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98133U - 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四向校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四向校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98133U
CN215998133U CN202121966375.5U CN202121966375U CN215998133U CN 215998133 U CN215998133 U CN 215998133U CN 202121966375 U CN202121966375 U CN 202121966375U CN 215998133 U CN215998133 U CN 2159981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ounting plate
lifter
pressure roller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6637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龙
唐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Zhongyue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Zhongyue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Zhongyue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Zhongyue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6637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981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981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981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aightening Metal Sheet-Like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四向校直装置,其特点是包括机架部、四辊校直部、升降移动驱动部、水平移动驱动部;机架部包括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的底部分别设置在带钢宽度方向的两侧,且沿带钢宽度方向与底座滑动连接;升降移动驱动部设置在机架部上部;水平移动驱动部与机架部连接;四辊校直部包括第一安装板、上压辊部、侧压辊部和托辊部;第一安装板和第一机架、第二机架滑动连接;第一安装板与升降移动驱动部连接;上压辊部、侧压辊部和托辊部设置在第一安装板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各功能组件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精密但易于制作,便于组装,可以快速简便的进行校直孔尺寸和位置的精确调整。

Description

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四向校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四向校直装置。
背景技术
焊接焊管通常称为焊管,是用钢板或带钢经过卷曲成型后焊接制成的焊管,较小口径的焊管采用直缝焊,大口径焊管则多采用螺旋焊。焊管产品的钢种和品种规格极为繁多,其性能要求也是各种各样的,所有这些应随着用户要求或工作条件的变化而加以区分。大口径厚壁方形焊管,也称为钢制冷弯型材,它是以钢板或带钢为母材,经冷弯曲加工成型后,再经高频焊接而成,大口径厚壁方形焊管在众多行业内有广泛的用途。传统的大口径厚壁方形焊管生产方式包括:1)使用与最终产品尺寸相称的钢板坯材,利用折弯机将其折弯,经过辊轧封闭、搭焊、焊接和矫直整形,最终形成大口径厚壁型方形焊管。采用这种方式生产大口径方形焊管,由于折弯机一次只能折叠方形焊管的一个边,而且每次只能生产一根焊管,生产效率不高;此外,这种方式生产的焊管,即使经矫直整形,方形焊管的各个面也会出现不同程度扭曲变形的现象,导致方形焊管内应力不平衡,影响方管质量;2)首先将钢带卷压、焊接成圆管,再将圆管挤压成方管,这种方式要经过圆管卷压和圆管压方两道生产工序,其生产工艺复杂,使用设备众多,生产成本较高;并且在圆管在挤压成方管时,由于圆管的抗压性力较大,生产消耗的机械能较大,生产效率较低;3)采用滚压成型工艺以带钢为原料进行连续生产制作,其加工工艺通常是带钢放卷→双边去毛刺→粗成型→精成型→焊接→内外焊珠去除→初定径→涡流探伤→热处理→定径校直→抛光,最后将加工出的焊管进行定长裁切,即可得到成品焊管。矫直机是对金属型材、棒材、管材、线材等进行矫直的设备。矫直机通过矫直辊对棒材等进行挤压使其改变直线度。一般有两排矫直辊,数量不等。也有两辊矫直机,依靠两辊(中间内凹,双曲线辊)的角度变化对不同直径的材料进行矫直。缺点是在方形焊管滚压成型生产线中,不同规格的焊管所需模具不同,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还会准备一些冷门规格的模具,模具数量多,造价昂贵;由于模具质量较重,模具的拆装费工费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装置后期还需要人工逐个调节,设备自动化程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在方形焊管滚压成型生产线中,不同规格的焊管所需模具不同,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还会准备一些冷门规格的模具,模具数量多,造价昂贵;由于模具质量较重,模具的拆装费工费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装置后期还需要人工逐个调节,设备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四向校直装置,各功能组件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精密但易于制作,便于组装,可以快速简便的进行距离的精确调整,设备制造方可以标准化批量生产同一规格的各个模块,设备采购方根据自身多种规格方形焊管产品的规格在一套系统内进行精确调整,节省模具备件的购置费,安装调试时间短,设备自动化水平高,节省人力,提高设备生产效率。
