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31419U - 旋塞式四通换向阀 - Google Patents

旋塞式四通换向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31419U
CN216131419U CN202122014115.4U CN202122014115U CN216131419U CN 216131419 U CN216131419 U CN 216131419U CN 202122014115 U CN202122014115 U CN 202122014115U CN 216131419 U CN216131419 U CN 2161314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pe
valve body
rotary column
control box
c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141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振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Taihao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Taihao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Taihao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Taihao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1411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31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31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314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换向阀技术领域的一种旋塞式四通换向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左侧、正面、右侧和背面依次连通有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所述阀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盒,所述阀体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柱,所述转柱的顶部贯穿到控制盒的内部,所述控制盒内腔顶部的左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控制盒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转柱表面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圆板,所述转柱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封堵板,所述封堵板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圆板焊接,所述转柱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隔板,本实用新型能够使该换向阀具备对各方位连接管进行换向,从而降低了局限性。

Description

旋塞式四通换向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向阀技术领域,具体为旋塞式四通换向阀。
背景技术
换向阀是具有两种以上流动形式和两个以上油口的方向控制阀。是实现液压油流的沟通、切断和换向,以及压力卸载和顺序动作控制的阀门。靠阀芯与阀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控制阀。有转阀式和滑阀式两种。按阀芯在阀体内停留的工作位置数分为二位、三位等;按与阀体相连的油路数分为二通、三通、四通和六通等;操作阀芯运动的方式有手动、机动、电动、液动、电液等型式。
目前市场上的换向阀,主要为邻近的两个管道流动,或者对向的两个管道流动,但是并没有邻近的两个管道和对向的两个管道同时具备流动的功能,这样就导致了换向阀在使用的时候具备一定的局限性。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旋塞式四通换向阀,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旋塞式四通换向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旋塞式四通换向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左侧、正面、右侧和背面依次连通有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所述阀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盒,所述阀体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柱,所述转柱的顶部贯穿到控制盒的内部;
所述控制盒内腔顶部的左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控制盒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
所述转柱表面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圆板,所述转柱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封堵板,所述封堵板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圆板焊接,所述转柱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圆板焊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固定安装在控制盒内腔的顶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另一端与控制盒转动连接,所述蜗杆的右侧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固定安装在转柱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阀体为圆柱体设置,所述圆板的表面与阀体的内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隔板和封堵板的表面均做弧形设置,所述隔板和封堵板的表面均与阀体的内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转柱的表面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的表面与阀体的内壁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法兰盘,所述封堵板的宽度大于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的直径,所述隔板的宽度小于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几种换向方式,第一种是当隔板为竖直状态的时候,此时第二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为连通状态,第一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被封堵板封堵,当隔板为水平状态的时候,第三连接管和第一连接管为连通状态,此时第二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为封堵状态,当隔板逆时针旋转四十五度角的时候,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为连通状态,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为连通状态,并且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与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之间通过隔板隔断,当隔板顺时针旋转四十五度角的时候,第一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为连通状态,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为连通状态,并且第一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之间通过隔板隔断,通过以上方式的设计,能够使该换向阀具备对各方位连接管进行换向,从而降低了局限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隔板为竖直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隔板为逆时针旋转45度角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隔板为顺时针旋转45度角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隔板为水平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圆板和封堵板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阀体和控制盒的正视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蜗杆和蜗轮的俯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阀体;2、第一连接管;3、第二连接管;4、第四连接管;5、控制盒;6、转柱;7、驱动机构;71、伺服电机;72、蜗杆;73、蜗轮;8、控制器;9、圆板;10、封堵板;11、隔板;12、密封组件;13、第三连接管;14、法兰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旋塞式四通换向阀,包括阀体1,阀体1的左侧、正面、右侧和背面依次连通有第一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3、第三连接管13和第四连接管4,阀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盒5,阀体1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柱6,转柱6的顶部贯穿到控制盒5的内部;
