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53896U - 一种坦克车履带式行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坦克车履带式行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53896U
CN216153896U CN202122161904.0U CN202122161904U CN216153896U CN 216153896 U CN216153896 U CN 216153896U CN 202122161904 U CN202122161904 U CN 202122161904U CN 216153896 U CN216153896 U CN 2161538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crawler
belt
tank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6190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红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Hainei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Hainei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Hainei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Hainei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6190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538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538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538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坦克车履带式行走装置,涉及履带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驱动机构、从动机构、辅助机构以及履带机构,两个连接轴一侧表面均与安装架一侧表面连接,横梁一侧表面与安装架一侧表面连接,第一齿轮一侧表面与第一滑轮一侧表面连接,两个第一齿轮一侧表面均与第一固定轴一侧表面连接,辅助架一侧表面与横梁一侧表面连接,支撑杆上表面与横梁下表面连接齿。本实用新型一种坦克车履带式行走装置,当装置行走在崎岖不平的路面时,第一减震弹簧以及第二减震弹簧共同作用可以减少装置在行走时产生的颠簸程度,可以为驾驶人员提供良好的驾驶体验,可以增加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装置的抓地力。

Description

一种坦克车履带式行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履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坦克车履带式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坦克履带按结构型式可分为:金属销铰链式和金属橡胶铰链式两大类,金属销式履带结构简单,销和销孔直接干摩擦,磨损快,寿命短,金属橡胶铰接履带,是在金属销上硫化多个橡胶套环,压配合在履带板销孔中,履带销和履带板销孔之间无直接摩擦,扭转时只有橡胶套环产生弹性扭转,受力情况好,拆装较方便,但结构较复杂,是主战坦克上的主流履带形式。
传统的坦克车履带行驶不具备减震系统,抓地力不强,在崎岖不平的路上颠簸的感觉较为强烈,非常影响驾驶体验,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坦克车履带式行走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坦克车履带式行走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不具备减震系统,抓地力不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坦克车履带式行走装置,包括支架、驱动机构、从动机构、辅助机构以及履带机构,所述支架包括连接轴、安装架以及横梁,两个所述连接轴一侧表面均与安装架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横梁一侧表面与安装架一侧表面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底座以及第一滑轮,所述底座下表面与连接轴上表面连接,所述从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以及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齿轮一侧表面与第一滑轮一侧表面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一侧表面均与第一固定轴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横梁一端设有第一旋转孔,所述第一固定轴与第一旋转孔旋转配合,所述辅助机构包括辅助架以及支撑杆,所述辅助架一侧表面与横梁一侧表面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杆上表面均与横梁下表面连接,所述履带机构包括履带主体以及第二皮带,所述履带主体内表面设有轮齿,所述第一齿轮与轮齿啮合。
优选地,所述支架还包括辅助板,所述辅助板一侧表面与安装架一侧表面连接,驾驶人员脚踩辅助板上表面,可以协助驾驶人员登上驾驶座,设计非常人性化。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电机、第二滑轮以及第一皮带,所述电机一侧表面设有旋转轴,所述电机与旋转轴旋转配合,所述第二滑轮一侧表面与旋转轴一侧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滑轮外表面以及第二滑轮外表面均与第一皮带内表面连接,电机启动带动第二滑轮转动,通过第一皮带以及第一滑轮的传导,可以提供履带行走时需要的动力。
优选地,所述从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齿轮以及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齿轮与轮齿啮合,两个所述第二齿轮一侧表面均与第二固定轴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横梁一端设有第二旋转孔,所述第二固定轴与第二旋转孔旋转配合,第二固定轴与横梁设有的旋转孔旋转配合,可以保证第二齿轮的正常转动,而且可以将两个第二齿轮连接增加履带的宽度以及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装置的抓地力。
优选地,所述辅助机构还包括辅助轮、支撑轮、第一减震弹簧以及第二减震弹簧,所述辅助架一侧表面设有若干第一转动轴,若干所述辅助轮分别与若干第一转动轴旋转配合,两个所述支撑杆一侧表面均设有第二转动轴,若干所述支撑轮分别与两个第二转动轴旋转配合,若干所述辅助轮以及若干支撑轮均与第二皮带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减震弹簧安装于辅助架外表面,两个所述第二减震弹簧分别安装于两个支撑杆外表面,辅助轮可以保证履带主体始终保持紧绷状态,支撑轮为装置主要的受力点,第一减震弹簧以及第二减震弹簧共同作用可以减少装置在行走时产生的颠簸程度,可以为驾驶人员提供良好的驾驶体验。
