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29697U - 一种数控车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控车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29697U
CN216029697U CN202121038571.6U CN202121038571U CN216029697U CN 216029697 U CN216029697 U CN 216029697U CN 202121038571 U CN202121038571 U CN 202121038571U CN 216029697 U CN216029697 U CN 216029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liquid
lubricating
gear
dwa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3857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跃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xi Hengsheng Machine Tool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xi Hengsheng Machine Tool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xi Hengsheng Machine Tool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xi Hengsheng Machine Tool Manufactu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29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296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数控车床,旨在解决润滑效率低下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床体包括后挡板,滑块内设置有自润滑结构,自润滑结构包括储液槽和排液结构,储液槽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排液结构包括外壳体和内球体,外壳体上开设有管道,管道的内壁开设有球形槽,内球体在球形槽内转动,内球体上开设有通道,通道与管道的位置对应且大小相等,内球体的外表面固定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中心线与通道的中心线互相垂直,转动杆的另一端穿出外壳体和滑块且固定有齿轮,后挡板上开设有用于放入齿轮的条形槽,条形槽的槽壁上设置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本实用新型既不浪费润滑液,又能保证每次都有充足的润滑液被排出,提高了润滑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数控车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数控车床。
背景技术
数控车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配备多工位刀塔或动力刀塔,机床就具有广泛的加工工艺性能,可加工直线圆柱、斜线圆柱、圆弧和各种螺纹、槽、蜗杆等复杂工件,具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各种补偿功能,并在复杂零件的批量生产中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现有技术中的数控车床无法对滑轨进行自动润滑,需要作业人员手动涂抹润滑剂,劳动强度大。
公告为CN20717165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润滑数控车床,包括滑轮、凸块、弹簧、顶杆、活塞、储液筒、导液管、分流管、油污收集盒以及清洁刷,滑轮固定在顶杆后端面上,凸块安装在导向槽内后端面上,弹簧套装在顶杆环形侧面上,顶杆前端装配在储液筒内,活塞固定在顶杆前端面上,储液筒安装在外壳内下端面上,导液管安装在储液筒前端面上,分流管安装在导液管下端面上,在工作时,通过活塞的移动将储液筒中的润滑液排除,即利用了针管的原理。但是,在该实用新型中,滑轮移动至第一块凸块上时,带动活塞将储液筒内的一定量的润滑液排除,当滑轮移出第一块凸块时,活塞移动至初始位置,外部空气被抽入储液筒中,此时储液筒中已并非装满润滑液,滑轮移动至第二块凸块上时,由于储液筒水平放置,而且活塞移动的距离又是相等的,第二次虽仍可以有一定量的润滑液被排出,但已经明显少于第一排出的润滑液的量,如此循环多次之后,活塞的运动只能排出少量的润滑液,甚至是排不出润滑液,极大地降低了润滑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的润滑效率低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车床,通过储液槽和排液结构的设置,实现润滑液的间歇性排出,既不浪费润滑液,又能保证每次都有充足的润滑液被排出,提高了润滑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数控车床,包括床体、铺设在所述床体上的滑轨、套设在所述滑轨上的滑块以及位于所述滑块内的自润滑结构,所述床体包括后挡板,所述自润滑结构包括储液槽和排液结构,所述储液槽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排液结构包括外壳体和内球体,所述外壳体上开设有纵向贯穿外壳体的管道,所述管道的上端管口与开口的位置对应且相互连通,所述管道的下端管口与滑轨所在的滑槽相通,所述管道的内壁开设有用于放置内球体的球形槽,所述内球体在球形槽内转动,所述内球体上开设有纵向贯穿内球体的通道,所述通道与管道的位置对应且大小相等,所述内球体的外表面固定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中心线与通道的中心线互相垂直,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穿出外壳体和滑块且固定有齿轮,所述后挡板上开设有用于放入齿轮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槽壁上设置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液槽用于储藏润滑液,排液结构用于在滑块沿着滑轨滑动的过程中自动将储液槽中的润滑液排出。