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15788U - 一种新型接线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接线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15788U
CN216015788U CN202121950264.5U CN202121950264U CN216015788U CN 216015788 U CN216015788 U CN 216015788U CN 202121950264 U CN202121950264 U CN 202121950264U CN 216015788 U CN216015788 U CN 216015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handle
twist grip
insulating shell
wire
middlew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5026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勇
韩广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li Electrical Machinery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li Electrical Machinery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li Electrical Machinery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li Electrical Machinery Ningb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5026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157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15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157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上形成有进线孔以及型腔,所述型腔内设置有焊针、弹性件、中间件;所述绝缘壳体上转动设置有旋转手柄,所述绝缘壳体上形成有限位部,所述旋转手柄末端形成有作用端,所述中间件转动安装于型腔内,所述中间件上设有与作用端配合的接收面,所述弹性件具有固定端与自由端,所述中间件与所述自由端相配合;当所述旋转手柄正向转动时,通过所述作用端推动所述中间件转动,所述中间件推动所述弹性件发生形变,当旋转手柄转动至与所述限位部处时,将旋转手柄和中间件进行定位。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方便使用、稳定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接线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新型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作为电连接器领域的常见产品,起着紧固、连接和载流的重要作用。现有的接线端子多采用夹紧式结构。这类接线端子主要包括绝缘壳体、操作手柄、电接触元件和导线夹紧接头,缘壳体具有供所需要接入的外部导线进入的进线孔,电接触元件具有容置导线的导线通道,电接触元件与导线夹紧接头电连接。
需要将外部的导线接入到该类接线端子内时,用户需要摁压操作手柄,使操作手柄把导线夹紧接头打开,以留出供导线能够插入的进线空间,在导线插入该进线空间后,用户释放对操作手柄的按压力,就可以借助导线夹紧接头的弹性恢复力把位于该进线空间处的导线夹持住,进而实现导线与电接触元件的电连接,完成该接线端子的接线操作。
现有的弹片式接线端子,需要借助工具,如螺丝刀,来按压手柄或直接使弹片张开,以便接入或释放导线,此端子接线及性能可靠。在现有的设计中,弹片式接线端子需要借助工具才能完成导线的接入与释放,这样就会增加对工具的依赖性,并且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使用、稳定性高的具有旋转手柄的接线端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上形成有供导线出入的进线孔以及与所述进线孔连通的型腔,所述型腔内设置有焊针、弹性件、中间件;所述绝缘壳体上转动设置有旋转手柄,所述绝缘壳体上形成有对旋转手柄所转动的角度进行限定的限位部,所述旋转手柄末端延伸至型腔内并形成有作用端,所述中间件转动安装于型腔内,所述中间件上设有与作用端配合的接收面,所述弹性件具有固定端与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焊针连接,所述自由端具有始终与所述焊针相抵的趋势,所述中间件与所述自由端相配合;当所述旋转手柄正向转动时,通过所述作用端推动所述中间件转动,所述中间件推动所述弹性件发生形变,使得所述自由端与所述焊针之间形成有供导线出入的进线空间,当旋转手柄转动至与所述限位部处时,中间件的接收面与旋转手柄的作用端相抵,从而将旋转手柄和中间件进行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通过设置旋转手柄,只需正向转动旋转手柄,通过作用端与接收面配合,推动所述中间件进行转动,所述中间件转动时带动所述弹性件发生形变,使得所述夹持部与所述焊针之间形成有供导线伸入的进线空间,便可将导线由进线孔伸入进线空间内,反向转动旋转手柄时,在弹性件弹力的作用下使得自由端及中间件复位,使得夹持部将导线夹紧,从而实现导线的接入,当再次正向转动旋转手柄,推动弹性件发生形变,打开进线空间时,便可实现导线的释放,通过打开和复位旋转手柄,可以实现导线接入与释放,从而不需借助工具即可完成,具有省时,便捷的优点,而且当旋转手柄转动到限位部时,旋转手柄的一侧与限位部相抵,旋转手柄的另一侧与中间件的接收面相抵,由于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于中间件,中间件对旋转手柄的作用力使得旋转手柄有继续转动的趋势,由于绝缘壳体限位部的存在,通过限位部与旋转手柄配合,从而将旋转手柄能够保持定位,进而使得中间件保持定位,使得中间件可以保持在该位置,无需通过外力作用旋转手柄,此时所述自由端与所述焊针之间形成有供导线出入的进线空间,便于用户进行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作用端上形成有限位面,当旋转手柄转动至与所述限位部处时,限位面与接收面相抵。