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81573U - 一种品检机及其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品检机及其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81573U
CN216081573U CN202121837485.1U CN202121837485U CN216081573U CN 216081573 U CN216081573 U CN 216081573U CN 202121837485 U CN202121837485 U CN 202121837485U CN 216081573 U CN216081573 U CN 2160815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label
camera
disposed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3748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小博
刘璐
孟振华
张锦容
刘圣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ulis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ulis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ulis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ulis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3748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815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815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815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品检机及其检测装置,其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架和均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的光源、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所述安装架的下方设置有检测位,所述光源用于将发出的光线照射于所述检测位的标签上,所述第一相机用于检测所述检测位上的所述标签的印刷质量,所述第二相机用于检测所述检测位上的所述标签的表面划痕。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品检机及其检测装置,能够同时检测标签的印刷质量和表面划痕问题,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品检机及其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品检机及其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标签的检测,通常都是检测标签的印刷质量是否能够符合要求。然而,标签在生产中还存在其他的质量问题,如标签表面易出现划痕。目前,市面上仅存在检测一种标签质量问题的检测装置,无法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品检机及其检测装置,能够同时检测标签的印刷质量和表面划痕问题,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架和均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的光源、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所述安装架的下方设置有检测位,所述光源用于将发出的光线照射于所述检测位的标签上,所述第一相机用于检测所述检测位上的所述标签的印刷质量,所述第二相机用于检测所述检测位上的所述标签的表面划痕。
可选的,所述光源的数量为多个。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品检机,包括机架和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放卷装置、第一收卷装置、驱动装置和如上述的检测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标签带自所述放卷装置向所述第一收卷装置运动并形成第一路径,所述检测装置的所述检测位设置于所述放卷装置和所述第一收卷装置之间的所述第一路径上。
可选的,品检机,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检测装置电连接。
可选的,品检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置于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一收卷装置之间的所述第一路径上。
可选的,品检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二收卷装置和缓冲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标签带自所述放卷装置向所述第二收卷装置运动并形成第二路径,所述检测位也设置于所述放卷装置和所述第二收卷装置之间的所述第二路径上,所述缓冲箱设置于所述工作台和所述第二收卷装置之间的所述第二路径上。
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工作台和所述缓冲箱之间的所述第二路径上,且所述驱动装置上设有压紧装置。
可选的,品检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纠偏装置,所述纠偏装置设置于所述放卷装置和所述检测装置之间的所述第一路径上。
可选的,品检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设置于所述放卷装置和所述纠偏装置之间的所述第一路径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品检机及其检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架和均安装在安装架上的光源、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安装架的下方设置有检测位,光源用于将发出的光线照射于检测位的标签上,第一相机用于检测检测位上的标签的印刷质量,第二相机用于检测检测位上的标签的表面划痕。通过设置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能够同时检测标签的印刷质量和表面划痕问题,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品检机,包括上述的检测装置,能够同时检测标签的印刷质量和表面划痕问题,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检测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品检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品检机的第一路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品检机的第二路径示意图。
图中,1、检测装置;2、机架;3、放卷装置;4、第一收卷装置; 5、驱动装置;6、第一路径;7、工作台;8、第二收卷装置;9、缓冲箱;10、第二路径;11、压紧装置;12、纠偏装置;13、安装架;14、光源;15、第一相机架;16、第二相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检测装置 1,包括安装架13和均安装在安装架13上的光源14、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安装架13的下方设置有检测位,光源14用于将发出的光线照射于检测位的标签上,第一相机用于检测检测位上的标签的印刷质量,第二相机用于检测检测位上的标签的表面划痕。
通过设置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能够同时检测标签的印刷质量和表面划痕问题,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其中,第一相机通过第一相机架15安装在安装架13上,第二相机通过第二相机架16安装在安装架13 上。
光源14的数量为多个。在本实施例中,光源14的数量为两个。请参照图1和图2,两个光源14相对设置,二者发出的光线均照射检测位上的标签。
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可同时检测检测位上的同一个标签,也可检测检测位上不同的标签。当检测同一个标签时,两个光源14同时为同一个标签补光,而当检测不同的标签时,两个光源14也相应的为不同的标签进行补光。
第一相机为彩色的检测相机,能够检测标签的印刷质量。第二相机可以为黑白的检测相机,能够检测标签上是否存在表面划痕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品检机,请参照图3-图4,包括机架2和均设置于机架2上的放卷装置3、第一收卷装置4、驱动装置5 和上述的检测装置1,驱动装置5驱动标签带自放卷装置3向第一收卷装置4运动并形成第一路径6,检测装置1的检测位设置于放卷装置3 和第一收卷装置4之间的第一路径6上。上述的检测装置1安装在品检机上,标签带被放卷装置3放卷,在驱动装置5的作用下沿着第一路径6运动,在经过检测装置1时检测标签的印刷质量和表面划痕问题,之后运动到第一收卷装置4被收卷,实现同时检测标签的印刷质量和表面划痕问题,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
