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56092U - 一种实现多针换色的针织机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多针换色的针织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56092U
CN216156092U CN202122192594.9U CN202122192594U CN216156092U CN 216156092 U CN216156092 U CN 216156092U CN 202122192594 U CN202122192594 U CN 202122192594U CN 216156092 U CN216156092 U CN 2161560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connecting piece
plate
shaft
kn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9259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镇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ino Sol Home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ino Sol Home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ino Sol Home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ino Sol Home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9259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560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560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560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实现多针换色的针织机器,包括机架、布匹张紧组件、针织机构、上驱动电机、下驱动电机,所述机架包括上横梁连接件、连接板、中横梁连接件、底横梁连接件以及纵向型材连接件,所述纵向型材连接件与上横梁连接件、中横梁连接件、底横梁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设置在上横梁连接件上;所述连接板相对设置有两块,所述布匹张紧组件设置在两块连接板之间;所述上驱动电机安装在连接板上侧,所述上驱动电机设置有上驱动模组,所述针织机构安装在上驱动模组上,在针织机构上安装有换针组件、排针固定机构、绕线器;所述下驱动电机设置在中横梁连接件上,所述下驱动电机设置有下驱动模组。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多针换色的针织机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现多针换色的针织机器。
背景技术
针织设备真是行业内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在传统针织行业内,多数都是通过统一纯色针织后再进行印染,这就使得在印染方面需要具备生产资质,依然的色泽容易褪色,在针织机器方面现大多数采用都是小型针织机,多数用于织布,在布品加工上如织毯或其他工艺上的,多数还是织好后印刷,在现有技术行业内在针织技术领域多存在技术缺陷,产能低,污染排放严重,未解决此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极速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多针换色的针织机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现多针换色的针织机器,包括机架、布匹张紧组件、针织机构、上驱动电机、下驱动电机、换针组件、排针固定机构以及绕线器,所述机架包括上横梁连接件、连接板、中横梁连接件、底横梁连接件以及纵向型材连接件,所述纵向型材连接件与上横梁连接件、中横梁连接件、底横梁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设置在上横梁连接件上;所述连接板相对设置有两块,所述布匹张紧组件设置在两块连接板之间;所述上驱动电机安装在连接板上侧,所述上驱动电机设置有上驱动模组,所述针织机构安装在上驱动模组上,所述换针组件、排针固定机构、绕线器均安装在针织机构上,所述换针组件通过摆臂连接件与排针固定机构相连接;所述下驱动电机设置在中横梁连接件上,所述下驱动电机设置有下驱动模组。
优选的,所述纵向型材连接件与上横梁连接件、中横梁连接件、底横梁连接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连接部位的直角夹角中设置有三角型材固定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布匹张紧组件包括传动轴、第一从动轴、第二从动轴、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第三滚轴,在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三个轴孔,两端的六个轴孔分别与传动轴、第一从动轴、第二从动轴、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第三滚轴对应安装,其中传动轴、第一从动轴、第二从动轴处于一端,