一个在水平方向敞开的入口;所述导向座、粉料吸尘罩和箱体竖向相通;所述导向座的内侧壁上设有凹陷的上部吸尘槽,所述导向座上贯通设有上部抽风口,所述上部吸尘槽与所述上部抽风口相通;所述粉料吸尘罩的内侧壁上设有凹陷的下部吸尘槽,所述粉料吸尘罩上贯通设有下部抽风口,所述下部吸尘槽与下部抽风口相通。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粉料拆包机避免物料进入时晃动;在物料袋拆卸过程中形成双重吸尘,使粉尘高效快速被吸收带走,减少粉尘污染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粉料拆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料拆包机。
背景技术
鉴于在建筑、化工,冶炼等领域的粉料或者颗粒装料中,由于其颗粒细,容易使粉尘飞扬,为方便物料的转移和运输,市场上大都采用密封包装袋进行包装。物料包装袋一般采用聚丙烯、聚乙烯等聚酯纤维纺织,在进行大型工业生产时,需要对包装袋进行拆包。
现有拆包机如专利公告号CN214493637U公示的一种用于颗粒或粉料包装拆袋的重力式破袋机,其仅具备破袋卸料的功能,对于在破袋时产生的粉尘如何吸除没有研究。
目前也有具备吸尘功能粉料拆包机,其包括底座、箱体、拆包刀具和粉料吸尘罩,箱体贯通设于底座上,所述拆包刀具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粉料吸尘罩设于所述箱体上端。使用时,将物料由起重机、叉车或吊具运至拆包机里,通过拆包刀具将物料袋底部划开,物料自底部卸出。虽然有粉料吸尘罩,但在粉料卸料的过程,还是会使粉尘飞扬,造成环境污染。
也有吸尘装置采用吸尘管,但吸尘管的设置不仅需要增加一个零件,且除尘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料拆包机,使粉尘能被高效吸收带走的装置,减少环境受到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粉料拆包机包括底座、贯通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箱体、设于所述箱体内的刀具、设于所述箱体上端的粉料吸尘罩、以及设于所述粉料吸尘罩上端的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上设有一个在水平方向敞开的入口;所述导向座、粉料吸尘罩和箱体竖向相通;
所述导向座的内侧壁上设有凹陷的上部吸尘槽,所述导向座上贯通设有上部抽风口,所述上部吸尘槽与所述上部抽风口相通;
所述粉料吸尘罩的内侧壁上设有凹陷的下部吸尘槽,所述粉料吸尘罩上贯通设有下部抽风口,所述下部吸尘槽与下部抽风口相通。
上述方案中,增设可吸尘的导向座,导向座和粉料吸尘罩内均设置吸尘槽,形成双重吸尘,确保吸尘效果,减少环境受到污染。
优选的,所述导向座由三块侧板围合形成,所述上部吸尘槽在三块所述侧板上均有设置且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粉料吸尘罩由四块侧板围合形成,所述下部吸尘槽在四块所述侧板上均有设置,每块侧板之间的下部吸尘槽不连通。
优选的,所述上部吸尘槽和下部吸尘槽位于刀具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上部抽风口和下部抽风口位于粉料拆包机的同侧。
优选的,所述刀具包括至少一个呈V型的刀杆,V型的所述刀杆具有尖角的一端朝上设置,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箱体内。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和螺栓,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贴合,所述第二支座固定于所述第一支座上,且所述第二支座沿所述第一支座水平延伸;所述刀杆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第二支座的延伸端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一、导向座具有一个敞开的入口,能够使物料袋在进入粉料拆包机的吊装过程中,避免左右摇晃,便于快捷操作;
二、物料袋在拆包过程中,能吸尘的导向座与粉料吸尘罩形成双重吸尘,确保吸尘效果,杜绝粉尘飞扬,减少污染,净化空气,改善工作环境;
三、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宜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粉料拆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粉料吸尘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导向吸尘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粉料拆包机中箱体和刀具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刀具和连接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底座;2、箱体;3、粉料吸尘罩;31、下部吸尘槽;32、下部抽风口;4、导向座;41、入口;42、上部吸尘槽;43、上部抽风口;5、刀具;51、刀杆;6、连接组件;61、第一支座;62、第二支座;63、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粉料拆包机包括底座1、箱体2、粉料吸尘罩3、导向座4、刀具5和连接组件6。
