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18572U - 一种回弹定位两用刀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弹定位两用刀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18572U
CN220218572U CN202321867505.9U CN202321867505U CN220218572U CN 220218572 U CN220218572 U CN 220218572U CN 202321867505 U CN202321867505 U CN 202321867505U CN 220218572 U CN220218572 U CN 2202185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handle
shell
positioning assembly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6750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建福
潘明祥
姚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Xingwei To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Xingwei To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Xingwei To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Xingwei To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6750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185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185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185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Kni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回弹定位两用刀具,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壳体的刀座、手柄和定位组件;刀片可拆卸的安装于刀座,按压转动手柄适于驱使刀座沿壳体进行移动,直至刀片部分伸出壳体以进行切割或更换刀片;刀座适于通过手柄的回弹转动以带动刀片收缩于壳体内以进行收纳;在刀片处于收纳、切割以及更换状态时,操作定位组件适于对刀片的运动进行锁定。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定位组件能够对刀片的不同运动状态进行锁定;一方面可以避免收纳状态的刀片被误操作伸出;另一个方面可以保证刀片在切割时,使用者无需一直握持手柄,以方便对切割过程;再一方面可以确保刀片更换过程中,使用者无需握持手柄,利用双手进行刀片的更换以提高便捷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回弹定位两用刀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刀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回弹定位两用刀具。
背景技术
开箱刀是一种专门用于割开各种纸箱包装,因为其锋利、体积小等特点被广泛使用;尤其是现在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开箱刀更加受到家庭使用喜爱。为了保证开箱刀的使用安全,现有的开箱刀一般都设置有安全装置。在使用时,使用者必须通过手部握持安全装置才能够将刀片伸出壳体以进行使用;在松开安全装置后,刀片可以自动的收缩至壳体内。但是,现有的手捏回弹式开箱刀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的缺陷:
(1)现有的开箱刀在进行切割时缺少定位功能,使得在进行纸箱的切割时,使用者必须对安全装置进行握持;进而在对纸箱进行多角度的切割时,不方便使用者进行操作。
(2)现有的开箱刀在进行刀片的更换时,要么是将刀座转出进行刀片的更换,要么需要一直握持安全装置将刀片伸出以进行更换。这就导致刀片的更换过程要么较为繁杂,要么不方便操作导致比较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不同工作状态进行定位和自动回弹的两用刀具。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回弹定位两用刀具,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刀座、手柄和定位组件;刀片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刀座,按压转动所述手柄适于驱使所述刀座沿所述壳体进行移动,直至所述刀片部分伸出所述壳体以进行切割或更换所述刀片;所述刀座适于通过所述手柄的回弹转动以带动所述刀片收缩于所述壳体内以进行收纳;在所述刀片处于收纳、切割以及更换状态时,操作所述定位组件适于对所述刀片的运动进行锁定。
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适于通过位置变化对所述刀片的运动进行锁定;或,所述定位组件适于通过长度变化对所述刀片的运动进行锁定。
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滑动安装于所述壳体;当所述刀片进行收纳时,所述定位组件适于沿所述壳体的第一方向进行滑动,进而与限制所述刀片进行伸出的第一位置进行配合,以实现对所述刀片向伸出所述壳体方向的运动趋势进行锁定;当所述刀片进行切割或更换时,所述定位组件还适于沿所述壳体的第一方向进行滑动,进而与限制所述刀片进行收缩的第二位置进行配合,以实现对所述刀片向所述壳体内部收缩的运动趋势进行锁定。
