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66029U - 工作台以及激光加工机床 - Google Patents

工作台以及激光加工机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66029U
CN216066029U CN202120888633.6U CN202120888633U CN216066029U CN 216066029 U CN216066029 U CN 216066029U CN 202120888633 U CN202120888633 U CN 202120888633U CN 216066029 U CN216066029 U CN 2160660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ixed frame
moving frame
guide
m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8863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景风
唐文斌
蒋涛
陈焱
高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Hans Laser Smart Equi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Hans Laser Smart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Hans Laser Smart Equip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8863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660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660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660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作台以及激光加工机床,该工作台包括固定框架、第一移动框架、第二移动框架以及升降装置;固定框架安装在升降装置上;第一移动框架和第二移动框架均用于承载待加工工件,第一移动框架和第二移动框架均安装固定框架上;第一移动框架和第二移动框架均可以沿着固定框架的长度方向相对固定框架移动,使得第一移动框架和第二移动框架能分别将待加工工件移动至床身内进行加工,其中,第一移动框架位于第二移动框架的上方。该工作台与床身组装成激光加工机床后,床身只设置一层轨道即可实现上下料与加工同时进行,使得抽风口可以离加工区域更近,从而可以提高除尘效果。

Description

工作台以及激光加工机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作台以及激光加工机床。
背景技术
激光切割机等激光加工机床作为替代传统下料(冲床、线切割、等离子切割)机床的新型加工设备发展迅速,其具有加工精度高、割缝细、切割质量好及切割无噪声等优点,目前已经在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如图1所示,为了实现上下料和激光加工可以同时进行,现有的激光加工机床100a主要包括激光加工装置10a、床身20a以及工作台30a,其中,激光加工装置10a设置在床身20a上,床身20a内设有第一轨道201a和第二轨道202a,第一轨道201a位于第二轨道202a上方,工作台30a位于床身20a的外侧。工作台30a具有固定框架301a、第一移动框架302a以及第二移动框架303a,固定框架301a固定在地面上,第一移动框架302a和第二移动框架303a均可滑动的安装在固定框架301a上,且第一移动框架302a位于第二移动框架303a上方。
工作时,可以将待加工工件放置在第一移动框架302a上,然后驱动第一移动框架302a移动,并最终使第一移动框架302a移动至床身20a内的第一轨道201a上,此时激光加工装置10a便可以对第一移动框架302a上的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与此同时,可以在第二移动框架303a上进行上下料操作。当对第一移动框架302a上的待加工工件加工完成后,可以将第一移动框架302a移出床身20a,并将第二移动框架303a移动至床身20a内的第二轨道202a上,此时激光加工装置10a便可以对第一移动框架302a上的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与此同时,可以在第二移动框架303a上进行上下料操作。
即现有的激光加工机床100a中,为了实现上下料和激光加工可以同时进行,床身20a内要设置上下两个轨道,这会导致床身上端的抽风口与第二轨道之间具有较大间距,也即抽风口与第二轨道202a对应的加工区域之间具有较大距离,当激光加工装置10对第二轨道202a上的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时,抽风除尘效果较差。尤其是对厚度较大的板材等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时,第一轨道201a和第二轨道202a之间的间距也较大,这会进一步降低除尘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激光加工机床为了实现上下料和激光加工可以同时进行,而导致除尘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工作台以及激光加工机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作台,包括固定框架、第一移动框架、第二移动框架以及升降装置;所述固定框架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上;所述第一移动框架和所述第二移动框架均用于承载待加工工件,所述第一移动框架和所述第二移动框架均安装所述固定框架上;所述第一移动框架和所述第二移动框架均可以沿着所述固定框架的长度方向相对所述固定框架移动,使得所述第一移动框架和所述第二移动框架能够分别将待加工工件移动至床身内进行加工,其中,所述第一移动框架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框架的上方;其中,沿着所述固定框架的长度方向,所述固定框架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子框架;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多个升降单元,每一个所述子框架与至少一个所述升降单元相接,使得每一个所述子框架均能够单独通过所述升降单元实现升高或下降。
