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00593U - 刀片位置可固定的扳机刀 - Google Patents

刀片位置可固定的扳机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00593U
CN216000593U CN202121409937.6U CN202121409937U CN216000593U CN 216000593 U CN216000593 U CN 216000593U CN 202121409937 U CN202121409937 U CN 202121409937U CN 216000593 U CN216000593 U CN 2160005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knife
trigger
gear
inn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0993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家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reasure Tra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reasure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reasure Tra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reasure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0993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005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005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005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刀片位置可固定的扳机刀,包括刀壳、刀架、刀片、第一弹性件、扳机和限位机构,刀壳上设置有内腔,刀壳上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出刀口,刀片设置在刀架上,刀架可与刀片一同在内腔中往靠近或远离出刀口的方向移动;扳机可转动地安装于刀壳上,使扳机能够在内腔中转动且扳机局部外露于刀壳外,扳机用于驱动刀片伸出内腔;第一弹性件用于驱动刀片缩回至内腔中;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扳机转动的角度,以使刀片能固定在内腔中的至少一个预设位置上。本实用新型能使刀片有效固定在内腔中的至少一个预设位置上,可满足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刀片位置可固定的扳机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刀具,尤其涉及一种刀片位置可固定的扳机刀。
背景技术
扳机刀为手握式安全刀具中的一种刀具,其刀片可以缩回刀壳内,使用时通过扳机可使刀片伸出刀壳,如此提高扳机刀的安全性。
但是,现有的扳机刀仅通过扳机传动并实现刀片的固定,难以将刀片有效固定在刀壳内的预设位置上,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片位置可固定的扳机刀,能够将刀片有效固定在刀壳内的预设位置上,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刀片位置可固定的扳机刀,包括:
刀壳、刀架和刀片,所述刀壳上设置有内腔,所述刀壳上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出刀口,所述刀片设置在刀架上,所述刀架可与刀片一同在所述内腔中往靠近或远离出刀口的方向移动;
扳机,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刀壳上,使所述扳机能够在所述内腔中转动且所述扳机局部外露于所述刀壳外,所述扳机用于驱动所述刀架与所述刀片一同往靠近出刀口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刀片能伸出所述出刀口外;
第一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刀架与所述刀片一同往远离出刀口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刀片能缩回所述出刀口内;
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扳机转动的角度,以使所述刀架能将所述刀片固定在内腔中的至少一个预设位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可在所述刀壳上移动或转动并能与所述扳机相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导向定位板,所述导向定位板设置在内腔中,所述限位机构可在导向定位板上滑动,所述导向定位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定位槽,所述限位机构上设置有导向凸块,所述导向凸块能进入导向定位槽并与之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调节板和限位板,所述调节板通过限位板与扳机相配合,所述刀壳上开设有与内腔连通的限位开口,所述