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33180U - 烫金版辊筒导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烫金版辊筒导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33180U
CN216033180U CN202122572100.XU CN202122572100U CN216033180U CN 216033180 U CN216033180 U CN 216033180U CN 202122572100 U CN202122572100 U CN 202122572100U CN 216033180 U CN216033180 U CN 2160331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 inlet
pipeline
oil outlet
inlet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7210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福良
熊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ongjin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ongji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ongji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ongji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7210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331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331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331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烫金版辊筒导热装置,包括烫金版辊筒,所述烫金版辊筒具有一中空空间,还包设于中空空间内用于将所述中空空间分隔成数个子空间的分区隔板以及与所述子空间一一对应的导热油管路系统,所述导热油管路系统包括一进油管路以及一出油管路,所述进油管路的进油端接入导热油源、出油端自所述烫金版辊筒穿入对应的子空间内,所述出油管路与对应的子空间连通。本申请实施例将烫金版辊导热装置,通过第一导热油管路系统及第二导热油管路系统可以单独控制进出油,另外,在进油管均匀分布多个出油孔,避免集中在一个地方出油,使烫金辊各区域受热均匀。

Description

烫金版辊筒导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印刷行业烫金工艺油加热版辊筒的烫金温度控制,尤其涉及一种烫金版辊筒导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著印刷包装业的发展,人们要求产品的包装高档、精美、环保、富有个性化。因此烫印工艺因其独特的表面整饰效果被人们所喜爱,在钞票、烟标、药品、化妆品等高档包装都有应用。烫金是一种不用油墨的特种印刷工艺,所谓烫金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将电化铝箔烫印到承印物表面的工艺过程,该工艺通常做法是将导热油输入中空烫金版辊筒中,通过导热油将烫金版辊筒进行加热,从而将铝箔烫印至纸张上。
请参见图1,传统的使用导热油对烫金版辊筒加热的方案中,烫金版辊筒110具有尺寸无限接近烫金版辊筒110的中空空间111,一进油管120的进油端接入导热油源,出油端自所述烫金版辊筒110的第一端进入所述中空空间111内,且该进油管120的出油端无限靠近所述烫金版辊筒110的第二端,所述烫金版辊筒110的第一端设置有一与所述中空空间111连通的出油管130。导热油经所述进油管120进入所述中空空间111并将所述烫金版辊筒110填充满后从出油管130流出,以此进行循环加热。该传统方案的缺陷是,由于烫金版辊筒110第一端靠近进油管120的进油端,因此烫金版辊筒110越靠近第一端的部分温度越低,而越远离所述第一端的部分温度越高,导致所述烫金版辊筒110温度分布不均匀,影响烫金质量,进而导致印刷纸良品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烫金版辊筒导热装置,解决辊筒温度不均匀的问题,提高烫金质量,印刷纸良品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烫金版辊筒导热装置,包括烫金版辊筒,所述烫金版辊筒具有一中空空间,还包设于中空空间内用于将所述中空空间分隔成数个子空间的分区隔板以及与所述子空间一一对应的导热油管路系统,所述导热油管路系统包括一进油管路以及一出油管路,所述进油管路的进油端接入导热油源、出油端自所述烫金版辊筒穿入对应的子空间内,所述出油管路与对应的子空间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导热油加热装置,所述进油管路的进油端与所述导热油加热装置的出油端连通,所述出油管路的出油端与所述导热油加热装置的进油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管路上位于对应子空间的一段管壁上设有一组第一出油孔,所述一组第一出油孔沿所述进油管路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的分布于所述一段管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管路上位于对应子空间的一段管壁上设有数组第二出油孔,所述数组第二出油孔绕所述进油管路的周向设置于所述一段管壁上,且每一组第二出油孔均包括沿所述进油管路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的分布于所述一段管壁上的数个第二出油孔。
