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66875U - 一种煲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煲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66875U
CN216166875U CN202122404284.9U CN202122404284U CN216166875U CN 216166875 U CN216166875 U CN 216166875U CN 202122404284 U CN202122404284 U CN 202122404284U CN 216166875 U CN216166875 U CN 216166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groove
cover
valve
bubble breaking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0428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津宁
杨广良
关大伟
万景峰
胡汇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Enaiter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Enaiter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Enaiter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Enaiter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0428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66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66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668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煲盖装置,其包括:煲盖组件,煲盖组件的底部具有第一安装槽,顶部具有第二安装槽,内侧具有收口腔道,第一安装槽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破泡筋;蒸汽阀组件,包括阀座和阀盖,阀座插设于第一安装槽,阀盖插设于第二安装槽,阀座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回流口,阀盖上设置有排气口,第一破泡筋位于进气口与收口腔道的入口端之间。阀座与第一安装槽的内面围成第一腔体,阀盖与第二安装槽的内面围成第二腔体,通过第一破泡筋可将第一腔体内的汤水气泡破开,且上述结构加长了蒸汽和气泡的运动行程,利于蒸汽液化和破泡,收口腔道能够减少进入第二腔体的气泡数量,减少气泡经排气口溢出,从而加强了防溢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煲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煲盖装置。
背景技术
电饭煲通常配置有蒸汽阀,其主要作用是防止液体大量溢出,并排气降压。例如,电饭煲在加热煮饭的过程中会产生汤水蒸汽,汤水蒸汽经由蒸汽阀上的进气口进入蒸汽阀,蒸汽阀具有一定的破泡功能,通过蒸汽阀将汤水气泡破裂形成汤水,汤水经蒸汽阀上的回流孔回流至内胆,以防止汤水溢出到煲盖顶面;一部分的气体还可经蒸汽阀的出气口排出以降低电饭煲内的压力。为了提高煮饭速度和米饭的口感,一些电饭煲会采用大火煮饭,从而使得汤水蒸汽大量产生。大量的蒸汽容易产生很多较大的汤水气泡,而现有的一些蒸汽阀难以充分阻止这些较大的汤水气泡溢出到煲盖顶面,从而会导致汤水溢出,使得电饭煲的防溢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煲盖装置,能够解决电饭煲防溢性能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煲盖装置,其包括:煲盖组件,所述煲盖组件的底部具有第一安装槽,顶部具有第二安装槽,内侧具有连通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收口腔道,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破泡筋;蒸汽阀组件,包括阀座和阀盖,所述阀座插设于第一安装槽,所述阀盖插设于第二安装槽,所述阀座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回流口,所述阀盖上设置有排气口,所述第一破泡筋位于进气口与收口腔道的入口端之间。
根据所述的一种煲盖装置,所述第一安装槽设置于第二安装槽的侧方,且所述第一破泡筋的底缘低于所述收口腔道的入口端的底缘。
