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12603U - 一种高密封性的通气硬管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密封性的通气硬管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12603U
CN216112603U CN202122368242.4U CN202122368242U CN216112603U CN 216112603 U CN216112603 U CN 216112603U CN 202122368242 U CN202122368242 U CN 202122368242U CN 216112603 U CN216112603 U CN 216112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nap ring
connecting structure
nut joint
stra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6824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宇
赵挺
廖程亮
代世青
张海冲
李江兵
刘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Isuzu Motor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Isuzu Moto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Isuzu Moto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Isuzu Motor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6824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12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12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12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密封性的通气硬管连接结构,包括通气硬管、后处理壳体,所述后处理壳体上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内部设置有梯形口,所述梯形口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内设置有紧固卡环,所述紧固卡环的轴向作用力将所述紧固卡环和所述底座的梯形口通过过盈配合卡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直管外螺母接头,所述通气硬管插入所述直管外螺母接头内,并通过所述紧固卡环经所述底座与所述后处理壳体的内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气硬管不需扩管翻边,直管即可,工艺简单,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高密封性的通气硬管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气硬管技术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密封性的通气硬管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排气系统颗粒捕集器需要增加检测压力差部件,随着排放法规越来越严格,对排气系统的密封性要求更高,出现密封不良故障将会严重影响车辆排放性能,污染环境,监控压力差部件通常采用通气硬管作为导流管接入传感器进行压力监控,行业内通常为保证密封性,将通气硬管扩管翻边,配合一套外螺母,旋转外螺母将轴向力直接作用于扩管处,利用扩管将通气硬管压紧在接头里。这样不仅增加了工艺加工的困难,而且也降低了通气硬管的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密封性的通气硬管连接结构,
包括通气硬管、后处理壳体,所述后处理壳体上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内部设置有梯形口,所述梯形口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内设置有紧固卡环,所述紧固卡环的轴向作用力将所述紧固卡环和所述底座的梯形口通过过盈配合卡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直管外螺母接头,所述通气硬管插入所述直管外螺母接头内,并通过所述紧固卡环经所述底座与所述后处理壳体的内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端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直管外螺母接头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底座与所述直管外螺母接头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直管外螺母接头的表面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螺纹结构便于增大操作人员的手部摩擦力。
优选的,所述紧固卡环设置为椭圆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直管外螺母接头的外表面设置有氟碳涂层。
优选的,所述氟碳涂层远离所述直管外螺母接头的一侧设置有甲基双苯基室温硫化硅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紧固卡环的轴向作用力将紧固卡环和底座卡紧,紧固卡环的径向作用力将通气硬管与直管外螺母接头卡紧,不仅解决了后处理壳体与通气硬管连接密封性问题,同时解决了工艺装配问题,结构更简单,装配性更容易,可靠性更高,且,本实用新型通气硬管不需扩管翻边,直管即可,工艺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装配图。
附图标记说明:1-直管外螺母接头,2-通气硬管,3-紧固卡环,4-底座,5-后处理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密封性的通气硬管连接结构,
包括通气硬管2、后处理壳体5,所述后处理壳体5上设置有底座4,所述底座4的上端内部设置有梯形口,所述梯形口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内设置有紧固卡环3,所述紧固卡环3的轴向作用力将所述紧固卡环3和所述底座4的梯形口通过过盈配合卡紧,所述底座4上设置有直管外螺母接头1,所述通气硬管2插入所述直管外螺母接头1内,并通过所述紧固卡环3经所述底座4与所述后处理壳体5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紧固卡环3设置为椭圆形结构,
首先将通气硬管2插入直管外螺母接头1中,用力旋转直管外螺母接头1直管外螺母接头1将作用力传递到紧固卡环3上,紧固卡环3的轴向作用力将紧固卡环3和底座4的梯形口通过过盈配合卡紧,底座4是焊接在后处理壳体5上的,紧固卡环3的径向作用力将通气硬管2紧紧卡在外螺母接头中,本实用新型通气硬管2不需扩管翻边,直管即可,工艺简单,成本低,本实用新型紧固卡环3的轴向作用力将紧固卡环3和底座4卡紧,紧固卡环3的径向作用力将通气硬管2与直管外螺母接头1卡紧,不仅解决了后处理壳体5与通气硬管2连接密封性问题,同时解决了工艺装配问题,结构更简单,装配性更容易,可靠性更高;
