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72597U - 救援开门装置、救援系统及别墅电梯 - Google Patents

救援开门装置、救援系统及别墅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72597U
CN216072597U CN202122393719.4U CN202122393719U CN216072597U CN 216072597 U CN216072597 U CN 216072597U CN 202122393719 U CN202122393719 U CN 202122393719U CN 216072597 U CN216072597 U CN 2160725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cue
car
door
lock assembly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9371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超波
姚鹏伟
许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Trans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Trans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Trans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Trans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9371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725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725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725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救援开门装置、救援系统及别墅电梯。其中,救援开门装置包括:底板、传动机构、锁组件、旋转压板以及感应开关;旋转压板枢转连接于底板上,其初始与底板具有一锐角;感应开关位于旋转压板初始状态下的下方,旋转压板能够通过自身枢转按压触发感应开关;锁组件控制电梯井道门锁附和打开,旋转压板通过传动机构与锁组件相连接,并通过自身枢转带动锁组件进行开门动作。本实用新型针对别墅电梯的实际情况,能够在别墅电梯出现故障时提供救援,充分保障乘坐者的人身安全。其可在出现故障时,控制轿厢自救援向下运行,并在运行至井道底部时,触发设置在井道底部的救援开门装置,进而打开轿厢门和井道门,使乘坐者能够及时脱离所在轿厢。

Description

救援开门装置、救援系统及别墅电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救援开门装置、井道及别墅电梯。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建筑通常都配备有电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故障,有的电梯配备有救援系统。即当电梯运行出现故障时,可控制电梯在某一楼层停留,然后打开轿厢门和井道门,以便于乘坐者逃出。然而,上述救援系统依然存在安全性问题,即当轿厢门和井道门打开,轿厢突然启动向下运行时,则给乘坐者带来剪切的风险。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救援开门装置、井道及别墅电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救援开门装置,其包括:底板、传动机构、锁组件、旋转压板以及感应开关;
所述旋转压板枢转连接于所述底板上,其初始与所述底板具有一锐角;
所述感应开关位于所述旋转压板初始状态下的下方,所述旋转压板能够通过自身枢转按压触发所述感应开关;
所述锁组件控制电梯井道门锁附和打开,所述旋转压板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锁组件相连接,并通过自身枢转带动所述锁组件进行开门动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救援开门装置的改进,所述传动机构为一拉索,所述拉索一端与所述旋转压板的端部相连接,另一端通过一拉索端头与所述锁组件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救援开门装置的改进,所述锁组件为三角锁组件,其枢转设置于所在电梯井道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救援开门装置的改进,所述救援开门装置还包括:下支架、上支架以及套管;所述下支架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上支架靠近所述锁组件设置,所述套管分别固定于所述下支架和上支架上,所述拉索依次穿过所述上、下支架上的套管与所述锁组件相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救援系统,其包括:触发装置、控制装置以及如上所述的救援开门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自救接触器、自救到位接触器以及松闸延时继电器;