进一步的,所述分区隔板为一块圆形分区隔板,所述圆形分区隔板设置于所述中空空间长度方向的中段位置处以将所述中空空间分隔成第一子空间及第二子空间,所述圆形分区隔板的周缘与所述烫金版辊筒的内周面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油管路系统为与第一子空间及第二子空间一一对应的第一导热油管路系统及第二导热油管路系统,所述第一导热油管路系统包括第一进油管路及第一出油管路,所述第一进油管路的进油端接入所述导热油源、出油端自所述烫金版辊筒的第一端穿入所述第一子空间且靠近所述圆形分区隔板,所述第一出油管路设于所述烫金版辊筒的第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子空间连通;
所述第二导热油管路系统包括第二进油管路及第二出油管路,所述第二进油管路的进油端接入所述导热油源、出油端依次穿越所述烫金版辊筒的第一端、圆形分区隔板后进入所述第二子空间,且所述第二进油管路的出油端靠近所述烫金版辊筒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出油管路的里端与所述第二子空间连通,外端依次穿越所述圆形分区隔板、所述烫金版辊筒的第一端以外露于所述烫金版辊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油管路上位于所述第一子空间的一段管壁上设有一组第三出油孔,所述一组第三出油孔沿所述第一进油管路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的分布于所述一段管壁上;所述第二进油管路上位于所述第二子空间的一段管壁上设有一组第四出油孔,所述一组第四出油孔沿所述第二进油管路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的分布于所述一段管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油管路上位于所述第一子空间一段管壁上设有数组第四出油孔,所述数组第四出油孔绕所述第一进油管路的周向设置于所述一段管壁上,且每一组第四出油孔均包括沿所述第一进油管路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的分布于所述一段管壁上的数个出油孔;
所述第二进油管路上位于所述第二子空间一段管壁上设有数组第五出油孔,所述数组第五出油孔绕所述第二进油管路的周向设置于所述一段管壁上,且每一组第五出油孔包括沿所述第二进油管路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的设置于所述一段管壁上的数个第五出油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烫金版辊筒导热装置,包括烫金版辊筒,所述烫金版辊筒具有一中空空间,还包括一总进油管路、沿所述烫金版辊筒长度分布于所述中空空间内的若干分支进油管路以及一总出油管路,每一分支管路呈具有一缺口的环形管路,所述环形管路绕所述烫金版辊筒的周向设置于所述烫金版辊筒的内周面,所述总进油管路的一端接入导热油源,另一端与所述分支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分支管路的另一端为出油端,所述总出油管路的一端与所述中空空间连通,另一端外露于所述烫金版辊筒外。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管路的管壁上沿轴向设置有将热泵油输入所述中空空间中的数个第六出油口。
本申请实施例将烫金版辊导热装置,通过第一导热油管路系统及第二导热油管路系统可以单独控制进出油,另外,在进油管均匀分布多个出油孔,避免集中在一个地方出油,使烫金辊各区域受热均匀。增加导热油加热装置,导热油加热装置、对应的一进油管路、对应的一出油管路形成一个导热油循环回路,在所述导热油循环回路上设置增压泵,能够持续性、不间断地输送导热油,并且随时保障导热油的温度,进而使所述烫金版辊筒稳定处于设定温度,增加烫金效果,提高良品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烫金版辊筒导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烫金版辊筒导热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2,本申请烫金板辊筒导热装置包括具有一中空空间210的烫金版辊筒200、设于中空空间210内且用于将所述中空空间210分隔成数个子空间211、212的分区隔板220以及与所述子空间211、212一一对应的导热油管路系统231、241。所述烫金版辊筒200呈圆柱体状,其两端封闭,保证所述中空空间210的密闭性,防止导热油外漏。所述中空空间210形状及尺寸均与所述烫金版辊筒200相适配。所述子空间211、212的数量根据需求而设定,所述分区隔板220根据所述子空间211、212数量而定。设定子空间211、212数量为M,则所述分区隔板220则为M-1,M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导热油管路系统231、241数量与所述子空间211、212数量一致,即每一导热油管路系统231、241匹配一个子空间,用于将导热油输送至匹配的子空间211、212中,从而对该子空间对应的烫金版辊筒200的一段进行导热。所述导热油管路系统231、241包括一进油管路231a、241a以及一出油管路231d、241d,所述进油管路231a、241a的进油端接入导热油源、出油端自所述烫金版辊筒200穿入对应的子空间内,所述出油管路231d、241d与对应的子空间211、212连通。
