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71579U - 一种垃圾转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转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71579U
CN216071579U CN202120808260.7U CN202120808260U CN216071579U CN 216071579 U CN216071579 U CN 216071579U CN 202120808260 U CN202120808260 U CN 202120808260U CN 216071579 U CN216071579 U CN 2160715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compaction
material containing
containing box
garb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0826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东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ich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ich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ich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ich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0826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715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715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715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垃圾转运系统,包括作业面和开设于作业面朝向土体侧的若干放置腔,放置腔内放置盛料箱,所述作业面另一侧设有第一输送结构,通过第一输送结构带动盛料箱运动至放置腔上部,并通过第一输送结构带动盛料箱移动至放置腔内,盛料箱通过设置压实件进行压实,所述压实件通过第二输送结构带动升降,同时通过第二输送结构调整压实件作用在不同放置腔内,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第一输送结构进行盛料箱的运输时,通过第二输送结构带动压实件作用在其他完成调运的盛料箱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减小了垃圾转运站的占地面积,同时也提高了垃圾转运的效率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转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垃圾转运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是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成分复杂等等特点,具有很强的污染性、社会性以及资源性,需要进行对其进行无害化资源化等等处理,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些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严重时会破坏人们生产生活的安全,威胁社会健康发展。
现有运用在垃圾转运站的转运系统布置上,常采用高进平出的布置方式或者平进低出的布置方式,其中高进平出布置方式即为垃圾运输设备需要通过较长的坡道爬升至二层卸料区,将垃圾卸料至存放在一层的垃圾压缩箱内进行压缩并从一层送出,或者使用平进低出的方式,垃圾输送设备从地面卸料至底部一层的垃圾压缩箱内,垃圾转运设备通过底部一层修筑至地面的坡道爬升完成送出,虽然上述转运系统可以完成垃圾转运作业,但是均需要修筑坡道,导致转运系统占地面大;现有技术中披露的一种平进平出式垃圾转运站及作业方法,通过开设基坑,在基坑内部设置翻转机构来配合垃圾转运车放置和拉走竖直式垃圾集装箱,这样垃圾转运车和垃圾转运车工作面共用,这种方法使得通过转运机构进行转运时进行需要等待垃圾转运车的装载作业时,无法进行垃圾集装箱的压缩作业,提高了单次转运的时间。
综合所述,如何在建设节约垃圾转运站的占地面积的技术上同时提高垃圾转运的效率是垃圾处理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转运系统,以解决在减小垃圾转运站占地面积的同时提高垃圾转运的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转运系统,包括作业面,所述作业面朝向土体侧开设有若干放置腔,所述放置腔放置用于转运垃圾的盛料箱;
所述作业面异于放置腔一侧设置有第一输送结构,第一输送结构滑动连接第一固定件上,通过第一输送结构带动盛料箱运动至放置腔上部,并通过所述第一输送结构带动盛料箱移动至放置腔内;
放置腔内的盛料箱通过设置在作业面靠近第一输送结构一侧的压实件进行压实,所述压实件通过第二输送结构带动升降,第二输送结构滑动连接在第二固定件上,通过第二输送结构调整压实件作用在不同放置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所述放置腔包括基坑,所述基坑内部设有用于固定盛料箱的安装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解释:所述基坑上部设有用于导向垃圾至盛料箱内的导向槽,导向槽通过设置在基坑作业面侧的转动件带动其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解释:所述第一输送结构包括驱动件、夹紧件以及连接件;
