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08160U - 一种洁面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洁面仪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808160U CN209808160U CN201920521809.7U CN201920521809U CN209808160U CN 209808160 U CN209808160 U CN 209808160U CN 201920521809 U CN201920521809 U CN 201920521809U CN 209808160 U CN209808160 U CN 2098081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tor
- brush head
- brush
- socket
- sub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10000004907 Gland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1815 facial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1680 brush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10000003491 Sk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36740 Metabol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7531 blood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60 me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786 metabol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3003 spiro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796 beau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537 cosme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13 weaken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洁面仪,包括壳体、清洁刷头组件、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板、电机和控制组件,电机和控制组件均与电路板电连接,壳体中设置有用于传导电机的动能的刷头插座和减振组件,清洁刷头组件通过刷头插座可拆卸的连接于壳体上,电机夹设于减振组件和刷头插座之间,刷头插座的底部设置有防水减震圈。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机夹设于减振组件和刷头插座之间,直接与清洁刷头组件硬接,电机只需直接将动能传导给清洁刷头组件,且电机的动能损耗小,降低了对电机的功率要求,同时,由于电机不与壳体的直接连接,并通过减振组件来减震,减少了电机震动时对壳体的影响,大大降低了在使用时用户手部的震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仪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洁面仪。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手蘸取洗面液来清洁皮肤,但是通过手清洁皮肤只能清理皮肤表层的污垢,对于皮肤上残留的化妆品及皮肤更深层的清洁并没有明显的效果。基于此,人们研发了电动洁面仪。
然而,现有的洁面仪都是电机与机身直接硬接,在设计上,需要选取功率较大的马达才能带动机身震动,才能将动能通过机身传导到机身上包裹的硅胶刷头上,需要的电机成本高,而且功率大的电机,体积也大,导致机身也大,产品设计空间小。再者,在使用时,刷头部与手持部的震动频率及力度相同,使用户在使用洁面仪时,手受到的震动感较剧烈,大大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洁面仪,能降低洁面仪的震动手感,还能降低产品成本。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洁面仪,包括壳体、清洁刷头组件、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板、电机和控制组件,所述电机和控制组件均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壳体中设置有用于传导电机的动能的刷头插座和减振组件,所述清洁刷头组件通过刷头插座可拆卸的连接于壳体上,所述电机夹设于减振组件和刷头插座之间,所述刷头插座的底部设置有防水减震圈。
所述的洁面仪中,所述减振组件包括电机底座、硅胶支撑垫和内压盖,所述电机底座具有供电机卡入的卡位,所述硅胶支撑垫设置于电机底座的底部,所述电机、电机底座和硅胶支撑垫均设置于内压盖中,所述内压盖与壳体螺接。
所述的洁面仪中,所述壳体包括主机中壳、主机上壳和主机下壳,所述主机上壳套设于主机中壳的外侧,所述主机下壳与主机中壳抵接、并与主机上壳螺接,所述主机中壳与主机下壳之间形成容纳电路板、电机、减振组件和控制组件的腔体。
所述的洁面仪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按键柱、按键防水圈和按键压板,所述按键压板设置于电路板的底部,并与电路板卡接,所述按键防水圈包覆于主机下壳的内侧,并置于按键压板的底部,所述按键柱置于按键防水圈中、并与电路板上的按键抵接。
所述的洁面仪,还包括底座和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设置于底座内的无线充电线路板、第一感应线圈和设置于按键防水圈与按键压板之间的第二感应线圈。
