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11065U - 一种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及天然气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及天然气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11065U
CN216111065U CN202122804848.8U CN202122804848U CN216111065U CN 216111065 U CN216111065 U CN 216111065U CN 202122804848 U CN202122804848 U CN 202122804848U CN 216111065 U CN216111065 U CN 2161110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ake
natural gas
injection
air inlet
gas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0484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东晓
陈晓阳
杨海涛
郭立新
兰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0484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110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110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110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30Use of alternative fuels, e.g. biofuels

Landscapes

  • Exhaust-Gas Circula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发动机领域,公开了一种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及天然气发动机,为每个进气道配设一个进气歧管,实现各缸进气歧管相对独立,通过进气总管为每个进气歧管提供空气,并为每个进气歧管配设一个燃气喷射导管,将燃气喷射导管的一端伸入对应的进气歧管内并至少延伸至该进气歧管的中部下游,用于将天然气喷射至对应的进气道内。一方面能将喷射在进气道的燃气限制在对应气缸的进气歧管内,有效避免进气道的残留燃气进入其它气缸,有利于精确控制每一缸的空燃比,提高各缸的进气一致性,减小各缸之间的燃烧差异,降低循环变动;另一方面空气和天然气在各缸的进气道内率先进行预混,提高了进气的混合均匀性,提高天然气发动机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及天然气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及天然气发动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国六天然气发动机普遍采用当量比燃烧结合废气再循环(EGR)和三元催化后处理的技术方案,其进气系统为单点喷射预混式进气,具体地,天然气在混合器内与空气、EGR废气混合后,随着进气冲程进入气缸。
上述进行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各气缸进气均匀性受进气系统的影响较大,进入各气缸的混合气量的一致性难以保证,导致各气缸燃烧差异变大,造成各气缸的爆发压力、热负荷不均匀,影响天然气发动机的整机性能;2)、天然气喷射位置距离气缸较远,导致发动机动力输出存在滞后,瞬态响应性差;3)、在气门重叠期时会有天然气从排气门逸出,造成天然气的浪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提出多点喷射的供气方式,具体地,在进气歧管上安装喷射导管,将天然气直接喷射至进气道或进气门附近,缩短了天然气进入气缸的时间,有利于提升发动机的瞬态响应性;而且能够精确控制每一缸的喷射正时和喷气量,通过避开气门重叠期喷射可以有效解决天然气逸出、HC排放增加的问题;能够实现单缸独立控制空燃比,因此有利于提高各缸燃烧一致性。
采用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多点喷射进气方式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受进气道复杂形状的限制,燃气喷射导管伸入到进气道的距离有限,在进气终了时进气门阀座及其附近进气道区域会有天然气残留;此外,目前的天然气发动机多是由柴油机改造而来,保留了柴油机由稳压腔向各缸进气道集中供气的形式,这会导致多缸天然气发动机在进气时,残留的天然气会进入某个或某几个气缸,造成这些气缸的全局当量比偏高,而其它气缸的全局当量比偏低。尤其是采用了进气门晚关策略的米勒循环发动机,燃气残留和燃气窜缸的问题会进一步凸显,从而带来各缸燃烧差异变大、热负荷不均匀、发动机爆震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及天然气发动机,能够有效防止多点喷射时导致的燃气窜缸问题,有利于提高天然气发动机各缸工作的一致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
进气总管;
进气歧管,与气缸一一对应,所述进气总管分别与每个所述进气歧管一端连通;
气缸盖,所述气缸盖上设有与所述进气歧管一一对应的进气道,每个所述进气歧管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进气道连通;
燃气喷射导管,与所述进气歧管一一对应,所述燃气喷射导管的一端伸入对应的所述进气歧管内并至少延伸至该所述进气歧管的中部下游,用于将天然气喷射至对应的所述进气道内。
作为上述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分缸进气室,所述分缸进气室包括所述进气总管,及与所述进气道一一对应且均与所述进气总管连通的第一进气腔室;
所述气缸盖上设有与所述进气道一一对应且连通的第二进气腔室,所述分缸进气室与所述气缸盖密封连接使每个所述第一进气腔室分别和对应的所述第二进气腔室连通形成所述进气歧管。
作为上述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进气腔室位于所述进气总管的下方,所述进气总管的底壁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气腔室一一对应的过渡孔,所述第一进气腔室通过对应的所述过渡孔与所述进气总管连通。