限位板设置在内腔中,所述调节板可在限位开口中移动并带动限位板在内腔中移动,所述扳机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能与限位板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在限位板上,所述固定部为设置在扳机上的台阶面,所述台阶面能与固定块相抵顶,以限制所述固定块在台阶面上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联动机构和连接板,所述联动机构、连接板设置在内腔中,所述联动机构分别与扳机、连接板啮合连接,所述连接板和刀架相连,所述连接板能与所述刀壳相配合,以使所述刀架能将所述刀片固定在内腔中的至少一个预设位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部,所述刀壳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部,各所述连接部分别与对应的导向部配合,以使所述刀架能将所述刀片固定在内腔中的至少一个预设位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一齿条,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可转动地安装在内腔中,且第二传动齿轮的齿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传动齿轮的齿数,所述第一齿条与扳机相连且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方便装配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分别设置在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二齿条上,或者是,所述安装部分别设置在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二齿条上;所述安装部间能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弹性件和换刀机构,所述刀片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刀架上,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在刀架上,所述刀片上设置有卡孔,所述第二弹性件能穿过卡孔并能与刀架、刀壳的内壁一同配合以限制刀片脱离内腔,所述换刀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弹性件发生形变以使所述刀片能脱离所述内腔。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扳机转动能够驱动刀架与刀片一同在内腔中往靠近或远离出刀口的方向移动,以使刀片能伸出出刀口外或缩回出刀口内。在限位机构的作用下,能够限制扳机转动的角度,进而能够使刀片固定在内腔中的至少一个预设位置上,能有效控制刀片的伸出长度,可满足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刀片位置可固定的扳机刀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刀片位置可固定的扳机刀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中:1、刀壳;2、刀片;3、扳机;4、导向定位板;5、第二齿条;6、导向凸块;7、调节板;8、限位板;9、连接板;10、第一传动齿轮;11、第二传动齿轮;12、第一齿条;13、安装部;14、刀架;15、第二弹性件;16、卡孔;17、第一导向定位槽;18、第二导向定位槽;19、第三导向定位槽;20、第一固定部;21、第二固定部;22、第三固定部;23、第一连接部;24、第二连接部;25、第三连接部;26、第一导向部;27、第二导向部;28、第三导向部;29、导向板;30、换刀按钮;31、第三弹性件;32、换刀板;33、固定块;34、出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刀片位置可固定的扳机刀,包括刀壳1、刀架14、刀片2、第一弹性件、扳机3和限位机构,刀壳1上设置有内腔,刀壳1上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出刀口34,刀片2设置在刀架14上,刀架14可与刀片2一同在内腔中往靠近或远离出刀口34的方向移动;扳机3可转动地安装于刀壳1上,使扳机3能够在内腔中转动且扳机3局部外露于刀壳1外,扳机3用于驱动刀架14与刀片2一同往靠近出刀口34的方向移动,以使刀片2能伸出出刀口34外;第一弹性件用于使刀架14与刀片2一同往远离出刀口34的方向移动,以使刀片2能缩回出刀口34内;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扳机3转动的角度,以使刀架14能将刀片2固定在内腔中的至少一个预设位置上。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扳机3转动能够驱动刀架14与刀片2一同在内腔中往靠近出刀口34的方向移动,使得刀片2能伸出出刀口34。松开扳机3,扳机3转动复位,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刀架14与刀片2一同往远离出刀口34的方向移动,使刀片2能缩回内腔中,使得该扳机刀安全可靠。在限位机构的作用下,能够限制扳机3转动的角度,进而能够使刀架14将刀片2固定在内腔中的至少一个预设位置上,能有效控制刀片2的伸出长度,可满足使用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扳机3的一端通过转轴安装在刀壳1上,以使扳机3能在内腔中转动。