可选的,所述工作台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固定在相邻两个所述子框架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第一导向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第二导向结构,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和所述第二导向结构配合,以对相邻两个所述子框架在竖直方向上的相对运动进行导向。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向结构为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结构为导向块。
可选的,每一个所述子框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至少与一个所述升降单元连接。
可选的,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底座、驱动件、导向件以及定位件;所述底座能够安装在地面上;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部和活动部,所述驱动部和所述活动部分别安装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固定框架上,以通过所述驱动部和所述活动部的配合使所述固定框架相对所述底座上下运动;所述导向件包括导向部和滑动部,所述导向部和所述滑动部分别安装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固定框架上,以通过所述导向部和所述滑动部的配合对所述底座和所述固定框架之间的相对运动进行导向;所述定位件包括固定部和施力部,所述固定部能够安装在地面上,所述施力部安装在所述固定部上,并能够相对所述固定部移动,以抵触在所述底座上。
可选的,所述驱动部为液压缸的缸体,所述活动部为液压缸的活塞杆;所述缸体铰接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固定框架二者中的第一者上,所述活塞杆铰接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固定框架二者中的第二者上,其中,所述缸体相对所述第一者转动的旋转轴平行于所述活塞杆相对所述第二者转动的旋转轴。
可选的,所述工作台还包括第一锁定装置,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安装在所述固定框架或所述第一移动框架上,以实现所述第一移动框架与所述固定框架的锁定和解锁。
可选的,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包括第一夹紧气缸和第二夹紧气缸,所述第一夹紧气缸和所述第二夹紧气缸均安装在所述固定框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框架的左右两侧,其中,所述第一夹紧气缸和所述第二夹紧气缸可以夹紧所述第一移动框架,以实现所述第一移动框架与所述固定框架的锁定,所述第一夹紧气缸和所述第二夹紧气缸可以松开所述第一移动框架,以实现所述第一移动框架与所述固定框架的解锁。
可选的,所述工作台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一定位装置以及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移动框架是否移动至所述固定框架上的第一预定位置,以便使所述第一定位装置能够将所述第一移动框架定位在所述第一预定位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移动框架是否移动至所述固定框架上的第二预定位置,以便使所述第二定位装置能够将所述第一移动框架定位在所述第二预定位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激光加工机床,包括激光加工装置、床身以及工作台;所述激光加工装置安装在所述床身上,所述床身内设有轨道;所述工作台位于所述床身外侧,所述工作台如上任意一项所述;其中,所述升降装置驱动所述固定框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移动框架能够移动至所述轨道上;所述升降装置驱动所述固定框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移动框架能够移动至所述轨道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作台与床身组装成激光加工装置后,床身只设置一层轨道即可实现上下料与加工同时进行,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加工机床,可以使床身上端的抽风口离加工区域更近,进而可以提高除尘效果。
此外,工作台的固定框架由多个子框架组合而成,且各子框架可以单独上升或下降,采用这样设置方式后,升降装置动作时可以避免因为固定框架长度方向上的各部分运动速度不一而卡死的问题,使得固定框架可以具有更大的长度以适应大幅面待加工工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激光加工机床的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加工机床的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加工机床的工作台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加工机床的固定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区域的放大视图;
