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71854U - 一种前移组件及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移组件及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71854U
CN216071854U CN202122446538.3U CN202122446538U CN216071854U CN 216071854 U CN216071854 U CN 216071854U CN 202122446538 U CN202122446538 U CN 202122446538U CN 216071854 U CN216071854 U CN 2160718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
fixed
guide rail
jack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4653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爱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bei Zhongtai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ibei Zhongtai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bei Zhongtai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ibei Zhongtai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4653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718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718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718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移组件及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涉及煤矿机械技术领域;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包括机架、导轨和前移组件,前移组件包括推移千斤顶和举升单元,推移千斤顶和举升单元对称分布在该带式转载机机尾的机架两侧,推移千斤顶一端固定在机架上,另一端固定在一导轨上,举升单元一端与机架固定,另一端与导轨滚动固定;举升单元包括举升千斤顶、固定架、滑轮、缸套和滑轮轴;举升千斤顶的输出轴与固定架固定,举升千斤顶的缸筒和缸套固定,缸套与机架固定,固定架与滑轮轴固定连接,滑轮与滑轮轴转动连接,固定架通过滑轮在导轨上滚动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自动向前移动的前移组件及带式转载机机尾。

Description

一种前移组件及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移组件及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
背景技术
带式转载机全称是煤矿用带式转载机,俗称二运皮带机,主要用于煤矿井下或者地面煤炭综合机械化掘进作业;带式转载机的前部主要搭载掘进机,并沿着掘进机的导轨移动,中间部分悬空,尾部主要搭载带式输送机。
在工作时带式转载机机尾会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向前移动,现有的带式转载机机尾的移动方式主要是采用远距离拉移加长链条的移动方式,即在输送机方向距转载机约一百米处的顺槽巷道处设置两根截住,然后分别用链条将其与转载机上两侧的两个千斤顶连接,千斤顶在收缩时将转载机整体拉移一段距离,然后将链条与千斤顶连接环的销子拔出,让千斤顶活塞杆伸出,再次将链条与千斤顶连接好,打好销子准备下一次移动带式转载机机尾;这种移动带式转载机机尾的方式操作繁琐,费工费时且安全性较差。
目前有一种带式转载机可以实现自动向前移动功能,但是该带式转载机的结构是将转载机的头部放到液压自移机尾装置的小车上,转载机的机尾和液压自移机尾装置互为支点然后再通过推移缸收缩或拉伸来实现转载机和液压自移机尾装置的交替前移,此时,转载机的机尾和液压自移机尾装置都是在工作平面上滑动移动,与工作平面产生滑动摩擦;因此,该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液压自移机尾装置在实际工作时,受到的摩擦力大,易损耗,使用寿命短;并且,当转载机前移时,需要将转载机的头部放到液压自移机尾装置的小车上,此时,操作复杂且耗时耗力;因此,需要一种前移组件及可实现自动向前移动的带式转载机机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安全且有效地实现一种可实现自动向前移动的前移组件及带式转载机机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用前移组件,所述前移组件包括推移千斤顶和举升单元,推移千斤顶和举升单元对称分布在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的机架两侧,所述推移千斤顶一端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另一端固定在一导轨上,所述举升单元一端与所述机架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导轨滚动固定。
前移组件对称分布在机架长度方向的两侧,前移组件里的举升单元一端与机架固定,另一端与导轨滚动配合,推移千斤顶一端固定在机架上,另一端固定在导轨上,因此在工作时,当举升单元将机架抬起并将导轨固定在工作平面时,推移千斤顶以和导轨固定的一端为支点,和机架固定的一端伸缩运动,从而推动机架前移;当举升单元将导轨抬起并将机架固定在工作平面时,推移千斤顶以和机架固定的一端为支点,和导轨固定的一端伸缩运动,从而推动导轨前移,该前移组件配合该带式转载机机尾按照上述方式交替移动即可实现自动向前移动的功能。
优选地,所述举升单元包括举升千斤顶、固定架、滑轮、缸套和滑轮轴;所述举升千斤顶的输出轴与所述固定架固定,所述举升千斤顶的缸筒和所述缸套固定,所述缸套与所述机架固定,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滑轮轴固定连接,所述滑轮与所述滑轮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架通过所述滑轮在所述导轨上滚动移动。
