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72530U - 络筒机自动换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络筒机自动换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72530U
CN216072530U CN202121949952.XU CN202121949952U CN216072530U CN 216072530 U CN216072530 U CN 216072530U CN 202121949952 U CN202121949952 U CN 202121949952U CN 216072530 U CN216072530 U CN 216072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bbin
yarn
winding
assembly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4995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晓航
侯�忠
郑纯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ahongma Textile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ahongma Textile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ahongma Textile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ahongma Textile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4995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72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72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725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纱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络筒机自动换料装置,该络筒机自动换料装置包括移载机构、纱管换料机构、视觉定位控制系统和络筒换料机构,移载机构沿络筒机的络筒工位排布方向直线移动;纱管换料机构设置在移载机构上,纱管换料机构用于取出络筒工位上的空载纱管,将装载有待整理管纱的纱管输送至预设纱管舱内;络筒换料机构包括安装座、吸纱组件、下料组件和上料组件,安装座设置有用于装载空载纸筒的型腔,吸纱组件、下料组件和上料组件均设置在安装座上,采用多个单工序作业结构互相配合,实现自动化管纱换料和络筒换料,换料效率高,有效地提高该络筒机的产能,有利于企业发展。

Description

络筒机自动换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纱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络筒机自动换料装置。
背景技术
络筒机是纺织行业的专用设备。络筒作为纺纱的最后一道工序和织造的首道工序,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而在纺织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改变卷装,增加纱线卷装的容纱量:通过络筒将容量较少的管纱(或绞纱)连接起来,做成容量较大的筒子,一只筒子的容量相当于二十多只管纱。筒子可用于整经,并捻,卷纬,染色,无梭织机上的纬纱以及针织用纱等。这些工序如果直接使用管纱会造成停台时间过多,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也影响产品质量的提高,所以增加卷装容量是提高后道工序生产率和质量的必要条件。
清除纱线上的疵点,改善纱线品质:棉纺厂生产的纱线上存在着一些疵点和杂质,比如粗节,细节,双纱,弱捻纱,棉结等。络筒时利用清纱装置对纱线进行检查,清除纱线上对织物的质量有影响的疵点和杂质,提高纱线的均匀度和光洁度,以利于减少纱线在后道工序中的断头,提高织物的外观质量。纱线上的疵点和杂质在络筒工序被清除是最合理的,因为络筒时每只筒子的工作是独立进行的,在某只筒子处理断头时,其它筒子可以不受影响继续工作。
传统的络筒机大多数都是通过人工作业实现换料,随着近年用工成本的不断攀升、人口老龄化与教育普及化,并且工作环境高温、高粉尘、高湿度、高噪音,纺织企业招工难、用工贵的问题日益突出,人工作业的换料方式越来越不符合企业发展理念,急需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络筒机自动换料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络筒机大多数都是通过人工作业实现换料,人工作业的换料方式越来越不符合企业发展理念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络筒机自动换料装置,包括:移载机构、纱管换料机构、视觉定位控制系统和络筒换料机构,所述移载机构沿络筒机的络筒工位排布方向直线移动;所述纱管换料机构设置在所述移载机构上,所述纱管换料机构用于取出络筒工位上的空载纱管,将装载有待整理管纱的纱管输送至预设纱管舱内;所述络筒换料机构包括安装座、吸纱组件、下料组件和上料组件,所述安装座设置有用于装载空载纸筒的型腔,所述吸纱组件、所述下料组件和所述上料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下料组件用于移除络筒工位上的满载丝锭,所述吸纱组件用于接收中断的丝头,所述上料组件设置在所述型腔的输出端且用于输送空载纸筒至下料后的络筒工位上,所述视觉定位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所述视觉定位控制系统与所述纱管换料机构和所述络筒换料机构电性驱动连接且用于识别络筒工位的位置信息,以驱动所述纱管换料机构和所述络筒换料机构的输出端能够移动至预设位置。
可选地,所述移载机构为直线滑台或沿预设路径直线移动的载具,所述移载机构上设置有安装基板。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所述型腔设置有朝上的开口,所述开口供单个空载纸筒通过,所述型腔的底部设置有抬升组件,所述抬升组件的输出端作为所述型腔的底壁承载所有纸筒且用于抬升纸筒往所述开口的方向移动,所述上料组件设置在所述开口的位置一侧。
