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31444U - 一种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31444U
CN216031444U CN202122416113.8U CN202122416113U CN216031444U CN 216031444 U CN216031444 U CN 216031444U CN 202122416113 U CN202122416113 U CN 202122416113U CN 216031444 U CN216031444 U CN 2160314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dyeing
assembly
spray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1611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超
邱峰
郭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Mumei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Mumei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Mumeik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Mumei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1611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314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314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314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覆盖物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包括沿物料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一级粉碎组件、上料组件和二级粉碎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级粉碎组件对物料进行一级粉碎,通过上料组件将经过一级粉碎组件粉碎后的物料送至二级粉碎组件进行二级粉碎,使粉碎后的物料粒径满足要求,相比采用一次粉碎直接将物料粉碎至相同粒径而言,对一级粉碎组件和二级粉碎组件的结构要求相对较低,降低成本;而且能够使物料被粉碎的更均匀,便于后续对物料进行均匀染色。

Description

一种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机覆盖物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有机覆盖物指的是将各种树木进行破碎、染色形成的木料碎屑,可以将有机覆盖物覆盖在花坛露地、花盆表面、乔灌木下以及裸露的地表等,起到改良土壤、美化生活环境的作用。
现有的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大多采用一次粉碎,之后对粉碎后的物料进行染色,由于有机覆盖物对物料的粒径所有要求,若想一次粉碎形成的物料粒径满足要求,对粉碎结构的要求较高,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能够使粉碎后形成的物料的粒径满足要求的同时,降低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包括一级粉碎组件,用于对物料进行一次粉碎;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还包括:
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用于接收并输送经所述一级粉碎组件粉碎后的物料;
二级粉碎组件,所述二级粉碎组件用于对所述上料组件输送的物料进行二次粉碎。
可选地,所述上料组件包括:
皮带上料装置,所述皮带上料装置的出料端伸入所述二级粉碎组件内;
皮带清洁装置,设于所述皮带上料装置伸入所述二级粉碎组件内的一端,用于对所述皮带上料装置的皮带的非输送面进行清洁。
可选地,所述皮带清洁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二级粉碎组件的壳体内的:
刮板;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使所述刮板的一端弹性抵接于所述皮带的非输送面。
可选地,所述皮带上料装置的皮带输送辊上设置有皮带防偏限位机构,所述皮带防偏限位机构包括:
锥套,所述皮带输送辊的轴向两端均设有锥套,且两个所述锥套的小头端相对设置,所述皮带被限位于两个所述锥套之间。
可选地,所述皮带防偏限位机构还包括: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皮带输送辊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固定件在所述皮带输送辊的轴向上位置可调,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锥套连接。