所述触发装置经所述自救接触器与所述松闸延时继电器相连接;
所述自救接触器反馈松闸信号,所述松闸延时继电器反馈松闸延时信号;
所述救援开门装置的感应开关与所述自救到位接触器相连接;
所述感应开关反馈轿厢制动信号,所述自救到位接触器反馈门机断电信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救援系统的改进,所述触发装置包括:第一触发按钮和第二触发按钮;所述第一触发按钮与所述自救接触器相连接,所述第二触发按钮与抱闸控制器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救援系统的改进,所述第一触发按钮和第二触发按钮同时按下时,所述救援系统启动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救援系统的改进,所述救援系统还包括语音播报器和轿厢高度显示器;所述松闸延时继电器、自救接触器、自救到位接触器分别与所述语音播报器相连接,所述轿厢高度显示器显示轿厢距离井道底部的高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别墅电梯,其包括:轿厢、井道以及如上所述的救援系统;
所述轿厢在动力系统的驱动下于所述井道中进行升降运动;
所述救援开门装置设置于所述井道的底部,所述触发装置设置于所述轿厢中,所述电源能够为所述救援系统以及轿厢的运行供电;
所述触发装置动作时,所述别墅电梯的主机抱闸进行松闸,所述轿厢向下运行,并能够在运行至井道底部时,通过所述旋转压板触发所述感应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别墅电梯的改进,所述触发装置嵌入于所述轿厢的内壁中,且由与轿厢内壁枢转连接的盖板进行封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针对别墅电梯的实际情况,能够在别墅电梯出现故障时提供救援,充分保障乘坐者的人身安全。其可在出现故障时,控制轿厢自救援向下运行,并在运行至井道底部时,触发设置在井道底部的救援开门装置,进而打开轿厢门和井道门,使得乘坐者能够及时脱离所在轿厢,并克服了现有救援系统存在剪切风险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别墅电梯一实施例中救援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第一触发按钮和第二触发按钮嵌入于轿厢内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救援系统中救援开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别墅电梯。
本实施例的别墅电梯包括:电源、轿厢、井道以及救援系统。该别墅电梯配备有电梯所必要的结构,例如动力系统、主机抱闸、门机、导轨等。其中,轿厢在动力系统的带动下在井道中沿导轨进行升降运动,主机抱闸通过对主机驱动轮的夹持从而实现轿厢运行时的制动,而门机用于控制轿厢门的打开或者关闭。电源作为备用电源,为动力系统、主机抱闸、门机等供电。
如图1所示,救援系统用于在别墅电梯出现故障时提供救援,充分保障了乘坐者的人身安全。该救援系统100包括:触发装置10、控制装置20以及救援开门装置30。需要说明的是,救援系统100中所涉及的电子器件(触发按钮、自救接触器、自救到位接触器、松闸延时继电器等)均采用现有的成品器件。
其中,触发装置10用于控制救援系统的启动。一个实施方式中,触发装置10包括:第一触发按钮11和第二触发按钮12。此时,救援系统被设置为:当第一触发按钮11和第二触发按钮12同时按下时,救援系统启动工作。通过采用两个触发按钮启动救援系统的方式,有利于避免乘坐者的误操作。
配合参照图2所示,为了便于乘坐者方便操作,触发装置10嵌入于轿厢的内壁中,且由与轿厢内壁枢转连接的盖板13进行封闭。如此,当别墅电梯出现故障需要进行救援时,乘坐者打开上述盖板,同时按压第一触发按钮11 和第二触发按钮12,即可触发救援系统开始工作。
控制装置20用于实现轿厢的自救援向下运行,即轿厢在备用电源供电的条件下,主机抱闸执行松闸动作,在动力系统的带动下逐渐下降至井道的底部。
控制装置20包括:自救接触器21、自救到位接触器22以及松闸延时继电器23。
其中,触发装置10经自救接触器21与松闸延时继电器23相连接。具体地,第一触发按钮11与自救接触器21相连接,第二触发按钮12与抱闸控制器相连接。且自救接触器21能够用于反馈松闸信号,松闸延时继电器23能够用于反馈松闸延时信号。
如此,当乘坐者按下第一触发按钮11时,自救接触器21动作,其控制主机抱闸供电,并使其松闸实现轿厢的自救援向下运行。同时,系统控制电梯强制进入封星状态以及控制电梯强制进入检修状态。此外,松闸延时继电器23随自救接触器21的动作而工作,此松闸延时继电器23控制电动松闸装置延时启动。其中,电动松闸装置为驱动主机抱闸张开的装置,如此设置,是为了后续语音提示进行准备,避免突然轿厢启动自救援向下运行,造成乘客的恐慌。
救援开门装置30的感应开关与自救到位接触器22相连接。且感应开关反馈轿厢制动信号,自救到位接触器22反馈门机断电信号。
如此,当轿厢自救援向下运行到井道最底端,抵靠并触发该感应开关时,动力系统接收感应开关反馈的轿厢制动信号,并控制轿厢停止自救向下运行运动。同时,自救到位接触器22随感应开关的触发而工作,其控制门机电源断开,进而能够在内侧将轿厢门打开。救援开门装置30进一步打开井道门,从而使得乘坐者能够及时脱离所在轿厢,克服了现有救援系统存在剪切风险的问题。