可选地,所述上料组件包括旋转夹持部件和纸筒输送部件,所述纸筒输送部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旋转夹持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旋转夹持部件和所述纸筒输送部件对称位于所述型腔的开口两侧,所述纸筒输送部件的输出端朝向所述旋转夹持部件设置且用于输送经所述抬升组件输出至所述开口位置的空载纸筒至所述旋转夹持部件的输出端,所述旋转夹持部件的输出端在所述纸筒输送部件和络筒机的络筒工位之间往复运动。
可选地,所述纸筒输送部件包括设置第一夹持部和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夹持部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的上端且位于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输出端能够往所述开口的上方移动以延伸至空载纸筒的内圈中,所述第一驱动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夹持部驱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旋转夹持部件包括旋转摆臂、第二驱动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旋转摆臂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二驱动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二夹持部设置在所述旋转摆臂的自由端,所述第二驱动部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转摆臂驱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的输出端能够开合形成适配空载纸筒的夹持槽体结构。
可选地,所述吸纱组件包括吸纱机械手、吸纱枪和第三夹持部,所述吸纱机械手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吸纱枪和所述第三夹持部均设置在所述吸纱机械手的输出端,所述吸纱枪与络筒机的负压装置的输出端管道连接,所述第三夹持部用于夹持固定经所述吸纱枪的输出端吸附的丝头。
可选地,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下料机械手和第四夹持部,所述下料机械手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四夹持部设置在所述下料机械手的输出端,所述第四夹持部的输出端开合形成用于夹持络筒机的络筒工位上的纸筒限位架的夹持型腔结构。
可选地,所述纱管换料机构包括载料仓、换料机械手和引线组件,所述载料仓、所述换料机械手和所述引线组件沿所述安装基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载料仓用于装载待络筒管纱,所述引线组件用于牵引待络筒管纱的线头,所述换料机械手用于移载防止在所述载料仓内的管纱至所述引线组件上,以及将所述引线组件牵引出来的线头转送至络筒机的导丝装置上。
可选地,所述引线组件包括安装台、限位部和负压部,所述安装台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上,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台上且用于限位待络筒管纱,所述负压部用于吸附待络筒管纱的线头,所述负压部和所述限位部之间设置有用于供所述换料机械手的输出端夹持引线的间隙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络筒机自动换料装置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所述视觉定位控制系统获取络筒工位的位置信息后,管纱更换:所述管纱换料机构将空载的纱管取离络筒机,并将新的管纱设置在络筒机的管纱安装位上,且将丝线引向络筒机的导丝装置上;络筒换料:设置在安装座上的吸纱组件将待换料络筒工位上的纺丝切断并吸附接收暂存,所述下料组件将络筒工位上的络筒架抬升后,将络筒架的单边限位板水平推动,使络筒架解锁满载纸筒,满载纸筒受重下落滚动至络筒机的预设下料位上,所述上料组件将空载纸筒输送至络筒工位上,下料组件驱动络筒架限位空载纸筒,所述吸纱组件将暂存的纺丝引导至新的纸筒上,完成络筒换料;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传统的络筒机大多数都是通过人工作业实现换料,人工作业的换料方式越来越不符合企业发展理念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络筒机自动换料装置采用多个单工序作业结构互相配合,实现自动化管纱换料和络筒换料,换料效率高,有效地提高该络筒机的产能,有利于企业发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络筒换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纱管换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纱管换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移载机构 20—纱管换料机构 30—络筒换料机构
31—安装座 32—吸纱组件 33—下料组件
34—上料组件 311—抬升组件 341—旋转夹持部件
342—纸筒输送部件 21—载料仓 22—换料机械手
23—引线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3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提供一种络筒机自动换料装置,包括移载机构10、纱管换料机构20和络筒换料机构30,所述移载机构10沿络筒机的络筒工位排布方向直线移动;所述纱管换料机构20设置在所述移载机构10上,所述纱管换料机构20用于取出络筒工位上的空载纱管,将装载有待整理管纱的纱管输送至预设纱管舱内;所述络筒换料机构30包括安装座31、吸纱组件32、下料组件33和上料组件34,所述安装座31设置有用于装载空载纸筒的型腔,所述吸纱组件32、所述下料组件33和所述上料组件34均设置在所述安装座31上,所述下料组件33用于移除络筒工位上的满载丝锭,所述吸纱组件32用于接收中断的丝头,所述上料组件34设置在所述型腔的输出端且用于输送空载纸筒至下料后的络筒工位上,所述视觉定位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安装座31内,所述视觉定位控制系统与所述纱管换料机构20和所述络筒换料机构30电性驱动连接且用于识别络筒工位的位置信息,以驱动所述纱管换料机构20和所述络筒换料机构30的输出端能够移动至预设位置。
在其余实施例中,当该络筒机自动换料适用于大容量线筒卷绕至多个小容量线筒时,所述上料组件34用于输送满载的大容量绕线筒至络筒工位上,所述下料组件33用于移除络筒工位上的空载纸筒。
