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88085B - 一种防撞击效果好的智能充电桩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撞击效果好的智能充电桩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88085B
CN116788085B CN202310767877.2A CN202310767877A CN116788085B CN 116788085 B CN116788085 B CN 116788085B CN 202310767877 A CN202310767877 A CN 202310767877A CN 116788085 B CN116788085 B CN 1167880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pile
outer side
wall
installation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678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88085A (zh
Inventor
严九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eichen Hubang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eichen Hubang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eichen Hubang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eichen Hubang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6787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880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88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880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880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880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撞击效果好的智能充电桩,包括安装底架、充电桩壳体和减震框,所述安装底架的外侧安装有阻尼器,所述缓冲弹簧的外端安装有吸能板,所述安装底架的内侧安装有充电桩壳体,所述充电桩壳体的外侧安装有减震框,所述滑杆的外侧嵌合安装有滑动块,所述滑杆的外侧设置有减震弹簧。本发明通过在充电桩壳体的外侧安装有减震框,车体发生倾斜与充电桩壳体发生碰撞时碰撞冲击力传导至安装底架内,弹性接触板与安装底架内壁接触使活动板在限位滑槽内侧滑动,活动板对传动杆进行推动使滑动块在滑杆上移动对上下两侧的减震弹簧进行挤压,减震弹簧通过自身的弹力对冲击力进行缓冲,降低了意外碰撞对充电桩壳体及充电桩本体造成的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防撞击效果好的智能充电桩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撞击效果好的智能充电桩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主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充电汽车充电,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电动汽车充电桩的使用更加频繁,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于发展,充电站作为发展电动汽车所必须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现有技术中智能充电桩存在的缺陷是:
1、专利文件CN206559110U公开了一种智能充电桩,“包括智能充电桩本体,智能充电桩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凹槽,凹槽的顶部安装有上挡板,上挡板的一侧安装有控制按钮,上挡板通过第一电动推杆与智能充电桩本体的顶部内壁连接,凹槽的底部安装有下挡板,下挡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下挡板通过第二电动推杆与智能充电桩本体的底部内壁连接,凹槽的一侧安装有卷线箱,卷线箱安装在智能充电桩本体的内部,卷线箱和凹槽上开设有通孔,卷线箱的内部安装有卷线盘,卷线盘上缠绕有充电线,充电线的一侧与智能充电桩本体连接,充电线的另一侧穿过通孔与挡板连接,挡板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该充电桩,使用方便,具有自动收线的功能。”该智能充电桩不具备防护功能,汽车泊车时与智能充电桩发生意外碰撞会导致智能充电桩的直接损坏。