优选地,所述履带机构还包括轮齿带以及凸块,所述轮齿带与轮齿啮合,所述第二皮带外表面与轮齿带内表面连接,若干所述凸块均安装于履带主体外表面,轮齿带与履带主体内表面的轮齿啮合,使得两者之间不会出现相对滑动,防止装置出现打滑现象,凸块设置在履带主体的外表面,可以有效的增加装置的抓地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减震弹簧以及第二减震弹簧,当装置行走在崎岖不平的路面时,第一减震弹簧以及第二减震弹簧共同作用可以减少装置在行走时产生的颠簸程度,可以为驾驶人员提供良好的驾驶体验。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以及凸块,两个第一齿轮通过两个第一固定轴连接,两个第二齿轮通过两个第二固定轴连接,可以增加履带的宽度以及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装置的抓地力,凸块设置在履带主体的外表面,可以防滑,增加装置行走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坦克车履带式行走装置的外部整体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坦克车履带式行走装置的外部整体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坦克车履带式行走装置的外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坦克车履带式行走装置的外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坦克车履带式行走装置的图3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00、支架;110、连接轴;120、安装架;130、横梁;140、辅助板;200、驱动机构;210、底座;220、第一滑轮;230、电机;240、第二滑轮;250、第一皮带;300、从动机构;310、第一齿轮;320、第一固定轴;330、第二齿轮;340、第二固定轴;400、辅助机构;410、辅助架;420、支撑杆;430、辅助轮;440、支撑轮;450、第一减震弹簧;460、第二减震弹簧;500、履带机构;510、履带主体;520、第二皮带;530、轮齿带;540、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坦克车履带式行走装置,包括支架100、驱动机构200、从动机构300、辅助机构400以及履带机构500,支架100包括连接轴110、安装架120以及横梁130,两个连接轴110一侧表面均与安装架120一侧表面连接,横梁130一侧表面与安装架120一侧表面连接,驱动机构200包括底座210以及第一滑轮220,底座210下表面与连接轴110上表面连接,从动机构300包括第一齿轮310以及第一固定轴320,第一齿轮310一侧表面与第一滑轮220一侧表面连接,两个第一齿轮310一侧表面均与第一固定轴320一侧表面连接,横梁130一端设有第一旋转孔,第一固定轴320与第一旋转孔旋转配合,辅助机构400包括辅助架410以及支撑杆420,辅助架410一侧表面与横梁130一侧表面连接,两个支撑杆420上表面均与横梁130下表面连接,履带机构500包括履带主体510以及第二皮带520,履带主体510内表面设有轮齿,第一齿轮310与轮齿啮合。
进一步地,支架100还包括辅助板140,辅助板140一侧表面与安装架120一侧表面连接,驾驶人员脚踩辅助板140上表面,可以协助驾驶人员登上驾驶座,设计非常人性化。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200还包括电机230、第二滑轮240以及第一皮带250,电机230一侧表面设有旋转轴,电机230与旋转轴旋转配合,第二滑轮240一侧表面与旋转轴一侧表面连接,第一滑轮220外表面以及第二滑轮240外表面均与第一皮带250内表面连接,电机230启动带动第二滑轮240转动,通过第一皮带250以及第一滑轮220的传导,可以提供履带行走时需要的动力。
进一步地,从动机构300还包括第二齿轮330以及第二固定轴340,第二齿轮330与轮齿啮合,两个第二齿轮330一侧表面均与第二固定轴340一侧表面连接,横梁130一端设有第二旋转孔,第二固定轴340与第二旋转孔旋转配合,第二固定轴340与横梁130设有的旋转孔旋转配合,可以保证第二齿轮330的正常转动,而且可以将两个第二齿轮330连接增加履带的宽度以及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装置的抓地力。
进一步地,辅助机构400还包括辅助轮430、支撑轮440、第一减震弹簧450以及第二减震弹簧460,辅助架410一侧表面设有若干第一转动轴,若干辅助轮430分别与若干第一转动轴旋转配合,两个支撑杆420一侧表面均设有第二转动轴,若干支撑轮440分别与两个第二转动轴旋转配合,若干辅助轮430以及若干支撑轮440均与第二皮带520滑动配合,第一减震弹簧450安装于辅助架410外表面,两个第二减震弹簧460分别安装于两个支撑杆420外表面,辅助轮430可以保证履带主体510始终保持紧绷状态,支撑轮440为装置主要的受力点,第一减震弹簧450以及第二减震弹簧460共同作用可以减少装置在行走时产生的颠簸程度,可以为驾驶人员提供良好的驾驶体验。
进一步地,履带机构500还包括轮齿带530以及凸块540,轮齿带530与轮齿啮合,第二皮带520外表面与轮齿带530内表面连接,若干凸块540均安装于履带主体510外表面,轮齿带530与履带主体510内表面的轮齿啮合,使得两者之间不会出现相对滑动,防止装置出现打滑现象,凸块540设置在履带主体510的外表面,可以有效的增加装置的抓地力。
下面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请参照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坦克车履带式行走装置,其中电机230的型号为BN三相电机,使用时,驾驶人员脚踩辅助板140进入驾驶室内部,通过控制系统启动电机230,电机230带动第二滑轮240转动,通过第一皮带250与第一滑轮220的传导作用,可以带动第一齿轮310与第二齿轮330转动,通过第一齿轮310和第二齿轮330共同与履带主体510内部的轮齿啮合,使得装置可以正常行走,通过辅助轮430与第二皮带520的的滑动配合,可以使履带主体510始终保持紧绷状态,保证履带主体510不会与第一齿轮310以及第二齿轮330脱离,第一减震弹簧450以及第二减震弹簧460共同作用可以减少装置在行走时产生的颠簸程度,可以为驾驶人员提供良好的驾驶体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坦克车履带式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00)、驱动机构(200)、从动机构(300)、辅助机构(400)以及履带机构(500),所述支架(100)包括连接轴(110)、安装架(120)以及横梁(130),两个所述连接轴(110)一侧表面均与安装架(120)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横梁(130)一侧表面与安装架(120)一侧表面连接,所述驱动机构(200)包括底座(210)以及第一滑轮(220),所述底座(210)下表面与连接轴(110)上表面连接,所述从动机构(300)包括第一齿轮(310)以及第一固定轴(320),所述第一齿轮(310)一侧表面与第一滑轮(220)一侧表面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齿轮(310)一侧表面均与