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89395U - 一种连接器用密封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器用密封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89395U
CN215989395U CN202121962830.4U CN202121962830U CN215989395U CN 215989395 U CN215989395 U CN 215989395U CN 202121962830 U CN202121962830 U CN 202121962830U CN 215989395 U CN215989395 U CN 215989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sion
elastic
sealing
connector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6283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丽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 Yongsheng
Original Assignee
Baishengba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shengba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shengba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6283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89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89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893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用密封组件,包括:连接器主体,包括相互扣合的下壳体和上壳体,下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密封组件;密封机构,安装于所述下壳体上,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和第二密封组件相抵接实现连接器主体和密封机构的密封。根据本实用新型在连接器上设置密封组件,降低连接器在不使用时裸露放置的可能性,进而降低连接器内部被空气中湿气氧化生锈的概率,保证连接器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器用密封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重载连接器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连接器用密封组件。
背景技术
重载连接器是连接器的一种,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中,也因此被称为“工业连接器”,重载连接器的使用不仅帮助制造商节省安装时间,也能降低生产成本。现有的重载连接器缺乏密封组件,导致重载连接器在不使用时容易裸露放置,久而久之,重载连接器内部的插芯容易被空气中的湿气氧化,进而造成插芯生锈,影响重载连接器的正常使用。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用密封组件,其能够解决连接器内部易被氧化生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用密封组件,包括:
连接器主体,包括相互扣合的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密封组件;
密封机构,安装于所述下壳体上,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和第二密封组件相抵接实现连接器主体和密封机构的密封。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水平固定在下壳体的内侧壁上的第一延伸部以及设置在第一延伸部上的第一密封件。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第一弹性本体、水平安装于第一弹性本体的外侧壁上的第一弹性延伸部以及第二弹性延伸部,所述第一弹性延伸部和第二弹性延伸部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弹性本体、第一弹性延伸部和第二弹性延伸部围设成供第一延伸部插入的第一插槽。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水平固定在盖体的内侧壁上的第二延伸部、竖直固定在第二延伸部上的凸起部以及设置在凸起部上的第二密封件。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第二弹性本体、竖直安装于第二弹性本体上的第三弹性延伸部和第四弹性延伸部,所述第三弹性延伸部和第四弹性延伸部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弹性本体、第三弹性延伸部和第四弹性延伸部围设成供凸起部插入的第二插槽。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部的两侧壁上均形成有第一齿牙,所述第三弹性延伸部和第四弹性延伸部相对的侧壁上均形成有与第一齿牙配合的第二齿牙。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壳体的外侧壁上固定有第一固定延伸部,所述盖体的外侧壁上固定有与第一固定延伸部贴合并配合安装的第二固定延伸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延伸部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延伸部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配合螺栓实现第一固定延伸部和第二固定延伸部的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在连接器上设置密封组件,降低连接器在不使用时裸露放置的可能性,进而降低连接器内部被空气中湿气氧化生锈的概率,保证连接器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连接器用密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下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密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盖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盖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密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盖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密封件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连接器用密封组件,包括连接器主体10和密封机构20,连接器主体10包括相互扣合的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的一端部连接,密封机构20安装于下壳体11的端口处。
如图2和图3、图1所示,下壳体11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密封组件,第一密封组件包括水平固定在下壳体11的内侧壁上的第一延伸部13以及设置在第一延伸部13上的第一密封件14,第一延伸部13位于下壳体11四周的内侧壁上从而围设成圆角矩形,第一延伸部13沿水平方向朝向下壳体11的内部延伸。
具体的,第一密封件14包括第一弹性本体141、水平安装于第一弹性本体141的外侧壁上的第一弹性延伸部142以及第二弹性延伸部143,第一弹性延伸部142和第二弹性延伸部143平行设置,第一弹性本体141、第一弹性延伸部142和第二弹性延伸部143围设成供第一延伸部13插入的第一插槽144,第一弹性本体141、第一弹性延伸部142和第二弹性延伸部143均呈圆角矩形,第一插槽144的开口水平朝向外侧,通过将第一延伸部31水平插入第一插槽144内从而实现第一密封件14与第一延伸部31的固定。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密封机构20包括盖体21,盖体21的一端部密封,盖体21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密封组件,第二密封组件靠近盖体21的另一端部设置,第二密封组件包括水平固定在盖体21的内侧壁上的第二延伸部22、竖直固定在第二延伸部22上的凸起部23以及设置在凸起部23上的第二密封件24,凸起部22沿竖直方向朝向盖体21的外部凸起,凸起部23高出于盖体21的端部平面,第二延伸部22位于盖体21四周的内侧壁上围设成圆角矩形,凸起部23位于第二延伸部22上围设成圆角矩形。
具体的,第二密封件24包括第二弹性本体241、竖直安装于第二弹性本体241上的第三弹性延伸部242和第四弹性延伸部243,第三弹性延伸部242和第四弹性延伸部243平行设置,第二弹性本体241、第三弹性延伸部242和第四弹性延伸部243围设成供凸起部23插入的第二插槽244,第二弹性本体241、第三弹性延伸部242和第四弹性延伸部243呈圆角矩形,第二插槽244的开口竖直朝向外侧,通过凸起部23竖直插入第二插槽244内从而实现第二密封件24与凸起部23的固定。
