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56524U - 一种干化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藻类收集船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化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藻类收集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56524U
CN216156524U CN202120968709.6U CN202120968709U CN216156524U CN 216156524 U CN216156524 U CN 216156524U CN 202120968709 U CN202120968709 U CN 202120968709U CN 216156524 U CN216156524 U CN 2161565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gae
water
drying
cabin
dewa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6870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吉
韩水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uk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uk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uk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uk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6870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565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565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565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藻类收集船,该藻类收集船将脱水装置内的藻类转移至干化舱内,帮助船体排水通畅,船体行驶阻力减小,流入量增加,从而可以收集更多的藻类,并进一步减少藻类中所含水分,减轻重量,提高收集量和收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干化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藻类收集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平清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藻类收集船。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内河内湖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十分严重,尤其表现为水面的藻类越来越多,一旦气候变暖爆发就会发臭,伤害水生动物,变坏的水质若不及时打捞就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ZL201910805931.1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蓝藻收集脱水船,该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确实脱水效果较好,但仍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藻类均收集在藻泥脱水舱中,而藻泥脱水舱还需担负排水功能,过多藻泥位于藻泥脱水舱内会造成排水不畅,影响收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藻类收集船的干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藻类均收集在藻泥脱水舱中,而藻泥脱水舱还需担负排水功能,过多藻泥位于藻泥脱水舱内会造成排水不畅,影响收集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藻类收集船的干化装置,包括输送设备和干化舱,所述输送设备能将浮于水面的藻类输送至所述干化舱内,所述干化舱能减少藻类所含有的水分,所述干化舱包括废水腔、滤网和废水抽吸设备,所述废水腔位于所述干化舱的底部,所述废水抽吸设备与所述废水腔相连接,所述滤网与所述输送设备相配合,承接输送至干化舱内的藻类。转移脱水装置内的藻类至干化舱内,帮助船体排水通畅,船体行驶阻力减小,流入量增加,从而可以收集更多的藻类,并进一步减少藻类中所含水分,减轻重量,提高收集量和收集效率,干化舱内可通过加热烘干、真空抽干、滤网滤干等方式减少藻类中所含水分。使用滤网滤干藻类中的水分,并通过废水抽吸设备将滤出水分排出,该干化方法相较于加热烘干,真空抽干等方法成本更低。
进一步地,所述的藻类收集船的干化装置还包括挤压设备,所述挤压设备与所述输送设备相配合,挤压输送设备输送的藻类。挤压设备挤干藻类中水分,提高去水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干化舱还包括脱水腔,所述干化舱顶部开口,所述滤网与所述干化舱侧壁周向连接,所述滤网将所述干化舱分为脱水腔和废水腔,所述脱水腔位于所述干化舱的上部,所述废水腔位于所述干化舱的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滤网包括底网和侧网,所述侧网沿所述底网周向向上延伸,所述侧网与所述干化舱侧壁周向连接。使得脱水腔空间更大,可以容纳更多藻类,提高收集量。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设备包括履带、刮板、传送板、轮轴和驱动器,所述刮板与所述传送板相互配合,所述驱动器带动轮轴使得所述履带逆时针旋转,将浮于水面的藻类通过刮板沿着传送板输送至所述干化舱内。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设备包括网状履带、轮轴和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带动轮轴使得所述网状履带顺时针旋转,将浮于水面的藻类通过网状履带输送至所述干化舱内。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设备为导程输送机。
