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76397U - 一种预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76397U
CN216076397U CN202120741016.3U CN202120741016U CN216076397U CN 216076397 U CN216076397 U CN 216076397U CN 202120741016 U CN202120741016 U CN 202120741016U CN 216076397 U CN216076397 U CN 216076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positioning
positioning rod
nut
buried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4101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开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74101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76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76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763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设工程施工装置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埋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埋装置,包括套管、定位杆和定位件;所述套管的外径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套管的两端分为外径较小的小头端和外径较大的大头端,所述定位杆的一端由套管的小头端或大头端穿设在套管内,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向套管外延伸设置;所述定位件套设在定位杆上,所述定位件位于套管外;所述定位杆与套管之间及所述定位件与定位杆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可重复利用,同时施工成本较小。

Description

一种预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设工程施工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埋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市政及桥梁类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在混凝土结构浇筑时装设预埋装置,以满足不同砌筑结构间的搭接等需求。现有技术中的预埋装置通常包括螺杆、螺母和套管,在装设过程中,先将套管固定在混凝土墙(梁)的侧模内,然后向侧模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为墙(梁)后,拆除侧模后将螺杆穿设在套管内,最后将螺母安装在螺杆上,使螺杆和螺母拧紧后受力,由此完成预埋装置的安装。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预埋装置无法重新利用,如公开号为CN210658720U的中国专利为例,由于其套管设置为圆柱型,在混凝土凝固后,难以取出套管,或者取出过程中极易发生拉杆断裂的风险,造成套管无法重复利用。为避免圆柱型套管难以取出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圆柱型套管外套设穿墙套管,然后再将穿墙套管与柱型杆一同穿设于混凝土墙(梁)的侧模内,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凝固、使得穿墙套管固定在混凝土内,最后再通过锤子锤击圆柱型套管的端部,以将拉杆整体由混凝土内锤出,然而,由此设置,造成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多个穿墙套管,施工成本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套管无法重复利用,施工成本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埋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埋装置,包括套管、定位杆和定位件;所述套管的外径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套管的两端分为外径较小的小头端和外径较大的大头端,所述定位杆的一端由套管的小头端或大头端穿设在套管内,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向套管外延伸设置;所述定位件套设在定位杆上,所述定位件位于套管外;所述定位杆与套管之间及所述定位件与定位杆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定位杆为螺杆,所述定位杆与套管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预埋装置还包括结构螺母,所述结构螺母穿设在套管内,所述结构螺母的外壁与套管的内壁连接,所述定位杆与结构螺母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杆由套管的小头端穿设在套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预埋装置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套管的大头端。
进一步地,所述预埋装置还包括定位螺母,所述定位螺母穿设在套管内,所述定位螺母的一端与盖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螺母的另一端朝向套管的小头端延伸设置,所述定位杆位于套管内的端部与定位螺母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预埋装置还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套设在定位杆上,所述防护板的任一端面与套管的小头端贴合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板靠近套管的一端面连接有定位管,所述定位管套设在定位杆上,所述定位管卡设在定位杆与套管之间。
