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36454U - 一种集装箱底部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装箱底部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36454U
CN216036454U CN202121573426.8U CN202121573426U CN216036454U CN 216036454 U CN216036454 U CN 216036454U CN 202121573426 U CN202121573426 U CN 202121573426U CN 216036454 U CN216036454 U CN 2160364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side
wing plate
arc
side beam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7342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寿涛
林万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aiping Containe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aiping Contain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aiping Containe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aiping Contain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7342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364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364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364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箱底部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其中,集装箱底部结构包括位于集装箱前端底部的前底端梁、位于集装箱两侧底部的底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底端梁的两端为第一弧形结构,与前底端梁的两端连接的底侧梁的端部为第二弧形结构,所述第一弧形结构和所述第二弧形结构拼接而成第三弧形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底部结构的集装箱,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增加集装箱底部结构的强度,同时能够减少集装箱在运行过程中的风阻。

Description

一种集装箱底部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加工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的底部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背景技术
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使用集装箱转运货物,可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运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更换车、船时,无须将货物从箱内取出换装。
现有技术的集装箱底部结构包括两根底侧梁,与底侧梁连接的前底端梁和后底端梁,前底端梁设置于集装箱前端,后底端梁设置于集装箱门端。现有技术中的前底端梁和底侧梁一方面强度不够,另一方面,装有上述梁结构的集装箱在运行过程中,风阻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集装箱底部结构,包括位于集装箱前端底部的前底端梁、位于集装箱两侧底部的底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底端梁的两端为第一弧形结构,与前底端梁的两端连接的底侧梁的端部为第二弧形结构,所述第一弧形结构和所述第二弧形结构拼接而成第三弧形结构。
可选的,所述前底端梁包括前底端梁上翼板、与前底端梁上翼板相对的前底端梁下翼板,连接前底端梁上翼板和前底端梁下翼板的前底端梁腹板,所述前底端梁上翼板的两端、前底端梁下翼板的两端为第一弧形,和/或,所述底侧梁包括底侧梁上翼板、与底侧梁上翼板相对的底侧梁下翼板,连接底侧梁上翼板和底侧梁下翼板的底侧梁腹板,与前底端梁相连的底侧梁上翼板和底侧梁下翼板的端部为第二弧形。
可选的,所述前底端梁上翼板与底侧梁上翼板拼接而成第三弧形,所述前底端梁下翼板与底侧梁下翼板拼接而成第三弧形,所述第一弧形、第二弧形和第三弧形为同一个圆的弧形,第三弧形长度等于第一弧形长度与第二弧形长度之和。
可选的,与前底端梁相邻的底侧梁腹板的下端包括水平边和斜边,所述斜边更靠近所述前底端梁,所述水平边与所述斜边的夹角为钝角,所述斜边到底侧梁上翼板的距离从前底端梁到集装箱后端的方向逐渐增加,与前底端梁相邻的底侧梁下翼板包括底侧梁水平边下翼板和底侧梁斜边下翼板,所述底侧梁水平边下翼板与所述底侧梁腹板的水平边相连,所述底侧梁斜边下翼板与所述底侧梁腹板的斜边相连。
可选的,所述底侧梁还包括底侧梁盖板,所述底侧梁盖板与所述底侧梁腹板相对,并且连接所述底侧梁上翼板和底侧梁下翼板,和/或,所述前底端梁腹板上包括至少一个孔结构。