在具体实施时,在内腔中设置一个预设位置,具体包括实施方式A、B:
实施方式A是,该预设位置为第一预设位置,刀片2缩回内腔后,在限位机构的作用下,扳机3可转动的角度为0,刀片2将能固定在该第一预设位置上,此时该扳机刀处于上锁状态,刀片2无法伸出内腔,有利于防止不小心触碰扳机3而使刀片2伸出内腔与使用者接触导致受伤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高该扳机刀的安全性能。
实施方式B是,该预设位置为第二预设位置,当刀片2需要伸出内腔时,在限位机构的作用下,扳机3逆时针转动的角度为a(a>0)时,刀片2将能固定在该第二预设位置上,此时刀片2将能伸出内腔,其伸出内腔的长度为g(g>0),使得该扳机刀处于第一档推出状态,这样,可有效控制刀片2伸出长度为g,有利于提高出刀精准度,可满足使用需求。
在其它实施例中,在内腔中设置两个预设位置,具体包括实施方式C、D:
实施方式C是实施方式A、B的组合,即两个预设位置分别为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在限位机构的作用下,刀片2将能固定在第一预设位置或第二预设位置。使该扳机刀能在上锁状态、第一档推出状态之间切换,有利于提高安全性能和出刀精准度。
实施方式D是,两个预设位置分别为第二预设位置和第三预设位置,当刀片2需要伸出内腔时,在限位机构的作用下,刀片2将能固定在第二预设位置或第三预设位置。当扳机3逆时针转动的角度为b(b>a)时,刀片2将能固定在该第三预设位置上,此时刀片2将能伸出内腔,且其伸出内腔的长度为h(h>g),使得该扳机刀处于第二档推出状态。这样,可有效控制刀片2伸出长度为g或h,使该扳机刀能在第一档推出状态、第二档推出状态之间切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出刀精准度,可满足使用需求。
在具体实施时,b的取值范围可以是7°<b≤10°,a的取值范围可以是4<a≤7°。另外,h的取值范围可以是15mm<h≤25mm,g的取值范围可以是0<g≤15mm。优选地,h为25mm,g为15mm。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刀片2的出刀方向为刀片2从右往左移动伸出出刀口34外实现出刀,在本实施例中,在内腔中设置三个预设位置,即本实施例为实施方式A、D的组合,这三个预设位置沿出刀方向设置,依次为第一预设位置、第二预设位置和第三预设位置,根据实际使用需要,通过限位机构,能够使刀片2固定在第一预设位置、第二预设位置和第三预设位置中的任意一个预设位置上。这样,使该扳机刀能在上锁状态、第一档推出状态、第二档推出状态之间切换,使得该扳机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和出刀精准度。
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内腔中设置三个以上的预设位置,以使该扳机刀具备更高的适用性能。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限位机构可在刀壳1上左右移动并能与扳机3相配合,以利于限制扳机3转动的角度。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限位机构可在刀壳1上上下移动并能与扳机3相配合,只需达到限制扳机3转动的效果即可。
在具体实施时,该扳机刀还包括导向定位板4,导向定位板4设置在内腔中,限位机构可在导向定位板4上滑动,这样,导向定位板4能够给限位机构的移动提供较佳的导向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定位板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定位槽,限位机构上设置有导向凸块6,导向凸块6能进入导向定位槽并与之相配合,这样,通过导向凸块6和导向定位槽的配合,对限制机构的移动施以较佳的导向作用,有利于提高限制机构移动的精准度。
在具体实施时,导向定位槽的数量与预设位置的数量相匹配,有利于提高限制机构移动的精准度,以能精准限制扳机3转动的角度,从而能够使刀片2固定在内腔中对应的预设位置上。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定位槽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导向定位槽沿刀片2缩回方向设置,依次为第一导向定位槽17、第二导向定位槽18和第三导向定位槽19,这三个导向定位槽分别对应第一预设位置、第二预设位置和第三预设位置。进而使导向凸块6能与任意一个导向定位槽相配合,从而使该扳机刀能在上锁状态、第一档推出状态、第二档推出状态之间切换,使得该扳机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和出刀精准度。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凸块6具有弧形面,导向定位槽为弧形槽,使得弧形面与弧形槽能有效配合,以利于限位机构在导向定位板4上顺畅移动。