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滑动安装于所述壳体;当所述刀片进行收纳时,所述定位组件适于沿所述壳体的第一方向进行滑动,进而与限制所述刀片进行伸出的第一位置进行配合,以实现对所述刀片向伸出所述壳体方向的运动趋势进行锁定;当所述刀片进行切割或更换时,所述定位组件适于沿所述壳体的第二方向进行滑动,进而与限制所述刀片进行收缩的第二位置进行配合,以实现对所述刀片向所述壳体内部收缩的运动趋势进行锁定。
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驱动件和弹性件;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且部分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锁止件弹性滑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锁止件与所述驱动件之间通过凸轮结构进行配合;当所述刀片于不同状态进行锁定时,所述驱动件适于沿所述壳体进行运动,进而通过所述凸轮结构以驱使所述锁止件向所述定位组件长度增加的方向进行移动,直至与限制所述刀片进行不同运动的对应位置进行配合。
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适于和所述刀片、所述刀座以及所述手柄中的至少一个进行配合,进而对处于不同状态的所述刀片进行锁定。
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适于安装于所述壳体的边缘或左右一侧。
优选的,所述刀座滑动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腔前部;所述手柄通过第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后部下侧并通过上端与所述刀座进行配合;所述刀座和/或所述手柄与所述壳体通过弹性件进行连接;当进行所述刀片的切割或更换时,向上握持所述手柄以挤压驱使所述刀座通过导向结构带动所述刀片平移伸出所述壳体;当进行所述刀片的收纳时,松开所述手柄以使得所述刀座在弹性件的弹力下带动所述刀片收缩至所述壳体内。
优选的,所述手柄的上端安装有滚动件;所述手柄适于通过所述滚动件与所述刀座后端倾斜设置的配合部进行滚动挤压配合。
优选的,所述滚动件为滚轮,所述滚动件通过轴与所述手柄的上端转动配合;或,所述滚动件为球形,所述滚动件与所述手柄的上端球铰配合或通过轴转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前端一侧安装有按压板;所述刀座包括刀座本体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安装于所述刀座本体的前部,所述刀片适于通过所述限位板卡接安装于所述刀座本体的前部;当进行所述刀片的更换时,所述限位板正对所述按压板,进而按压所述按压板以挤压驱使所述限位板解除对所述刀片的卡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在壳体上安装定位组件,从而在刀片处于收纳、切割以及更换状态时,都能够对刀片的运动状态进行锁定。一方面可以避免收纳状态的刀片被误操作伸出;另一个方面可以保证刀片在切割时,使用者无需一直握持手柄,以方便对切割过程;再一方面可以确保刀片更换过程中,使用者无需握持手柄,利用双手进行刀片的更换以提高便捷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组件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柄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刀片收纳未锁定时图5所示定位组件与图6所示手柄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刀片收纳锁定时图5所示定位组件与图6所示手柄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刀片伸出锁定时图5所示定位组件与图6所示手柄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刀片收纳未锁定时图5所示定位组件与图10所示手柄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刀片收纳锁定时图5所示定位组件与图10所示手柄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刀片伸出锁定时图5所示定位组件与图10所示手柄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图14所示定位组件安装于壳体后部与手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图14所示定位组件安装于壳体上部与刀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中刀座本体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中处于刀片收纳状态时图17所示刀座与手柄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中处于刀片伸出状态时图17所示刀座与手柄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中刀座本体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中刀片安装于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由前向后剖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