优选地,所述缸套为一壳体,由四块侧板连接形成,所述缸套竖直方向上的两侧面是未封闭的,所述缸套上四个侧板的内壁面与所述举升千斤顶缸筒的外壁面固定连接,所述举升千斤顶上远离工作平面的一端与所述缸套之间通过一块顶板固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包括L型侧板,所述L型侧板的下底板上有滚轴槽,所述滚轴槽内安装有多个滚轴。
优选地,所述滚轴是滚珠。
当举升单元将导轨抬起,然后导轨在推移千斤顶的推动下移动时,导轨和举升单元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在固定架上设置滚轴槽,在滚轴槽内安装滚轴可以使得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阻力,节省了动力资源。
优选地,所述推移千斤顶和举升千斤顶为油缸。
一种采用了所述前移组件的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包括机架、导轨和前移组件;所述推移千斤顶一端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导轨上,所述举升单元一端与所述机架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导轨滚动固定。
优选地,所述导轨为多节短导轨枢接在一起形成,多节短导轨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机架为多节短机架枢接在一起形成,多节短机架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机架的每段短机架上都有一组所述举升单元,所述机架上在靠近机尾尾部的短机架处有一组所述推移千斤顶。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前移组件对称分布在机架长度方向的两侧,前移组件里的举升单元一端与机架固定,另一端与导轨滚动配合,推移千斤顶一端固定在机架上,另一端固定在导轨上,因此在工作时,当举升单元将机架抬起并将导轨固定在工作平面时,推移千斤顶以和导轨固定的一端为支点,和机架固定的一端伸缩运动,从而推动机架前移;当举升单元将导轨抬起并将机架固定在工作平面时,推移千斤顶以和机架固定的一端为支点,和导轨固定的一端伸缩运动,从而推动导轨前移,该前移组件配合该带式转载机机尾按照上述方式交替移动即可实现自动向前移动的功能。
2、当举升单元将导轨抬起,然后导轨在推移千斤顶的推动下移动时,导轨和举升单元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在固定架上设置滚轴槽,在滚轴槽内安装滚轴可以使得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阻力,节省了动力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一种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一种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中导轨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一种前移组件中举升单元5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一种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中举升单元52应用于导轨4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一种前移组件中L型侧板522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一种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中L型侧板5222应用于导轨4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机尾头部;2、机架;3、机尾尾部;4、导轨;41、上导轨;42、下导轨;43、支架;5、前移组件;51、推移千斤顶;52、举升单元;521、举升千斤顶;522、固定架;5221、上侧板;5222、L型侧板;523、滑轮;524、缸套;525、滑轮轴;6、滚轴槽;7、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该带式转载机机尾上与其长度方向平行的两侧对称,现以其中一侧为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包括机尾头部1、机架2、机尾尾部3、导轨4和前移组件5;机架2的首端和机尾头部1固定连接,机架2的尾端和机尾尾部3固定连接,沿着机架2的长度方向,前移组件5对称地固定在机架2的两侧,导轨4安装在前移组件5的下端。
参阅图1,机架2由多节短机架枢接形成,多节短机架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多节短机架之间可在一定的角度内相对转动。
参阅图1和图2,沿着机架2的长度方向,导轨4放置在机架2外部的两侧,导轨4是由多节短导轨枢接形成,多节短导轨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多节短导轨之间可在一定的角度内相对转动;导轨4包含上导轨41、下导轨42和支架43,支架43的一端和上导轨41之间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连接,另一端和下导轨42之间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连接;上导轨41的顶端面向上凸起。
参阅图1,前移组件5包括推移千斤顶51和举升单元52,推移千斤顶51一端通过铰接固定在机架2上,另一端通过铰接固定在导轨4上;举升单元52一端与机架2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另一端与导轨4固定且滚动配合。
本实施例中推移千斤顶51还可以一端通过铰接固定在举升单元52上,另一端通过铰接固定在导轨4上。
本实施例中的推移千斤顶51为油缸。
