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19063U - 3d打印平台及3d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3d打印平台及3d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19063U
CN216019063U CN202121731765.4U CN202121731765U CN216019063U CN 216019063 U CN216019063 U CN 216019063U CN 202121731765 U CN202121731765 U CN 202121731765U CN 216019063 U CN216019063 U CN 2160190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supporting plate
printing platform
axis
axis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3176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京科
黄显彬
李中豪
陈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uangxiang 3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uangxiang 3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uangxiang 3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uangxiang 3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3176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190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190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190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D打印平台及3D打印机。该3D打印平台包括支撑板、面板、撑板、第一弹性件及至少一托板;面板由支撑板支撑;撑板与面板相对设置并位于面板的下方;托板设于撑板和面板之间,并由撑板支撑;第一弹性件与撑板连接,通过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变形,能够带动撑板做靠近或远离面板的运动,使得撑板能够带动托板与面板抵接,或带动托板与面板分离。本申请中通过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对撑板施加向上的推力,使得撑板能够与面板将托板夹紧,从而能够保证托板的稳定性,使得产品能够在托板上稳定成型,并通过压缩第一弹性件以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使得撑板下移,则托板被面板释放,从而便于托板的移出,进而便捷取出成型产品。

Description

3D打印平台及3D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3D打印平台及3D打印机。
背景技术
在食品3d打印成型过程中,使用加热后熔融状态的食品作为打印原料,利用食品在常温下可自身凝固,可打印出既具有立体效果又能食用的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的食品3d打印机,为了保证产品能够在托板上稳定成型,托板一般稳定固定于打印平台上。这样的设置,使得托板不便于取出,从而造成成型产品的取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托板取出不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3D打印平台。
一种3D打印平台,包括:
支撑板;
面板,所述面板由所述支撑板支撑;
撑板,所述撑板与所述面板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面板的下方;
至少一托板,所述托板设于所述撑板和所述面板之间,并由所述撑板支撑;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撑板连接,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变形,能够带动所述撑板做靠近或远离所述面板的运动,使得所述撑板能够带动所述托板与所述面板抵接,或带动所述托板与所述面板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3D打印平台还包括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面板,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撑板,所述导向柱用于引导所述撑板的移动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撑板背向所述面板的一侧;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撑板后穿入所述第一弹性件,并且,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件远离所述撑板的一端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板包括挡板和四个板壁,四个所述板壁依次首尾连接从而围设成一个矩形空间,所述矩形空间与所述撑板适配,以限定所述撑板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