在具体实施时,限位机构包括调节板7和限位板8,调节板7通过限位板8与扳机3相配合,刀壳1上开设有与内腔连通的限位开口,限位板8设置在内腔中,调节板7可在限位开口中移动并带动限位板8在内腔中移动,扳机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部,固定部能与限位板8相配合。其中,固定部的数量与预设位置的数量相匹配,这样,通过使调节板7在限位开口中移动,便能带动限位板8在内腔中移动,以使限位板8能与扳机3上对应的固定部相配合,如此,能够有效限制扳机3转动的角度,进而能够使刀片2固定在内腔中对应的预设位置上。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固定部沿刀片2缩回方向设置,依次为第一固定部20、第二固定部21和第三固定部22,这三个固定部分别对应第一导向定位槽17、第二导向定位槽18和第三导向定位槽19设置,即对应第一预设位置、第二预设位置和第三预设位置。进而使限位板8能与任意一个固定部相配合,从而使该扳机刀能在上锁状态、第一档推出状态、第二档推出状态之间切换,使得该扳机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和出刀精准度。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限位机构还包括固定块33,固定块33设置在限位板8上,各固定部为设置在扳机3上的台阶面,台阶面能与固定块33的表面接触并紧密贴合,以限制固定块33在台阶面上移动。这样,台阶面对固定块33施加的作用力均垂直于台阶面,可防止产生导致固定块33在扳机3上移动的分力,以利于限制扳机3的转动,从而提高刀片2位置的固定效果。
在其它实施例中,固定块33与台阶面之间为点接触,使台阶面与固定块33相抵顶即可。
在其它实施例中,限位机构可在刀壳1上旋转并能与扳机3相配合,以利于限制扳机3转动的角度。该限位机构可以包括旋钮,刀壳1上开设有与内腔连通的旋转开口,旋钮可转动地安装在旋转开口上并与固定块33连接,旋钮转动可使固定块33与任意一个固定部相配合,这样,能够使刀片2固定在内腔中对应的预设位置上。
在本实施例中,该扳机刀还包括联动机构和连接板9,联动机构、连接板9设置在内腔中,联动机构分别与扳机3、连接板9啮合连接,连接板9和刀架14相连,连接板9能与刀壳1相配合,以使刀架14能将刀片2固定在内腔中的至少一个预设位置上。这样,扳机3转动时,能通过联动机构和连接板9配合,可将扳机3的旋转运动有效转换为刀片2的直线运动,能够驱使刀片2在内腔中有效移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板9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部,刀壳1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部,各连接部分别与对应的导向部配合,以使刀架14能将刀片2固定在内腔中的至少一个预设位置上,其中,连接板9、导向部的数量均与预设位置的数量相匹配,这样,使各连接部分别与对应的导向部配合,便能使刀片2固定在对应的预设位置上,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刀片2位置固定的精准度。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的数量为三个,三个连接部沿出刀方向设置,依次为第一连接部23、第二连接部24和第三连接部25。导向部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导向部沿出刀方向设置,依次为第一导向部26、第二导向部27和第三导向部28。导向部与连接部一一对应,且分别对应第一预设位置、第二预设位置和第三预设位置。进而使连接部能与对应的固定部相配合,从而使该扳机刀能在上锁状态、第一档推出状态、第二档推出状态之间切换,使得该扳机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和出刀精准度。在具体实施时,联动机构可以包括联动齿轮和第一齿条12,联动齿轮通过转轴与刀壳1枢转连接,第一齿条12与扳机3相连且与联动齿轮啮合,连接板9上设置有第二齿条5,第二齿条5与联动齿轮啮合连接。这样,扳机3通过第一齿条12带动联动齿轮转动,联动齿轮带动第二齿条5在内腔中移动,以使刀片2能在内腔中有效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联动机构用于放大行程,使刀片2能对物料进行有效切割,该联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10、第二传动齿轮11、转轴和第一齿条12,第一传动齿轮10和第二传动齿轮11均通过同一转轴与刀壳1枢转连接,且第二传动齿轮11的齿数大于第一传动齿轮10的齿数,第一齿条12与扳机3相连且与第一传动齿轮10啮合,连接板9上设置有第二齿条5,第二齿条5位于第二传动齿轮11上侧并与第二传动齿轮11啮合连接。
具体地,第一传动齿轮10、第二传动齿轮11可以是同轴设置的独立的两个齿轮,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制得。
在本实施例中,扳机3通过第一齿条12带动第一传动齿轮10转动,第一传动齿轮10的齿数为8,第二传动齿轮11的齿数为24,第一传动齿轮10和第二传动齿轮11的传动比是1:3,所以两传动齿轮转动同样的角度时,第二传动齿轮11的行程放大了3倍,当第一传动齿轮10走一点点时,即扳机3仅需转动较小的角度,第二传动齿轮11已经走过了更多的行程,从而能够带动第二齿条5走较长的行程,第二齿条5的行程即为刀片2的出刀长度,使得刀片2能够伸出足够的长度对物料进行有效切割,灵敏度适中,不会发生还没进行切割刀片2就已经开始回弹的现象,且扳机转动的行程较小,更省时省力。同理,当刀片2不与物料接触,第一弹性件恢复形变,在第二齿条5的作用下,连接板9能够带动刀片2复位至初始位置,使刀片2能够实现自动缩回内腔中,避免发生刀片2与使用者接触发生受伤的风险。
由于在本实施例中的联动机构为齿轮齿条机构,从而能够将扳机3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刀片2的直线运动,即使得刀片2的运动也为直线运动,可在内腔中左右移动。使得在扳机3扳动同样的行程下,启动时更加省力,因此更便于启动该扳机刀。而且,第二传动齿轮11的齿数大于第一传动齿轮10的齿数,因此,可以放大行程,从而使在同样的扳机3行程下,刀片2能够向前伸出更多。现有技术中扳机刀的出刀长度很短(10mm),对于厚度较大的物料如厚纸板等其根本切不断,而在本实施例联动机构的作用下,能够放大行程,使刀片2的出刀长度能够达到25mm,对厚度较大的物料能够实现有效切割。