参阅图1和图3,举升单元52包括举升千斤顶521、固定架522、滑轮523、缸套524和滑轮轴525;缸套524为一壳体,由四块侧板(图未示)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形成,缸套524竖直方向上是未封闭的,缸套524上四个侧板的内壁面与举升千斤顶521缸筒的外壁面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连接,举升千斤顶521上远离工作平面的一端与缸套524之间通过一块顶板(图未示)固定连接一起,连接方式主要是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沿着机架2的长度方向,举升千斤顶521通过缸套524固定在机架2的外侧上,固定方式是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举升千斤顶521的输出轴与固定架522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举升千斤顶521为油缸。
参阅图1、图3和图4,固定架522由一块上侧板5221和两块L型侧板5222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连接形成,在机架2的宽度方向上,上侧板5221的两端分别与两块L型侧板5222固定连接,两块L型侧板5222均朝向固定架522的中心,两块L型侧板5222之间不直接接触,上侧板5221的上端面和举升千斤顶521的输出轴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连接;在机架2的长度方向上,两个滑轮轴525分别安装在两块L型侧板5222的两侧,滑轮轴525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安装在两块L型侧板5222上;两个滑轮523分别通过轴承(图未示)转动安装在两个滑轮轴525上,滑轮523和固定架522之间不直接接触;滑轮523上有一环形凹槽(图未示);滑轮523上的环形凹槽与上导轨41向上凸起的顶端面之间滚动配合,参阅图4,当导轨4未被抬起时,固定架522与整个导轨4之间不直接接触,固定架522上两块L型侧板5222的下底板(图未示)在上导轨41和下导轨42之间,两块L型侧板5222的下底板之间有支架43。
在本实施例中,机架2的每段短机架上都有一组举升单元52,机架2上在靠近机尾尾部3的短机架处有一组推移千斤顶51。
工作原理:
当该带式转载机机尾正常工作时,机尾头部1和机尾尾部3和工作平面接触,机架2通过机尾头部1和机尾尾部3放置在工作平面上,导轨4的底端面与工作平面未接触,当带式转载机机尾需要移动时,如图1所示,首先,导轨4在举升千斤顶521的作用下紧固在工作平面上,而固定在机架2上的机尾头部1和机尾尾部3还未抬离工作面,导轨4都和工作平面紧密接触。
在图4和图6中,此时的导轨4都是处于在举升千斤顶521的作用下紧固在工作平面的状态,此时的固定架522和导轨2之间不直接接触。
参阅图1、图3和图4,当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需要自动向前移动时,首先打开液压控制阀(图未示);
第一步:液压控制阀控制举升单元52中的举升千斤顶521运动,举升千斤顶521上输出轴(图未示)向下运动,将导轨4推到工作平面上,导轨4在输出轴的压力下紧固在工作平面上;然后,举升千斤顶521的输出轴继续运动,输出轴给了缸筒(图未示)反向的作用力,使得和缸筒固定连接的缸套524向上运动,缸套524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机架2向上运动,此时举升千斤顶521将机尾头部1、机尾尾部3和机架2一起抬离工作面;
第二步:液压控制阀控制推移千斤顶51运动,推移千斤顶51固定在导轨4上的一端为支点,和机架2固定的一端拉伸运动,进而推动机尾头部1、机尾尾部3、机架2以及举升单元52一起沿着导轨4向机尾头部1方向滑动;当举升单元52的滑轮523滑动到指定位置时,滑动停止;
第三步:液压控制阀再次控制举升千斤顶521运动,举升千斤顶521的输出轴向上收缩,先将机尾头部1、机尾尾部3和机架2平稳地落在工作平面上,然后举升千斤顶521的输出轴进一步收缩,将导轨4抬离工作平面;
第四步:推移千斤顶51固定在机架2上的一端为支点,和导轨4固定的一端收缩运动,进而牵引导轨4向机尾头部1方向滑动;当导轨4滑动到指定位置时,滑动停止;
不断重复第一步到第四步四个步骤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前移组件及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的自动向前运动。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相同,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该带式转载机机尾中固定架522上L型侧板5222的结构不同,且在L型侧板5222上有滚轴槽6,滚轴槽6内还安装有滚轴7。
参阅图5和图6,L型侧板5222的下底板上有一方形滚轴槽6,滚轴槽6内有多个并列排布的滚轴7;滚轴槽6的宽度和滚轴7轴线方向的长度一致,滚轴槽6的长度是滚轴7直径的整数倍,滚轴槽6的深度大于滚轴7的半径,小于滚轴7的直径。
本实施例中滚轴7还可以更换为滚珠(图未示),此时,滚轴槽6内有多个整齐排布的滚珠,滚轴槽6的宽度是滚珠直径的整数倍,滚轴槽6的长度是滚珠直径的整数倍,滚轴槽6的深度大于滚珠的半径,小于滚珠的直径。
工作原理:
参阅图1、图5和图6,在图1和图6中,此时的导轨4都紧固于地面,此时的举升单元52上的固定架522和导轨4之间都不直接接触;但是,当该带式转载机机尾在进行自动前移运动时,当举升千斤顶521将导轨4抬起后,导轨4在推移千斤顶51的作用下运动时,导轨4和固定架522上的L型侧板5222之间是面接触,此时导轨4和L型侧板5222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滑动摩擦,当L型侧板5222上有滚轴7或滚珠时,导轨4和L型侧板5222之间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从而使得,导轨4和L型侧板5222受到的磨损减少,更加耐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用前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移组件(5)包括推移千斤顶(51)和举升单元(52),推移千斤顶(51)和举升单元(52)对称分布在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的机架(2)两侧,所述推移千斤顶(51)一端固定在所述机架(2)上,另一端固定在一导轨(4)上,所述举升单元(52)一端与所述机架(2)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导轨(4)滚动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用前