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第三滚轴处于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第一从动轴、第二从动轴、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第三滚轴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齿轮,轴与轴之间通过连接齿轮啮合驱动;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皮带传动轮,所述皮带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电机转轴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从动轴上设置有啮合齿轮轴,所述啮合齿轮轴通过调节手柄上下移动,进行啮合带动传动轴、第二从动轴驱动。
优选的,所述针织机构包括台面,在台面上设置有电机固定板、电机连接板、随线器连接板、第一连接支撑板、第二连接支撑板,所述电机固定板上设置有针织电机,所述针织电机与电机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支撑板、第二连接支撑板上设置有换针驱动电机连接板,所述换针驱动电机连接板上设置有换针驱动电机,在第二连接支撑板上设置有驱动杆固定块;所述随线器连接板安装在随线器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支撑板上设置有两道平行的滑轨,所述滑轨配套卡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排针固定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换针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螺旋丝杆,所述螺旋丝杆末端安装在丝杆固定座上;所述换针组件设置在螺旋丝杆上。
优选的,所述排针固定机构顶端设置有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与换针组件的驱动连接臂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所述换针组件上设置有限位感应臂,所述限位感应臂通过换针组件的移动与传感器进行识别限位,所述传感器设有至少两个。
优选的,所述排针固定机构包括针头,所述针头安装在排线杆上,所述排线杆上设置有拔杆限位块,所述拔杆限位块与排针驱动杆相互限位,所述排针驱动杆与驱动杆固定块相连接;所述排针固定机构外侧设置有中连接板,在排线杆上设置有中连板限位块,在中连板限位块上侧的排线杆上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排线杆顶端从排针固定机构顶端穿出,并设置有弹簧挡片。
优选的,所述下驱动模组上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跟随下驱动模组进行横向运动与上驱动模组同步;所述底板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滑台,在滑台上设有驱动滑杆,所述驱动滑杆通过固定块与滑台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滑杆上设有凸轮摇臂,所述凸轮摇臂与摇臂连接,所述摇臂与离心连接臂连接,所述离心连接臂与驱动电机的轴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可调节轴上实现布料的张紧,针织组件上通过传感器识别限位实现换针的精准控制,针织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凸轮进行往复式运转,通过拨叉可进行快速与针织组件进行换针,通过下行模组的通过往复式做功实行快速针织工作,实现智能化,快速换针换色,每个针用不同颜色的线,通过软件程序设定在针织品上进行设定颜色,通过换针换色方式进行针织成品,节省人工实现自动化,增加生产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针织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针织机构侧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排针固定机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下驱动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机架;11、上横梁连接件;12、连接板;13、中横梁连接件;14、底横梁连接件;15、纵向型材连接件;16、三角型材固定连接件; 17、随线器;2、布匹张紧组件;21、传动轴;22、第一从动轴;23、第二从动轴;24、第一滚轴;25、第二滚轴;26、第三滚轴;27、皮带传动轮;28、连接齿轮;29、啮合齿轮轴;3、针织机构;31、台面;32、电机固定板;33、随线器连接板;34、电机连接板;35、第一连接支撑板;36、第二连接支撑板;37、滑轨;38、滑块;39、驱动杆固定块;4、上驱动电机;41、上驱动模组;5、下驱动电机;51、下驱动模组;52、底板;53、支撑板;54、滑台; 55、驱动滑杆;56、固定块;57、凸轮摇臂;58、摇臂;59、离心连接臂;6、换针组件;61、驱动连接臂;62、限位感应臂;63、摆臂连接件;7、排针固定机构;71、针头;72、排线杆;73、排针驱动杆;74、拔杆限位块;75、上连接板;76、中连接板;77、中连板限位块;78、压缩弹簧;79、弹簧挡片;8、绕线器;9、换针驱动电机;91、螺旋丝杆;92、丝杆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实现多针换色的针织机器,包括机架1、布匹张紧组件2、针织机构3、上驱动电机4、下驱动电机5、换针组件6、排针固定机构7以及绕线器8,所述机架1包括上横梁连接件11、连接板12、中横梁连接件13、底横梁连接件14以及纵向型材连接件15,所述纵向型材连接件15与上横梁连接件11、中横梁连接件13、底横梁连接件1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2设置在上横梁连接件11上;所述连接板12相对设置有两块,所述布匹张紧组件2设置在两块连接板12之间;所述上驱动电机4安装在连接板12上侧,所述上驱动电机4设置有上驱动模组 41,所述针织机构3安装在上驱动模组41上,所述换针组件6、排针固定机构7、绕线器8均安装在针织机构3上,所述换针组件6通过摆臂连接件63 与排针固定机构7相连接;所述下驱动电机5设置在中横梁连接件13上,所述下驱动电机5设置有下驱动模组51。