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40425U - 大尺寸升降模板受力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大尺寸升降模板受力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40425U
CN216040425U CN202121520919.5U CN202121520919U CN216040425U CN 216040425 U CN216040425 U CN 216040425U CN 202121520919 U CN202121520919 U CN 202121520919U CN 216040425 U CN216040425 U CN 2160404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template
rod assembly
link mechanism
synchron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2091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应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ghy Pulp Molding Pa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ghy Pulp Molding Pa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ghy Pulp Molding Pa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Hghy Pulp Molding Pa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2091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404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404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404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大尺寸升降模板受力结构,涉及纸模产品成型机领域;包括模板和同步连杆机构,所述模板底部与所述同步连杆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同步连杆机构底部与两根平行的推进杆固定连接,所述同步连杆机构包括底座、连接块和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连接块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块和模板铰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尺寸升降模板受力结构,其适用于大尺寸模板,高压力情形,采用双油缸两点同步施压结构作用于两根推进杆上,使模板受压更均匀,相对变形量更小;同时配置同步连杆机构,缓解异常情况下油缸不同步造成的模板导向柱卡死。

Description

大尺寸升降模板受力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纸模产品成型机领域,具体涉及大尺寸升降模板受力结构。
背景技术
纸模产品成型机一般是用气缸或者油缸作动力,推动模板,使纸模产品压制成型。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保证合模时作用的均匀性,那么最佳方式是上模板合模面背面全部支撑,升降模板下面为沿整个模板面积均匀分布的载荷,这样也可保证升降时的导向精度;但实现方法复杂而且成本高昂。
现有的小尺寸模板,采用一个油缸在模板中心支撑,不存在油缸之间同步的问题,变形量也可接受;但当模板面积变大时,如果还是采用一个油缸中心施力,则中心部位受力集中压力大,越远离中心部位应力越小,导致模具受压不均;另外由于合模模板支撑方式的不同,导致压力大的地方变形大,则中心部位变形量大于边缘部位,使整个模板平面度超标,降低产品质量或产生废品;另外整个上升组件整体重心并不会完美的与模面中心的单油缸中心重合,那么由于重心的偏移会使模板组件收到偏心载荷,这样会使导向机构发生偏心磨损,影响导向精度,严重的话直接卡死模板不能升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尺寸升降模板受力结构,其适用于大尺寸模板,高压力情形,采用双油缸两点同步施压结构,使模板受压更均匀,相对变形量更小;同时配置同步连杆机构,缓解异常情况下油缸不同步造成的模板导向柱卡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大尺寸升降模板受力结构,包括模板和同步连杆机构,所述模板底部与所述同步连杆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同步连杆机构底部与两根平行的推进杆固定连接,所述同步连杆机构包括底座、连接块和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连接块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块和模板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连杆组件、第二连杆组件、第三连杆组件和第四连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分别位于底座左右两侧,所述第三连杆组件与第一连杆组件关于底座前后对应,所述第四连杆组件与第二连杆组件关于底座前后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杆呈弧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两根推进杆关于模板重心所在的直线轴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模板侧面设有多个导套,所述导套与导柱滑动连接,所述导柱与所述推进杆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导柱有四组,且导柱之间关于所述模板中心对称。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尺寸升降模板受力结构,其适用于大尺寸模板,高压力情形,采用双油缸两点同步施压结构作用于两根推进杆上,使模板受压更均匀,相对变形量更小;同时配置同步连杆机构,缓解异常情况下油缸不同步造成的模板导向柱卡死。
在大尺寸模板情况下,采用双油缸同步施力,配合底部同步连杆机构的整体结构。与现有单油缸结构相比,零件受到的最大应力减小,最大相对变形量小,改善了受力结构,提升模板最大承载力;同步连杆机构进一步保证了双油缸的同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尺寸升降模板受力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剖视图。
