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82704U - 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和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 - Google Patents

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和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82704U
CN215982704U CN202022736126.9U CN202022736126U CN215982704U CN 215982704 U CN215982704 U CN 215982704U CN 202022736126 U CN202022736126 U CN 202022736126U CN 215982704 U CN215982704 U CN 215982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uel
mixing chamber
chamber
tub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3612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永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zhou Benbo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ngzhou Benbo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zhou Benbo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ngzhou Benbo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3612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82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82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827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ray-Type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燃料灶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带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和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包括灶具本体、灶芯、喷射器,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室,所述管式加热器设于所述灶芯本体的外周或设于燃烧内腔内壁上以使灶芯本体燃烧时可对管式加热器加热,通过所述管式加热器提供的燃料直接从喷射器喷出和/或导出至混合腔室室内与空气混合后喷出至燃烧内腔内。其通过采用空气与燃料进入混合腔室室内混合,使液体燃料形成空气与燃料的混合物,预先使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物在燃烧内腔燃烧,燃烧率高,且利用燃烧过程产生的热量来加热管式加热器,使管式加热器内的空气与液态燃料汽化,从而替代了现有采用电加热使液态燃料汽化的方式。

Description

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和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燃料灶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和加热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
【背景技术】
经过多年的发展,很多替代燃料不仅仅在车用市场使用,也在广大的酒店和家庭场景使用,如醇基燃料,乙二醇,生物质植物油等,节能,环保,相比液化气等其它燃料更加安全。由于替代燃料的特性性质,在车用、酒店商用、家用市场可以很好的发挥其作用,传统的替代燃料灶具有两种方式,一是带风机,耗量大,无汽化,易损坏,易泄露,存在火灾安全隐患;二是汽化灶,使用直流电,需要长期使用电,不方便,燃烧不好等问题。而且传统的醇基燃油具有火力控制不方便、堵灶芯、油耗高、易漏油等通病,目前市场上大多都是通过在灶具腔体上用电加热,使温度达到液体燃料物理标定值后汽化后燃烧,但这种汽化灶具会出现结构性泄露和制作成本高的问题,导致燃料浪费,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另外采用电加热会有长期使用交流电问题,而且温度的快慢受腔体的大小影响,而影响用户的体验感。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汽化灶具采用电加热导致加热效率低和燃料消耗过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加热管式汽化灶芯的燃料灶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和加热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包括灶具本体、设于灶具本体内具有燃烧内腔的灶芯、设于灶芯上的管式加热器以及设于燃烧内腔内的喷射器,所述燃烧内腔内还设有空气燃料混合腔室,所述灶具本体上还设有用于供给液态燃料的输油管,所述管式加热器一端与输油管连接,另一端与燃烧内腔内的喷射器连接,所述管式加热器设于所述灶芯本体的外周或设于燃烧内腔内壁上以使灶芯本体燃烧时可对管式加热器加热,通过所述管式加热器提供的燃料直接从喷射器喷出和/或导出至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内与空气混合后喷出至燃烧内腔内。
如上所述的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和加热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所述灶具本体上还设有与所述燃烧内腔底部连通的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上还设有回流口。
