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70334U - 折叠机构及折叠车 - Google Patents

折叠机构及折叠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70334U
CN216070334U CN202121356827.8U CN202121356827U CN216070334U CN 216070334 U CN216070334 U CN 216070334U CN 202121356827 U CN202121356827 U CN 202121356827U CN 216070334 U CN216070334 U CN 2160703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seat
folding
hook
wrench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5682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Tant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Tant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Tant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Tant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5682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703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703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703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机构,包括上折叠座、下折叠座、第一扣持组件和第二扣持组件,所述上折叠座的第一侧枢接于所述下折叠座的第一侧,所述上折叠座的第二侧相对于所述下折叠座的第二侧具有分离状态和贴合状态,所述第一扣持组件和所述第二扣持组件分别枢接于所述下折叠座的第二侧,所述第一扣持组件和所述第二扣持组件共同将所述上折叠座的第二侧与所述下折叠座的第二侧保持在贴合状态,所述第一扣持组件包括具有自锁功能的钩爪组件,所述第二扣持组件包括扳手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两步锁紧的方式,能够有效保证骑行者的骑行安全,结构更加简单,更便于操作。一种包括折叠机构的折叠车。

Description

折叠机构及折叠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有效提高安全性能的折叠机构及折叠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折叠车大多数的折叠机构是需要两个连续的动作才能够将折叠状态的折叠车转换成骑行状态。该种折叠机构第一个动作带来的机构变化仅仅是改变立管位置,并不能将立管固定、直接进行骑行,还需要第二个动作来固定立管以转换成骑行状态。
由此可见,现有折叠机构通常仅有一个固定立管的扣持结构,并不能很好地保证骑行者的骑行安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折叠机构及折叠车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机构及折叠车,其能够有效保证骑行者的骑行安全,结构更加简单,更便于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一种折叠机构,包括上折叠座、下折叠座、第一扣持组件和第二扣持组件,所述上折叠座的第一侧枢接于所述下折叠座的第一侧,所述上折叠座的第二侧相对于所述下折叠座的第二侧具有分离状态和贴合状态,所述第一扣持组件和所述第二扣持组件分别枢接于所述下折叠座的第二侧,所述第一扣持组件和所述第二扣持组件共同将所述上折叠座的第二侧与所述下折叠座的第二侧保持在贴合状态,所述第一扣持组件包括具有自锁功能的钩爪组件,所述第二扣持组件包括扳手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一,所述钩爪组件包括第一钩爪、第一销轴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钩爪通过所述第一销轴枢装于所述下折叠座的第二侧,在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所述第一钩爪能够与所述上折叠座的第二侧卡扣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一,所述第一钩爪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销轴上方的第一勾部和位于所述第一销轴下方的抵持部,所述上折叠座的第二侧设有台阶部,所述第一勾部与所述台阶部之间为可分离地配合,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抵持部且另一端抵接于所述下折叠座的第二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一,所述扳手组件包括扳手、第二销轴和第二钩爪,所述扳手通过所述第二销轴枢装于所述下折叠座的第二侧,所述第二钩爪安装于所述扳手上并能够与所述上折叠座的第二侧卡扣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一,所述扳手设有开孔,所述第二钩爪包括基体、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所述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分别位于所述基体的两侧,所述第一延伸臂的末端形成能够与所述上折叠座卡扣的第二勾部,所述第二延伸臂通过所述开孔露出于所述扳手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一,所述上折叠座的第二侧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勾部能够插入所述通孔中与所述上折叠座第二侧的内壁卡扣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一,所述扳手组件还包括定位在所述扳手上的第三销轴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三销轴并与所述第二钩爪弹性相接,所述基体上设有供所述第三销轴通过的穿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