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33843U - 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33843U
CN216033843U CN202121904812.0U CN202121904812U CN216033843U CN 216033843 U CN216033843 U CN 216033843U CN 202121904812 U CN202121904812 U CN 202121904812U CN 216033843 U CN216033843 U CN 216033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pile
pile body
base
protective cover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0481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相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Shengzhou Beid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90481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33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33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338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包括防护罩、充电桩体和基座,所述基座的正面安装有红外测距仪,所述基座内部的顶部通过滑块转动安装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顶部安装有旋转护罩,所述旋转盘的顶部安装有充电桩体,所述旋转盘的顶部外侧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顶部安装有顶罩。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旋转盘的顶部安装有旋转护罩,通过旋转护罩可与防护罩配合形成密闭空间,从而不需要移动充电桩体实现对其进行安全防护,有效避免雨水、灰尘、外力以及地底的水汽对充电桩体破坏,保证了充电桩体的安全性,同时也避免充电桩体在频繁移动的过程中造成内部电器设备损伤,提高了旋转护罩与防护罩对充电桩体防护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而现有的充电桩不具有自我保护能力,从而增加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的损坏率,这时需要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
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1214851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恶劣天气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装置,该装置包括充电桩安装仓以及可旋转设置的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安装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充电桩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所述充电桩安装仓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且设置于地面以下的中空腔室,所述腔室的顶部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包括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和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分别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腔室顶部的左右侧壁;所述充电桩的底部设置有旋转承载装置和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旋转承载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弧形齿轨,所述腔室内设置有与所述弧形齿轨相啮合的弧形齿槽。
上述专利中的应用于恶劣天气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1、上述专利通过移动充电桩实现收纳防护,而在频繁移动充电桩的过程中会导致充电桩内部的电器元件受损,从而影响充电桩的使用寿命,且将充电桩收纳到地面会受到地底水汽的影响,从而造成充电桩内部电器元件受到水汽的锈蚀,缩短充电桩的实用性;
2、无法对装置进行安全防护,使其新能源车在进行倒车充电时无法控制与充电桩之间的安全距离,导致新能源车在进行倒车充电时容易与充电桩发生碰撞,从而造成充电桩损坏,增加了充电桩的维修率,从而会导致出现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包括防护罩、充电桩体和基座,所述基座的正面安装有红外测距仪,所述基座的内部通过安装座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齿轮盘,所述基座内部的顶部通过滑块转动安装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顶部安装有旋转护罩,所述旋转盘的内侧安装有齿轮环,且齿轮环与齿轮盘齿合连接,所述旋转盘的顶部安装有充电桩体,所述充电桩体的正面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旋转盘的顶部外侧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顶部安装有顶罩,所述顶罩的正面安装有声光警报器,所述顶罩内部的顶部安装有灭火器,所述灭火器内安装有压力储存罐,所述压力储存罐的输出端安装有气压表,所述气压表的一端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底端用过管件安装有干粉喷头,且干粉喷头通过安装套盘固定在顶罩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顶罩的内部一侧安装有控制器,且顶罩的底部安装有火灾检测器。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体的两侧通过电缆安装有充电枪,且充电桩体的正面设置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的正面安装有触控屏,触控屏的下方安装有读卡器,且触控屏的一侧等距安装有状态灯。
优选的,所述基座的底部安装有底盘,且基座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柱。