图中:1、模板;11、导套;2、连接块;3、底座;41、第一连杆;42、第二连杆;5、导柱;6、推进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大尺寸升降模板1受力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模板1和同步连杆机构,所述模板1底部与所述同步连杆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同步连杆机构底部与两根平行的推进杆6固定连接,所述的两根推进杆6关于模板1重心所在的直线轴对称。
所述同步连杆机构包括底座3、连接块2和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连杆组件、第二连杆组件、第三连杆组件和第四连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分别位于底座3左右两侧,所述第三连杆组件与第一连杆组件关于底座3前后对应,所述第四连杆组件与第二连杆组件关于底座3前后对应。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2,所述第一连杆41的两端分别与底座3和连接块2铰接,所述第二连杆42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块2和模板1铰接;所述第二连杆42呈弧形结构。同步连杆机构能进一步保证了两根平行的推进杆6的同步精度。
所述模板1侧面设有四个导套11,每个所述导套11与导柱5滑动连接,所述导柱5与所述推进杆6平行,且导柱5之间关于所述模板1中心对称。
两根平行的推进杆6的底部分别连接有油缸,通过双油缸两点同步施压,通过推进杆6带动模板1和同步连杆机构直线运动,同时通过导套11与导柱5的配合实现运动轨道的导向。
本实施例的一种大尺寸升降模板1受力结构,其适用于大尺寸模板1,高压力情形,采用双油缸两点同步施压结构作用于两根推进杆6上,使模板1受压更均匀,相对变形量更小;同时配置同步连杆机构,缓解异常情况下油缸不同步造成的模板1导向柱卡死。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大尺寸升降模板受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和同步连杆机构,所述模板底部与所述同步连杆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同步连杆机构底部与两根平行的推进杆固定连接,所述同步连杆机构包括底座、连接块和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连接块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块和模板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尺寸升降模板受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连杆组件、第二连杆组件、第三连杆组件和第四连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分别位于底座左右两侧,所述第三连杆组件与第一连杆组件关于底座前后对应,所述第四连杆组件与第二连杆组件关于底座前后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尺寸升降模板受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呈弧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尺寸升降模板受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推进杆关于模板重心所在的直线轴对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尺寸升降模板受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侧面设有多个导套,所述导套与导柱滑动连接,所述导柱与所述推进杆平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尺寸升降模板受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有四组,且导柱之间关于所述模板中心对称。
CN202121520919.5U 2021-07-05 2021-07-05 大尺寸升降模板受力结构 Active CN2160404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20919.5U CN216040425U (zh) 2021-07-05 2021-07-05 大尺寸升降模板受力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20919.5U CN216040425U (zh) 2021-07-05 2021-07-05 大尺寸升降模板受力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40425U true CN216040425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16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20919.5U Active CN216040425U (zh) 2021-07-05 2021-07-05 大尺寸升降模板受力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404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97971U (zh) 轨道车辆转向架构架加工工装
CN101722674A (zh) 一种模具快速更换系统
CN216040425U (zh) 大尺寸升降模板受力结构
CN102962278B (zh) 一种立式挤压机的模座移动装置及立式挤压机
CN110253748B (zh) 一种加气混凝土掰板机
CN107774742A (zh) 一种新型变辊距板材矫直机
CN108213813B (zh) 用于中部槽焊接的夹紧装置
CN201872364U (zh) 高精度平板式压机
CN202921690U (zh) 一种用于电池夹具的极群整形装置
CN201249822Y (zh) 车底架组装胎
CN104001780B (zh) 起重臂成型装置和起重臂成型方法
CN204545074U (zh) 一种双向端折机
CN209716312U (zh) 一种弹簧锻造装置
JPS6030534A (ja) プレス型交換装置
CN109719450B (zh) 翻桶机构拼焊工装
US928609A (en) Press.
CN208053309U (zh) 汽车变速箱维修线
CN105459254A (zh) 一种模具拆模装置
CN209453814U (zh) 一种分掰设备
CN205915479U (zh) 一种连接固定装置
CN212598216U (zh) 一种冲压均匀的冲压装置
US3279232A (en) Stretch draw press with power positioned stretch unit
CN110328730B (zh) 一种木梁压机
CN211769764U (zh) 海洋重工用起吊辅助装置
CN214556704U (zh) 一种可拆卸钢板压机下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