如图7和图8所示,凸起部23的两侧壁上均形成有第一齿牙231,第一齿牙231由第一底壁和第一侧壁围设而成,第一底壁与凸起部23相互垂直,第一底壁靠近第二延伸部22设置,第一侧壁远离第二延伸部22设置,第一侧壁与第一底壁之间呈锐角设置,第一齿牙231在凸起部23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均围设成环形,第一齿牙231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有多层,第三弹性延伸部242和第四弹性延伸部243相对的内侧壁上均形成有与第一齿牙231啮合的第二齿牙245,第二齿牙245由第二底壁和第二侧壁围设而成,第二底壁与第三弹性延伸部252和第四弹性延伸部253相对的内侧壁相互垂直,第二底壁远离第二弹性本体241设置,第二侧壁靠近第二弹性本体241设置,第二底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呈锐角设置,第二齿牙245在第三弹性延伸部252和第四弹性延伸部253相对的内侧壁上均围设成环形,在凸起部23插入第二插槽244内时,第一齿牙221顺次与对应的第二齿牙245啮合,由于第一齿牙221的第一底壁与第二齿牙245的第二底壁相互抵接,使得第二密封件24不易脱离凸起部23。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4、图5和图1所示,下壳体11的外侧壁上固定有第一固定延伸部111,盖体21的外侧壁上固定有与第一固定延伸部111贴合并配合安装的第二固定延伸部211。第一固定延伸部11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12,第二固定延伸部211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212,第一安装孔112和第二安装孔212配合螺栓30实现第一固定延伸部111和第二固定延伸部211的安装。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延伸部111和第二固定延伸部211通过螺栓30固定后,凸起部23和套在凸起部23上的第二密封件24伸入下壳体11内并抵住套在第一延伸部13的第一密封件14,此时第二弹性本体241抵接住第一弹性延伸部142的上表面从而实现第一密封组件和第二密封组件相抵接,进而实现连接器主体10和密封机构20的密封,通过第一齿牙221与对应的第二齿牙245啮合设置,使得在第二弹性本体241脱离第一弹性延伸部142的上表面或者单独拿取、甩动盖体21时,第二密封件24也不易脱离凸起部23。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8)

1.一种连接器用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器主体,包括相互扣合的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密封组件;
密封机构,安装于所述下壳体上,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和第二密封组件相抵接实现连接器主体和密封机构的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用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水平固定在下壳体的内侧壁上的第一延伸部以及设置在第一延伸部上的第一密封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用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第一弹性本体、水平安装于第一弹性本体的外侧壁上的第一弹性延伸部以及第二弹性延伸部,所述第一弹性延伸部和第二弹性延伸部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弹性本体、第一弹性延伸部和第二弹性延伸部围设成供第一延伸部插入的第一插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用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水平固定在盖体的内侧壁上的第二延伸部、竖直固定在第二延伸部上的凸起部以及设置在凸起部上的第二密封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用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第二弹性本体、竖直安装于第二弹性本体上的第三弹性延伸部和第四弹性延伸部,所述第三弹性延伸部和第四弹性延伸部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弹性本体、第三弹性延伸部和第四弹性延伸部围设成供凸起部插入的第二插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用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两侧壁上均形成有第一齿牙,所述第三弹性延伸部和第四弹性延伸部相对的侧壁上均形成有与第一齿牙配合的第二齿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用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外侧壁上固定有第一固定延伸部,所述盖体的外侧壁上固定有与第一固定延伸部贴合并配合安装的第二固定延伸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用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延伸部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延伸部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配合螺栓实现第一固定延伸部和第二固定延伸部的安装。
CN202121962830.4U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连接器用密封组件 Active CN215989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62830.4U CN215989395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连接器用密封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62830.4U CN215989395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连接器用密封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89395U true CN215989395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80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62830.4U Active CN215989395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连接器用密封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893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58098B2 (ja) コネクタ
JP5788658B2 (ja) コネクタ
US9917389B2 (en) Flat terminal and socket for electrical plug-and-socket connection
JP5730132B2 (ja) 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CN215989395U (zh) 一种连接器用密封组件
JP6150068B2 (ja) コネクタ
CN104638820A (zh) 壳体及具有所述壳体的驱动器
JP2020036497A (ja) 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US20130026161A1 (en) Watertight packing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JP7469075B2 (ja) 樹脂構造体
JP2000161496A (ja) 防水ケース
CN115473072A (zh) 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09786291U (zh) 一种Fakra连接器
JP5999638B2 (ja) 電子ユニット取付構造
JP3175505U (ja)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5198107B2 (ja) コネクタ
CN219107921U (zh) 电路板安装盒及冰箱
CN215872171U (zh) 电控盒、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20523245U (zh) 一种直角输出减速机的安装结构
JP2007220691A (ja) コネクタ
CN214900460U (zh) 一种驱动组件
CN216870645U (zh) 一种新型电能表
JP2013168302A (ja) ジョイント端子及び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CN211630625U (zh) 一种具有防水性能的电控箱
CN213402422U (zh) 出线盒和电气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06

Address after: Unit 6C-001,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 1355 Jinjihu Avenu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Liu Yongsheng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5000 3-2, building 8, No. 2, Shuangdeng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Baishengbai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