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34640U - 转向节总成及具有该转向节总成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转向节总成及具有该转向节总成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34640U
CN216034640U CN202121839415.XU CN202121839415U CN216034640U CN 216034640 U CN216034640 U CN 216034640U CN 202121839415 U CN202121839415 U CN 202121839415U CN 216034640 U CN216034640 U CN 216034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uckle
steering
assembly
pin
knuckl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3941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衍标
马果
韦友
韦鹏
罗群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Guang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Guang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Guang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3941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34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34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346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节总成及具有该转向节总成的车辆,该转向节总成包括分体设置的转向节本体和转向轴销,所述转向节本体为板材制成的转向节本体,所述转向轴销为棒料制成的转向轴销,所述转向节本体具有销孔,所述转向轴销包括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插装于所述销孔内,且与所述转向节本体固定连接。该转向节总成的结构设计能够简化加工工艺,缩短生产周期,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且加工质量容易保证。

Description

转向节总成及具有该转向节总成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向节总成及具有该转向节总成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转向节总成为汽车转向系统中的重要零件之一,用于传递并承受汽车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
现有的转向节总成通常为一体铸造式结构,型面设计较为复杂,对设计人员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同时,因为铸造结构,需要先采用铸造工艺获得毛坯件,再经过多轴数控加工中心进行加工获得零件在各方向上的安装孔和安装面,加工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
另外,铸造结构的转向节总成的内部缺陷,如气孔、杂渣等,无法通过常规的检测工具发现,还需要磁粉探伤等方式来探测零件内部缺陷,探伤完成后还需要进行退磁处理,该检测成本高,且也不能完全检测出零件内部缺陷,磁粉探伤对人体也有一定的伤害性。
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转向节总成,其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且质量易于保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节总成及具有该转向节总成的车辆,该转向节总成的结构设计能够简化加工工艺,缩短生产周期,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且加工质量容易保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节总成,包括分体设置的转向节本体和转向轴销,所述转向节本体为板材制成的转向节本体,所述转向轴销为棒料制成的转向轴销,所述转向节本体具有销孔,所述转向轴销包括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插装于所述销孔内,且与所述转向节本体固定连接。
该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节总成采用分体式结构,包括转向节本体和转向轴销,两者分别加工制成后,再固接,其中,转向节本体采用板材制成,转向轴销采用棒料制成,如此,两者均可通过机加工的方式制成,避免了采用铸造成型再机加工的方式,不仅可以简化工序,也能降低对各型面的设计要求,生产效率高,且生产成本低,同时因规避了铸造成型方式,相应地也避免因铸造导致的内部质量问题,有利于保证转向节总成的加工质量。
如上所述的转向节总成,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销孔过盈配合。
如上所述的转向节总成,所述转向轴销还包括用于与车辆的轮毂轴承配合的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通过隔挡部隔开,所述隔挡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径向尺寸,也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径向尺寸。
如上所述的转向节总成,所述第一连接段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转向节本体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转向节总成,所述转向轴销为钢材的棒料制成的转向轴销。
如上所述的转向节总成,所述转向节本体为钢板制成的转向节本体。
如上所述的转向节总成,所述转向节本体包括板本体,所述板本体的相对的两端朝同一方向折弯形成两个折弯板部,两个所述折弯板部均具有第一安装孔,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位置对应。
