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68075U - 一种用于电机壳体的气密性试验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机壳体的气密性试验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68075U
CN213068075U CN202022257310.5U CN202022257310U CN213068075U CN 213068075 U CN213068075 U CN 213068075U CN 202022257310 U CN202022257310 U CN 202022257310U CN 213068075 U CN213068075 U CN 213068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over
motor shell
groove
tightness test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5731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科
王浩
杨明
张伟
李敏
陈文东
武贺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iang Beifang Hydraulic Transmis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xiang Beifang Hydraulic Transmis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iang Beifang Hydraulic Transmis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xiang Beifang Hydraulic Transmis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5731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680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68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680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属于试验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机壳体的气密性试验工装,包括分别用于设置在电机壳体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之间通过螺杆连接,且第一端盖和电机壳体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环形的第一沟槽,第一端盖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沟槽的螺纹孔,螺纹孔旋合有气管接头,且第一端盖设置有分别位于第一沟槽两侧的环形第一密封槽和环形第二密封槽,且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内均设置有相匹配的O型圈;通过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对电机壳体的两端进行密封,以实现封闭多个通道,且通过气管接头通气,以使气体沿第一沟槽流入各个通道,进行完成对电机壳体带检测的通道内通气,只需放入水中即可进行气密性试验。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电机壳体的气密性试验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电机壳体的气密性试验工装。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该部件为电机壳体,且为回转轴体,电机壳体的周向环绕设置有多个贯穿的通道,需要测试该电机壳体的多个通道在0.2MPa压强下密封性能,目前缺少用于测试该产品的试验工装,只能通过人工逐个通道测试,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电机壳体的气密性试验工装,以解决测试电机壳体的密封性能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电机壳体的气密性试验工装,包括分别用于设置在电机壳体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之间通过螺杆连接,以密封环绕在电机壳体上的多个通道的两端开口,且所述第一端盖和电机壳体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环形的第一沟槽,以使电机壳体上的多个通道之间连通,所述第一端盖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沟槽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旋合有气管接头,且所述第一端盖设置有分别位于第一沟槽两侧的环形第一密封槽和环形第二密封槽,且所述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内均设置有相匹配的O型圈。
进一步,所述第二端盖和电机壳体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环形的第二沟槽,以使多个通道靠近第二端盖的一端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第二沟槽的两侧分别同轴设置有第三密封槽和第四密封槽,所述第三密封槽和第四密封槽均适配有O型圈。
进一步,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端盖靠向电机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伸入电机壳体的内腔的凸起,所述凸起的形状和内腔的轮廓相适配,且所述凸起和电机壳体的内腔过渡配合。
进一步,所述第二端盖靠向电机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卡持电机壳体的沉台。
进一步,所述气管接头和第一端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
进一步,所述螺杆的数量至少为2个,且环电机壳体圆周均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机壳体的气密性试验工装结构与众不同,通过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对电机壳体的两端进行密封,以实现封闭多个通道,且通过气管接头通气,以使气体沿第一沟槽流入各个通道,进行完成对电机壳体带检测的通道内通气,只需放入水中即可进行气密性试验;本试验装置拆装方便,试验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为电机壳体的主视图。
附图2为电机壳体的左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二端盖,2.第二沟槽,3.螺杆,4.电机壳体,401.通道,5.第一沟槽,6.第一端盖,7.凸起,8.第一密封槽,9.气管接头,10.第二密封槽,11.第三密封槽,12.第四密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电机壳体的气密性试验工装,包括分别用于设置在电机壳体4两端的第一端盖6和第二端盖1,所述第一端盖6和第二端盖1之间通过螺杆3连接,进而通过螺杆3拉紧,以密封环绕在电机壳体4上的多个通道401的两端开口,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端盖6和第二端盖1分别与电机壳体4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防止漏气,且所述第一端盖6和电机壳体4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环形的第一沟槽5,以使电机壳体4上的多个通道401之间连通,所述第一端盖6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沟槽5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旋合有气管接头9,气管接头9为现有部件,用于连接供气的气管,且所述第一端盖6设置有分别位于第一沟槽5两侧的环形第一密封槽8和环形第二密封槽10,且所述第一密封槽8和第二密封槽10内均设置有相匹配的O型圈,通过第一端盖6和电机壳体4之间配合挤压O型圈进而实现第一端盖6和电机壳体4之间的密封,上述仅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不作具体限制。