第一固定轴(320)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横梁(130)一端设有第一旋转孔,所述第一固定轴(320)与第一旋转孔旋转配合,所述辅助机构(400)包括辅助架(410)以及支撑杆(420),所述辅助架(410)一侧表面与横梁(130)一侧表面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杆(420)上表面均与横梁(130)下表面连接,所述履带机构(500)包括履带主体(510)以及第二皮带(520),所述履带主体(510)内表面设有轮齿,所述第一齿轮(310)与轮齿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坦克车履带式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0)还包括辅助板(140),所述辅助板(140)一侧表面与安装架(120)一侧表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坦克车履带式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00)还包括电机(230)、第二滑轮(240)以及第一皮带(250),所述电机(230)一侧表面设有旋转轴,所述电机(230)与旋转轴旋转配合,所述第二滑轮(240)一侧表面与旋转轴一侧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滑轮(220)外表面以及第二滑轮(240)外表面均与第一皮带(250)内表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坦克车履带式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机构(300)还包括第二齿轮(330)以及第二固定轴(340),所述第二齿轮(330)与轮齿啮合,两个所述第二齿轮(330)一侧表面均与第二固定轴(340)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横梁(130)一端设有第二旋转孔,所述第二固定轴(340)与第二旋转孔旋转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坦克车履带式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400)还包括辅助轮(430)、支撑轮(440)、第一减震弹簧(450)以及第二减震弹簧(460),所述辅助架(410)一侧表面设有若干第一转动轴,若干所述辅助轮(430)分别与若干第一转动轴旋转配合,两个所述支撑杆(420)一侧表面均设有第二转动轴,若干所述支撑轮(440)分别与两个第二转动轴旋转配合,若干所述辅助轮(430)以及若干支撑轮(440)均与第二皮带(520)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减震弹簧(450)安装于辅助架(410)外表面,两个所述第二减震弹簧(460)分别安装于两个支撑杆(420)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坦克车履带式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机构(500)还包括轮齿带(530)以及凸块(540),所述轮齿带(530)与轮齿啮合,所述第二皮带(520)外表面与轮齿带(530)内表面连接,若干所述凸块(540)均安装于履带主体(510)外表面。
CN202122161904.0U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坦克车履带式行走装置 Active CN2161538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1904.0U CN216153896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坦克车履带式行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1904.0U CN216153896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坦克车履带式行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53896U true CN216153896U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43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61904.0U Active CN216153896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坦克车履带式行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538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7908A (zh) * 2022-08-24 2022-11-01 梁树光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履带运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7908A (zh) * 2022-08-24 2022-11-01 梁树光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履带运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890502B9 (en) Crawler device for a crawler type vehicle
US9643667B2 (en) Conversion system for a wheeled vehicle
JP2664083B2 (ja) トラックローラーフレーム・アセンブリ
CN216153896U (zh) 一种坦克车履带式行走装置
JP3490040B2 (ja) クローラ式車両のクローラ装置
CN203246525U (zh) 一种扫雪机履带行进结构
JP4678074B1 (ja) セミクローラ
CN215285041U (zh) 一种三角增速底盘以及作业车辆
CN208630730U (zh) 适用于富钴结壳地形的大变位重载型三角履带
JP4883496B1 (ja) セミクローラ
CN112849286A (zh) 一种适用于坡地环境的车辆履带
CN216943336U (zh) 一种拖拉机用橡胶履带行走机构
CN213705610U (zh) 一种履带式机械底盘链轨销套
CN215244782U (zh) 汽车后桥改履带车辆操作装置
CN212099120U (zh) 一种双涨紧轮组半履带行走装置
CN215706760U (zh) 一种半履带拖拉机的行走装置
CN213083333U (zh) 一种多功能橡胶履带底盘
CN215851573U (zh) 一种agv驱动总成
CN219325881U (zh) 驱动机构及带有该驱动结构的可站姿驾驶的雪地滑板车
CN216185433U (zh) 一种履带行走转向系统
CN214648639U (zh) 一种行走装置及履带式车辆
CN217554052U (zh) 一种仿形能力强的摆动履带装置
CN116062052A (zh) 履带式底盘轮系结构及作业机械
CN210133201U (zh) 农业用履带式手扶拖拉机
CN113548121B (zh) 一种带有减震结构的半履带行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