如上所述的转向节总成,两个所述折弯板部中的一个还具有向所述板本体的一侧延伸的延伸板部,所述延伸板部具有第二安装孔。
如上所述的转向节总成,所述板本体的与所述延伸板部相对的另一侧还设有两个臂板部,两个臂板部分别向两个所述折弯板部所在方向延伸,两个臂板部均具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线垂直,且与所述销孔的轴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前桥总成和轮毂轴承,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节总成,所述转向节总成的所述转向节本体用于与所述前桥总成连接,所述转向节总成的所述转向轴销用于与所述轮毂轴承连接。
由于上述转向节总成具有上述技术效果,所以包括该转向节总成的车辆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重复论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节总成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转向节总成的转向节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转向节总成的转向轴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转向节总成10;
转向节本体11,板本体111,销孔111a,折弯板部112,第一安装孔112a,延伸板部113,第二安装孔113a,臂板部114,第三安装孔114a;
转向轴销12,第一连接段121,第二连接段122,隔挡部12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节总成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转向节总成的转向节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转向节总成的转向轴销的结构示意图。
该实施例中,转向节总成10包括转向节本体11和转向轴销12,转向节本体11和转向轴销12为分体结构,即两者分别单独加工成型。其中,转向节本体11为板材制成的转向节本体,转向轴销12为棒料制成的转向轴销,转向节本体11具有销孔111a,转向轴销12包括第一连接段121,第一连接段121插装于销孔111a内,且与转向节本体11固定连接。
该转向节总成10采用分体式结构,包括转向节本体11和转向轴销12,两者分别加工制成后,再固接,其中,转向节本体11采用板材制成,转向轴销12采用棒料制成,如此,两者均可通过机加工的方式制成,避免了采用铸造成型再机加工的方式,不仅可以简化工序,也能降低对各型面的设计要求,生产效率高,且生产成本低,同时因规避了铸造成型方式,相应地也避免因铸造导致的内部质量问题,有利于保证转向节总成的加工质量。
该实施例中,转向轴销12的第一连接段121与转向节本体11的销孔111a过盈配合,即在过盈配合后再固定,如此,可提高两者连接的稳固性和强度等,确保工作安全性。
具体的,转向轴销12的第一连接段121插装于转向节本体11的销孔111a后,两者再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既简便又可靠。
具体的方案中,转向轴销12还包括用于与车辆的轮毂轴承配合的第二连接段122,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段122和第一连接段121之间通过隔挡部123隔开,隔挡部123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连接段121,也大于第二连接段122,结合图1和图2,可以理解,这样设置时,在转向轴销12的第一连接段121插装于转向节本体11的销孔111a时,隔挡部123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确保转向轴销12与转向节本体11之间的配合尺寸,同时,在后续与车辆的相关部件配合时,也能分隔轮毂轴承,避免其与转向节本体11干涉。
具体的方案中,转向轴销12可采用钢材的棒料制成,可采用机加工的方式,比如采用普通车床车削工艺获得,钢材可选用符合实际应用需求强度的钢材棒料,以满足强度和刚度的需求,产品的质量稳定可控。当然,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转向轴销12也可采用其他材料,以降低零件成本。
具体的方案中,转向节本体11可以采用钢板制成,可通过冲压折弯获得,比如可以选用热轧钢材,其强度以符合实际需要即可,相对于现有的一体铸造成型的转向节总成来说,该结构可以选用相对较小厚度的钢板制成,以获得较轻的零件,钢材通过热轧工艺制成后,其内部组织结构稳定无缺陷,与现有的一体铸造成型的转向节总成相比,可避免后续需要磁粉探伤等检测步骤,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中,转向节本体11包括板本体111,前述与转向销轴12插装配合的销孔111a即形成于板本体111上。板本体111的相对的两端朝同一方向折弯形成两个折弯板部112,以图2所示,即板本体111的上下两端,其折弯方向与其连接的转向销轴12的方向相反,两个折弯板部112均具有第一安装孔112a,两个第一安装孔112a的位置对应,在实际应用时,该两个第一安装孔112a用于插装螺栓或销轴等,以便于安装与前桥总成之间设置的轴承。
具体的,以图2所示方位,位于上方的折弯板部112还向一侧延伸形成有延伸板部113,该延伸板部113具有第二安装孔113a,实际应用中,该第二安装孔113a可用于与前桥总成的转向拉杆连接。
在板本体111的延伸板部113相对的另一侧还设有两个臂板部114,两个臂板部114与板本体111基本处于一个平面,两个臂板部114分别向两个折弯板部112所在方向延伸,即分别向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两个臂板部114均具有第三安装孔114a,在实际应用中,可用于与前桥总成的卡钳连接。
以图2所示,第三安装孔114a的轴线与第一安装孔112a的轴线垂直,且与销孔111a的轴线平行。
上述只是一种转向节本体11的具体结构,可以理解,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转向节本体11的结构可以做出适应性的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安装结构和安装需求。
除了上述转向节总成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前桥总成和轮毂轴承,还包括上述实施例介绍的转向节总成,转向节总成的转向节本体用于与前桥总成连接,转向节总成的转向轴销用于与轮毂轴承连接。
