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68010U - 牙刷手柄及电动牙刷 - Google Patents

牙刷手柄及电动牙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68010U
CN216168010U CN202122160050.4U CN202122160050U CN216168010U CN 216168010 U CN216168010 U CN 216168010U CN 202122160050 U CN202122160050 U CN 202122160050U CN 216168010 U CN216168010 U CN 216168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shaft
power output
plate portion
handle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6005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升任
王家俊
宋侃
严锦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n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n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n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n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6005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68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68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68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刷手柄及电动牙刷,其包括手柄壳、驱动组件、控制模块以及洗刷压力检测组件;所述驱动组件收容于所述手柄壳内,且所述驱动组件具有贯穿出所述手柄壳以和刷头连接的动力输出轴;所述控制模块收容在所述手柄壳内,且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所述洗刷压力检测组件包括连接电路板和洗刷压力传感器,所述连接电路板包括贴设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的第一板部和用于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第二板部,所述洗刷压力传感器电连接在所述第一板部上,所述洗刷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形变压力;其中,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洗刷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信息,并基于所述压力检测信息向所述驱动组件输出控制指令。

Description

牙刷手柄及电动牙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牙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牙刷手柄及电动牙刷。
背景技术
电动牙刷主要是通过电动马达的快速旋转或者振动,使刷头产生高频震动,瞬间将牙膏分解成细微泡沫,深入清洁牙缝。
现有技术中的电动牙刷一般采用压阻式传感器来检测牙刷的洗刷压力,以防止泡沫飞溅来提升用户体验。但是压阻式传感器容易受外部环境和温度影响,检测准确性和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刷手柄及电动牙刷,以解决现有技术对电动牙刷进行洗刷压力检测时因检测准确性较差、稳定性较差而无法有效实现防泡沫飞溅功能的问题。
根据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牙刷手柄,包括:
手柄壳;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收容于所述手柄壳内,且所述驱动组件具有贯穿出所述手柄壳以和刷头连接的动力输出轴;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收容在所述手柄壳内,且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
洗刷压力检测组件,所述洗刷压力检测组件包括连接电路板和洗刷压力传感器,所述连接电路板包括贴设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的第一板部和用于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第二板部,所述洗刷压力传感器电连接在所述第一板部上,所述洗刷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形变压力;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洗刷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信息,并基于所述压力检测信息向所述驱动组件输出控制指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动力输出轴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板部贴设在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动力输出轴还形成有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电路板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之间的第三板部,且所述第三板部沿所述动力输出轴的轴向延伸以贴设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与所述驱动组件并排设置的主控板;