具体的,所述视觉定位控制系统获取络筒工位的位置信息后,管纱更换:所述管纱换料机构将空载的纱管取离络筒机,并将新的管纱设置在络筒机的管纱安装位上,且将丝线引向络筒机的导丝装置上;络筒换料:设置在安装座31上的吸纱组件32将待换料络筒工位上的纺丝切断并吸附接收暂存,所述下料组件33将络筒工位上的络筒架抬升后,将络筒架的单边限位板水平推动,使络筒架解锁满载纸筒,满载纸筒受重下落滚动至络筒机的预设下料位上,所述上料组件34将空载纸筒输送至络筒工位上,下料组件33驱动络筒架限位空载纸筒,所述吸纱组件32将暂存的纺丝引导至新的纸筒上,完成络筒换料;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传统的络筒机大多数都是通过人工作业实现换料,人工作业的换料方式越来越不符合企业发展理念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络筒机自动换料装置采用多个单工序作业结构互相配合,实现自动化管纱换料和络筒换料,换料效率高,有效地提高该络筒机的产能,有利于企业发展。
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载机构10为直线滑台或沿预设路径直线移动的载具,所述移载机构10上设置有安装基板,具体的,采用直线滑台作为移载机构10时,移载机构10的导轨单元沿络筒机的络筒工位排布方向直线铺设;采用载具,例如,载料车作为移载机构10时,可在络筒机的络筒工位一侧设置磁性导向线,引导载料车沿预设方向稳定移动。
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31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所述型腔设置有朝上的开口,所述开口供单个空载纸筒通过,所述型腔的底部设置有抬升组件311,所述抬升组件311的输出端作为所述型腔的底壁承载所有纸筒且用于抬升纸筒往所述开口的方向移动,所述上料组件34设置在所述开口的位置一侧,所述抬升组件311包括抬顶件和顶板,所述抬顶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型腔的底壁上,所述顶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抬顶件的输出端,所述顶板呈水平设置,所述抬顶件为液压缸、气缸或电动推杆。
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料组件34包括旋转夹持部件341和纸筒输送部件342,所述纸筒输送部件342设置在所述安装座31上,所述旋转夹持部件341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31上,所述旋转夹持部件341和所述纸筒输送部件342对称位于所述型腔的开口两侧,所述纸筒输送部件342的输出端朝向所述旋转夹持部件341设置且用于输送经所述抬升组件311输出至所述开口位置的空载纸筒至所述旋转夹持部件341的输出端,所述旋转夹持部件341的输出端在所述纸筒输送部件342和络筒机的络筒工位之间往复运动,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31的上端成锥形状结构设置,所述旋转夹持部件341能够旋转至安装座31的倾斜端面上进行接料。
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纸筒输送部件342包括设置第一夹持部和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31上,所述第一夹持部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31的上端且位于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输出端能够往所述开口的上方移动以延伸至空载纸筒的内圈中,所述第一驱动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夹持部驱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31上设置有导轨,所述第一夹持部滑动连接在所述导轨上,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两组对称设置所述开口两侧的伸缩件,例如气缸或电动推杆,两组所述伸缩件的输出端能够延伸至纸筒内圈形成夹爪结构,两组所述伸缩件通过横梁连接同步移动,在其余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导轨的数量为两组,两组伸缩件与对应的第一驱动部连接,两组伸缩件与对应的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为气缸、电动推杆或直线电机。
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可以是截面适配纸筒外壁弧形结构的抵接垫体,所述第一驱动部通过该第一夹持部直接推挤空载纸筒往下料组件33的方向移动。
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夹持部件341包括旋转摆臂、第二驱动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旋转摆臂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31上,所述第二驱动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31上,所述第二夹持部设置在所述旋转摆臂的自由端,所述第二驱动部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转摆臂驱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的输出端能够开合形成适配空载纸筒的夹持槽体结构,具体的,所述第二驱动部为驱动电机,移载机构10驱动安装座31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旋转摆臂的自由端位于络筒工位和下料组件33的输出端两点构成的圆形路径上,所述旋转摆臂的固定端位于络筒工位和下料组件33的输出端两点构成的圆形路径的圆心上,所述旋转摆臂的长度与络筒工位和下料组件33的输出端两点构成的圆形路径的半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夹持部为启动手指,所述第二夹持部转动连接在所述旋转摆臂的自由端,以便于能够旋转调整放料角度。
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纱组件32包括吸纱机械手、吸纱枪和第三夹持部,所述吸纱机械手设置在所述安装座31上,所述吸纱枪和所述第三夹持部均设置在所述吸纱机械手的输出端,所述吸纱枪与络筒机的负压装置的输出端管道连接,所述第三夹持部用于夹持固定经所述吸纱枪的输出端吸附的丝头,具体的,获取络筒工位的位置信息后,所述视觉定位控制系统驱动吸纱机械手的输出端移动至预设位置,吸纱枪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切断丝线的裁切单元,负压装置进入负压状态后,裁切单元切断丝线,吸纱枪吸附断开的线头实现暂存,当络筒换料完毕后,吸纱机械手驱动吸纱枪移动,使线头卷绕在空载纸筒上。
