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66962U - 一种细长管形零件内孔珩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细长管形零件内孔珩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66962U
CN216066962U CN202122131605.2U CN202122131605U CN216066962U CN 216066962 U CN216066962 U CN 216066962U CN 202122131605 U CN202122131605 U CN 202122131605U CN 216066962 U CN216066962 U CN 2160669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ning
sleeve
motor
assembly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3160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从海
田开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aich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aich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aich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aich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3160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669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669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669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细长管形零件内孔珩磨装置,包括套筒、固定组件、传动组件和驱动组件;套筒:其内弧面左端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中部设置的圆孔内壁滑动连接有进给螺杆,进给螺杆的上端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与支撑板的圆孔内壁设置的限位凸起滑动连接,进给螺杆的右端设有珩磨组件;固定组件:阵列设置于套筒的外弧面;传动组件:设置于套筒的内壁左端,传动组件与进给螺杆螺纹连接;驱动组件:设置于套筒的外弧面上端左侧,驱动组件与传动组件固定连接,该细长管形零件内孔珩磨装置,能够自动向细长管形零件的内部深处进给进行珩磨,自动化程度高,提高散热效果,同时能够清除研磨后的粉末,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细长管形零件内孔珩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孔珩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细长管形零件内孔珩磨装置。
背景技术
珩磨是用镶嵌在珩磨头上的珩磨条对精加工表面进行的精整加工。珩磨与孔表面的接触面积较大,加工效率较高。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加工平面。珩磨时,工件安装在珩床工作台上或夹具中,具有若干珩磨条的珩磨头插入已加工的孔中,由机床主轴带动旋转并作轴向往复运动,珩磨条以一定压力与孔壁接触,即可切去一层极薄的金属。然而目前的内孔珩磨装置,需要手动向细长管形零件的内部深处进给进行珩磨,自动化程度低,不便于珩磨头的散热,不方便清除研磨后的粉末,实用性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细长管形零件内孔珩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细长管形零件内孔珩磨装置,能够自动向细长管形零件的内部深处进给进行珩磨,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珩磨头的散热效果,同时通过空气流动清除研磨后的粉末,实用性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细长管形零件内孔珩磨装置,包括套筒、固定组件、传动组件和驱动组件;
套筒:其内弧面左端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中部设置的圆孔内壁滑动连接有进给螺杆,进给螺杆的上端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与支撑板的圆孔内壁设置的限位凸起滑动连接,进给螺杆的右端设有珩磨组件;
固定组件:阵列设置于套筒的外弧面;
传动组件:设置于套筒的内壁左端,传动组件与进给螺杆螺纹连接;
驱动组件:设置于套筒的外弧面上端左侧,驱动组件与传动组件固定连接,能够自动向细长管形零件的内部深处进给进行珩磨,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珩磨头的散热效果,同时通过空气流动清除研磨后的粉末,实用性强。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设置于套筒的外弧面,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控制电器元件的启动和停止。
进一步的,所述珩磨组件包括珩磨电机和珩磨头,所述珩磨电机设置于进给螺杆的右侧端头,所述珩磨头设置于珩磨电机的输出轴右端,珩磨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对细长管形零件的内壁进行珩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纹筒、T型螺杆和弧形压板,所述第一螺纹筒阵列设置于套筒的外弧面,所述T型螺杆分别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筒的内部,T型螺杆的螺纹杆体均延伸至套筒的内部,所述弧形压板分别转动连接于T型螺杆的内侧端头,对细长管形零件进行压紧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支撑杆、轴承和第二螺纹筒,所述支撑杆阵列设置于套筒的内壁左端,所述轴承的外弧面分别与支撑杆的内侧端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筒固定连接于轴承的内弧面,第二螺纹筒与进给螺杆螺纹连接,驱动进给螺杆向右侧移动,进而实现对珩磨电机和珩磨头的进给。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进给电机、小皮带轮和大皮带轮,所述进给电机通过支撑座固定连接于套筒的外弧面上端,小皮带轮设置于进给电机的输出轴左端,所述大皮带轮固定连接于第二螺纹筒的左端外弧面,小皮带轮和大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进给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驱动第二螺纹筒自动旋转。