可选地,所述定位件为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的小头端的外径为23-2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可重复利用,同时施工成本较小。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方式如下:先将套管卡设在混凝土墙(梁)的两个侧模之间,然后将定位杆穿设在套管内,并利用铁钉或铁丝等连接装置将套管的两端与两侧模分别固定连接;随后,向两个侧模之间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侧模,并通过定位件将外部连接件固定在混凝土表面;在需要拆除预埋装置时,只需取出定位杆,然后利用锤子敲击套管的小头端,以将套管整体由混凝土内敲出,在此过程中,由于套管的外径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套管受敲击一端的截面积小于另一端的截面积,因而只需敲击少数次即可使套管的外壁脱离混凝土,操作过程方便快捷,由此实现预埋装置的重复利用,另外,由于无需使用穿墙套管,可有效节约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预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结构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结构在一种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结构在另一种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管;2-定位杆;3-定位件;4-结构螺母;5-盖板;6-定位螺母;7-防护板;8-定位管;101-混凝土;102-侧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虽然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发明,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发明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应当理解,对于本文中可能出现的术语“和/或”,其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对于本文中可能出现的术语“/和”,其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对于本文中可能出现的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应当理解,在本文中若将单元称作与另一个单元“连接”、“相连”或“耦合”时,它可以与另一个单元直相连接或耦合,或中间单元可以存在。相対地,在本文中若将单元称作与另一个单元“直接相连”或“直接耦合”时,表示不存在中间单元。另外,应当以类似方式来解释用于描述单元之间的关系的其他单词(例如,“在……之间”对“直接在……之间”,“相邻”对“直接相邻”等等)。
应当理解,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若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相反意思。还应当理解,若术语“包括”、“包括了”、“包含”和/或“包含了”在本文中被使用时,指定所声明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性,并且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他们的组合存在性或增加。
应当理解,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了特定的细节,以便于对示例实施例的完全理解。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现示例实施例。例如可以在框图中示出系统,以避免用不必要的细节来使得示例不清楚。在其他实例中,可以不以不必要的细节来示出众所周知的过程、结构和技术,以避免使得示例实施例不清楚。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埋装置,如图1至3所示,包括套管1、定位杆2和定位件3;本实施例中,套管1的纵截面为圆形,套管1的外径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即套管1设置为锥形,套管1的两端分为外径较小的小头端和外径较大的大头端,定位杆2的一端由套管1的小头端或大头端穿设在套管1内,定位杆2的另一端向套管1外延伸设置;定位件3套设在定位杆2上,定位件3位于套管1外;定位杆2与套管1之间及定位件3与定位杆2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可重复利用,同时施工成本较小。具体地,本实施例的装配方式如下:如图4所示,先将套管1卡设在混凝土墙(梁)的两个侧模102之间,然后将定位杆2穿设在套管1内,并利用铁钉或铁丝等连接装置将套管1的两端与两侧模102分别固定连接;随后,向两个侧模102之间浇筑混凝土101,待混凝土101凝固后,如图5所示,拆除侧模102,并通过定位件3将外部连接件固定在混凝土101表面;在需要拆除预埋装置时,只需取出定位杆2,然后利用锤子敲击套管1的小头端,以将套管1整体由混凝土101内敲出,在此过程中,由于套管1的外径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套管1受敲击一端的截面积小于另一端的截面积,因而只需敲击少数次即可使套管1的外壁脱离混凝土101,操作过程方便快捷,由此实现预埋装置的重复利用,另外,由于无需使用穿墙套管,可有效节约施工成本。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埋装置,如图1至3所示,包括套管1、定位杆2和定位件3;本实施例中,套管1的纵截面为圆形,套管1的外径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即套管1设置为锥形,套管1的两端分为外径较小的小头端和外径较大的大头端,定位杆2的一端由套管1的小头端或大头端穿设在套管1内,定位杆2的另一端向套管1外延伸设置;定位件3套设在定位杆2上,定位件3位于套管1外;定位杆2与套管1之间及定位件3与定位杆2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可重复利用,同时施工成本较小。具体地,本实施例的装配方式如下:如图4所示,先将套管1卡设在混凝土墙(梁)的两个侧模102之间,然后将定位杆2穿设在套管1内,并利用铁钉或铁丝等连接装置将套管1的两端与两侧模102分别固定连接;随后,向两个侧模102之间浇筑混凝土101,待混凝土101凝固后,如图5所示,拆除侧模102,并通过定位件3将外部连接件固定在混凝土101表面;在需要拆除预埋装置时,只需取出定位杆2,然后利用锤子敲击套管1的小头端,以将套管1整体由混凝土101内敲出,在此过程中,由于套管1的外径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套管1受敲击一端的截面积小于另一端的截面积,因而只需敲击少数次即可使套管1的外壁脱离混凝土101,操作过程方便快捷,由此实现预埋装置的重复利用,另外,由于无需使用穿墙套管,可有效节约施工成本。
本实施例中,定位杆2为螺杆,定位杆2与套管1螺纹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螺纹连接的稳定性强,同时便于装配,可避免定位杆2从套管1中脱离。
进一步地,预埋装置还包括结构螺母4,结构螺母4穿设在套管1内,结构螺母4的外壁与套管1的内壁连接,定位杆2与结构螺母4螺纹连接。具体地,套管1的内壁也可设置为圆柱体,并在套管1的内壁设置于定位杆2连接的螺纹,本实施例中,套管1的内壁设置为锥形,配合结构螺母4的设置,可有效节约套管1的制造成本,在制造过程中,只需在套管1浇筑完成后,将结构螺母4从套管1的大头端穿入套管1内,然后将结构螺母4与套管1的内壁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即可,有效减少了套管1用料,利于节约套管1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定位杆2由套管1的小头端穿设在套管1内。具体地,由此在本实施例装配完成后,可减小套管1开口在混凝土101表面的占用面积,减小套管1内渗水的几率。
进一步地,预埋装置还包括盖板5,盖板5设置在套管1的大头端。由此设置,可避免外部的水汽由套管1的端面渗入套管1内,防止混凝土101漏水。