2.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四向校直装置,其特点是包括机架部、四辊校直部、升降移动驱动部、水平移动驱动部;所述机架部包括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所述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一体连接,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的底部分别设置在带钢宽度方向的两侧,且第一机架、第二机架沿带钢宽度方向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升降移动驱动部设置在机架部上部;所述水平移动驱动部与机架部连接,带动机架部沿带钢宽度方向滑动;所述四辊校直部包括第一安装板、上压辊部、侧压辊部和托辊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一机架、第二机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与升降移动驱动部连接;所述上压辊部、侧压辊部和托辊部设置在第一安装板上,上压辊部、侧压辊部和托辊部围成的腔体为供管材校直的校直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压辊部包括第一轴承座和上压辊、上压辊轮,上压辊轮通过轴承套在上压辊上,上压辊的两端通过第一轴承座与第一安装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托辊部包括第二轴承座和托辊、托辊轮,托辊轮通过轴承套在托辊上,托辊的两端通过第二轴承座与第一安装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移动驱动部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一涡轮蜗杆减速机,第一涡轮蜗杆减速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安装板上端连接;第一涡轮蜗杆减速机的输入轴与第一伺服电机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机架、第二机架与底座之间设置滑动固定组件;所述滑动固定组件包括滑动衬板、直角压板和固定螺栓;所述滑动衬板设置在第一机架/第二机架和底座之间,直角压板压设在第一机架/第二机架和底座上,所述固定螺栓连接直角压板和底座,第一机架、第二机架均通过滑动固定组件与底座实现沿带钢宽度方向滑动,调节校直孔的轴线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固定组件还包括挡块,所述直角压板上设置缺口,所述挡块设置在缺口内,挡块通过螺栓与底座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水平移动驱动部包括第二伺服电机、第一蜗杆升降机,第一蜗杆升降机的输出轴与机架部连接,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蜗杆升降机的输入轴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侧压辊部包括第一侧压辊轮组件、第一支撑座、横向调距组件、第二侧压辊轮组件、第二支撑座;第一侧压辊轮组件、第一支撑座和第二侧压辊轮组件、第二支撑座分别对称设置在上压辊部、托辊部的两侧;所述第一侧压辊轮组件包括第一侧压辊轮、第一转轴,第一侧压辊轮穿设在第一转轴外侧,第一转轴的两端与第一支撑座连接,第一支撑座与第一安装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侧压辊轮组件包括第二侧压辊轮、第二转轴,第二侧压辊轮穿设在第二转轴外侧,第二转轴的两端与第二支撑座连接,第二支撑座与第一安装板滑动连接;所述横向调距组件包括第三伺服电机、第二涡轮蜗杆减速机、第三涡轮蜗杆减速机、第一升降机、第二升降机、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涡轮蜗杆减速机连接,第二涡轮蜗杆减速机连接第一传动轴和第一升降机的输入轴;第一升降机与第一安装板连接,第一升降机的输出轴与第二支撑座旋转连接;第一传动轴与第三涡轮蜗杆减速机连接,第三涡轮蜗杆减速机连接第二升降机的输入轴,第二升降机与第一安装板连接,第二升降机的输出轴与第一支撑座旋转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降机、第二升降机为涡轮丝杆升降机。
在本实用新型中,机架部、上压辊部、侧压辊部、托辊部都是实现各自功能的独立模块部件,上压辊部、侧压辊部、托辊部安装在第一安装板上,通过与机架部在竖直方向的滑动连接,调整校直孔的轴线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侧压辊部采用联动分体式调节,实现相向或相背运动,使校直孔的大小与生产的管材规格相适应;机架部整体可在带钢宽度方向进行运动,使校直孔的轴线在水平方向与管材滚压成型方向一致。当生产不同规格的方形焊管时,只需要调节第一安装板的高度、侧压辊部的间距、机架部在带钢宽度方向的位置,操作简单,方便,工作效率高。
3.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各功能组件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精密但易于制作,便于组装,可以快速简便的进行校直孔尺寸和位置的精确调整,设备制造方可以标准化批量生产同一规格的各个模块,设备采购方根据自身多种规格方形焊管产品的规格在一套系统内进行精确调整,节省模具备件的购置费,安装调试时间短,设备自动化水平高,节省人力,提高设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四辊校直部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机架;2-第二机架;3-底座;4-第一安装板;5-校直孔;6-上压辊轮;7-托辊轮;8-第一伺服电机;9-第一涡轮蜗杆减速机;10-滑动衬板;11-直角压板;12-第二伺服电机;13-第一蜗杆升降机;14-第一支撑座;15-第二支撑座;16-第一侧压辊轮;17-第一转轴;18-第二侧压辊轮;19-第二转轴;20-第三伺服电机;21-第二涡轮蜗杆减速机;22-第三涡轮蜗杆减速机;23-第一升降机;24-第二升降机;25-第一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四向校直装置,其特点是包括机架部、四辊校直部、升降移动驱动部、水平移动驱动部;机架部包括第一机架1和第二机架2,第一机架1和第二机架2一体连接,第一机架1和第二机架2的底部分别设置在带钢宽度方向的两侧,且第一机架1、第二机架2沿带钢宽度方向与底座3滑动连接;升降移动驱动部设置在机架部上部;水平移动驱动部与机架部连接,带动机架部沿带钢宽度方向滑动;四辊校直部包括第一安装板4、上压辊部、侧压辊部和托辊部;第一安装板4和第一机架1、第二机架2滑动连接;第一安装板4与升降移动驱动部连接;上压辊部、侧压辊部和托辊部设置在第一安装板4上,上压辊部、侧压辊部和托辊部围成的腔体为供管材校直的校直孔5。
