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69830U - 旅居车用升降车架 - Google Patents

旅居车用升降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69830U
CN216069830U CN202122597108.1U CN202122597108U CN216069830U CN 216069830 U CN216069830 U CN 216069830U CN 202122597108 U CN202122597108 U CN 202122597108U CN 216069830 U CN216069830 U CN 2160698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frame
link
fixedly connected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9710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59710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698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698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698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旅居车用升降车架,其包括主架横杆、蜗杆减速机、方管脚、升降连杆、副框架、动滑轮、翻转臂、托车槽及车把固定组件,主架横杆的中部转动连接导向轮;蜗杆减速机固定在主架横杆的一端,蜗杆减速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绳轮,绳轮上缠绕有钢丝绳;方管脚两两成组分别固定在主架横杆上,升降连杆两两成组且平行布置,其的一端与方管脚铰接;副框架的两端顶部边缘分别与升降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且形成四连杆机构;副框架的底部固定有安装横梁;动滑轮转动在安装横梁上,翻转臂两两成组平行布置,其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副框架的两端底部;托车槽横置在翻转臂上,托车槽上用于盛放随行车;车把固定组件固定在副框架的顶部。

Description

旅居车用升降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放置架,具体涉及一种旅居车用升降车架。
背景技术
旅居车国内使用人群都在60岁退休以后,到目的地后,接水接电再出行很不方便,所以带上二轮车是为了方便房车生活几公里出行,目前摩托车或者二轮车的携带问题比较棘手,放到车内占用空间,放到车外无法连接固定。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便携带二轮车的旅居车用升降车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旅居车用升降车架,便于随行携带自行车、电动车或者摩托车,便于旅游时最后几公里的行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旅居车用升降车架,其包括:
主架横杆,所述主架横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导向轮;
蜗杆减速机,所述蜗杆减速机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架横杆的一端,所述蜗杆减速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绳轮,所述绳轮上缠绕有钢丝绳;
方管脚,所述方管脚两两成组分别固定在所述主架横杆的两端边缘,所述方管脚固定连接在旅居车的后梁架上;
升降连杆,所述升降连杆两两成组且平行布置,其的一端与所述方管脚铰接;
副框架,所述副框架的两端顶部边缘分别与所述升降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且形成四连杆机构;所述副框架的底部固定有安装横梁;
动滑轮,所述动滑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横梁的中部,所述钢丝绳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绳轮上,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导向轮及动滑轮固定在所述主架横杆上;
翻转臂,所述翻转臂两两成组平行布置,其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副框架的两端底部;
托车槽,所述托车槽横置固定在成组的所述翻转臂上,所述托车槽上用于盛放随行自行车、电车或者摩托车;
车把固定组件,所述车把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副框架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方管脚与旅居车固定连接,设置的升降连杆及副框架相互铰接且形成四连杆机构,主架横杆上设有蜗杆减速机,导向轮,蜗杆减速机上的输出轴端连接绳轮,绳轮连接钢丝绳的一端,另一端绕过导向轮及副框架底部安装横梁上的动滑轮,返回固定在主架横杆上,在升降连杆的支撑和导向限位作用下,钢丝绳可以带动副框架升降,副框架的底部连接有翻转臂,翻转臂上连接托车槽,托车槽上用于盛放随行自行车、电动车或者摩托车,车把限位组件用于稳固托车槽上的随行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旅行时,便于携带自行车、电动车或者摩托车完成最后几公里的行走。
优选的,所述蜗杆减速机的动力输入端可与电动扳手传动连接带动绳轮旋转。
优选的,成组的所述方管脚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用于铰接所述升降连杆的连杆支座,所述连杆支座成倒置的L型结构,成组布置的两根所述升降连杆的一端分别一一对应铰接在所述连杆支座的顶部和底部。
优选的,所述连杆支座上铰接的所述升降连杆与另一个所述连杆支座上铰接的升降连杆之间水平固定连接有多根稳固杆。
优选的,所述副框架的两端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翻转臂座,所述翻转臂座上设有用于铰接所述翻转臂的轴孔和用于固定翻转臂角度位置的螺栓孔,所述翻转臂的一端开设有轴孔及螺栓孔;所述轴孔内连接转轴,所述螺栓孔内可连接固定螺栓。
优选的,所述托车槽为U型槽板,所述托车槽的一端边缘设有用于卡位车轮的卡位孔。