可选的,所述底侧梁盖板包括第一底侧梁盖板、与第一底侧梁盖板连接或一体成型的第二底侧梁盖板,与所述第二底侧梁盖板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的第三底侧梁盖板、与所述第三底侧梁盖板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的第四底侧梁盖板,所述第一底侧梁盖板覆盖第三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底侧梁盖板与所述底侧梁斜边下翼板连接,所述第三底侧梁盖板与所述底侧梁水平边下翼板连接。
可选的,所述底侧梁在集装箱底部分段拼接而成,覆盖底侧梁拼接处的底侧梁盖板还具有折弯。
可选的,所述底部结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前底端梁和底侧梁。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件上翼板、与连接件上翼板相对的连接件下翼板、连接连接件上翼板、连接件下翼板的连接件腹板,所述连接件上翼板和连接件下翼板为梯形,所述连接件一端与底侧梁腹板相连,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前底端梁腹板相连。
采用上述集装箱的底部结构,一方面可以减少集装箱在运输时,尤其是陆运时的风阻,同时集装箱底部结构的强度没有损失,反而还增加。结构简单,有利于操作。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底部结构的集装箱,采用上述集装箱的底部结构,一方面可以减少集装箱在运输时,尤其是陆运时的风阻,同时集装箱底部结构的强度没有损失,反而还增加。结构简单,有利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集装箱底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集装箱底部结构的部件拆分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底侧梁盖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底侧梁盖板的俯视图与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集装箱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装箱底部结构包括两根底侧梁,与底侧梁连接的前底端梁和后底端梁,前底端梁设置于集装箱前端,后底端梁设置于集装箱门端。
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装箱底部结构,包括位于集装箱前端底部的前底端梁2、位于集装箱两侧底部的底侧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底端梁2的两端为第一弧形结构,与前底端梁2的两端连接的底侧梁1的端部为第二弧形结构,所述第一弧形结构和所述第二弧形结构拼接而成第三弧形结构。
现有技术中的集装箱的前底端梁和底侧梁的连接处为直角结构,采用第三弧形结构的集装箱底部结构,可以减少负压区及气流冲击集装箱突出部分引起的阻力,因此,第三弧形结构可以减小集装箱在运行过程中的风阻。
另外,上述第一弧形结构和第二弧形结构拼接而成的第三弧形结构,可以省去现有集装箱中角件的制作,从而节省了工艺步骤,提高集装箱的生产效率。另外,该拼接的而成的第三弧形结构制作工艺简单,方便生产。
进一步的,结合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前底端梁2包括前底端梁上翼板21、与前底端梁上翼板21相对的前底端梁下翼板22,连接前底端梁上翼板21和前底端梁下翼板22的前底端梁腹板23,所述前底端梁上翼板21的两端、前底端梁下翼板22的两端为第一弧形。
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前底端梁2为方管,两端具有第一弧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底侧梁1包括底侧梁上翼板11、与底侧梁上翼板11相对的底侧梁下翼板12,连接底侧梁上翼板11和底侧梁下翼板12的底侧梁腹板13,与前底端梁相连的底侧梁上翼板11和底侧梁下翼板12的端部为第二弧形。
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底侧梁1为方管,前底端梁相连的底侧梁具有第二弧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前底端梁上翼板21与底侧梁上翼板11拼接而成第三弧形,所述前底端梁下翼板22与底侧梁下翼板12拼接而成第三弧形。
本实施例中前底端梁对应的上、下翼板的第一弧形结构,而此时前底端梁腹板为非第一弧形结构,底侧梁对应的上、下翼板的第二弧形结构(而此时的底侧梁腹板为非第二弧形结构),之后再拼接而成的第三弧形结构,此时第一弧形、第二弧形和第三弧形为同一个圆的弧形,第三弧形长度等于第一弧形长度与第二弧形长度之和。一方面可以减小后续形成的集装箱的风阻,而且进一步可以进一步简化结构。
其他实施例中,前底端梁的两端为第一弧形结构不限于上述的前底端梁上、下翼板形式,也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将一个方管做成第一弧形结构。
其他实施例中,与前底端梁的两端连接的底侧梁的端部为第二弧形结构不限于上述的底侧梁的上、下翼板形式,也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将一个方管做成第二弧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与前底端梁2相邻的底侧梁腹板13的下端包括水平边131和斜边132,所述斜边132更靠近所述前底端梁2,所述水平边131与所述斜边132的夹角为钝角,与前底端梁相邻的底侧梁下翼板12包括底侧梁水平边下翼板121和底侧梁斜边下翼板122,所述底侧梁水平边下翼板121与所述底侧梁腹板13的水平边131相连,所述底侧梁斜边下翼板122与所述底侧梁腹板13的斜边132相连。
参考图5,与前底端梁2相邻的底侧梁腹板13的下端包括水平边131和斜边132,所述斜边132更靠近所述前底端梁2,所述水平边131与所述斜边132的夹角为钝角,这样斜边132到底侧梁上翼板11的距离从前底端梁到后底端梁的方向逐渐增加。这样,形成的底侧梁在靠近集装箱前端的地方形成一个斜面,该斜面的倾斜方向为从前底端梁到后底端梁的方向倾斜,且集装箱前端的高度明显小于集装箱后端的高度。