可选地,所述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还包括染色组件,用于对二次粉碎后的物料进行染色;
所述染色组件包括:
染色筒,其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
喷淋管,其伸入所述染色筒内,且位于预设平面上方,所述预设平面为所述染色筒的两轴向端面的水平中心轴线形成的平面;
喷头,其设于所述喷淋管上,所述喷头位于所述染色筒的竖直中心平面与所述喷淋管的竖直中心平面之间,所述喷头的出口斜向下倾斜,所述喷头出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喷淋管的竖直中心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5°~55°。
可选地,所述喷头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喷头沿所述喷淋管的轴向依次间隔分布;
沿所述染色筒的出料方向,相邻两个所述喷头之间的间隔逐渐增大。
可选地,所述染色筒内设有输送物料的螺旋通道;
所述二级粉碎组件的出口连接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的一端伸入所述染色筒内并悬空设置,使所述出料通道的出口端部与所述螺旋通道上游端部之间的轴向间距不小于两倍的所述螺旋通道的螺距。
可选地,所述螺旋通道的出料端设有至少两个螺旋叶片,至少两个所述螺旋叶片沿所述染色筒周向间隔分布,相邻两个所述螺旋叶片之间形成一个与所述螺旋通道连通的出料口,使所述染色筒转动的过程中始终有至少一个所述出料口出料。
可选地,所述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还包括:
上料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上料组件的上料量;
染色剂桶,用于盛放染色剂;
喷淋泵,其进口与所述染色剂桶连通,其出口与所述喷淋管连通;
所述喷淋泵泵送至所述喷淋管内的染色剂量能够根据所述上料量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包括沿物料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一级粉碎组件、上料组件和二级粉碎组件;过一级粉碎组件对物料进行一级粉碎,通过上料组件将经过一级粉碎组件粉碎后的物料送至二级粉碎组件进行二级粉碎,使粉碎后的物料粒径满足要求,相比采用一次粉碎直接将物料粉碎至相同粒径而言,对一级粉碎组件和二级粉碎组件的结构要求相对较低,降低成本;而且能够使物料被粉碎的更均匀,便于后续对物料进行均匀染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带防偏限位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锥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带清洁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淋管与染色筒相对位置关系的简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料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料量检测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染色筒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染色筒的轴侧图。
图中:
100、上料组件;
110、皮带上料装置;111、皮带;112、皮带输送辊;113、锥套;114、固定件;115、封板;116、定位套;117、固定法兰;118、第一连接件;119、定位件;
120、皮带清洁装置;121、刮板;122、伸缩件;123、支撑件;124、连接板;125、防护罩;
200、二级粉碎组件;220、粉碎单元;230、出料通道;240、拨料单元;250、盖板;
210、壳体;211、滤网;
300、染色组件;
310、染色筒;311、螺旋通道;312、螺旋叶片;313、出料口;314、第一水平中心轴线;315、第二水平中心轴线;316、第一平面;
320、喷淋管;321、第二平面;
330、喷头;331、中轴线;
400、上料量检测装置;410、安装架;420、翻转板;430、角度检测单元;440、转轴;450、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能够对物料进行两次粉碎,不仅使最终粉碎后的物料的颗粒满足要求,以使物料更容易被染色,且染色后的颜色一致性更好;还能降低成本。
如图1所示,上述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包括一级粉碎组件、上料组件100和二级粉碎组件200,其中,一级粉碎组件用于对物料进行一级粉碎,上料组件100用于接收并输送经一级粉碎组件粉碎后的物料;二级粉碎组件200用于对上料组件100输送的物料进行二级粉碎。需要说明的是,一级粉碎组件和二级粉碎组件200的粉碎原理相同,通过一级粉碎组件具体结构进行限定,使经过一级粉碎组件粉碎后形成物料粒径大于经过二级粉碎组件200粉碎后形成的物料粒径。本实施例不再对一级粉碎组件的结构进行具体介绍,下面对上料组件100和二级粉碎组件200的具体结构进行介绍。
