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装配式建筑出筋墙板生产用的装配式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出筋墙板生产用的装配式模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及各地方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其中,装配整体式剪力墙体系应用为行业主流。其中预制墙板构件拆分后顶部及左右侧边均有钢筋外伸露出,目前PC工厂为满足设计拆分要求,通常采用在左右两侧边模对应位置开长圆孔或深卡槽,然后在钢筋笼入模安装后使用橡胶塞封堵多余孔槽,极易造成出筋位置漏浆,导致质量较差;墙板高度一般在2.8米左右,左右两侧边模通常设计为整块边模,工人在安装拆除作业时均需通过航吊复制作业,但车间内航吊还需用于钢筋龙入模及混凝土浇筑等,且运行速度较慢,大大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出筋墙板生产用的装配式模具,旨在解决了模具安装拆除时工人通过航吊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出筋墙板生产用的装配式模具,包括底模、顶模、左侧模和右侧模,所述底模、顶模、左侧模和右侧模依次封闭连接形成一方形框结构,底模上开设有通孔以供安装灌浆套筒,顶模、左侧模和右侧模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可拆卸连接的上边模、中间模和下边模,左侧模和右侧模上均开设有多个通孔以容纳预制构件的外伸钢筋。
优选地,所述左侧模和右侧模的中间模侧壁上均设置有多个键槽模块。
优选地,所述键槽模块通过螺栓固定于中间模一侧。
优选地,所述左侧模和右侧模的上边模和下边模上均开设有半长圆卡槽以容纳预制构件的外伸钢筋。
优选地,所述顶模、左侧模和右侧模的上边模、中间模和下边模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顶模、左侧模和右侧模的下边模以及底模通过螺栓、焊接或磁盒的固定方式与模台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模包括底板、固定于底板四周且与其垂直设置的四块第一侧板以及位于底板背面的多个第一加强肋板。
优选地,所述中间模包括中侧板、固定于中侧板四周且与其垂直设置的四块第二侧板以及位于中侧板背面的多个第二加强肋板,所述键槽模块位于中侧板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加强肋板包括横向加强肋板和竖向加强肋板。
优选地,所述上边模和下边模均包括边侧板、位于边侧板四周且与其垂直设置的三块第三侧板以及位于边侧板背面的多个第三加强肋板,边侧板上开设有半长圆卡槽。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装配式建筑出筋墙板生产用的装配式模具,减少了单个模具的重量,无需航吊等外力协助,一个工人即可轻松搬运安装,提高工作效率;构件侧边外露钢筋固定于上边模和下边模的卡槽内,确保钢筋位置与图纸完全一致,且不会漏浆,构件成型表观质量好。另外,本装配式模具具有拆装速度快和安装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装配式建筑出筋墙板生产用的装配式模具优选实施例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装配式建筑出筋墙板生产用的装配式模具优选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装配式建筑出筋墙板生产用的装配式模具中左侧模或右侧模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装配式建筑出筋墙板生产用的装配式模具中顶模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装配式建筑出筋墙板生产用的装配式模具中底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模,2-顶模,3-左侧模,4-右侧模,5-上边模,6-中间模,7-下边模,8-键槽模块,9-半长圆卡槽。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照图1至图5,本优选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出筋墙板生产用的装配式模具,包括底模1、顶模2、左侧模3和右侧模4,底模1、顶模2、左侧模3和右侧模4依次封闭连接形成一方形框结构,底模1上开设有通孔以供安装灌浆套筒,顶模2、左侧模3和右侧模4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可拆卸连接的上边模5、中间模6和下边模7,左侧模3和右侧模4上均开设有多个通孔以容纳预制构件的外伸钢筋。
底模1和顶模2长度与预制构件的宽度尺寸一致,左侧模3和右侧模4的长度与预制构件高度一致。
底模1、顶模2、左侧模3和右侧模4均采用钢结构制成,其本身特有的强度满足预制构件砼浇筑时侧压力承载要求。具体地,顶模2、左侧模3和右侧模4的上边模5、中间模6和下边模7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上边模5、中间模6和下边模7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为整个侧模或顶模2,上边模5、中间模6和下边模7上均开设有螺栓孔,其中,下边模7的螺栓孔位置布置有螺母。
进一步地,结合参照图3和图4,左侧模3和右侧模4的中间模6侧壁上均设置有多个键槽模块8,从而便于成型墙板。
本实施例中,键槽模块8通过螺栓固定于中间模6一侧,即选用键槽模块8单独成型的方式,相对于与中间模6一体成型的方式,本结构生产起来更加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结合参照图3和图4,左侧模3和右侧模4的上边模5和下边模7上均开设有半长圆卡槽9以容纳预制构件的外伸钢筋,上边模5和下边模7的半长圆卡槽9对应墙板的两排钢筋。中间模6上不设置卡槽,以简化本装配式模具的制造过程。
顶模2、左侧模3和右侧模4的下边模7以及底模1通过螺栓、焊接或磁盒的固定方式与模台固定连接。
参照图1、图2和图5,本实施例中,底模1包括底板、固定于底板四周且与其垂直设置的四块第一侧板以及位于底板背面的多个第一加强肋板。
参照图3和图4,中间模6包括中侧板、固定于中侧板四周且与其垂直设置的四块第二侧板以及位于中侧板背面的多个第二加强肋板,键槽模块8位于中侧板上。第二加强肋板包括横向加强肋板和竖向加强肋板。
上边模5和下边模7均包括边侧板、位于边侧板四周且与其垂直设置的的三块第三侧板以及位于边侧板背面的多个第三加强肋板,边侧板上开设有半长圆卡槽9。
本装配式模具安装时,将三个下边模7和底模1与模台连接固定后,安装构件钢筋笼,然后安装三个中间模6,调整钢筋位置与模具开槽位置一致后,再安装三个上边模5,安装完成后,进行墙板的浇筑成型。
本装配式模具拆除时,拆除螺栓将上边模5拿起,然后将预制构件吊出,再从吊出的预制构件上拆除中间模6,三个下边模7固定于模台上无需拆除。
本实施例提出的用于装配式建筑出筋墙板生产用的装配式模具,减少了单个模具的重量,无需航吊等外力协助,一个工人即可轻松搬运安装,提高工作效率;构件侧边外露钢筋固定于上边模5和下边模7的卡槽内,确保钢筋位置与图纸完全一致,且不会漏浆,构件成型表观质量好。另外,本装配式模具具有拆装速度快和安装效率高的优点。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