所述第二板部贴设在所述主控板上,且第二板部与所述第三板部平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电路板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第三板部之间的第四板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三板部之间的第五板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前端密封件,所述电极包括电机主体和与所述前端主体连接的所述动力输出轴,所述密封件套设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并密封盖设于所述电极主体的端部;
其中,所述第四板部至少部分靠设在所述前端密封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端密封件包括密封部和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所述密封部形成有一夹持口,所述主控板的端部夹设于所述夹持口中;
其中,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夹持部并排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五板部由所述第一板部沿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延伸形成,且所述第五板部延伸出所述第一凹槽以和所述第三板部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牙刷,述电动牙刷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牙刷手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连接电路板的第一板部将洗刷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动力输出轴上,一方面通过洗刷压力传感器直接检测动力输出轴的形变压力来反馈出刷牙时的洗刷压力,从而提高洗刷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提高了洗刷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动力输出轴上的的便捷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洗刷压力传感器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连接电路板的第二部分实现洗刷压力传感器与控制模块(主控板)之间的电连接,使得控制模块可以接收洗刷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信息,再基于压力检测信息控制驱动组件的驱动力度大小,防止了因驱动组件的驱动力度过大而导致洗刷压力过大,进而出现泡沫飞溅现象。运用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电动牙刷的进行洗刷压力检测时因检测准确性较差、稳定性差而无法有效实现防泡沫飞溅功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动牙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动牙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动牙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按键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连接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前端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发光组件和导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NFC标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的一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1为图1的另一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2为图1的另一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3为图1的剖面示意图;
图14为刷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刷头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0、电动牙刷;100、牙刷手柄;10、手柄壳;11、主壳体;111、组装口;112、连接口;113、按压部;114、凹口;115、第一限位部;116、第二限位部;12、盖体;121、承置部;13、第二密封件;14、第一密封件;141、密封主部;142、第一卡接部;143、第二卡接部;15、弹性件;20、驱动组件;21、电机;211、电机主体;212、动力输出轴;2121、第一凹槽;2122、第二凹槽;22、前端密封件;22a、夹持口;221、密封部;222、夹持部;23、后端密封件;24、防震泡棉;31、主控板;41、固定支架;42、限位架;50、洗刷压力检测组件;51、连接电路板;511、第一板部;512、第二板部;513、第三板部;514、第四板部;515、第五板部;52、洗刷压力传感器;60、按压力检测组件;61、按键电路板;61a、开口;611、主体部;612、受力部;62、按压力传感器;63、粘胶件;64、连接弹片;70、供电组件;71、电池;72、充电件;73、背胶;74、散热件;80、发光组件;81、发光件;82、电连接件;821、第一连接部;822、第二连接部;83、灯板;831、第一板面;832、第二板面;833、通孔;90、NFC阅读器;110、导光组件;1101、第一导光筒;1101