根据所述的一种煲盖装置,所述阀座的顶面具有绕进气口布置的围边部,所述第一破泡筋的底缘低于围边部的顶缘。
根据所述的一种煲盖装置,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二破泡筋,所述第二破泡筋与第一破泡筋间隔布置,所述第二破泡筋的一侧与第一破泡筋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破泡筋的另一侧与第一破泡筋的另一侧之间的间距;所述阀座的顶面设置有筋条,所述围边部位于第二破泡筋的一侧与第一破泡筋的一侧之间,所述筋条位于第二破泡筋的另一侧与第一破泡筋的另一侧之间。
根据所述的一种煲盖装置,所述阀座的顶面设置为弧面或者斜面,所述回流口设置于所述阀座顶面的低位处。
根据所述的一种煲盖装置,所述阀盖的内侧顶面高于煲盖组件的顶面。
根据所述的一种煲盖装置,所述收口腔道的底面与第一安装槽的底面齐平或者低于第一安装槽的底面,且所述收口腔道的底面和第一安装槽的底面均设置为朝向斜上方。
根据所述的一种煲盖装置,所述煲盖组件包括:盖框;顶盖,设置在盖框上,并设置有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和收口腔道;内盖,设置于所述盖框的内侧,并设置有位于第一安装槽处的第一插装口;第一密封圈,设置于内盖的外侧与盖框之间;第二密封圈,设置于第一插装口处,并夹置于内盖与顶盖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内侧止抵阀座的外侧壁;面盖,设置于顶盖的顶部,并设置有位于第二安装槽处的第二插装口;第三密封圈,设置于第二插装口处,并夹置于面盖与顶盖之间。
根据所述的一种煲盖装置,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内侧具有唇边部,所述阀座的外侧壁具有呈竖向布置的挡边部,所述挡边部的外侧壁具有位于唇边部上侧的台阶部。
根据所述的一种煲盖装置,所述阀盖的外侧壁与第二安装槽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圈,所述阀盖的外侧壁和第二安装槽的内侧壁两者其一设置有卡槽,两者另一设置有卡台部,所述卡台部设置于卡槽内,所述卡槽和卡台部均设置于第四密封圈的下方。
上述方案具有如下至少一个有益效果:
1、阀座与第一安装槽的内面围成第一腔体,阀盖与第二安装槽的内面围成第二腔体,通过设置第一破泡筋可将第一腔体内的汤水气泡破开形成汤水,汤水经回流口流入内胆中;且进入第一腔体内的蒸汽和气泡只能经过第一破泡筋与收口腔道之间的孔隙进入收口腔道,加长了蒸汽和气泡的运动行程,利于蒸汽液化和破泡,且较小的收口腔道加大了气泡进入第一安装槽的难度,能够减少进入第二腔体的气泡数量,减少气泡经排气口溢出,从而加强了防溢性能;
2、阀座和阀盖易于拆卸,以便对阀座和阀盖进行清洗;当阀座和阀盖拆离后,还可将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和收口腔道露出,以便对其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煲盖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煲盖装置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煲盖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2中所示煲盖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6为图2中所示煲盖组件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煲盖装置,其包括煲盖组件20和蒸汽阀组件30,煲盖组件20的底部具有第一安装槽41,顶部具有第二安装槽42,内侧具有将第一安装槽41和第二安装槽42连通的收口腔道43,在第一安装槽41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一破泡筋44。蒸汽阀组件30包括阀座31和阀盖32,阀座31插设于第一安装槽41,阀盖32插设于第二安装槽42,阀座31上设置有进气口311和回流口312,阀盖32上设置有排气口321,第一破泡筋44位于进气口311与收口腔道43的入口端之间。
阀座31与第一安装槽41的内面围成第一腔体,阀盖32与第二安装槽42的内面围成第二腔体。收口腔道43的宽度小于第一安装槽41和第二安装槽42的宽度,即收口腔道43的通流截面积较小,气体经第一腔体进入收口腔道43时会产生气流收束,气体经收口腔道43进入第二腔体会发生气流扩张。
蒸汽从进气口311进入第一腔体内运动,并在第一腔体内形成气泡和冷凝成液体,且部分在内胆中形成的气泡也可进入第一腔体,液体经回流口312流出,部分蒸汽和气泡绕过第一破泡筋44,从第一破泡筋44与收口腔道43之间的空隙进入到收口腔道43,然后进入第二腔体,蒸汽在第二腔体内进一步冷凝成液体,同时气泡可在第二腔体内发生破裂以形成汤水,这部分的汤水回流至第一腔体,部分的蒸汽经由排气口321排出。通过设置第一破泡筋44可将第一腔体内的汤水气泡破开形成汤水,汤水经回流口312流入内胆中;且进入第一腔体内的蒸汽和气泡只能经过第一破泡筋44与收口腔道43之间的孔隙进入收口腔道43,加长了蒸汽和气泡的运动行程,利于蒸汽液化和破泡,且较小的收口腔道43加大了气泡进入第一安装槽41的难度,能够减少进入第二腔体的气泡数量,减少气泡经排气口321溢出,从而加强了防溢性能。