图6是图4中B区域的放大视图;
图7是图4中C区域的放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加工机床的第一锁定装置处的局部视图;
图9是图4中D区域的放大视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激光加工机床100;激光加工装置10;床身20;轨道201;工作台30;固定框架1;子框架1a;第一移动框架2;第二移动框架3;升降装置4;升降单元4a;底座41;底板411;两侧板412;竖板413;支撑件414;支撑板415;支撑螺栓416;锁紧螺母417;支撑块418;驱动件42;驱动部421;活动部422;导向件43;导向部431;滑动部432;轴支座433;导向杆434;定位件44;固定部44;施力部442;连接装置5;第一连接件51;第二连接件52;第一导向结构53;第二导向结构54;第一锁定装置6a;第一夹紧气缸61;第一气缸安装板62;第一气缸导向座63;第二锁定装置6b;第一检测装置7a;第一定位装置8a;固定板81;定位气缸82;定位轴83;导向套84;第二检测装置7b;第二定位装置8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激光加工机床100包括激光加工装置10、床身20以及工作台30。激光加工装置10可以是激光切割装置或激光焊接装置等,激光加工装置10安装在床身20上。床身20安装在地面上,床身20内设有轨道,轨道用于支撑待加工工件,激光加工装置10位于轨道上方,用于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工作台30安装在地面上,并位于床身20外侧,工作台30用于支撑放置待加工工件,并能够将待加工工件移送到床身20内的轨道上。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工作台30包括固定框架1、第一移动框架2、第二移动框架3以及升降装置4,其中,升降装置4安装在地面上,固定框架1安装在升降装置4上,第一移动框架2和第二移动框架3均安装在固定框架1上,升降装置4可以驱动固定框架1、第一移动框架2以及第二移动框架3在竖直方向上同步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移动框架2位于第二移动框架3的上方,第一移动框架2和第二移动框架3均用于承载待加工工件,同时,第一移动框架2和第二移动框架3均可以沿着固定框架1的长度方向相对固定框架1前后滑动。其中,固定框架的长度方向即为前后方向。升降装置4可以驱动固定框架1、第一移动框架2以及第二移动框架3同步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当升降装置4驱动固定框架1移动到第一位置时,第一移动框架2与床身20内的轨道相对,此时可以通过相应的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移动框架2移动至轨道上,当激光加工装置10对第一移动框架2上的待加工工件加工完毕后,该驱动装置还可以驱动第一移动框架2返回至固定框架1的初始位置。该驱动装置和导轨的设计均可以采用现有激光切割机中的相应设计。
当升降装置4驱动固定框架1移动到第二位置时,第二移动框架3与床身20内的轨道相对,此时可以通过相应的驱动装置驱动第二移动框架3移动至轨道上,当激光加工装置10对第二移动框架3上的待加工工件加工完毕后,该驱动装置还可以驱动第二移动框架3返回至固定框架1的初始位置。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当对第一移动框架2上的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时,第二移动框架3位于床身20外侧,此时可以在第二移动框架3上进行上下料操作。同样的,当对第二移动框架3上的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时,第一移动框架2位于床身20外侧,此时可以在第一移动框架2上进行上下料操作。
即本实施例中床身20只设置一层轨道即可实现上下料与加工同时进行,而现有技术中(参考图1)为了实现上下料与加工同时进行,床身需要设置上下两层轨道,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的床身20上端的抽风口可以设置的离轨道更近,也即抽风口可以离加工区域更近,从而可以提高除尘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升降装置4为液压升降装置4,在当液压升降装置4处于收缩状态时,固定框架1位于第一位置;当液压升降装置4处于伸出状态时,固定框架1位于第二位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升降装置4也可以是电机驱动的升降装置4。
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在前后方向上(也即在固定框架1的长度方向上),固定框架1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子框架1a。同时,升降装置4包括多个升降单元4a,每一个子框架1a与至少一个升降单元4a相接,使得每一个子框架1a均能够单独通过相应的升降单元4a驱动以实现升高或下降。采用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在升降装置4动作时,避免出现因为固定框架1长度方向上的各部分运动速度不一而卡死的问题,使得固定框架1可以具有更大的长度以适应大幅面待加工工件。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控制各升降单元4a同步运动,以使固定框架1整体升高或下降。同时,这种分段式设置还可以使固定框架1具有更强的扩展性能,方便对固定框架1的尺寸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如图4和图5所示,工作台30还包括连接装置5,连接装置5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子框架。连接装置5包括第一连接件51和第二连接件52,第一连接件51和第二连接件52分别固定在相邻两个子框架1a上。其中,第一连接件51上设有第一导向结构53,第二连接件52上设有第二导向结构54,第一导向结构53和第二导向结构54配合,以对相邻两个子框架1a在竖直方向上的相对运动进行导向,避免相邻两个子框架1a在前后方向上相对或向背移动。在实际产品中,升降单元4a设置在固定框架1的外侧,此时一个子框架1a只少与两个升降单元4a相接,这些升降单元4a分别设置在子框架1a的左右两侧。