壳体100、开口101、避让口102、滑槽103、穿孔104、导向块105、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20、刀片200、卡槽210、安全装置3、手柄31、挤压部311、滚动件312、第一锁止块313、第二锁止块314、定位组件32、推板321、滑板322、耐磨板323、旋钮324、锁止套325、第一弹簧326、刀座4、刀座本体41、导向槽410、插槽411、挤压边412、牵引槽413、挡板414、卡块415、限位板42、限位槽420、卡板421、压板422、第二弹簧500、按压板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的具体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1至图23所示,一种回弹定位两用刀具,包括壳体100以及安装于壳体100的刀座4和安全装置3。用于切割的刀片200可拆卸的安装于刀座4上;安全装置3包括手柄31和定位组件32;手柄31可以转动安装于壳体100,手柄31和刀座4之间相互进行配合。在按压手柄31以进行绕壳体100进行转动的过程中,手柄31可以驱使刀座4沿壳体100的内腔进行滑动,直至刀片200的部分伸出壳体100的外部,此状态的刀具可以进行切割或进行对刀片200进行更换。在松开手柄31后,刀座4可以通过手柄31的回弹转动以带动刀片200重新收缩于壳体100内以进行收纳。
在刀片200处于收纳、切割以及更换状态时,均可以通过操作定位组件32来实现对刀片200的运动进行锁定。在刀片200处于收纳状态时对其进行锁定,可以避免刀片200被误操作伸出,以确保刀具收纳状态的安全性。在刀片200处于切割状态时对其进行锁定,可以保证使用者无需一直握持手柄31,从而可以方便刀具应对不同的切割使用场景,以提高刀具的使用便捷性。在刀片200处于更换状态时对其进行锁定,确保使用者无需握持手柄31也可以保持刀片200的伸出状态,进而可以方便使用者利用双手进行刀片200的更换过程,在提高便捷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刀片200更换过程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定位组件32对刀片200的运动状态进行锁定的配合方式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的四种。
配合方式一:如图7至图9、图11至图13和图15所示,由于手柄31是用来驱动刀座4来带动刀片200进行运动的;因此通过定位组件32与手柄31进行配合可以实现对刀片200运动状态的锁定。即通过定位组件32对驱动源进行锁定来实现对刀片200运动状态的锁定。
配合方式二:如图16所示,由于刀座4是作为刀片200运动的承载件;因此通过定位组件32与刀座4进行配合可以实现对刀片200运动状态的锁定。即通过定位组件32对承载件进行锁定来实现对刀片200运动状态的锁定。
配合方式三:定位组件32可以直接与刀片200本身进行配合来实现对刀片200运动状态进行锁定。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刀片200处于伸出状态的锁定,定位组件32与刀片200的更换过程不能发生干涉。即刀片200处于伸出状态时,定位组件32与刀片200的配合位置位于刀片200的后部,使得定位组件32对刀片200向后收缩至壳体100内的运动趋势被限制,而刀片200向外进行拔出更换的运动趋势未被限制。
配合方式四:定位组件32可以在刀片200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时与不同的部件进行配合,进而实现对刀片200运动状态的锁定。为了方便理解,下面可以通过两个具体的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具体例一,在刀片200处于收纳状态时,定位组件32可以和刀座4进行配合来对刀片200进行锁定;在刀片200处于伸出壳体100的状态时,由于刀座4的位置发生变化,此时定位组件32可以通过和手柄31进行配合来实现对刀片200运动状态的锁定。
具体例二,在刀片200处于收纳状态时,定位组件32可以和刀片200进行配合来实现锁定;在刀片200处于伸出壳体100的状态时,由于刀座4和刀片200的位置均发生变化,此时定位组件32可以通过和刀座4进行配合来实现对刀片200运动状态的锁定。
本实施例中,定位组件32的具体安装位置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的三种。
安装位置一:如图7至图9和图11至图13所示,定位组件32安装于壳体100左右两侧中的一侧。
安装位置二:如图15所示,定位组件32安装于壳体100边缘轮廓的后侧。
安装位置三:如图16所示,定位组件32安装于壳体100边缘轮廓的上侧;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壳体100需要进行握持,因此定位组件32的安装位置于壳体100的边缘轮廓的上侧尽量的向前设置,以避免定位组件32与壳体100的握持过程发生干涉。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3所示,壳体100边缘轮廓的前侧设置有用于刀片200进行伸出的开口101,壳体100边缘轮廓的下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手柄31的避让口102。因此,壳体100边缘轮廓的前侧和下侧不方便进行定位组件32的设置。
同时,对于上述的安装位置一,定位组件32的锁定配合方式可以采用上述的配合方式一至四中的任一;对于上述的安装位置二,定位组件32的锁定配合方式可以优选采用上述的配合方式二、三以及四中的具体例二;对于上述的安装位置三,定位组件32的锁定配合方式可以优选采用上述的配合方式一。
本实施例中,定位组件32对刀片200运动状态的锁定,可以是通过自身的位置变化来实现的,也可以是通过自身的长度变化来实现的。为了方便进行理解,下面可以针对定位组件32的不同锁定方式进行说明。