进一步地,所述废水抽吸设备通过排吸管连接于所述废水腔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设备为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或叠螺机。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藻类收集船,包括絮凝剂喷洒装置、絮凝装置、脱水装置和干化装置,所述藻类收集船前端设有开口,所述絮凝剂喷洒装置、絮凝装置、脱水装置和干化装置沿进水方向依次排列,所述干化装置包括输送设备和干化舱,所述输送设备能将浮于所述脱水装置水面的藻类输送至所述干化舱内,所述干化舱能减少藻类所含有的水分。通过絮凝剂喷洒装置向藻水中投放絮凝剂,藻水与絮凝剂混合后流入絮凝装置中,由絮凝装置对藻水及絮凝剂进行充分混合,使藻类破壁出水,从而被有效絮凝,使得破壁的藻类悬浮于脱水装置的水面,由开口流入的水分和藻类破壁的水分被脱水装置排出,破壁的藻类被输送设备输送至干化舱,通过加热烘干、真空抽干、滤网滤干等方式进一步减少藻类中的水分。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藻类收集船,包括絮凝剂喷洒装置、絮凝装置、絮凝舱和上述的干化装置,所述藻类收集船前端设有开口,所述絮凝剂喷洒装置、絮凝装置、脱水装置和干化装置沿进水方向依次排列,所述输送设备能将浮于所述脱水装置水面的藻类输送至所述干化舱内。通过絮凝剂喷洒装置向藻水中投放絮凝剂,藻水与絮凝剂混合后流入絮凝装置中,由絮凝装置对藻水及絮凝剂进行充分混合,使藻类破壁出水,从而被有效絮凝,使得破壁的藻类悬浮于脱水装置的水面,由开口流入的水分和藻类破壁的水分被脱水装置排出,破壁的藻类被输送设备输送至干化舱,通过加热烘干、真空抽干、滤网滤干等方式进一步减少藻类中的水分。
进一步地,所述絮凝装置包括导水板和溢流板,所述导水板与所述溢流板沿进水方向依次排列,所述导水板的上端高于水面、下端开口,所述溢流板自船体底部向上延伸、上端开口。藻水从导水板下端开口流入从溢流板上端开口流出,以上下翻动的形式进行混流,使得藻水与絮凝剂更加充分的混合,反应更加充分。
进一步地,还包括垃圾滤栅,其设于所述导水板和所述开口之间。垃圾滤栅可防止除藻类以外的其他大型垃圾进入船体,影响船体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件、调节门,所述开口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件,所述调节门设于所述安装件沿进水方向的后方,与船体底部可转动连接,所述絮凝剂喷洒装置设于所述调节门的顶端。可通过控制调节门的闭合来调节进水量,从而使得尽可能平衡船体的进水和出水量,使得水流通畅并减小航行时的阻力,并且可控制藻层面正好越过调节门而大部分的净水被阻挡,安装件即可以与船体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同时担负密封功能的部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扒藻装置或挡板,所述扒藻装置或所述挡板与所述安装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扒藻装置包括转轴、扒板、电机,所述扒板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电机带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挡板为两块,分别呈三角形,所述两块挡板的一个边分别与所述安装件可拆卸连接。扒藻装置和挡板分别适用于不同场景,根据需求安装,当藻类较为稀薄时,控制藻层面正好越过调节门而大部分的净水被阻挡在调节门外较为困难,船体可安装挡板,挡板缩小了开口的面积,使得藻层面成八字状聚拢于缩小的进口,藻层面相对变厚,调节门更易调节藻层面正好越过调节门而大部分的净水被阻挡在调节门外,而当藻类聚集时,船体可安装扒藻装置,提高打捞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脱水装置包括脱水舱、抽水设备和滤网,所述脱水舱顶部开口,其位于进水方向前方的侧板即为所述溢流板,所述滤网与所述脱水舱侧壁周向连接,所述抽水设备与所述脱水舱底部连通。脱水装置担负着将进入船体的水分排出船外的功能,使得船体航行阻力更小,增大水藻的流入量,从而增大藻类的收集量,滤网使得随着排出水流抽排的藻类及小型垃圾得以收集,避免其随着抽水设备排出船体外。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只牵引器、两条围栏、推进器、供能装置和灌水装置,所述围栏分别一端连接与船体前端两侧,另一端分别与牵引器连接,所述推进器设于船体后端,所述供能装置能使所述推进器及船上其他设备运行,所述灌水装置设于所述脱水舱底端。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藻类收集船的俯视图
图2是藻类收集船的主视图
图3是藻类收集船的作业原理图
图4是藻类收集船的左视图(安装挡板)
图5是藻类收集船的左视图(安装扒藻装置)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絮凝剂喷洒装置1、絮凝装置2、导水板21、溢流板22、脱水装置3、脱水舱31、抽水设备32、滤网33、干化装置4、输送设备41、履带411、刮板412、传送板413、轮轴414、干化舱42、废水腔421、滤网422、底网4221、侧网4222、废水抽吸设备423、排吸管424、脱水腔425、挤压设备43、开口5、垃圾滤栅6、牵引器7、围栏8、推进器9、供能装置10、灌水装置11、调节门12、挡板13、扒藻装置14、转轴141、扒板142、电机143、安装件15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 1、2 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藻类收集船包括絮凝剂喷洒装置1、絮凝装置2、脱水装置3和干化装置4,藻类收集船前端设有开口5,絮凝剂喷洒装置1、絮凝装置2、脱水装置3和干化装置4沿进水方向依次排列,干化装置4包括输送设备41和干化舱42,输送设备41能将浮于所述脱水装置3水面的藻类输送至所述干化舱42内。通过絮凝剂喷洒装置1向藻水中投放絮凝剂,藻水与絮凝剂混合后流入絮凝装置2中,由絮凝装置2对藻水及絮凝剂进行充分混合,使藻类破壁出水,从而被有效絮凝,使得破壁的藻类悬浮于脱水装置3的水面,由开口5流入的水分和藻类破壁的水分被脱水装置3排出,破壁的藻类被输送设备41输送至干化舱42,通过加热烘干、真空抽干、滤网滤干等方式进一步减少藻类中的水分。