如图5所示,在一试试例中,第一连接件51设置在相邻两个子框架1a中位于前方的一者的外侧壁上,第二连接件52设置在相邻两个子框架1a中位于后方的一者外侧壁上。同时,第一导向结构53为导向槽,第二导向结构54为导向块。另外,导向槽可以在竖直方向上贯穿第一连接件51,这样更方便使导向块置入导向槽。
另外,相邻的两个子框架1a之间通过两个连接装置5连接,这两个连接装置5分别设置在子框架1a的左右两侧。
如图4和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升降单元4a包括底座41、驱动件42、导向件43以及定位件44。使用时,底座41安装在地面上,驱动件42分别与底座41和固定框架1连接,驱动件42可以驱动固定框架1相对底座41上下运动;导向件43分别与底座41和固定框架1连接,用于对固定框架1的上下运动进行导向。定位件44安装在地面上,用于限定底座41在地面的安装位置。
如图6所示,驱动件42包括驱动部421和活动部422,驱动部421与活动部422相接,可以驱动活动部422做直线运动。驱动部421和活动部422分别安装在底座41和固定框架1上,通过驱动部421和活动部422的配合可以使固定框架1相对底座41上下运动。具体的,驱动件42为液压驱动装置,驱动部421可以是液压缸的缸体活动部422可以是液压缸的活塞杆,缸体安装在固定框架1上,活塞杆与底座41相接。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缸体铰接固定框架1上,活塞杆铰接在底座41上,其中,缸体相对固定框架1转动的旋转轴平行于活塞杆相对底座41转动的旋转轴,这样可以降低对驱动件42的安装精度的要求,进而降低组装难度,提高组装效率。
如图6所示,驱动件42设有两个,二者沿着固定框架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这样可以使固定框架1的上下运动更加稳定。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缸体铰接在底座41上,活塞杆铰接在固定框架1上。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件42也可以是电机驱动装置等。
如图6所示,导向件43包括导向部431和滑动部432,导向部431和滑动部432分别安装在底座41和固定框架1上,通过导向部431和滑动部432的配合可以对底座41和固定框架1之间的相对运动进行导向。具体的,导向部431包括轴支座433和导向杆434,轴支座433设有两个,二者上下间隔设置在底座41上,导向杆434的两端分别安装在轴支座333上。滑动部432为滑块,滑块套设在导向杆上,滑块与固定框架1固定连接。导向杆和滑块间隙配合,可以对固定框架1的上下运动进行导向。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导向件43位于两个驱动件42之间,这样可以使固定框架1的上下运动更加稳定。
如图6所示,定位件44包括固定部441和施力部442,固定部441能够安装在地面上,使用时,固定部441安装在底座41的外侧,施力部442安装在固定部441上,并能够相对固定部441移动,以抵触在底座41上。具体的,固定部441上设有螺纹孔,施力部442为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与螺纹孔配合便可以使调节螺杆相对底座41运动。
在本实施例之间,定位件44设有两个,二者分别设置在底座41相对的两侧,二者的调节螺杆分别抵触在底座41相对的两侧,通过对两个定位件44的施力部442移动距离的调整可以对底座41的安装位置进行微调。
如图6所示,底座41包括底板411、两侧板412、竖板413以及支撑件414,两侧板412和竖板413均固定设置在底板411上,其中两侧板412分别固定设置在底板411的前后两侧,竖板413位于两侧板412之间。支撑件414设置有多个,分别安装在两侧板412上,使用时支撑件414与地面接触。另外,上述驱动件42的活塞杆与底板411相接,导向件43的轴支座安装在竖板413上,定位件44的施力部442抵触在侧板412上。
如图6所示,支撑件414包括支撑板415、支撑螺栓416、锁紧螺母417以及支撑块418,其中支撑板415固定安装在侧板412上,支撑板415上设有可与支撑螺栓416配合的螺纹孔,支撑螺栓416的一端与支撑块418固定连接,支撑螺栓416是另一端可以与支撑板415上的螺纹孔配合,以调整底板411的高度。锁紧螺母417用与支撑螺栓416螺纹配合,以将支撑螺栓416与支撑板415锁紧在一起。
如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工作台30还包括第一锁定装置6a,第一锁定装置6a安装在固定框架1和/或第一移动框架2上,以实现第一移动框架2与固定框架1的锁定和解锁。其中,固定框架1带动第一移动框架2上升或下降时,可以通过第一锁定装置6a将第一移动框架2和固定框架1锁定在一起,以免第一移动框架2晃动。同时,需要将第一移动框架2移动至床身20内时,第一锁定装置6a将第一移动框架2和固定框架1解锁。
如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锁定装置6a包括第一夹紧气缸61和第二夹紧气缸,第一夹紧气缸61和第二夹紧气缸均安装在固定框架1上,并位于第一移动框架2的左右两侧。使用时,第一夹紧气缸61和第二夹紧气缸可以夹紧第一移动框架2,以实现第一移动框架2与固定框架1的锁定,第一夹紧气缸61和第二夹紧气缸还可以松开第一移动框架2,以实现第一移动框架2与固定框架1的解锁。具体的,第一夹紧气缸61和第二夹紧汽缸二者的缸体固定在固定框架1外侧,二者的活塞杆可以在伸出状态下夹紧第一移动框架2。
