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52960U - 电子设备外接供电辅助模块、电子设备及计算机主板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外接供电辅助模块、电子设备及计算机主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52960U
CN216052960U CN202122534892.1U CN202122534892U CN216052960U CN 216052960 U CN216052960 U CN 216052960U CN 202122534892 U CN202122534892 U CN 202122534892U CN 216052960 U CN216052960 U CN 2160529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resistor
pin
power supply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3489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平
郑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n Core Semiconductor Xia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n Core Semiconductor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n Core Semiconductor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n Core Semiconductor Xia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3489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529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529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529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子设备外接供电辅助模块、电子设备及计算机主板,本方案巧妙性通过在计算机主板的连接端,即设备端的电源输入处设置升压芯片,配合升压电路,将计算机输出的低电压转换成稳定输出的5.25V的高电压,以此解决计算机主板连接设备端时的供电不稳定或电压不足的问题,该方案能够替代外接设备端需要辅助接入外置电源的方案,使得计算机主板在接入多个设备端时,能够更稳定地进行使用,同时,还能够避免计算机主板因为输出电压不稳定而导致设备端不能识别或偶发性断连的情况。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外接供电辅助模块、电子设备及计算机主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外接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是电子设备外接供电辅助模块、电子设备及计算机主板。
背景技术
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众多模块组成,除了主板外,其余部分都可称为设备端,其通常包含硬盘、移动硬盘、光驱等。对于计算机主板而言,计算机主板供电给设备端供电不足通常是电压供电不足,但是有足够的电流供应。电压供电不足的原因通常有两类:一是由于传输线较长,传输线上有电阻,线越长,电阻会越大,相应的压降会变大。例如在主板端供电5V,因为传输线压降导致设备端实际只有4.6V电压。二是传输线受到外部干扰,导致传输电压有波动。
在现实应用中,由于计算机主板和设备端通常分属不同厂家设计,设备端种类繁多,供电线路距离长短不一,主板厂家设计供电不能满足所有设备端需求,经常存在设备端供电不足问题,供电不足将会导致诸多问题。例如,硬盘供电不足,会出现蓝屏、死机问题;移动硬盘和光驱供电不足,则会出现不能识别设备或者不能正常工作,传输数据时设备丢失等问题,在解决设备端供电不稳或不足的方案上,目前较为普遍的两种方法为:
1、当出现主板出现供电不足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时,采取更换供电能力更强,更加稳定的电源。
2、当设备端为外置时,如移动硬盘、光驱等会采用外置电源供电进行辅助供电。
而如上两种方法均存在成本高、需要单独适配或外接较多硬件进行辅助的局限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主板外接设备端的供电稳定性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施稳定可靠、结构简单的电子设备外接供电辅助模块、电子设备及计算机主板。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电子设备外接供电辅助模块,设于电子设备的主板上,用于辅助主板对接入的设备端进行供电,其包括升压电路,所述升压电路分别与主板和设备端连接,且用于将主板输出的0.5~5.25V电压升压输出供电至设备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升压电路包括:芯片U32、保险丝F1、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感器L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130、电阻R135、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其中,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和保险丝F1的一端均连接至主板的供电端5VINPUT和引脚TP25,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引脚TP27且还接地;保险丝F1的另一端与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和电容C7的一端均连接至芯片U32的引脚7和引脚5,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和电容C7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130的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感器L1的一端均连接至芯片U32的引脚7和引脚5,电阻R130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负极均连接至芯片U32的引脚3,电感器L1的另一端连接至芯片U32的引脚2,电阻R2、电阻R3的一端均连接至芯片U32的引脚4,芯片U32的引脚6、引脚1和电阻R3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1的一端,芯片U32的引脚3还连接至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135、电容C5、电容C6和电容C8的一端以及引脚TP26、设备端,且用于对设备端供应5.25V电压,电容C5、电容C6和电容C8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135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至引脚TP28且还接地。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选择,优选的,所述二极管D3为发光二极管。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选择,优选的,所述芯片U32的型号为TPS61022RWUT。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选择,优选的,所述保险丝F1为5A保险丝。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主板接入的设备端为多个,所述升压电路与设备端一一对应。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设备端为硬盘、光驱、U盘中的一种以上。
基于上述的模块方案,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上述所述的电子设备外接供电辅助模块。
基于上述的模块方案,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主板,其包括上述所述的电子设备外接供电辅助模块。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巧妙性通过在计算机主板的连接端,即设备端的电源输入处设置升压芯片,配合升压电路,将计算机输出的低电压转换成稳定输出的5.25V的高电压,以此解决计算机主板连接设备端时的供电不稳定或电压不足的问题,该方案能够替代外接设备端需要辅助接入外置电源的方案,使得计算机主板在接入多个设备端时,能够更稳定地进行使用,同时,还能够避免计算机主板因为输出电压不稳定而导致设备端不能识别或偶发性断连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为本方案模块的简要连接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方案模块的简要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方案模块的简要连接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外接供电辅助模块,设于电子设备的主板上,用于辅助主板对接入的设备端进行供电,其包括升压电路,所述升压电路分别与主板和设备端连接,且用于将主板输出的0.5~5.25V电压升压输出供电至设备端,其中,本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为计算机。