滑块沿滑轨滑动的过程中,滑块的移动带动转动杆移动,转动杆的移动带动齿轮移动,由于齿轮与齿条啮合,在齿轮移动的过程中同时发生旋转,齿轮的旋转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转动杆旋转,转动杆的旋转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内球体在球形槽内旋转,在内球体旋转的过程中,通道会与管道的位置对应,润滑液从储液槽中通过管道和通道流向滑轨,伴随着内球体的继续旋转,内球体又可以将管道堵住,而旋转180°之后,通道与管道再次相通,润滑液再次排出,如此循环往复实现润滑液的间歇性排出,既不浪费润滑液,又能保证每次都有充足的润滑液被排出,提高了润滑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道的下端管口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底部开设有若干通向滑轨的分流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润滑液进入分流管中,经过分流孔再流向滑轨,可以使润滑液更加均匀地涂覆在滑轨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液槽的底部形状设置为外凸的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液槽中的润滑液能够更加充分地排出,避免部分润滑液残留在储液槽中无法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球形槽与管道的连接处固定有密封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润滑液进入球形槽与内球体之间的间隙,造成润滑液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与外壳体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转动杆与外壳体之间的摩擦,转动杆的旋转可以更加的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液槽上开设有用于注入润滑液的注液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储液槽中的润滑液消耗光之后,通过注液口可以重新将储液槽注满润滑液。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种数控车床,储液槽用于储藏润滑液,排液结构用于在滑块沿着滑轨滑动的过程中自动将储液槽中的润滑液排出。滑块沿滑轨滑动的过程中,滑块的移动带动转动杆移动,转动杆的移动带动齿轮移动,由于齿轮与齿条啮合,在齿轮移动的过程中同时发生旋转,齿轮的旋转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转动杆旋转,转动杆的旋转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内球体在球形槽内旋转,在内球体旋转的过程中,通道会与管道的位置对应,润滑液从储液槽中通过管道和通道流向滑轨,伴随着内球体的继续旋转,内球体又可以将管道堵住,而旋转180°之后,通道与管道再次相通,润滑液再次排出,如此循环往复实现润滑的间歇性排出,既不浪费润滑液,又能保证每次都有充足的润滑液被排出,提高了润滑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控车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控车床的滑块和后挡板的剖视图,主要用于表现滑块和后挡板的内部结构;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主要用于表现自润滑结构的内部结构;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主要用于表现齿轮和齿条的位置关系。
图中:1、床体;2、滑轨;3、滑块;4、后挡板;5、储液槽;6、排液结构;7、外壳体;8、内球体;9、管道;10、球形槽;11、通道;12、转动杆;13、齿轮;14、条形槽;15、齿条;16、分流管;17、分流孔;18、密封座;19、注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数控车床,如图1-图4所示,包括床体1、滑轨2、滑块3和自润滑结构,床体1包括后挡板4,滑轨2铺设在床体1的上端面,滑块3上开设有滑槽,滑块3通过滑槽套设在滑轨2的外部,自润滑结构位于滑块3的内部,自润滑结构包括储液槽5和排液结构6,储液槽5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排液结构6包括外壳体7和内球体8,外壳体7上开设有纵向贯穿外壳体7的管道9,管道9的上端管口与开口的位置对应且相互连通,管道9的下端管口与滑轨2所在的滑槽相通,管道9的内壁开设有用于放置内球体8的球形槽10,内球体8在球形槽10内转动,内球体8上开设有纵向贯穿内球体8的通道11,通道11与管道9的位置对应且大小相等,内球体8的外表面固定有转动杆12,转动杆12的中心线与通道11的中心线互相垂直,外壳体7上开设有用于穿出转动杆12的第一通孔,滑块3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的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转动杆12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穿出外壳体7和滑块3,且在转动杆12上穿出滑块3的一端固定有齿轮13,后挡板4上开设有用于放入齿轮13的条形槽14,条形槽14的槽壁上固定有与齿轮13啮合的齿条15。
如图2和图3所示,管道9的下端管口连接有分流管16,分流管16的底部开设有若干通向滑轨2的分流孔17,润滑液进入分流管16中,经过分流孔17再流向滑轨2,可以使润滑液更加均匀地涂覆在滑轨2上。
如图2所示,储液槽5的底部形状设置为外凸的弧形,储液槽5中的润滑液能够更加充分地排出,避免部分润滑液残留在储液槽5中无法排出。储液槽5上开设有用于注入润滑液的注液口19,当储液槽5中的润滑液消耗光之后,通过注液口19可以重新将储液槽5注满润滑液