本实施例的品检机,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驱动装置5和检测装置1电连接。控制器能够控制驱动装置5和检测装置1是否工作。
此外,请参照图3,品检机,还包括安装于机架2上的工作台7,工作台7设置于检测装置1和第一收卷装置4之间的第一路径6上。当检测装置1检测到检测位上的标签存在缺陷时,在控制器控制下,当该标签沿基材路径运动到工作台7上时会停留在工作台7上,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请参照图5,品检机还包括安装于机架2上的第二收卷装置8和缓冲箱9,驱动装置5驱动标签带自放卷装置3向第二收卷装置8运动并形成第二路径10,检测位也设置于放卷装置3和第二收卷装置8之间的第二路径10上,缓冲箱9设置于工作台7和第二收卷装置8之间的第二路径10上。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路径6和第二路径10在从放卷装置3到工作台7可以是重合的。区别在于在收卷装置之前的路径。由于设置了缓冲箱9,标签带在进入缓冲箱9后,缓冲箱9和第二收卷装置8不会为标签带提供较大的张力,第二收卷装置8为标签带提供的力仅为能使标签带收卷,标签带在近似无张力的状态下被第二收卷装置8收卷。
驱动装置5设置于工作台7和缓冲箱9之间的第二路径10上,且驱动装置5上设有压紧装置11。请参照图5,标签带在经过压紧装置 11后,再进入缓冲箱9。压紧装置11的设置,确保标签带离开压紧装置11后,标签带不会受到较大张力,仅受到第二收卷装置8为标签带提供用于收卷的力。
在本实施例中,品检机还包括安装于机架2上的纠偏装置12,纠偏装置12设置于放卷装置3和检测装置1之间的第一路径6上。标签带在经过纠偏装置12纠偏后,再经过检测装置1进行检测。还包括安装于机架2上的除尘装置,除尘装置设置于放卷装置3和纠偏装置12之间的第一路径6上。标签带在被纠偏之前,先进行除尘作业,之后再进行纠偏。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品检机及其检测装置1,其能够同时检测标签的印刷质量和表面划痕问题,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和均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的光源、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所述安装架的下方设置有检测位,所述光源用于将发出的光线照射于所述检测位的标签上,所述第一相机用于检测所述检测位上的所述标签的印刷质量,所述第二相机用于检测所述检测位上的所述标签的表面划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的数量为多个。
3.一种品检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放卷装置、第一收卷装置、驱动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标签带自所述放卷装置向所述第一收卷装置运动并形成第一路径,所述检测装置的所述检测位设置于所述放卷装置和所述第一收卷装置之间的所述第一路径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品检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检测装置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品检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置于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一收卷装置之间的所述第一路径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品检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二收卷装置和缓冲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标签带自所述放卷装置向所述第二收卷装置运动并形成第二路径,所述检测位也设置于所述放卷装置和所述第二收卷装置之间的所述第二路径上,所述缓冲箱设置于所述工作台和所述第二收卷装置之间的所述第二路径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品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工作台和所述缓冲箱之间的所述第二路径上,且所述驱动装置上设有压紧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品检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纠偏装置,所述纠偏装置设置于所述放卷装置和所述检测装置之间的所述第一路径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品检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设置于所述放卷装置和所述纠偏装置之间的所述第一路径上。
CN202121837485.1U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品检机及其检测装置 Active CN2160815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37485.1U CN216081573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品检机及其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37485.1U CN216081573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品检机及其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81573U true CN216081573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68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37485.1U Active CN216081573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品检机及其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815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10889B (zh) 一种rfid标签卷绕检测分切设备
US9671352B2 (en) Reel-to-reel inspection apparatus and inspec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9158324A (zh) 一种自动检测及分拣装置
CN108973101A (zh) 一种高精度全自动贴膜设备
BR102014008681B1 (pt) sistema automático para fixar um selo e sistema automático combinado para fixar selos
KR101466343B1 (ko) 자동 밴딩 유닛 및 그것을 갖는 배터리 셀 사이드 테이프 자동 부착 설비
CN113777114A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复检设备
CN210824737U (zh) 一种卷装标签印刷缺陷检测设备
CN216081573U (zh) 一种品检机及其检测装置
CN216376829U (zh) 一种铭牌卷料缺陷检测的自动设备
CN114235829B (zh) 芯片载带检测机
CN111252326A (zh) 自动贴标机及贴标方法
CN114236910A (zh) 一种背光模组遮光胶带自动贴附设备
CN113866177A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aoi辊式检测设备
CN218662704U (zh) 一种基于视觉的锅仔片自动收放卷检测及不良品标记机
CN214150953U (zh) 一种电子标签的检测设备
KR100554444B1 (ko) 트레이 이송식 반도체패키지 마킹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1558936B1 (ko) 장력 유지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장력 유지 방법
CN102709584A (zh) 电池卷绕机
KR101790082B1 (ko) 바코드 라벨 공급 장치
CN102521620B (zh) 盘带标防伪标识检测设备及方法
CN210235575U (zh) 电子标签在线检测及标记系统
CN213517038U (zh) 一种品检设备
JP5921628B2 (ja) ウェハ供給装置およびチップボンディング装置
KR20140089966A (ko) 타이어용 rfid태그 자동부착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