优选的,所述压力储存罐的外侧顶部安装有安装架,且安装架的通过螺栓固定在顶罩内部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旋转盘的顶部安装有旋转护罩,通过旋转护罩可与防护罩配合形成密闭空间,从而不需要移动充电桩体实现对其进行安全防护,有效避免雨水、灰尘、外力以及地底的水汽对充电桩体破坏,保证了充电桩体的安全性,同时也避免充电桩体在频繁移动的过程中造成内部电器设备损伤,提高了旋转护罩与防护罩对充电桩体防护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座的正面安装有红外测距仪,通过红外测距仪可实时监测基座与新能源汽车之间的距离达到充电距离时,实现旋转护罩的自动开合,当监测出新能源汽车与基座之间的距离达到安全距离值时,可通过声光警报器发出警报,提示驾驶员到达安全性距离,有效减少新能源车与装置发生碰撞事故,增加了装置自我保护功能,保证了装置的安全性,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灭火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罩;101、声光警报器;102、控制器;103、火灾检测器;2、防护罩;3、充电桩体;301、充电枪;302、散热孔;4、控制面板;401、触控屏;402、读卡器;403、状态灯;5、基座;501、底盘;502、红外测距仪;6、旋转盘;601、旋转护罩;602、齿轮环;7、伺服电机;701、齿轮盘;8、灭火器;801、压力储存罐;802、气压表;803、电磁阀;804、干粉喷头;805、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包括防护罩2、充电桩体3和基座5,基座5的正面安装有红外测距仪502,通过红外测距仪502可实时监测基座5与新能源汽车之间的距离,并将监测到的数据通过导线传动至控制器102,通过控制器102进行计算,当计算出新能源汽车与基座5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值时,可通过声光警报器101发出警报,提示驾驶员到达安全性距离,有效减少新能源车与装置发生碰撞事故,保证了装置的安全性,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基座5的内部通过安装座安装有伺服电机7,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安装有齿轮盘701,当充电完成充电枪301放置在指导位置后,控制器102通过导线向伺服电机7发送电信号,打开伺服电机7,通过伺服电机7通电运行带动齿轮盘701进行转动,齿轮环602基座5内部的顶部通过滑块转动安装有旋转盘6,旋转盘6的顶部安装有旋转护罩601,旋转盘6的内侧安装有齿轮环602,且齿轮环602与齿轮盘701齿合连接,通过伺服电机7通电运行带动齿轮盘701进行转动,通过齿轮盘701与齿合连接可带动旋转盘6进行转动,从而可带动旋转护罩601进行旋转关闭,通过旋转护罩601可与防护罩2配合形成密闭空间,从而不需要移动充电桩体3实现对其进行安全防护,有效避免雨水、灰尘和外力对充电桩体3破坏,保证了充电桩体3的安全性,同时也避免充电桩体3在频繁移动的过程中造成内部电器设备损伤,提高了旋转护罩601与防护罩2对充电桩体3防护的安全性,旋转盘6的顶部安装有充电桩体3,充电桩体3可对新能源车进行充电,充电桩体3的正面安装有控制面板4,通过控制面板4可便于控制充电桩体3运行,旋转盘6的顶部外侧安装有防护罩2,通过防护罩2与旋转护罩601配合形成密闭空间,从而可对充电桩体3进行安全防护,防护罩2的顶部安装有顶罩1,顶罩1可为灭火器8提供安装位置,便于灭火器8进行安装,进行顶罩1的正面安装有声光警报器101,通过声光警报器101可实现声光警报,便于及时进行灭火,降低了火灾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顶罩1内部的顶部安装有灭火器8,通过灭火器8可增加装置的灭火功能,使其在充电桩体3发生火灾时,通过干粉对充电桩体3进行覆盖灭火,实现了火灾检测及灭火的自动化,相比人工人工灭火实时性强,有效解决了了人工灭火的安全性,提高了灭火的安全隐患,完善和提升充电桩体3的火灾预警能力,降低了火灾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灭火器8内安装有压力储存罐801,压力储存罐801的输出端安装有气压表802,气压表802的一端安装有电磁阀803,电磁阀803的底端用过管件安装有干粉喷头804,且干粉喷头804通过安装套盘固定在顶罩1的底部,火灾检测器103通过导线向控制器102传递火灾电信号,通过控制器102打开电磁阀803,压力储存罐801内部的干粉受到高压通过干粉喷头804喷出,从而可对防护罩2内部的充电桩体3进行覆盖灭火,实现了火灾检测及灭火的自动化,相比人工人工灭火实时性强,可靠性更高,完善和提升充电桩体3的火灾预警能力,降低了火灾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
进一步,顶罩1的内部一侧安装有控制器102,控制器102通过导线可与火灾检测器103、声光警报器101、红外测距仪502、伺服电机7、电磁阀803电性连接,便于智能化控制火灾检测器103、声光警报器101、红外测距仪502、伺服电机7、电磁阀803运行,从而可实现智能化火灾警报,且顶罩1的底部安装有火灾检测器103,通过火灾检测器103可实时监测防护罩2内部的烟雾情况,并将监测的数据通过导线输送到控制器102,通过控制器102可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向声光警报器101以及电磁阀803发生电信号,从而可智能化控制声光警报器101以及电磁阀803运行。
进一步,充电桩体3的两侧通过电缆安装有充电枪301,通过充电枪301可连接电车进行充电运行,且充电桩体3的正面设置有散热孔302,通过散热孔302可增加充电桩体3的散热结构,提高了装置的散热结构。
进一步,控制面板4的正面安装有触控屏401,通过触控屏401可便于控制充电桩体3,方便使用者使用装置,触控屏401的下方安装有读卡器402,通过读卡器402可便于读取充电卡,增加装置的充电方式,且触控屏401的一侧等距安装有状态灯403,状态灯403可显示充电桩体3运行状态,便于工作人员观察进行充电。
进一步,基座5的底部安装有底盘501,通过底盘501可将基座5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保证了基座5安装的稳固性,且基座5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柱,通过支撑柱可增加基座5的支撑力,提高了装置的稳固性。
进一步,压力储存罐801的外侧顶部安装有安装架805,且安装架805的通过螺栓固定在顶罩1内部的顶部,通过安装架805可将压力储存罐801固定在顶罩1内部的顶部,保证了顶罩1内部的顶部安装的稳固性。