如图3所示,球形槽10与管道9的连接处固定有密封座18,防止润滑液进入球形槽10与内球体8之间的间隙,造成润滑液的浪费。转动杆12与外壳体7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减小转动杆12与外壳体7之间的摩擦,转动杆12的旋转可以更加的顺畅。
工作原理:储液槽5用于储藏润滑液,排液结构6用于在滑块3沿着滑轨2滑动的过程中自动将储液槽5中的润滑液排出。滑块3沿滑轨2滑动的过程中,滑块3的移动带动转动杆12移动,转动杆12的移动带动齿轮13移动,由于齿轮13与齿条15啮合,在齿轮13移动的过程中同时发生旋转,齿轮13的旋转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转动杆12旋转,转动杆12的旋转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内球体8在球形槽10内旋转,在内球体8旋转的过程中,通道11会与管道9的位置对应,润滑液从储液槽5中通过管道9和通道11流向滑轨2,伴随着内球体8的继续旋转,内球体8又可以将管道9堵住,而旋转180°之后,通道11与管道9再次相通,润滑液再次排出,如此循环往复实现润滑液的间歇性排出,既不浪费润滑液,又能保证每次都有充足的润滑液被排出,提高了润滑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数控车床,包括床体(1)、铺设在所述床体(1)上的滑轨(2)、套设在所述滑轨(2)上的滑块(3)以及位于所述滑块(3)内的自润滑结构,所述床体(1)包括后挡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润滑结构包括储液槽(5)和排液结构(6),所述储液槽(5)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排液结构(6)包括外壳体(7)和内球体(8),所述外壳体(7)上开设有纵向贯穿外壳体(7)的管道(9),所述管道(9)的上端管口与开口的位置对应且相互连通,所述管道(9)的下端管口与滑轨(2)所在的滑槽相通,所述管道(9)的内壁开设有用于放置内球体(8)的球形槽(10),所述内球体(8)在球形槽(10)内转动,所述内球体(8)上开设有纵向贯穿内球体(8)的通道(11),所述通道(11)与管道(9)的位置对应且大小相等,所述内球体(8)的外表面固定有转动杆(12),所述转动杆(12)的中心线与通道(11)的中心线互相垂直,所述转动杆(12)的另一端穿出外壳体(7)和滑块(3)且固定有齿轮(13),所述后挡板(4)上开设有用于放入齿轮(13)的条形槽(14),所述条形槽(14)的槽壁上设置有与齿轮(13)啮合的齿条(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9)的下端管口连接有分流管(16),所述分流管(16)的底部开设有若干通向滑轨(2)的分流孔(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槽(5)的底部形状设置为外凸的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槽(10)与管道(9)的连接处固定有密封座(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2)与外壳体(7)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槽(5)上开设有用于注入润滑液的注液口(19)。
CN202121038571.6U 2021-03-05 2021-05-14 一种数控车床 Active CN21602969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76831 2021-03-05
CN2021204768311 2021-03-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29697U true CN216029697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14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38571.6U Active CN216029697U (zh) 2021-03-05 2021-05-14 一种数控车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296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029697U (zh) 一种数控车床
CN216228291U (zh) 一种数控机床导轨清洁装置
CN212156590U (zh) 轧辊自动清洗补油涂油装置
CN214689823U (zh) 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高性能引导轮
CN207879864U (zh) 一种数控机床齿轮箱主电机轴轴承润滑结构
CN210165168U (zh) 用于注塑机的循环润滑系统
CN114523322A (zh) 一种数控车床换刀架
CN216515440U (zh) 防盗水螺杆式启闭机
CN113510532B (zh) 一种机床加工用滚珠传动装置
CN206918255U (zh) 一种油脂润滑电主轴
CN214351252U (zh) 一种散热功能良好的高速数控立式加工中心
CN202543445U (zh) 一种锭子清洗枪
CN210165166U (zh) 基于注塑机的循环润滑系统
CN110725929B (zh) 一种减速器
CN217728068U (zh) 超高速高精密自动化机床
CN216715843U (zh) 一种新型数控设备润滑油泵
CN215111953U (zh) 一种采棉机摘锭总成润滑结构
CN221064463U (zh) 一种散热功能良好的轧辊主轴
CN213333620U (zh) 一种数控机床用润滑油加注装置
CN212735263U (zh) 一种bmt动力刀架全传动轴系强制润滑油路结构
CN220060280U (zh) 法兰式回转支承
CN214743155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齿轮
CN204974559U (zh) 螺栓孔清洗机
CN213104522U (zh) 一种自润滑精密减损数控车床
CN216202376U (zh) 一种机械臂润滑用进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