所述挡板连接于所述板壁的上端,所述托板能够抵接于所述挡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所述板壁设有缺口,所述托板与所述面板分离时,能够从所述缺口处沿第一方向抽出所述托板,其中,第一方向垂直于竖直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缺口处的两端分别设有配合板,两个所述配合板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所述托板位于两个所述配合板之间,两个所述配合板限定所述托板沿第二方向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竖直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设有避让口,所述导向柱远离所述面板的一端伸入所述避让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撑板的一端设有凹口;沿第一方向,所述凹口的位置、所述缺口的位置以及所述避让口的位置相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3D打印平台还包括调平件,所述调平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调平柱、第二固定件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调平柱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面板,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板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螺纹传动;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调平柱,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面板和所述支撑板抵接。
一种3D打印机,包括上述的3D打印平台,还包括X轴驱动组件、Y轴驱动组件、Z轴驱动组件和喷头组件;
所述3D打印平台连接于所述X轴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喷头组件设于所述3D打印平台的上方,且连接于所述Y轴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所述Y轴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Z轴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
所述X轴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3D打印平台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Y轴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喷头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Z轴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Y轴驱动组件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竖直方向相互垂直。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打印平台,包括支撑板、面板、撑板、第一弹性件及至少一托板;面板由支撑板支撑;撑板与面板相对设置并位于面板的下方;托板设于撑板和面板之间,并由撑板支撑;第一弹性件与撑板连接,通过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变形,能够带动撑板做靠近或远离面板的运动,使得撑板能够带动托板与面板抵接,或带动托板与面板分离。本申请中通过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对撑板施加向上的推力,使得撑板能够与面板将托板夹紧,从而能够保证托板的稳定性,使得产品能够在托板上稳定成型,并通过压缩第一弹性件以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使得撑板下移,则托板被面板释放,从而便于托板的移出,进而便捷取出成型产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打印机,包括上述的3D打印平台,还包括X轴驱动组件、Y轴驱动组件、Z轴驱动组件和喷头组件;3D打印平台连接于X轴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喷头组件设于3D打印平台的上方,且连接于Y轴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Y轴驱动组件连接于Z轴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X轴驱动组件用于驱动3D打印平台沿第一方向移动,Y轴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喷头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Z轴驱动组件用于驱动Y轴驱动组件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与竖直方向两两相互垂直。3D打印机能够实现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打印平台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打印机的X轴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打印机的Y轴驱动组件和Z轴驱动组件的第一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打印机的Y轴驱动组件和Z轴驱动组件的第二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3D打印平台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的3D打印平台100,包括支撑板140、面板110、撑板120、第一弹性件121及至少一托板130;面板110由支撑板140支撑;撑板120与面板110相对设置并位于面板110的下方;托板130设于撑板120和面板110之间,并由撑板120支撑;第一弹性件121与撑板120连接,通过第一弹性件121的弹性变形,能够带动撑板120做靠近或远离面板110的运动,使得撑板120能够带动托板130与面板110抵接,或带动托板130与面板110分离。其中,定义抽出托板130的方向为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竖直方向两两相互垂直,以下为了便于描述,均以第一方向、第二方向进行表述。