通过上述改进,使得旋转手柄转动至移动角度后,能够与中间件之间实现面与面的接触,便于进行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限位面和接收面分别为平面,且分别倾斜设置。通过上述改进,使得定位更加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旋转手柄上设有与所述限位部配合的避让口。通过上述改进,避免旋转手柄与限位部发生干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弹性件截面呈V形,所述自由端朝宽度方向延伸出挡块,所述中间件上形成有与所述挡块配合的抵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中间件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固定端的端部与自由端的端部伸出于安装槽外与焊针配合。通过上述改进,便于所述中间件推动所述弹性件发生变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旋转手柄上设有旋转孔,所述绝缘壳体上设有安装柱,所述旋转手柄通过旋转孔与安装柱的配合转动安装于所述绝缘壳体上。通过上述改进,便于所述旋转手柄进行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绝缘壳体上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与绝缘壳体组装在一起,以使得型腔位于盖板与绝缘壳体组装后形成的空间内。通过上述改进,以将型腔封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去除盖板后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绝缘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中间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片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面与接收面相抵时示意图。
图中所示:1、绝缘壳体;11、型腔;12、进线孔;13、限位部;14、安装柱;2、旋转手柄;21、作用端;22、旋转孔;23、限位面;24、避让口;3、中间件;31、安装槽;32、抵接部;33、接收面;4、焊针;5、弹性件;51、固定端;52、自由端;53、挡块;6、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至图7所示的一种新型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壳体1,所述绝缘壳体1上形成有供导线出入的进线孔12以及与所述进线孔12连通的型腔11,所述型腔11内设置有焊针4、弹性件5、中间件3;所述型腔11的侧壁呈开口状,以便于将所述焊针4、弹性件5、中间件3安装至型腔11内,所述绝缘壳体1上安装有盖板6,所述盖板6与所述绝缘壳体1组装在一起,以使得型腔11位于盖板6与绝缘壳体1组装后形成的空间内,将型腔11的侧壁进行封闭。
所述焊针4起到载流作用,用于实现导线与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所述弹性件5具有固定端51与自由端52,所述弹性件5截面呈V形,固定端51与自由端52之间通过圆弧过渡,使得固定端51与自由端52之间形成有夹角,弹性件5充分张开,以提高弹性件5的夹紧力,使用更加可靠,所述固定端51与所述焊针4连接,所述自由端52具有始终与所述焊针4相抵的趋势,导线经进线孔12进入型腔11内后伸入所述焊针4与所述自由端52之间,以通过所述自由端52将所述导线进行固定。
所述绝缘壳体1上转动设置有旋转手柄2,所述绝缘壳体1上形成有对旋转手柄2所转动的角度进行限定的限位部13,旋转手柄2的外侧壁上设有与限位部13配合的避让口24,所述旋转手柄2上设有旋转孔22,所述绝缘壳体1上设有安装柱14,所述旋转手柄2通过旋转孔22与安装柱14的配合转动安装于所述绝缘壳体1上,便于所述旋转手柄2进行转动。
所述旋转手柄2末端延伸至型腔11内并形成有作用端21,所述作用端21形成于所述旋转手柄2的侧面,所述旋转手柄2的另一端位于型腔11外并形成有操作端,操作端上形成有凸筋,便于操作旋转手柄2转动。
所述中间件3转动安装于型腔11内,所述中间件3上设有安装槽31,所述弹性件5设置于所述安装槽31内,型腔11内设有定位柱,弹性件5安装于定位柱外,所述固定端51的端部与自由端52的端部伸出于安装槽31外与焊针4配合,所述自由端52沿宽度方向延伸出与所述中间件3配合的挡块53,所述中间件3上形成有与所述挡块53配合的抵接部32,使得所述中间件3转动时,通过抵接部32推动所述自由端52移动,使得弹性件5发生变形,所述旋转手柄2转动时,通过作用端21与中间件3的配合,带动所述中间件3转动;所述中间件3转动时与自由端52配合,推动所述弹性件5发生形变。所述中间件3上设有与作用端21配合的接收面33,其中作用端21的端面上设有限位面23,所述接收面33和所述限位面23均呈倾斜设置。
当旋转手柄2正向转动时,通过作用端21与接收面33配合,从而推动中间段转动,所述中间件3推动所述弹性件5发生形变,使得所述自由端52与所述焊针4之间形成有供导线出入的进线空间,以便于插入导线,当旋转手柄2转动至限位部13时,对旋转手柄2一侧施加作用力,并且此时由于弹性件5的弹力作用于中间件3,中间件3对旋转手柄2的作用力使得旋转手柄2有继续转动的趋势,中间件3的接收面33与作用端21的限位面23相抵,即接收面33与限位面23完全接触,对旋转手柄2的另一侧施加作用力,由于限位部13的存在,限位部13与旋转手柄2相抵,旋转手柄2两侧的作用力保持平衡,从而将旋转手柄2定位,旋转手柄2定位后,能够将中间件3进行定位,使得中间件3能够保持不动。而且由于需要将旋转手柄2转动一定角度后,再对其进行定位,因此将接收面33与限位面23均倾斜设置,从而保证接收面33与限位面23完全接触,而且所述接收面33与限位面23分别为平面。能够保证接触面积,使得旋转手柄2能够保持稳定。
而且旋转手柄2侧壁上设有避让口24与限位部13配合,限位部13伸入避让口24内,避免旋转手柄2与限位部13发生干涉,使得旋转手柄2能够在竖直状态进行定位,更容易保持平衡。
此时再通过外力使所述旋转手柄2反向转动时,破坏旋转手柄2的平衡,由于所述弹性件5处于弹性变形状态,因此具有作用于所述中间件3上的弹性力,所述弹性件5与所述中间件3相配合,所述中间件3与作用端21分离,带动所述中间件3复位,使得所述自由端52弹性复位,从而能够通过自由端52将进线空间内的导线夹紧。