之所以这样设置,可以将后续形成的集装箱安装在集装箱货运卡车上,斜面设置更适合安装固定,同时可以增加集装箱前端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结合参考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底侧梁1还包括底侧梁盖板14,所述底侧梁盖板14与所述底侧梁腹板13相对,并且连接所述底侧梁上翼板11和底侧梁下翼板12。本实施例中,设置该底侧梁盖板14可以将底侧梁封住,防止有积水可以将集装箱底侧梁腐蚀,同时可以增加底侧梁的强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底侧梁盖板14包括第一底侧梁盖板141、与第一底侧梁盖板141连接或一体成型的第二底侧梁盖板142,与所述第二底侧梁盖板142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的第三底侧梁盖板143、与所述第三底侧梁盖板143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的第四底侧梁盖板144,所述第一底侧梁盖板141覆盖第三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底侧梁盖板142与所述底侧梁斜边下翼板122连接,所述第三底侧梁盖板143与所述底侧梁水平边下翼板121连接。
本实施例中,底侧梁盖板14为一体折弯盖板,采用上述特定折弯结构的底侧梁盖板一方面可以增加集装箱的美观度,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加第一底侧梁盖板141的强度。其中,第四底侧梁盖板144可以覆盖底侧梁的其他部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侧梁1在集装箱底部分段拼接而成,覆盖底侧梁1拼接处的底侧梁盖板14还具有折弯145,对于大型集装箱而言,例如,超长集装箱,需要比常规集装箱长度还要长的底侧梁,底侧梁除了与集装箱前端接近的部分,可以分段拼接设置,为了增加底侧梁分段拼接处的强度,将底侧梁盖板14远离集装箱前端的部分,进行折弯设置,可以更进一步增强底侧梁整体的强度。
其他实施例中,底侧梁盖板14不在底侧梁拼接处设置上述折弯也属于本使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其他实施例中,不设置底侧梁盖板14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底端梁腹板23上包括至少一个孔结构24,上述孔结构可以穿设集装箱内部的设备线路,当然,不在前底端梁腹板23上包括至少一个孔结构24,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结构还包括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连接所述前底端梁2和底侧梁1。
该连接件的设置可以增加整个集装箱底部结构的强度,也就是说,可以是的底端梁2和底侧梁1的连接强度更加牢固。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件上翼板、与连接件上翼板相对的连接件下翼板、连接连接件上翼板、连接件下翼板的连接件腹板,所述连接件上翼板和连接件下翼板为梯形,所述连接件一端与底侧梁腹板13相连,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前底端梁腹板23相连。
采用上述特定结构的连接件,可以将底侧梁1和前底端梁2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化,同时还能够保证底侧梁1和前底端梁2的自身强度和他们之间的连接强度。
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其他结构的连接件,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连接件,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采用上述集装箱的底部结构,一方面可以减少集装箱在运输时,尤其是陆运时的风阻,同时集装箱底部结构的强度没有损失,反而还增加。结构简单,有利于操作。
实施例2
一种集装箱,包括上述底部结构。
采用上述底部结构的集装箱一方面可以减少集装箱的在运输时,尤其是陆运时的风阻,同时集装箱底部结构的强度没有损失,反而还增加。结构简单,有利于操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集装箱底部结构,包括位于集装箱前端底部的前底端梁、位于集装箱两侧底部的底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底端梁的两端为第一弧形结构,与前底端梁的两端连接的底侧梁的端部为第二弧形结构,所述第一弧形结构和所述第二弧形结构拼接而成第三弧形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底端梁为方管或者包括前底端梁上翼板、与前底端梁上翼板相对的前底端梁下翼板,连接前底端梁上翼板和前底端梁下翼板的前底端梁腹板,所述前底端梁上翼板的两端、前底端梁下翼板的两端为第一弧形,和/或,所述底侧梁为方管或者包括底侧梁上翼板、与底侧梁上翼板相对的底侧梁下翼板,连接底侧梁上翼板和底侧梁下翼板的底侧梁腹板,与前底端梁相连的底侧梁上翼板和底侧梁下翼板的端部为第二弧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底端梁上翼板与底侧梁上翼板拼接而成第三弧形,所述前底端梁下翼板与底侧梁下翼板拼接而成第三弧形,所述第一弧形结构的第一弧形、第二弧形结构的第二弧形和第三弧形结构的第三弧形为同一个圆的弧形,第三弧形长度等于第一弧形长度与第二弧形长度之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与前底端梁