具体地,支撑板140支撑住面板110,使得面板110固定。由于托板130是由撑板120支撑的,因此,当第一弹性件121因弹性力对撑板120施加向上的推力时,撑板120靠近面板110运动,从而带动托板130靠近面板110运动,且与面板110抵接,从而使得托板130被夹在撑板120与面板110之间,从而保证托板130的稳定性,使得产品能够在托板130上稳定成型。相应的,当压缩第一弹性件121以克服第一弹性件121的弹性力时,撑板120远离面板110运动,托板130随撑板120下降,从而使得最上端的托板130与面板110分离,进而能够从面板110下方抽出最上端的托板130,从而使得托板130及托盘130上的成型产品能够便捷取出。其中,最上端的托板130抽出后,在撑板120的推动下,下层新的托板130自动向上移动并完成更新,从而使得打印产品能够成型于新的托板130上,即上一次打印完一并将托板130和产品拿走后,下一次打印时成型产品能够被打印到更新后的托板130上,从而保证下一次成型产品打印的连续性。
继续参阅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3D打印平台100还包括导向柱112,导向柱112的一端连接于面板110,导向柱112的另一端穿过撑板120,导向柱112用于引导撑板120的移动方向。具体地,当第一弹性件121推动撑板120沿靠近或远离挡板111方向移动时,导向柱112能够引导撑板120的运动方向沿竖直方向。
还是参阅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21连接于撑板120背向面板110的一侧;导向柱112的另一端穿过撑板120后穿入第一弹性件121,并且,导向柱112的另一端与第一弹性件121远离所述撑板120的一端连抵接。
具体地,第一弹性件121套设于导向柱112的设置,能够避免第一弹性件121在形变过程中发生弯折。其中,第一弹性件121为弹簧。
进一步地,导向柱112背离面板110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件122,其中第一固定件122的直径大于导向柱112的直径,从而使得第一弹性件121背离撑板120的一端能够抵接于第一固定件122。第一固定件122与导向柱112螺纹连接。当撑板120与面板110对托板130的夹紧力过小时,通过旋转第一固定件122,使得第一固定件122向上移动,则可以增大第一弹性件121的压缩变形,从而增大第一弹性件121对撑板120的推力,使得撑板120与面板110对托板130的夹紧力加强,进而使得托板130更加稳定。同时,当第一弹性件121对撑板120的推力过大时,通过反向旋转第一固定件122,使得第一固定件122向下移动,减小第一弹性件121的压缩变形,从而减小第一弹性件121对撑板120的推力,使得撑板120能够远离面板110,从而便于托板130的移出。
参阅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面板110包括挡板111和四个板壁114,四个板壁114依次首尾连接从而围设成一个矩形空间,挡板111连接于板壁114的上端,托板130能够抵接于挡板111。
当撑板120推动托板130移动时,最上端的托板130能够抵接于挡板111,撑板120和挡板111将托板130夹紧。其中,撑板120的形状与矩形空间匹配,从而,撑板120在靠近挡板111或远离挡板111运动时,该矩形空间能够限定撑板120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上的位置,进而,能够引导撑板120沿竖直方向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
参阅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板壁114设有缺口117,托板130与面板110分离时,能够从缺口117处沿第一方向抽出托板130,从而便于成型产品的便捷取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缺口117处的两端分别设有配合板116,配合板116能够与托板130沿第二方向的两端抵接,从而对托板130沿第二方向进行限位,使得托板130能够稳定的沿第一方向滑出。
继续参阅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板140设有避让口141,导向柱112远离面板110的一端伸入避让口141。
具体地,撑板120设置于支撑板140与面板110之间,支撑板140上设有与导向柱112相对应的避让口141,从而对导向柱112起到避让作用。需要说明的是,避让口141的内径大于第一固定件122的外径,从而避免对第一弹性件121的形变造成干扰。
参阅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撑板120的一端设有凹口149;沿第一方向,凹口149的位置、缺口117的位置以及避让口141的位置相对应。
具体地,撑板120靠近缺口117的一端设有与避让口141对应的凹口149,则当需要第一方向抽出最上端的托板130时,用手从板壁114的缺口117处伸入,并抵接其余的托板130,避免其余的托板130与最上端的托板130同步移出。
参阅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3D打印平台100还包括调平件,调平件包括设置于支撑板140的调平柱113、第二固定件143以及第二弹性件142,调平柱113的一端连接于面板110,另一端穿过支撑板140并与第二固定件143螺纹传动;第二弹性件142套设于调平柱113,第二弹性件142的两端分别与面板110和支撑板140抵接。
具体地,多个调平件分别设置于支撑板140的不同位置,从而分别对应于面板110的不同位置。调平柱113的一端连接于挡板111上的对应位置,另一端穿过支撑板140螺纹并与第二固定件143螺纹传动。转动第二固定件143时,由于调平柱113连接于挡板111,则调平柱113无法转动,则调平柱113与第二固定件143可以沿竖直方向相对移动。
进一步地,转动第二固定件143,使得调平柱113相对第二固定件143上移,第二弹性件142通过弹性力推动面板110上移;反方向转动第二固定件143时,调平柱113相对第二固定件143下移,调平柱113带动面板110下移,从而克服弹性力,使得第二弹性件142的压缩变形增大。由此可见,可以调节面板110与支撑板140对应的位置上下移动,从而,通过多个调平件的配合,能够对面板110进行调平,使得成型产品能够在平齐的托板130上稳定成型,从而提高产品打印的效果。
更进一步地,例如,支撑板140的四角分别设置有一个调平件。其中,撑板120的四角处具有与调平件对应的避让缺口148,避让缺口148用于避让调平柱113及第二弹性件142,使得第二弹性件142的形变不受到撑板120的干扰。
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3D打印机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的3D打印机,包括上述的3D打印平台100,还包括X轴驱动组件200、Y轴驱动组件300、Z轴驱动组件400和喷头组件500;3D打印平台100连接于X轴驱动组件200的动力输出端,喷头组件500设于3D打印平台100的上方,且连接于Y轴驱动组件300的动力输出端,Y轴驱动组件300连接于Z轴驱动组件400的动力输出端;X轴驱动组件200用于驱动3D打印平台100沿第一方向移动,Y轴驱动组件300用于驱动喷头组件500沿第二方向移动,Z轴驱动组件400用于驱动Y轴驱动组件300沿竖直方向移动。