上述上料组件100包括皮带上料装置110,皮带上料装置110包括两个皮带轮、传动连接两个皮带轮的皮带111及与其中一个皮带轮相连的电机,经过一级粉碎组件粉碎后的物料落于皮带111的上表面,通过电机驱动皮带轮带动皮带111输送物料至二级粉碎组件200。
为了提高皮带111输送物料的稳定性,上述皮带上料装置110还包括皮带输送辊112,用于支撑皮带111,皮带输送辊112设有多个,多个皮带输送辊112设于两个皮带轮之间,皮带输送辊112的轴向与皮带轮的轴向平行,皮带输送辊112能够转动。
当输送距离较远或输送高度较大且输送速度较快时,皮带111极易发生偏移,造成皮带111磨损甚至脱落,严重影响正常的物料传输。为此,本实施例在上述皮带输送辊112上设置皮带防偏限位机构,以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具体地,如图2所示,皮带防偏限位机构包括锥套113,每个皮带输送辊112的轴向两端均设有锥套113,且同一皮带输送辊112上的两个锥套113的小头端相对设置。皮带111被限位于皮带输送辊112的轴向两端的两个锥套113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皮带防偏限位机构还包括固定件114,锥套113与固定件114连接,且固定件114在皮带输送辊112轴向的位置可调,能够根据皮带111的实际宽度调节两个锥套113的位置,使用灵活性好。
上述固定件114包括定位套116和设置于定位套116一端的固定法兰117,定位套116活动套设于皮带输送辊112上,定位套116通过定位件119固定于皮带输送辊112上,固定法兰117用于与锥套113连接,以实现固定件114与锥套113的连接。定位套116在皮带输送辊112上的位置可调节,然后通过定位件119将定位套116固定于皮带输送辊112上,进而实现了锥套113的固定。
在实际安装时,可选地,定位套116套设于皮带输送辊112上且置于锥套113内,以节省皮带防偏限位机构在皮带输送辊112上的占用空间,避免定位套116与其他部件产生干涉。
进一步地,定位套116上开设有螺纹孔,定位件119包括第一螺栓,第一螺栓螺接于螺纹孔内且抵接于皮带输送辊112上,以实现定位套116的位置的固定,且该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在装配时,将定位套116套设于皮带输送辊112上,调节好位置后,拧紧第一螺栓并抵接在皮带输送辊112上,进而实现了固定件114的安装与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套116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固定在皮带输送辊112上,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锥套113的大头端的端部设有封板115,设置封板115是为了便于锥套113与固定件114连接,封板115与固定法兰117连接,封板115上开设有供皮带输送辊112穿设的孔。
可选地,定位套116可穿设封板115上的孔置于锥套113内部。封板115优选通过焊接的方式与锥套113连接,连接方式简单,且结构强度好。
为了实现锥套113与固定件114的连接,在封板115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18,固定法兰117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118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件118设置于封板115置于锥套113内的一侧,紧固件依次穿设固定法兰117和封板115与第一连接件118连接。在锥套113与固定件114连接时,封板115与固定法兰117贴合设置,提高了防偏限位机构的结构紧凑性。
为了提高锥套113与固定件114连接的连接强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18设有多个,且多个第一连接件118沿封板115周向设置。
优选地,第一连接件118包括螺母,螺母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封板115上,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螺栓,第二螺栓与螺母螺接,便于连接封板115和固定法兰117,且结构简单,取材方便,易于实施。
皮带上料装置110在输送物料时,皮带111的输送面不可避免的会沾上残留物,如果不及时清扫,这些残留物会随皮带111的转动,散落到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的各个部位。为了实现带载运转时对皮带111进行清理,并将清理下来的残留物直接送至二级粉碎组件200内,本实施例将皮带上料装置110的出料端伸入二级粉碎组件200的壳体210内,并在上述出料端增设了皮带清洁装置120。