a、导光斜面;1101b、避让孔;1101c、压紧部;1101d、第二固紧部;11011、周壁;11012、端壁;1102、第二导光筒;1102a、第二防滑条纹;200、刷头;201、刷头柄;2011、容置腔;2012、敞口;2013、第一台阶;2014、第二台阶;2015、第三台阶;202、NFC标签组件;2021、NFC电路板;2021a、第二通孔;2022、NFC芯片;203、封盖;203a、第一通孔;2031、第一抵接部;2031a、避让缺口;2032、第二抵接部;2033、第三抵接部;204、连接架;205、刷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容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照图1-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牙刷1000,电动牙刷1000包括用于手持的牙刷手柄100和与牙刷手柄100可拆卸连接的刷头200。牙刷手柄100包括手柄壳10、收容在手柄壳10内的驱动组件20和控制驱动组件20工作的控制模块,驱动组件20具有动力输出轴212,该动力输出轴212贯穿出手柄壳10与刷头200固定连接,以驱动刷头200运动。
参见图2,手柄壳10包括主壳体11和盖体12;主壳体11的一端形成有组装口111,驱动组件20、控制模块等经组装口111组装进主壳体11内,盖体12与主壳体11连接以封合组装口111;主壳体11的另一端形成有连接口112,驱动组件20的动力输出端则穿过连接口112与刷头200连接。
结合图10,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中,手柄壳10还包括第一密封件14,第一密封件14包括密封主部141以及连接在密封主部141的两端的第一卡接部142和第二卡接部143,密封主部141夹设在连接口112的壁面与动力输出轴212之间,密封主部141呈环形结构环绕在动力输出轴212上;第一卡接部142则卡接在主壳体11的内壁上,第二卡接部143则位于主壳体11外以卡接在主壳体11的外壁面上。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手柄壳10还包括绕设在密封主部141上的弹性件15,即弹性件15夹设在密封主部141与连接口112的壁面之间。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手柄壳10还包括设置在盖体12与主壳体11之间的第二密封件13。
参见图2,牙刷手柄100还包括收容在固定手柄壳10内的固定支架41,控制模块包括设置在固定支架41上的主控板31。
驱动组件20设置在固定支架41上,结合图9,驱动组件20包括电机21、前端密封件22以及后端密封件23,电机21包括电机主体211和与电极主体连接的动力输出轴212,前端密封件22套设在动力输出轴212上并密封盖203设于电机主体211的一端部,后端密封件23则盖设于电机21主机远离动力输出轴212的端部上。
其中,电机主体211设置在固定支架41上;牙刷手柄100还包括收容在手柄壳10内的限位架42,限位架42用于对动力输出轴212的周侧进行限位。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6,主控板31与电极主体并排设置;前端密封件22包括密封部221和夹持部222,夹持部222与密封部221形成有一夹持口22a,主控板31的端部夹设于夹持口22a中。即在密封部221对电机主体211进行密封时,夹持部222与密封部221共同作用夹持住主控板31,使得主控板31与电机主体211并排设置,提高整机组装的紧配性。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2,驱动组件20还包括夹设在固定支架41与电极主体之间的防震泡棉24。
参见图2和图11,手柄壳10形成有可发生微形变的按压部113,牙刷手柄100还包括按压力检测组件60,按压力检测组件60设置在手柄壳10与按压部113对应的内壁上,按压力检测组件60用于检测作用在按压部113上的压力;控制模块与按压力检测组件60电连接以接收按压力检测组件60的压力检测信息,并基于压力检测信息向驱动组件20输出控制指令。
在该实施例中,由部分手柄壳10形成按压部113,避免需要另外设置开关按键而无法完全隔绝手柄壳10的内部;再通过对按压部113进行设置,使其可发生微形变,从而将作用在按压部113上压力传递到手柄壳10内壁的按压力检测组件60上,控制模块与按压力检测组件60电连接以接收压力检测信息,再根据压力检测信息控制驱动组件20工作;本技术方案通过按压部113和按压力检测组件60的配合可实现按键功能,并确保了防水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动牙刷1000的开关部位无法完全防水的技术问题。
其中,压力检测信息可以体现为按压力度、连续按压次数等。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控制模块根据压力检测信息控制驱动组件20的启停,即实现电动牙刷1000的开关。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控制模块中还预存有与不同的压力检测信息相对应的刷牙模式,因此,控制模块还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压力检测信息控制驱动组件20以对应的刷牙模式进行驱动,刷牙模式具体可以为清洁模式、美白模式、按摩模式以及舌苔模式等。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控制模块中还预存有与不同压力检测信息对应的档位,因此,控制模块还可以根据压力检测信息控制驱动组件20以对应的档位进行驱动,从而改变驱动组件20的驱动力度,改变的电动牙刷1000的洗刷力度。
参见图2,按压部113凹向手柄壳10的内部,并形成有一凹口114。一方面便于用户在使用电动牙刷1000时清楚的识别到按压部113,另一方面,通过按压部113形成一凹口114,手指按压在按压部113时可以与按压部113的轮廓相贴合,提升用户体验。