所述底座4上端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直管外螺母接头1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底座4与所述直管外螺母接头1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直管外螺母接头1的表面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螺纹结构便于增大操作人员的手部摩擦力,防止操作人员旋紧过程手部打滑;
所述直管外螺母接头1的外表面设置有氟碳涂层,通过设置氟碳涂层,使直管外螺母接头1表面起到了耐磨和抗黏着的效果;
所述氟碳涂层远离所述直管外螺母接头1的一侧设置有甲基双苯基室温硫化硅橡胶层,通过设置甲基双苯基室温硫化硅橡胶层,起到了耐水、耐臭氧、耐电弧、耐电晕和耐气候老化等优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高密封性的通气硬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通气硬管、后处理壳体,所述后处理壳体上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内部设置有梯形口,所述梯形口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内设置有紧固卡环,所述紧固卡环的轴向作用力将所述紧固卡环和所述底座的梯形口通过过盈配合卡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直管外螺母接头,所述通气硬管插入所述直管外螺母接头内,并通过所述紧固卡环经所述底座与所述后处理壳体的内部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的通气硬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上端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直管外螺母接头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底座与所述直管外螺母接头通过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的通气硬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管外螺母接头的表面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螺纹结构便于增大操作人员的手部摩擦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的通气硬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卡环设置为椭圆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的通气硬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管外螺母接头的外表面设置有氟碳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的通气硬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氟碳涂层远离所述直管外螺母接头的一侧设置有甲基双苯基室温硫化硅橡胶层。
CN202122368242.4U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高密封性的通气硬管连接结构 Active CN216112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68242.4U CN216112603U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高密封性的通气硬管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68242.4U CN216112603U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高密封性的通气硬管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12603U true CN216112603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689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68242.4U Active CN216112603U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高密封性的通气硬管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126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ITTO20090978A1 (it) Tubo con connessione perfezionata preferibilmente per un circuito di aria condizionata
CN216112603U (zh) 一种高密封性的通气硬管连接结构
CN107654764A (zh) 一种简易的空调管路连接结构
CN215410657U (zh) 一种弹性带防脱功能的气管接头
CN204420379U (zh) 波纹管接头
CN212643822U (zh) 一种中央空调通风管道安装用连接管件
CN204419331U (zh) 一种排气系统安装结构和一种汽车
CN220891422U (zh) 一种扩口塑胶管用金属密封连接结构
CN210106775U (zh) 一种具有螺纹接口的燃气用具用不锈钢波纹管
CN218236493U (zh) 一种高层住宅外墙燃气管道快速连接器
CN208651871U (zh) 一种燃气软管
CN208418872U (zh) 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连接组件
CN214999950U (zh) 一种新型建筑暖通管道连接装置
CN216242721U (zh) 一种用于真空镀膜冷却水管的密封结构
CN217874818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暖通管
CN211876325U (zh) 一种移动空调的排水组件及移动空调
CN219412709U (zh) 一种集成结构的压差传感器
CN222229589U (zh) 一种具有快速连接功能的外接阀门
CN221373706U (zh) 一种排烟管道密封连接结构及发电机组
CN213068075U (zh) 一种用于电机壳体的气密性试验工装
CN216897780U (zh) 一种热水器
CN218335171U (zh) 一种尼龙金属编织管接头
CN219775104U (zh) 一种钢衬四氟异径复合管结构
CN217635834U (zh) 大流量分集水器
CN211175853U (zh) 一种用于汽车高温软管的钝角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