在本实施例中,转移脱水装置3内的藻类至干化舱42内,帮助船体排水通畅,船体行驶阻力减小,流入量增加,从而可以收集更多的藻类,并进一步减少藻类中所含水分,减轻重量,提高收集量和收集效率,干化舱42内可通过加热烘干、真空抽干、滤网滤干等方式减少藻类中所含水分。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干化舱42包括废水腔421、滤网422和废水抽吸设备423,废水腔421位于所述干化舱42的底部,废水抽吸设备423通过排吸管424连接于废水腔421的底部,滤网422与输送设备41相配合,承接输送至干化舱42内的藻类;干化舱42还包括脱水腔425,干化舱42顶部开口,滤网422与所述干化舱42侧壁周向连接,滤网422将干化舱42分为脱水腔425和废水腔421,脱水腔425位于干化舱42的上部,废水腔421位于干化舱42的下部;滤网422包括底网4221和侧网4222,侧网4222沿底网4221周向向上延伸,侧网4222与干化舱42侧壁周向连接,该设置方式使得脱水腔425空间更大,可以容纳更多藻类,提高收集量。
在本实施中,使用滤网422滤干藻类中的水分,并通过废水抽吸设备423将滤出水分排出,该干化方法相较于加热烘干,真空抽干等方法成本更低。
进一步地,如图1、 2 所示,可选择地,输送设备41包括履带411、刮板412、传送板413、轮轴414和驱动器,驱动器带动轮轴414使得履带411逆时针旋转,将浮于脱水装置水面的藻类通过刮板412沿着传送板413输送至干化舱42内;可选择地,输送设备41包括网状履带411、轮轴414和驱动器,驱动器带动轮轴414使得网状履带411顺时针旋转,将浮于脱水装置水面的藻类通过网状履带411输送至干化舱42内;可选择地,输送设备41为导程输送机。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干化装置4还包括挤压设备43,挤压设备43与输送设备41相配合,挤压输送设备41输送的藻类;可选择地,挤压设备43为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或叠螺机。
在本实施例中,挤压设备挤干藻类中水分,提高去水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絮凝装置2包括导水板21和溢流板22,导水板21与溢流板22沿进水方向依次排列,导水板21的上端高于水面、下端开口,溢流板22自船体底部向上延伸、上端开口。藻类收集船还包括安装件15、调节门12,开口5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件15,调节门12设于安装件15沿进水方向的后方,与船体底部可转动连接,絮凝剂喷洒装置1设于调节门12的顶端,安装件15即可以与船体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同时担负密封功能的部件,安装件15通常为密封挡板,其上设有若干螺孔,其既具备密封调节门12的作用又兼具安装配件的作用,可通过控制调节门12的闭合来调节进水量,从而使得尽可能平衡船体的进水和出水量,使得水流通畅并减小航行时的阻力,并且可控制藻层面正好越过调节门而大部分的净水被阻挡。
进一步地,如图4、5所示,安装件15可选择地安装扒藻装置14或挡板13,扒藻装置14或挡板13与所述安装件可拆卸连接,通常通过螺栓与密封挡板上的螺孔连接,扒藻装置14包括转轴141、扒板142、电机143,若干扒板142设于转轴141上,电机143带动转轴141转动,挡板13为两块,分别呈三角形,两块挡板13的一个边分别与安装件15可拆卸连接。
扒藻装置14和挡板13分别适用于不同场景,根据需求安装,当藻类较为稀薄时,控制藻层面正好越过调节门12而大部分的净水被阻挡在调节门12外较为困难,船体可安装挡板13,挡板13缩小了开口5的面积,使得藻层面成八字状聚拢于缩小的进口,藻层面相对变厚,调节门12更易调节藻层面正好越过调节门12而大部分的净水被阻挡在调节门12外,而当藻类聚集时,船体可安装扒藻装置14,提高打捞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藻水从导水板21下端开口流入从溢流板22上端开口流出,以上下翻动的形式进行混流,使得藻水与絮凝剂更加充分的混合,反应更加充分。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藻类收集船还包括垃圾滤栅6,其设于所述导水板21和所述开口5之间,能防止除藻类以外的其他大型垃圾进入船体,影响船体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脱水装置包括脱水舱31、抽水设备32和滤网33,脱水舱31顶部开口,其位于进水方向前方的侧板即为溢流板22,滤网33与脱水舱31侧壁周向连接,抽水设备32与所述脱水舱31底部连通。
进一步地,如图1、2、3所示,还包括两只牵引器7、两条围栏8、推进器9、供能装置10和灌水装置11,围栏8分别一端连接与船体前端两侧,另一端分别与牵引器7连接,推进器9设于船体后端,供能装置10能使推进器9及船上其他设备运行,灌水装置11设于脱水舱31底端。
作业流程说明:
