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33522U - 一种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的智能控制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的智能控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33522U
CN216133522U CN202121979519.0U CN202121979519U CN216133522U CN 216133522 U CN216133522 U CN 216133522U CN 202121979519 U CN202121979519 U CN 202121979519U CN 216133522 U CN216133522 U CN 216133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square
hole
fixedly connected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7951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Zhicheng Electric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97951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335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33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335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电气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的智能控制设备,包括实验装置本体,所述实验装置本体包括实验台、位于实验台顶部的接线面板和安装在实验台底部四周的底轮,所述接线面板的一侧开设有方形通孔,所述方形通孔的侧壁设置有转向机构,且底壁开设有凹槽,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安装在方形通孔底壁凹槽处的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壁套设有两个的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外壁套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远离圆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显示屏方便灵活使用,避免了传统装置占用操作空间及易受磕碰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的智能控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电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的智能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是目前高校中常见的一种实验台架,是有多个学生为一组工作进行一系类的实验操作,综合了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电机学”、“电机与拖动”、“控制微电机”、“电机控制”、“继电接触控制”、“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及“工厂电气控制”等课程实训大纲的要求。特别适用于高等院校现有的电机、电气技术实训设备的更新改造,同时也为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技术学院等新建或扩建实训室,迅速开设实训课提供了理想的实训设备,为教师或研究生开发新实训或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实训条件。
而现有的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大多数会使用到显示屏,用于显示记录实验数据,通常是固定在接线面板上,或者另外单独放置在实验台上,固定在接线面板上会大大占用接线孔的面积,而单独放置在实验台上,不方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使操作空间大大减少,同时学生不小心会对显示屏碰撞,通常容易受损,大大降低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的智能控制设备,具备了便于调节显示屏的观屏角度等优点,避免了传统装置的显示屏占用接线面板的面积,或者单独在实验台上,不方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的智能控制设备,包括实验装置本体,所述实验装置本体包括实验台、位于实验台顶部的接线面板和安装在实验台底部四周的底轮,所述接线面板的一侧开设有方形通孔,所述方形通孔的侧壁设置有转向机构,且底壁开设有凹槽,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安装在方形通孔底壁凹槽处的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壁套设有两个的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外壁套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远离圆杆的一端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开设有球形凹槽,所述球形凹槽内设置有球体,所述球体处于球形凹槽外的部分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背对球体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转向机构,能够将显示屏从方形通孔内取出,方便使用,能够调节显示屏面向实验人员的角度,同时能够自由调节显示屏倾斜角度,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最佳观屏角度,达到灵活使用的目的,避免了传统装置占用操作空间及易受磕碰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转轴外壁转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与方形通孔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球体处于球形凹槽外的部分与壳体后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固定块能够稳固转轴的转动,提高该装置的稳定性,通过球形凹槽和球体的配合下,大大提高了显示屏角度调节的灵活性,提高了实用性。
进一步,所述方形通孔顶壁和底壁均固定连接有卡座,所述壳体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卡座与卡杆相适配。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卡杆和卡座的配合下,能够对显示屏进行卡合固定,稳固显示屏的放置,防止受到晃动造成磕碰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接线面板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电机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开关启动电机工作,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使壳体上的卡杆与卡座分离,将壳体从方形通孔处转出,从而方便后续对显示屏的使用,达到了能够自动化对显示屏取出使用,避免了需人工手动操作。
进一步,所述接线面板的内部电路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的输出端贯穿方形通孔与显示屏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导线为显示屏提供电源,同时导线的长度能够满足显示屏的移动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壳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卡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实验装置本体;101、实验台;102、接线面板;103、底轮;2、方形通孔;3、转向机构;301、固定块;302、转轴;303、转动杆;304、圆杆;305、转动板;306、固定座;307、球形凹槽;308、球体;309、电机;4、壳体;5、连接座;6、卡座;7、卡杆;8、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中,由图1-6给出,一种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的智能控制设备,包括实验装置本体1,实验装置本体1包括实验台101、位于实验台101顶部的接线面板102和安装在实验台101底部四周的底轮103,接线面板102的一侧开设有方形通孔2,方形通孔2的侧壁设置有转向机构3,通过转向机构3,能够将显示屏8从方形通孔2内取出,方便使用,能够调节显示屏8面向实验人员的角度,同时能够自由调节显示屏8倾斜角度,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最佳观屏角度,达到灵活使用的目的,避免了传统装置占用操作空间及易受磕碰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且底壁开设有凹槽,转向机构3包括安装在方形通孔2底壁凹槽处的电机309,电机309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302,转轴302外壁套设有两个的转动杆303,两个转动杆303之间固定连接有圆杆304,圆杆304外壁套设有转动板305,转动板305远离圆杆304的一端