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11382U - 塔扇 - Google Patents

塔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11382U
CN216111382U CN202122410793.2U CN202122410793U CN216111382U CN 216111382 U CN216111382 U CN 216111382U CN 202122410793 U CN202122410793 U CN 202122410793U CN 216111382 U CN216111382 U CN 2161113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opening
air
connector
tower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1079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加华
杨广
黄林忠
吕权
王永炯
岳晓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iw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uiw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uiw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uiw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1079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113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113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113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塔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收容腔和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风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相对于所述第二出风口靠近所述收容腔;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位于所述收容腔内并朝向所述风道吹风;出风口切换组件,所述出风口切换组件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出风口切换组件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的遮挡件、以及与所述遮挡件传动连接的开合机构,所述遮挡件对应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位置设置,所述开合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通过电机、遮挡件和开合机构相配合,实现出风口的自动切换,让用户在两种出风方式之间自由选择。

Description

塔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塔扇。
背景技术
目前塔扇的出风方式比较单一,或为集中式出风,或为大面积均匀出风。无法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出风方式的切换。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切换出风方式的塔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塔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收容腔和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风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
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位于所述收容腔内并朝向所述风道吹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对于所述第二出风口更靠近所述收容腔;
出风口切换组件,所述出风口切换组件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的遮挡件、以及与所述遮挡件传动连接的开合机构,所述遮挡件对应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位置设置,所述开合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的风道内;
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遮挡件至第一位置时,所述遮挡件遮挡所述第一出风口并带动所述开合机构合拢,以使所述风道内的风从所述第二出风口吹出;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遮挡件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遮挡件与所述第一出风口错开并带动所述开合机构张开至阻断所述风道,以使所述风道内的风从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
优选地,所述遮挡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开合机构包括第一开合件和第二开合件,所述第一开合件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开合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其中之一与所述遮挡件传动连接;所述遮挡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开合件和第二开合件相向转动至相叠;所述遮挡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开合件和第二开合件背向转动至平铺。
优选地,所述开合机构还包括由所述遮挡件驱动的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其中之一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开合机构还包括摆动杆,所述摆动杆具有分别位于其两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遮挡件转动配合,所述第一端的旋转轴线平行于所述遮挡件的旋转轴线;所述第二端与所述齿条转动配合,所述第二端的旋转轴线平行于所述遮挡件的旋转轴线并垂直于所述齿条的滑动方向。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风口沿所述塔扇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遮挡件的旋转轴线平行于所述塔扇的高度方向。
优选地,所述遮挡件包括挡板和设置于所述挡板底端的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与所述壳体转动配合,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旋转座,所述开合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挡板的顶端。
优选地,所述旋转座的外侧设置有外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外齿啮合。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设置于所述底壳的顶部的聚风壳,所述收容腔形成于所述底壳的底部,所述第一出风口开设于所述底壳上,所述第二出风口开设于所述聚风壳上。
优选地,所述塔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壳和所述聚风壳之间的转动连接件,所述转动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配合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内均具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腔体,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的旋转轴线垂直于所述塔扇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底壳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聚风壳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呈半球形;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径,且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侧。