具体地,支撑板140连接于X轴驱动组件200的动力输出端,X轴驱动组件200用于驱动支撑板140沿第一方向移动,面板110与支撑板140同步移动,而Z轴驱动组件400能够驱动Y轴驱动组件300沿竖直方向移动,则喷头组件500与Y轴驱动组件300同步移动,且Y轴驱动组件300用于驱动喷头组件500沿第二方向移动,则喷头组件500能够相对于面板110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竖直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喷头组件500能够便捷的在托板130上进行打印。
参阅图1、图2和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打印机的X轴驱动组件的示意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X轴驱动组件200包括X轴驱动件210、连接于X轴驱动件210的X轴主动轮220、X轴从动轮230和套设于X轴主动轮220和X轴从动轮230的X轴传送带240;3D打印平台100连接于X轴传送带240,X轴驱动件210用于驱动X轴主动轮220转动,以使X轴传送带240带动3D打印平台100移动。
具体地,X轴主动轮220和X轴从动轮23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支撑板140背离挡板111的一侧连接于X轴传送带240,X轴主动轮220转动时,能够带动X轴传送带240做封闭环形运动,从而能够带动支撑板140沿第一方向运动,面板110和托板130与支撑板140同步移动。其中,X轴驱动件210为电机。
继续参阅图1、图2和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X轴驱动组件200还包括X轴导向件260,X轴主动轮220和X轴从动轮230安装于X轴导向件260,3D打印平台100设有滚轮144,滚轮144与X轴导向件260滚动连接。
具体地,支撑板140背离挡板111的一侧设有滚轮144,当X轴传送带240带动支撑板140沿第一方向移动时,滚轮144相对于X轴导向件260滚动,从而对支撑板140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进一步地,X轴驱动组件200还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X轴支撑架250,X轴主动轮220和X轴从动轮230转动连接于X轴支撑架250,X轴支撑架250用于固定X轴主动轮220和X轴从动轮230,X轴驱动件210连接于X轴支撑架250。X轴导向件260设于X轴支撑架250的两侧,支撑板140上设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滚轮144,从而能够与X轴支撑架250两侧的导槽261配合,对支撑板140沿第二方向移动进行限位。其中,支撑板140上还设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滚轮144,即滚轮144的数量为四个,从而更好的对支撑板140实现导向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滚轮144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其只要能够与导槽261配合,从而实现对支撑板140的导向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3D打印机还包括底部框架600,底部框架600包括底部支座610、底座横梁620及底框630,底座横梁6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底座横梁62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分别连接于X轴支撑架250的两端,从而稳定支撑X轴支撑架250。底框6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底框630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分别连接于底座横梁620背离X轴支撑架250一侧的两端,从而支撑底座横梁620。底部支座610的数量为四个,沿竖直方向连接于两个底框630背离底座横梁620的一侧的两端,从而支撑底框630。通过改变底部支座610的长度,从而可以改变底框630的高度,进而便于对3D打印台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便于打印组件打印产品置于托板130上成型。
参阅图4、图5和图6,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打印机的Y轴驱动组件和Z轴驱动组件的第一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打印机的Y轴驱动组件和Z轴驱动组件的第二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Z轴驱动组件400包括Z轴驱动件410、固定框430及连接于Z轴驱动件410的驱动杆420,Y轴驱动组件300连接于固定框430,驱动杆420与Y轴驱动组件300螺纹传动;Z轴驱动件410用于驱动驱动杆420转动,以带动Y轴驱动组件300沿固定框430沿竖直方向移动。
具体地,由于Y轴驱动组件300连接于固定框430,且螺纹连接于驱动杆420,当Z轴驱动件410驱动驱动杆420转动时,Y轴驱动组件300无法与驱动杆420同步转动,则通过螺纹传动,驱动杆420驱动Y轴驱动组件300沿固定框430沿竖直方向移动。