如图5所示,该皮带清洁装置120包括刮板121,通过将刮板121的一端抵接于皮带111的非输送面,避免刮板121妨碍位皮带111输送面上的物料的运输,实现皮带111带载运转时对皮带111输送面的残留物进行清理,以使从皮带111上清理下来的残留物直接随着待粉碎物料一起进入上述壳体210内进行粉碎。由于尼龙具有较高机械强度和耐磨性,本实施例中刮板121由尼龙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选用其他具有较高机械强度和耐磨性的材料加工成的刮板121,在此不再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输送面是指皮带111在运输物料时,皮带111外表面上用于承接并输送物料的区域。
本实施例中,刮板121抵接于皮带111上与其输送面相接的区域。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刮板121抵接于皮带111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刮板121能始终与皮带111保持抵接以实现实时对皮带111进行清洁,上述皮带清洁装置120还包括弹性件,上述弹性件能将刮板121的一端弹性抵接于皮带111的非输送面。当皮带111输送面上的残留物无法清除时,刮板121能在弹性件的带动下对残留物进行避让,防止刮板121无法进行自动调整导致皮带111打滑的情况发生。
可选地,上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皮带清洁装置120还包括伸缩件122和支撑件123,其中,伸缩件122包括固定端和与其滑动套设连接的伸缩端,固定端和伸缩端通过压缩弹簧相连,固定端转动连接于壳体210,伸缩端固定连接于刮板121。当刮板121触碰到无法清除的残留物时,会使伸缩端向固定端滑动,并使伸缩件122的固定端转动,使刮板121避让残留物;同时弹性件会积蓄使刮板121复位的作用力;支撑单元可以为刮板121提供支撑,增强刮板121的稳定性,使刮板121能够相对于二级粉碎组件200的壳体210转动。
上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件123,支撑件123沿皮带111宽度方向延伸,支撑件123设于皮带111和刮板121之间,支撑件123的两端转动连接于壳体210,刮板121上形成有转动槽,支撑件123与转动槽内壁抵接配合使刮板121能够绕支撑件123转动。利用支撑件123对刮板121进行支撑,使刮板121能够绕支撑件123转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23的两端和壳体210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以减小刮板121转动时与支撑件123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刮板121能够均匀受力,伸缩件122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伸缩件122沿皮带111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本实施例中,伸缩件122的数量设有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皮带111的宽度选取不同数量的伸缩件122,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刮板121的更换,本实施例中,伸缩件122的伸缩端与刮板121之间通过连接板124可拆卸连接。具体地,伸缩件12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板124的一端,连接板124的另一端与刮板121插接配合后,再通过紧固件进行连接,紧固件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紧固件沿刮板121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
可选地,刮板121背对皮带111的一侧设有防护罩125,防护罩125能保护刮板121不受物料的撞击,提升刮板121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防护罩125由铁皮加工而成。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防护罩125的更换,本实施例中,刮板121与防护罩125为可拆卸连接。为了控制设备的制作成本,刮板121、防护罩125及连接板124通过同一组紧固件进行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刮板121与防护罩125也可以采用卡接等可拆卸方式连接,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再次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还包括染色组件300,物料经过一级粉碎后,在上料组件100的输送下进入二级粉碎组件200内,设于二级粉碎组件200内的粉碎单元220会对物料进行二级粉碎,粉碎后的物料最终进入染色组件300进行染色。
染色组件300包括能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染色筒310,染色筒310内设有输送物料的螺旋通道311。在物料落入上述螺旋通道311后,螺旋通道311的内壁会随着染色筒310的转动,推动物料向螺旋通道311的出口方向移动。