上压辊部包括第一轴承座和上压辊、上压辊轮6,上压辊轮6通过轴承套在上压辊上,上压辊的两端通过第一轴承座与第一安装板4连接。
托辊部包括第二轴承座和托辊、托辊轮7,托辊轮7通过轴承套在托辊上,托辊的两端通过第二轴承座与第一安装板4连接。
升降移动驱动部包括第一伺服电机8、第一涡轮蜗杆减速机9,第一涡轮蜗杆减速机9的输出轴与第一安装板4上端连接;第一涡轮蜗杆减速机9的输入轴与第一伺服电机8连接。
第一机架1、第二机架2与底座3之间设置滑动固定组件;滑动固定组件包括滑动衬板10、直角压板11和固定螺栓;滑动衬板10设置在第一机架1/第二机架2和底座3之间,直角压板11压设在第一机架1/第二机架2和底座3上,固定螺栓连接直角压板11和底座3,第一机架1、第二机架2均通过滑动固定组件与底座3实现沿带钢宽度方向滑动,调节校直孔5的轴线位置。
滑动固定组件还包括挡块,直角压板11上设置缺口,挡块设置在缺口内,挡块通过螺栓与底座3固定连接。
水平移动驱动部包括第二伺服电机12、第一蜗杆升降机13,第一蜗杆升降机13的输出轴与机架部连接,第二伺服电机12的输出轴与第一蜗杆升降机13的输入轴连接。
侧压辊部包括第一侧压辊轮组件、第一支撑座14、横向调距组件、第二侧压辊轮组件、第二支撑座15;第一侧压辊轮组件、第一支撑座14和第二侧压辊轮组件、第二支撑座15分别对称设置在上压辊部、托辊部的两侧;第一侧压辊轮组件包括第一侧压辊轮16、第一转轴17,第一侧压辊轮16穿设在第一转轴17外侧,第一转轴17的两端与第一支撑座14连接,第一支撑座14与第一安装板4滑动连接;第二侧压辊轮组件包括第二侧压辊轮18、第二转轴19,第二侧压辊轮18穿设在第二转轴19外侧,第二转轴19的两端与第二支撑座15连接,第二支撑座15与第一安装板4滑动连接;横向调距组件包括第三伺服电机20、第二涡轮蜗杆减速机21、第三涡轮蜗杆减速机22、第一升降机23、第二升降机24、第一传动轴25;第三伺服电机20的输出轴与第二涡轮蜗杆减速机21连接,第二涡轮蜗杆减速机21连接第一传动轴25和第一升降机23的输入轴;第一升降机23与第一安装板4连接,第一升降机23的输出轴与第二支撑座15旋转连接;第一传动轴25与第三涡轮蜗杆减速机22连接,第三涡轮蜗杆减速机22连接第二升降机24的输入轴,第二升降机24与第一安装板4连接,第二升降机24的输出轴与第一支撑座14旋转连接。
第一升降机23、第二升降机24为涡轮丝杆升降机。
在本实用新型中,机架部、上压辊部、侧压辊部、托辊部都是实现各自功能的独立模块部件,上压辊部、侧压辊部、托辊部安装在第一安装板4上,通过与机架部在竖直方向的滑动连接,调整校直孔5的轴线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侧压辊部采用联动分体式调节,实现相向或相背运动,使校直孔5的大小与生产的管材规格相适应;机架部整体可在带钢宽度方向进行运动,使校直孔5的轴线在水平方向与管材滚压成型方向一致。当生产不同规格的方形焊管时,只需要调节第一安装板4的高度、侧压辊部的间距、机架部在带钢宽度方向的位置,操作简单,方便,工作效率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四向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部、四辊校直部、升降移动驱动部、水平移动驱动部;所述机架部包括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所述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一体连接,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的底部分别设置在带钢宽度方向的两侧,且第一机架、第二机架沿带钢宽度方向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升降移动驱动部设置在机架部上部;所述水平移动驱动部与机架部连接,带动机架部沿带钢宽度方向滑动;所述四辊校直部包括第一安装板、上压辊部、侧压辊部和托辊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一机架、第二机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与升降移动驱动部连接;所述上压辊部、侧压辊部和托辊部设置在第一安装板上,上压辊部、侧压辊部和托辊部围成的腔体为供管材校直的校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四向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辊部包括第一轴承座和上压辊、上压辊轮,上压辊轮通过轴承套在上压辊上,上压辊的两端通过第一轴承座与第一安装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四向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部包括第二轴承座和托辊、托辊轮,托辊轮通过轴承套在托辊上,托辊的两端通过第二轴承座与第一安装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四向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移动驱动部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一涡轮蜗杆减速机,第一涡轮蜗杆减速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安装板上端连接;第一涡轮蜗杆减速机的输入轴与第一伺服电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四向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第二机架与底座之间设置滑动固定组件;所述滑动固定组件包括滑动衬板、直角压板和固定螺栓;所述滑动衬板设置在第一机架/第二机架和底座之间,直角压板压设在第一