继续参阅图4、图5和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杆420为两个,Z轴驱动组件400还包括同步轮422和同步带423;同步轮422分别设于两个驱动杆420的顶端,同步带423套设于两个同步轮422,并用于实现两个同步轮422同步转动,驱动杆420与同步轮422同步转动。这样的设置,使得两个驱动杆420同步转动,从而使得Y轴驱动组件300的两端能够保持平衡,避免喷头组件500倾斜,从而提高打印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Z轴驱动件410的数量为一个,连接于其中一个驱动杆420,则通过同步带423的传动,使得两个驱动杆420同步转动,从而保证Y轴驱动组件300的平衡。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Z轴驱动件410的数量为两个,分离连接于两个驱动杆420,由于同步轮422及同步带423的设置,使得开启其中一个Z轴驱动件410,即可实现两个同步轮422的转动,而两个Z轴驱动件410的设置,为驱动杆420提供更大的动力,使得驱动杆420能够承受更大的负载。本实施例以Z轴驱动件410的数量为两个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3D打印机还包括加强筋433、配合块438和连接件439,加强筋433连接于Z轴驱动组件400的底端,配合块438螺纹连接于驱动杆420,通过连接件439将配合块438与加强筋433固定,从而实现对Y轴驱动组件300的驱动。其中,Z轴驱动件410为电机。
参阅图2、图4和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框4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框430相背的两侧分别设置有Z轴导轨431,Y轴驱动组件300包括Y轴支撑板340、第一连接板342和第二连接板343,第一连接板342的一端连接于Y轴支撑板340的一端,第一连接板342的另一端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其中一个Z轴导轨431,第二连接板343的一端连接于Y轴支撑板340的另一端,第二连接板343的另一端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另一个Z轴导轨431,喷头组件500沿第二方向滑动连接于Y轴支撑板340。
具体地,Y轴支撑板340设于两个固定框430之间,从而能够避免对喷头组件500的移动造成干扰。而第一连接板342和第二连接板343滑动连接于Z轴导轨431的设置,使得Z轴驱动组件将固定框包覆,进行使得Z轴驱动组件400能够承受更大的沿竖直方向的扭转力,从而提高喷头组件500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3D打印机还包括横向接板432,横向接板43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固定框430,从而能够稳定支撑固定框430,保证两个固定框430的直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Y轴驱动组件300包括Y轴驱动件310、连接于Y轴驱动件310的Y轴主动轮320、Y轴从动轮和套设于Y轴主动轮320和Y轴从动轮的Y轴传送带330;喷头组件500连接于Y轴传送带330,Y轴驱动件310用于驱动Y轴主动轮320转动,以使Y轴传送带330带动喷头组件500移动。这样的设置,提高了喷头组件500移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Y轴驱动组件300还包括喷头支撑板350和Y轴连接板352,喷头支撑板350连接于Y轴连接板352,喷头组件500连接于喷头支撑板350,Y轴连接板352沿竖直方向贴附于Y轴传送带330,从而使得Y轴连接板352与Y轴传送带330稳定连接,进而提高喷头组件500移动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地,Y轴支撑板340上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Y轴导轨341,喷头支撑板350连接于喷头连接板的同侧设有Y轴滑块351,Y轴滑块351与Y轴导轨341滑动连接,从而对喷头组件500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喷头组件500移动的更加顺畅。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3D打印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平台包括:
支撑板;
面板,所述面板由所述支撑板支撑;
撑板,所述撑板与所述面板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面板的下方;
至少一托板,所述托板设于所述撑板和所述面板之间,并由所述撑板支撑;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撑板连接,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变形,能够带动所述撑板做靠近或远离所述面板的运动,使得所述撑板能够带动所述托板与所述面板抵接,或带动所述托板与所述面板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平台还包括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面板,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撑板,所述导向柱用于引导所述撑板的移动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撑板背向所述面板的一侧;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撑板后穿入所述第一弹性件,并且,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件远离所述撑板的一端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包括挡板和四个板壁,四个所述板壁依次首尾连接从而围设成一个矩形空间,所述矩形空间与所述撑板适配,以限定所述撑板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
