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53961U - 减震机构及滑板车 - Google Patents

减震机构及滑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53961U
CN216153961U CN202121603320.8U CN202121603320U CN216153961U CN 216153961 U CN216153961 U CN 216153961U CN 202121603320 U CN202121603320 U CN 202121603320U CN 216153961 U CN216153961 U CN 2161539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ooter
leaf spring
shock absorbing
pedal assembly
wheel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0332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荣辉
王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ebot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ebot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ebot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ebot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0332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539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539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539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震机构及滑板车,其中,减震机构应用于滑板车,包括:沿竖向方向层叠布置的至少两个弹性元件,至少两个弹性元件可拆卸连接;且其中一个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滑板车的车轮组件的轮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板车的踏板组件连接,其中,所述弹性元件至少能够在所述滑板车的竖向方向上形变。本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减震机构及滑板车,通过层叠布置的至少两个弹性元件为滑板车减震,由于至少两个弹性元件之间可拆卸连接,因此至少两个弹性元件与能够以多种方式组合,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各弹性元件的组合方式,以获得不同的减震性能,使得滑板车能够适应不同工况的减震需求。

Description

减震机构及滑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机构及滑板车。
背景技术
滑板车作为日常代步、竞技训练等的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使用越来越广泛,而其使用安全性和舒适性成为人们主要关注的方向。而滑板车的舒适性主要与其减震效果有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减震机构需要给滑板车减震,以使得用户不会有较大的振动和颠簸感。
相关技术中,带减震机构的滑板车一般为单一的机械轴向弹簧式避震器,该种减震机构无法适应复杂的工况,无法根据具体工况调节减震机构的减震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解决上述问题或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减震机构及滑板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减震机构,应用于滑板车,包括:沿竖向方向层叠布置的至少两个弹性元件,至少两个弹性元件可拆卸连接;且其中一个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滑板车的车轮组件的轮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板车的踏板组件连接,其中,所述弹性元件至少能够在所述滑板车的竖向方向上形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一个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滑板车的车轮组件的轮轴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板车的踏板组件可拆卸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弹性元件的类型相同,或者,每个所述弹性元件的类型不同,或者,部分所述弹性元件的类型相同,另一部分所述弹性元件的类型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所述滑板车的车轮组件的轮轴以及所述踏板组件的弹性元件为片状板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弹性元件中包括至少一个橡胶弹簧,至少一个所述橡胶弹簧与所述片状板簧层叠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弹性元件中包括至少一个辅助片状板簧,至少一个所述辅助片状板簧、至少一个所述橡胶弹簧与所述片状板簧层叠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片状板簧呈叉状,叉状的片状板簧包括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分部和所述第二分部的中间连接部,所述第一分部和所述第二分部位于所述车轮组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中间连接部用于与所述滑板车的踏板组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弹性元件中包括至少一个橡胶弹簧,所述橡胶弹簧连接于所述中间连接部与所述滑板车的踏板组件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吊耳,所述吊耳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吊耳分别与片状板簧的第一分部和所述第