优选的,所述车把固定组件包括伸缩连杆、连杆固定座及车把固定套,所述连杆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副框架的顶部横梁上,所述伸缩连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杆固定座上,所述车把固定套固定在所述伸缩连杆的自由端部,所述车把固定套固定连接在车把上。
优选的,所述主架横杆、方管脚、升降连杆、副框架、翻转臂及托车槽均由碳钢材质制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旅居车用升降车架主体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旅居车用升降车架主体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旅居车用升降车架主体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旅居车用升降车架钢丝绳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旅居车用升降车架折叠状态示意图。
1主架横杆、2导向轮、3蜗杆减速机、4绳轮、5钢丝绳、6方管脚、7升降连杆、8副框架、801顶部横梁、802安装横梁、9动滑轮、10翻转臂、11托车槽、12车把固定组件、1201伸缩连杆、1202连杆固定座、1203车把固定套、13翻转臂座、14轴孔、15螺栓孔、16稳固杆、17卡位孔、18连杆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本实用新型附图1至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旅居车用升降车架,其包括:
主架横杆1,主架横杆1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导向轮2;
蜗杆减速机3,蜗杆减速机3固定连接在主架横杆1的一端,蜗杆减速机3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绳轮4,绳轮4上缠绕有钢丝绳5;
方管脚6,方管脚6两两成组分别固定在主架横杆1的两端边缘,方管脚6固定连接在旅居车的后梁架上;
升降连杆7,升降连杆7两两成组且平行布置,其的一端与方管脚6铰接;
副框架8,副框架8的两端顶部边缘分别与升降连杆7的另一端铰接且形成四连杆机构;副框架8的底部固定有安装横梁802;
动滑轮9,动滑轮9转动连接在安装横梁802的中部,钢丝绳5的一端连接在绳轮4上,另一端依次绕过导向轮2及动滑轮9固定在主架横杆1上;
翻转臂10,翻转臂10两两成组平行布置,其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副框架8的两端底部;
托车槽11,托车槽11横置固定在成组的翻转臂10上,托车槽11上用于盛放随行自行车、电车或者摩托车;
车把固定组件12,车把固定组件12固定在副框架8的顶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蜗杆减速机3的动力输入端可与电动扳手传动连接带动绳轮4旋转。电动扳手携带方便,通过电动扳手与蜗杆减速机传动连接实现钢丝绳的伸长或者收缩,完成副框架的升降,钢丝绳上连接有防坠落自锁机构。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成组的方管脚6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用于铰接升降连杆7的连杆支座18,连杆支座18成倒置的L型结构,成组布置的两根升降连杆7的一端分别一一对应铰接在连杆支座18的顶部和底部。连接在连根支座顶部的升降连杆由于其自身结构的限制可以限制升降连杆的行程角度。升降连杆的行程端部为水平设置。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连杆支座18上铰接的升降连杆7与另一个连杆支座上铰接的升降连杆之间水平固定连接有多根稳固杆16。防止升降连杆在升降转动时的失稳。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副框架8的两端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翻转臂座13,翻转臂座13上设有用于铰接翻转臂10的轴孔14和用于固定翻转臂角度位置的螺栓孔15,翻转臂10的一端开设有轴孔及螺栓孔;轴孔14内连接转轴,螺栓孔15内可连接固定螺栓。通过螺栓孔内的螺栓限制翻转臂的角度,不使用时可以折叠,减少占用空间。
具体的,托车槽11为U型槽板,托车槽11的一端边缘设有用于卡位车轮的卡位孔17。方便固定随行二轮车。
更具体的,车把固定组件12包括伸缩连杆1201、连杆固定座1202及车把固定套1203,连杆固定座1202固定连接在副框架8的顶部横梁801上,伸缩连杆120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连杆固定座1202上,车把固定套1203固定在伸缩连杆1201的自由端部,车把固定套1203固定连接在车把上。伸缩连杆与连杆固定座之间通过螺栓的松紧调节角度,车把固定套角度可调,伸缩连杆的长度根据具体的车型调节。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主架横杆1、方管脚6、升降连杆7、副框架8、翻转臂10及托车槽11均由碳钢材质钣金或者焊接加工制成,表处为环保喷塑。整体造型优美、颜色淡雅、易折叠收纳。
使用时,将翻转臂及副框架展开,通过电动扳手传动连接蜗杆减速机实现钢丝绳的长短变化,将随行车固定在托车槽上并用车把固定套固定,不使用时,将其折叠起来,减少占用空间。
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和使用方法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旅居车用升降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架横杆(1),所述主架横杆(1)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导向轮(2);
蜗杆减速机(3),所述蜗杆减速机(3)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架横杆(1)的一端,所述蜗杆减速机(3)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绳轮(4),所述绳轮(4)上缠绕有钢丝绳(5);
方管脚(6),所述方管脚(6)两两成组分别固定在所述主架横杆(1)的两端边缘,所述方管脚(6)固定连接在旅居车的后梁架上;
升降连杆(7),所述升降连杆(7)两两成组且平行布置,其的一端与所述方管脚(6)铰接;
副框架(8),所述副框架(8)的两端顶部边缘分别与所述升降连杆(7)的另一端铰接且形成四连杆机构;所述副框架(8)的底部固定有安装横梁(802);
动滑轮(9),所述动滑轮(9)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横梁(802)的中部,所述钢丝绳(5)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绳轮(4)上,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导向轮(2)及动滑轮(9)固定在所述主架横杆(1)上;