在具体实施时,第一传动齿轮10的齿数可以与第二传动齿轮11的齿数相等,即第一传动齿轮10和第二传动齿轮11转动的行程相等,此时刀片2的出刀长度与第一传动齿轮10转动的行程相等。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传动齿轮10和第二传动齿轮11并非同轴设置,即第一传动齿轮10和第二传动齿轮11分别通过两转轴安装在内腔中,第一传动齿轮10和第二传动齿轮11之间啮合连接,连接板9上的第二齿条5在第二传动齿轮11的下侧,其余结构与本实施例的联动机构相同。
更佳的实施方式是,该扳机刀还包括用于方便装配的安装部13,安装部13分别设置在第二传动齿轮11和第二齿条5上,或者是,安装部13分别设置在第一传动齿轮10、第二传动齿轮11和第二齿条5上。使得上述的两个或三个安装部13间能位置对应,可保证扳机3的起始位置每次都一样,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在具体实施时,安装部13为通孔,制作简单,有利于降低生产加工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3为圆孔,分别设置在第二传动齿轮11和第二齿条5上,在装配时,仅需使第二传动齿轮11和第二齿条5上的圆孔正对安装,便能保证扳机3的起始位置每次都一样,使得装配效率较高。
在其它实施例中,安装部13可以是文字或图案标识等。
此外,该扳机刀还包括第二弹性件15和换刀机构,刀片2可拆卸地安装在刀架14上,第二弹性件15设置在刀架14上,刀片2上设置有卡孔16,第二弹性件15能穿过卡孔16并能与刀架14、刀壳1的内壁一同配合以限制刀片2脱离内腔,换刀机构用于驱动第二弹性件15发生形变以使刀片2能脱离内腔。这样,可便于刀片2的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刀壳1的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刀架14上,这样,使刀架14能在内腔中移动复位,使得刀片2能有效缩回内腔中。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为弹簧,制作简单,有利于降低生产加工成本。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可以为弹性带等。
在本实施例中,刀架14能在内腔中滑动,以利于刀架14在内腔中顺畅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该扳机刀还包括导向板29,刀架14上设置有滑动连接部,滑动连接部与导向板29配合,从而对刀架14的移动提供较佳的导向作用,使刀架14能在内腔中顺畅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刀架14与刀片2卡接,在刀架14上设置有卡槽,该卡槽用于与刀片2卡接,该卡槽上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槽口,刀片2能经槽口进入或离开卡槽。在刀架14上设置有第二弹性件15,刀片2上设置有用于供第二弹性件15穿过的卡孔16。这样,刀片2安装在卡槽中,第二弹性件15与卡孔16相配合,使得刀片2不易脱离内腔,刀架14与槽口相对的刀壳1的内壁配合,使得刀片2不会脱离卡槽,如此,刀片2能有效安装在刀架14上,随刀架14同步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15为弹片,以利于刀片2的拆装。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15可以为扭簧等,能实现刀片2的拆装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换刀机构包括换刀按钮30、第三弹性件31和换刀板32,刀壳1上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换刀开口,换刀按钮30可在换刀开口中移动,换刀板32设置在内腔中且其一端固定在刀壳1的内壁上,第三弹性件31设置在刀壳1的内壁上,且第三弹性件31的两端分别与换刀按钮30和换刀板3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弹性件31为扭簧,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生产加工成本。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三弹性件31可以是弹簧、弹片等,使换刀按钮30复位即可。
在其它实施例中,换刀机构可以通过电机、气缸等驱动部件驱动换刀板32移动,使第二弹性件15发生形变使得刀片2能脱离刀架14即可。
在使用该扳机刀时,具体方法如下:
当需要更换刀片2时,使换刀按钮30可在换刀开口中移动并能与换刀板32的另一端相配合,使得换刀板32能与第二弹性件15相抵接并使第二弹性件15发生形变,使得第二弹性件15脱离卡孔16进而使刀片2能脱离卡槽,此时便能将刀片2从内腔中取出。将另一刀片2插入内腔并使之进入卡槽,施加在换刀按钮30上的外力消失后,第三弹性件31将恢复形变,进而换刀按钮30复位,使得换刀板32、第二弹性件15复位,第二弹性件15重新进入卡口并与卡口配合,如此,完成刀片2的更换;
当需要将扳机刀上锁时,使调节板7在限位开口中沿出刀方向移动,调节板7带动限位板8在内腔中移动,以使导向凸块6进入第一导向定位槽17,此时固定块33将能与第一固定部20相配合,使得扳机3无法转动,第一导向部26与第一连接部23相配合,使得刀架14无法在内腔中移动,从而将刀片2固定在第一预设位置上,该扳机刀处于上锁状态,刀片2无法伸出内腔;