二分部连接,并连接至所述车轮组件的轮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吊耳与所述第一分部和所述第二分部焊接或可拆卸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滑板车,包括踏板组件和车轮组件,以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连接于所述踏板组件与所述车轮组件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震机构与所述踏板组件的底部连接,或者,所述减震机构与所述踏板组件的顶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震机构及滑板车,通过层叠布置的至少两个弹性元件为滑板车减震,由于至少两个弹性元件之间可拆卸连接,因此至少两个弹性元件与能够以多种方式组合,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各弹性元件的组合方式,以获得不同的减震性能,使得滑板车能够适应不同工况的减震需求,提供用户使用舒适度,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板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减震机构与车轮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减震机构与车轮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提供的减震机构与车轮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提供的减震机构与车轮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提供的减震机构与车轮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
此外,“连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连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连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置间接地连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板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减震机构与车轮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减震机构与车轮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提供的减震机构与车轮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提供的减震机构与车轮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提供的减震机构与车轮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请参照附图1~附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震机构,应用于滑板车,包括沿竖向方向层叠布置的至少两个弹性元件10。至少两个弹性元件10可拆卸连接;且其中一个弹性元件10的一端与滑板车的车轮组件100的轮轴连接,另一端与滑板车的踏板组件200连接。
其中,弹性元件10至少能够在滑板车的竖向方向上形变。进而能够在滑板车在行驶过程中,带动踏板组件200在竖向方向上浮动,从而吸收地面颠簸所带来的震感,提高使用舒适性。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弹性元件10的一端与滑板车的车轮组件100的轮轴101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与滑板车的踏板组件200可拆卸地连接。由此,使得整个减震机构可以整体从滑板车上拆卸下来,实现整体更换。
当然,不可排除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是,该弹性元件10的一端与车轮组件100的轮轴101固定连接,而与踏板组件200可拆卸地连接;或者,该弹性元件10的一端与车轮组件100的轮轴101可拆卸地连接,而与踏板组件200固定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多个弹性元件10,可以仅一个弹性元件10与滑板车的车轮组件100的轮轴101以及踏板组件200连接,而其他的弹性元件10仅与该弹性元件10可拆卸地连接。
本实施例中,每个弹性元件10的类型相同,或者,每个弹性元件10的类型不同,或者,部分弹性元件10的类型相同,另一部分弹性元件10的类型不同。例如,所有弹性元件10均为片状板簧;或者,其中一些弹性元件10为片状板簧,另一些弹性元件10为橡胶弹簧;或者,总共包括三个弹性元件10,其中一个为片状板簧,另一个为橡胶弹簧,还一个为压簧等。
当然,上述弹性元件10的具体类型仅为举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具体选择和设计其他类型的弹性元件。
而由于各个弹性元件10之间可拆卸地连接,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同等类型或多种数量或多种尺寸的弹性元件10层叠布置,或者选择多种类型、多种数量或多种尺寸的弹性元件10层叠布置,或者,以其他各种方式排列以组成具有不同减震性能的减震机构,从而可以满足滑板车不同工况下所需的减震性能,并且提高整车使用的灵活性。例如,可以在需要行驶在较为颠簸的路面或承载较重的用户时,可以布置多层弹性元件10,并选择至少一个弹性较好的弹性元件10;而在路面较为平坦或承载较轻的用户时,可以减少弹性元件10的数量,并可选择弹性稍弱的弹性元件10。因此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节至少两个弹性元件10的组合形式,由此,提高滑板车的适应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减震机构可以安装于后轮组件处,由于滑板车在后轮处的载重相较于前轮处的载重一般更大,因此仅在后轮组件处安装减震机构,可以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有效地对整车进行减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震机构及滑板车,通过层叠布置的至少两个弹性元件为滑板车减震,由于至少两个弹性元件之间可拆卸连接,因此至少两个弹性元件与能够以多种方式组合,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各弹性元件的组合方式,以获得不同的减震性能,使得滑板车能够适应不同工况的减震需求,提供用户使用舒适度,提高用户体验。