继续参见图2和图11,按压力检测组件60包括固定在手柄壳10内壁上的按键电路板61和设置在按键电路板61上的按压力传感器62,且按键电路板61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按压力传感器62位于按压部113的按压范围内。通过按键电路板61一方面实现了按压力传感器62的稳定安装,另一方面实现了按压力传感器62与控制模块(主控板31)的电连接。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按压力传感器62可选用MEMS压力传感器。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4,按键电路板61形成有开口61a,按键电路板61经开口61a划分为主体部611和受力部612,其中,受力部612与按压部113相对设置,按压力传感器62设置在受力部612上。因此,受力部612与主体部611之间有开口61a,可以减小受力部612的硬度,使得受力部612上的按压力传感器62更好的接收作用于按压部113的按压力,提高按压力传感器62的检测准确性。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开口61a由按键电路板61的侧面内凹形成,开口61a为两个,且两个开口61a相对分设在按压力传感器62的两侧。既保证了受力部612与主体部611之间的连接关系,又进一步减小了受力部612的硬度,提高按压力传感器62的检测准确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11,按压力检测组件60还包括粘胶件63,粘胶件63用于将按键电路板61固定在在手柄壳10的内壁上。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11,按压力检测组件60还包括连接弹片64,连接弹片64的一端与控制模块电连接,连接弹片64的另一端与按键电路板61电连接。
通过连接弹片64的弹性,保证了按键电路板61与控制模块的电连接,同时提高了按键电路板61与控制模块之间的组装便捷性以及拆解方便。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弹片64的一端形成固定端,连接弹片64的另一端形成弹性端;其中,固定端与控制模块电连接上,弹性端与按键电路板61抵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11,手柄壳10的内壁形成有第一限位部115;手柄壳10的一端形成有组装口111,按压力检测组件60经组装口111导入进手柄壳10内,并与第一限位部115相抵接。本实施例通过第一限位部115可以确定按压力检测组件60是否导入到位,即当按压力检测组件60与第一限位部115抵接时,按压力传感器62正好与按压部113相对应,即按压力传感器62位于按压部113的按压范围内。
进一步地,参见图13,手柄壳10的内壁形成有至少两个第二限位部116,两个第二限位部116分别位于第一限位部115的两端,且按压力检测组件60位于两个第二限位部116之间。
即第二限位部116的长度延伸方向为自组装口111朝向第一限位部115,通过相对间隔位于第一限位部115两端的两个第二限位部116,一方面可以在将按压力检测组件60组装进手柄壳10进行导向,另一方面防止按压力检测组件60发生偏摆,保证按压力检测组件60的按压力传感器62与按压部113对准。
参见图2和图3,牙刷手柄100还包括洗刷压力检测组件50,洗刷压力检测组件50包括连接电路板51和洗刷压力传感器52,连接电路板51包括贴设在动力输出轴212上的第一板部511和用于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第二板部512,洗刷压力传感器52电连接在第一板部511上,洗刷压力传感器52用于检测动力输出轴212的形变压力;其中,控制模块接收洗刷压力传感器52的压力检测信息,并基于该压力检测信息向驱动组件20输出控制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电路板51的第一板部511将洗刷压力传感器52设置在动力输出轴212上,一方面通过洗刷压力传感器52直接检测动力输出轴212的形变压力来反馈出刷牙时的洗刷压力,从而提高洗刷压力传感器52检测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提高了洗刷压力传感器52设置在动力输出轴212上的的便捷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洗刷压力传感器52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连接电路板51的第二部分实现洗刷压力传感器52与控制模块(主控板31)之间的电连接,使得控制模块可以接收洗刷压力传感器52的压力检测信息,再基于压力检测信息控制驱动组件20的驱动力度大小,防止了因驱动组件20的驱动力度过大而导致洗刷压力过大,进而出现泡沫飞溅现象。运用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电动牙刷1000进行洗刷压力检测时因检测准确性较差、稳定性较差而无法有效实现防泡沫飞溅功能的问题。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电路板51为柔性电路板,通过连接电路板51的柔性,可以较好的满足连接电路板51的组装需求。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洗刷压力传感器52可选用MEMS压力传感器。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3,动力输出轴212形成有第一凹槽2121,第一板部511贴设在第一凹槽2121的槽底上。一方面通过第一凹槽2121来收容第一板部511和洗刷压力传感器52,减小了洗刷压力检测组件50相对手柄壳10的占用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在动力输出轴212开设第一凹槽2121,使得洗刷压力传感器52可以更好的接收反馈出动力输出轴212的形变程度,提高洗刷压力传感器52的检测准确性。
此外,参见图3,动力输出轴212还形成有第二凹槽2122,且第二凹槽2122与第一凹槽2121相背设置。通过设置第二凹槽2122,可以进一步放大动力输出轴212的形变程度,进一步提高洗刷压力检测组件50检测动力输出轴212的驱动力度的准确性。
