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76493U - 一种建筑施工用模型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施工用模型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76493U
CN216076493U CN202122039272.0U CN202122039272U CN216076493U CN 216076493 U CN216076493 U CN 216076493U CN 202122039272 U CN202122039272 U CN 202122039272U CN 216076493 U CN216076493 U CN 2160764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liding
threaded rod
fixedly connected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3927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利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enze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zhou Bowei Real Estate Marketing Plan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zhou Bowei Real Estate Marketing Plan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zhou Bowei Real Estate Marketing Plan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3927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764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764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764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模型支撑装置,包括基台、第一固定板、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一滑动板、第一贴合板、第一U型板、第一螺纹杆、限位板、橡胶套、第二U型板、第二固定板、第二螺纹杆、工型转动杆、第二滑动板、第二贴合板、插接柱、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U型板、滑动杆和滚柱。通过第一螺纹杆的设置,工作人员根据模型板的长度,调整两个第一滑动板的位置,随着第一螺纹杆不断螺纹脱出第一滑动板内部的空腔时,带动限位板同时向上滑动,使得限位板紧贴基台顶部通槽侧壁的凹槽,进而固定滑动后的第一滑动板,在整个支撑装置使用之后,将第一固定板取下,进而可将整个支撑装置折叠,进而便于减少整个支撑装置占用的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施工用模型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型板支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施工用模型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
建筑工程用的模型板在支撑时,现有的支撑装置的伸缩杆,对伸出的支撑柱进行简单的固定,进而易造成伸出的支撑柱出现下滑的情况,且现有的支撑装置不能根据模型板的长度作出相应的调整,进而增加了整个支撑装置使用的局限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建筑施工用模型支撑装置。
发明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模型支撑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支撑装置不能根据模型板的长度作出相应的调整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模型支撑装置,包括基台与固定机构,所述基台顶部的滑槽滑动连接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顶部与第一贴合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贴合板顶部与第一U型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型板转动连接的连接柱与第一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另一端滑动套接第二支撑柱;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U型板、第二固定板、第二螺纹杆、工型转动杆、第二滑动板、第二贴合板、插接柱、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U型板、滑动杆和滚柱,所述第二U型板与第一支撑柱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U型板与第一支撑柱均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板内部的空腔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套接橡胶套。
进一步地,所述基台顶部通槽侧壁的凹槽内贴合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第一螺纹杆外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动板与工型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工型转动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第二贴合板,所述工型转动杆与第二螺纹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动板内部的空腔滑动连接插接柱的一端,所述插接柱的另一端与第二贴合板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插接柱与第二滑动板内部空腔之间固定安装第一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贴合板侧壁的凹槽与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三U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U型板与滑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贴合板侧壁的凹槽滑动连接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位于第三U型板内壁之间的部分转动连接滚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U型板内壁与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基台侧壁通过螺纹杆与第一固定板连接。
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采用了固定机构,解决了对伸出的支撑柱进行简单的固定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实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基台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固定机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图3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台,2、第一固定板,3、第一支撑柱,4、第二支撑柱,5、第一滑动板,6、第一贴合板,7、第一U型板,8、第一螺纹杆,9、限位板,10、橡胶套,11、第二U型板,12、第二固定板,13、第二螺纹杆,14、工型转动杆,15、第二滑动板,16、第二贴合板,17、插接柱,18、第一弹簧,19、第二弹簧,20、第三U型板,21、滑动杆,22、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本实施例中的支撑装置可以适用于各种管道,例如,在本实施例提供了如下一种管道,本实施例中的支撑装置可以用来进行支撑如下管道。