此外,阀座31和阀盖32易于拆卸,以便对阀座31和阀盖32进行清洗;当阀座31和阀盖32拆离后,还可将第一安装槽41、第二安装槽42和收口腔道43露出,以便对其进行清洗。
具体的,进气口311和回流口312分设于阀座31的两侧,以使进气口311和回流口312隔开一定距离。第一安装槽41设置于第二安装槽42的侧方,第一破泡筋44的底缘低于收口腔道43的入口端的底缘,如此可加长蒸汽和气泡的运动行程,较小的收口腔道43加大了气泡进入第一安装槽41的难度,避免有蒸汽和气泡直接经进气口311流入收口腔道43。此外,该结构还可便于降低煲盖组件20的总高度,进而可降低整个电饭煲的高度。
阀座31的顶面具有绕进气口311布置的围边部313,第一破泡筋44的底缘低于围边部313的顶缘。围边部313的顶缘高于阀座31的顶面,能够防止阀座31上的液体直接从进气口311回流,且加长了蒸汽和气泡的运动行程,利于蒸汽液化和破泡,从而加强了防溢性能。
在第一安装槽41内设置有第二破泡筋45,第二破泡筋45与第一破泡筋44间隔布置,第二破泡筋45与第一破泡筋44均与第一安装槽41的内侧顶面连接,第二破泡筋45的一侧与第一破泡筋44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破泡筋45的另一侧与第一破泡筋44的另一侧之间的间距。阀座31的顶面设置有筋条314,围边部313位于第二破泡筋45的一侧与第一破泡筋44的一侧之间,筋条314位于第二破泡筋45的另一侧与第一破泡筋44的另一侧之间。通过该结构可起到防呆安装的作用,即在安装阀座31时,围边部313只有插设于第二破泡筋45的一侧与第一破泡筋44的一侧之间才可将阀座31顺利插入到位,确保阀座31能够以正确的方位插设安装于第一安装槽41;且筋条314和第二破泡筋45亦可起到破泡的作用。
阀座31的顶面设置为弧面或者斜面,回流口312设置于阀座31顶面的低位处。阀座31的顶面可引导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汇聚至回流口312,然后经回流口312将液体排出。
阀盖32的内侧顶面高于煲盖组件20的顶面,以使第二腔体具有较大的容积,蒸汽和气泡可以在较大的空间内平稳运动,避免气体在腔体内过剧运动形成气泡,进而可避免气泡流出排气口321而导致液体溢出。
在本实施例中,收口腔道43的底面与第一安装槽41的底面齐平,且收口腔道43的底面和第一安装槽41的底面均设置为朝向斜上方。通过该结构可将第二腔体内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引导回流至第一腔体内,再经由回流口312排回内胆,避免液体大量积聚而影响气体的流动。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口腔道43的底面亦可低于第一安装槽41的底面。
在阀座31上设置有第一抓手筋315,在阀盖32上设置有第二抓手筋322,以便手持阀座31和阀盖32,进行阀座31和阀盖32的拆装。
煲盖组件20包括盖框21、顶盖22、内盖23、第一密封圈24、第二密封圈25、面盖26和第三密封圈27,顶盖22设置在盖框21上,且顶盖22上设置有上述的第一安装槽41、第二安装槽42和收口腔道43,内盖23设置于盖框21的内侧,且内盖23上设置有位于第一安装槽41处的第一插装口231,第一密封圈24设置于内盖23的外侧与盖框21之间,第二密封圈25设置于第一插装口231处,且第二密封圈25夹置于内盖23与顶盖22之间,第二密封圈25的内侧止抵阀座31的外侧壁,面盖26设置于顶盖22的顶部,且面盖26上设置有位于第二安装槽42处的第二插装口261,第三密封圈27设置于第二插装口261处,且第三密封圈27夹置于面盖26与顶盖22之间。
阀盖32的外侧壁与第二安装槽42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圈46,该第四密封圈46可套设于阀盖32的外侧壁,或者嵌设于第二安装槽42的内侧壁,以使阀盖32的外侧壁与第二安装槽42的内侧壁之间形成良好的密封。
通过上述结构,盖框21、顶盖22、内盖23、第一密封圈24和第二密封圈25可围合形成第一密封腔,通过第一密封圈24和第二密封圈25可避免气体渗漏进入第一密封腔内;顶盖22、面盖26和第三密封圈27可围合形成第二密封腔,通过第三密封圈27可避免气体渗漏进入第二密封腔内。第二腔体内的少量蒸汽会流动进入阀盖32外侧面与第二安装槽42的内侧壁之间的空间,蒸汽运动到第四密封圈46的位置停止排出,通过第三密封圈27和第四密封圈46可形成多重防护,当第四密封圈46失效时亦可通过第三密封圈27来避免气体渗漏进入第二密封腔内。阀座31与第二密封圈25接触配合,以便将阀座31进行插设安装,且避免气体从阀座31的外侧进行泄露,
第二密封圈25的内侧具有唇边部251,阀座31的外侧壁具有呈竖向布置的挡边部316,所述挡边部316的外侧壁具有位于唇边部251上侧的台阶部317,以避免阀座31发生掉落。
排气口321设置为多个,以增加阀盖32的排气面积,大面积排气可以让气体更快排出第二腔体,防止气体在第二腔体内过剧运动形成气泡导致液体溢出问题发生。例如,排气口321设置为四个并呈放射状布置,且排气口321呈条形,确保阀盖32具有较大的排气面积,且可避免较大的气泡直接穿过排气口321溢出。