参见图3和图5,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电路板51还包括连接在第一板部511与第二板部512之间的第三板部513,且第三板部513沿动力输出轴212的轴向延伸以贴设在动力输出轴212上。通过将沿动力输出轴212的轴向延伸形成的第三板部513贴设在动力输出轴212上,一方面有助于第一板部511稳定的贴设在第一凹槽2121的槽底上,另一方面减小第三板部513的占用空间。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板部511与第三板部513平行设置,有助于第三板部513顺畅的连接在第一板部511与第二板部512之间。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主控板31与驱动组件20并排设置,其中,第二板部512贴设在主控板31上,且第二板部512与第三板部513平行设置。一方面便于第二板部512贴设连接在主控板31上,另一方面便于连接电路板51成型。
此外,继续参见图3、图5以及图10,连接电路板51还包括连接在第二板部512与第三板部513之间的第四板部514以及连接在第一板部511与第三板部513之间的第五板部515。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四板部514至少部分靠设在前端密封件22上,从而可以增加连接电路板51的组装稳定性。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板部512与前端密封件22的夹持部222并排设置。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五板部515由第一板部511沿第一凹槽2121的槽壁延伸形成,且第五板部515延伸出第一凹槽2121以和第三板部513连接。基于第一凹槽2121的形状对第五板部515进行仿形设置,即使得第五板部515靠设在第一凹槽2121的槽壁上,一方面有助于第五板部515的组装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第五板部515对第一板部511的位置、第三板部513的位置进行辅助限定。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7以及图12,牙刷手柄还包括导光组件110和发光组件80,所述导光组件110收容在所述手柄壳10内,并沿所述手柄壳10的内壁设置;所述发光组件80收容在所述手柄壳10内,且所述发光组件80朝向所述导光组件110发射出光线。
在本实施例中,沿着手柄壳10的内壁设置了导光组件110,发光组件80发射出的的光线可以导进导光组件110中,使得导光组件110整体可发光;而手柄壳10由透光材料制成,因此,手柄壳10与导光组件110对应的区域会形成一个大面积且发光均匀的透光区。运用本技术方案增大了发光组件80的发光面积和发光的均匀性,使得牙刷手柄100的周侧面可以大面积均匀透光,外观效果酷炫,提高了牙刷手柄100的美观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7及图12,所述导光组件110包括用于接收所述发光组件80发射的光线的第一导光筒1101和夹设在所述第一导光筒1101和所述手柄壳10之间的第二导光筒1102,其中,所述第一导光筒1101由透光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导光筒1102由半透光材料制成。即第一导光筒1101全透光,第二导光筒1102半透光,通过全透光的第一导光筒1101保证导光组件110的导光性,通过半透光的第二导光筒1102在保证透光性的同时,可以遮挡手柄壳10的内部结构,如遮挡手柄壳10内的电池71、固定支架41等。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光筒1101的长度、第二导光筒1102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但是需保证第二导光筒1102的长度大于等于第一导光筒1101的长度,手柄壳10的长度大于第二导光筒1102的长度。
此外,将导光组件110设置成第一导光筒1101和第二导光筒1102,第二导光筒1102会沿着手柄壳10的内周壁呈环形设置,第一导光筒1101会沿着第二导光筒1102的内周壁呈环形设置,使得手柄壳10的透光区为一个环形透光区,进一步提高牙刷手柄100的美观性。
其中,所述第一导光筒1101包括贴设于所述第二导光筒1102的内壁设置的周壁11011和自所述周壁11011向其内部凸起形成的端壁11012;其中,所述发光组件80与所述端壁11012相对设置。即发光组件80发射出的光线大部分由端壁11012接收,再扩散至周壁11011,从而保证了周壁11011的均匀透光性,即第一导光筒1101的均匀透光性。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2,所述端壁11012与所述周壁11011的阴角处形成有导光斜面1101a,且所述导光斜面1101a朝向所述发光组件80,因此,光线不仅通过端壁11012扩散至周壁11011,也通过导光斜面1101a扩散至周壁11011,通过导光斜面1101a减小了光线扩散至周壁11011的转弯幅度,进一步提高了周壁11011的均匀透光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7及图12,所述发光组件80包括发光件81和电连接件82,所述发光件81位于所述端壁11012的一侧,所述电连接件82包括与所述发光件81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82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82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822,第二连接部822用于与控制模块(主控板41)电连接,以使得控制模块可以发出控制指令控制发光组件80的工作。
在图12中,固定支架41抵接在端壁11012上,而主控板41设置在固定支架41上。因此,所述端壁11012还形成有避让孔1101b,所述第二连接部822穿过所述避让孔1101b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从而既保证了发光组件80朝向端壁11012发射光线,也保证了发光组件80与控制模块的电连接,还使得导光组件110与固定支架41之间的组装更为紧凑。
此外,图7以及图12,所述发光组件80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发光件81的灯板83,所述第一连接部821与所述灯板83连接,通过灯板83实现了发光件81与第一连接部821的稳定连接。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发光件81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发光件81沿所述灯板83的周向间隔排列。