此外,救援系统还包括语音播报器和轿厢高度显示器40,其中,松闸延时继电器23、自救接触器21、自救到位接触器22分别与语音播报器相连接。轿厢高度显示器40用于,在轿厢自救援向下运行过程中,可以显示电梯轿厢所处的实时高度。该轿厢高度显示器40与设置于轿厢底部的距离传感器信号传输,并显示距离传感器探测的轿厢与井道底部之间的距离。
如此,该播报电梯自救援向下运行前的语音提示,以及播报电梯自救援向下运行过程中的语音提示,最后播报电梯自救援向下运行到位后的语音提示,为乘坐者提供语音指导,以及在电梯自救援向下运行过程中为乘坐者显示轿厢所处的实时高度,从而充分安抚乘坐者的心理状态。
如上所述,救援开门装置30用于打开井道门。具体地,如图3所示,该救援开门装置30包括:底板31、传动机构32、锁组件33、旋转压板34以及感应开关35。
其中,旋转压板34枢转连接于底板31上,其初始与底板31具有一锐角。同时,该旋转压板34与底板31之间可设置一阻尼部件,该阻尼部件使得旋转压板34相对底板31保持初始的夹角,并能够在外部作用力脱离时,使得旋转压板34回复至初始位置。例如,该阻尼部件可以为一弹簧,或者可以为一转轴阻尼器等。
感应开关35位于旋转压板34初始状态下的下方,旋转压板34能够通过自身枢转按压触发感应开关35。如此,当轿厢向下运行运动至井道底部时,可与旋转压板34作用,并带动其进行枢转进而按压触发其下方的感应开关35。
锁组件33安装于井道门上,其可控制电梯井道门锁附和打开。一个实施方式中,锁组件33可以采用现有的三角锁组件33,其枢转设置于所在电梯井道门上。此时,该三角锁组件33通过自身的枢转实现电梯井道门的锁定或者解锁。
旋转压板34通过传动机构32与锁组件33相连接,并通过自身枢转带动锁组件33进行开门动作。如此,当旋转压板34枢转动作时,可通过传动结构带动锁组件33进行枢转,进而实现电梯井道门的解锁。
传动机构32为一拉索,拉索一端与旋转压板34的端部相连接,另一端通过一拉索端头320与锁组件33传动连接。从而,旋转压板34在枢转按压触发感应开关35的同时,可同步拉动上述拉索,进而带动锁组件33的解锁。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上述拉索的安装固定,救援开门装置30还包括:下支架36、上支架37以及套管38。此时,下支架36固定于底板31上,上支架37靠近锁组件33设置,套管38分别固定于下支架36和上支架37上,拉索依次穿过上、下支架36上的套管38与锁组件33相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针对别墅电梯的实际情况,能够在别墅电梯出现故障时提供救援,充分保障乘坐者的人身安全。其可在出现故障时,控制轿厢自救援向下运行,并在运行至井道底部时,触发设置在井道底部的救援开门装置,进而打开轿厢门和井道门,使得乘坐者能够及时脱离所在轿厢,并克服了现有救援系统存在剪切风险的问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救援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开门装置包括:底板、传动机构、锁组件、旋转压板以及感应开关;
所述旋转压板枢转连接于所述底板上,其初始与所述底板具有一锐角;
所述感应开关位于所述旋转压板初始状态下的下方,所述旋转压板能够通过自身枢转按压触发所述感应开关;
所述锁组件控制电梯井道门锁附和打开,所述旋转压板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锁组件相连接,并通过自身枢转带动所述锁组件进行开门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援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为一拉索,所述拉索一端与所述旋转压板的端部相连接,另一端通过一拉索端头与所述锁组件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救援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组件为三角锁组件,其枢转设置于所在电梯井道门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救援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开门装置还包括:下支架、上支架以及套管;所述下支架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上支架靠近所述锁组件设置,所述套管分别固定于所述下支架和上支架上,所述拉索依次穿过所述上、下支架上的套管与所述锁组件相连接。
5.一种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系统包括:触发装置、控制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救援开门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自救接触器、自救到位接触器以及松闸延时继电器;
所述触发装置经所述自救接触器与所述松闸延时继电器相连接;
所述自救接触器反馈松闸信号,所述松闸延时继电器反馈松闸延时信号;
所述救援开门装置的感应开关与所述自救到位接触器相连接;