一、针对定位组件32通过自身的位置变化来进行对刀片200运动状态的锁定。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如图7至图9以及图11至图13所示,定位组件32滑动安装于壳体100。当刀片200进行收纳时,定位组件32可以沿壳体100进行滑动,进而与限制刀片200进行伸出的第一位置进行配合,以实现对刀片200向伸出壳体100方向的运动趋势进行锁定。当刀片200进行切割或更换时,定位组件32可以沿壳体100进行滑动,进而与限制刀片200进行收缩的第二位置进行配合,以实现对刀片200向壳体100内部收缩的运动趋势进行锁定。
可以理解的是,定位组件32分别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进行配合时沿壳体100进行滑动的方式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的两种实施例。
实施例一:如图11至图13所示,当刀片200进行收纳时,定位组件32可以沿壳体100的第一方向进行滑动,进而与限制刀片200进行伸出的第一位置进行配合,以实现对刀片200向伸出壳体100方向的运动趋势进行锁定。当刀片200进行切割或更换时,定位组件32还可以沿壳体100的第一方向进行滑动,进而与限制刀片200进行收缩的第二位置进行配合,以实现对刀片200向壳体100内部收缩的运动趋势进行锁定。
由上述的内容可知,定位组件32的锁定配合方式有多种,为了方便对上述实施例一进行理解,下面以定位组件32采用上述的锁定配合方式一进行说明。
具体的,如图3、图4、图6至图9所示,壳体100的一侧设置有滑槽103,定位组件32滑动安装于滑槽103内;手柄31的一侧设置有锁止部。
初始时,如图7中(1)所示,定位组件32位于滑槽103的第一端;此时如图7中(2)所示,定位组件32与锁止部在手柄31的转动方向上间隔,以使得手柄31处于自由状态。
当需要对处于收纳状态的刀片200进行锁定时,如图8中(1)所示,可以推动定位组件32沿滑槽103由第一端滑动至第二端;此时如图8中(2)所示,定位组件32与锁止部上限制手柄31进行转动的第一位置进行配合,以使得手柄31向壳体100内转动的趋势被限制,即手柄31无法驱使刀座4带动刀片200进行伸出运动。
当需要对处于伸出状态的刀片200进行锁定时,如图9中(1)所示,可以推动定位组件32沿滑槽103由第一端滑动至第二端;此时如图9中(2)所示,定位组件32与锁止部上限制手柄31进行回弹复位的第二位置进行配合,以使得手柄31向壳体100外部转动的趋势被限制,即手柄31无法驱使刀座4带动刀片200进行收缩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定位组件32沿滑槽103由第一端向第二端滑动,可以是从后向前滑动,也可以是从前向后滑动。为了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可以在壳体100靠近滑槽103的一侧设置锁定和解锁相关的标志。
同时,锁止部可以是凸起结构也可以是凹陷结构;为了方便理解,下面以凸起结构的锁止部进行说明;凸起结构的锁止部的具体结构一般有两种。
第一种,如图6至图9所示,锁止部包括第一锁止块313,则锁止部对应的第一位置为第一锁止块313的上侧,锁止部对应的第二位置为第一锁止块313的下侧。当需要对刀片200进行收纳锁定时,定位组件32可以通过沿滑槽103的滑动与第一锁止块313的上侧进行相抵配合,以使得手柄31向壳体100内部转动的趋势被锁定。当需要对刀片200进行伸出锁定时,此时手柄31可以带动第一锁止块313同步进行位置变化,进而通过定位组件32沿滑槽103的滑动,可以使定位组件32与第一锁止块313的下侧相抵,以实现对手柄31向壳体100外部转动的趋势进行锁定。
第二种,锁止部包括第一锁止块313和第二锁止块314;第一锁止块313和第二锁止块314均靠近滑槽103的同一端;则锁止部对应的第一位置为第一锁止块313的上侧,锁止部对应的第二位置为第二锁止块314的下侧。当需要对刀片200进行收纳锁定时,定位组件32可以通过沿滑槽103的滑动与第一锁止块313的上侧进行相抵配合,以使得手柄31向壳体100内部转动的趋势被锁定。当需要对刀片200进行伸出锁定时,此时手柄31可以带动锁止部同步进行位置变化,进而通过定位组件32沿滑槽103的滑动,可以使定位组件32与第二锁止块314的下侧相抵,以实现对手柄31向壳体100外部转动的趋势进行锁定。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对于锁止部的两种具体结构中,第一种比较适合手柄31转动设定角度后,定位组件32相对于手柄31的位置变化较小的情况,第二种比较适合手柄31转动设定角度后,定位组件32相对于手柄31的位置变化较小的情况。
实施例二:如图11至图13所示,当刀片200进行收纳时,定位组件32可以沿壳体100的第一方向进行滑动,进而与限制刀片200进行伸出的第一位置进行配合,以实现对刀片200向伸出壳体100方向的运动趋势进行锁定。当刀片200进行切割或更换时,定位组件32可以沿壳体100的第二方向进行滑动,进而与限制刀片200进行收缩的第二位置进行配合,以实现对刀片200向壳体100内部收缩的运动趋势进行锁定。
由上述的内容可知,定位组件32的锁定配合方式有多种,为了方便对上述实施例一进行理解,下面以定位组件32采用上述的锁定配合方式一进行说明。
具体的,如图3、图4、图10至图13所示,壳体100的一侧设置有滑槽103,定位组件32滑动安装于滑槽103内;手柄31的一侧间隔设置有第一锁止块313和第二锁止块314;第一锁止块313和第二锁止块314分别靠近滑槽103的两端。
初始时,如图11中(1)所示,定位组件32位于滑槽103的中部;此时如图11中(2)所示,定位组件32分别与第一锁止块313以及第二锁止块314在手柄31的转动方向上间隔,以使得手柄31处于自由状态。
当需要对处于收纳状态的刀片200进行锁定时,如图12中(1)所示,可以推动定位组件32沿滑槽103由中部滑动至第一端;此时如图12中(2)所示,定位组件32可以和第二锁止块314的上侧进行相抵配合,以使得手柄31向壳体100内转动的趋势被限制,即手柄31无法驱使刀座4带动刀片200进行伸出运动。