由于上述转向节总成具有上述技术效果,所以包括该转向节总成的车辆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重复。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转向节总成及具有该转向节总成的车辆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转向节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设置的转向节本体和转向轴销,所述转向节本体为板材制成的转向节本体,所述转向轴销为棒料制成的转向轴销,所述转向节本体具有销孔,所述转向轴销包括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插装于所述销孔内,且与所述转向节本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销孔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销还包括用于与车辆的轮毂轴承配合的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通过隔挡部隔开,所述隔挡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径向尺寸,也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径向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转向节本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销为钢材的棒料制成的转向轴销。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本体为钢板制成的转向节本体。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本体包括板本体,所述板本体的相对的两端朝同一方向折弯形成两个折弯板部,两个所述折弯板部均具有第一安装孔,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位置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节总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折弯板部中的一个还具有向所述板本体的一侧延伸的延伸板部,所述延伸板部具有第二安装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本体的与所述延伸板部相对的另一侧还设有两个臂板部,两个臂板部分别向两个所述折弯板部所在方向延伸,两个臂板部均具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线垂直,且与所述销孔的轴线平行。
10.车辆,包括前桥总成和轮毂轴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节总成,所述转向节总成的所述转向节本体用于与所述前桥总成连接,所述转向节总成的所述转向轴销用于与所述轮毂轴承连接。
CN202121839415.XU 2021-08-06 2021-08-06 转向节总成及具有该转向节总成的车辆 Active CN216034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39415.XU CN216034640U (zh) 2021-08-06 2021-08-06 转向节总成及具有该转向节总成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39415.XU CN216034640U (zh) 2021-08-06 2021-08-06 转向节总成及具有该转向节总成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34640U true CN216034640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19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39415.XU Active CN216034640U (zh) 2021-08-06 2021-08-06 转向节总成及具有该转向节总成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346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88000B2 (en) Control arm,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a control arm
US9180749B2 (en) Twist beam axle
US20130062396A1 (en) Method of friction welding axles in finished form
CN107628107B (zh) 与转向臂一体化成形的汽车转向节及其加工工艺
CN210212517U (zh) 一种无人驾驶固定平台搬运车的转向桥
CN102161428B (zh) 一种平衡辊的改进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216034640U (zh) 转向节总成及具有该转向节总成的车辆
CN108274194A (zh) 一种汽车转向节机加工工艺和用于该工艺的专用钻床
CN203126955U (zh) 分层式汽车转向节
CN109591539A (zh) 一种汽车后扭转梁总成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22922B (zh) 一种中空轴的加工方法
CN103407490A (zh) 一种转向节、车辆和该转向节的制造方法
CN201971420U (zh) 一种平衡辊的改进结构
CN102601596B (zh) 差速器齿圈组件的加工方法
CN202624360U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底盘系统的转向节
CN112009566B (zh) 一种3d打印后转向节、制作方法、悬架系统及汽车
CN111994168B (zh) 一种3d打印后转向节、制作方法、悬架系统及汽车
CN219564688U (zh) 一种拖挂车双横臂悬架结构
CN203844832U (zh) 一种新型动力转向器阀总成
KR102053467B1 (ko) 조향 기어박스 마운팅 구조
CN215513854U (zh) 一种轮边减速器总成的转向节壳
CN111331269B (zh) 一种麦弗逊式副车架的焊接方法
CN202301511U (zh) 一种加筋万向节叉
CN210212525U (zh) 一种一体式转向节
CN105365884A (zh) 一种汽车前转向驱动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