当需要将刀片2推出至第二预设位置时,使调节板7在限位开口中沿出刀方向移动,调节板7带动限位板8在内腔中移动,进而使导向凸块6进入第二导向定位槽18,使得扳机3转动角度a,此时固定块33将与第二固定部21相配合,使得扳机3无法继续转动,扳机3转动时驱动刀架14在内腔中移动,致使第二导向部27与第二连接部24相配合,使得刀架14无法在内腔中移动,从而将刀片2固定在第二预设位置上,此时刀片2伸出内腔的长度为g,该扳机刀处于第一档推出状态;
当需要将刀片2推出至第三预设位置时,使调节板7在限位开口中沿出刀方向移动,调节板7带动限位板8在内腔中移动,进而使导向凸块6进入第三导向定位槽19,使得扳机3转动角度b,此时固定块33将与第三固定部22相配合,使得扳机3无法继续转动,扳机3转动时驱动刀架14在内腔中移动,致使第三导向部28与第三连接部25相配合,使得刀架14无法在内腔中移动,从而将刀片2固定在第三预设位置上,此时刀片2伸出内腔的长度为h,该扳机刀处于第二档推出状态。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刀片位置可固定的扳机刀,其特征在于,包括:
刀壳(1)、刀架(14)和刀片(2),所述刀壳(1)上设置有内腔,所述刀壳(1)上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出刀口(34),所述刀片(2)设置在刀架(14)上,所述刀架(14)可与刀片(2)一同在所述内腔中往靠近或远离出刀口(34)的方向移动;
扳机(3),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刀壳(1)上,使所述扳机(3)能够在所述内腔中转动且所述扳机(3)局部外露于所述刀壳(1)外,所述扳机(3)用于驱动所述刀架(14)与所述刀片(2)一同往靠近出刀口(34)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刀片(2)能伸出所述出刀口(34)外;
第一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刀架(14)与所述刀片(2)一同往远离出刀口(34)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刀片(2)能缩回所述出刀口(34)内;
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扳机(3)转动的角度,以使所述刀架(14)能将所述刀片(2)固定在内腔中的至少一个预设位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位置可固定的扳机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可在所述刀壳(1)上移动或转动并能与所述扳机(3)相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刀片位置可固定的扳机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定位板(4),所述导向定位板(4)设置在内腔中,所述限位机构可在导向定位板(4)上滑动,所述导向定位板(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定位槽,所述限位机构上设置有导向凸块(6),所述导向凸块(6)能进入导向定位槽并与之相配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刀片位置可固定的扳机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调节板(7)和限位板(8),所述调节板(7)通过限位板(8)与扳机(3)相配合,所述刀壳(1)上开设有与内腔连通的限位开口,所述限位板(8)设置在内腔中,所述调节板(7)可在限位开口中移动并带动限位板(8)在内腔中移动,所述扳机(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能与限位板(8)相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刀片位置可固定的扳机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固定块(33),所述固定块(33)设置在限位板(8)上,所述固定部为设置在扳机(3)上的台阶面,所述台阶面能与固定块(33)相抵顶,以限制所述固定块(33)在台阶面上移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位置可固定的扳机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动机构和连接板(9),所述联动机构、连接板(9)设置在内腔中,所述联动机构分别与扳机(3)、连接板(9)啮合连接,所述连接板(9)和刀架(14)相连,所述连接板(9)能与所述刀壳(1)相配合,以使所述刀架(14)能将所述刀片(2)固定在内腔中的至少一个预设位置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刀片位置可固定的扳机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9)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部,所述刀壳(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部,各所述连接部分别与对应的导向部配合,以使所述刀架(14)能将所述刀片(2)固定在内腔中的至少一个预设位置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刀片位置可固定的扳机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10)、第二传动齿轮(11)和第一齿条(12),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