当需要对处于伸出状态的刀片200进行锁定时,如图13中(1)所示,可以推动定位组件32沿滑槽103由中部滑动至第二端;此时如图13中(2)所示,定位组件32可以和第一锁止块313的下侧进行相抵配合,以使得手柄31向壳体100外部转动的趋势被限制,即手柄31无法驱使刀座4带动刀片200进行收缩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锁止块314的上侧即为手柄31上限制刀片200进行伸出的第一位置;第一锁止块313的下侧即为手柄31上限制刀片200进行收缩的第二位置。并且,定位组件32沿滑槽103由中部向第一端滑动,可以是从后向前滑动,也可以是从前向后滑动。为了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可以在壳体100靠近滑槽103的一侧设置锁定和解锁相关的标志。
针对滑动锁定的定位组件32的具体结构有多种,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如图3至图5所示,定位组件32包括推板321和滑板322;推板321于壳体100的外侧滑动安装于滑槽103,滑板322位于壳体100的内部并与推板321进行可拆卸的连接。在进行对刀片200的锁定时,可以于壳体100的外部操纵推板321沿滑槽103进行滑动,进而可以带动滑板322与手柄31上相应的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进行相抵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利用推板321和滑板322的可拆卸结构,可以方便进行定位组件32的安装。并且,推板321和滑板32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卡扣连接和螺纹连接等。为了进一步的降低滑板322的磨损。可以在滑板322的内侧设置耐磨板323与手柄31上对应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进行相抵配合。
二、针对定位组件32通过自身的长度变化来进行对刀片200运动状态的锁定。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如图14所示,定位组件32包括驱动件和弹性件;驱动件安装于壳体100且部分位于壳体100的外部;锁止件弹性滑动安装于壳体100内部,锁止件与驱动件之间通过凸轮结构进行配合。当刀片200于不同状态进行锁定时,驱动件可以沿壳体100进行运动,进而通过凸轮结构以驱使锁止件向定位组件32长度增加的方向进行移动,直至与限制刀片200进行不同运动的对应位置进行配合。
本实施例中,驱动件驱使锁止件进行移动以改变定位组件32自身长度的具体方式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的两种。
具体方式一:如图14所示,驱动件为旋钮324,锁止件为锁止套325;旋钮324通过中部转动安装于壳体100,旋钮324的第一端位于壳体100的外部,旋钮324的第二端位于壳体100的内部;锁止套325与旋钮324的第二端之间通过凸轮结构进行配合,同时锁止套325和壳体100之间通过第一弹簧326进行弹性连接。当需要对刀片200的运动进行锁定时,通过操纵旋钮324进行转动设定的角度,进而通过凸轮结构可以驱使锁止套325向远离旋钮324的方向进行轴向移动并拉伸第一弹簧326,直至锁止套325与限制刀片200进行运动的相应配合位置进行插接或相抵。当需要解除对刀片200运动状态的锁定时,可以操纵旋钮324反向转动设定的角度,进而锁止套325在第一弹簧326的弹力下沿凸轮结构进行复位,直至脱离与限制刀片200进行运动的相应配合位置的插接或相抵。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锁止套325在凸轮结构的驱使下进行轴向的移动,需要对锁止套325在圆周方向的转动自由度进行限制。而第一弹簧326不仅可以提供锁止套325进行复位的弹力,还可以提供限制锁止套325进行圆周转动的限制力。当然,也可以将锁止套325与壳体100通过限位结构进行滑动安装,常用的限位结构有花键配合结构等。
具体方式二:驱动件可以为推板321,推板321滑动安装于壳体100;锁止件可以为锁止套325,锁止套325与壳体100进行轴向滑动配合,且锁止套325和壳体100之间通过第一弹簧326进行弹性连接;锁止套325与推板321之间通过凸轮结构进行配合。当需要对刀片200的运动进行锁定时,通过操纵推板321沿壳体100进行滑动,推板321可以通过凸轮结构挤压锁止套325进行轴向移动并拉伸第一弹簧326,直至锁止套325与限制刀片200进行运动的相应配合位置进行插接或相抵。当需要解除对刀片200运动状态的锁定时,操纵推板321沿壳体100进行反向滑动,进而在第一弹簧326的弹力下,锁止套325可以沿轴向进行复位移动,直至脱离与限制刀片200进行运动的相应配合位置的插接或相抵。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如图2、图6、图10、图18和图19所示,刀座4滑动安装于壳体100的内腔前部;手柄31通过第一端转动安装于壳体100的后部下侧并通过上端与刀座4进行配合。刀座4和/或手柄31与壳体100通过弹性件进行连接;当进行刀片200的切割或更换时,向上握持手柄31以挤压驱使刀座4通过导向结构带动刀片200平移伸出壳体100。当进行刀片200的收纳时,松开手柄31以使得刀座4在弹性件的弹力下带动刀片200收缩至壳体100内。通过手柄31直接对刀座4进行挤压以实现刀片200的伸出,松开手柄31后刀片200可以在弹性件的弹力下进行收缩;相比较传统方式,本实施例通过手柄31对刀座4进行驱动的方式更为的简单,并且还可以降低一定的生产成本。
具体的,如图3、图18和图19所示,壳体100的下边缘设置有避让口102,手柄31位于避让口102内与壳体100进行转动连接,进而通过握持手柄31伸出避让口102的部分以驱使手柄31沿避让口102绕安装位置进行转动,可以有效的避免与壳体100发生干涉。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一般优选为弹簧,即第二弹簧500;根据第二弹簧500的安装位置和数量的不同,手柄31和刀座4之间的具体配合结构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的两种。