翻转臂(10),所述翻转臂(10)两两成组平行布置,其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副框架(8)的两端底部;
托车槽(11),所述托车槽(11)横置固定在成组的所述翻转臂(10)上,所述托车槽(11)上用于盛放随行自行车、电车或者摩托车;
车把固定组件(12),所述车把固定组件(12)固定在所述副框架(8)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居车用升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减速机(3)的动力输入端与电动扳手传动连接带动所述绳轮(4)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居车用升降车架,其特征在于,成组的所述方管脚(6)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用于铰接所述升降连杆(7)的连杆支座(18),所述连杆支座(18)成倒置的L型结构,成组布置的两根所述升降连杆(7)的一端分别一一对应铰接在所述连杆支座(18)的顶部和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旅居车用升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支座(18)上铰接的所述升降连杆(7)与另一个所述连杆支座上铰接的升降连杆之间水平固定连接有多根稳固杆(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居车用升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框架(8)的两端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翻转臂座(13),所述翻转臂座(13)上设有用于铰接所述翻转臂(10)的轴孔(14)和用于固定翻转臂角度位置的螺栓孔(15),所述翻转臂(10)的一端开设有轴孔及螺栓孔;所述轴孔(14)内连接转轴,所述螺栓孔(15)内可连接固定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居车用升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车槽(11)为U型槽板,所述托车槽(11)的一端边缘设有用于卡位车轮的卡位孔(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居车用升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固定组件(12)包括伸缩连杆(1201)、连杆固定座(1202)及车把固定套(1203),所述连杆固定座(1202)固定连接在所述副框架(8)的顶部横梁(801)上,所述伸缩连杆(120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杆固定座(1202)上,所述车把固定套(1203)固定在所述伸缩连杆(1201)的自由端部,所述车把固定套(1203)固定连接在车把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旅居车用升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横杆(1)、方管脚(6)、升降连杆(7)、副框架(8)、翻转臂(10)及托车槽(11)均由碳钢材质制成。
CN202122597108.1U 2021-10-27 2021-10-27 旅居车用升降车架 Active CN2160698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97108.1U CN216069830U (zh) 2021-10-27 2021-10-27 旅居车用升降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97108.1U CN216069830U (zh) 2021-10-27 2021-10-27 旅居车用升降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69830U true CN216069830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42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97108.1U Active CN216069830U (zh) 2021-10-27 2021-10-27 旅居车用升降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698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870000181B1 (ko) 절첩식 휴대용 자전거
CN201280365Y (zh) 多功能车载式线缆收放装置
CN216069830U (zh) 旅居车用升降车架
CN105857472A (zh) 一种全路况休旅躺式自行车
CN204415627U (zh)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伸缩的三轮电动自行车
CN204161576U (zh) 可折叠电动自行车
CN110847669B (zh) 一种立体车库汽车搬运器
CN102697609A (zh) 电动轮椅及其转向控制装置
CN105501365B (zh) 一种折叠车架及折叠电动车
CN110053693B (zh)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
CN110255017A (zh) 一种垃圾车用环保车棚
CN102774457A (zh) 一种车架收拢车轮全包覆式折叠自行车
CN206187230U (zh) 拉杆电动滑板车
JP5886079B2 (ja) 低床自転車
CN204452664U (zh) 一种边支与中支一体结构的助力车用支撑装置
CN208216770U (zh) 一种多形态转换折叠手推拉车
CN109250023B (zh) 三折车便携支撑行走结构
CN206501957U (zh) 母婴自行车
JP2013177085A (ja) ダブルスタンド自転車
CN2915649Y (zh) 伞型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CN206187237U (zh) 折叠车架及折叠三轮车
CN2693636Y (zh) 轻便型折叠式自行车
CN217022334U (zh) 房车用举升摩托车放置架
CN220315009U (zh) 一种小推车升高拉紧器
CN2739061Y (zh) 便携式电动行李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