为了便于经过二级粉碎后的物料进入染色筒310内,二级粉碎组件200的出口连接有出料通道230,上述出料通道230用于承接经粉碎单元220粉碎后的物料;出料通道230的一端伸入染色筒310内部,且出料通道230的底壁沿出料方向向下倾斜,使粉碎后的物料能够在重力及设备自身的震动的作用下,经由出料通道230滑落至染色筒310内进行染色;为了确保出料通道230不会妨碍染色筒310的正常转动,出料通道230伸入染色筒310的一端为悬空设置。
当流经出料通道230的物料量过大时,仅依靠重力使物料滑落到染色筒310内,可能会出现物料在出料通道230堵塞的情况发生。为此,本实施例的出料通道230内设置有拨料单元240,用于将出料通道230内的物料拨向染色筒310。
具体地,上述拨料单元240包括拨料辊,拨料辊转动安装于出料通道230的侧壁上;拨料辊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拨料杆,为了提高拨料单元240的拨料效率,拨料杆设有多组,多组拨料杆沿上述拨料辊的周向间隔分布。
可选地,出料通道230内设有滤网211,滤网211位于粉碎单元220下方且位于拨料单元240的上游。经过粉碎单元220粉碎处理的物料,会先经过滤网211的过滤,过滤后的物料再由拨料单元240拨送至出料通道230的出口端,确保进入到染色筒310内的物料大小基本一致,使物料更容易均匀染色。
进一步地,滤网211的周向边缘与出料通道230的内壁连接。本实施例中,出料通道230的内壁设置有安装支架,滤网211周向边缘与安装支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当滤网211发生破损、滤网211网眼堵塞等影响滤网211正常使用的情况时,可以对滤网211进行更换。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滤网211的周向边缘与出料通道230的内壁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连接,如卡接等,在此不再进行限定。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滤网211中心呈向下凹陷,滤网211上表面可以尽可能多的接收经过粉碎单元220粉碎处理的物料,提高了对物料的过滤效率。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在出料通道230外套设有盖板250,用于防止粉碎后的物料经由出料通道230的出口端进入染色筒310内的螺旋通道311时,物料从染色筒310内飞溅出去。上述盖板250与染色筒310的螺旋通道311上游端部之间存在间隙,能够避免增加染色筒310转动时的阻力。物料进入染色筒310的螺旋通道311后,大部分物料会随染色筒310转动,在螺旋通道311内壁的推动下经由螺旋通道311向螺旋通道311出口方向移动,少量的物料会向背离螺旋通道311出口的方向移动。随着物料不断地被送入上述螺旋通道311内,物料会在盖板250与螺旋通道311之间积聚,导致物料从盖板250与螺旋通道311上游端部之间的缝隙洒落;积聚的物料填充于盖板250与螺旋通道311上游端部之间,也会增大染色筒310的转动阻力,影响设备的运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采用设置出料通道230出口端部与螺旋通道311上游端部之间的轴向间距不小于两倍的螺旋通道311的螺距,使物料尽量落入螺旋通道311靠近螺旋通道311出口的一端,即使少量物料在进入螺旋通道311的初始阶段会向盖板250方向移动,由于出料通道230出口端部与螺旋通道311上游端部之间的轴向间距的限制,随着染色筒310的持续旋转,物料在从螺旋通道311的上游端部与盖板250之间的间隙脱离螺旋通道311之前,已在螺旋通道311内壁的推动下重新向螺旋通道311的出口方向移动。
染色组件300还包括喷淋管320和喷头330,喷淋管320伸入染色筒310内且沿染色筒310的轴向延伸。喷淋管320上设置有喷头330,喷淋管320内的染色剂能够通过喷头330喷洒至染色筒310内。
如图6所示,染色筒310在工作时能够绕自身轴线持续转动,为了不影响染色筒310的转动,喷淋管320悬空设置;螺旋通道311内的物料随染色筒310的转动一边被推向染色筒310的出口端方向,一边保持翻转状态;同时,喷头330向染色筒310内喷洒染色剂,能够实现物料在输送过程中被染色。
需要说明的是,物料进入染色筒310内且随染色筒310转动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及染色筒310转速的限制,多数物料在到达染色筒310中心的正上方之前就会重新掉落回染色筒310内。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在染色筒310中心的正上方设置一根喷淋管320,但由于喷淋管320喷洒染色剂的喷洒范围内物料较少,导致物料在喷淋染色过程中出现染色不均的问题。
本实施例将染色筒310的竖直中心平面记为第一平面316,将喷淋管320的竖直中心平面记为第二平面321,将染色筒310的两个轴向端面的水平中心轴线分别记为第一水平中心轴线314和第二水平中心轴线315,第一水平中心轴线314和第二水平中心轴线315形成的平面记为预设平面,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染色筒310工作时的一种转动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染色筒310的转动方向与其自身设置有关,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将喷淋管320设于预设平面的上方;喷头330的出口位于第一平面316与第二平面321之间,喷头330的出口斜向下倾斜,喷头330出口的中轴线331与第二平面321之间的夹角为25°~55°。当物料随着染色筒310转动时,能够使尽可能多的物料的落点会位于上述喷头330喷洒染色剂的喷洒范围内,使尽可能多的物料被染色剂染色,随着物料在染色筒310内持续的翻转及向螺旋通道311的出口方向输送,使物料能够被均匀染色。