参见图7,所述灯板83具有与端壁11012相对的第一板面831、与所述第一板面831相对设置的第二板面832、以及贯穿所述第一板面831和所述第二板面832的通孔833;所述发光件81电连接在所述第一板面831;所述电连接件82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82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822之间的第三连接部823,所述第三连接部823穿过所述通孔833,以使所述第一连接部821贴设在所述第二板面831。因此,第一连接部821卡接在灯板83上,灯板83与第一连接部821之间存在相互抵接力,进一步提高了第一连接部821与灯板8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2,所述手柄壳10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灯板83的承置部121,所述第一导光筒1101还形成有压紧部1101c,所述压紧部1101c用于将所述灯板83压紧在所述承置部121上。即通过承置部121与压紧部1101c的共同限制实现了灯板83的位置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部1101c由所述端壁11012延伸形成,或,所述压紧部1101c由所述周壁11011延伸形成,或所述压紧部1101c由所述端壁11012和所述周壁11011共同延伸形成。
进一步地,承置部121由盖体12形成。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7,所述固定支架41上形成有第一固紧部411,所述周壁11011远离所述端壁11012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固紧部1101d;其中,所述端壁11012与所述固定支架41抵接,且所述第二固紧部1101d与所述第一固紧部411相连接。即第一导光筒1101通过端壁11012和第二固紧部1101d实现了其与固定支架41的位置固定,第二导光筒1102通过夹设在第一导光筒1101和手柄壳10之间实现位置固定。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7,手柄壳10的内壁形成有第一防滑条纹,第二导光筒壳1102的外壁形成有第二防滑条纹1102a,在将第二导光筒1102组装进手柄壳10内后,第一防滑条纹与第二防滑条纹1102a相啮合,以防止第二导光筒1102相对手柄壳10发生转动。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2,牙刷手柄100还包括收容在手柄壳10内的供电组件70,供电组件70包括设置在固定支架41上的电池71和与电池71电连接的充电件72,电池71与驱动组件20、发光组件80、控制模块等电连接,以实现供电。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充电件72可以设置为充电接口相接的充电方式,也可以设置为无线充电方式。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电池71组件还包括贴设在固定支架41与电池71之间的背胶73,进一步增加电池71与固定支架41之间的相对稳定。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电池71组件还包括贴设在电池71上的散热件74,散热件74用于对电池71进行散热,其中,散热件74可选用泡棉。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10,牙刷手柄100还包括设置在手柄壳10内的NFC阅读器90,刷头200设置有NFC标签组件202,NFC标签组件202中存储有刷头200的相关信息,如刷头200的生产信息、型号信息、序列号、刷头类型,通过NFC阅读器90与NFC标签组件202相互通讯,从而让用户得知牙刷头200的使用情况。具体地,开始刷牙前,NFC阅读器90发出预定波动频率(如13.560Mhz射频信号)读取刷头200标签中的信息,包括序列号、生产日次、使用次数等,方便用户识别刷头200工作情况,判断是否到达使用寿命;刷牙结束后且关机前,NFC阅读器90将该次使用的刷牙数据通过预定波动频率(如13.560Mhz射频信号)写入到NFC标签组件202中。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0,NFC组件设置在限位架42与第一卡接部142之间,即减小了NFC组件与NFC标签组件202之间的距离,同时保证了对NFC组件的密封隔离。
参见图2、图14以及图15,刷头200包括刷头柄201、NFC标签组件202以及封盖203,刷头柄201形成有容置腔2011,容置腔2011具有一敞口2012;NFC标签组件202经敞口2012收容于容置腔2011中;封盖203与刷头柄201连接以盖合敞口2012。
在本实施例中,先通过敞口2012将NFC标签组件202收容在刷头柄201的容置腔2011中,再从给封盖203盖合敞口2012,以将NFC标签组件202稳定的限制在容置腔2011中,一方面提高了NFC标签组件202设置在刷头200的稳定性,同时可以对NFC标签组件202进行防护,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刷头200上的NFC标签组件202的组装稳定性差、防护性差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刷头柄201上设置有刷毛205,以实现刷牙。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封盖203远离NFC标签组件202的端面与刷头柄201的端面齐平,从而可以提高刷头200整体的美观性,并避免因封盖203而造成刷头200长度增大。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14以及图15,容置腔2011的内壁形成有第一台阶2013,封盖203包括第一抵接部2031,第一抵接部2031用于将NFC标签组件202抵压在第一台阶2013上。通过第一台阶2013与第一抵接部2031的相互限定,将NFC标签组件202稳定夹持在容置腔2011中,即保证NFC标签组件202相对容置腔2011的稳定放置。