所述的洁面仪中,所述清洁刷头组件包括硅胶刷头和刷头座,所述硅胶刷头与刷头座连接,所述刷头座具有与刷头插座卡合的第一卡接部。
所述的洁面仪中,所述清洁刷头组件包括植毛刷头,所述植毛刷头具有与刷头插座卡合的第二卡接部。
所述的洁面仪中,所述防水减震圈、硅胶刷头、刷头座和/或植毛刷头均为半透明材质。
所述的洁面仪中,所述防水减震圈的底部设置有LED灯板,所述LED灯板上设置有红外LED灯。
所述的洁面仪,还包括盖合于壳体上的上盖,所述上盖为透明盖。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洁面仪,通过将电机夹设于减振组件和刷头插座之间,直接与清洁刷头组件硬接,电机只需直接将动能传导给清洁刷头组件,且电机的动能损耗小,降低了对电机的功率要求,从而降低了洁面仪的成本。同时,由于电机不与壳体的直接连接,并通过减振组件来减震,减少了电机震动时对壳体的影响,大大降低了在使用时用户手部的震感,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确保了洁面仪的使用寿命。另外,还通过在所述刷头插座的底部设置防水减震圈,进一步起到防水、减震的作用,确保洁面仪工作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洁面仪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洁面仪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洁面仪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洁面仪的电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洁面仪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洁面仪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洁面仪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装设于”、“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洁面仪,包括壳体1、清洁刷头组件2、设置于壳体1内的电路板3、电机4和控制组件5,所述电机4和控制组件5均与电路板3电连接,所述壳体1中设置有用于传导电机4的动能的刷头插座6和减振组件7,所述清洁刷头组件2通过刷头插座6可拆卸的连接于壳体1上,所述电机4夹设于减振组件7和刷头插座6之间,所述刷头插座6的底部设置有防水减震圈8。通过将电机4夹设于减振组件7和刷头插座6之间,直接与清洁刷头组件2硬接,电机4只需直接将动能传导给清洁刷头组件2,且电机4的动能损耗小,降低了对电机4的功率要求。同时,由于电机4不与壳体的直接连接,并通过减振组件7来减震,大大降低了在使用时用户手部的震感,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进一步的,还通过所述防水减震圈8,可有效避免洁面仪在使用过程中,水从刷头插座6处进入洁面仪内,以保证洁面仪的使用寿命。
请一并参阅图4,所述减振组件7包括电机底座71、硅胶支撑垫72和内压盖73,所述电机底座71具有供电机4卡入的卡位711,所述硅胶支撑垫72设置于电机底座71的底部,所述电机4、电机底座71和硅胶支撑垫72均设置于内压盖73中,所述内压盖73与壳体1螺接。通过将电机4固定于电机底座71上,再将电机底座71固定于硅胶支撑垫72上,可大大减少电机4震动时对内压盖73的影响。还通过将内压盖73与壳体1螺接,以避免电机4与壳体1直接连接,有效减弱电机4震动时,对壳体1的震感,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具体的,所述内压盖73的顶端抵压于防水减震圈8上,使防水减震圈8与壳体1贴合更紧密,可进一步起到防水的作用。同时,还通过所述防水减震圈8,使电机4震动时内压盖73与壳体1之间具有缓冲作用,以减少壳体1的震动。故通过所述减振组件7和防水减震圈8可有效避免壳体1的震动,以提高洁面仪的品质及用户使用体验。
请继续参阅图1、图2和图3,所述壳体1包括主机中壳11、主机上壳12和主机下壳13,所述主机上壳12套设于主机中壳11的外侧,所述主机下壳13与主机中壳11抵接、并与主机上壳12螺接,所述主机中壳11与主机下壳13之间形成容纳电路板3、电机4、减振组件7和控制组件5的腔体。具体的,所述主机中壳11具有延伸部110,所述延伸部110的底部具有第一环形凸起1101,所述主机下壳13具有第一凹槽(图中未标出),安装时所述第一环形凸起1101与第一凹槽卡合。所述主机中壳11、主机上壳12和主机下壳13均具有连接孔121,通过螺丝连接,以便于安装和拆卸。
具体的,所述控制组件5包括按键柱51、按键防水圈52和按键压板53,所述按键压板53设置于电路板3的底部,并与电路板3卡接,所述按键防水圈52包覆于主机下壳13的内侧,并置于按键压板53的底部,所述按键柱51置于按键防水圈52中、并与电路板3上的按键(图中未标出)抵接。具体的,所述按键防水圈52包覆至第一凹槽处,当第一环形凸起1101与第一凹槽卡合时,可压紧按键防水圈52,可有效避免水从主机中壳11与主机下壳13的连接处进入洁面仪内部,结合防水减震圈8,使洁面仪达到全封闭防水的效果,更有效地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所述按键柱51由按键防水圈52包覆,使用户在开启洁面仪时,不直接与按键柱51接触,以提升按压按键柱51的手感,而且通过增设按键柱51,也降低了电路板的安装位置要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键设置于主机下壳13的底部的凹窝部处,整个机身视觉上没有按键,提升了产品外型美观,而且开户使用方便。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洁面仪,还包括底座9和无线充电模块30,所述无线充电模块30包括设置于底座9内的无线充电线路板301、第一感应线圈302和设置于按键防水圈52与按键压板53之间的第二感应线圈303。通过所述无线充电模块30,以实现无线充电,进一步充电方便,而且没有充电插孔,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防水,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由于无线充电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的,所述底座9包括底座上壳91和底座下壳92,所述底座上壳91盖合于底座下壳92上,形成容纳无线充电模块的内腔。