如图7和图8所示,为了方便第一夹紧气缸61的安装,第一锁定装置6a还包括第一气缸安装板62和第一气缸导向座63,其中,第一气缸安装板62固定在固定框架1的外侧,第一气缸安装板62上设有通孔,第一气缸导向座63安装在第一气缸安装板62背离固定框架1的一侧,并从通孔处伸出。第一夹紧气缸61的缸体安装在第一气缸安装板62背离固定框架1的一侧,第一夹紧汽缸垫活塞杆从第一气缸导向座63内穿过,第一气缸导向座63用于对第一夹紧气缸61的活塞杆的伸缩运动进行导向。同样的,为了方便第二夹紧气缸的安装,第一锁定装置6a还包括第二气缸安装板和第二气缸导向座,第二气缸安装板、第二气缸导向座以及第二夹紧气缸三者的连接方式和第一气缸安装板62、第一气缸导向座63以及第一夹紧气缸61三者的连接关系相同。
同样的,在一实施例中,工作台30还包括第二锁定装置6b,第二锁定装置6b安装在固定框架1和/或第二移动框架3上,以实现第二移动框架3与固定框架1的锁定或解锁。其中,第二锁定装置6b可以采用与第一锁定装置6a相同的设置。同时,由于第二移动框架3位于第一移动框架2的下方,在实际产品中,第一锁定装置6a的活塞杆可以直接从固定框架1的上方夹紧第一移动框架2,固定框架1上还设有避让孔,第二锁定装置6b的活塞杆可以从避让孔处穿过固定框架1以夹紧第二移动框架3。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夹紧气缸61和第二夹紧气缸也可以是采用电磁铁驱动机构、电机驱动机构等进行替换。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锁定装置6a也可以是设置在第一移动框架2上,通过第一锁定装置6a与固定框架1的配合,来实现第一移动框架2与固定框架1的锁定和解锁。
如图9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工作台30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7a和第一定位装置8a。第一检测装置7a安装在固定框架1上,用于检测第一移动框架2是否移动至固定框架1上的第一预定位置。当检测到第一移动框架2移动至固定框架1的第一预定位置以后,第一定位装置8a将第一移动框架2定位在该第一预定位置。
具体的,第一检测装置7a和第一定位装置8a均安装在固定框架1的尾端,固定框架1的尾端为固定框架1远离床身20的一端。第一检测装置7a可以是接近开关,当第一移动框架2移动至预定位置后,第一检测装置7a可以产生相应的电信号,该电信号会被相应的控制装置接收,然后该控制装置会控制第一定位装置8a动作,进而将第一移动框架2固定在第一预定位置。
其中,第一定位装置8a包括固定板81、定位气缸82、定位轴83以及导向套84,其中,固定板81安装在固定框架1上,定位气缸82和第一检测装置7a均安装在的固定板81上,定位轴83与定位气缸82的活塞杆连接,导向套84安装在固定板81上,定位轴83从导向套84内穿过,导向导套用于对定位轴83的移动进行导向。第一移动框架2上设有相应的定位孔,第一移动框架2移动至预定位置后,定位气缸82驱动定位轴83运动,使定位轴83插入定位孔内,进而实现对第一移动框架2进行定位,使第一移动框架2停止在该第一预定位置。
同样的,工作台30还包括第二检测装置7b和第二定位装置8b。第二检测装置7b安装在固定框架1上,用于检测第二移动框架3是否移动至固定框架1上的第二预定位置。当检测到第二移动框架3移动至固定框架1的第二预定位置以后,第二定位装置8b将第一移动框架2定位在该第二预定位置。其中,第二检测装置7b与上述第一检测装置7a相同,第二定位装置8b与上述第一定位装置8a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架、第一移动框架、第二移动框架以及升降装置;
所述固定框架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上;
所述第一移动框架和所述第二移动框架均用于承载待加工工件,所述第一移动框架和所述第二移动框架均安装所述固定框架上;
所述第一移动框架和所述第二移动框架均可以沿着所述固定框架的长度方向相对所述固定框架移动,使得所述第一移动框架和所述第二移动框架能够分别将待加工工件移动至床身内进行加工,其中,所述第一移动框架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框架的上方;
其中,沿着所述固定框架的长度方向,所述固定框架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子框架;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多个升降单元,每一个所述子框架与至少一个所述升降单元相接,使得每一个所述子框架均能够单独通过所述升降单元实现升高或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固定在相邻两个所述子框架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第一导向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第二导向结构,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和所述第二导向结构配合,以对相邻两个所述子框架在竖直方向上的相对运动进行导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结构为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结构为导向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子框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至少与一个所述升降单元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底座、驱动件、导向件以及定位件;
所述底座能够安装在地面上;
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部和活动部,所述驱动部和所述活动部分别安装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固定框架上,以通过所述驱动部和所述活动部的配合使所述固定框架相对所述底座上下运动;
所述导向件包括导向部和滑动部,所述导向部和所述滑动部分别安装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固定框架上,以通过所述导向部和所述滑动部的配合对所述底座和所述固定框架之间的相对运动进行导向;