进一步的,还包括扇叶,所述扇叶设置于珩磨电机的输出轴外弧面中部,清除研磨后的粉末,避免影响珩磨效果,同时增加细长管形零件道内部的空气流动速率,提高珩磨头的散热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细长管形零件内孔珩磨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将细长管形零件从套筒的右端插入套筒的内部,然后分别旋转四个T型螺杆,T型螺杆与第一螺纹筒螺纹连接,T型螺杆在转动的过程中相对第一螺纹筒向套筒的内部移动,进而带动弧形压板向套筒的内部移动,实现对细长管形零件的夹紧固定,然后通过控制开关组分别启动珩磨电机和进给电机,珩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珩磨头转动对细长管形零件的内壁进行珩磨,进给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小皮带轮转动,小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大皮带轮转动,大皮带轮带动第二螺纹筒转动,由于第二螺纹筒与进给螺杆螺纹连接,进给螺杆在限位凸起的限制作用下不能够转动,第二螺纹筒在转动时驱动进给螺杆向右侧移动,进给螺杆分别带动珩磨电机和珩磨头向右侧移动,实现对细长管形零件内部深处的珩磨,珩磨电机的输出轴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扇叶转动,能够增加细长管形零件道内部的空气流动速率,该细长管形零件内孔珩磨装置,能够自动向细长管形零件的内部深处进给进行珩磨,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珩磨头的散热效果,同时通过空气流动清除研磨后的粉末,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筒、2控制开关组、3支撑板、31限位凸起、4进给螺杆、41限位槽、5珩磨组件、51珩磨电机、52珩磨头、6扇叶、7固定组件、71第一螺纹筒、72T型螺杆、73弧形压板、8传动组件、81支撑杆、82轴承、83第二螺纹筒、9驱动组件、91进给电机、92小皮带轮、93大皮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细长管形零件内孔珩磨装置,包括套筒1、固定组件7、传动组件8和驱动组件9;
套筒1:其内弧面左端设有支撑板3,支撑板3中部设置的圆孔内壁滑动连接有进给螺杆4,进给螺杆4的上端设有限位槽41,限位槽41与支撑板3的圆孔内壁设置的限位凸起31滑动连接,进给螺杆4的右端设有珩磨组件5,珩磨组件5包括珩磨电机51和珩磨头52,珩磨电机51设置于进给螺杆4的右侧端头,珩磨头52设置于珩磨电机51的输出轴右端,珩磨电机51的输出轴带动珩磨头52转动对细长管形零件的内壁进行珩磨,对细长管形零件的内壁进行珩磨;
还包括控制开关组2,控制开关组2设置于套筒1的外弧面,控制开关组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珩磨电机51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2的输出端,控制电器元件的启动和停止。
固定组件7:阵列设置于套筒1的外弧面,固定组件7包括第一螺纹筒71、T型螺杆72和弧形压板73,第一螺纹筒71阵列设置于套筒1的外弧面,T型螺杆72分别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筒71的内部,T型螺杆72的螺纹杆体均延伸至套筒1的内部,弧形压板73分别转动连接于T型螺杆72的内侧端头,分别旋转四个T型螺杆72,T型螺杆72与第一螺纹筒71螺纹连接,T型螺杆72在转动的过程中相对第一螺纹筒71向套筒1的内部移动,进而带动弧形压板73向套筒1的内部移动,实现对细长管形零件的夹紧固定;
传动组件8:设置于套筒1的内壁左端,传动组件8与进给螺杆4螺纹连接,传动组件8包括支撑杆81、轴承82和第二螺纹筒83,支撑杆81阵列设置于套筒1的内壁左端,轴承82的外弧面分别与支撑杆81的内侧端头固定连接,第二螺纹筒83固定连接于轴承82的内弧面,第二螺纹筒83与进给螺杆4螺纹连接,驱动进给螺杆4向右侧移动,进而实现对珩磨电机51和珩磨头52的进给,由于第二螺纹筒83与进给螺杆4螺纹连接,进给螺杆4在限位凸起31的限制作用下不能够转动,第二螺纹筒83在转动时驱动进给螺杆4向右侧移动,进给螺杆4分别带动珩磨电机51和珩磨头52向右侧移动,实现对细长管形零件内部深处的珩磨;
驱动组件9:设置于套筒1的外弧面上端左侧,驱动组件9与传动组件8固定连接,驱动组件9包括进给电机91、小皮带轮92和大皮带轮93,进给电机91通过支撑座固定连接于套筒1的外弧面上端,小皮带轮92设置于进给电机91的输出轴左端,大皮带轮93固定连接于第二螺纹筒83的左端外弧面,小皮带轮92和大皮带轮93通过皮带传动连接,进给电机91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2的输出端,进给电机91的输出轴带动小皮带轮92转动,小皮带轮92通过皮带带动大皮带轮93转动,大皮带轮93带动第二螺纹筒83转动。
其中:还包括扇叶6,扇叶6设置于珩磨电机51的输出轴外弧面中部,清除研磨后的粉末,避免影响珩磨效果,同时增加细长管形零件道内部的空气流动速率,提高珩磨头52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细长管形零件内孔珩磨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细长管形零件从套筒1的右端插入套筒1的内部,然后分别旋转四个T型螺杆72,T型螺杆72与第一螺纹筒71螺纹连接,T型螺杆72在转动的过程中相对第一螺纹筒71向套筒1的内部移动,进而带动弧形压板73向套筒1的内部移动,实现对细长管形零件的夹紧固定,然后通过控制开关组2分别启动珩磨电机51和进给电机91,珩磨电机51的输出轴带动珩磨头52转动对细长管形零件的内壁进行珩磨,进给电机91的输出轴带动小皮带轮92转动,小皮带轮92通过皮带带动大皮带轮93转动,大皮带轮93带动第二螺纹筒83转动,由于第二螺纹筒83与进给螺杆4螺纹连接,进给螺杆4在限位凸起31的限制作用下不能够转动,第二螺纹筒83在转动时驱动进给螺杆4向右侧移动,进给螺杆4分别带动珩磨电机51和珩磨头52向右侧移动,实现对细长管形零件内部深处的珩磨,珩磨电机51的输出轴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扇叶6转动,能够增加细长管形零件道内部的空气流动速率,提高珩磨头52的散热效果,同时通过空气流动清除研磨后的粉末,避免影响珩磨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珩磨电机51和进给电机91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自由配置,珩磨电机51建议选用38MM金属减速齿轮箱,进给电机91可选用28MM金属减速齿轮箱,控制开关组2上分别设有与珩磨电机51和进给电机91一一对应的用于控制器开关工作的按钮。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细长管形零件内孔珩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固定组件(7)、传动组件(8)和驱动组件(9);