所述进油管路231a、241a的出油端端口231b、241b可以呈封闭状态,此处的出油端端口231b、241b则是指进油管路231a、241a远离进油端的一端端口,所述封闭状态是指所述进油管路231a、241a的出油端端口231b、241b通过一体成型的端盖封闭。所述出油端端口231b、241b也可以呈开口状态,也即所述进油管路231a、241a的进油端和出油端端口231b、241b相连通。所述进油管路231a、241a上位于对应子空间211、212的一段管壁上设有一组第一出油孔231c、241c,所述一组第一出油孔231c、241c包括沿所述进油管路231a、241a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的分布于所述一段管壁上的数个第一出油孔231c、241c。本方案中,优选为所述出油端端口231b、241b呈封闭状态时如此设置所述一组第一出油孔231c、241c,当然也可以在所述出油端端口231b、241b呈开口状态如此设置所述一组第一出油孔231c、241c,当在所述出油端端口231b、241b呈开口状态增计所述一组出油孔231c、241c时,所述进油管路231a、241a的出油端端口231b、241b可设计呈锥形端口,从而使得该出油端端口231b、241b的出油量远小于所述进油端的进油量,以保证所述第一组第一出油孔231c、241c能够均匀出油。本方案如是设置,所述数个第一出油孔231c、241c则形成所述进油管路231a、241a的真正的出油端,这样的好处时,导热油在整个子空间211、212的长度方向上都均匀出油,而不是只在子空间211、212的底部出油,使得烫金版辊筒200对应于该子空间211、212的一段部分的温度分布更均匀。应当理解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油管路231a、241a也可以采用传统的普通管路,不必在管壁上设置第一出油孔,只将所述中空空间210分隔成数个子空间211、212即可。
在并行的另一方案中,所述进油管路上位于对应子空间231、232的一段管壁上设有数组第二出油孔,所述数组第二出油孔绕所述进油管路的周向设置于所述一段管壁上,且每一组第二出油孔均包括沿所述进油管路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的分布于所述一段管壁上的数个第二出油孔。本方案中,使得所述进油管路呈辐射状分布所述第二出油孔,进而在所述子空间231、232的轴向、径向均能够出油,导热效果更佳。
优选的,为了重复利用导热油、节能减排、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本申请烫金版辊筒导热装置还包括一导热油加热装置,所述进油管路的进油端与所述导热油加热装置的出油端连通,所述出油管路231d、241d的出油端与所述导热油加热装置的进油端连通。如此,所述导热油加热装置、对应的一进油管路、对应的一出油管路231d、241d形成一个导热油循环回路,在所述导热油循环回路上设置增压泵,能够持续性、不间断地输送导热油,并且随时保障导热油的温度,进而使所述烫金版辊筒稳定处于设定温度,增加烫金效果,提高良品率。
请继续参见图2,本申请烫金版辊筒200导热装置具体实施例包括一块圆形分区隔板220,所述圆形分区隔板220设置于所述中空空间210长度方向的中段位置处以将所述中空空间210分隔成第一子空间211及第二子空间212,所述圆形分区隔板220的周缘与所述烫金版辊筒200的内周面连接。具体实施中,可在所述烫金版辊筒200的内周面向外凹设一环形凹槽(图未示出),所述圆形分区隔板220限位于所述环形凹槽中。
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油管路系统为与第一子空间211及第二子空间212一一对应的第一导热油管路系统231及第二导热油管路系统241,所述第一导热油管路系统231包括第一进油管路231a及第一出油管路231d,所述第一进油管路231a的进油端接入所述导热油源、出油端自所述烫金版辊筒200的第一端穿入所述第一子空间211且靠近所述圆形分区隔板220,所述第一出油管路231d设于所述烫金版辊筒200的第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子空间211连通;所述第二导热油管路系统241包括第二进油管路241a及第二出油管路241d,所述第二进油管路241a的进油端接入所述导热油源、出油端依次穿越所述烫金版辊筒200的第一端、圆形分区隔板220后进入所述第二子空间212,且所述第二进油管路241a的出油端靠近所述烫金版辊筒200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出油管路241d的里端与所述第二子空间212连通,外端依次穿越所述圆形分区隔板220、所述烫金版辊筒200的第一端以外露于所述烫金版辊筒200。
优选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油管路231a上位于所述第一子空间211的一段管壁上设有一组第三出油孔231c,所述一组第三出油孔231c沿所述第一进油管路231a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的分布于所述一段管壁上;所述第二进油管路241a上位于所述第二子空间212的一段管壁上设有一组第四出油孔241c,所述一组第四出油孔241c沿所述第二进油管路241a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的分布于所述一段管壁上。