所述挡板连接于所述板壁的上端,所述托板能够抵接于所述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打印平台,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板壁设有缺口,所述托板与所述面板分离时,能够从所述缺口处沿第一方向抽出所述托板,其中,第一方向垂直于竖直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打印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处的两端分别设有配合板,两个所述配合板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所述托板位于两个所述配合板之间,两个所述配合板限定所述托板沿第二方向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竖直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3D打印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设有避让口,所述导向柱远离所述面板的一端伸入所述避让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3D打印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板的一端设有凹口;沿第一方向,所述凹口的位置、所述缺口的位置以及所述避让口的位置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3D打印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平台还包括调平件,所述调平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调平柱、第二固定件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调平柱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面板,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板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螺纹传动;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调平柱,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面板和所述支撑板抵接。
10.一种3D打印机,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3D打印平台,还包括X轴驱动组件、Y轴驱动组件、Z轴驱动组件和喷头组件;
所述3D打印平台连接于所述X轴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喷头组件设于所述3D打印平台的上方,且连接于所述Y轴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所述Y轴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Z轴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
所述X轴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3D打印平台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Y轴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喷头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Z轴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Y轴驱动组件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竖直方向两两相互垂直。
CN202121731765.4U 2021-07-28 2021-07-28 3d打印平台及3d打印机 Active CN2160190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31765.4U CN216019063U (zh) 2021-07-28 2021-07-28 3d打印平台及3d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31765.4U CN216019063U (zh) 2021-07-28 2021-07-28 3d打印平台及3d打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19063U true CN216019063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18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31765.4U Active CN216019063U (zh) 2021-07-28 2021-07-28 3d打印平台及3d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190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119099A1 (en) Installation for making a cut, crease and the like having a plate-shaped frame
CN219135296U (zh) 穿梭轨道换层对齐机构
CN216019063U (zh) 3d打印平台及3d打印机
CN204725634U (zh) 一种立式楼梯模具
CN113620002A (zh) 一种长度可调的输料装置
CN220096985U (zh) 一种无螺丝组装式巧固架
CN113276476A (zh) 包装材料精准调节压痕间距压边装置
CN111675147A (zh) 一种钢材运输装置
CN215625082U (zh) 一种热压机交替式上料机构
CN217674954U (zh) 一种物料输送台
CN215320677U (zh) 3d打印平台以及3d打印装置
CN206534339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图书架
CN110723554B (zh) 一种底部分料机及分料方法
CN210161330U (zh) 一种数控钻孔的侧靠装置
CN208544533U (zh) 一种自动化储坯机
CN208889612U (zh) 一种引线框架料框
CN215151896U (zh) 一种3d打印机多喷头校准结构
CN110642045A (zh) 一种皮革卷用物料架
CN219234183U (zh) 一种用于放置薄膜辊的货架
CN219946159U (zh) 一种机翼修理固定框架结构
CN220130371U (zh) 一种可多通道同步下料的下料器
CN118239227B (zh) 一种可调式pcb板架车及一种板架自动调节装置
CN217123318U (zh) 塑料板材直线传输纠正装置
CN204800820U (zh) 一种立式楼梯模具
CN216659954U (zh) 一种云母带用转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