进一步地,预埋装置还包括定位螺母6,定位螺母6穿设在套管1内,定位螺母6的一端与盖板5固定连接,定位螺母6的另一端朝向套管1的小头端延伸设置,定位杆2位于套管1内的端部与定位螺母6螺纹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定位螺母6的设置,可进一步提高套管1与定位杆2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定位杆2在套管1内移位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预埋装置还包括防护板7,防护板7套设在定位杆2上,防护板7的任一端面与套管1的小头端贴合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向两个侧模102之间浇筑混凝土101前,即将防护板7安装在定位杆2上,并使防护板7与套管1的小头端贴合设置,随后再浇筑混凝土101,在此过程中,由于防护板7的设置,可避免在浇筑混凝土101的过程中,混凝土101渗入套管1内,从而避免套管1损坏,便于后期套管1的重复利用。
进一步地,防护板7靠近套管1的一端面连接有定位管8,定位管8套设在定位杆2上,定位管8卡设在定位杆2与套管1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定位管8的设置,可进一步避免混凝土渗入套管1内。
本实施例中,定位件3为螺母,定位件3与定位杆2螺纹连接,定位件3设置为螺母,结构简单,利于节约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套管1的小头端的外径为23-25mm。具体地,套管1的小头端的外径为24mm,本申请的申请人经过试验得出,套管1的小头端的外径在上述条件下时,具有较稳定的使用性能,同时便于拆卸。
以上所描述的多个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若涉及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若涉及到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Claims (10)

1.一种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1)、定位杆(2)和定位件(3);所述套管(1)的外径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套管(1)的两端分为外径较小的小头端和外径较大的大头端,所述定位杆(2)的一端由套管(1)的小头端或大头端穿设在套管(1)内,所述定位杆(2)的另一端向套管(1)外延伸设置;所述定位件(3)套设在定位杆(2)上,所述定位件(3)位于套管(1)外;所述定位杆(2)与套管(1)之间及所述定位件(3)与定位杆(2)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2)为螺杆,所述定位杆(2)与套管(1)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装置还包括结构螺母(4),所述结构螺母(4)穿设在套管(1)内,所述结构螺母(4)的外壁与套管(1)的内壁连接,所述定位杆(2)与结构螺母(4)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2)由套管(1)的小头端穿设在套管(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装置还包括盖板(5),所述盖板(5)设置在套管(1)的大头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装置还包括定位螺母(6),所述定位螺母(6)穿设在套管(1)内,所述定位螺母(6)的一端与盖板(5)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螺母(6)的另一端朝向套管(1)的小头端延伸设置,所述定位杆(2)位于套管(1)内的端部与定位螺母(6)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装置还包括防护板(7),所述防护板(7)套设在定位杆(2)上,所述防护板(7)的任一端面与套管(1)的小头端贴合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7)靠近套管(1)的一端面连接有定位管(8),所述定位管(8)套设在定位杆(2)上,所述定位管(8)卡设在定位杆(2)与套管(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3)为螺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的小头端的外径为23-25mm。
CN202120741016.3U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预埋装置 Active CN216076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41016.3U CN216076397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预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41016.3U CN216076397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预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76397U true CN216076397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35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41016.3U Active CN216076397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预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763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92738B (zh) 一种预埋式脚手架连墙件及其施工方法
CN215107286U (zh) 清水混凝土墙模板体系
CN107964944B (zh) 一种灌注桩钢筋笼组件及其施工方法
CN109653485A (zh) 一种无需割除且可回收的连墙件及其施工方法
CN216076397U (zh) 一种预埋装置
CN112942864A (zh) 一种预埋装置
CN108487238A (zh) 一种灌注桩桩头处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1286574U (zh) 一种可拆卸式外架连墙件
CN205134188U (zh) 一种深埋锚具
CN208950311U (zh) 一种用于剪力墙模板支设的缓冲式对拉结构
CN209925007U (zh) 一种隧道初支上台阶拱架连接钢板保护装置
KR102105232B1 (ko) 강관 말뚝에 밀착되는 가설벤트 연결용 강관 말뚝 캡
KR100771232B1 (ko) 거푸집 간격 유지구
CN218758664U (zh) 连墙组件
CN110778028A (zh) 灌浆套筒组件及其施工方法
CN218176609U (zh) 一种用于纯剪力墙部位的三段式暗埋连墙装置
CN109057337A (zh)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后浇区施工方法
CN220319171U (zh) 混凝土浇筑结构外露钢筋防护装置
CN219754024U (zh) 混凝土浇筑对拉杆
CN219932680U (zh) 一种可拆卸的防水螺杆
CN220644876U (zh) 一种稳定强化型后增芯柱结构
CN214785878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用的脚手架
CN210685404U (zh) 一种应用于混凝土剪力墙施工的防渗漏可周转偏心套管
CN214834812U (zh)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模板拉杆
CN103615109B (zh) 一种对拉螺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