其中,通过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一侧的夹紧件对盛料箱进行夹紧固定,连接件异于安装夹紧件的一侧与驱动件连接,通过驱动件带动连接件升降,从而带动通过夹紧件固定的盛料箱升降运动,通过所述驱动件沿第一固定件滑动调整盛料箱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解释:所述驱动件包括行车,所述夹紧件包括吊具,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解释: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行车固定架以及用于支撑行车固定架的若干支撑柱,所述行车固定架上设有用于行车滑动的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解释:所述第二输送结构包括压实小车以及压实大车;
其中,通过压实小车带动压实件升降进行压实作业,压实小车通过压实大车带动移动至不同放置腔上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解释:所述压实大车滑动连接在第二固定件上开设的滑动轨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解释: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若干组固定架Ⅰ以及固定架Ⅱ,其中所述固定架Ⅰ设置于放置腔的上侧,用于压实大车带动压实件移动至压实位置,通过所述固定架Ⅱ将若干组固定架Ⅰ连通,通过压实大臣带动压实件作用在不同放置腔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输送结构将放置在作用面上的空盛料箱夹紧并抬升,第一输送结构沿第一固定件滑动至开设于作业面土体侧的放置腔上部,通过第一输送结构带动盛料箱下降至放置腔内部后移动出;
通过第二输送结构带动压实件盛料箱内的垃圾进行压实作业,压实完成后第二输送结构带动压实件沿第二固定件移动,进行相邻放置腔进行压实作业;
通过第一输送结构将完成垃圾压实的的盛料箱移动脱离放置腔
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类比于现有技术,通过第一输送结构将放置在作用面上的空盛料箱夹紧并抬升,移动至放置腔上部后带动盛料箱下降放置在放置腔内部,通过第二输送结构带动压实件对滑落至盛料箱内的垃圾进行压实,压实完成后第二输送结构带动压实件脱离移动至相邻放置腔进行压实作业,通过第一输送结构将完成垃圾压实的盛料箱移动脱离放置腔,并通过转运设备将垃圾的转运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减小垃圾转运站的占地面积的同时,也提高垃圾转运的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垃圾转运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垃圾转运系统的运行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垃圾转运系统的多泊位示意图。
1、土体;2、基坑;21、限位座;3、压实器;4、压实小车;5、压实打车;6、固定架Ⅰ;7、固定架Ⅱ;8、行车固定架;9、行车;10、吊具;11、盛料箱;12、溜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再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垃圾转运系统,包括作业面,作业面朝向土体1侧开设有若干放置腔,放置腔放置用于转运垃圾的盛料箱11,作业面异于放置腔一侧设置有第一输送结构,第一输送结构滑动连接第一固定件上,通过第一输送结构带动盛料箱11运动至放置腔上部,并通过第一输送结构带动盛料箱11移动至放置腔内,放置腔内的盛料箱11通过设置在作业面靠近第一输送结构一侧的压实件进行压实,压实件通过第二输送结构带动升降,第二输送结构滑动连接在第二固定件上,通过第二输送结构调整压实件作用在不同放置腔内;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在选择放置腔的数量时如图选择四个,实际在设计中放置腔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例如三个或者五个等等其他数量都可以,本实用新型选择设置若干放置腔的优点在于当压实件对其中一个放置腔内的盛料箱11进行压实作业后,此时需要通过垃圾转运设备对盛料箱11内进行垃圾补充,此时通过第二输送结构带动压实件升上后移动至相邻放置腔内对放置在其中的盛料箱11进行压实作业,避免了补充垃圾作业时,压实件空置,浪费时间降低效率;
综合以上,实际在设计放置腔的数量时,应考虑压实件的压实时间与盛料箱11的垃圾补充时间,选择合适数量的放置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放置腔包括基坑2,基坑2内部设有用于固定盛料箱11的安装件,安装件包括限位座21,通过限位座21固定放置在基坑2内部的盛料箱11;
进一步的,实际在安装件的选择上,还可以选择例如通过加持爪或者弹簧辅助对盛料箱11进行固定,当然其他可以完成固定的部件或者结构都可以选择使用;