参照图4,第一密封圈24包括第一密封部241和第二密封部242,第一密封部241夹置于内盖23和盖框21之间,第二密封部242延伸至盖框21的底面下方,以提高密封性,进一步避免气体渗漏进入第一密封腔内。
阀盖32的外侧壁设置有卡槽51,第二安装槽42的内侧壁设置有卡台部52,卡台部52设置于卡槽51内,且卡槽51和卡台部52均设置于第四密封圈46的下方。在安装阀盖32时,将阀盖32插入第二安装槽42,然后将阀盖32旋转,以使卡台部52插设于卡槽51。其中,卡槽51设置为呈L型,能够限制阀盖32的转动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亦可将卡槽51设置于第二安装槽42的内侧壁,将卡台部52设置于阀盖32的外侧壁。
在第二安装槽42内还设置有限位台421,限位台421位于阀盖32的下方。当阀盖32插设于第二安装槽42时,阀盖32下移至止抵限位台421,然后转动阀盖32,通过限位台421可限制阀盖32的下移距离,以便将卡槽51与卡台部52对准,且在确保阀盖32的内侧顶面与煲盖组件20的顶面具有足够间距的同时能够减小阀盖32的总体高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煲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煲盖组件(20),所述煲盖组件(20)的底部具有第一安装槽(41),顶部具有第二安装槽(42),内侧具有连通第一安装槽(41)和第二安装槽(42)的收口腔道(43),所述第一安装槽(4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破泡筋(44);
蒸汽阀组件(30),包括阀座(31)和阀盖(32),所述阀座(31)插设于第一安装槽(41),所述阀盖(32)插设于第二安装槽(42),所述阀座(31)上设置有进气口(311)和回流口(312),所述阀盖(32)上设置有排气口(321),所述第一破泡筋(44)位于进气口(311)与收口腔道(43)的入口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煲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41)设置于第二安装槽(42)的侧方,且所述第一破泡筋(44)的底缘低于所述收口腔道(43)的入口端的底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煲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31)的顶面具有绕进气口(311)布置的围边部(313),所述第一破泡筋(44)的底缘低于围边部(313)的顶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煲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41)内设置有第二破泡筋(45),所述第二破泡筋(45)与第一破泡筋(44)间隔布置,所述第二破泡筋(45)的一侧与第一破泡筋(44)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破泡筋(45)的另一侧与第一破泡筋(44)的另一侧之间的间距;
所述阀座(31)的顶面设置有筋条(314),所述围边部(313)位于第二破泡筋(45)的一侧与第一破泡筋(44)的一侧之间,所述筋条(314)位于第二破泡筋(45)的另一侧与第一破泡筋(44)的另一侧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煲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31)的顶面设置为弧面或者斜面,所述回流口(312)设置于所述阀座(31)顶面的低位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煲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32)的内侧顶面高于煲盖组件(20)的顶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煲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口腔道(43)的底面与第一安装槽(41)的底面齐平或者低于第一安装槽(41)的底面,且所述收口腔道(43)的底面和第一安装槽(41)的底面均设置为朝向斜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煲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煲盖组件(20)包括
盖框(21);
顶盖(22),设置在盖框(21)上,并设置有所述第一安装槽(41)、第二安装槽(42)和收口腔道(43);
内盖(23),设置于所述盖框(21)的内侧,并设置有位于第一安装槽(41)处的第一插装口(231);