2、专利文件CN216942723U公开了一种安全型物联网智能充电桩,“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智能充电桩本体,在底座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设有用于对充电桩受到的撞击力进行缓冲的减震弹簧,所述智能充电桩本体上设有警报灯、防撞垫、感应雷达以及连接座,在连接座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有助于在对充电桩进行减震时减少充电桩自身重量摩擦力的滑块,该设备可在电动汽车倒车调整充电位置时,实时监测智能充电桩与车辆之间的距离并及时发出警报,且发生碰撞时有效规避缓冲大部分车辆撞击力度,减少意外损失。”该智能充电桩仅通过减震弹簧对碰撞冲击力进行缓冲效果不佳,易导致智能充电桩本体内部元器件的松动。
3、专利文件CN216424118U公开了一种自动防护的智能充电桩,“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通孔,且两个通孔内壁的上表面均卡接有销轴,所述通孔通过销轴与密封板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密封板的外表面与通孔的内壁搭接,所述通孔内壁与过滤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该自动防护的智能充电桩,通过设置驱动装置、磁杆、第一充电设备和通孔,从而保障了该智能充电桩内部的密封性,由于密封板翻转后,会对落下的雨雪进行阻隔,使得外界的雨雪不易沿着通孔进入该智能充电桩内,从而保障了该智能充电桩在运行的过程中不易因灰尘以及雨雪的侵蚀而出现短路损坏的情况,进而对该智能充电桩的寿命起到了保障的效果。”该智能充电桩不能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散热强度进行自动调节,无法保证智能充电桩的良好使用性能。
4、专利文件CN214590664U公开了具有充电安全自诊断功能的智能充电桩,“包括:桩体、数据采集模块和故障诊断模块,其中,充电模块设置于桩体上,充电模块包括相连接的充电枪和第一电源;数据采集模块设置于桩体上,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检测智能充电桩的电气性能数据,电气性能数据包括充电枪处于工作状态时的性能数据和第一电源的电能数据;故障诊断模块设置于桩体上,故障诊断模块用于根据性能数据和电能数据与预设数据进行比对并生成相应的故障数据,实现智能充电桩的充电安全与故障自诊断功能,便于运维人员了解智能充电桩的故障情况,节省故障排查时间,提高检修效率。”该智能充电桩不具备防火功能,内部电路因短路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的进行灭火处理,无法保证使用时的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击效果好的智能充电桩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撞击效果好的智能充电桩,包括安装底架、充电桩壳体和减震框,所述安装底架的外侧安装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外侧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外端安装有吸能板,所述安装底架的内侧安装有充电桩壳体,所述充电桩壳体的外侧安装有减震框,所述减震框的内壁上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嵌合安装有滑动块,所述滑杆的外侧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与减震框的内壁连接;
所述滑动块的外侧安装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的内侧安装有传动杆,所述减震框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的内侧嵌合安装有活动板,且活动板的内侧与传动杆的另一端相铰接,所述活动板的外侧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端安装有弹性接触板,且弹性接触板的外端与安装底架的内侧相接触。
优选的,一组所述安装底架的外侧设置有插接孔,另一组安装底架的外侧安装有插接柱,安装底架的底部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的顶部贯穿安装有安装螺栓,吸能板的外侧设置有防晒涂层。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壳体的内壁上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安装有充电桩本体,充电桩壳体的外侧设置有散热孔,充电桩壳体的外侧安装有状态指示灯,充电桩壳体的内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充电桩壳体的内壁上安装有烟雾检测器,充电桩壳体的外侧设置有显示面板,充电桩壳体的顶部安装有防护顶板。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壳体的另一侧贯穿开设有散热口,散热口的内壁上设置有移动槽,移动槽的内侧嵌合安装有防护挡板,散热口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凹槽,散热口的另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防护挡板的外侧相连接,散热口的内侧安装有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动块的外侧相连接,插接柱卡合在插接孔的内侧,充电桩本体的输出端通过电源线安装有充电枪,防尘网位于防护挡板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壳体的底壁上安装有干粉高压储存箱,干粉高压储存箱的输出端安装有电控阀,电控阀的输出端连接有输粉管,输粉管的输出端安装有灭火喷头,干粉高压储存箱的顶部安装有单片机控制器。