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电机壳体的气密性试验工装时,通过第一端盖6和第二端盖1对电机壳体4的两端进行密封,以实现封闭多个通道401,且通过气管接头9通气,以使气体沿第一沟槽5流入各个通道401,进行完成对电机壳体4带检测的通道401内通气,只需放入水中即可进行气密性试验;本试验装置拆装方便,试验效率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所述第二端盖1和电机壳体4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环形的第二沟槽2,以使多个通道401靠近第二端盖1的一端相连通,保证各个通道401之间的气流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所述第二沟槽2的两侧分别同轴设置有第三密封槽11和第四密封槽12,所述第三密封槽11和第四密封槽12均适配有O型圈,以实现对该端的电机壳体4密封,避免第二端盖1和电机壳体4之间漏气,需要说明的是,具体O型圈的型号根据第一密封槽8、第二密封槽10、第三密封槽11或第四密封槽12的实际尺寸进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盖6和第二端盖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进而降低第一端盖6和第二端盖1的重量。
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所述第一端盖6靠向电机壳体4的一端设置有伸入电机壳体4的内腔的凸起7,所述凸起7的形状和内腔的轮廓相适配,且所述凸起7和电机壳体4的内腔过渡配合,在安装第一端盖6时,通过凸起7即可对第一端盖6的位置实现定位,防止偏移导致密封失效。
同样地,所述第二端盖1靠向电机壳体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卡持电机壳体4的沉台,在安装第二端盖1时,通过沉台定位电机壳体4即可。
优选地,所述气管接头9和第一端盖6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以实现防止气管接头9和第一端盖6之间漏气,影响试验结果。
具体地,所述螺杆3的数量至少为2个,且环电机壳体4圆周均布。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于电机壳体的气密性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用于设置在电机壳体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之间通过螺杆连接,以密封环绕在电机壳体上的多个通道的两端开口,且所述第一端盖和电机壳体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环形的第一沟槽,以使电机壳体上的多个通道之间连通,所述第一端盖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沟槽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旋合有气管接头,且所述第一端盖设置有分别位于第一沟槽两侧的环形第一密封槽和环形第二密封槽,且所述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内均设置有相匹配的O型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机壳体的气密性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和电机壳体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环形的第二沟槽,以使多个通道靠近第二端盖的一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机壳体的气密性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沟槽的两侧分别同轴设置有第三密封槽和第四密封槽,所述第三密封槽和第四密封槽均适配有O型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机壳体的气密性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机壳体的气密性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靠向电机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伸入电机壳体的内腔的凸起,所述凸起的形状和内腔的轮廓相适配,且所述凸起和电机壳体的内腔过渡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机壳体的气密性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靠向电机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卡持电机壳体的沉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机壳体的气密性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接头和第一端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机壳体的气密性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数量至少为2个,且环电机壳体圆周均布。
CN202022257310.5U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用于电机壳体的气密性试验工装 Active CN2130680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57310.5U CN213068075U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用于电机壳体的气密性试验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57310.5U CN213068075U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用于电机壳体的气密性试验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68075U true CN213068075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62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57310.5U Active CN213068075U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用于电机壳体的气密性试验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680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068075U (zh) 一种用于电机壳体的气密性试验工装
CN107654764A (zh) 一种简易的空调管路连接结构
CN217276730U (zh) 一种内伸管换热器管头氦检漏装置
CN205331550U (zh) 一种软密封沟槽闸阀
CN210426889U (zh) 一种管路进出口孔壁密封性检查工装
CN210893582U (zh) 一种空冷器单管查漏装置
CN210487184U (zh) U型换热管气压检测装置
CN210834052U (zh) 一种呼气阀气密性测试系统
CN209525069U (zh) 一种钢管接箍螺纹密封性测试装置
CN209247283U (zh) 一种适用不同消防管道口径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6483723U (zh) 一种套设式阀门气密性检测夹具
CN215574353U (zh) 一种简易过滤器试验工装
CN212567839U (zh) 一种燃气管接头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12898653U (zh) 一种双管结构用连接接头
CN209781805U (zh) 一种新型的非重复充装钢瓶用瓶阀堵头
CN219455378U (zh) 一种压力表
CN218001164U (zh) 一种免拆装的压力表测试结构
CN212318115U (zh) 一种双管结构
CN219348085U (zh) 一种零件漏气检测装置
CN216207320U (zh) 一种管件的气密性检测组件
CN211550808U (zh) 天然气管接头
CN214149727U (zh) 一种阀体气密性检测工装
CN214285832U (zh) 移动式体外反搏装置用分气装配模块
CN219673610U (zh) 一种天然气输送管路减压阀
CN217927696U (zh) 一种气体分流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