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通过设置旋转手柄2,只需正向转动旋转手柄2,通过作用端21推动所述中间件3进行转动,所述中间件3转动时带动所述弹性件5发生形变,使得所述夹持部与所述焊针4之间形成有供导线伸入的进线空间,便可将导线由进线孔12伸入进线空间内,反向转动旋转手柄2时,通过凸块与中间件3相抵,弹性件5复位,在弹性件5弹力的作用下使得自由端及中间件复位,使得夹持部将导线夹紧,从而实现导线的接入,当再次正向转动旋转手柄2,推动弹性件5发生形变,打开进线空间时,便可实现导线的释放,通过打开和复位旋转手柄2,可以实现导线接入与释放,从而不需借助工具即可完成,具有省时,便捷的优点,而且当旋转手柄2转动到限位部13时,旋转手柄2的一侧与限位部13相抵,旋转手柄2的另一侧与中间件3的接收面33相抵,由于弹性件5的弹力作用于中间件3,中间件3对旋转手柄2的作用力使得旋转手柄2有继续转动的趋势,由于限位部13的存在,限位部13与旋转手柄2配合,从而将旋转手柄2能够保持定位,进而使得中间件3保持定位,使得中间件3可以保持在该位置,无需通过外力作用旋转手柄2,此时所述自由端52与所述焊针4之间形成有供导线出入的进线空间,便于用户进行操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新型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上形成有供导线出入的进线孔以及与所述进线孔连通的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内设置有焊针、弹性件、中间件;所述绝缘壳体上转动设置有旋转手柄,所述绝缘壳体上形成有对旋转手柄所转动的角度进行限定的限位部,所述旋转手柄末端延伸至型腔内并形成有作用端,所述中间件转动安装于型腔内,所述中间件上设有与作用端配合的接收面,所述弹性件具有固定端与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焊针连接,所述自由端具有始终与所述焊针相抵的趋势,所述中间件与所述自由端相配合;
当所述旋转手柄正向转动时,通过所述作用端推动所述中间件转动,所述中间件推动所述弹性件发生形变,使得所述自由端与所述焊针之间形成有供导线出入的进线空间,当旋转手柄转动至与所述限位部处时,中间件的接收面与旋转手柄的作用端相抵,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于中间件,中间件对旋转手柄的作用力使得旋转手柄具有继续转动的趋势,通过限位部与旋转手柄配合,从而将旋转手柄和中间件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端上形成有限位面,当旋转手柄转动至与所述限位部处时,限位面与接收面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面和接收面分别为平面,且分别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手柄上设有与所述限位部配合的避让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截面呈V形,所述自由端朝宽度方向延伸出挡块,所述中间件上形成有与所述挡块配合的抵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固定端的端部与自由端的端部伸出于安装槽外与焊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手柄上设有旋转孔,所述绝缘壳体上设有安装柱,所述旋转手柄通过旋转孔与安装柱的配合转动安装于所述绝缘壳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上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与绝缘壳体组装在一起,以使得型腔位于盖板与绝缘壳体组装后形成的空间内。
CN202121950264.5U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新型接线端子 Active CN2160157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50264.5U CN216015788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新型接线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50264.5U CN216015788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新型接线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15788U true CN216015788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32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50264.5U Active CN216015788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新型接线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157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00898B (zh) 一种压线连接器
CN213043080U (zh) 一种具有旋转手柄的接线端子
CN111786142A (zh) 一种弹片式接线端子及接线端子排
CN216015788U (zh) 一种新型接线端子
CN110600897B (zh) 一种电接线端子
CN218385984U (zh) 一种即插拔锁紧装置
CN110994208A (zh) 一种斜面挤压式接线结构
US11223171B2 (en) Multifunctional plug and power adapter
CN219040998U (zh) 免工具接线端子台
CN111682326A (zh) 接线端子
CN216624595U (zh) 一种按压式接线端子
CN216719846U (zh) 插入式断路器的接线结构
CN218958066U (zh) 连接器装置
CN219576142U (zh) 一种电源插头的转换机构
CN217158669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接线端子
CN212517558U (zh) 一种弹片式接线端子及接线端子排
CN215221027U (zh) 一种连接稳定的端子结构
CN216872370U (zh) 具把手结构的端子台
CN212303942U (zh) 一种紧凑型大电流正面螺钉接线端子
CN211789901U (zh) 弹片及电源适配器
CN116231409A (zh) 免工具接线端子台
CN212750695U (zh) 开关
CN220895879U (zh) 端子台待接线结构
CN212783832U (zh) 接线端子
CN218958036U (zh) 闸刀式双进线免工具接线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