进一步的基坑2上部设有用于导向垃圾至盛料箱11内的导向槽,导向槽包括溜槽,溜槽为梯形设计,通过设置在溜槽一端的铰接座与固定在基坑2上部安装杆铰接,当进行垃圾放料时,通过设置在安装杆上的转动电机带动溜槽运动至盛料箱11顶部,对垃圾进行导向,避免垃圾漏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解释:第一输送结构包括驱动件、夹紧件以及连接件,其中,驱动件包括行车9,夹紧件包括吊具10,连接件包括连接板;
同时行车9滑动连接在第一固定件上,第一固定件包括若干组行车9固定架8以及用于支撑行车9固定架8的若干支撑柱,行车9滑动连接在行车9固定架8上,若干组行车9固定架8设置在对应放置腔以及盛料箱11存放区之间连通通道的上部;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在进行盛料箱11搬运时,通过行车9沿行车9固定架8移动至盛料箱11上方,通过设置在连接板一侧的吊具10对盛料箱11进行夹紧固定,连接板异于安装吊具10的一侧与行车9连接,通过行车9带动连接板升降,从而带动通过吊具10固定的盛料箱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解释:第二输送结构包括压实小车4以及压实大车5;
其中,通过压实小车4带动压实件升降进行压实作业,压实小车4通过压实大车5带动移动至不同放置腔上部,压实大车5滑动连接在第二固定件上开设的滑动轨道上,第二固定件包括若干组固定架Ⅰ6以及固定架Ⅱ7,其中固定架Ⅰ6设置于放置腔的上侧,用于压实大车5带动压实件移动至压实位置,通过固定架Ⅱ7将若干组固定架Ⅰ6连通,通过压实大臣带动压实件作用在不同放置腔内;
本实用新型为了便于后续对转运系统使用步骤的讲解,图1中平行于盛料箱11水平移动的方向为X方向,盛料箱11升降的方向为Z方向,垂直与图1纸面方向的方向为Y方向;
所以由上述可以知道,若干行车9固定架8的方向为X方向设置,通过行车9带动盛料箱11沿X方向调运移动,同时通过行车9带动盛料箱11沿Z方向进行升降;
固定架Ⅰ6设置在基坑2的上部,通过压实小车4沿Z方向带动压实器3运动,同时通过固定Ⅱ沿Y方向设置,通过压实大车5带动压实器3沿Y方向移动至相邻基坑2进行压实作业;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同时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转运系统的运行步骤如下:
1.称重和计量:
对装满垃圾的垃圾转运车驶入转运站后,进行称重的计量,便于准确记录垃圾处理量便于管理,同时具有方便垃圾转运车在转运站内的作业和调度;
2.垃圾卸料:
转运车将盛料箱11运送至存放点后竖立盛料箱11,通过行车9带动连接板下降,操作吊具10将盛料箱11固定后,通过行车9沿X方向移动带动盛料箱11运动至基坑2上部,通过行车9将盛料箱11放置在基坑2内,吊具10放松后,通过行车9带动吊具10脱离基坑2压实区,同时转动电机带动溜槽转动,套设在盛料箱11顶部的进料口内;
通过控制完成计量的垃圾转运车驶入垃圾卸料处后,封闭门关闭,垃圾转运车进入后将垃圾从溜槽上部通过溜槽导入盛料箱11内,当垃圾车完成卸料口后,打开封闭门,垃圾转运车驶出封闭门在此关闭,整个卸料作业为封闭进行,避免垃圾卸料是时臭气污染环境,影响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同时还设有若干风机系统辅助排气;
3.压实过程:
完成卸料作业后,压实器3通过压实大车5带动沿X方向移动至压实区上部,转动抬起溜槽,压实小车4控制压实器3沿Z方向下降,进行压实作业,当完成压实后,压实小车4带动压实器3上升,盛料箱11补充垃圾,补充时间端内压实大车5带动压实器3运动至相邻基坑22进行压实作业,充分利用垃圾补充的时间,进行压实作业;
重复压实作业两到三次,实际次数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这里不做硬性要求;
4.盛料箱回收:
当多次压实垃圾完成后,压实器3沿方向移动离开基坑2,通过行车9带动吊具10沿Y方向移动至基坑2上部,将盛料箱11沿Z方向夹取出基坑2,送至存放点,通过垃圾转运车将压满垃圾的盛料箱11送出,完成垃圾的转运作业。
5.盛料箱运输:
通过转运车将竖直放置的盛料箱11固定并运输至转运车卸料处,完成卸料的空盛料箱11由转运车重新运回垃圾转运站,将垃圾盛料箱11竖直放置在存放点处,进行新一轮的转运作业。
一种垃圾转运系统的优点在于:对比于方案的高进平出的布置方式或者方案的平进低出的布置方式,其中高进平出布置方式即为垃圾运输设备需要通过较长的坡道爬升至二层卸料区,将垃圾卸料至存放在一层的垃圾盛料箱11内进行压缩并从一层送出,或者使用平进低出的方式,垃圾输送设备从地面卸料至底部一层的垃圾盛料箱11内,垃圾转运设备通过底部一层修筑至地面的坡道爬升完成送出,本实用新型选择方案的平进平出的优垃圾在于垃圾站占地面积小,建筑物高度低,建筑修筑的成本低。
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类比于现有技术,通过第一输送结构将放置在作用面上的空盛料箱夹紧并抬升,移动至放置腔上部后带动盛料箱下降放置在放置腔内部,通过第二输送结构带动压实件对滑落至盛料箱内的垃圾进行压实,压实完成后第二输送结构带动压实件脱离移动至相邻放置腔进行压实作业,重复压实多次后通过第一输送结构带动盛料箱移动脱离放置腔,完成垃圾的转运,解决了在减小垃圾转运站占地面积的同时提高垃圾转运的效率的问题。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9)

1.一种垃圾转运系统,包括作业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面朝向土体侧开设有若干放置腔,所述放置腔放置用于转运垃圾的盛料箱;
所述作业面异于放置腔一侧设置有第一输送结构,第一输送结构滑动连接第一固定件上,通过第一输送结构带动盛料箱运动至放置腔上部,并通过所述第一输送结构带动盛料箱移动至放置腔内;