一,所述扳手组件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扳手上的第一挡部和第二挡部,所述第一挡部设有定位所述第三销轴的第一孔,所述第二挡部设有定位所述第三销轴的第二孔,所述第二弹簧和所述第二钩爪被夹持于所述第一挡部和所述第二挡部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一,所述第二挡部与所述扳手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挡部为穿设定位在所述扳手上的第四销轴,所述上折叠座包括与所述第三销轴的底部配合的第五销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二: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的折叠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机构及折叠车,通过具有自锁功能的钩爪组件实现第一步扣持且通过人力操作的扳手组件实现第二步扣持,两步锁紧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折叠机构及折叠车的安全性能,保证了骑行者的骑行安全,结构更加简单,更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机构贴合状态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机构分离状态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机构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机构的部分立体组合示意图,其中上折叠座和下折叠座的一端枢接且另一端分离;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机构的部分立体组合示意图,其中上折叠座和下折叠座的一端枢接且另一端贴合,但另一端仅由第一扣持组件保持住该贴合状态;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机构的第一扣持组件与第二扣持组件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机构的第一扣持组件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8为图7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机构的第一扣持组件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机构的第二扣持组件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机构分离状态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机构贴合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14,一种折叠机构,包括上折叠座1和下折叠座2。所述上折叠座1和所述下折叠座2各自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11/21和第二侧 12/22。所述上折叠座1的第一侧11枢接于所述下折叠座2的第一侧21,从而将所述上折叠座1能够相对于所述下折叠座2旋转打开或盖合,即,所述上折叠座1的第二侧12相对于所述下折叠座2的第二侧22具有分离和贴合两种状态。请参考图1,建立包括X轴、Y轴和Z轴的三维立体空间坐标轴,所述X轴、所述Y轴和所述Z轴为两两垂直设置。空间坐标轴仅仅为描述方便,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考图1和图2,为了将所述上折叠座1和所述下折叠座2保持在盖合的稳定状态,本实用新型折叠机构还包括第一扣持组件和第二扣持组件。所述第一扣持组件和所述第二扣持组件分别枢接于所述下折叠座2的第二侧 22,在转动所述上折叠座1使得所述上折叠座1相对于所述下折叠座2盖合后,所述第一扣持组件和所述第二扣持组件共同将所述上折叠座1的第二侧 12与所述下折叠座2的第二侧22保持在稳定的贴合状态。
请参考图1至图6以及图11和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扣持组件包括具有自锁功能的钩爪组件3。具体的,所述钩爪组件3 包括第一钩爪31、第一销轴32和第一弹簧33。所述第一钩爪31通过所述第一销轴32枢装于所述下折叠座2的第二侧22,从而所述第一钩爪31可以绕着所述第一销轴32相对于所述下折叠座2旋转。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钩爪 31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销轴32上方的第一勾部311和位于所述第一销轴32下方的抵持部312,所述第一弹簧33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抵持部312且另一端抵接于所述下折叠座2的第二侧22。
请参考图1至图10,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扣持组件包括扳手组件4。所述扳手组件4包括扳手41、第二销轴42和第二钩爪 43。所述扳手41通过所述第二销轴42枢装于所述下折叠座2的第二侧22,所述第二钩爪43安装于所述扳手41上并能够与所述上折叠座1的第二侧12 卡扣配合,从而所述扳手41可以带动所述第二钩爪43绕着所述第二销轴42 相对于所述下折叠座2旋转。进一步的,所述扳手41设有开孔410。所述第二钩爪43包括基体430、第一延伸臂431和第二延伸臂432,所述第一延伸臂431和第二延伸臂432分别自所述基体430的顶端沿X轴背向延伸而位于所述基体430的两侧。所述第一延伸臂431的末端形成能够与所述上折叠座 1卡扣的第二勾部433,所述第二延伸臂432通过所述开孔410露出于所述扳手41的外侧以方便解锁时的按压操作。
请参考图1至图10以及图13和图14,所述上折叠座1的第二侧12设有位于上方的通孔120和位于下方的台阶部121。所述第一勾部311与所述台阶部121之间形成卡扣配合;所述第二勾部433与所述上折叠座1第二侧 12的内壁卡扣配合。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勾部311具有用于引导的第一导斜面3111和用于抵持的第一卡扣面3112,所述第二勾部433具有用于引导的第二导斜面4331和用于抵持的第二卡扣面4332;可选的,所述台阶部 121的底面也可以有用于引导的第三导斜面1211,所述台阶部121的顶面为与所述第一勾部311卡扣的抵持面1212。