配合结构一:如图6、图10以及图17至图19所示,手柄31的上端设置有向上凸起的挤压部311,刀座4的后端为倾斜的挤压边412。则刀座4与壳体100之间需要通过第二弹簧500进行连接。初始时,如图18所示,刀座4可以在第二弹簧500的弹力下带动刀片200收缩于壳体100的内部,此时手柄31的挤压部311与刀座4的挤压边412下端相抵。当需要将刀片200进行伸出壳体100时,如图19所示,通过握持手柄31以驱使挤压部311沿挤压边412由下向上进行滑动,进而在挤压部311滑动的过程中,刀座4受到手柄31的挤压可以带动刀片200通过导向结构平移伸出壳体100并拉伸第二弹簧500。在松开手柄31后,刀座4可以在第二弹簧500的弹力下进行向壳体100内部的平移收缩,此过程中手柄31受到刀座4的挤压力也进行复位转动至初始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上述的配合结构一,手柄31也可以通过弹性件与壳体100进行弹性连接。
配合结构二:如图20所示,手柄31的上端设置有向上凸起的挤压部311,刀座4的后端设置有倾斜延伸的牵引槽413,挤压部311可以通过轴与牵引槽413进行滑动配合。则刀座4和壳体100至少有一个和壳体100通过第二弹簧500进行弹性连接即可。配合结构二与配合结构一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区别点在于若手柄31通过第二弹簧500与壳体100进行连接,则通过手柄31与刀座4上的牵引槽413的配合,手柄31可以拉动刀座4进行复位。
应当知道的是,上述的配合结构一和配合结构二中,对于刀片200的伸出,都是通过挤压部311与刀座4的滑动挤压,这就容易导致挤压部311与刀座4的后端的摩擦严重,进而影响手柄31或刀座4的使用寿命。
为了提高手柄31和刀座4的使用寿命,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如图6、图10、图18和图19所示,手柄31的上端的挤压部311上安装有滚动件312;手柄31可以通过滚动件312与刀座4后端倾斜设置的配合部进行滚动挤压配合。通过将挤压部311与刀座4的滑动配合变为滚动配合,可以有效的降低挤压部311与刀座4之间的摩擦力,在有效降低刀片200进行伸出所需要克服的阻力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柄31和刀座4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滚动件312的具体结构一般有两种;第一种,如图6和图10所示,滚动件312为滚轮,则滚动件312可以通过轴与手柄31上端的挤压部311进行转动安装。第二种,滚动件312为球形,则滚动件312与手柄31上端的挤压部311可以通过球铰进行安装或通过轴进行转动安装。
本实施例中,导向结构的具体结构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的两种。
具体结构一:如图4、图17至图20所示,刀座4上设置有直线延伸的导向槽410,壳体100的内侧固定有截面呈矩形的导向块105。刀座4在进行安装时,可以将导向槽410与导向块105进行对齐的滑动配合;进而刀座4可以在手柄31的驱使下通过导向槽410相对于导向块105进行平移滑动。
具体结构二:可以在壳体100上设置呈直线延伸的导向槽410;刀座4可以通过自身的上下边缘轮廓于导向槽410进行滑动配合,或者刀座4通过设置截面呈矩形的导向块105与导向槽410进行滑动配合;进而刀座4可以在手柄31的驱使下通过导向槽410相对于导向块105进行平移滑动。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如图2和图23所示,壳体100的前端一侧安装有按压板600。刀座4包括刀座本体41和限位板42,限位板42安装于刀座本体41的前部,刀片200可以通过限位板42卡接安装于刀座本体41的前部;当进行刀片200的更换时,限位板42的位置正好对应按压板600,进而操纵按压板600可以挤压驱使限位板42解除对刀片200的卡接,以便于将刀片200直接沿壳体100的前部开口101抽出,然后将新的刀片200重新沿开口101插入刀座本体41上再松开按压板600,则限位板42可以通过弹性复位以实现对新的刀片200进行卡接,以确保新的刀片200被稳定的安装于刀座本体41上。相比较将刀座4移出壳体100以进行刀片200更换的方式,本申请可以有效的简化刀片200的更换过程。
本实施例中,如图17和图22所示,刀座本体41的前部第一侧通过结构筋形成有插槽411,插槽411的宽度与刀片200的宽度适配。限位板42安装于刀座本体41的第二侧,限位板42可以通过设置的卡板421与刀片200的非刀刃区域设置的卡槽210进行卡接,进而对刀片200沿插槽411进行滑动的自由度进行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插槽411延伸长度小于刀片200的长度,在进行更换刀片200时,新的刀片200通过与插槽411内侧的相抵,可以确保刀片200上的卡槽210能够正对限位板42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限位板42的具体结构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的三种。
结构一:如图20和21所示,限位板42为条状的弹性板,限位板42的上端分别设置有垂直于刀片200的卡板421和压板422,压板422的延伸高度大于卡板421的延伸高度;限位板42的下端设置有限位槽420。刀座本体41的前部第二侧下端设置有挡板414和卡块415。当进行限位板42的安装时,限位板42可以将下端穿过挡板414并通过限位槽420与卡块415进行配合;当进行刀片200的更换时,按压板600可以驱使压板422带动限位板42绕下端向远离刀座本体41的方向进行翘曲,直至卡板421与刀片200脱离卡接。在松开按压板600后,限位板42可以自行进行形变复位,直至通过卡板421与新的刀片200进行卡接。