此外,容置腔2011的内壁还形成有第二台阶2014,封盖203还包括第二抵接部2032;其中,当第一抵接部2031将NFC标签组件202抵压在第一台阶2013上时,第二抵接部2032抵接在第二台阶2014上,从而可以限制第一抵接部2031作用在NFC标签组件202上的抵压力,防止第一抵接部2031的抵压力过大而损坏NFC标签组件202。
参见图14以及图15,刷头200还包括收容在容置腔2011中的连接架204,封盖203形成有第一通孔203a,驱动组件20的动力输出轴212穿过第一通孔203a后与连接架204连接,从而通过动力输出轴212带动刷头200运动。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架204具有第一卡位,动力输出轴212具有第二卡位,动力输出轴212穿过手柄壳10的连接口112、封盖203的第一通孔203a,然后卡进连接架204,通过第一卡位与第二卡位相互卡紧,实现动力输出轴212与连接架204的连接,即实现动力输出轴212与刷头200的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14以及图15,容置腔2011的内壁还形成有第三台阶2015,封盖203还包括第三抵接部2033,第三抵接部2033用于将连接架204抵压于第三台阶2015上。在刷头200的长度方向上,通过封盖203的第三抵接部2033与第三台阶2015的相互夹持,将连接架204稳定的限制在容置腔2011中,防止连接架204发生松动。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超声工艺将封盖203的第三抵接部2033与连接架204粘接牢固。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8,第三抵接部2033呈环形结构以形成第一通孔203a,提高第三抵接部2033与连接架204的抵接面积,以均衡第三抵接部2033作用在连接架204上的抵压力;第一抵接部2031环绕第三抵接部2033设置,提高第一抵接部2031与NFC标签组件202之间的抵接面积,以均衡第一抵接部2031作用在NFC标签组件202上的抵压力;第二抵接部2032环绕第一抵接部2031设置,提高第二抵接部2032与第二台阶2014之间的抵接面积,以均衡第二抵接部2032作用在第二台阶2014上的抵压力。
参见图9,NFC标签组件202包括夹设在第一台阶2013与第一抵接部2031之间的NFC电路板2021和设置在NFC电路板2021上的NFC芯片2022。具体地,NFC芯片2022采用贴片工艺贴片到NFC电路板2021上,再在NFC芯片2022的外部点上环保、安全的防水胶,从而将NFC电路板2021和NFC芯片2022组成一个完整的NFC标签组件202,使得NFC阅读器90可以读取NFC芯片2022的信息,以及将新的刷头200使用信息存储进NFC芯片2022中。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结合图8,NFC芯片2022设置在NFC电路板2021与第一抵接部2031相对的板面上,以减小NFC芯片2022与NFC阅读器90之间的距离;第一抵接部2031形成有用于避让NFC芯片2022的避让缺口2031a,即在第一抵接部2031抵压在NFC电路板2021上时,NFC芯片2022对应收容在该避让口,既保证了第一抵接部2031对NFC电路板2021的无缝抵持,同时避让了NFC芯片2022被过度抵压。
在另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NFC芯片2022设置在NFC电路板2021与第一台阶2013相对的板面上,第一台阶2013形成有用于避让NFC芯片2022的避让缺口2031a,即第一抵接部2031将NFC电路板2021抵压在第一台阶2013上时,NFC芯片2022对应收容在该避让口,既保证了第一台阶2013对NFC电路板2021的无缝抵持,同时避让了NFC芯片2022被过度抵压。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结合图9和图14,NFC电路板2021呈环形结构以形成第二通孔2021a,连接支架穿过第二通孔2021a与第三抵接部2033抵接;或,第三抵接部2033穿过第二通孔2021a与连接支架抵接。即NFC电路板2021环绕连接支架设置,或,NFC电路板2021环绕第三抵接部2033设置,从而避免了NFC电路板2021在组装时发生位移,提高了刷头200的组装紧配性。
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牙刷手柄,用于与刷头连接以驱动刷头运动,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壳;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收容于所述手柄壳内,且所述驱动组件具有贯穿出所述手柄壳以和刷头连接的动力输出轴;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收容在所述手柄壳内,且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
洗刷压力检测组件,所述洗刷压力检测组件包括连接电路板和洗刷压力传感器,所述连接电路板包括贴设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的第一板部和用于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第二板部,所述洗刷压力传感器电连接在所述第一板部上,所述洗刷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形变压力;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洗刷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信息,并基于所述压力检测信息向所述驱动组件输出控制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刷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轴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板部贴设在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刷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轴还形成有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刷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电路板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之间的第三板部,且所述第三板部沿所述动力输出轴的轴向延伸以贴设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牙刷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与所述驱动组件并排设置的主控板;