请参考图6至图10,进一步的,所述扳手组件4还包括沿Z轴延伸且定位在所述扳手41上的第三销轴44和第二弹簧45。所述第二弹簧45套设于所述第三销轴44并与所述第二钩爪43的顶壁面弹性相接,所述基体430上设有供所述第三销轴44通过的穿孔4300。更进一步的,所述扳手组件4还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扳手41上的第一挡部46和第二挡部47,所述第一挡部 46和所述第二挡部47均在Y轴延伸。所述第一挡部46设有定位所述第三销轴44的第一孔460,所述第二挡部47设有定位所述第三销轴44的第二孔470,所述第二弹簧45和所述第二钩爪43被夹持于所述第一挡部46和所述第二挡部47之间,所述第二弹簧45提供给所述第二钩爪43沿Z轴向下活动时的弹性回复力。所述第一孔460和/或所述第二孔470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三销轴 44至少部分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螺纹设计的作用是为了调节方便,使得所述第三销轴44可以调整在所述扳手41上的相对位置,即,所述第三销轴44的底部440伸出于所述第二挡部47下方的长度。
请参考图3和图8,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挡部47与所述扳手41 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挡部46为穿设定位在所述扳手41上的第四销轴,所述上折叠座1包括与所述第三销轴44的底部440配合的第五销轴13。由于上述的螺纹设计,所述第三销轴44的底部440伸出于所述第二挡部47下方的长度可以调节,因此,不管是所述第三销轴44的金属面还是第五销轴13的金属面磨损,都可以通过调节所述第三销轴44的安装,使得所述第三销轴 44与所述第五销轴13相互配合时,所述第三销轴44可以压死所述第五销轴 13。
请参考图2、图4、图5、图13和图14,本实用新型折叠机构的锁扣过程是:在所述上折叠座1相对于所述下折叠座2盖合之前,所述第一弹簧33 以自然状态安装于所述抵持部312与所述下折叠座2的第二侧22之间;在所述上折叠座1相对于所述下折叠座2盖合的过程中,所述上折叠座1的台阶部121会推抵所述第一导斜面3111,所述第一钩爪31绕着所述第一销轴32 做顺时针转动,则上方的所述第一勾部311向右侧偏转,下方的抵持部312 向左侧偏转,所述第一弹簧33被压缩而具有弹力;所述所述台阶部121继续向下滑移至脱离所述第一导斜面3111之后,换成是所述第一卡扣面3112接触所述台阶部121;随后,所述第一弹簧33的弹力释放,将所述第一钩爪31 保持在与所述上折叠座1第二侧12的卡扣配合状态且不容易脱离,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步锁扣(预锁扣)。接着,使用者逆时针旋转所述扳手41,带动所述第二钩爪43朝向所述通孔120的方向运动;由于所述第二钩爪43的第二导斜面4331的导引作用,所述第二勾部433逐渐伸入至所述通孔120而被向上抬起,所述第二弹簧45被压缩;当所述第二勾部433完全位于所述通孔120内时,所述第二弹簧45的弹力最大;所述扳手41继续沿逆时针旋转,最终,所述第二勾部433经过所述通孔120伸入至所述上折叠座1形成的内腔10,所述第二弹簧45的弹力释放,所述第二钩爪43向下回落使得所述第二勾部433的第二卡扣面4332与所述上折叠座1第二侧12的内壁之间卡扣配合,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步锁扣(终锁扣)。
本实用新型折叠机构的解锁过程与上述锁扣过程相反:使用者要先用手指作用于所述第二延伸臂432的下方且向上拨动将所述第二钩爪43整体向上抬起,使所述第二勾部433的第二卡扣面4332与所述上折叠座1第二侧12 的内壁解除卡扣后,使用者再顺时针旋转所述扳手41,所述第二勾部433开始进入所述通孔120,此时所述第二弹簧45被压缩;所述第二勾部433离开所述通孔120,所述第二弹簧45弹力释放至恢复初始状态,所述第二钩爪43 又整体回落至初始位置。此时,所述第三销轴44的底部440与所述第五销轴 13之间的抵压状态已经解除,由于所述第一勾部311用于抵持的第一卡扣面 3112为弧面,用户可以通过逆时针拨动所述上折叠座1,轻松使得所述上折叠座1的台阶部121与所述第一钩爪31的所述第一勾部311解除抵持状态,此过程中,所述第一弹簧33也是被压缩后再弹力释放至恢复初始状态。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折叠车,所述折叠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折叠机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折叠机构及折叠车,通过钩爪组件3实现第一步的自锁且通过扳手组件4实现第二步的终极锁扣保险,即本实用新型具有双重的锁紧功能,提高了骑行的安全性;因为本实用新型的钩爪组件3是在第一钩爪31转动的过程中依靠第一弹簧33带动第一钩爪31实现自锁扣且扳手组件4是在扳手41转动的过程中依靠第二弹簧45将第二钩爪43保持在锁扣状态,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简单,更便于操作。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例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性的描述,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折叠机构,包括上折叠座(1)、下折叠座(2)、第一扣持组件和第二扣持组件,所述上折叠座(1)的第一侧(11)枢接于所述下折叠座(2)的第一侧(21),所述上折叠座(1)的第二侧(12)相对于所述下折叠座(2)的第二侧(22)具有分离状态和贴合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持组件和所述第二扣持组件分别枢接于所述下折叠座(2)的第二侧(22),所述第一扣持组件和所述第二扣持组件共同将所述上折叠座(1)的第二侧(12)与所述下折叠座(2)的第二侧(22)保持在贴合状态,所述第一扣持组件包括具有自锁功能的钩爪组件(3),所述第二扣持组件包括扳手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钩爪组件(3)包括第一钩爪(31)、第一销轴(32)和第一弹簧(33),所述第一钩爪(31)通过所述第一销轴(32)枢装于所述下折叠座(2)的第二侧(22),在所述第一弹簧(33)的弹力作用下,所述第一钩爪(31)能够与所述上折叠座(1)的第二侧(12)卡扣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钩爪(31)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销轴(32)上方的第一勾部(311)和位于所述第一销轴(32)下方的抵持部(312),所述上折叠座(1)的第二侧(12)设有台阶部(121),所述第一勾部(311)与所述台阶部(121)之间为可分离地配合,所述第一弹簧(33)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抵持部(312)且另一端抵接于所述下折叠座(2)的第二侧(22)。