工作原理:通过火灾检测器103可实时监测防护罩2内部的烟雾情况,并将监测的数据通过导线输送到控制器102,通过控制器102可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向声光警报器101以及电磁阀803发生电信号,从而可智能化控制声光警报器101以及电磁阀803运行,通过控制器102打开电磁阀803,压力储存罐801内部的干粉受到高压通过干粉喷头804喷出,从而可对防护罩2内部的充电桩体3进行覆盖灭火,实现了火灾检测及灭火的自动化,且通过红外测距仪502可实时监测基座5与新能源汽车之间的距离,并将监测到的数据通过导线传动至控制器102,通过控制器102进行计算,当计算出新能源汽车与基座5之间的距离达到充电距离时,控制器102通过导线向伺服电机7发送电信号,打开伺服电机7,通过伺服电机7通电运行带动齿轮盘701进行转动,通过齿轮盘701与齿合连接可带动旋转盘6进行转动,从而可带动旋转护罩601进行旋转打开,便于驾驶人员进行充电运行,当计算出新能源汽车与基座5之间的距离达到安全距离值时,可通过声光警报器101发出警报,提示驾驶员到达安全性距离,当充电完成充电枪301放置在指导位置后,控制器102通过导线向伺服电机7发送电信号,打开伺服电机7,通过伺服电机7通电运行带动齿轮盘701进行转动,通过齿轮盘701与齿合连接可带动旋转盘6进行转动,从而可带动旋转护罩601进行旋转关闭,旋转护罩601可与防护罩2形成密闭空间,从而可对充电桩体3进行安全防护。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最后所要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包括防护罩(2)、充电桩体(3)和基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5)的正面安装有红外测距仪(502),所述基座(5)的内部通过安装座安装有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安装有齿轮盘(701),所述基座(5)内部的顶部通过滑块转动安装有旋转盘(6),所述旋转盘(6)的顶部安装有旋转护罩(601),所述旋转盘(6)的内侧安装有齿轮环(602),且齿轮环(602)与齿轮盘(701)齿合连接,所述旋转盘(6)的顶部安装有充电桩体(3),所述充电桩体(3)的正面安装有控制面板(4),所述旋转盘(6)的顶部外侧安装有防护罩(2),所述防护罩(2)的顶部安装有顶罩(1),所述顶罩(1)的正面安装有声光警报器(101),所述顶罩(1)内部的顶部安装有灭火器(8),所述灭火器(8)内安装有压力储存罐(801),所述压力储存罐(801)的输出端安装有气压表(802),所述气压表(802)的一端安装有电磁阀(803),所述电磁阀(803)的底端用过管件安装有干粉喷头(804),且干粉喷头(804)通过安装套盘固定在顶罩(1)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罩(1)的内部一侧安装有控制器(102),且顶罩(1)的底部安装有火灾检测器(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体(3)的两侧通过电缆安装有充电枪(301),且充电桩体(3)的正面设置有散热孔(3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4)的正面安装有触控屏(401),触控屏(401)的下方安装有读卡器(402),且触控屏(401)的一侧等距安装有状态灯(4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5)的底部安装有底盘(501),且基座(5)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储存罐(801)的外侧顶部安装有安装架(805),且安装架(805)的通过螺栓固定在顶罩(1)内部的顶部。
CN202121904812.0U 2021-08-14 2021-08-14 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 Active CN216033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04812.0U CN216033843U (zh) 2021-08-14 2021-08-14 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04812.0U CN216033843U (zh) 2021-08-14 2021-08-14 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33843U true CN216033843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58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04812.0U Active CN216033843U (zh) 2021-08-14 2021-08-14 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338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21888A (zh) * 2024-01-24 2024-03-01 山东盛合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21888A (zh) * 2024-01-24 2024-03-01 山东盛合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117621888B (zh) * 2024-01-24 2024-03-29 山东盛合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033843U (zh) 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
CN110755771B (zh) 一种地下停车场消防灭火系统
CN112886457B (zh) 一种节能环保箱式变电站
CN217099716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充电桩
CN218004752U (zh) 一种蓄电池阻燃防爆报警断路器
CN214673617U (zh) 一种用于输电系统的智能型防爆配电柜
CN213231069U (zh) 一种电梯轿厢电动车识别阻止设备
CN112598872B (zh) 一种智慧消防监控设备
CN211513224U (zh) 防爆灭火机器人
CN212203806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安防监控装置
CN113018729A (zh) 一种电动车位灭火结构
CN216169482U (zh) 地铁列车车下电器柜灭火装置
CN113345182A (zh) 一种电表箱系统
CN116788085B (zh) 一种防撞击效果好的智能充电桩及其使用方法
CN111900639A (zh) 一种防爆式配电柜
CN112494850A (zh) 新能源汽车电池箱火灾探测设备
CN219333014U (zh) 一种带消防装置的充电桩
CN219145926U (zh) 一种可远程信息传输的消防预警报警装置
CN219307809U (zh) 一种电瓶充电柜的消防安全机构
CN219738260U (zh) 一种消防预警监控装置
CN215375583U (zh) 一种具有警报功能的电缆隐患传感器
CN219410622U (zh) 一种市政轨道交通机电工程安全防护装置
CN219983790U (zh) 一种消防电气防火检测设备
CN219167588U (zh) 一种具有自发性实时灭火功能的火灾预警装置
CN218342107U (zh) 一种抑爆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20

Address after: 530000 room 410, floor 4, workshop 1, No. 28, Gaoke Road, high tech Zone, Nanning,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Guangxi Shengzhou Beido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No. 16, Heming fifth lane, Haizh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ao Xiangz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