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型材连接件15与上横梁连接件11、中横梁连接件 13、底横梁连接件1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连接部位的直角夹角中设置有三角型材固定连接件16。
进一步的,所述布匹张紧组件2包括传动轴21、第一从动轴22、第二从动轴23、第一滚轴24、第二滚轴25、第三滚轴26,在连接板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三个轴孔,两端的六个轴孔分别与传动轴21、第一从动轴22、第二从动轴23、第一滚轴24、第二滚轴25、第三滚轴26对应安装,其中传动轴21、第一从动轴22、第二从动轴23处于一端,第一滚轴24、第二滚轴25、第三滚轴26处于另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21、第一从动轴22、第二从动轴23、第一滚轴 24、第二滚轴25、第三滚轴26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齿轮28,轴与轴之间通过连接齿轮28啮合驱动;所述传动轴21上设置有皮带传动轮27,所述皮带传动轮27通过皮带与电机转轴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从动轴22上设置有啮合齿轮轴29,所述啮合齿轮轴 29通过调节手柄上下移动,进行啮合带动传动轴21、第二从动轴23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针织机构3包括台面31,在台面31上设置有电机固定板 32、随线器连接板33、电机连接板34、第一连接支撑板35、第二连接支撑板 36,所述电机固定板32上设置有针织电机,所述针织电机与电机连接板34 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支撑板35、第二连接支撑板36上设置有换针驱动电机连接板,所述换针驱动电机连接板上设置有换针驱动电机9,在第二连接支撑板36上设置有驱动杆固定块39;所述随线器连接板33安装在随线器17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支撑板36上设置有两道平行的滑轨37,所述滑轨37配套卡有滑块38,所述滑块38与排针固定机构7固定连接;所述换针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螺旋丝杆91,所述螺旋丝杆91末端安装在丝杆固定座92上;所述换针组件6设置在螺旋丝杆91上。
进一步的,所述排针固定机构7顶端设置有上连接板75,所述上连接板 75与换针组件6的驱动连接臂61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所述换针组件6上设置有限位感应臂62,所述限位感应臂62通过换针组件6的移动与传感器进行识别限位,所述传感器设有至少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排针固定机构7包括针头71,所述针头71安装在排线杆 72上,所述排线杆72上设置有拔杆限位块74,所述拔杆限位块74与排针驱动杆73相互限位,所述排针驱动杆73与驱动杆固定块39相连接;所述排针固定机构7外侧设置有中连接板76,在排线杆72上设置有中连板限位块77,在中连板限位块77上侧的排线杆72上设置有压缩弹簧78;所述排线杆72顶端从排针固定机构7顶端穿出,并设置有弹簧挡片79。
进一步的,所述下驱动模组51上设置有底板52,所述底板52跟随下驱动模组51进行横向运动与上驱动模组41同步;所述底板52上设有支撑板53,所述支撑板53上设有滑台54,在滑台54上设有驱动滑杆55,所述驱动滑杆 55通过固定块56与滑台54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滑杆55上设有凸轮摇臂 57,所述凸轮摇臂57与摇臂58连接,所述摇臂58与离心连接臂59连接,所述离心连接臂59与驱动电机的轴相连接。
工作原理:连接板12设有两块,机器两端各一块;连接板12上分别设有六个轴孔分布在连接板12两端,一端的轴孔用于固定安装传动轴21、第一从动轴22、第二从动轴23,另一端用于安装固定第一滚轴24、第二滚轴25、第三滚轴26;在传动轴21上设置有皮带传动轮27,传动轴21、第一从动轴 22、第二从动轴23、第一滚轴24、第二滚轴25、第三滚轴26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齿轮28,轴与轴之间通过连接齿轮28啮合驱动;第一从动轴22上设置有啮合齿轮轴29,所述啮合齿轮轴29通过调节手柄上下移动,进行啮合带动其他两轴驱动;滚轴之间进行夹紧使的布匹在工作中进行平整张紧,布匹通过第三滚轴26穿入,绕过第二滚轴25从第一滚轴24、第二滚轴25之间穿入,通过下方横梁穿插引入,通过传动轴21、第一从动轴22之间穿入,之后再穿入第一从动轴22、第二从动轴23之间;然后通过调节手柄将第一从动轴 22与第二滚轴25上顶调节使得齿轮与另外两轴啮合将布匹张紧,用于布匹的固定于张紧,轴的啮合调节。