控制盒5内腔顶部的左侧设置有驱动机构7,控制盒5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8;
转柱6表面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圆板9,转柱6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封堵板10,封堵板10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圆板9焊接,转柱6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隔板11,隔板11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圆板9焊接,该装置具备以下几种换向方式,第一种是当隔板11为竖直状态的时候,此时第二连接管3和第四连接管4为连通状态,第一连接管2和第三连接管13被封堵板10封堵,当隔板11为水平状态的时候,第三连接管13和第一连接管2为连通状态,此时第二连接管3和第四连接管4为封堵状态,当隔板11逆时针旋转四十五度角的时候,第一连接管2和第二连接管3为连通状态,第三连接管13和第四连接管4为连通状态,并且第一连接管2和第二连接管3与第三连接管13和第四连接管4之间通过隔板11隔断,当隔板11顺时针旋转四十五度角的时候,第一连接管2和第四连接管4为连通状态,第二连接管3和第三连接管13为连通状态,并且第一连接管2和第四连接管4与第二连接管3和第三连接管13之间通过隔板11隔断,通过以上方式的设计,能够使该换向阀具备对各方位连接管进行换向。
具体的,驱动机构7包括伺服电机71,伺服电机71的固定安装在控制盒5内腔的顶部,伺服电机71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蜗杆72,蜗杆72的另一端与控制盒5转动连接,蜗杆72的右侧啮合有蜗轮73,蜗轮73固定安装在转柱6的表面,控制器8控制伺服电机71运作,并且伺服电机71的输出轴能够带动蜗杆72旋转,蜗杆72带动蜗轮73旋转,蜗轮73带动转柱6旋转,转柱6带动圆板9和安装在其上的封堵板10和隔板11转动。
具体的,阀体1为圆柱体设置,圆板9的表面与阀体1的内壁贴合。
具体的,隔板11和封堵板10的表面均做弧形设置,隔板11和封堵板10的表面均与阀体1的内壁贴合。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转柱6的表面设置有密封组件12,密封组件12的表面与阀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通过密封组件12的设置,能够对转柱6和阀体1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防止液体渗漏。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3、第三连接管13和第四连接管4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法兰盘14,封堵板10的宽度大于第一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3、第三连接管13和第四连接管4的直径,隔板11的宽度小于第一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3、第三连接管13和第四连接管4的直径,这种设计方式能够使封堵板10完全将连接管进行封堵,而且在隔板11与连接管对齐的时候,并不会对连接管进行封堵,从而使该换向阀具备对各个方向进行换向的功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旋塞式四通换向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左侧、正面、右侧和背面依次连通有第一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3)、第三连接管(13)和第四连接管(4),所述阀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盒(5),所述阀体(1)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柱(6),所述转柱(6)的顶部贯穿到控制盒(5)的内部;
所述控制盒(5)内腔顶部的左侧设置有驱动机构(7),所述控制盒(5)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8);
所述转柱(6)表面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圆板(9),所述转柱(6)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封堵板(10),所述封堵板(10)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圆板(9)焊接,所述转柱(6)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圆板(9)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塞式四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伺服电机(71),所述伺服电机(71)的固定安装在控制盒(5)内腔的顶部,所述伺服电机(71)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蜗杆(72),所述蜗杆(72)的另一端与控制盒(5)转动连接,所述蜗杆(72)的右侧啮合有蜗轮(73),所述蜗轮(73)固定安装在转柱(6)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塞式四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为圆柱体设置,所述圆板(9)的表面与阀体(1)的内壁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塞式四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1)和封堵板(10)的表面均做弧形设置,所述隔板(11)和封堵板(10)的表面均与阀体(1)的内壁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塞式四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柱(6)的表面设置有密封组件(12),所述密封组件(12)的表面与阀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塞式四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3)、第三连接管(13)和第四连接管(4)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法兰盘(14),所述封堵板(10)的宽度大于第一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3)、第三连接管(13)和第四连接管(4)的直径,所述隔板(11)的宽度小于第一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3)、第三连接管(13)和第四连接管(4)的直径。
CN202122014115.4U 2021-08-25 2021-08-25 旋塞式四通换向阀 Active CN2161314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14115.4U CN216131419U (zh) 2021-08-25 2021-08-25 旋塞式四通换向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14115.4U CN216131419U (zh) 2021-08-25 2021-08-25 旋塞式四通换向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31419U true CN216131419U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71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14115.4U Active CN216131419U (zh) 2021-08-25 2021-08-25 旋塞式四通换向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314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51418U (zh) 旋转式二位多通道换向阀
CN213064727U (zh) 一种水利换向阀门
CN216131419U (zh) 旋塞式四通换向阀
CN212226079U (zh) 一种多路液压闭锁换向阀
CN202597861U (zh) 用于大流量高压力球阀液压控制的集成阀
CN105042066B (zh) 手动三位六通换向转阀及液力自动变速器
CN217029978U (zh) 一种防止泄露的阀门
CN109751435B (zh) 集成电动四通换向阀
CN101963243B (zh) 一种微型液控阀装置
CN210830587U (zh) 一种四通阀
CN213206653U (zh) 一种应用范围广的新型三通换向阀
CN211288773U (zh) 一种防泄漏式蝶阀
CN101769387B (zh) 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
CN203686250U (zh) 一种单体阀门六通换向阀
CN117072718A (zh) 一种液压先导控制的两位四通水介质换向球阀
CN203189375U (zh) 一种四马达回转多级调速阀
JPH026309Y2 (zh)
CN215806500U (zh) 联动式换向阀块
CN217272013U (zh) 污水处理用污水管排放控制器
CN218118709U (zh) 一种用于叉车的整体式多路换向阀
CN204003712U (zh) 高低压切换装置
CN219711925U (zh) 一种新型三通液动换向阀
CN213685661U (zh) 一种用于抬车机液压起升系统的电磁阀
JP7385183B2 (ja) 流体伝送のガイド/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応用システム
CN220957040U (zh) 一种阀门启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