优选的,该智能充电桩的工作步骤如下:
S1、充电桩本体正常工作时其产生的热量经散热孔排至充电桩壳体外部,温度传感器对充电桩壳体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当散热孔无法满足散热需求,内部温度超过预设最高温度时单片机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工作;
S2、烟雾检测器对充电桩壳体内部的烟雾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当充电桩本体或连接线因短路发生火灾时烟雾检测器将信号传递至单片机控制器,单片机控制器自动控制电控阀开启,干粉高压储存箱内部的灭火材料经输粉管从灭火喷头喷出对火灾元器件进行灭火处理;
S3、新能源汽车停车时与充电桩壳体发生碰撞时车体与吸能板接触,吸能板产生晃动时缓冲弹簧对水平方向上的传导冲击力进行缓冲,阻尼器防止缓冲弹簧带动吸能板连续晃动,减小了碰撞冲击对安装底架造成的损坏。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11、电动伸缩杆工作对防护挡板外侧进行顶推,防护挡板在移动槽内侧滑动并收纳于凹槽内侧,解除防护挡板对散热口的遮挡防护,充电桩本体工作时其内部的热量经散热口散发,加快了外界空气的进入,防尘网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空气进入充电桩壳体内部对电充电桩本体进行渗透散热;
在所述步骤S3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31、车体发生倾斜与充电桩壳体发生碰撞时碰撞冲击力传导至安装底架内,弹性接触板与安装底架内壁接触使活动板在限位滑槽内侧滑动,活动板对传动杆进行推动使滑动块在滑杆上移动对上下两侧的减震弹簧进行挤压,减震弹簧通过自身的弹力对垂直方向上的分解冲击力进行缓冲,降低了意外碰撞对充电桩壳体及充电桩本体造成的损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在缓冲弹簧的外端安装有吸能板,新能源汽车泊车时与充电桩壳体发生碰撞时车体与吸能板接触,吸能板产生晃动时缓冲弹簧对水平方向上的传导冲击力进行缓冲,阻尼器防止缓冲弹簧带动吸能板连续晃动,减小了碰撞冲击对安装底架造成的损坏,延长了智能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通过在充电桩壳体的外侧安装有减震框,车体发生倾斜与充电桩壳体发生碰撞时碰撞冲击力传导至安装底架内,弹性接触板与安装底架内壁接触使活动板在限位滑槽内侧滑动,活动板对传动杆进行推动使滑动块在滑杆上移动对上下两侧的减震弹簧进行挤压,减震弹簧通过自身的弹力对垂直方向上的分解冲击力进行缓冲,增强了对碰撞冲击力的缓冲效果,降低了意外碰撞对充电桩壳体及充电桩本体造成的损坏。
本发明通过在限位滑槽的内侧嵌合安装有活动板,充电桩本体正常工作时其产生的热量经散热孔排至充电桩壳体外部,温度传感器对充电桩壳体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当散热孔无法满足散热需求,内部温度超过预设最高温度时单片机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工作对防护挡板外侧进行顶推,防护挡板在移动槽内侧滑动并收纳于凹槽内侧,解除防护挡板对散热口的遮挡防护,充电桩本体工作时其内部的热量经散热口散发,空气进入充电桩壳体内部对电充电桩本体进行渗透散热,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散热强度进行自动调节保证了智能充电桩的良好使用性能。
本发明通过在电控阀的输出端连接有输粉管,烟雾检测器对充电桩壳体内部的烟雾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当充电桩本体或连接线因短路发生火灾时烟雾检测器将信号传递至单片机控制器,单片机控制器自动控制电控阀开启,干粉高压储存箱内部的灭火材料经输粉管从灭火喷头喷出对火灾元器件进行灭火处理,及时灭火处理保证了智能充电桩使用时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安装底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减震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安装底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充电桩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吸能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减震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散热口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底架;2、充电桩壳体;3、减震框;4、干粉高压储存箱;5、散热口;6、活动板;7、插接孔;8、插接柱;9、安装座;10、安装螺栓;11、阻尼器;12、缓冲弹簧;13、吸能板;14、防晒涂层;15、固定板;16、充电桩本体;17、充电枪;18、散热孔;19、状态指示灯;20、温度传感器 ;21、烟雾检测器;22、滑杆;23、滑动块;24、减震弹簧;25、铰接座;26、传动杆;27、限位滑槽;28、电控阀;29、输粉管;30、灭火喷头;31、单片机控制器;32、移动槽;33、防护挡板;34、凹槽;35、安装槽;36、电动伸缩杆;37、防尘网;38、连接柱;39、弹性接触板;40、显示面板;41、防护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防撞击效果好的智能充电桩及其使用方法;