对应上述发明的操作步骤为:根据现场实况做好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后,由二只牵引器7各自拖着一条围栏8,呈八字状展开。同时藻类收集船上打开灌水装置11, 脱水舱31进水,最后使藻类收集船整体下沉至设计水位。即开口5底端低于外水面的距离等同于围栏8水下部分的距离。关闭灌水装置11,打开调节门12,开启抽水设备32,开启,打开絮凝剂喷洒装置1。随牵引器7前行,前方藻水被拦载进围栏8内,浮于水面的藻类和小部分水不断地随水流呈自然状态越过调节门12,经开口5流入船体,大部分的净水已被调节门12阻挡在船外。同时已越过调节门12的藻类已初步被絮凝剂絮化。在抽水设备32引流作用下,使处于絮化过程中的藻类从导水板21下端开口流入从溢流板22上端开口流出,以上下翻动的形式进行混流,进一步絮化。并流入脱水舱31中停留,输送设备41将浮于脱水舱31内的藻类至干化舱42内,使得干化舱42内的藻类通过滤网33滤干,滤出的水分流入废水腔421,通过废水抽吸设备423抽出。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藻类收集船的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设备和干化舱,所述输送设备能将浮于水面的藻类输送至所述干化舱内,所述干化舱能减少藻类所含有的水分,所述干化舱包括废水腔、滤网和废水抽吸设备,所述废水腔位于所述干化舱的底部,所述废水抽吸设备与所述废水腔相连接,所述滤网与所述输送设备相配合,承接输送至干化舱内的藻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类收集船的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挤压设备,所述挤压设备与所述输送设备相配合,挤压输送设备输送的藻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类收集船的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舱还包括脱水腔,所述干化舱顶部开口,所述滤网与所述干化舱侧壁周向连接,所述滤网将所述干化舱分为脱水腔和废水腔,所述脱水腔位于所述干化舱的上部,所述废水腔位于所述干化舱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藻类收集船的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包括底网和侧网,所述侧网沿所述底网周向向上延伸,所述侧网与所述干化舱侧壁周向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类收集船的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设备包括履带、刮板、传送板、轮轴和驱动器,所述刮板与所述传送板相互配合,所述驱动器带动轮轴使得所述履带逆时针旋转,将浮于水面的藻类通过刮板沿着传送板输送至所述干化舱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类收集船的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设备包括网状履带、轮轴和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带动轮轴使得所述网状履带顺时针旋转,将浮于水面的藻类通过网状履带输送至所述干化舱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类收集船的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设备为导程输送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类收集船的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抽吸设备通过排吸管连接于所述废水腔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藻类收集船的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设备为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或叠螺机。
10.一种藻类收集船,其特征在于,包括絮凝剂喷洒装置、絮凝装置、脱水装置和干化装置,所述藻类收集船前端设有开口,所述絮凝剂喷洒装置、絮凝装置、脱水装置和干化装置沿进水方向依次排列,所述干化装置包括输送设备和干化舱,所述输送设备能将浮于所述脱水装置水面的藻类输送至所述干化舱内,所述干化舱能减少藻类所含有的水分。
11.一种藻类收集船,其特征在于,包括絮凝剂喷洒装置、絮凝装置、脱水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干化装置,所述藻类收集船前端设有开口,所述絮凝剂喷洒装置、絮凝装置、脱水装置和干化装置沿进水方向依次排列,所述输送设备能将浮于所述脱水装置水面的藻类输送至所述干化舱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藻类收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装置包括导水板和溢流板,所述导水板与所述溢流板沿进水方向依次排列,所述导水板的上端高于水面、下端开口,所述溢流板自船体底部向上延伸、上端开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藻类收集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垃圾滤栅,其设于所述导水板和所述开口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藻类收集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件、调节门,所述开口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件,所述调节门设于所述安装件沿进水方向的后方,与船体底部可转动连接,所述絮凝剂喷洒装置设于所述调节门的顶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藻类收集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扒藻装置或挡板,所述扒藻装置或所述挡板与所述安装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扒藻装置包括转轴、扒板、电机,所述扒板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电机带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挡板为两块,分别呈三角形,所述两块挡板的一个边分别与所述安装件可拆卸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藻类收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装置包括脱水舱、抽水设备和滤网,所述脱水舱顶部开口,其位于进水方向前方的侧板即为所述溢流板,所述滤网与所述脱水舱侧壁周向连接,所述抽水设备与所述脱水舱底部连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藻类收集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只牵引器、两条围栏、推进器、供能装置和灌水装置,所述围栏分别一端连接与船体前端两侧,另一端分别与牵引器连接,所述推进器设于船体后端,所述供能装置能使所述推进器运行,所述灌水装置设于所述脱水舱底端。