所述第二板部贴设在所述主控板上,且第二板部与所述第三板部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牙刷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电路板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第三板部之间的第四板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三板部之间的第五板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牙刷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前端密封件,所述电机包括电机主体和与所述前端密封件连接的所述动力输出轴,所述前端密封件套设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并密封盖设于所述电机主体的端部;
其中,所述第四板部至少部分靠设在所述前端密封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牙刷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密封件包括密封部和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密封部形成有一夹持口,所述主控板的端部夹设于所述夹持口中;
其中,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夹持部并排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牙刷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板部由所述第一板部沿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延伸形成,且所述第五板部延伸出所述第一凹槽以和所述第三板部连接。
10.一种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牙刷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牙刷手柄。
CN202122160050.4U 2021-09-07 2021-09-07 牙刷手柄及电动牙刷 Active CN216168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0050.4U CN216168010U (zh) 2021-09-07 2021-09-07 牙刷手柄及电动牙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0050.4U CN216168010U (zh) 2021-09-07 2021-09-07 牙刷手柄及电动牙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68010U true CN216168010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17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60050.4U Active CN216168010U (zh) 2021-09-07 2021-09-07 牙刷手柄及电动牙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680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67209B1 (en) Mechanically driven, sonic toothbrush and water flosser
CN102791221B (zh) 电动牙刷
CN102834071B (zh) 电动牙刷
KR101987341B1 (ko) 진동칫솔
CN106943202B (zh) 电动牙刷
CN216168009U (zh) 刷头及电动牙刷
KR20140147078A (ko) 전동 칫솔
CN216168010U (zh) 牙刷手柄及电动牙刷
CN215994351U (zh) 牙刷手柄及电动牙刷
CN215994350U (zh) 牙刷手柄及电动牙刷
CN113796981A (zh) 牙刷手柄及电动牙刷
JP3224381U (ja) 携帯式マイナスイオン電動歯ブラシ
WO2021003850A1 (zh) 防水智能电动牙刷
JP3224382U (ja) マイナスイオン電動歯ブラシ
CN215080073U (zh) 机身组件及个人护理设备
US11666137B2 (en) Brushhead for power toothbrush
US11439488B2 (en) Brushhead for power toothbrush
CN109106460B (zh) 电动牙刷
CN209808160U (zh) 一种洁面仪
CN211674673U (zh) 便于组装的电动牙刷
CN220193235U (zh) 刷柄和电动牙刷
CN213883622U (zh) 一种改进型电动牙刷
JP3224383U (ja) マイナスイオン電動歯ブラシ
CN217310681U (zh) 保护壳表面无开关的电动牙刷
CN110236722A (zh) 防水智能电动牙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