包括安装底架1、吸能板13和充电桩壳体2,一组安装底架1的外侧设置有插接孔7,另一组安装底架1的外侧安装有插接柱8,插接柱8卡合在插接孔7的内侧,安装底架1的底部安装有安装座9,安装座9的顶部贯穿安装有安装螺栓10,吸能板13的外侧设置有防晒涂层14,安装底架1的外侧安装有阻尼器11,阻尼器11的外侧设置有缓冲弹簧12,缓冲弹簧12的外端安装有吸能板13,对充电桩壳体2进行安装时首先安装螺栓10贯穿安装座9的顶部将一组安装底架1固定在预设安装位置,将充电桩壳体2安装在安装底架1内侧后对另一组安装底架1进行安装,插接柱8插接在插接孔7的内侧,新能源汽车泊车时与充电桩壳体2发生碰撞时车体与吸能板13接触,吸能板13产生晃动时缓冲弹簧12对水平方向上的传导冲击力进行缓冲,阻尼器11防止缓冲弹簧12带动吸能板13连续晃动,减小了碰撞冲击对安装底架1造成的损坏,安装底架1的内侧安装有充电桩壳体2,充电桩壳体2的内壁上安装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的顶部安装有充电桩本体16,充电桩本体16的输出端通过电源线安装有充电枪17,充电桩壳体2的外侧设置有散热孔18,充电桩壳体2的外侧安装有状态指示灯19,充电桩壳体2的内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0,充电桩壳体2的内壁上安装有烟雾检测器21,充电桩壳体2的外侧设置有显示面板40,充电桩壳体2的顶部安装有防护顶板41,固定板15对充电桩本体16进行支撑限位,充电桩本体16正常工作时其产生的热量经散热孔18排至充电桩壳体2外部,温度传感器20对充电桩壳体2内的温度进行检测,防护顶板41对充电桩壳体2顶部进行防护,状态指示灯19和显示面板40对智能充电桩的工作状态进行显示。
请参阅图1、图3、图4、图5和图7,一种防撞击效果好的智能充电桩及其使用方法;
包括减震框3、滑动块23和干粉高压储存箱4,充电桩壳体2的外侧安装有减震框3,减震框3的内壁上安装有滑杆22,滑杆22的外侧嵌合安装有滑动块23,滑杆22的外侧设置有减震弹簧24,减震弹簧24的另一端与滑动块23的外侧相连接,减震弹簧24的一端与减震框3的内壁连接,滑动块23的外侧安装有铰接座25,铰接座25的内侧安装有传动杆26,减震框3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滑槽27,车体发生倾斜与充电桩壳体2发生碰撞时碰撞冲击力传导至安装底架1内,活动板6对传动杆26进行推动使滑动块23在滑杆22上移动对上下两侧的减震弹簧24进行挤压,减震弹簧24通过自身的弹力对垂直方向上的分解冲击力进行缓冲,增强了对碰撞冲击力的缓冲效果,充电桩壳体2的底壁上安装有干粉高压储存箱4,干粉高压储存箱4的输出端安装有电控阀28,电控阀28的输出端连接有输粉管29,输粉管29的输出端安装有灭火喷头30,干粉高压储存箱4的顶部安装有单片机控制器31,充电桩壳体2为干粉高压储存箱4提供了安装位置,烟雾检测器21对充电桩壳体2内部的烟雾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当充电桩本体16或连接线因短路发生火灾时烟雾检测器21将信号传递至单片机控制器31,单片机控制器31自动控制电控阀28开启,干粉高压储存箱4内部的灭火材料经输粉管29从灭火喷头30喷出对火灾元器件进行灭火处理,单片机控制器31与温度传感器20、烟雾检测器21、电动伸缩杆36和电控阀28之间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1、图5、图7和图8,一种防撞击效果好的智能充电桩及其使用方法;
包括散热口5、防护挡板33和活动板6,充电桩壳体2的另一侧贯穿开设有散热口5,散热口5的内壁上设置有移动槽32,移动槽32的内侧嵌合安装有防护挡板33,散热口5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凹槽34,散热口5的另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槽35,安装槽35的内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36,且电动伸缩杆36的输出端与防护挡板33的外侧相连接,散热口5的内侧安装有防尘网37,防尘网37位于防护挡板33的内侧,限位滑槽27的内侧嵌合安装有活动板6,且活动板6的内侧与传动杆26的另一端相铰接,移动槽32设置在散热口5的顶壁和底壁上,当散热孔18无法满足散热需求,内部温度超过预设最高温度时单片机控制器31控制电动伸缩杆36工作对防护挡板33外侧进行顶推,防护挡板33在移动槽32内侧滑动并收纳于凹槽34内侧,解除防护挡板33对散热口5的遮挡防护,充电桩本体16工作时其内部的热量经散热口5散发,空气进入充电桩壳体2内部对电充电桩本体16进行渗透散热,活动板6的外侧安装有连接柱38,连接柱38的外端安装有弹性接触板39,且弹性接触板39的外端与安装底架1的内侧相接触,弹性接触板39与安装底架1内壁接触使活动板6在限位滑槽27内侧滑动,弹性接触板39能够对冲击力进行初步缓冲。
该智能充电桩的工作步骤如下:
S1、充电桩本体16正常工作时其产生的热量经散热孔18排至充电桩壳体2外部,温度传感器20对充电桩壳体2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当散热孔18无法满足散热需求,内部温度超过预设最高温度时单片机控制器31控制电动伸缩杆36工作;