所述底座1可设计为具有桌脚的工作台的结构,其上设有贯通口。所述箱体2设于该贯通口上,且所述箱体2相对于底座1的上下具有延伸。
如图4所示,所述箱体2为漏斗式的上大下小的结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四周环壁,能将粉尘围合在箱体2的腔体中。箱体2的下端的敞口为物料袋开袋后的卸料口。
如图1所示,所述粉料吸尘罩3设于箱体2的上端,所述导向座4设于粉料吸尘罩3的上端,所述导向座4、粉料吸尘罩3和箱体2竖向相通。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粉料吸尘罩3由四块侧板围合形成,其中一个侧板上设有贯通的下部抽风口32。所述粉料吸尘罩3上下两端也形成有敞口,以便于分别与导向座4和箱体2相连通。在粉料吸尘罩3的四块所述侧板上均有设置有下部吸尘槽31。如图2所示,每块侧板上设置有两条,共八条。每块侧板上的两条下部吸尘槽31不连通,每块侧板之间的下部吸尘槽31也不连通,但设有下部抽风口32的侧板上的下部吸尘槽31与下部抽风口32连通。每条吸尘槽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下部吸尘槽31可设计为水平,即与地面平行。
为了便于布置抽风机,所述上部抽风口43和下部抽风口32位于粉料拆包机的同侧。且为了达到更好的吸尘效果,所述上部吸尘槽42和下部吸尘槽31位于刀具5的上方。
如图1、图3所示,所述导向座4由三块侧板围合形成,由此形成了一个在水平方向敞开的入口41。在其中的一个侧板上设有贯通的上部抽风口43。在所述导向柱4的三块所述侧板上均有设置上部吸尘槽42,三条上部吸尘槽42相互连通并与上部抽风口43连通。同样,所述上部吸尘槽42可设计为水平,即与地面平行。每条吸尘槽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
凹陷的上部吸尘槽42和下部吸尘槽31能形成粉尘流动的通道。
如图4、图5所示,所述刀具5包括至少一个呈V型的刀杆51,V型的所述刀杆51具有尖角的一端朝上设置,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6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箱体2内。
所述连接组件6包括第一支座61、第二支座62和螺栓63,所述第一支座61与所述箱体2的内侧壁贴合,并用螺钉固定。所述第二支座62固定于所述第一支座61上,且所述第二支座62沿所述第一支座61水平延伸,使所述第一支座61与第二支座62形成T字形。所述刀杆51通过所述螺栓63与所述第二支座62的延伸端连接。可拆卸式的刀具方便维修或更换。
使用时,将物料袋通过吊具或叉车运至拆包机上方,自入口41进入导向座4内,并从导向座4竖直向下进入箱体2内,是物料袋的底部与刀具5接触。通过刀具5将物料袋底部划开,粉料自箱体2底部的敞口落出。此时,因箱体2和粉料吸尘罩3四面环壁,落料产生的粉尘集中于箱体2和粉料吸尘罩3的通道内。打开抽风机,抽风机内风轮告诉旋转,使吸尘罩内形成负压区,使得粉尘吸附在对应位置的吸尘槽内。随着风轮不断的高速旋转,吸附在上部吸尘槽42和下部吸尘槽31的粉尘再流动至抽风口并抽出。所述粉料拆包机具有上下双重吸尘罩,确保实现较优的吸尘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粉料拆包机,包括底座(1)、贯通设于所述底座(1)上的箱体(2)、设于所述箱体(2)内的刀具(5)、以及设于所述箱体(2)上端的粉料吸尘罩(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粉料吸尘罩(3)上端的导向座(4),所述导向座(4)上设有一个在水平方向敞开的入口(41);所述导向座(4)、粉料吸尘罩(3)和箱体(2)竖向相通;
所述导向座(4)的内侧壁上设有凹陷的上部吸尘槽(42),所述导向座(4)上贯通设有上部抽风口(43),所述上部吸尘槽(42)与所述上部抽风口(43)相通;
所述粉料吸尘罩(3)的内侧壁上设有凹陷的下部吸尘槽(31),所述粉料吸尘罩(3)上贯通设有下部抽风口(32),所述下部吸尘槽(31)与下部抽风口(32)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料拆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座(4)由三块侧板围合形成,所述上部吸尘槽(42)在三块所述侧板上均有设置且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料拆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吸尘罩(3)由四块侧板围合形成,所述下部吸尘槽(31)在四块所述侧板上均有设置,每块侧板之间的下部吸尘槽(31)不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粉料拆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吸尘槽(42)和下部吸尘槽(31)位于刀具(5)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粉料拆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抽风口(43)和下部抽风口(32)位于粉料拆包机的同侧。