该管道,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内壁上设有缓冲层,所述的缓冲层为蜂窝状结构,所述缓冲层上设有防护层,所述的管道本体外壁上设有加强层。当管道内水的压力很大的时候,管道本体的内壁上设有的缓冲层,能够缓解水流对管道本体的内壁的冲击,达到减缓管内压力的作用,所述的缓冲层为蜂窝状,能很好的将管道内的压力进行分压,而且这样的结构稳定更好。所述管道本体外壁上加强层的设置,使得管道结构更加的牢固,密封性更好,让管道不易出现渗漏的现象,所述管道本体内防护层的设置,很好的保护了管道本体内壁,不会受到水流等介质的腐蚀或者磨损,延长了管道的使用寿命,所述加强层为PPR层。所述PPR层与管道接口采用热熔技术,与管子之间完全融合到了一起,通过安装打压测试,就绝不会再漏水,可靠度极高,使得管内的密封性更好,不易发生管道渗透,造成损失或是危害,所述防护层为PE层。所述的PE层材料,抗冲击,抗开裂,耐老化,耐腐蚀性特别好。很好的保护了管道本体内壁,在管道长期使用下,管道也不易受到管内介质的影响,使其的使用寿命延长,所述管道本体为不锈钢材质。所述锈钢材质,是一种耐高温,耐腐蚀性非常好的材料,使得整个管道不易受到其他物质的影响造成损坏,不用经常更换,保证了管道正常的工作效率。
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以用于支撑其他结构的管道。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支撑装置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建筑施工用模型支撑装置,包括基台1与固定机构,所述基台1顶部的滑槽滑动连接第一滑动板5,所述第一滑动板5顶部与第一贴合板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贴合板6顶部与第一U型板7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型板7转动连接的连接柱与第一支撑柱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3的另一端滑动套接第二支撑柱4;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U型板11、第二固定板12、第二螺纹杆13、工型转动杆14、第二滑动板15、第二贴合板16、插接柱17、第一弹簧18、第二弹簧19、第三U型板20、滑动杆21和滚柱22,所述第二U型板11与第一支撑柱3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U型板11与第一支撑柱3均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13,便于通过固定机构的作用,对伸出的第二支撑柱4的两侧进行固定,进而增加伸出的第二支撑柱4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滑动板5内部的空腔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杆8的一端,所述第一螺纹杆8的另一端套接橡胶套10,便于增加工作人员握住第一螺纹杆8的摩擦力,所述基台1顶部通槽侧壁的凹槽内贴合限位板9,所述限位板9与第一螺纹杆8外壁固定连接,便于转动的第一螺纹杆8带动限位板9上升,进而固定滑动的第一滑动板5的位置,所述第二滑动板15与工型转动杆1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工型转动杆14的另一端滑动连接第二贴合板16,所述工型转动杆14与第二螺纹杆13固定连接,便于通过转动第二螺纹杆13,使得工型转动杆14随着第二螺纹杆13的螺纹推进移动,所述第二滑动板15内部的空腔滑动连接插接柱17的一端,所述插接柱17的另一端与第二贴合板16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插接柱17与第二滑动板15内部空腔之间固定安装第一弹簧18,便于通过第一弹簧18的作用,固定第二贴合板16的位置,所述第二贴合板16侧壁的凹槽与第二弹簧1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9的另一端与第三U型板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三U型板20与滑动杆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贴合板16侧壁的凹槽滑动连接滑动杆21,所述滑动杆21位于第三U型板20内壁之间的部分转动连接滚柱22,便于通过滚柱22的作用,使得工作人员在抽出第二支撑柱4时较为省力,所述第一U型板7内壁与第二固定板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12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13,便于通过第二固定板12的作用,进一步提升第二螺纹杆13的稳定性,两个所述基台1侧壁通过螺纹杆与第一固定板2连接,便于在整个支撑装置使用之后,将第一固定板2取下,进而可将整个支撑装置折叠,进而便于减少整个支撑装置占用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检查整个装置的各个器件是否可以正常工作,在各个器件均可以正常工作时,在工作人员根据模型板的长度滑动第一滑动板5,在两个第一滑动板5的位置调整之后,通过转动第一螺纹杆8,随着第一螺纹杆8不断螺纹脱出第一滑动板5内部的空腔时,带动限位板9同时向上滑动,进而使得限位板9紧贴基台1顶部通槽侧壁的凹槽,进而固定滑动之后的第一滑动板5,然后转动第一支撑柱3,在第一支撑柱3与基台1保持垂直关系时,转动第一U型板7连接的连接柱两端的螺母,进而固定第一支撑柱3,在第二支撑柱4滑出第一支撑柱3内部时,在滚柱22的作用下,使得抽出第二支撑柱4时较为省力,进而第二支撑柱4紧贴模型板时,通过转动第二螺纹杆13,在第二螺纹杆13不断脱出第一支撑柱3与第三U型板20型板的同时带动工型转动杆14的位置调整,使得第二贴合板16与第二滑动板15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进而滚柱22受力,第二弹簧19收缩,使得第二贴合板16的侧壁的橡胶垫紧贴第二支撑柱4侧壁侧壁的内壁,进而增加第二支撑柱4与第二贴合板16之间的摩擦力,且通过第二固定板12的作用,进一步提升第二螺纹杆13的稳定性,进而完成对第二支撑柱4的一侧的固定,第二支撑柱4的另一侧以上述操作方式,进行固定,在整个支撑装置使用之后,将第一固定板2取下,进而可将整个支撑装置折叠,进而便于减少整个支撑装置占用的空间。
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
1.通过第一螺纹杆的设置,工作人员根据模型板的长度,调整两个第一滑动板的位置,随着第一螺纹杆不断螺纹脱出第一滑动板内部的空腔时,带动限位板同时向上滑动,使得限位板紧贴基台顶部通槽侧壁的凹槽,进而固定滑动后的第一滑动板,在整个支撑装置使用之后,将第一固定板取下,进而可将整个支撑装置折叠,进而便于减少整个支撑装置占用的空间;
2.通过固定机构的设置,通过转动第二螺纹杆,在第二螺纹杆不断脱出第一支撑柱与第三U型板型板的同时带动工型转动杆的位置调整,使得第二贴合板与第二滑动板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进而滚柱受力,第二弹簧收缩,使得第二贴合板的侧壁的橡胶垫紧贴第二支撑柱侧壁侧壁的内壁,进而增加第二支撑柱与第二贴合板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完成对伸出的第二支撑柱的固定,且通过第二固定板的设置,进一步提升对第二支撑柱固定的稳定性。