机架/第二机架和底座上,所述固定螺栓连接直角压板和底座,第一机架、第二机架均通过滑动固定组件与底座实现沿带钢宽度方向滑动,调节校直孔的轴线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四向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固定组件还包括挡块,所述直角压板上设置缺口,所述挡块设置在缺口内,挡块通过螺栓与底座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四向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驱动部包括第二伺服电机、第一蜗杆升降机,第一蜗杆升降机的输出轴与机架部连接,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蜗杆升降机的输入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四向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压辊部包括第一侧压辊轮组件、第一支撑座、横向调距组件、第二侧压辊轮组件、第二支撑座;第一侧压辊轮组件、第一支撑座和第二侧压辊轮组件、第二支撑座分别对称设置在上压辊部、托辊部的两侧;所述第一侧压辊轮组件包括第一侧压辊轮、第一转轴,第一侧压辊轮穿设在第一转轴外侧,第一转轴的两端与第一支撑座连接,第一支撑座与第一安装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侧压辊轮组件包括第二侧压辊轮、第二转轴,第二侧压辊轮穿设在第二转轴外侧,第二转轴的两端与第二支撑座连接,第二支撑座与第一安装板滑动连接;所述横向调距组件包括第三伺服电机、第二涡轮蜗杆减速机、第三涡轮蜗杆减速机、第一升降机、第二升降机、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涡轮蜗杆减速机连接,第二涡轮蜗杆减速机连接第一传动轴和第一升降机的输入轴;第一升降机与第一安装板连接,第一升降机的输出轴与第二支撑座旋转连接;第一传动轴与第三涡轮蜗杆减速机连接,第三涡轮蜗杆减速机连接第二升降机的输入轴,第二升降机与第一安装板连接,第二升降机的输出轴与第一支撑座旋转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四向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第二升降机为涡轮丝杆升降机。
CN202121966375.5U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四向校直装置 Active CN2159981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66375.5U CN215998133U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四向校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66375.5U CN215998133U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四向校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98133U true CN215998133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94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66375.5U Active CN215998133U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四向校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981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5260B (zh) 成形装置、该成形装置的模板以及成形方法
CN105458727A (zh) 多规格方管滚压成形生产线
WO2012068809A1 (zh) 超大管径直缝焊管成型机组
CN112642898B (zh) 一种带安装槽异形杆的冷弯成型方法
CN106734443A (zh) 回形槽框体加工方法及一种串联镶块拼接弯曲模具
CN102974988B (zh) 一种基于旋压成型制坯的圆筒卷制成形方法
CN106964691A (zh) 一种带网格筋筒形构件柔性复合成形方法
CN215998133U (zh) 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四向校直装置
CN113546997A (zh) 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精成型系统
CN221231985U (zh) 一种铜管矫直机
CN112845715A (zh) 一种数控四轴一次滚弯等曲率成形装备
CN205342455U (zh) 多规格方管滚压成形生产线
CN215998193U (zh) 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五辊挤压装置
CN215998192U (zh) 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导缝装置
CN112642899B (zh) 一种带安装槽异形杆的冷弯成型方法
CN113967672B (zh) 一种直角梯形断面钢管的成型方法
CN117681631A (zh) 一种蜗式型材、蜗式车门防撞杆及其加工方法
CN113649432B (zh) 一种多规格方管滚压成型系统
CN113546998A (zh) 一种调距式轧辊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管材滚压成型装置
CN100509202C (zh) 一种悬臂梁式钢制轮辋的成型方法
CN112404191A (zh) 一种板材弯边卷圆设备
JP2000061535A (ja) 電縫溶接管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CN115815390A (zh) 一种全规格方形焊管滚压成型轧辊组件、下轧辊部及装置
CN210475198U (zh) 一种矩形钢管成型流水线
CN113020904A (zh) C型内开口薄壁金属环形件制作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