结构二:刀片200上设置的卡槽210呈U形;限位板42通过弹性件弹性滑动安装于刀座本体41的第二侧,限位板42上设置有垂直于刀片200的卡板421。当进行刀片200的更换时,按压板600可以和压板422之间通过楔形挤压结构以带动限位板42沿卡槽210的开口方向进行弹性滑动,直至卡板421与刀片200上的卡槽210脱离卡接。在松开按压板600后,限位板42可以通过弹性复位直至通过卡板421与新的刀片200进行卡接。
结构三:刀片200上的卡槽210为孔形;限位板42通过弹性件弹性滑动安装于刀座本体41的第二侧,限位板42上分别设置有垂直于刀片200的卡板421和压板422,压板422的延伸高度大于卡板421的延伸高度。当进行刀片200的更换时,按压板600可以驱使压板422带动限位板42沿垂直于刀片200的方向进行弹性滑动,直至卡板421与刀片200上的卡槽210脱离卡接;在松开按压板600后,限位板42可以通过弹性复位,直至通过卡板421与新的刀片200进行卡接。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上述的结构一,卡槽210可以为U形,也可以为孔形;若卡槽210为孔形,则卡槽210的长度需要满足限位板42翘曲时,卡板421与卡槽210沿翘曲方向不发生干涉。同时,对于结构一和结构三,压板422不参与刀片200的卡接,即压板422与刀片200不接触。为了方便后续内容描述,后续内容以上述的结构一为例。
本实施例中,按压板600的具体结构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的两种。
结构一:如图2、图4和图23所示,壳体100的一侧设置有穿孔104;按压板600为条状的弹性板,按压板600通过第一端固定安装于壳体100的内侧,按压板600的第二端可以通过穿孔104伸至壳体100的外部。当进行刀片200的更换时,限位板42上的压板422正对壳体100的穿孔104,进而通过挤压按压板600的第二端以驱使按压板600发生绕第一端向靠近刀片200方向的翘曲,直至按压板600通过第二端挤压限位板42上的压板422以带动卡板421与刀片200脱离卡接。在松开按压板600的第二端后,按压板600可以自行进行弹性复位。
结构二:壳体100的一侧设置有穿孔104,按压板600滑动安装于穿孔104,且按压板600与壳体100之间通过弹性件进行弹性连接。当进行刀片200的更换时,限位板42上的压板422正对壳体100的穿孔104,进而通过挤压按压板600以驱使按压板600相抵于限位板42上的压板422以带动卡板421与刀片200脱离卡接。在松开按压板600后,按压板600可以在弹性件的弹力下进行弹性复位。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壳体100包括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各为壳体100的一半。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之间通过可拆卸结构进行连接以形成所需的壳体100。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之间的可拆卸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常见的有螺钉连接和卡扣连接等。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申请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回弹定位两用刀具,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刀座、手柄和定位组件,刀片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刀座,其特征在于:按压转动所述手柄适于驱使所述刀座沿所述壳体进行移动,直至所述刀片部分伸出所述壳体以进行切割或更换所述刀片;所述刀座适于通过所述手柄的回弹转动以带动所述刀片收缩于所述壳体内以进行收纳;在所述刀片处于收纳、切割以及更换状态时,操作所述定位组件适于对所述刀片的运动进行锁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弹定位两用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适于通过位置变化对所述刀片的运动进行锁定;
或,所述定位组件适于通过长度变化对所述刀片的运动进行锁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弹定位两用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滑动安装于所述壳体;
当所述刀片进行收纳锁定时,所述定位组件适于沿所述壳体进行滑动,进而与限制所述刀片进行伸出的第一位置进行配合;
当所述刀片进行切割锁定或更换锁定时,所述定位组件适于沿所述壳体进行滑动,进而与限制所述刀片进行收缩的第二位置进行配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弹定位两用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驱动件和锁止件;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且部分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锁止件弹性滑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锁止件与所述驱动件之间通过凸轮结构进行配合;