请参阅图1、图2、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两个较佳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清洁刷头组件2刷头不同。本实用新型一个洁面仪可配置一个清洁刷头组件2,也可配置两个清洁刷头组件2。其中,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清洁刷头组件2包括硅胶刷头21和刷头座22(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硅胶刷头21与刷头座22连接,所述刷头座22具有与刷头插座6卡合的第一卡接部221。所述硅胶刷头21包覆于刷头座22上,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硅胶刷头21脱落,所述第一卡接部221与刷头插座6卡接,以便于刷头座22的安装或拆卸。
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清洁刷头组件2包括植毛刷头23(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植毛刷头23具有与刷头插座6卡合的第二卡接部231,通过第二卡接部231与刷头插座6卡接,以便于更换、清洁刷头组件2,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请继续参阅图1、图2和图3所述防水减震圈8的底部设置有LED灯板10,所述LED灯板上设置有一颗或多颗红外LED灯,所述LED灯板10与电路板3电连接,使用户在使用洁面仪进行清洁面部的同时还通过红外线灯起到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洁面仪的功能,进而增强产品的卖点。
优先地,所述防水减震圈8、硅胶刷头21、刷头座22和/或植毛刷头23均为半透明材质,使红外线灯发出的光束能透过防水减辰圈、硅胶刷头21、刷头座22和/或植毛刷头23照射于皮肤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洁面仪还包括盖合于壳体1上的上盖20,所述上盖20为透明盖,以保护清洁刷头组件2,而且还起防尘作用,便于携带。具体的,所述延伸部110的外侧具有第二凹槽(图中未标出),所述上盖20具有与所述第二凹槽适配的第二环形凸起201,上盖20与壳体1盖合时,所述第二环形凸起201与第二凹槽卡合,可避免上盖20脱落。进一步的,所述上盖20上还具有若干透气、透水的通孔202。
请参阅图7,本实用新型的洁面仪中,所述电路板3上设置有控制电路,其包括电源输入模块100、控制模块200、充电管理模块300和电机驱动模块400,电源输入模块100、充电管理模块300和电机驱动模块400均与控制模块200连接,由控制模块200对电机的工作状态,指示灯、及电池的充放电状态进行控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洁面仪,电源输入模块100、控制模块200、充电管理模块300和电机驱动模块400均可采用现有的控制电路,也是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重点,本实用新型对控制电路部分不作过多描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洁面仪,包括壳体、清洁刷头组件、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板、电机和控制组件,所述电机和控制组件均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壳体中设置有用于传导电机的动能的刷头插座和减振组件,所述清洁刷头组件通过刷头插座可拆卸的连接于壳体上,所述电机夹设于减振组件和刷头插座之间,所述刷头插座的底部设置有防水减震圈。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机夹设于减振组件和刷头插座之间,直接与清洁刷头组件硬接,电机只需直接将动能传导给清洁刷头组件,且电机的动能损耗小,降低了对电机的功率要求,从而降低了洁面仪的成本。同时,由于电机不与壳体的直接连接,并通过减振组件来减震,减少了电机震动时对壳体的影响,大大降低了在使用时用户手部的震感,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确保了洁面仪的使用寿命。另外,还通过在所述刷头插座的底部设置防水减震圈,进一步起到防水、减震的作用,确保洁面仪工作稳定可靠。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清洁刷头组件,使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清洁刷头组件,以提高产品的适用性。还通过在清洁刷头组件的底部设置红外灯,使用户在使用洁面仪进行清洁的同时还通过红外线灯起到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作用,增加了洁面仪的功能,进而增强产品的卖点。