三角型材固定连接件16的设置能够增加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坚固性。通过换针驱动电机9转动带动螺旋丝杆91转动,螺旋丝杆91带动换针组件6 运动,通过换针组件6所连接的摆臂连接件63带动排针固定机构7运动,排针固定机构7通过滑块38沿着滑轨37横向运动进行换针动作。拨杆限位块 74用于针织驱动电机在凸轮连接件上的排针驱动杆73上的换针限位拨叉,实现通过移动排针固定机构7进行对应快速换针动作,排针杆72通过排针驱动杆73上的换针限位拨叉内进行持续换针与往复式针织工作,在绕线器8设有线孔用于穿线。
底板52跟随下驱动模组51进行横向运动与上驱动模组41同步;当离心连接臂59连接的驱动电机运转时,电机轴转动带动离心连接臂59进行圆周转动,此时离心连接臂59带动摇臂58以及摇臂58上的凸轮摇臂57运转实现带动驱动滑杆55做往复式伸缩运动,驱动滑杆55与针织机构3运动同步。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装置通过总控制按钮对其实现控制,由于控制按钮匹配的设备为常用设备,属于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电性连接关系以及具体的电路结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实现多针换色的针织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布匹张紧组件(2)、针织机构(3)、上驱动电机(4)、下驱动电机(5)、换针组件(6)、排针固定机构(7)以及绕线器(8),所述机架(1)包括上横梁连接件(11)、连接板(12)、中横梁连接件(13)、底横梁连接件(14)以及纵向型材连接件(15),所述纵向型材连接件(15)与上横梁连接件(11)、中横梁连接件(13)、底横梁连接件(1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2)设置在上横梁连接件(11)上;所述连接板(12)相对设置有两块,所述布匹张紧组件(2)设置在两块连接板(12)之间;所述上驱动电机(4)安装在连接板(12)上侧,所述上驱动电机(4)设置有上驱动模组(41),所述针织机构(3)安装在上驱动模组(41)上,所述换针组件(6)、排针固定机构(7)、绕线器(8)均安装在针织机构(3)上,所述换针组件(6)通过摆臂连接件(63)与排针固定机构(7)相连接;所述下驱动电机(5)设置在中横梁连接件(13)上,所述下驱动电机(5)设置有下驱动模组(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多针换色的针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型材连接件(15)与上横梁连接件(11)、中横梁连接件(13)、底横梁连接件(1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连接部位的直角夹角中设置有三角型材固定连接件(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多针换色的针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匹张紧组件(2)包括传动轴(21)、第一从动轴(22)、第二从动轴(23)、第一滚轴(24)、第二滚轴(25)、第三滚轴(26),在连接板(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三个轴孔,两端的六个轴孔分别与传动轴(21)、第一从动轴(22)、第二从动轴(23)、第一滚轴(24)、第二滚轴(25)、第三滚轴(26)对应安装,其中传动轴(21)、第一从动轴(22)、第二从动轴(23)处于一端,第一滚轴(24)、第二滚轴(25)、第三滚轴(26)处于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现多针换色的针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21)、第一从动轴(22)、第二从动轴(23)、第一滚轴(24)、第二滚轴(25)、第三滚轴(26)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齿轮(28),轴与轴之间通过连接齿轮(28)啮合驱动;所述传动轴(21)上设置有皮带传动轮(27),所述皮带传动轮(27)通过皮带与电机转轴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现多针换色的针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轴(22)上设置有啮合齿轮轴(29),所述啮合齿轮轴(29)通过调节手柄上下移动,进行啮合带动传动轴(21)、第二从动轴(23)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多针换色的针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机构(3)包括台面(31),在台面(31)上设置有电机固定板(32)、随线器连接板(33)、电机连接板(34)、第一连接支撑板(35)、第二连接支撑板(36),所述电机固定板(32)上设置有针织电机,所述针织电机与电机连接板(34)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支撑板(35)、第二连接支撑板(36)上设置有换针驱动电机连接板,所述换针驱动电机连接板上设置有换针驱动电机(9),在第二连接支撑板(36)上设置有驱动杆固定块(39);所述随线器连接板(33)安装在随线器(17)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实现多针换色的