CN202120968709.6U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干化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藻类收集船 Active CN2161565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68709.6U CN216156524U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干化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藻类收集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68709.6U CN216156524U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干化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藻类收集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56524U true CN216156524U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34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68709.6U Active CN216156524U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干化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藻类收集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565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0724A (zh) * 2022-04-29 2022-07-26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河流和输水渠道的藻类清除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0724A (zh) * 2022-04-29 2022-07-26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河流和输水渠道的藻类清除设备
CN114790724B (zh) * 2022-04-29 2024-04-19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河流和输水渠道的藻类清除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29821A (zh) 一种城市污水加工处理工艺
CN110104927B (zh) 一种河道污泥多级回收处理装置
CN108221898A (zh) 一种水面污染物清洁方法
CN216156524U (zh) 一种干化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藻类收集船
CN111713381B (zh) 一种节能型园林雨水收集灌溉系统
CN109056866A (zh) 城市河道中双向移动的河道底泥清理与脱水的一体化船
CN113186886A (zh) 一种干化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藻类收集船
CN202348704U (zh) 水底潜水吸污机
CN209760199U (zh) 一种蓝藻处理船
CN111589785A (zh) 一种环保型的种子清洗装置
CN214936625U (zh) 一种油墨生产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3803228U (zh) 一种河道生态修复装置
CN211752716U (zh) 一种气液固三相分离装置
CN207902709U (zh) 一种水面垃圾清理机器人
CN208943527U (zh)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沉淀池
CN111544959A (zh) 一种泥沙多级分离装置
CN207760836U (zh) 河道清理机器人
CN113062381A (zh) 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水利工程淤泥清理车
CN206985799U (zh) 一种海水预处理装置的浮渣排放机构
CN218794049U (zh) 一种废水收集处理系统
CN220642687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水上层漂浮杂质收集装置
CN217593922U (zh) 一种节水型吸泥装置
CN220450803U (zh) 移动式蓝藻打捞平台
CN211706151U (zh) 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CN115028286B (zh) 一种适用于河道的防堵型污水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