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306,固定座306的一侧开设有球形凹槽307,球形凹槽307内设置有球体308,球体308处于球形凹槽307外的部分设置有壳体4,壳体4背对球体308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显示屏8,转轴302外壁转动连接有固定块301,固定块301的一侧与方形通孔2的侧壁固定连接,球体308处于球形凹槽307外的部分与壳体4后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座5,通过固定块301能够稳固转轴302的转动,提高该装置的稳定性,通过球形凹槽307和球体308的配合下,大大提高了显示屏8角度调节的灵活性,方形通孔2顶壁和底壁均固定连接有卡座6,壳体4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卡杆7,卡座6与卡杆7相适配,在卡杆7和卡座6的配合下,能够对显示屏8进行卡合固定,稳固显示屏8的放置,防止受到晃动造成磕碰的问题,接线面板102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开关,电机309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开关启动电机309工作,电机309带动转动杆303转动,使壳体4上的卡杆7与卡座6分离,将壳体4从方形通孔2处转出,从而方便后续对显示屏8的使用,达到了能够自动化对显示屏8取出使用,避免了需人工手动操作,接线面板102的内部电路连接有导线,导线的输出端贯穿方形通孔2与显示屏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导线为显示屏8提供电源,同时导线的长度能够满足显示屏8的移动距离,控制开关和导线均为现有技术,图中尚未画出,不再赘述。
工作原理:通过控制开关启动电机309工作,电机309带动转动杆303转动,使壳体4上的卡杆7与卡座6分离,将壳体4从方形通孔2处转出,再通过转动转动板305,调节显示屏8面向实验人员的角度,通过球形凹槽307和球体308的配合下,能够进一步调节显示屏8的倾斜角度,不使用,通过控制开关启动电机309反转,将壳体4归位,使显示屏8处于方形通孔2处放置,在卡杆7和卡座6的配合下,能够对显示屏8进行卡合固定,稳固显示屏8的放置,实现了自动化对显示屏8取用,再通过外部的盖板对方形通孔2密封遮挡,对显示屏8进一步保护,防止受到外界磕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的智能控制设备,包括实验装置本体(1),所述实验装置本体(1)包括实验台(101)、位于实验台(101)顶部的接线面板(102)和安装在实验台(101)底部四周的底轮(103),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线面板(102)的一侧开设有方形通孔(2),所述方形通孔(2)的侧壁设置有转向机构(3),且底壁开设有凹槽,所述转向机构(3)包括安装在方形通孔(2)底壁凹槽处的电机(309),所述电机(309)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302),所述转轴(302)外壁套设有两个的转动杆(303),两个所述转动杆(303)之间固定连接有圆杆(304),所述圆杆(304)外壁套设有转动板(305),所述转动板(305)远离圆杆(304)的一端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306),所述固定座(306)的一侧开设有球形凹槽(307),所述球形凹槽(307)内设置有球体(308),所述球体(308)处于球形凹槽(307)外的部分设置有壳体(4),所述壳体(4)背对球体(308)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显示屏(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的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02)外壁转动连接有固定块(301),所述固定块(301)的一侧与方形通孔(2)的侧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的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308)处于球形凹槽(307)外的部分与壳体(4)后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座(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的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通孔(2)顶壁和底壁均固定连接有卡座(6),所述壳体(4)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卡杆(7),所述卡座(6)与卡杆(7)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的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面板(102)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电机(309)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的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面板(102)的内部电路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的输出端贯穿方形通孔(2)与显示屏(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CN202121979519.0U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的智能控制设备 Active CN2161335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79519.0U CN216133522U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的智能控制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79519.0U CN216133522U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的智能控制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33522U true CN216133522U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71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79519.0U Active CN216133522U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的智能控制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335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33522U (zh) 一种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的智能控制设备
CN209928656U (zh) 一种语文教学互动展示系统
CN103578308A (zh) 一种能流动使用的可升降柜式集成多媒体教学机
CN214704975U (zh) 一种教学设备用辅助装置
CN211747751U (zh) 一种简单方便的多功能政治文化讲台
CN211628499U (zh) 一种思政课教学用可调节的宣传展示板
CN212161026U (zh) 一种音乐教学使用的展示装置
CN212322447U (zh) 一种新型英语教学装置
CN211015988U (zh) 一种基于网络的智能化多媒体教室
CN210006324U (zh) 一种用于电子专业教学实训的智能试验平台
CN216979659U (zh) 一种高校学生就业信息查询装置
CN114517881A (zh) Ar滑轨屏
CN113467293B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智能控制装置
CN2606203Y (zh) 一种与电脑配合使用的微型风扇装置
CN211264504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用演示装置
CN216562100U (zh) 一种用于机动车的信号灯杆支臂
CN218571697U (zh) 琴式操作台
CN214376991U (zh) 一种大数据互动教学实训平台
CN214067999U (zh) 一种法学专业用案例教学展示装置
CN215532475U (zh) 一种校园教育用网络设备
CN213550687U (zh) 一种小学语文教学用展示板
CN212113049U (zh) 一种电子信息标识牌
CN212617364U (zh) 一种组装式led显示屏
CN219288978U (zh) 一种可视化远程教学设备
CN216287148U (zh) 一种多功能工业互联网实训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16

Address after: 150000 workshop in area a on the east side of the second floor of Building 1, No. 25 Huanghai Road, haping road concentration area,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ilongjiang Zhicheng Electric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451 Room 301, No. 5, Huatian Road, Huayuan Industrial Zone, Jinnan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Chen Xiaoli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