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申请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建筑施工用模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台(1)与固定机构,所述基台(1)顶部的滑槽滑动连接第一滑动板(5),所述第一滑动板(5)顶部与第一贴合板(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贴合板(6)顶部与第一U型板(7)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型板(7)转动连接的连接柱与第一支撑柱(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3)的另一端滑动套接第二支撑柱(4);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U型板(11)、第二固定板(12)、第二螺纹杆(13)、工型转动杆(14)、第二滑动板(15)、第二贴合板(16)、插接柱(17)、第一弹簧(18)、第二弹簧(19)、第三U型板(20)、滑动杆(21)和滚柱(22),所述第二U型板(11)与第一支撑柱(3)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U型板(11)与第一支撑柱(3)均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模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板(5)内部的空腔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杆(8)的一端,所述第一螺纹杆(8)的另一端套接橡胶套(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模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1)顶部通槽侧壁的凹槽内贴合限位板(9),所述限位板(9)与第一螺纹杆(8)外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模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板(15)与工型转动杆(1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工型转动杆(14)的另一端滑动连接第二贴合板(16),所述工型转动杆(14)与第二螺纹杆(1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模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板(15)内部的空腔滑动连接插接柱(17)的一端,所述插接柱(17)的另一端与第二贴合板(16)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插接柱(17)与第二滑动板(15)内部空腔之间固定安装第一弹簧(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模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贴合板(16)侧壁的凹槽与第二弹簧(1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9)的另一端与第三U型板(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三U型板(20)与滑动杆(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贴合板(16)侧壁的凹槽滑动连接滑动杆(21),所述滑动杆(21)位于第三U型板(20)内壁之间的部分转动连接滚柱(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模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型板(7)内壁与第二固定板(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12)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模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基台(1)侧壁通过螺纹杆与第一固定板(2)连接。
CN202122039272.0U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建筑施工用模型支撑装置 Active CN2160764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39272.0U CN216076493U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建筑施工用模型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39272.0U CN216076493U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建筑施工用模型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76493U true CN216076493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72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39272.0U Active CN216076493U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建筑施工用模型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764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88840U (zh) 一种桥梁横向顶推纠偏装置
CN110440052B (zh) 一种用于顶管施工的移动式平滑顶升机构
CN208054827U (zh) 一种隔离开关机构箱升降平台
CN106002876B (zh) 一种多维度旋转维修平台
CN104594201A (zh) 一种利用单侧墩旁托架架设墩顶钢梁的方法
CN216076493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模型支撑装置
CN106121343A (zh) 聚氨酯复合材料电杆及其安装方法
CN106245983A (zh) 聚氨酯复合材料电杆的液压立杆式安装方法
CN204624885U (zh) 一种升降机的标准节支撑底盘
CN209891083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支撑装置
CN208168381U (zh) 一种用于现浇箱梁底板保护层垫块施工的辅助工具
CN103746307B (zh) 液压推入式电流互感器更换装置
CN205976699U (zh) 液压式立杆装置
CN207129907U (zh) 便于装卸的房车装卸装置
CN210606191U (zh) 一种用于电缆接头的安装培训装置
CN211821056U (zh) 一种石油钻井用管道支架
CN106672743A (zh) 用于大空间结构施工电梯附墙架的临时支撑装置
CN209179045U (zh) 一种钢管杆基础防护装置
CN210459989U (zh) 超高层垂直泵管转换辅助装置
CN206538036U (zh) 工具式可调液压电缆盘支架
CN207512758U (zh) 一种变力式横向支撑架
CN207047681U (zh) 桥梁总成
CN208441492U (zh) 一种铝模板应用中成排套管的固定装置
CN106193781A (zh) 机械式立杆装置
CN202308947U (zh) 薄煤层刮板输送机电缆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4

Address after: 324000 Room 101, No. 177, Huashu village, Huashu Township, Kecheng District, Q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Wenze Constru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324000 Room 305, building 1, feicui Binjiang community, Kecheng District, Q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uzhou Bowei real estate marketing plann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