以图6中所示的染色筒310逆时针转动为例,喷淋管320设于上述第一平面316的左侧,此时与喷淋管320同侧的染色筒310的腔壁相对于喷淋管320向下运动;于其他实施例中,若染色筒310参照图视图方向顺时针转动,喷淋管320设于第一平面316右侧时,与喷淋管320同侧的染色筒310的腔壁相对于喷淋管320向下运动。
进一步地,由于喷头330向外喷洒的染色剂一般会呈锥形或扇形分布,喷头330的出口距离物料的距离越远,则染色剂的喷洒范围越大。上述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中,将喷淋管320设于染色筒310的腔壁相对于喷淋管320向下运动的一侧,使喷头330的出口和物料积聚位置中心的连线与染色筒310径向的中心轴线相交,并使喷头330的出口尽量远离物料,能够增大喷头330喷洒染色剂的喷洒范围,从而使尽可能多的物料被染色剂染色。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物料染色均匀性,上述喷头330设有多个,多个喷头330沿喷淋管320的轴向间隔分布,避免单个喷头330因喷洒范围的限制,当物料移动到上述喷头330的喷洒范围外时,出现物料无法被染色的情况发生。
物料在落入螺旋通道311后,就会被喷头330喷洒的染色剂染色,随着物料在螺旋通道311中输送及翻转,物料中未被染色的部分会逐渐减少,本实施例中,沿染色筒310的出料方向,相邻两个喷头330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能够有效节约染色剂的用量。
在有机覆盖物制备过程中,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向染色筒310内定量喷洒染色剂为染色筒310内的物料进行染色。有机覆盖物的生产是上料、粉碎和染色连续进行,物料经由上料组件100进入二级粉碎组件200粉碎后会不断的送入染色筒310中进行染色,由于上料环节中输送的物料量是不断在变化的,导致物料经粉碎后进入到染色筒310内的物料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向染色筒310内采用定量喷洒染色剂的方式对物料进行喷淋染色时,会存在喷洒的染色剂不足或染色剂过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还包括上料量检测装置400、染色剂桶和喷淋泵。上料量检测装置400用于检测上料组件100的上料量;染色剂筒用于盛放染色剂;喷淋泵的进口与染色剂筒连通,喷淋泵的出口与喷淋管320连通。喷淋泵泵送至喷淋管320内的染色剂量能根据上料量调节。
具体地,如图7所示,上料量检测装置400包括安装架410、翻转板420和角度检测单元430,其中,翻转板420设置于皮带111的上方,翻转板420的上端转动连接于安装架410,上述翻转板420能够被皮带111上输送的物料推动,并相对于安装架410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中,由于翻转板420的外廓尺寸较小,翻转板420能够在自重作用下处于竖直状态,此时翻转板420下端悬空;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翻转板420的外廓尺寸较大时,在自重状态下的翻转板420下端能够抵接于皮带111的外表面,妨碍皮带111的正常转动,为了保证皮带111的正常工作,此时需要增设限位装置,以限制翻转板420在自重的作用下向靠近皮带111的方向转动,使翻转板420下端悬空,并设置翻转板420与皮带111面向物料输送方向形成的夹角为锐角,以使翻转板420能在皮带111输送的物料的推动下转过一定角度。
角度检测单元430用于检测上述翻转板420的转动角度,以确定上料组件100输送至染色筒310内的物料量,即上料组件100的上料量。示例性地,上述角度检测单元430选用转角传感器。
具体地,上料组件100中的物料进入染色筒310之前,需要先经过翻转板420,物料在经过翻转板420时会推动翻转板420转过一定角度,角度检测单元430通过检测上述转角即可得到进入染色筒310内的物料量。
需要注意的是,翻转板420的下端悬空,能够避免翻转板420对皮带111的运行造成干涉;此时可能会有少量物料经过翻转板420下方悬空区域进入染色筒310中而不会引起翻转板420转动,可选地,设置喷头330在翻转板420角度为零时喷洒定量的染色剂,为此时进入染色筒310内的物料进行染色,或在保证翻转板420能相对于安装架410转动的情况下,尽量减小翻转板420下端与皮带111的间距,降低物料通过翻转板420下方悬空区域而不引起翻转板420转动的几率。
本实施例中,上述安装架410设有两个,翻转板420位于两个安装架410之间,每个安装架410连接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轴440,转轴440与翻转板420固定连接,以将翻转板420转动连接于安装架410。为了尽可能的减小转轴440转动时的摩擦力,转轴440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安装架410。