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料组件33包括下料机械手和第四夹持部,所述下料机械手设置在所述安装座31上,所述第四夹持部设置在所述下料机械手的输出端,所述第四夹持部的输出端开合形成用于夹持络筒机的络筒工位上的纸筒限位架的夹持型腔结构,所述下料机械手为多轴机械手,所述第四夹持部为能够适配络筒架的启动夹指,具体的,下料机械手驱动第四夹持部往络筒架的边框方向移动,第四夹持部夹持络筒架的边框限位板,下料时:下料机械手驱动第四夹持部先往上移动,使络筒架旋转抬升,下料机械手驱动第四夹持部水平移动,使络筒架的边框限位板远离满载纸筒,实现解锁,满载纸筒受重下落至络筒机预设下料位上,完成下料,上料时:下料机械手驱动第四夹持部沿原路径复位实现空载纸筒夹持限位,完成上料。
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纱管换料机构20包括载料仓21、换料机械手22和引线组件23,所述载料仓21、所述换料机械手22和所述引线组件23沿所述安装基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载料仓21用于装载待络筒管纱,所述引线组件23用于牵引待络筒管纱的线头,所述换料机械手22用于移载防止在所述载料仓21内的管纱至所述引线组件23上,以及将所述引线组件23牵引出来的线头转送至络筒机的导丝装置上。
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线组件23包括安装台、限位部和负压部,所述安装台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上,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台上且用于限位待络筒管纱,所述负压部用于吸附待络筒管纱的线头,所述负压部和所述限位部之间设置有用于供所述换料机械手22的输出端夹持引线的间隙结构。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当该换料装置应用在大容量绕线筒分卷在小容量纸筒上时,所述纱管换料机构20包括载料仓21和换料机械手22,所述载料仓21设置有用于装载满载的小容量绕线筒的成品腔和用于装载空载纸筒的开口型腔,所述换料机械手22用于将络筒机的络筒工位上的满载小容量绕线筒转送至成品腔内,并将开口型腔内的空载纸筒转送至络筒机的络筒工位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络筒机自动换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载机构,沿络筒机的络筒工位排布方向直线移动;
纱管换料机构,设置在所述移载机构上,所述纱管换料机构用于取出络筒工位上的空载纱管,将装载有待整理管纱的纱管输送至预设纱管舱内;
络筒换料机构,包括安装座、吸纱组件、下料组件和上料组件,所述安装座设置有用于装载空载纸筒的型腔,所述吸纱组件、所述下料组件和所述上料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下料组件用于移除络筒工位上的满载丝锭,所述吸纱组件用于接收中断的丝头,所述上料组件设置在所述型腔的输出端且用于输送空载纸筒至下料后的络筒工位上;
视觉定位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所述视觉定位控制系统与所述纱管换料机构和所述络筒换料机构电性驱动连接且用于识别络筒工位的位置信息,以驱动所述纱管换料机构和所述络筒换料机构的输出端能够移动至预设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络筒机自动换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机构为直线滑台或沿预设路径直线移动的载具,所述移载机构上设置有安装基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络筒机自动换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所述型腔设置有朝上的开口,所述开口供单个空载纸筒通过,所述型腔的底部设置有抬升组件,所述抬升组件的输出端作为所述型腔的底壁承载所有纸筒且用于抬升纸筒往所述开口的方向移动,所述上料组件设置在所述开口的位置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络筒机自动换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包括旋转夹持部件和纸筒输送部件,所述纸筒输送部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旋转夹持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旋转夹持部件和所述纸筒输送部件对称位于所述型腔的开口两侧,所述纸筒输送部件的输出端朝向所述旋转夹持部件设置且用于输送经所述抬升组件输出至所述开口位置的空载纸筒至所述旋转夹持部件的输出端,所述旋转夹持部件的输出端在所述纸筒输送部件和络筒机的络筒工位之间往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络筒机自动换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纸筒输送部件包括设置第一夹持部和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夹持部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的上端且位于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输出端能够往所述开口的上方移动以延伸至空载纸筒的内圈中,所述第一驱动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夹持部驱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络筒机自动换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夹持部件包括旋转摆臂、第二驱动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旋转摆臂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二驱动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二夹持部设置在所述旋转摆臂的自由端,所述第二驱动部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转摆臂驱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的输出端能够开合形成适配空载纸筒的夹持槽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络筒机自动换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纱组件包括吸纱机械手、吸纱枪和第三夹持部,所述吸纱机械手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吸纱枪和所述第三夹持部均设置在所述吸纱机械手的输出端,所述吸纱枪与络筒机的负压装置的输出端管道连接,所述第三夹持部用于夹持固定经所述吸纱枪的输出端吸附的丝头。