0)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1)可转动地安装在内腔中,且第二传动齿轮(11)的齿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传动齿轮(10)的齿数,所述第一齿条(12)与扳机(3)相连且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0)啮合,所述连接板(9)上设置有第二齿条(5),所述第二齿条(5)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1)啮合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刀片位置可固定的扳机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方便装配的安装部(13),所述安装部(13)分别设置在第二传动齿轮(11)和第二齿条(5)上,或者是,所述安装部(13)分别设置在第一传动齿轮(10)、第二传动齿轮(11)和第二齿条(5)上;所述安装部(13)间能位置对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位置可固定的扳机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性件(15)和换刀机构,所述刀片(2)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刀架(14)上,所述第二弹性件(15)设置在刀架(14)上,所述刀片(2)上设置有卡孔(16),所述第二弹性件(15)能穿过卡孔(16)并能与刀架(14)、刀壳(1)的内壁一同配合以限制刀片(2)脱离内腔,所述换刀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弹性件(15)发生形变以使所述刀片(2)能脱离所述内腔。
CN202121409937.6U 2021-06-23 2021-06-23 刀片位置可固定的扳机刀 Active CN2160005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09937.6U CN216000593U (zh) 2021-06-23 2021-06-23 刀片位置可固定的扳机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09937.6U CN216000593U (zh) 2021-06-23 2021-06-23 刀片位置可固定的扳机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00593U true CN216000593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85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09937.6U Active CN216000593U (zh) 2021-06-23 2021-06-23 刀片位置可固定的扳机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005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46834B2 (en) * 2020-09-04 2022-09-20 Able Treasure Enterprise Limited Trigger knif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46834B2 (en) * 2020-09-04 2022-09-20 Able Treasure Enterprise Limited Trigger knif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30735B (zh) 复位机构、吻合器及医疗器械
CN113500632A (zh) 刀片位置可固定的扳机刀
CN216000593U (zh) 刀片位置可固定的扳机刀
US11446834B2 (en) Trigger knife
TW364879B (en) Printer
ES2959433T3 (es) Cúter multiusos
EP2629125B1 (en) Optical fiber cutter, and optical fiber cutter unit
KR20090091095A (ko) 프린터 장치
CN114795344A (zh) 电动腔镜直线型切割吻合器的传动结构
CN112171722A (zh) 指推式安全刀具
CN216330937U (zh) 蜗杆导轨型切纸结构及具有其的热敏打印机
CN210612173U (zh) 复位装置及包含其的吻合器和医疗器械
CN110228084B (zh) 扳机刀
CN208867220U (zh) 一种带锁紧螺母的美工实用刀具
CN214055357U (zh) 一种扳机刀
CN220218572U (zh) 一种回弹定位两用刀具
CN215605989U (zh) 电动腔镜直线型切割吻合器的传动结构
CN109129582A (zh) 一种带锁紧螺母的美工实用刀具
CN219430369U (zh) 一种横切机刀轴结构
JP3855766B2 (ja) つま切り器
CN218082970U (zh) 一种气动剪刀
CN214727565U (zh) 切割装置及打印机
CN220208768U (zh) 一种紧急分闸装置的防护罩
CN214055356U (zh) 指推式安全刀具
CN219466631U (zh) 一种锁止装置及具有该锁止装置的踏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