放置腔内的盛料箱通过设置在作业面靠近第一输送结构一侧的压实件进行压实,所述压实件通过第二输送结构带动升降,第二输送结构滑动连接在第二固定件上,通过第二输送结构调整压实件作用在不同放置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腔包括基坑,所述基坑内部设有用于固定盛料箱的安装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上部设有用于导向垃圾至盛料箱内的导向槽,导向槽通过设置在基坑作业面侧的转动件带动其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结构包括驱动件、夹紧件以及连接件;
其中,通过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一侧的夹紧件对盛料箱进行夹紧固定,连接件异于安装夹紧件的一侧与驱动件连接,通过驱动件带动连接件升降,从而带动通过夹紧件固定的盛料箱升降运动;
通过所述驱动件沿第一固定件滑动调整盛料箱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垃圾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行车,所述夹紧件包括吊具,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行车固定架以及用于支撑行车固定架的若干支撑柱,所述行车固定架上设有用于行车滑动的滑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结构包括压实小车以及压实大车;
其中,通过压实小车带动压实件升降进行压实作业,压实小车通过压实大车带动移动至不同放置腔上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垃圾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大车滑动连接在第二固定件上开设的滑动轨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垃圾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若干组固定架Ⅰ以及固定架Ⅱ;
其中所述固定架Ⅰ设置于放置腔的上侧,用于压实大车带动压实件移动至压实位置;
通过所述固定架Ⅱ将若干组固定架Ⅰ连通,通过压实大车带动压实件作用在不同放置腔内。
CN202120808260.7U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垃圾转运系统 Active CN2160715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08260.7U CN216071579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垃圾转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08260.7U CN216071579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垃圾转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71579U true CN216071579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35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08260.7U Active CN216071579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垃圾转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715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87315A (zh) 一种装载运输垃圾的车辆
CN2784358Y (zh) 多用途四立柱立式全封闭压缩落地式垃圾中转装置
CN209635143U (zh) 一种基坑式垂直垃圾压缩转运系统
US4133438A (en)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refuse
CN112960317A (zh) 一种垃圾转运系统以及其运行方法
CN109850450A (zh) 一种基坑式垂直垃圾压缩转运系统
CN216071579U (zh) 一种垃圾转运系统
CN108529099A (zh) 小型垃圾转运站
CN111824647A (zh) 斜面顶升拉臂车箱直挂翻转架及垃圾转运系统
CN208499387U (zh) 小型垃圾转运站
CN113148503B (zh) 垃圾箱及叠加式同进同出型直压垃圾压缩站
CN110697299A (zh) 一种新型侧装式压缩车
CN108545384A (zh) 顶部上料分体式垃圾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垃圾压缩站
CN201058743Y (zh) 垃圾中转设备
CN205872997U (zh) 垃圾压缩设备及具有其的垃圾车
CN219905593U (zh) 一种新型的吊装式垃圾转运站
CN210652014U (zh) 地埋转盘移动式垃圾分类垂直压缩装置
CN111470227A (zh) 垃圾压缩站
CN220299366U (zh) 一种具有填料器的压缩式垃圾车
CN215853216U (zh) 一种升降分体机头移动式垃圾压缩站
CN212830738U (zh) 一种垃圾压缩装置及垃圾压缩站
CN216470092U (zh) 水平式垂直压缩垃圾站
JP2769268B2 (ja) ゴミ収集装置
CN218402125U (zh) 半地下垃圾转运系统及垃圾中转站
CN213415114U (zh) 一种转运垃圾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