如上所述的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和加热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所述喷射器至少包括设于燃烧内腔底部直立设置的底部喷射器以及设于燃烧内腔内周壁上且喷口朝斜下方的周向喷射器,所述底部喷射器与周向喷射器通过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在所述灶芯内部联通,所述管式加热器通过一联通管道与所述空气燃料混合腔室联通。
如上所述的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和加热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所述燃烧内腔内还设有点火针,所述点火针包括朝向且靠近所述燃烧内腔底部的下侧点火针和朝向且靠近底部喷射器的上侧点火针。
如上所述的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和加热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还包括位于燃烧内腔上方的测温器。
如上所述的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和加热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所述灶具本体上还设有贯穿至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内的进风管道以及设于灶具本体上的与进风管道连接的风机,所述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入口端连接联通管道以及进风管道,出口连接喷射器。
如上所述的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和加热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所述灶芯包括灶芯内层与灶芯外层,所述灶芯内层与灶芯外层之间为间隙中空连接,所述管式加热器连接在所述灶芯内层上。
如上所述的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和加热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还包括与所述输油管和回流管道连接的存储器。
如上所述的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和加热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所述存储器包括内部具有燃料存储仓的瓶体、设于瓶体上与所述输油管对接的输出管口、设于瓶体上与所述回流管道对接的回流接口,所述回流接口上还设有呼吸阀。
本申请还提供了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和加热管式汽化灶具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旋开存储器开关,开启电源开关,风机启动,将空气导入至燃烧内腔内的空气燃料混合腔室;液态燃料自存储器由输送泵通过输油管、管式加热器进入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再从底部喷射器和周向喷射器输入至燃烧内腔内;
b、上侧点火针和下侧点火针启动点火,将刚从喷射器流出的液态燃料和风机输出的空气混合物点燃燃烧;
c、测温器检测到燃烧内腔温度升高,则点火成功,底部多余的液态燃料从回流管道回流至存储器内回收,
d、通过燃烧使设于燃烧内腔上的管式加热器升温,使内部的液态燃料、以及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内的燃料与空气混合物汽化为燃料气体,且与从风管内的空气一同持续从底部喷射器和周向喷射器喷出至燃烧内腔内保持燃烧;
若上述步骤c中测温器检测到燃烧内腔温度未升高,则第一点火失败,再次启动上侧点火针和下侧点火针启动第二次点火或多次点火,此时回流阀关闭,阻止输油管内部的燃料回流至存储器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和加热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其通过采用空气与燃料进入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内混合,使液体燃料形成空气与燃料的混合物,预先使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物在燃烧内腔燃烧,燃烧率高,且利用燃烧过程产生的热量来加热管式加热器,使管式加热器内的空气与液态燃料汽化,从而替代了现有采用电加热使液态燃料汽化的方式,解决了风机用途单一,燃料消耗过多,依赖用电的问题,而且混合后的空气燃料燃烧充分,加热效率高,使得结构更加简单,使用更加方便、节能,而且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同时减少制造成本。
2、本实用新型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和加热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还具有多余的液态燃料回收的功能,多余燃料回流到储存容器,节省燃料的同时,避免燃料喷射过多渗出引起安全隐患。
3、本实用新型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和加热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喷射器喷出的燃料与风机的空气混合后向下雾化式喷射,风机空气量的大小控制燃料的流量,随着温度和燃料流量开启、关闭,也可以强制关闭,燃料燃烧更加完全,环保,节电,减少噪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和加热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和加热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的示意图二;
图3为灶芯的示意图;
图4为燃料存储器的示意图;
图5为灶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6为灶芯的实施例一示意图二;
图7为灶芯的实施例一示意图三;