套筒(1):其内弧面左端设有支撑板(3),支撑板(3)中部设置的圆孔内壁滑动连接有进给螺杆(4),进给螺杆(4)的上端设有限位槽(41),限位槽(41)与支撑板(3)的圆孔内壁设置的限位凸起(31)滑动连接,进给螺杆(4)的右端设有珩磨组件(5);
固定组件(7):阵列设置于套筒(1)的外弧面;
传动组件(8):设置于套筒(1)的内壁左端,传动组件(8)与进给螺杆(4)螺纹连接;
驱动组件(9):设置于套筒(1)的外弧面上端左侧,驱动组件(9)与传动组件(8)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长管形零件内孔珩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开关组(2),所述控制开关组(2)设置于套筒(1)的外弧面,控制开关组(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细长管形零件内孔珩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珩磨组件(5)包括珩磨电机(51)和珩磨头(52),所述珩磨电机(51)设置于进给螺杆(4)的右侧端头,所述珩磨头(52)设置于珩磨电机(51)的输出轴右端,珩磨电机(51)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2)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长管形零件内孔珩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7)包括第一螺纹筒(71)、T型螺杆(72)和弧形压板(73),所述第一螺纹筒(71)阵列设置于套筒(1)的外弧面,所述T型螺杆(72)分别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筒(71)的内部,T型螺杆(72)的螺纹杆体均延伸至套筒(1)的内部,所述弧形压板(73)分别转动连接于T型螺杆(72)的内侧端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细长管形零件内孔珩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8)包括支撑杆(81)、轴承(82)和第二螺纹筒(83),所述支撑杆(81)阵列设置于套筒(1)的内壁左端,所述轴承(82)的外弧面分别与支撑杆(81)的内侧端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筒(83)固定连接于轴承(82)的内弧面,第二螺纹筒(83)与进给螺杆(4)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细长管形零件内孔珩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9)包括进给电机(91)、小皮带轮(92)和大皮带轮(93),所述进给电机(91)通过支撑座固定连接于套筒(1)的外弧面上端,小皮带轮(92)设置于进给电机(91)的输出轴左端,所述大皮带轮(93)固定连接于第二螺纹筒(83)的左端外弧面,小皮带轮(92)和大皮带轮(93)通过皮带传动连接,进给电机(91)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2)的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细长管形零件内孔珩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扇叶(6),所述扇叶(6)设置于珩磨电机(51)的输出轴外弧面中部。
CN202122131605.2U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细长管形零件内孔珩磨装置 Active CN2160669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31605.2U CN216066962U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细长管形零件内孔珩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31605.2U CN216066962U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细长管形零件内孔珩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66962U true CN216066962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74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31605.2U Active CN216066962U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细长管形零件内孔珩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669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59010U (zh) 一种具有攻丝后自动打螺丝功能的攻丝装置
CN211680402U (zh) 一种电火花线切割轮槽加工装置
CN211867166U (zh) 一种加工轮毂的车夹具
CN216066962U (zh) 一种细长管形零件内孔珩磨装置
CN113211115A (zh) 一种稳定型筒夹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机床
CN210394557U (zh) 一种造粒机转子表面电刷镀修复装置
CN210818834U (zh) 一种方盘壳体生产用毛刺处理装置
CN212734332U (zh) 一种自动金属钻孔机
CN210335448U (zh) 一种双向o型密封圈加工工装
CN209754511U (zh) 车削研磨装置
CN106826487B (zh) 一种机械零件表面处理装置
CN206689727U (zh) 一种可用于工件打磨和切割的机床
CN201136059Y (zh) 管子端面割刀
CN220680730U (zh) 一种电机配件加工用定位结构
CN216503401U (zh) 一种金属屏风加工用切割磨削一体机
CN217408069U (zh) 一种直插磨头转动时自动锁紧的美甲打磨机
CN207508948U (zh) 一种高速内圆磨床
CN219131778U (zh) 一种仿古塑料表面打磨装置
CN212824076U (zh) 一种贴片式led引线框架加工用基材定位孔钻磨装置
CN209664401U (zh) 一种应用于圆柱棒工件带侧壁清除机构的装置
CN214922322U (zh) 一种稳定型筒夹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机床
CN214643222U (zh) 一种螺纹连接件旋紧工装
CN211540613U (zh) 一种碳纤维滑板加工用边角打磨装置
CN208644928U (zh) 机床用抛毛刺装置
CN220971946U (zh) 一种发电机轴系抛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