第一密封圈(24),设置于内盖(23)的外侧与盖框(21)之间;
第二密封圈(25),设置于第一插装口(231)处,并夹置于内盖(23)与顶盖(22)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25)的内侧止抵阀座(31)的外侧壁;
面盖(26),设置于顶盖(22)的顶部,并设置有位于第二安装槽(42)处的第二插装口(261);
第三密封圈(27),设置于第二插装口(261)处,并夹置于面盖(26)与顶盖(2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煲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25)的内侧具有唇边部(251),所述阀座(31)的外侧壁具有呈竖向布置的挡边部(316),所述挡边部(316)的外侧壁具有位于唇边部(251)上侧的台阶部(317)。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煲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32)的外侧壁与第二安装槽(42)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圈(46),所述阀盖(32)的外侧壁和第二安装槽(42)的内侧壁两者其一设置有卡槽(51),两者另一设置有卡台部(52),所述卡台部(52)设置于卡槽(51)内,所述卡槽(51)和卡台部(52)均设置于第四密封圈(46)的下方。
CN202122404284.9U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煲盖装置 Active CN216166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4284.9U CN216166875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煲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4284.9U CN216166875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煲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66875U true CN216166875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60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04284.9U Active CN216166875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煲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668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51351B (zh) 一种多功能压力锅
CN204427785U (zh) 蒸汽阀和烹饪器具
CN110623534A (zh) 破泡器、锅盖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CN204698326U (zh) 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107951398B (zh) 蒸汽阀座和蒸汽阀及电饭煲
CN216166875U (zh) 一种煲盖装置
CN206612674U (zh) 烹饪器具
CN216797361U (zh) 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6151182U (zh) 一种内盖及其烹饪器具
CN211795957U (zh) 一种烹饪器具
JP2010273719A (ja) 炊飯器
CN112353260A (zh) 一种蒸汽阀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20141380U (zh) 具有防溢功能的烹饪器具
CN109452877A (zh) 蒸汽阀、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113142971B (zh) 电饭煲
CN206166672U (zh) 一种电饭煲
CN211408613U (zh) 限压阀、锅盖及烹饪器具
CN215383273U (zh) 一种方便清洗的电饭煲
CN215686967U (zh) 烹饪器具
CN212213490U (zh) 方便蒸汽阀拆装的电饭煲
CN218186285U (zh) 一种防止冷凝水回流的炒菜机
CN219699684U (zh) 蒸汽阀及烹饪器具
CN214104177U (zh) 一种电饭煲出气口密封垫
CN219069879U (zh) 增强保温杯盖
CN214548809U (zh) 一种防溢电饭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