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络筒机自动换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下料机械手和第四夹持部,所述下料机械手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四夹持部设置在所述下料机械手的输出端,所述第四夹持部的输出端开合形成用于夹持络筒机的络筒工位上的纸筒限位架的夹持型腔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络筒机自动换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管换料机构包括载料仓、换料机械手和引线组件,所述载料仓、所述换料机械手和所述引线组件沿所述安装基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载料仓用于装载待络筒管纱,所述引线组件用于牵引待络筒管纱的线头,所述换料机械手用于移载防止在所述载料仓内的管纱至所述引线组件上,以及将所述引线组件牵引出来的线头转送至络筒机的导丝装置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络筒机自动换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组件包括安装台、限位部和负压部,所述安装台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上,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台上且用于限位待络筒管纱,所述负压部用于吸附待络筒管纱的线头,所述负压部和所述限位部之间设置有用于供所述换料机械手的输出端夹持引线的间隙结构。
CN202121949952.XU 2021-08-18 2021-08-18 络筒机自动换料装置 Active CN216072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49952.XU CN216072530U (zh) 2021-08-18 2021-08-18 络筒机自动换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49952.XU CN216072530U (zh) 2021-08-18 2021-08-18 络筒机自动换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72530U true CN216072530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70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49952.XU Active CN216072530U (zh) 2021-08-18 2021-08-18 络筒机自动换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725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45612A2 (en) Doffing apparatus
CN111891836B (zh) 一种托盘式络筒机及络筒生产方法
CN111996627B (zh) 用于捻线机的自动化上纱系统
US4630435A (en)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changing spools of a spinning machine
US4899531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exchange of roving bobbins of a ring spinning machine
JPS60122665A (ja) クリールモジユールの装着方法とその装着装置
EP2573233A2 (en) Doffing apparatus and textile machine
CN114671303B (zh) 一种全自动下纱换管的智能纺织系统
CN212476995U (zh) 自动化上纱纱架
JP2023539939A (ja) 糸ハンドリングシステム
JPH06313221A (ja) あや巻きボビンを製作するオープンエンド紡績機
CN216072530U (zh) 络筒机自动换料装置
US5016434A (en) Ring spinning and spooling frame
US20010022071A1 (en) Device for starting a work station of a cheese-producing textile machine
JPH0364534A (ja) 繊維機械の糸処理位置の区域において空チューブを装着した糸パッケージアダプタを、満管糸パッケージアダプタを装着した糸パッケージアダプタに自動的に交換する方法と装置
CN117284879A (zh) 喂给纱线连接系统
US3316698A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bobbin change in double-twist machines
CN216074148U (zh) 倍捻机自动换料装置
CN212688302U (zh) 一种纱管自动更换系统
CN217556380U (zh) 初捻、复捻一体式自动换料机
US5343687A (en) Winder-to-double twister connecting system
CN114150406A (zh) 适合自动化上纱的纱架
JPH01229825A (ja) チーズ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US5179828A (en) Spinning machine having a doffing arrangement
CN213232614U (zh) 一种络筒机单锭及托盘式络筒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