可选地,上料组件100还包括两个护板,上述两个护板分别设于皮带111宽度方向的两侧,护板沿皮带111的送料方向延伸,两个护板与皮带111的上表面围成上料仓,以确保物料在上料组件100的运输过程中不会洒落到外部。上述两个安装架410分别设置于每个护板背对另一个护板的一侧。上述护板上均设有穿设孔,转轴440的一端穿过穿设孔与安装架410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轴承设于上述穿设孔内。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转轴440的一端通过联轴器450与角度检测单元430固定连接,角度检测单元430能够检测转轴440的转角,并将其转化为进入染色筒310内的物料量。
为了实现染色剂量能根据进入染色筒310内的物料量自动调节,可以设置喷淋泵为变量泵,其能够根据上述物料量调节喷淋泵的排量,以实现对泵送至喷淋管320中的染色剂量进行调节,从而实现控制喷头330喷洒至染色筒310内的染色剂量。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喷淋泵的出口通过流量调节阀与喷淋管320连通,通过调节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节喷头330喷洒至染色筒310内的染色剂量。
物料在染色筒310内染色的过程中,会随着染色筒310的转动逐渐向染色筒310出口端移动。如图9和图10所示,在螺旋通道311的出料端的染色筒310内壁上设有三个沿染色筒310内壁周向间隔分布的螺旋叶片312,相邻的两个螺旋叶片312之间形成一个与螺旋通道311连通的出料口313,使染色筒310转动的过程中始终至少一个出料口313出料。
由于螺旋叶片312设有三个,在染色筒310的出口端形成三个与螺旋通道311连通的出料口313,使染色筒310转过一周的过程中,染色筒310始终有至少一个出料口313出料。可以是染色筒310转动过程中,一个出料口313出料结束时,另一个出料口313恰好开始出料;也可以是一个出料口313出料尚未结束,与其相邻的出料口313已经开始出料,此时有两个出料口313在出料。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螺旋叶片312还可以设置两个、四个或更多。在设置螺旋叶片312的数量时,需要结合染色筒310的转速,以达到使物料从染色筒310的出口端连续出料的效果。
为了保证螺旋叶片312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可选地,螺旋叶片312与染色筒310的内壁通过焊接固定。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0)

1.一种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包括一级粉碎组件,用于对物料进行一级粉碎;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还包括:
上料组件(100),所述上料组件(100)用于接收并输送经所述一级粉碎组件粉碎后的物料;
二级粉碎组件(200),所述二级粉碎组件(200)用于对所述上料组件(100)输送的物料进行二级粉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100)包括:
皮带上料装置(110),所述皮带上料装置(110)的出料端伸入所述二级粉碎组件(200)内;
皮带清洁装置(120),设于所述皮带上料装置(110)伸入所述二级粉碎组件(200)内的一端,用于对所述皮带上料装置(110)的皮带(111)的非输送面进行清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清洁装置(120)包括设于所述二级粉碎组件(200)的壳体(210)内的:
刮板(121);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使所述刮板(121)的一端弹性抵接于所述皮带(111)的非输送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上料装置(110)的皮带输送辊(112)上设置有皮带防偏限位机构,所述皮带防偏限位机构包括:
锥套(113),所述皮带输送辊(112)的轴向两端均设有锥套(113),且两个所述锥套(113)的小头端相对设置,所述皮带(111)被限位于所述皮带输送辊(112)的轴向两端的两个所述锥套(11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防偏限位机构还包括:
固定件(114),所述固定件(114)与所述皮带输送辊(112)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固定件(114)在所述皮带输送辊(112)的轴向上位置可调,所述固定件(114)与所述锥套(11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染色组件(300),用于对二次粉碎后的物料进行染色;
所述染色组件(300)包括:
染色筒(310),其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
喷淋管(320),其伸入所述染色筒(310)内,且位于预设平面上方,所述预设平面为所述染色筒(310)的两轴向端面的水平中心轴线形成的平面;