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洁面仪,包括壳体、清洁刷头组件、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板、电机和控制组件,所述电机和控制组件均与电路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设置有用于传导电机的动能的刷头插座和减振组件,所述清洁刷头组件通过刷头插座可拆卸的连接于壳体上,所述电机夹设于减振组件和刷头插座之间,所述刷头插座的底部设置有防水减震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组件包括电机底座、硅胶支撑垫和内压盖,所述电机底座具有供电机卡入的卡位,所述硅胶支撑垫设置于电机底座的底部,所述电机、电机底座和硅胶支撑垫均设置于内压盖中,所述内压盖与壳体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主机中壳、主机上壳和主机下壳,所述主机上壳套设于主机中壳的外侧,所述主机下壳与主机中壳抵接、并与主机上壳螺接,所述主机中壳与主机下壳之间形成容纳电路板、电机、减振组件和控制组件的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洁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按键柱、按键防水圈和按键压板,所述按键压板设置于电路板的底部,并与电路板卡接,所述按键防水圈包覆于主机下壳的内侧,并置于按键压板的底部,所述按键柱置于按键防水圈中、并与电路板上的按键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洁面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和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设置于底座内的无线充电线路板、第一感应线圈和设置于按键防水圈与按键压板之间的第二感应线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刷头组件包括硅胶刷头和刷头座,所述硅胶刷头与刷头座连接,所述刷头座具有与刷头插座卡合的第一卡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洁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刷头组件包括植毛刷头,所述植毛刷头具有与刷头插座卡合的第二卡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洁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减震圈、硅胶刷头、刷头座和/或植毛刷头均为半透明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洁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减震圈的底部设置有LED灯板,所述LED灯板上设置有红外LED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面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合于壳体上的上盖,所述上盖为透明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21809.7U CN209808160U (zh) | 2019-04-17 | 2019-04-17 | 一种洁面仪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21809.7U CN209808160U (zh) | 2019-04-17 | 2019-04-17 | 一种洁面仪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808160U true CN209808160U (zh) | 2019-12-20 |
Family
ID=68880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521809.7U Active CN209808160U (zh) | 2019-04-17 | 2019-04-17 | 一种洁面仪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808160U (zh) |
-
2019
- 2019-04-17 CN CN201920521809.7U patent/CN20980816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842179U (zh) | 一种颈椎按摩仪 | |
CN109954226A (zh) | 颈部按摩仪 | |
US6323841B1 (en) | Computer mouse having a resilient soft pad with massaging function | |
CN105755727B (zh) | 便携式超声波清洗装置 | |
CN209808160U (zh) | 一种洁面仪 | |
AU2018206718A1 (en) | Split vibration-reducing facial cleansing device with improved handling comfort | |
CN209611702U (zh) | 一种带热敷功能的面部洁面按摩器 | |
CN208677226U (zh) | 便于更换毛刷的多功能洁面仪结构 | |
CN213552798U (zh) | 一种多功能洁面美容仪 | |
CN211357413U (zh) | 兼具超声波离子导入导出及冰敷功能的多用美容仪 | |
US20200360221A1 (en) | Body cleaning device | |
CN109350289B (zh) | 电动牙刷盒、电动牙刷的充电方法 | |
CN209107645U (zh) | 一种电动牙刷 | |
CN210631128U (zh) | 便携式多功能洁面仪 | |
CN209378020U (zh) | 一种头皮按摩清洁仪 | |
CN208799139U (zh) | 洁面效果更佳的多功能洁面仪结构 | |
CN209404581U (zh) | 洁面和按摩效果更佳的洁面仪结构 | |
CN205617098U (zh) | 便携式超声波清洗装置 | |
CN205821756U (zh) | 便携式超声波清洗装置 | |
CN205821758U (zh) | 便携式超声波清洗装置 | |
CN210277007U (zh) | 一种洁面仪 | |
CN213723446U (zh) | 一种颈部按摩仪 | |
CN211484276U (zh) | 一种双头洁面按摩仪 | |
CN216536543U (zh) | 一种微电流提拉洁面仪 | |
CN211270413U (zh) | 电动洁面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