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粉料拆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5)包括至少一个呈V型的刀杆(51),V型的所述刀杆(51)具有尖角的一端朝上设置,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6)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箱体(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料拆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6)包括第一支座(61)、第二支座(62)和螺栓(63),所述第一支座(61)与所述箱体(2)的内侧壁贴合,所述第二支座(62)固定于所述第一支座(61)上,且所述第二支座(62)沿所述第一支座(61)水平延伸;所述刀杆(51)通过所述螺栓(63)与所述第二支座(62)的延伸端连接。
CN202122654114.6U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粉料拆包机 Active CN2161866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54114.6U CN216186694U (zh)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粉料拆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54114.6U CN216186694U (zh)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粉料拆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86694U true CN216186694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98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54114.6U Active CN216186694U (zh)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粉料拆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866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55141A (zh) * 2022-05-17 2022-08-30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破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55141A (zh) * 2022-05-17 2022-08-30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破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86694U (zh) 一种粉料拆包机
CN106240980B (zh) 吨袋拆包机
CN220130568U (zh) 一种密闭式干式料吨包投料器
CN216548668U (zh) 一种除尘颗粒投料站
CN219633272U (zh) 一种螺栓加工用碎屑回收装置
CN213620330U (zh) 一种活性氧洗衣颗粒生产加工用灌装装置
CN220764963U (zh) 破袋装置
CN206827758U (zh) 一种高效率的编织袋加工设备
CN217728032U (zh) 一种车削用排屑装置
CN211104337U (zh) 一种瓦楞纸横切机自动除尘装置
CN213659173U (zh) 一种粉仓设备
CN213325687U (zh) 刨丝、切头、冲圈装集装箱设备
CN113734833B (zh) 一种用于狭窄空间高速卸料的高效除尘设备及方法
CN218394063U (zh) 一种环保型塑料磨粉机
CN211661069U (zh) 一种水口分离机
CN210700583U (zh) 一种焦化生产高效粉碎机煤粉尘处理装置
CN207413802U (zh) 一种橡胶切割用回收装置
CN220501242U (zh) 一种粉料包的自动拆包装置
CN208810575U (zh) 一种锥筒式建筑物料分拣装置
CN219233105U (zh) 一种三级除尘分离器
CN218707493U (zh) 细微粉料下料装置
CN218694047U (zh) 一种用于真空设备的钻孔装置
CN216965718U (zh) 一种用于锌粉生产车间的粉尘收集装置
CN212596334U (zh) 一种破碎机用投料设备
CN219073624U (zh) 一种具有粮食除杂功能的输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powder unpacking machin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405

Pledg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Changsha Fenglin Branch

Pledgor: HUNAN RUIYI ZIHUA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430000012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