喷头(330),其设于所述喷淋管(320)上,所述喷头(330)位于所述染色筒(310)的竖直中心平面与所述喷淋管(320)的竖直中心平面之间,所述喷头(330)的出口斜向下倾斜,所述喷头(330)出口的中心轴线(331)与所述喷淋管(320)的竖直中心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5°~5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330)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喷头(330)沿所述喷淋管(320)的轴向依次间隔分布;
沿所述染色筒(310)的出料方向,相邻两个所述喷头(330)之间的间隔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筒(310)内设有用于输送物料的螺旋通道(311);
所述二级粉碎组件(200)的出口连接有出料通道(230),所述出料通道(230)的一端伸入所述染色筒(310)内并悬空设置,使所述出料通道(230)的出口端部与所述螺旋通道(311)上游端部之间的轴向间距不小于两倍的所述螺旋通道(311)的螺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通道(311)的出料端设有至少两个螺旋叶片(312),至少两个所述螺旋叶片(312)沿所述染色筒(310)周向间隔分布,相邻两个所述螺旋叶片(312)之间形成一个与所述螺旋通道(311)连通的出料口(313),使所述染色筒(310)转动的过程中始终有至少一个所述出料口(313)出料。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料量检测装置(400),用于检测所述上料组件(100)的上料量;
染色剂桶,用于盛放染色剂;
喷淋泵,其进口与所述染色剂桶连通,其出口与所述喷淋管(320)连通;所述喷淋泵泵送至所述喷淋管(320)内的染色剂量能够根据所述上料量调节。
CN202122416113.8U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 Active CN2160314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6113.8U CN216031444U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6113.8U CN216031444U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31444U true CN216031444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47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16113.8U Active CN216031444U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314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218411A1 (zh) 一种用于结块细碎物料的带式破碎防尘输送装置
EP2125230B1 (de) Verfahren zum kontinuierlichen trocken-mahl-betrieb einer turm-reib-mühle und turm-reib-mühle
US5639033A (en) Insulation blower having hands-free metered feeding
CN211309890U (zh) 一种螺旋输送机
CN208884181U (zh) 一种气流染色机染液过滤器
CN216031444U (zh) 一种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
CN113771171A (zh) 一种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
KR100668066B1 (ko) 사이로장치 및 그 작동방법
CN213408971U (zh) 一种高效气流粉碎机
CN110963839A (zh) 一种秸秆有机肥发酵系统
CN207580318U (zh) 一种具有果粒粉碎功能的果汁罐
DE102005001542A1 (de) Modularer Mehrrad-Windsichter
CN216025735U (zh) 一种喷淋染色系统及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
CN113695313A (zh) 一种吹扫装置
CN112357617A (zh) 一种刮刀给料机
CN220722796U (zh) 一种具有大颗粒物拦截结构的仓泵
CN214243833U (zh) 一种用于水力筛的稳流箱
CN215917528U (zh) 一种粉碎染色装置及有机覆盖物加工设备
CN214233059U (zh) 一种防堵塞自动排渣格栅机
CN218307643U (zh) 一种浓缩饲料生产线
CN220143154U (zh) 粉液混合设备和制浆系统
CN205337454U (zh) 节能式红碎茶生产线
CN208542283U (zh) 一种防飞溅粉碎装置
CN212370394U (zh) 高速连续型离心式脱水机
CN220411885U (zh) 一种新型履带色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