优选的一并行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油管路上位于所述第一子空间一段管壁上设有数组第四出油孔,所述数组第四出油孔绕所述第一进油管路的周向设置于所述一段管壁上,且每一组第四出油孔均包括沿所述第一进油管路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的分布于所述一段管壁上的数个出油孔;所述第二进油管路上位于所述第二子空间一段管壁上设有数组第五出油孔,所述数组第五出油孔绕所述第二进油管路的周向设置于所述一段管壁上,且每一组第五出油孔包括沿所述第二进油管路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的设置于所述一段管壁上的数个第五出油孔。
本申请实施例,将烫金版辊分为两个区域,通过第一导热油管路系统231及第二导热油管路系统241可以单独控制进出油,另外,在进油管均匀分布多个出油孔,避免集中在一个地方出油,使烫金辊各区域受热均匀。
本烫金版辊筒导热装置另一具体实施例包括一具有中空空间的烫金版版辊筒,所述烫金版辊筒具有一中空空间、一总进油管路、沿所述烫金版辊筒长度分布于所述中空空间内的若干分支进油管路以及一总出油管路,每一分支管路呈具有一缺口的环形管路,所述环形管路绕所述烫金版辊筒的周向设置于所述烫金版辊筒的内周面,所述总进油管路的一端接入导热油源,另一端与所述分支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分支管路的另一端为出油端,所述总出油管路的一端与所述中空空间连通,另一端外露于所述烫金版辊筒外。
优选的,所述环形管路的管壁上沿轴向设置有将热泵油输入所述中空空间中的数个第六出油口。
本申请具体实施例,若干分支管道沿所述中空空间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通过总管道与所有分支管道的一端连通以为所述分支管道的一端输送导热油,所有分支管道的另一端则为出油端,从而在所述中空空间的长度方向上均匀的将导热油输送至所述中空空间中,如此使得所述烫金版辊筒被均匀导热。与上述实施例相比,本申请无需增设分区隔板,保障了所述烫金版的完整性、一致性。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烫金版辊筒导热装置,包括烫金版辊筒,所述烫金版辊筒具有一中空空间,其特征在于:还包设于中空空间内用于将所述中空空间分隔成数个子空间的分区隔板以及与所述子空间一一对应的导热油管路系统,所述导热油管路系统包括一进油管路以及一出油管路,所述进油管路的进油端接入导热油源、出油端自所述烫金版辊筒穿入对应的子空间内,所述出油管路与对应的子空间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烫金版辊筒导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导热油加热装置,所述进油管路的进油端与所述导热油加热装置的出油端连通,所述出油管路的出油端与所述导热油加热装置的进油端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烫金版辊筒导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路上位于对应子空间的一段管壁上设有一组第一出油孔,所述一组第一出油孔沿所述进油管路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的分布于所述一段管壁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烫金版辊筒导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路上位于对应子空间的一段管壁上设有数组第二出油孔,所述数组第二出油孔绕所述进油管路的周向设置于所述一段管壁上,且每一组第二出油孔均包括沿所述进油管路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的分布于所述一段管壁上的数个第二出油孔。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烫金版辊筒导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隔板为一块圆形分区隔板,所述圆形分区隔板设置于所述中空空间长度方向的中段位置处以将所述中空空间分隔成第一子空间及第二子空间,所述圆形分区隔板的周缘与所述烫金版辊筒的内周面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烫金版辊筒导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管路系统为与第一子空间及第二子空间一一对应的第一导热油管路系统及第二导热油管路系统,所述第一导热油管路系统包括第一进油管路及第一出油管路,所述第一进油管路的进油端接入所述导热油源、出油端自所述烫金版辊筒的第一端穿入所述第一子空间且靠近所述圆形分区隔板,所述第一出油管路设于所述烫金版辊筒的第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子空间连通;