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单元(52)包括举升千斤顶(521)、固定架(522)、滑轮(523)、缸套(524)和滑轮轴(525);所述举升千斤顶(521)的输出轴与所述固定架(522)固定,所述举升千斤顶(521)的缸筒和所述缸套(524)固定,所述缸套(524)与所述机架(2)固定,所述固定架(522)与所述滑轮轴(525)固定连接,所述滑轮(523)与所述滑轮轴(525)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架(522)通过所述滑轮(523)在所述导轨(4)上滚动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用前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524)为一壳体,由四块侧板连接形成,所述缸套(524)竖直方向上的两侧面是未封闭的,所述缸套(524)上四个侧板的内壁面与所述举升千斤顶(521)缸筒的外壁面固定连接,所述举升千斤顶(521)上远离工作平面的一端与所述缸套(524)之间通过一块顶板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用前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522)包括L型侧板(5222),所述L型侧板(5222)的下底板上有滚轴槽(6),所述滚轴槽(6)内安装有多个滚轴(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用前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轴(7)是滚珠。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用前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移千斤顶(51)和举升千斤顶(521)为油缸。
7.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前移组件的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2)、导轨(4)和前移组件(5);所述推移千斤顶(51)一端固定在所述机架(2)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导轨(4)上,所述举升单元(52)一端与所述机架(2)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导轨(4)滚动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4)为多节短导轨枢接在一起形成,多节短导轨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为多节短机架枢接在一起形成,多节短机架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的每段短机架上都有一组所述举升单元(52),所述机架(2)上在靠近机尾尾部(3)的短机架处有一组所述推移千斤顶(51)。
CN202122446538.3U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前移组件及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 Active CN2160718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46538.3U CN216071854U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前移组件及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46538.3U CN216071854U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前移组件及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71854U true CN216071854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38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46538.3U Active CN216071854U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前移组件及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718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201777A1 (zh) 桥梁检测车行走机构及桥梁检测车
CN216071854U (zh) 一种前移组件及可自动前移的带式转载机机尾
WO2022151698A1 (zh) 一种新型主动伸缩系统及自动搬运设备
CN202250222U (zh) 刮板转载机迈步自移装置
CN210530771U (zh) 一种动力猫道钢丝绳与液压缸协同起升系统
CN112520613A (zh) 一种移设机
CN216071850U (zh) 一种带式转载机机尾
CN209988605U (zh) 一种自移式带式输送机
CN108382800B (zh) 一种喂片机行走小车行走系统
CN2714808Y (zh) 转载机自移动机构
CN216071853U (zh) 一种左右调偏组件及可左右调偏的带式转载机机尾
CN210456692U (zh) 一种液压支架装车装置
CN112894763A (zh) 一种单元支架自动搬运机器人
CN113844855A (zh) 一种多功能带式转载机机尾
CN103303793B (zh) 适用于立式设备吊装溜尾作业的提升机构
CN207226333U (zh) 可移动输送装置及煤炭开采、运输系统
CN219296449U (zh) 一种煤矿井下自移带式输送机
CN214643600U (zh) 一种单元支架自动搬运机器人
CN213770098U (zh) 一种可伸缩带式输送机无基础储带仓装置
CN212376677U (zh) 一种方便移架的井下液压支架
CN217599594U (zh) 一种可自动行走运输机机头
CN220682359U (zh) 矿用液压移动列车单元及移动列车
CN219173336U (zh) 新型牵引装置
CN217538626U (zh) 新型管杆输送机
CN219081966U (zh) 支撑装置及转载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