所述定位件包括固定部和施力部,所述固定部能够安装在地面上,所述施力部安装在所述固定部上,并能够相对所述固定部移动,以抵触在所述底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为液压缸的缸体,所述活动部为液压缸的活塞杆;
所述缸体铰接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固定框架二者中的第一者上,所述活塞杆铰接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固定框架二者中的第二者上,其中,所述缸体相对所述第一者转动的旋转轴平行于所述活塞杆相对所述第二者转动的旋转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还包括第一锁定装置,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安装在所述固定框架或所述第一移动框架上,以实现所述第一移动框架与所述固定框架的锁定和解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包括第一夹紧气缸和第二夹紧气缸,所述第一夹紧气缸和所述第二夹紧气缸均安装在所述固定框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框架的左右两侧,其中,所述第一夹紧气缸和所述第二夹紧气缸可以夹紧所述第一移动框架,以实现所述第一移动框架与所述固定框架的锁定,所述第一夹紧气缸和所述第二夹紧气缸可以松开所述第一移动框架,以实现所述第一移动框架与所述固定框架的解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一定位装置以及第二定位装置;
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移动框架是否移动至所述固定框架上的第一预定位置,以便使所述第一定位装置能够将所述第一移动框架定位在所述第一预定位置;
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移动框架是否移动至所述固定框架上的第二预定位置,以便使所述第二定位装置能够将所述第一移动框架定位在所述第二预定位置。
10.一种激光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加工装置、床身以及工作台;
所述激光加工装置安装在所述床身上,所述床身内设有轨道;
所述工作台位于所述床身外侧,所述工作台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
其中,所述升降装置驱动所述固定框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移动框架能够移动至所述轨道上;所述升降装置驱动所述固定框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移动框架能够移动至所述轨道上。
CN202120888633.6U 2021-04-27 2021-04-27 工作台以及激光加工机床 Active CN2160660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8633.6U CN216066029U (zh) 2021-04-27 2021-04-27 工作台以及激光加工机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8633.6U CN216066029U (zh) 2021-04-27 2021-04-27 工作台以及激光加工机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66029U true CN216066029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35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88633.6U Active CN216066029U (zh) 2021-04-27 2021-04-27 工作台以及激光加工机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660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31909B2 (en) Punch press
EP0865846B1 (en) Punching machine and punching method
US6860380B2 (en) Workpiece transfer device for machine tools
CN217194077U (zh) 门窗型材加工用吊装式钻铣装置
US6648568B2 (en) Linear blind broaching machine
CN216066029U (zh) 工作台以及激光加工机床
JP2000326029A (ja) 形鋼加工機
USRE34125E (en) Roller hold down device
CN210880074U (zh) 一种门锁孔及合页孔加工设备
CN211589144U (zh) 一种压合设备
CN211438920U (zh) 一种新型高速车钻复合机
CN208932454U (zh) 一种具有预调功能的装载台
CN108907516B (zh) 一种多头自动抽屉焊接机
CN112222844A (zh) 数控钻铣床
JP2003103326A (ja) 板材加工機の板材位置決め装置及びその装置を用いた板材位置決め方法
CN216501731U (zh) 一种可调节式数控折弯托料机构
KR890003312B1 (ko) 판상 공작물의 가공기계
CN217992825U (zh) 一种实木开料机
CN110605562A (zh) 一种压合设备
CN212470547U (zh) 一种钻铣床工作台结构及一种钻铣床
CN220576188U (zh) 家具板材双面孔槽加工设备
CN113814764B (zh) 一种用于三轮车配件加工钻床的工件定位装置
CN213729490U (zh) 一种办公椅钻孔夹具
CN215702415U (zh) 适用范围广的自动送料双端钻
CN211679541U (zh) 一种用于对汽车纵梁平板进行冲孔的数控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