S2、烟雾检测器21对充电桩壳体2内部的烟雾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当充电桩本体16或连接线因短路发生火灾时烟雾检测器21将信号传递至单片机控制器31,单片机控制器31自动控制电控阀28开启,干粉高压储存箱4内部的灭火材料经输粉管29从灭火喷头30喷出对火灾元器件进行灭火处理;
S3、新能源汽车停车时与充电桩壳体2发生碰撞时车体与吸能板13接触,吸能板13产生晃动时缓冲弹簧12对水平方向上的传导冲击力进行缓冲,阻尼器11防止缓冲弹簧12带动吸能板13连续晃动,减小了碰撞冲击对安装底架1造成的损坏。
在步骤S1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11、电动伸缩杆36工作对防护挡板33外侧进行顶推,防护挡板33在移动槽32内侧滑动并收纳于凹槽34内侧,解除防护挡板33对散热口5的遮挡防护,充电桩本体16工作时其内部的热量经散热口5散发,加快了外界空气的进入,防尘网37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空气进入充电桩壳体2内部对电充电桩本体16进行渗透散热;
在步骤S3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31、车体发生倾斜与充电桩壳体2发生碰撞时碰撞冲击力传导至安装底架1内,弹性接触板39与安装底架1内壁接触使活动板6在限位滑槽27内侧滑动,活动板6对传动杆26进行推动使滑动块23在滑杆22上移动对上下两侧的减震弹簧24进行挤压,减震弹簧24通过自身的弹力对垂直方向上的分解冲击力进行缓冲,降低了意外碰撞对充电桩壳体2及充电桩本体16造成的损坏。
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充电桩本体16正常工作时其产生的热量经散热孔18排至充电桩壳体2外部,温度传感器20对充电桩壳体2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当散热孔18无法满足散热需求,内部温度超过预设最高温度时单片机控制器31控制电动伸缩杆36工作,电动伸缩杆36工作对防护挡板33外侧进行顶推,防护挡板33在移动槽32内侧滑动并收纳于凹槽34内侧,解除防护挡板33对散热口5的遮挡防护,充电桩本体16工作时其内部的热量经散热口5散发,加快了外界空气的进入,防尘网37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空气进入充电桩壳体2内部对电充电桩本体16进行渗透散热,烟雾检测器21对充电桩壳体2内部的烟雾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当充电桩本体16或连接线因短路发生火灾时烟雾检测器21将信号传递至单片机控制器31,单片机控制器31自动控制电控阀28开启,干粉高压储存箱4内部的灭火材料经输粉管29从灭火喷头30喷出对火灾元器件进行灭火处理,新能源汽车停车时与充电桩壳体2发生碰撞时车体与吸能板13接触,吸能板13产生晃动时缓冲弹簧12对水平方向上的传导冲击力进行缓冲,阻尼器11防止缓冲弹簧12带动吸能板13连续晃动,减小了碰撞冲击对安装底架1造成的损坏,车体发生倾斜与充电桩壳体2发生碰撞时碰撞冲击力传导至安装底架1内,弹性接触板39与安装底架1内壁接触使活动板6在限位滑槽27内侧滑动,活动板6对传动杆26进行推动使滑动块23在滑杆22上移动对上下两侧的减震弹簧24进行挤压,减震弹簧24通过自身的弹力对垂直方向上的分解冲击力进行缓冲,降低了意外碰撞对充电桩壳体2及充电桩本体16造成的损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8)

1.一种防撞击效果好的智能充电桩,包括安装底架(1)、充电桩壳体(2)和减震框(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架(1)的外侧安装有阻尼器(11),所述阻尼器(11)的外侧设置有缓冲弹簧(12),所述缓冲弹簧(12)的外端安装有吸能板(13),所述安装底架(1)的内侧安装有充电桩壳体(2),所述充电桩壳体(2)的外侧安装有减震框(3),所述减震框(3)的内壁上安装有滑杆(22),所述滑杆(22)的外侧嵌合安装有滑动块(23),所述滑杆(22)的外侧设置有减震弹簧(24),所述减震弹簧(24)的一端与减震框(3)的内壁连接;
所述滑动块(23)的外侧安装有铰接座(25),所述铰接座(25)的内侧安装有传动杆(26),所述减震框(3)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滑槽(27),所述限位滑槽(27)的内侧嵌合安装有活动板(6),且活动板(6)的内侧与传动杆(26)的另一端相铰接,所述活动板(6)的外侧安装有连接柱(38),所述连接柱(38)的外端安装有弹性接触板(39),且弹性接触板(39)的外端与安装底架(1)的内侧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击效果好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安装底架(1)的外侧设置有插接孔(7),另一组安装底架(1)的外侧安装有插接柱(8),安装底架(1)的底部安装有安装座(9),安装座(9)的顶部贯穿安装有安装螺栓(10),吸能板(13)的外侧设置有防晒涂层(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击效果好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壳体(2)的内壁上安装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的顶部安装有充电桩本体(16),充电桩壳体(2)的外侧设置有散热孔(18),充电桩壳体(2)的外侧安装有状态指示灯