本申请的上述方案中,由于塔扇包括壳体、风机组件和出风口切换组件,壳体上开设有与风道连通的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可分别满足不同的出风需求。出风口切换组件通过电机、遮挡件和开合机构相配合,实现出风口的自动切换,让用户在两种出风方式之间自由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塔扇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塔扇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塔扇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塔扇的部件爆炸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出风口切换组件的立体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出风口切换组件的另一状态立体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开合机构的部件爆炸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机和遮挡件的立体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聚风壳和转动连接件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壳体、110-底壳、111-底部、112-支撑部、120-聚风壳、121-定位柱、130-底盖、131-定位孔、101-收容腔、102-风道、103-第一出风口、104-第二出风口、105-进风口、106-格栅;
200-风机组件、210-摆叶机构、220-滤网;
300-出风口切换组件、310-电机、311-第三齿轮、320-遮挡件、321-挡板、322-旋转座、323-外齿、330-开合机构、331-安装座、3311-滑槽、3312-第一轴孔、3313-第二轴孔、332-齿条、333第一开合件、334-第二开合件、335-第一齿轮、3351-第一凸轴、336-第二齿轮、3361-第二凸轴、337-摆动杆;
400-转动连接件、410-第一连接件、4101-第三凸轴、420-第二连接件、4201-第三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以下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的表述,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应当理解的是,“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另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竖直的”、“水平的”、“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6,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塔扇,包括:
壳体100,壳体100内设有收容腔101和与收容腔101连通的风道102,壳体100上开设有与风道102连通的第一出风口103与第二出风口104;
风机组件200,风机组件200位于收容腔101内并朝向风道102吹风,第一出风口103相对于第二出风口104更靠近收容腔101;
出风口切换组件300,出风口切换组件300包括电机310、与电机310传动连接的遮挡件320、以及与遮挡件320传动连接的开合机构330,遮挡件320对应第一出风口103的位置设置,开合机构330位于第一出风口103和第二出风口104之间的风道102内;开合机构330包括打开和收拢两种状态,当开合机构330张开时,会将风道102截断导致风无法吹至第二出风口104;当开合机构330收拢时,风道102内的风才能吹至第二出风口104;
当电机310驱动遮挡件320转动至第一位置时,遮挡件320遮挡第一出风口103,同时开合机构330合拢,以使风道102内的风从第二出风口104吹出;当电机310驱动遮挡件320转动至第二位置时,遮挡件320与第一出风口103错开,开合机构330张开至阻断风道102,以使风道102内的风从第一出风口103吹出。
本申请的上述方案中,由于塔扇包括壳体100、风机组件200和出风口切换组件300,壳体100上开设有与风道102连通的第一出风口103与第二出风口104,第一出风口103与第二出风口104可分别满足不同的出风需求。出风口切换组件300通过电机310、遮挡件320和开合机构330相配合,实现出风口的自动切换,让用户在两种出风方式之间自由选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开合机构330包括安装座331、与安装座331滑动配合的齿条332、以及与安装座331转动配合的第一开合件333和第二开合件334,第一开合件333上设置有第一齿轮335,第二开合件334上设置有与第一齿轮335啮合的第二齿轮336,第一齿轮335和第二齿轮336其中之一与齿条332配合,其中之另一可以开设一缺口以避让开齿条332,齿条332与遮挡件320连接。遮挡件32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开合件333和第二开合件334相向转动至相叠;遮挡件32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开合件333和第二开合件334背向转动至平铺。在附图所述实施例中,遮挡件320在运动过程中带动齿条332在安装座331上滑动。由于第一齿轮335和第二齿轮336啮合,第一齿轮335和第二齿轮336其中之一与齿条332啮合,因此齿条332可带动第一开合件333和第二开合件334相互靠近而收拢或相互远离而打开。第一开合件333和第二开合件334均呈半圆形,在打开后正好截断横截面为圆形的风道102。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开合件333和第二开合件334也可以为矩形、梯形等其它形状,只要能够在打开后截断风道102即可。
具体地,安装座331上设有滑槽3311,齿条332上设有与其长度方向相同的滑块,齿条332通过该滑块卡入滑槽3311中并与其滑动连接。此外,安装座331上还设置有一对同轴设置的第一轴孔3312和一对同轴设置的第二轴孔3313,第一齿轮335的两端凸设有第一凸轴3351,第二齿轮336的两端凸设有第二凸轴3361,第一凸轴3351与第一轴孔3312转动配合,第二凸轴3361与第二轴孔3313转动配合。此外,第一轴孔3312和第二轴孔3313对应安装座331的中间位置设置,以使得第一开合件333和第二开合件334从中间向两边打开。滑槽3311位于第一轴孔3312/第二轴孔3313的下方,以便齿条332与第一齿轮335或第二齿轮336啮合。
进一步地,遮挡件320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100内,开合机构330还包括摆动杆337,摆动杆337具有分别位于其两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摆动杆337的第一端与遮挡件320转动配合,摆动杆337的第二端与齿条332转动配合。摆动杆337的第一端的旋转轴线平行于遮挡件320的旋转轴线,摆动杆337的第二端的旋转轴线平行于遮挡件320的旋转轴线并垂直于齿条332的滑动方向。摆动杆337可将遮挡件320的弧形位移量转化为推动齿条332直线位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出风口103沿塔扇的高度方向延伸,遮挡件320的旋转轴线平行于塔扇的高度方向。遮挡件320同样沿塔扇的高度方向延伸并可在转动过程中遮挡或避开第一出风口103。第一出风口103用于大面积均匀出风。
进一步地,遮挡件320包括挡板321和设置于挡板321底端的旋转座322,旋转座322与壳体100转动配合,电机310传动连接旋转座322,开合机构330传动连接挡板321的顶端。旋转座322用于支撑挡板321且便于挡板321周向转动,电机310传动连接旋转座322以驱动遮挡件320旋转,挡板321的顶端与开合机构330传动连接以驱动开合机构330打开或闭合。进一步地,挡板321可以包括沿旋转座322周向设置的并依次连接的挡条、连接件和加强筋,在满足对第一出风口103进行遮挡的同时提高了挡板321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旋转座322的外侧设置有外齿323,电机310的机座安装于收容腔101内,电机310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三齿轮311,第三齿轮311与外齿323啮合。电机310通过正转或者反转带动遮挡件320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壳体100包括底壳110和设置于底壳110的顶部的聚风壳120,收容腔101形成于底壳110的底部,第一出风口103开设于底壳110上,第二出风口104开设于聚风壳120上。进一步地,收容腔101内还安装有摆叶机构210和滤网220,底壳110的侧壁和底部均设置有进风口105,进风口105处设置有格栅106。摆叶机构210贴靠于底壳110的侧壁,用于开启或关闭侧壁上的进风口105,滤网220则贴靠于底壳110的底部,用户可以选择关闭摆叶机构210,仅从底部进风,从而加强空气的净化程度。进一步地,底壳110包括底部111和可拆卸地安装于底部111上的支撑部112,支撑部112呈圆筒状,内部形成有风道102,侧壁上形成有长条状的第一出风口103。底壳110由底部111和支撑部112组装而成更便于内部零件的安装和拆卸。
优选地,塔扇还包括设置于底壳110和聚风壳120之间的转动连接件400,转动连接件400包括第一连接件410和与第一连接件410转动配合的第二连接件420,第一连接件410、第二连接件420内均具有与风道102连通的腔体,第二连接件420相对于第一连接件410转动的旋转轴线垂直于塔扇的高度方向,第一连接件410与底壳110连接,第二连接件420与聚风壳120连接。转动连接件400使得聚风壳120可相对于底壳110做俯仰调整,调节出风方向。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410和第二连接件420均呈半球形;第二连接件420的内径大于等于第一连接件410的外径,且套设于第一连接件410的外侧。第一连接件410和第二连接件420形成球形的俯仰关节,在外形上更加美观。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410和第二连接件420的两侧可以为平面,第二连接件420的旋转轴线垂直于自身平面。第一连接件410和第二连接件420之间通过平面接触可以限制第二连接件420绕与平面垂直的轴转动。转动连接件400的转动轴向上还可以设置分别连接第一连接件410和第二连接件420的紧固件以调节转动阻尼。
在附图所示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410的外侧凸设有第三凸轴4101,第二连接件420形成有与第三凸轴4101转动配合的第三轴孔4201。转动连接件400还包括中间镂空的底盖130,底盖130用于与聚风壳120插接配合并将转动连接件400收容于底盖130内。底盖130和聚风壳120其中之一设置有定位柱121,其中之另一设置有定位孔131与定位柱121配合。优选地,聚风壳120呈球状,内部设有导风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以准。