作为上述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渡孔的轴向垂直于所述气缸盖面朝缸体的端面。
作为上述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燃气喷射导管包括:
过渡接头,所述过渡接头与所述分缸进气室固定连接,用于连接天然气源;
喷射管,所述喷射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过渡接头,另一端伸入对应的所述第一进气腔室后至少延伸至对应的所述第二进气腔室中部下游;所述喷射管上设有多个喷射通孔。
作为上述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喷射管包括连接部和喷射部,所述连接部为90°弯管,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过渡接头相连,另一端向所述第二进气腔室所在侧延伸并连接于所述喷射部;所述喷射部为直管,所述喷射通孔设于所述喷射部上。
作为上述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喷射通孔被分为周向间隔分布的多排,每排的多个所述喷射通孔沿所述喷射部的轴向依次间隔分布。
作为上述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喷射管的下游端部延伸至对应的所述进气道的末端。
作为上述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喷射管的下游端部封闭。
作为上述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分缸进气室上设有与所述燃气喷射导管一一对应的安装孔,所述过渡接头插入对应的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过渡接头和对应的所述安装孔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
作为上述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位于所述进气总管下方的所述分缸进气室被多个第一隔板分割成互不连通的多个第一进气腔室。
作为上述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气缸盖的进气端口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隔板以将所述进气端口分割成多个互不连通的所述第二进气腔室。
作为上述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混合器,所述混合器包括:
芯体,所述芯体上设有混合腔室,及多个周向间隔分布且与所述混合腔室连通的第一废气孔,所述混合腔室的空气进口用于连通空气进管,所述混合腔室的混合气出口与所述进气总管连通;
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套设于所述芯体外且与所述芯体围成与每个所述第一废气孔连通的废气空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废气空腔连通的EGR废气进口。
作为上述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合器还包括废气喷气导管,所述废气喷气导管置于所述混合腔室内,且与所述废气空腔连通;
所述废气喷气导管上设有多个第二废气孔。
作为上述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废气喷气导管的横截面呈水滴状,所述废气喷气导管的大径端与所述空气进口位于同一端,所述废气喷气导管的小径端与所述混合气出口位于同一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天然气发动机,包括上述的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及天然气发动机,为每个进气道配设一个进气歧管,实现各缸进气歧管相对独立,通过进气总管为每个进气歧管提供空气,并为每个进气歧管配设一个燃气喷射导管,将燃气喷射导管的一端伸入对应的进气歧管内并至少延伸至该进气歧管的中部下游,用于将天然气喷射至对应的进气道内。一方面能够将喷射在进气道的燃气限制在对应气缸的进气歧管内,从而有效避免进气道的残留燃气进入其它气缸,更有利于精确控制每一缸的空燃比,提高各缸的进气一致性,减小各缸之间的燃烧差异,降低循环变动;另一方面,空气和天然气在各缸的进气道内率先进行预混,有利于提高进气的混合均匀性,从而提高天然气发动机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缸进气室和燃气喷射导管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缸进气室和气缸盖的装配结构一个视角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缸进气室和气缸盖的装配结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喷射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器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然气发动机在额定点工况时各缸天气进气量仿真结果图;
图8是采用现有多点喷射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天然气发动机在额定点工况时各缸天气进气量仿真结果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然气发动机与采用现有多点喷射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天然气发动机在额定点工况时各缸天然气进气量相对偏差仿真结果对比图。
图中:
1、空气进管;2、EGR废气管;3、EGR控制阀;
4、混合器;40、EGR废气进口;41、壳体;42、芯体;43、废气喷气导管;44、废气空腔;45、第一废气孔;46、第二废气孔;47、空气进口;48、混合腔室;49、混合气出口;
5、连接管路;
6、分缸进气室;61、进气总管;62、第一进气腔室;63、第一隔板;64、过渡孔;
7、气缸盖;71、第二进气腔室;72、进气道;73、第二隔板;
8、燃气喷射导管;81、过渡接头;82、喷射管;83、喷射通孔;84、第二密封环槽;85、第一密封环槽;