针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支撑板(36)上设置有两道平行的滑轨(37),所述滑轨(37)配套卡有滑块(38),所述滑块(38)与排针固定机构(7)固定连接;所述换针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螺旋丝杆(91),所述螺旋丝杆(91)末端安装在丝杆固定座(92)上;所述换针组件(6)设置在螺旋丝杆(9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多针换色的针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针固定机构(7)顶端设置有上连接板(75),所述上连接板(75)与换针组件(6)的驱动连接臂(61)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所述换针组件(6)上设置有限位感应臂(62),所述限位感应臂(62)通过换针组件(6)的移动与传感器进行识别限位,所述传感器设有至少两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多针换色的针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针固定机构(7)包括针头(71),所述针头(71)安装在排线杆(72)上,所述排线杆(72)上设置有拔杆限位块(74),所述拔杆限位块(74)与排针驱动杆(73)相互限位,所述排针驱动杆(73)与驱动杆固定块(39)相连接;所述排针固定机构(7)外侧设置有中连接板(76),在排线杆(72)上设置有中连板限位块(77),在中连板限位块(77)上侧的排线杆(72)上设置有压缩弹簧(78);所述排线杆(72)顶端从排针固定机构(7)顶端穿出,并设置有弹簧挡片(7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多针换色的针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驱动模组(51)上设置有底板(52),所述底板(52)跟随下驱动模组(51)进行横向运动,并与上驱动模组(41)同步;所述底板(52)上设有支撑板(53),所述支撑板(53)上设有滑台(54),在滑台(54)上设有驱动滑杆(55),所述驱动滑杆(55)通过固定块(56)与滑台(54)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滑杆(55)上设有凸轮摇臂(57),所述凸轮摇臂(57)与摇臂(58)连接,所述摇臂(58)与离心连接臂(59)连接,所述离心连接臂(59)与驱动电机的轴相连接。
CN202122192594.9U 2021-09-11 2021-09-11 一种实现多针换色的针织机器 Active CN2161560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2594.9U CN216156092U (zh) 2021-09-11 2021-09-11 一种实现多针换色的针织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2594.9U CN216156092U (zh) 2021-09-11 2021-09-11 一种实现多针换色的针织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56092U true CN216156092U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48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92594.9U Active CN216156092U (zh) 2021-09-11 2021-09-11 一种实现多针换色的针织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560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01321B (zh) 一种纺织品自动切割装置
CN201525929U (zh) 一种经编机纬纱张力装置
CN216156092U (zh) 一种实现多针换色的针织机器
CN111118744A (zh) 一种无纺布预压输送装置
CN112406285B (zh) 一种纺织工业用布料印花装置
CN113584706A (zh) 一种实现多针换色的针织机器
CN219342497U (zh) 一种无纺布生产的铺网机
CN112193884A (zh) 一种用于抗菌防螨被的复合压花机
CN218711397U (zh) 一种矩阵形排列的绣花机
CN216809164U (zh) 一种自动绗缝机
CN210506698U (zh) 一种电脑横机的挑线架
CN111676578A (zh) 穿综机用双盘头机架
CN109914059B (zh) 一种基于牛仔类服装面料加工的染色导布机构
CN115094594A (zh) 一种纳米纺织材料浸染处理设备及工艺
CN211571030U (zh) 一种氨纶纱线加工装置
CN210856502U (zh) 一种用于碳纤维编织机的送纬装置
CN211498015U (zh) 一种电脑横机用导纱装置
CN109137298B (zh) 一种小型半自动十字绣绣花机
CN102888715A (zh) 滚筒式电脑数控绗绣机
CN219731230U (zh) 一种具有两组活动三角的信克组件
CN2658188Y (zh) 多头电脑绗、绣一体机
CN112874138A (zh) 一种转移印花设备
CN219450028U (zh) 一种便于调节织带宽度的高效提花机构
CN201065468Y (zh) 一种进布机构总成
CN216738747U (zh) 环保提花涤纶混纺面料生产用织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