所述第二导热油管路系统包括第二进油管路及第二出油管路,所述第二进油管路的进油端接入所述导热油源、出油端依次穿越所述烫金版辊筒的第一端、圆形分区隔板后进入所述第二子空间,且所述第二进油管路的出油端靠近所述烫金版辊筒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出油管路的里端与所述第二子空间连通,外端依次穿越所述圆形分区隔板、所述烫金版辊筒的第一端以外露于所述烫金版辊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烫金版辊筒导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油管路上位于所述第一子空间的一段管壁上设有一组第三出油孔,所述一组第三出油孔沿所述第一进油管路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的分布于所述一段管壁上;所述第二进油管路上位于所述第二子空间的一段管壁上设有一组第四出油孔,所述一组第四出油孔沿所述第二进油管路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的分布于所述一段管壁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烫金版辊筒导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油管路上位于所述第一子空间一段管壁上设有数组第四出油孔,所述数组第四出油孔绕所述第一进油管路的周向设置于所述一段管壁上,且每一组第四出油孔均包括沿所述第一进油管路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的分布于所述一段管壁上的数个出油孔;
所述第二进油管路上位于所述第二子空间一段管壁上设有数组第五出油孔,所述数组第五出油孔绕所述第二进油管路的周向设置于所述一段管壁上,且每一组第五出油孔包括沿所述第二进油管路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的设置于所述一段管壁上的数个第五出油孔。
9.一种烫金版辊筒导热装置,包括烫金版辊筒,所述烫金版辊筒具有一中空空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总进油管路、沿所述烫金版辊筒长度分布于所述中空空间内的若干分支进油管路以及一总出油管路,每一分支管路呈具有一缺口的环形管路,所述环形管路绕所述烫金版辊筒的周向设置于所述烫金版辊筒的内周面,所述总进油管路的一端接入导热油源,另一端与所述分支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分支管路的另一端为出油端,所述总出油管路的一端与所述中空空间连通,另一端外露于所述烫金版辊筒外。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烫金版辊筒导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管路的管壁上沿轴向设置有将热泵油输入所述中空空间中的数个第六出油口。
CN202122572100.XU 2021-10-25 2021-10-25 烫金版辊筒导热装置 Active CN2160331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72100.XU CN216033180U (zh) 2021-10-25 2021-10-25 烫金版辊筒导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72100.XU CN216033180U (zh) 2021-10-25 2021-10-25 烫金版辊筒导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33180U true CN216033180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11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72100.XU Active CN216033180U (zh) 2021-10-25 2021-10-25 烫金版辊筒导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331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64843B (fi) Boejutjaemningsanordning
CN216033180U (zh) 烫金版辊筒导热装置
CN215550797U (zh) 一种新型螺杆挤出机
CN204160672U (zh) 一种冷却辊
CN210337244U (zh) 一种冷烫承印辊
CN216969025U (zh) 一种pp版片压力转烫金新装置
CN101974835B (zh) 针织物泡沫施加装置
CN202470846U (zh) 太阳能燃气热水器用螺旋板换热器
CN204977177U (zh) 钻孔式鼓式硫化机辊筒
CN112178610A (zh) 带仿生结构加热装置的蒸汽发生器及系统
CN105588459A (zh) 联箱体与壳管联通部分管腔储水细管即热换热器
RU2718150C1 (ru) Теплообменный аппарат
RU2699900C1 (ru) Теплообменный аппарат
CN218140603U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烫金辊
RU2699901C1 (ru) Теплообменный аппарат
CN216205146U (zh) 一种提高离心喷雾干燥塔能源利用的余热利用机构
CN210501042U (zh) 一种冷却辊
CN204313697U (zh) 一种具有热质流向控制的换热器
CN209393179U (zh) 夹套式反应釜用介质分布器
CN216064856U (zh) 一种内冷却轧辊
RU2719242C1 (ru) Теплообменный аппарат
RU2705152C1 (ru) Теплообменный аппарат
CN213541063U (zh) 一种高性能镜面辊
CN212407920U (zh) 一种可拆卸回流管的高温熔体管
CN219769058U (zh) 一种伴热电缆多组分同步挤出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