相邻的底侧梁腹板的下端包括水平边和斜边,所述斜边更靠近所述前底端梁,所述水平边与所述斜边的夹角为钝角,所述斜边到底侧梁上翼板的距离从前底端梁到集装箱后端的方向逐渐增加,与前底端梁相邻的底侧梁下翼板包括底侧梁水平边下翼板和底侧梁斜边下翼板,所述底侧梁水平边下翼板与所述底侧梁腹板的水平边相连,所述底侧梁斜边下翼板与所述底侧梁腹板的斜边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侧梁还包括底侧梁盖板,所述底侧梁盖板与所述底侧梁腹板相对,并且连接所述底侧梁上翼板和底侧梁下翼板,和/或,所述前底端梁腹板上包括至少一个孔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侧梁盖板包括第一底侧梁盖板、与第一底侧梁盖板连接或一体成型的第二底侧梁盖板,与所述第二底侧梁盖板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的第三底侧梁盖板、与所述第三底侧梁盖板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的第四底侧梁盖板,所述第一底侧梁盖板覆盖第三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底侧梁盖板与所述底侧梁斜边下翼板连接,所述第三底侧梁盖板与所述底侧梁水平边下翼板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侧梁在集装箱底部分段拼接而成,覆盖底侧梁拼接处的底侧梁盖板还具有折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结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前底端梁和底侧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件上翼板、与连接件上翼板相对的连接件下翼板、连接连接件上翼板、连接件下翼板的连接件腹板,所述连接件上翼板和连接件下翼板为梯形,所述连接件一端与底侧梁腹板相连,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前底端梁腹板相连。
10.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底部结构。
CN202121573426.8U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集装箱底部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Active CN2160364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73426.8U CN216036454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集装箱底部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73426.8U CN216036454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集装箱底部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36454U true CN216036454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17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73426.8U Active CN216036454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集装箱底部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364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84750U (zh) 车厢及厢式货车
CN107226291B (zh) 罐式集装箱
CA2471997C (en) Cargo carrying container with peripheral wall structure incorporating a corrugated sheet
US9981772B2 (en) Rigid container floor and container with same
CN216036454U (zh) 一种集装箱底部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CN110254532B (zh) 一种车厢的瓦楞侧板防水结构
KR20130028754A (ko) 화물용 컨테이너
CN205652128U (zh) 一种铁路敞车车箱
CN201980622U (zh) 冷藏保温箱体
CN106516482B (zh) 罐式集装箱
CN216036455U (zh) 集装箱前端顶部结构、前端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CN206552592U (zh) 一种干货集装箱底框架
CN209833796U (zh) 一种横向瓦楞式车厢
CN216469955U (zh) 一种集装箱
CN213058474U (zh) 一种新型大斜顶集装箱
CN215972643U (zh) 一种角件及箱体
CN2931376Y (zh) 一种集装箱侧板
CN216661133U (zh) 集装箱的加强结构及集装箱
CN217262177U (zh) 集装箱的钢地板安装结构及集装箱
KR200421857Y1 (ko) 조립 밀폐형 박스
CN213324781U (zh) 集装箱的地板拼接结构
CN217866128U (zh) 集装箱的顶侧梁连接结构及集装箱
CN2503031Y (zh) 带内侧板保护装置的冷冻或冷藏集装箱
CN100579877C (zh) 集装箱侧壁
CN221091010U (zh) 运输厢和运输载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