Claims (10)

1.一种塔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收容腔和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风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
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位于所述收容腔内并朝向所述风道吹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对于所述第二出风口更靠近所述收容腔;
出风口切换组件,所述出风口切换组件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的遮挡件、以及与所述遮挡件传动连接的开合机构,所述遮挡件对应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位置设置,所述开合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的风道内;
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遮挡件至第一位置时,所述遮挡件遮挡所述第一出风口并带动所述开合机构合拢,以使所述风道内的风从所述第二出风口吹出;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遮挡件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遮挡件与所述第一出风口错开并带动所述开合机构张开至阻断所述风道,以使所述风道内的风从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开合机构包括第一开合件和第二开合件,所述第一开合件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开合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其中之一与所述遮挡件传动连接;所述遮挡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开合件和第二开合件相向转动至相叠;所述遮挡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开合件和第二开合件背向转动至平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还包括由所述遮挡件驱动的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其中之一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还包括摆动杆,所述摆动杆具有分别位于其两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遮挡件转动配合,所述第一端的旋转轴线平行于所述遮挡件的旋转轴线;所述第二端与所述齿条转动配合,所述第二端的旋转轴线平行于所述遮挡件的旋转轴线并垂直于所述齿条的滑动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沿所述塔扇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遮挡件的旋转轴线平行于所述塔扇的高度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包括挡板和设置于所述挡板底端的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与所述壳体转动配合,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旋转座,所述开合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挡板的顶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的外侧设置有外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外齿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设置于所述底壳的顶部的聚风壳,所述收容腔形成于所述底壳的底部,所述第一出风口开设于所述底壳上,所述第二出风口开设于所述聚风壳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壳和所述聚风壳之间的转动连接件,所述转动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配合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内均具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腔体,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的旋转轴线垂直于所述塔扇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底壳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聚风壳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呈半球形;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径,且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侧。
CN202122410793.2U 2021-09-30 2021-09-30 塔扇 Active CN2161113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0793.2U CN216111382U (zh) 2021-09-30 2021-09-30 塔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0793.2U CN216111382U (zh) 2021-09-30 2021-09-30 塔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11382U true CN216111382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690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10793.2U Active CN216111382U (zh) 2021-09-30 2021-09-30 塔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113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4813A (zh) * 2022-04-14 2022-05-27 深圳市润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多功能降温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4813A (zh) * 2022-04-14 2022-05-27 深圳市润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多功能降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24163B (zh) 窗式空调器的后围板组件及窗式空调器
KR101609082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16111382U (zh) 塔扇
CN109945302B (zh) 空调室内机
CN111561741A (zh) 空调器室内机
US20050056037A1 (en) Integral type air conditioner and front panel thereof
JP2005147627A (ja) 空気調和機
KR20050119735A (ko)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12413727A (zh) 空调器
JP4437029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12108670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9945303B (zh) 空调室内机
CN209763322U (zh) 窗式空调器的风道组件及窗式空调器
CN111023293A (zh) 空调室内机
CN214581450U (zh) 出风框组件及空调器
CN210123179U (zh) 空调器
CN212319866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1177075U (zh) 导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112880014A (zh) 导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205245341U (zh) 立式室内机
CN218033375U (zh) 出风组件和出风装置
CN212538037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CN215597690U (zh) 风道组件、水净化模块和空调器
CN213066323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CN215597723U (zh) 一种空调面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