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组件(4)包括扳手(41)、第二销轴(42)和第二钩爪(43),所述扳手(41)通过所述第二销轴(42)枢装于所述下折叠座(2)的第二侧(22),所述第二钩爪(43)安装于所述扳手(41)上并能够与所述上折叠座(1)的第二侧(12)卡扣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41)设有开孔(410),所述第二钩爪(43)包括基体(430)、第一延伸臂(431)和第二延伸臂(432),所述第一延伸臂(431)和第二延伸臂(432)分别位于所述基体(430)的两侧,所述第一延伸臂(431)的末端形成能够与所述上折叠座(1)卡扣的第二勾部(433),所述第二延伸臂(432)通过所述开孔(410)露出于所述扳手(41)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折叠座(1)的第二侧(12)设有通孔(120),所述第二勾部(433)能够插入所述通孔(120)中与所述上折叠座(1)第二侧(12)的内壁卡扣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组件(4)还包括定位在所述扳手(41)上的第三销轴(44)和第二弹簧(45),所述第二弹簧(45)套设于所述第三销轴(44)并与所述第二钩爪(43)弹性相接,所述基体(430)上设有供所述第三销轴(44)通过的穿孔(43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组件(4)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扳手(41)上的第一挡部(46)和第二挡部(47),所述第一挡部(46)设有定位所述第三销轴(44)的第一孔(460),所述第二挡部(47)设有定位所述第三销轴(44)的第二孔(470),所述第二弹簧(45)和所述第二钩爪(43)被夹持于所述第一挡部(46)和所述第二挡部(47)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部(47)与所述扳手(41)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挡部(46)为穿设定位在所述扳手(41)上的第四销轴,所述上折叠座(1)包括与所述第三销轴(44)的底部(440)配合的第五销轴(13)。
10.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机构。
CN202121356827.8U 2021-06-18 2021-06-18 折叠机构及折叠车 Active CN2160703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56827.8U CN216070334U (zh) 2021-06-18 2021-06-18 折叠机构及折叠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56827.8U CN216070334U (zh) 2021-06-18 2021-06-18 折叠机构及折叠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70334U true CN216070334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63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56827.8U Active CN216070334U (zh) 2021-06-18 2021-06-18 折叠机构及折叠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703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2970A (zh) * 2022-04-28 2022-08-23 岳阳市爱达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折叠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2970A (zh) * 2022-04-28 2022-08-23 岳阳市爱达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折叠装置
CN114932970B (zh) * 2022-04-28 2024-03-22 岳阳市爱达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折叠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09984B2 (ja) フック装置
US7437806B2 (en) Safety hook
US4528728A (en) Locking snap hook
KR101520126B1 (ko) 자동차용 안전 핸들
EP1050255A3 (en) Gravity lockable tongs
JPS6216558U (zh)
CN216070334U (zh) 折叠机构及折叠车
JP2823360B2 (ja) 安全ベルトのためのバックル
GB2470993A (en) A latch device in a vehicle
MXPA00009563A (es) Gancho de traccion de corredera para cierre de cremallera.
US5667258A (en) Latch assembly
JP3600038B2 (ja) オープナー装置
CN212827982U (zh) 汽车座椅解锁装置及汽车座椅
JPH0425903Y2 (zh)
CN215399149U (zh) 一种新型车用钩扣合件
CN216734637U (zh) 一种童车用刹把
CN218858588U (zh) 一种便于解锁的电子坐垫锁
CN216476805U (zh) 一种汽车背门锁紧急开启机构
CN216300937U (zh) 一种锁止机构及使用锁止机构的伸缩踏板
CN220535854U (zh) 折叠装置和代步车
CN110789459B (zh) 后排大扶手储物盒盖解锁组件的安装结构
CN217532961U (zh) 一种婴童车的前轮定向结构
CN218559062U (zh) 一种折叠器及滑板车
JPH0563992U (ja) 安全機能付き自動車用収納装置
JPH04100975U (ja) 二輪車用部品の取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