(19),充电桩壳体(2)的内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0),充电桩壳体(2)的内壁上安装有烟雾检测器(21),充电桩壳体(2)的外侧设置有显示面板(40),充电桩壳体(2)的顶部安装有防护顶板(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击效果好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壳体(2)的另一侧贯穿开设有散热口(5),散热口(5)的内壁上设置有移动槽(32),移动槽(32)的内侧嵌合安装有防护挡板(33),散热口(5)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凹槽(34),散热口(5)的另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槽(35),安装槽(35)的内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36),且电动伸缩杆(36)的输出端与防护挡板(33)的外侧相连接,散热口(5)的内侧安装有防尘网(37)。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撞击效果好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24)的另一端与滑动块(23)的外侧相连接,插接柱(8)卡合在插接孔(7)的内侧,充电桩本体(16)的输出端通过电源线安装有充电枪(17),防尘网(37)位于防护挡板(33)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击效果好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壳体(2)的底壁上安装有干粉高压储存箱(4),干粉高压储存箱(4)的输出端安装有电控阀(28),电控阀(28)的输出端连接有输粉管(29),输粉管(29)的输出端安装有灭火喷头(30),干粉高压储存箱(4)的顶部安装有单片机控制器(31)。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撞击效果好的智能充电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智能充电桩的工作步骤如下:
S1、充电桩本体(16)正常工作时其产生的热量经散热孔(18)排至充电桩壳体(2)外部,温度传感器(20)对充电桩壳体(2)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当散热孔(18)无法满足散热需求,内部温度超过预设最高温度时单片机控制器(31)控制电动伸缩杆(36)工作;
S2、烟雾检测器(21)对充电桩壳体(2)内部的烟雾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当充电桩本体(16)或连接线因短路发生火灾时烟雾检测器(21)将信号传递至单片机控制器(31),单片机控制器(31)自动控制电控阀(28)开启,干粉高压储存箱(4)内部的灭火材料经输粉管(29)从灭火喷头(30)喷出对火灾元器件进行灭火处理;
S3、新能源汽车停车时与充电桩壳体(2)发生碰撞时车体与吸能板(13)接触,吸能板(13)产生晃动时缓冲弹簧(12)对水平方向上的传导冲击力进行缓冲,阻尼器(11)防止缓冲弹簧(12)带动吸能板(13)连续晃动,减小了碰撞冲击对安装底架(1)造成的损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撞击效果好的智能充电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11、电动伸缩杆(36)工作对防护挡板(33)外侧进行顶推,防护挡板(33)在移动槽(32)内侧滑动并收纳于凹槽(34)内侧,解除防护挡板(33)对散热口(5)的遮挡防护,充电桩本体(16)工作时其内部的热量经散热口(5)散发,加快了外界空气的进入,防尘网(37)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空气进入充电桩壳体(2)内部对电充电桩本体(16)进行渗透散热;
在所述步骤S3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31、车体发生倾斜与充电桩壳体(2)发生碰撞时碰撞冲击力传导至安装底架(1)内,弹性接触板(39)与安装底架(1)内壁接触使活动板(6)在限位滑槽(27)内侧滑动,活动板(6)对传动杆(26)进行推动使滑动块(23)在滑杆(22)上移动对上下两侧的减震弹簧(24)进行挤压,减震弹簧(24)通过自身的弹力对垂直方向上的分解冲击力进行缓冲,降低了意外碰撞对充电桩壳体(2)及充电桩本体(16)造成的损坏。
CN202310767877.2A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防撞击效果好的智能充电桩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67880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67877.2A CN116788085B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防撞击效果好的智能充电桩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67877.2A CN116788085B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防撞击效果好的智能充电桩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88085A CN116788085A (zh) 2023-09-22