9、密封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进气总管61、进气歧管、气缸盖7和燃气喷射导管8,其中,进气歧管与气缸一一对应,进气总管61分别与每个进气歧管的一端连通;气缸盖7上设有与进气歧管一一对应的进气道72,每个进气歧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进气道72连通;燃气喷射导管8与进气歧管一一对应,燃气喷射导管8的一端伸入对应的进气歧管内并至少延伸至该进气歧管的中部下游,用于将天然气喷射至对应的进气道72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为每个进气道72配设一个进气歧管,实现各缸进气歧管相对独立,通过进气总管61为每个进气歧管提供空气,并为每个进气歧管配设一个燃气喷射导管8,将燃气喷射导管8的一端伸入对应的进气歧管内并至少延伸至该进气歧管的中部下游,用于将天然气喷射至对应的进气道72内。一方面能够将喷射在进气道72的燃气限制在对应气缸的进气歧管内,从而有效避免进气道72的残留燃气进入其它气缸,更有利于精确控制每一缸的空燃比,提高各缸的进气一致性,减小各缸之间的燃烧差异,降低循环变动;另一方面,空气和天然气在各缸的进气道72内率先进行预混,有利于提高进气的混合均匀性,从而提高天然气发动机的性能。
具体地,上述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还包括分缸进气室6,分缸进气室6包括上述进气总管61,及位于进气总管61下方且与进气道72一一对应的第一进气腔室62;进气总管61的底壁上设有与第一进气腔室62一一对应的过渡孔64,第一进气腔室62通过对应的过渡孔64与进气总管61连通;气缸盖7上设有与进气道72一一对应且连通的第二进气腔室71,分缸进气室6与气缸盖7密封连接使每个第一进气腔室62分别和对应的第二进气腔室71连通形成上述进气歧管。具体地,通过密封垫片9实现分缸进气室6和气缸盖7密封连接。
本实施例中,位于进气总管61下方的分缸进气室6被多个第一隔板63分割成互不连通的多个第一进气腔室62,简化分缸进气室6的结构,降低成本。过渡孔64的轴向垂直于气缸盖7面朝缸体的端面,气缸盖7的进气端口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隔板73以将进气端口分割成多个互不连通的第二进气腔室71。
进一步地,上述燃气喷射导管8包括过渡接头81和喷射管82,其中,过渡接头81与分缸进气室6固定连接,用于连接天然气源;喷射管8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过渡接头81,另一端伸入对应的第一进气腔室62后至少延伸至对应的第二进气腔室71中部下游,以缩短天然气进入气缸的时间。
具体地,如图5所示,上述安装孔的轴向平行于过渡孔64的轴向,喷射管82包括连接部和与其连接的喷射部,其中,连接部为90°弯管,连接部远离喷射管82的一端与过渡接头81相连,另一端向第二进气腔室71所在侧延伸;喷射部为直管,喷射部位于第二进气腔室71。采用上述结构的喷射管82将天然气喷射至进气道72内,以达到缩短天然气进入气缸的时间的目的。于其他实施例中,根据进气道72的结构,在进气道72不影响喷射管82布置时,可以将喷射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延伸至进气道72的末端,以进一步缩短天然气进入气缸的时间。此时,由于喷射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位于进气道72内并延伸至进气道72末端,喷射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与气缸进口之间的距离较短,为了提高天然气和空气混合的均匀性,将喷射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封闭。
为了提高天然气和空气混合的均匀性,在喷射管82上设置多个喷射通孔83。可选地,喷射通孔83设于喷射部上,多个喷射通孔83被分为其周向间隔分布的多排,每排的多个喷射通孔83沿喷射部的轴向依次间隔分布。采用上述方式提高EGR废气和压缩空气混合形成的空气和天然气混合后的均匀性。需要说明的是,图5中仅示出了喷射部末端的喷射通孔83,喷射部外周壁的喷射通孔83均未示出。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喷射管82的下游端部封闭。
为了防止漏气,分缸进气室6上设有与燃气喷射管82一一对应的安装孔,过渡接头81插入对应的安装孔,过渡接头81和对应的安装孔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可选地,过渡接头81的外周壁设有第一密封环槽85,用于安装第一密封件。过渡接头81和天然气源通过天然气管道连接,为了防止漏气,过渡接头81和天然气管道的连接位置处设有第二密封件。可选地,过渡接头81连接天然气管道一端的端面设有第二密封环槽84,用于安装第二密封件。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6所示,上述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还包括混合器4,混合器4用于混合压缩空气和EGR废气。具体地,混合器4包括芯体42和壳体41,其中,芯体42上设有混合腔室48,及多个周向间隔分布且与混合腔室48连通的第一废气孔45;壳体41固定套设于芯体42外且与芯体42围成与每个第一废气孔45连通的废气空腔44,壳体41上设有与废气空腔44连通的EGR废气进口40。
具体地,混合腔室48具有空气进口47和混合气出口49,空气进口47连接有空气进管1,混合气出口49通过连接管路5与进气总管61连通,EGR废气进口40连接有EGR废气管2。EGR废气进口40连接有EGR控制阀3,用于调节通过EGR废气管2送入EGR废气进口40内的EGR废气量。
压缩空气通过空气进口47进入混合腔室48内,EGR废气管2内的EGR废气通过EGR废气进口40进入废气空腔44内并充满废气空腔44,废气空腔44内的EGR废气通过第一废气孔45进入混合腔室48内后与混合腔室48内的压缩空气混合形成混合气体,混合气体通过混合气出口49进入连接管路5中。
为了提高EGR废气和压缩空气的混合均匀性,上述混合器4还包括废气喷气导管43,废气喷气导管43置于混合腔室48内且与废气空腔44连通;废气喷气导管43上设有多个第二废气孔46。可选地,废气喷气导管43的横截面呈水滴状,废气喷气导管43的大径端与混合腔室48的空气进口47位于同一端,废气喷气导管43的小径端与混合腔室48的混合气出口49位于同一端;废气喷气导管43的相对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多个上述第二废气孔46。