基于上述实施例,具体的,至少两个弹性元件10中包括片状板簧11,片状板簧11的一端与滑板车的车轮组件100的轮轴101可拆卸连接,片状板簧11的另一端与滑板车的踏板组件200可拆卸地连接。所谓片状板簧11是指单片弹簧钢,其通常为钣金件,质地较轻,成本低廉,在受到外界的压力时,能够在垂直于厚度方向发生弹性形变,以能够作为减震元件。
如图2和图6所示,至少两个弹性元件10中包括至少一个橡胶弹簧12,至少一个橡胶弹簧12与片状板簧11层叠布置。由于橡胶弹簧12相较于片状板簧11来讲,其弹性更好,更容易形变,缓冲性能更好。但是由于其质地一般较软,支撑性能不够,因此,本实施例将质地较软的橡胶弹簧12与刚度较好的片状板簧11结合组成减震机构,从而能够在满足支撑的要求下,同时满足较强的减震效果。
举例来说,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一个橡胶弹簧12可以层叠布置于一个片状板簧11上表面,而两者连接后,再将片状板簧11与踏板组件200和车轮组件100连接,该种减震模式能够适应较为平坦的路面,或者载重较轻的滑板车。
在另一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至少两个弹性元件10均为片状板簧11,至少两个片状板簧11层叠布置。如图4所示,总共具有两个片状板簧11,其中一个片状板簧11直接连接踏板组件200和车轮组件100,而另一个片状板簧11作为辅助片状板簧。或者,如图5所示,总共具有三个片状板簧11,其中一个片状板簧11直接连接踏板组件200和车轮组件100,而另两个片状板簧11作为辅助片状板簧13。可以理解的是,片状板簧11的数量越多,整个减震机构的刚度越好,应用该种减震机构的滑板车的支撑性能越好,越能够承受较重的载重,并且越易于行驶在崎岖的路面。
在其他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至少两个弹性元件10中包括至少一个辅助片状板簧14,至少一个辅助片状板簧、至少一个橡胶弹簧12与片状板簧11层叠布置。通过布置较多的片状板簧11,并且与较软的橡胶弹簧12结构,能够最大程度上在满足刚度的要求下,也保证减震机构的减震性能。应用该种减震机构的滑板车的支撑性能好,且能够承受较重的载重,并且更易于行驶在崎岖的路面。
具体的,橡胶弹簧12可以夹设在两个辅助片状板簧11之间,或者橡胶弹簧12夹设在片状板簧13与辅助片状板簧13之间,或者,橡胶弹簧12直接布置踏板组件200与片状板簧11之间。本实施例不限于上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理的布置方式,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2~图6所示,片状板簧11可以呈叉状,叉状的片状板簧可以包括第一分部111和第二分部112,以及连接第一分部111和第二分部112的中间连接部113,第一分部111和第二分部112位于车轮组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中间连接部113用于与滑板车的踏板组件200连接。片状板簧11可以呈叉状,并为在宽度方向对称的结构,以使得在安装至滑板车上后,不影响滑板车的使用平衡性。而进一步的,多个弹性元件10均可在滑板车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由此,使得滑板车在宽度方向上的减震效果基本相同,提高滑板车的平衡性,提高行驶安全。
当弹性元件10包括至少一个橡胶弹簧12时,橡胶弹簧12可以连接于中间连接部113与滑板车的踏板组件200之间。通过橡胶弹簧12设置在中间连接部113与踏板组件200之间,一方面可以通过橡胶弹簧12提高减震性能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橡胶弹簧12降低减震机构对踏板组件200的磨损,提高整车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减震机构还包括吊耳30,吊耳30可以包括两个,两个吊耳30可以分别与片状板簧11的第一分部111和第二分部112连接,并连接至车轮组件100的轮轴101。两个吊耳30可以对称设于车轮组件100的宽度方向两侧,以保证整车平衡性。
具体的,吊耳30与第一分部111和第二分部112可以焊接在一起(如图3所示两者为焊接连接),或者,吊耳30与第一分部111和第二分部112可拆卸地连接(如图4~图6所示两者为螺钉可拆卸连接)。
更具体的,当吊耳与第一分部111和第二分部112焊接时,可以使得吊耳30与片状板簧11的连接可靠稳定。吊耳30和片状板簧11焊接可以是在片状板簧11和吊耳30分别进行热处理了之后进行焊接,也可以是吊耳30和片状板簧11先焊接,然后两者一起进行热处理。当吊耳30和片状板簧11先分别进行热处理了之后进行焊接,两者会在焊接处容易出现因应力集中而断裂的情况发生,因此,本实施例优选的,吊耳30和片状板簧11先焊接,然后两者一起进行热处理。
当吊耳30与片状板簧11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时,弹性元件10的组合模组可以整体从吊耳30上取下,实现整体更换,使用方便灵活。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吊耳30上可以具有供轮轴101穿过的贯穿孔31,该贯穿孔31可以与轮轴101过盈配合,以使得吊耳30与轮轴101固定稳固。而吊耳30上可以通过紧固件与片状板簧11可拆卸连接,例如,两者可以通过螺钉可拆卸地连接,由于吊耳30的对减震机构的减震效果影响不大,因此,吊耳30可以不可拆,而弹性元件10的结构形式对减震机构的减震效果影响较大,因此,将弹性元件10(具体是片状板簧11)与吊耳30可拆卸连接,结合上述各个弹性元件10之间可拆卸连接,使得减震机构能够整体能够从滑板车上拆卸下来,或者,各个弹性元件10能够单独拆卸,实现根据工况和载重情况更换所需的弹性元件10。由此,保证滑板车的灵活的减震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与踏板组件200和车轮组件100直接连接的是片状板簧11,不可排除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是通过其他类型的弹性元件10直接与踏板组件200和车轮组件100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滑板车,包括踏板组件200和车轮组件100,以及如上任一项的减震机构,减震机构连接于踏板组件200与车轮组件10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减震机构可以与踏板组件200的底部连接,或者,减震机构可以与踏板组件200的顶部连接,本实施例并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滑板车的减震机构的结构和功能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具体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