CN116788085B true CN116788085B (zh) 2024-03-08

Family

ID=88038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67877.2A Active CN116788085B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防撞击效果好的智能充电桩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8808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71084A (zh) * 2019-12-18 2020-04-28 安徽原上草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碰撞功能的新能源充电桩
CN210428256U (zh) * 2019-10-30 2020-04-28 河南大学 一种计算机安全异常保护装置
CN211908422U (zh) * 2020-04-21 2020-11-10 无锡超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工业机器人自动充电桩
CN218899076U (zh) * 2022-10-20 2023-04-25 福建省德化县豪发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防撞型陶瓷花瓶
JP3242594U (ja) * 2023-03-31 2023-06-26 華能山東発電有限公司煙台発電廠 発電所電気施工用安全保護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428256U (zh) * 2019-10-30 2020-04-28 河南大学 一种计算机安全异常保护装置
CN111071084A (zh) * 2019-12-18 2020-04-28 安徽原上草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碰撞功能的新能源充电桩
CN211908422U (zh) * 2020-04-21 2020-11-10 无锡超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工业机器人自动充电桩
CN218899076U (zh) * 2022-10-20 2023-04-25 福建省德化县豪发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防撞型陶瓷花瓶
JP3242594U (ja) * 2023-03-31 2023-06-26 華能山東発電有限公司煙台発電廠 発電所電気施工用安全保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88085A (zh) 2023-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788085B (zh) 一种防撞击效果好的智能充电桩及其使用方法
CN115042152A (zh) 一种矿用巡检机器人
CN115986291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装置
CN111959321A (zh) 一种可防止撞击损坏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0869034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便于固定的锂电池外壳
CN212322383U (zh) 一种火灾预警用防爆夜视装置
CN109229120A (zh) 电气化铁道作业车安全运行智能监控云平台
CN216033843U (zh) 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
CN110901686B (zh) 防跑车装置
CN214673617U (zh) 一种用于输电系统的智能型防爆配电柜
CN216711294U (zh) 一种梯控阻车摄像头及应用该摄像头的应急对讲联动装置
CN216413234U (zh) 一种智能防碰撞多天线电动倒伏机构
CN111668707B (zh) 一种抗震的风电箱变式开关柜
CN213231069U (zh) 一种电梯轿厢电动车识别阻止设备
CN112712602B (zh) 一种基于智能交通的自动收费装置
CN111409461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保护系统
CN114306985A (zh) 基于智能疏散视觉指挥控制器的火灾预警及灭火系统
CN219204596U (zh) 一种抗冲击碰撞的监控设备
CN217326700U (zh) 铁塔防攀爬防撞警示装置
CN220416918U (zh) 带有安全报警功能的渣土车视频监控设备
CN215986644U (zh) 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光纤机箱
CN220110295U (zh) 便于安装的电瓶车灭火器
CN216078109U (zh) 一种具有稳定防抖组件的车载bms机箱结构
CN211948122U (zh) 一种高速公路收费站逃费车辆阻拦器
CN218974998U (zh) 一种井盖倾斜损坏报警装置的防护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