EGR废气进入废气空腔44后,分成两路喷射至混合腔室48内,其中一路通过多个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废气孔45向混合腔室48中心喷射,另一路通过水滴状的废气喷气导管43上的第二废气孔46向混合腔室48内喷射,通过上述两路喷射至混合腔室48内的EGR废气与压缩空气在混合器4内混合。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天然气发动机,包括上述的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
本实施例提供的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实现天然气多点喷射,天然气多点喷射时进入每个气缸的天然气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来自与气缸所对应的燃气喷射导管8喷出的天然气;第二类是来自其它气缸所对应的燃气喷射导管8喷出的天然气,将第二类的天然气进气量定义为燃气窜气量,采用燃气窜气量与每个气缸两类天然气进气量之和的比值来表征燃气窜缸的程度。
在额定点工况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天然气发动机及采用现有多点喷射天然进气系统的天然气发动机进行混合均匀性的仿真计算,计算结果如图7和图8所示,与采用现有多点喷射天然进气系统的天然气发动机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天然气发动机的燃气窜缸的程度最大为0.97%,远低于采用现有多点喷射天然进气系统的天然气发动机的6.37%;采用各缸天然气进气量相对偏差表征天然气的混合均匀性,计算结果如图9所示,其中,白色柱表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天然气发动机的各缸天然气进气量相对偏差,黑色柱表示采用现有多点喷射天然进气系统的天然气发动机的各缸天然气进气量相对偏差,从图9中可以看出,与采用现有多点喷射天然进气系统的天然气发动机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天然气发动机的各缸天然气的进气均匀性更好。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6)

1.一种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气总管(61);
进气歧管,与气缸一一对应,所述进气总管(61)分别与每个所述进气歧管一端连通;
气缸盖(7),所述气缸盖(7)上设有与所述进气歧管一一对应的进气道(72),每个所述进气歧管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进气道(72)连通;
燃气喷射导管(8),与所述进气歧管一一对应,所述燃气喷射导管(8)的一端伸入对应的所述进气歧管内并至少延伸至该所述进气歧管的中部下游,用于将天然气喷射至对应的所述进气道(7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缸进气室(6),所述分缸进气室(6)包括所述进气总管(61),及与所述进气道(72)一一对应且均与所述进气总管(61)连通的第一进气腔室(62);
所述气缸盖(7)上设有与所述进气道(72)一一对应且连通的第二进气腔室(71),所述分缸进气室(6)与所述气缸盖(7)密封连接使每个所述第一进气腔室(62)分别和对应的所述第二进气腔室(71)连通形成所述进气歧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腔室(62)位于所述进气总管(61)的下方,所述进气总管(61)的底壁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气腔室(62)一一对应的过渡孔(64),所述第一进气腔室(62)通过对应的所述过渡孔(64)与所述进气总管(6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孔(64)的轴向垂直于所述气缸盖(7)面朝缸体的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喷射导管(8)包括:
过渡接头(81),所述过渡接头(81)与所述分缸进气室(6)固定连接,用于连接天然气源;
喷射管(82),所述喷射管(8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过渡接头(81),另一端伸入对应的所述第一进气腔室(62)后至少延伸至对应的所述第二进气腔室(71)中部下游;所述喷射管(82)上设有多个喷射通孔(8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管(82)包括连接部和喷射部,所述连接部为90°弯管,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过渡接头(81)相连,另一端向所述第二进气腔室(71)所在侧延伸并连接于所述喷射部;所述喷射部为直管,所述喷射通孔(83)设于所述喷射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喷射通孔(83)被分为周向间隔分布的多排,每排的多个所述喷射通孔(83)沿所述喷射部的轴向依次间隔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喷射管(82)的下游端部延伸至对应的所述进气道(72)的末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管(82)的下游端部封闭。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缸进气室(6)上设有与所述燃气喷射导管(8)一一对应的安装孔,所述过渡接头(81)插入对应的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过渡接头(81)和对应的所述安装孔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任一项所述的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进气总管(61)下方的所述分缸进气室(6)被多个第一隔板(63)分割成互不连通的多个第一进气腔室(62)。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任一项所述的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7)的进气端口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隔板(73)以将所述进气端口分割成多个互不连通的所述第二进气腔室(71)。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合器(4),所述混合器(4)包括:
芯体(42),所述芯体(42)上设有混合腔室(48),及多个周向间隔分布且与所述混合腔室(48)连通的第一废气孔(45),所述混合腔室(48)的空气进口(47)用于连通空气进管(1),所述混合腔室(48)的混合气出口(49)与所述进气总管(61)连通;
壳体(41),所述壳体(41)固定套设于所述芯体(42)外且与所述芯体(42)围成与每个所述第一废气孔(45)连通的废气空腔(44),所述壳体(41)上设有与所述废气空腔(44)连通的EGR废气进口(40)。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器(4)还包括废气喷气导管(43),所述废气喷气导管(43)置于所述混合腔室(48)内,且与所述废气空腔(44)连通;
所述废气喷气导管(43)上设有多个第二废气孔(46)。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喷气导管(43)的横截面呈水滴状,所述废气喷气导管(43)的大径端与所述空气进口(47)位于同一端,所述废气喷气导管(43)的小径端与所述混合气出口(49)位于同一端。
16.一种天然气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
CN202122804848.8U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及天然气发动机 Active CN2161110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04848.8U CN216111065U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及天然气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04848.8U CN216111065U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及天然气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11065U true CN216111065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17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04848.8U Active CN216111065U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及天然气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1106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2081A (zh) * 2022-06-08 2022-08-30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天然气发动机及车辆
CN115324789A (zh) * 2022-10-14 2022-11-1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进气结构以及发动机
CN115324788A (zh) * 2022-10-14 2022-11-1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进气结构以及发动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2081A (zh) * 2022-06-08 2022-08-30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天然气发动机及车辆
CN115324789A (zh) * 2022-10-14 2022-11-1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进气结构以及发动机
CN115324788A (zh) * 2022-10-14 2022-11-1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进气结构以及发动机
CN115324788B (zh) * 2022-10-14 2023-01-20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进气结构以及发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11065U (zh) 一种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及天然气发动机
CN109268170B (zh) 带双针阀喷油器复合式供气双燃料发动机系统及燃烧方法
CN108397311B (zh) 一种气体发动机进气混合腔
CN113423940B (zh) 一种气体混合器
CN113062795A (zh) 一种预燃室燃料供给系统及发动机
CN209855939U (zh) 带egr进气的发动机进气歧管总成
CN203717168U (zh) 一种发动机及其废气再循环系统、排气歧管
CN114017190B (zh) 一种发动机的燃烧系统、发动机和汽车
CN212615098U (zh) 一种进气气流分配装置
CN210068330U (zh) 高性能船用柴油机气缸盖
CN114962081B (zh) 一种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天然气发动机及车辆
CN107387266B (zh) 一种燃气喷射装置
CN208803913U (zh) 一种二次空气喷射通道气缸盖
CN211500837U (zh) 一种发动机燃烧装置
CN216841974U (zh) 一种气体混合器
JPH10252486A (ja) 内燃機関の吸排気装置
CN216841969U (zh) 一种发动机
CN216714562U (zh) 一种燃气喷射系统在陆用高速大功率发动机的布置结构
CN111594362B (zh) 一种进气气流分配装置
CN220979704U (zh) 一种气体混合器、废气再循环系统和发动机
CN208858469U (zh) 一种中置式二次空气喷射通道气缸盖
CN108825410A (zh) 一种分流式燃气喷射装置及其燃气喷管
CN212563497U (zh) 一种进气歧管总成及汽车
CN218266080U (zh) 一种排气歧管、气缸盖、发动机及车辆
CN216894656U (zh) 一种低油耗低排放的高效柴油机气缸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