所述感应开关反馈轿厢制动信号,所述自救到位接触器反馈门机断电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装置包括:第一触发按钮和第二触发按钮;所述第一触发按钮与所述自救接触器相连接,所述第二触发按钮与抱闸控制器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按钮和第二触发按钮同时按下时,所述救援系统启动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系统还包括语音播报器和轿厢高度显示器;所述松闸延时继电器、自救接触器、自救到位接触器分别与所述语音播报器相连接,所述轿厢高度显示器显示轿厢距离井道底部的高度。
9.一种别墅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别墅电梯包括:电源、轿厢、井道以及如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救援系统;
所述轿厢在动力系统的驱动下于所述井道中进行升降运动;
所述救援开门装置设置于所述井道的底部,所述触发装置设置于所述轿厢中,所述电源能够为所述救援系统以及轿厢的运行供电;
所述触发装置动作时,所述别墅电梯的主机抱闸进行松闸,所述轿厢向下运行,并能够在运行至井道底部时,通过所述旋转压板触发所述感应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别墅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装置嵌入于所述轿厢的内壁中,且由与轿厢内壁枢转连接的盖板进行封闭。
CN202122393719.4U 2021-09-30 2021-09-30 救援开门装置、救援系统及别墅电梯 Active CN2160725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3719.4U CN216072597U (zh) 2021-09-30 2021-09-30 救援开门装置、救援系统及别墅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3719.4U CN216072597U (zh) 2021-09-30 2021-09-30 救援开门装置、救援系统及别墅电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72597U true CN216072597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37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93719.4U Active CN216072597U (zh) 2021-09-30 2021-09-30 救援开门装置、救援系统及别墅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725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21042B2 (en) Elevator provided with a safety device arrangement
WO2001081226A1 (en) Remote rescue of trapped elevator passengers
US6892862B2 (en) Elevator car with a driving pulley driving machine integrated therein
CN105984775A (zh) 电梯救援系统
JP2012250786A (ja) ドア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4209251B2 (ja) エレベータの非常止め装置
CN110589653A (zh) 一种智能脱困电梯及其独立脱困装置和智能电梯脱困方法
CN107473045A (zh) 新型无机房双向限速器
JP2007276986A (ja) エレベータの閉じ込め故障救出方法
CN111532929A (zh) 无机房电梯的救援控制方法、无机房电梯及救援辅助装置
CN216072597U (zh) 救援开门装置、救援系统及别墅电梯
CN107265222B (zh) 一种电梯检修装置及电梯检修控制方法
CN113697631A (zh) 救援开门装置、井道及别墅电梯
CN203833441U (zh) 一种用于电梯的带轿门锁的同步门刀装置
EP1598300A1 (en) Governor for elevator, and elevator equipment
JP5939845B2 (ja) 油圧式エレベータ、及び油圧式エレベータの戸開走行防止方法
JP2005239329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保守作業用管制装置
KR100616017B1 (ko) 덤웨이터의 카 고정장치
CN212315272U (zh) 一种集成轿门锁门刀
KR100891443B1 (ko) 엘리베이터 브레이크 시스템의 출력지연 제동장치 및 그제동방법
KR101715330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피트 전용 수동 운전리모컨
CN112408138A (zh) 一种浅底坑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
CN111573486A (zh) 一种集成轿门锁门刀
CN214114568U (zh) 一种浅底坑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
CN207390723U (zh) 新型无机房双向限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