当所述刀片于不同状态进行锁定时,所述驱动件适于沿所述壳体进行运动,进而通过所述凸轮结构以驱使所述锁止件向所述定位组件长度增加的方向进行移动,直至与限制所述刀片进行不同运动的对应位置进行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弹定位两用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适于和所述刀片、所述刀座以及所述手柄中的至少一个进行配合,进而对处于不同状态的所述刀片进行锁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弹定位两用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适于安装于所述壳体的边缘或左右一侧。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回弹定位两用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滑动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腔前部;所述手柄通过第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后部下侧并通过上端与所述刀座进行配合;所述刀座和/或所述手柄与所述壳体通过弹性件进行连接;
当进行所述刀片的切割或更换时,向上握持所述手柄以挤压驱使所述刀座通过导向结构带动所述刀片平移伸出所述壳体;
当进行所述刀片的收纳时,松开所述手柄以使得所述刀座在弹性件的弹力下带动所述刀片收缩至所述壳体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弹定位两用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上端安装有滚动件;所述手柄适于通过所述滚动件与所述刀座后端倾斜设置的配合部进行滚动挤压配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回弹定位两用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件为滚轮,所述滚动件通过轴与所述手柄的上端转动配合;
或,所述滚动件为球形,所述滚动件与所述手柄的上端球铰配合或通过轴转动配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弹定位两用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端一侧安装有按压板;所述刀座包括刀座本体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安装于所述刀座本体的前部,所述刀片适于通过所述限位板卡接安装于所述刀座本体的前部;
当进行所述刀片的更换时,所述限位板正对所述按压板,进而按压所述按压板以挤压驱使所述限位板解除对所述刀片的卡接。
CN202321867505.9U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回弹定位两用刀具 Active CN2202185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67505.9U CN220218572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回弹定位两用刀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67505.9U CN220218572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回弹定位两用刀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18572U true CN220218572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93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67505.9U Active CN220218572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回弹定位两用刀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185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99557A (en) Venetian blind cutting machine
CN201235537Y (zh) 一种可共用刀头的刀具
EP1232841B1 (en) Cutter cassette and cutt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150306775A1 (en) Utility Knife
EP1932623A1 (en) Combined screw strip and strip-advancing mechanism for a screw driving gun
US11607818B1 (en) Pocket knife
JPS6149079A (ja) 掛け金装置
KR20210007816A (ko) 단일-작동의 전환가능한 유틸리티 나이프와 스크래퍼
EP0048077B1 (en) Refillable blade type knife
CN220218572U (zh) 一种回弹定位两用刀具
US7040208B2 (en) Cutter cassette and cutting device
CN116872258A (zh) 一种回弹定位两用刀具
CN113500632A (zh) 刀片位置可固定的扳机刀
JP3673493B2 (ja) 手動鉛筆削り
US20050246901A1 (en) Reciprocating power tool
CN216000593U (zh) 刀片位置可固定的扳机刀
CA2315664C (en) Adjustable safety utility knife
CN213920430U (zh) 具有收放式笔夹的按动笔
CN112406365B (zh) 具有收放式笔夹的按动笔
CN217969630U (zh) 一种座椅装置及婴儿推车
CN218614195U (zh) 一种便于更换刀片的折叠刀
CN217869664U (zh) 一种裁切装置
CN111140101A (zh) 开关锁系统及窗体
CN220741243U (zh) 一种可调档美工刀
CN218815741U (zh) 一种杠杆结构多锁点锁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