减震机构,应用于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竖向方向层叠布置的至少两个弹性元件,至少两个弹性元件可拆卸连接;且其中一个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滑板车的车轮组件的轮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板车的踏板组件连接;其中,所述弹性元件至少能够在所述滑板车的竖向方向上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滑板车的车轮组件的轮轴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板车的踏板组件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弹性元件的类型相同,或者,每个所述弹性元件的类型不同,或者,部分所述弹性元件的类型相同,另一部分所述弹性元件的类型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滑板车的车轮组件的轮轴以及所述踏板组件的弹性元件为片状板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弹性元件中包括至少一个橡胶弹簧,至少一个所述橡胶弹簧与所述片状板簧层叠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弹性元件中包括至少一个辅助片状板簧,至少一个所述辅助片状板簧、至少一个所述橡胶弹簧与所述片状板簧层叠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板簧呈叉状,叉状的片状板簧包括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分部和所述第二分部的中间连接部,所述第一分部和所述第二分部位于所述车轮组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中间连接部用于与所述滑板车的踏板组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弹性元件中包括至少一个橡胶弹簧,所述橡胶弹簧连接于所述中间连接部与所述滑板车的踏板组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耳,所述吊耳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吊耳分别与片状板簧的第一分部和所述第二分部连接,并连接至所述车轮组件的轮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与所述第一分部和所述第二分部焊接或可拆卸地连接。
11.一种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踏板组件和车轮组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连接于所述踏板组件与所述车轮组件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与所述踏板组件的底部连接,或者,所述减震机构与所述踏板组件的顶部连接。
CN202121603320.8U 2021-07-14 2021-07-14 减震机构及滑板车 Active CN2161539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03320.8U CN216153961U (zh) 2021-07-14 2021-07-14 减震机构及滑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03320.8U CN216153961U (zh) 2021-07-14 2021-07-14 减震机构及滑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53961U true CN216153961U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36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03320.8U Active CN216153961U (zh) 2021-07-14 2021-07-14 减震机构及滑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539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50463B1 (en) Wheelchair capable of absorbing road shock
EP1037756B1 (en) Tapered convolute leaf spring for truck suspensions
WO2016173390A1 (zh) 组合弹簧补偿悬挂装置
US7717201B2 (en) Undercarriage having shock absorption function
JPH0737880U (ja) 自転車用フレームのダンパー機構
JP2003341330A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
CN216153961U (zh) 减震机构及滑板车
CN105270090A (zh) 一种后驱电动车承载式后桥装置
CN209833294U (zh) 一种重型卡车用推力杆支架
CN106347060A (zh) 一种平衡悬架和汽车
KR20200128812A (ko) 차량의 리어현가장치
KR20130121253A (ko) 상용차의 리프 스프링
JPH05105168A (ja) 自転車用フレームの緩衝装置
JP2006315434A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US7370871B2 (en) Vehicle frame with shock absorbing system
JP2003341331A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
CN112757857A (zh) 一种斜拉式多刚度辅助独立悬架装置
CN103486174B (zh) 一种减震弹簧
KR20080023938A (ko) 전방 2축 차량의 판스프링 현가장치
CN220053720U (zh) 一种轮上后减震的车架
KR101954060B1 (ko) 판스프링을 구비하는 자전거 프레임
KR20150071789A (ko) 차체의 리어 쇽 업소버 장착부 보강구조
CN215244217U (zh) 一种自适应调节平衡悬挂装置
KR20080021408A (ko) 차량용 현가장치
CN214984694U (zh) 板簧、车具及电动三轮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