进一步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升压电路包括:芯片U32、保险丝F1、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感器L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130、电阻R135、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其中,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和保险丝F1的一端均连接至主板的供电端5VINPUT和引脚TP25,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引脚TP27且还接地;保险丝F1的另一端与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和电容C7的一端均连接至芯片U32的引脚7和引脚5,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和电容C7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130的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感器L1的一端均连接至芯片U32的引脚7和引脚5,电阻R130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负极均连接至芯片U32的引脚3,电感器L1的另一端连接至芯片U32的引脚2,电阻R2、电阻R3的一端均连接至芯片U32的引脚4,芯片U32的引脚6、引脚1和电阻R3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1的一端,芯片U32的引脚3还连接至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135、电容C5、电容C6和电容C8的一端以及引脚TP26、设备端,且用于对设备端供应5.25V电压,电容C5、电容C6和电容C8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135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至引脚TP28且还接地。
本方案中,作为一种选型方案,所述二极管D3为发光二极管;所述芯片U32的型号为TPS61022RWUT;所述保险丝F1为5A保险丝。
而在设备端的选型上,本方案中,所述设备端可以为硬盘、光驱或U盘中的一种以上。
本方案巧妙性通过在计算机主板的连接端,即设备端的电源输入处设置升压芯片,配合升压电路,将计算机输出的低电压转换成稳定输出的5.25V的高电压(相对高电压),以此解决计算机主板连接设备端时的供电不稳定或电压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对于移动硬盘或一些供电需求和稳定性相对较高的设备端而言,本方案能够辅助主板提供良好、稳定的供电。
如图3所示,本方案中,当计算机主板连接有多个设备端时,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主板接入的设备端为多个,所述升压电路与设备端一一对应。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9)

1.电子设备外接供电辅助模块,设于电子设备的主板上,用于辅助主板对接入的设备端进行供电,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升压电路,所述升压电路分别与主板和设备端连接,且用于将主板输出的0.5~5.25V电压升压输出供电至设备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外接供电辅助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包括:芯片U32、保险丝F1、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感器L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130、电阻R135、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其中,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和保险丝F1的一端均连接至主板的供电端5VINPUT和引脚TP25,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引脚TP27且还接地;保险丝F1的另一端与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和电容C7的一端均连接至芯片U32的引脚7和引脚5,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和电容C7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130的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感器L1的一端均连接至芯片U32的引脚7和引脚5,电阻R130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负极均连接至芯片U32的引脚3,电感器L1的另一端连接至芯片U32的引脚2,电阻R2、电阻R3的一端均连接至芯片U32的引脚4,芯片U32的引脚6、引脚1和电阻R3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1的一端,芯片U32的引脚3还连接至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135、电容C5、电容C6和电容C8的一端以及引脚TP26、设备端,且用于对设备端供应5.25V电压,电容C5、电容C6和电容C8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135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至引脚TP28且还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外接供电辅助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D3为发光二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外接供电辅助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U32的型号为TPS61022RWUT。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外接供电辅助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丝F1为5A保险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外接供电辅助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接入的设备端为多个,所述升压电路与设备端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外接供电辅助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端为硬盘、光驱、U盘中的一种以上。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外接供电辅助模块。
9.一种计算机主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外接供电辅助模块。
CN202122534892.1U 2021-10-21 2021-10-21 电子设备外接供电辅助模块、电子设备及计算机主板 Active CN2160529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34892.1U CN216052960U (zh) 2021-10-21 2021-10-21 电子设备外接供电辅助模块、电子设备及计算机主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34892.1U CN216052960U (zh) 2021-10-21 2021-10-21 电子设备外接供电辅助模块、电子设备及计算机主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52960U true CN216052960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10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34892.1U Active CN216052960U (zh) 2021-10-21 2021-10-21 电子设备外接供电辅助模块、电子设备及计算机主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529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51787B (zh) 开关式电源、用于开关式电源的控制器及其操作方法
CN101825916B (zh) 电脑系统
US5675467A (en) Circuit mounting unit
CN105163431A (zh) 驱动电路、发光电路和移动终端
CN101866193B (zh) 线性稳压电路与其控制芯片
CN101996120B (zh) 电压裕度测试装置
CN216052960U (zh) 电子设备外接供电辅助模块、电子设备及计算机主板
US8867251B2 (en) Power supply device for solid state drive
CN112256115A (zh) 供电电路、芯片及电子设备
US7944705B2 (en) Compatible circuit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layout method for the same
CN220324147U (zh) 一种用于ddr4内存条供电电路
US20060200592A1 (en) Configure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CN212033992U (zh) 一种dsp芯片供电电路
CN112560371B (zh) 一种主板、板载电源及电子设备
CN215772914U (zh) 一种电源装置
CN210578243U (zh) 启动电路和芯片启动装置
CN201029011Y (zh) 供电电路
CN116933720B (zh) 一种同封装不同电压芯片设计兼容方法及电路
US10297935B2 (en) Power supply and circuit board output structure thereof
CN220896784U (zh) 用于车载摄像头软件升级的数据通讯装置
CN219718214U (zh) 一种设计带开关的uart电平转换电路
CN216286260U (zh) 一种mcu接口转rgb接口电路板
CN210297725U (zh) 一种集成转接板
CN216847896U (zh) 一种验证emmc芯片性能的夹具
CN217981945U (zh) 一种迷你光纤收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