图8为灶芯的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9为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如图1至图5所示,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和加热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包括灶具本体9、设于灶具本体内具有燃烧内腔101的灶芯1、设于灶芯1上的管式加热器2以及设于燃烧内腔101内的喷射器3,所述燃烧内腔101内还设有空气燃料混合腔室701,所述灶具本体9 上还设有用于供给液态燃料的输油管91,所述管式加热器2一端与输油管连接,另一端与燃烧内腔101内的喷射器3连接,所述管式加热器2设于所述灶芯1的外周或设于燃烧内腔101内壁上以使灶芯1 燃烧时可对管式加热器2加热,通过所述管式加热器2提供的燃料直接从喷射器3喷出和/或导出至空气燃料混合腔室701内与空气混合后喷出至燃烧内腔内。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和加热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其通过采用空气与燃料进入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内混合,使液体燃料形成空气与燃料的混合物,预先使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物在燃烧内腔燃烧,燃烧率高,且利用燃烧过程产生的热量来加热管式加热器,使管式加热器内的空气与液态燃料汽化,从而替代了现有采用电加热使液态燃料汽化的方式,解决了风机用途单一,燃料消耗过多,依赖用电的问题,而且混合后的空气燃料燃烧充分,加热效率高,使得结构更加简单,使用更加方便、节能,而且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同时减少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灶具本体9上还设有与所述燃烧内腔101底部连通的回流管道92,多余燃料回流到储存容器,节省燃料的同时,避免燃料喷射过多渗出引起安全隐患。
另外,所述喷射器3至少包括设于燃烧内腔101底部直立设置的底部喷射器31以及设于燃烧内腔101内周壁上且喷口朝斜下方的周向喷射器32,所述底部喷射器31与周向喷射器32通过空气燃料混合腔室701在所述灶芯1内部联通,所述管式加热器2通过一联通管道33与所述空气燃料混合腔室701联通。灶具启动后,输油管把燃料输送到管式加热器2,燃料以液态形式流入灶芯内的空气燃料混合腔室701,点火针启动点燃燃料,火焰温度将管式加热器加热,达到一定温度后,空气燃料混合物开始汽化,汽化燃料向上分散到上部喷射器喷出,而且多个喷射器通过内部管道联通,方便管式加热器对其进行供燃料,使得结构更为简单。本方案中,周向喷射器设置有2个,且等高设置。
而且,喷射器安装喷射孔直径在0.5与1毫米之间,直立式喷射器上有带喷孔的罩杯通道,通道上设置带孔火盖,在通道与炉芯底部接触部开有燃料渗透孔;环形喷射器向下斜角喷射,喷射器设置两个以上喷射口。
本方案中,输油管91上还设有输送泵,输送泵为6-12V电磁式无刷泵,可根据空气流量调节流量而调节火力大小。
另外,如图9所示,输油管91上还设有回流阀以及混合装置52,混合装置用于将空气导入以及将输油管上的燃料混合输出至管式加热器2内。其最大的作用是提前将燃料与空气混合形成雾化的燃料- 空气混合物,从而提高燃烧的效率。具体地,所述混合装置52包括壳体521、设于壳体521内的气体腔522以及混合腔523,空气输送管53连接至气体腔522上,雾化喷头连接至混合腔523上,所述气体腔522和混合腔523之间设有若干空气通道524,所述壳体521上还设有与所述混合腔523联通的燃料通道525,从空气输送管导入的空气以及输油管导入的燃料,经过空气通道524以及燃料通道525后进入混合腔里预先混合。本方案中,控制空气与燃料的比在8~14:1 之间最佳。
又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内腔101内还设有点火针,所述点火针包括朝向且靠近所述燃烧内腔101底部的下侧点火针81和朝向且靠近底部喷射器31的上侧点火针82。由于存在多个喷射器,启动点火一段时间,底部喷射器喷出的燃料有可能留在底部,本方案针对该问题,设置回流管92,以最大化使燃烧内腔的燃料回流至存储器,避免造成燃料浪费。
另外,还包括位于燃烧内腔101上方的测温器7。测温器7用于检测燃烧内腔燃烧时火焰的温度,其位置方便与火焰的外焰接触。
而且,所述灶具本体9上还设有贯穿至燃烧内腔101内空气燃料混合腔室701的进风管道71以及设于灶具本体9上的与进风管道71 连接的风机72。风机随着温度控制和调节燃料流量大小,开启、关闭,也可以强制关闭,燃料燃烧更加完全,环保,节电,减少噪音。
灶芯的具体结构为:所述灶芯1包括灶芯内层111与灶芯外层 112,所述灶芯内层111与灶芯外层112之间为间隙中空连接,所述管式加热器2连接在所述灶芯内层111上。中空层方便安装管式加热器,外层主要为封闭设计,为保护层,防止燃料泄露或火焰外燃;内层为燃烧层,主要易受热传热,耐高温,防止加热管烧穿。
本方案中,所述管式加热器2以盘管式缠设在所述灶芯1的外周或燃烧内腔101内壁上。采用缠设的设置方式,能够使管式加热器2 充分与灶芯1的内壁或外壁接触,从而在第一次燃烧时,可快速对管式加热器2进行加热升温,从而提高热消息,提高汽化的速度。而且替代了电加热的方式,省去了电热的结构。使得结构更加简单,使用更加方便、节能,而且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同时减少制造成本。
正如上述方案所说,本申请管式加热器2为设置与外壁或内腔的两种实施方式,对于实施例一,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管式加热器 2设于灶芯1的外周上。这种结构较为简单,易于制造以及安装。
而且,为了更好的贴合效果,所述灶芯1的外周壁上设有螺旋式设计的嵌入槽21。使得管式加热器部分嵌入至嵌入槽21内,从而方便定位安装,而且能够增大管式加热器与灶芯外壁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热效率。
对于管式加热器实施例二,如图8所示,所述管式加热器2设于燃烧内腔101内壁上。该方式与实施例一相比,管式加热器设于燃烧内腔内部,在管式加热器外围设置传热圈,其燃烧时不直接对管式加热器进行加热,防止管式加热器烧穿,而传热圈传热快,使得热效率最高。另外,所述灶芯1上设有贯穿其外周壁连通至燃烧内腔101内的通孔102,所述管式加热器2一端穿过该通孔与外侧的输油管连接。
更进一步地,管式加热器实施例三,所述管式加热器2可缠绕在灶芯1外壁上,且一端从通孔穿入至燃烧内腔内,且内端依然以盘旋缠绕的方式设置在燃烧内腔的内壁上,即管式加热器2缠设在灶芯的内外壁上。
又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内腔101内还设有点火针以及火盖13。另外,管式加热器可采用圆形、方形等多种方式的管道。本方案中管式加热器2一端为与喷射器连接的安装端,可通过该端与环形管式、直喷式、多孔雾化等形式喷射器进行连接,本方案设置空气与燃料的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在输油管91与喷射器3连接端设置环形、方形等多种形式的空气燃料混合腔室701。直喷式喷射器安装端安装在灶芯1底部,环形管式和多孔雾化式安装在灶芯四周内壁上。而燃烧内腔内位于喷射器处设有伞形、锥形多种形式火盖。
本方案中,所述灶芯1位于燃烧内腔101上方设有外翻的边缘 11,所述边缘11上设有若干通风孔12。其满足燃烧的需求。
本方案中,灶具本体可适用于单灶或双灶,其具体结构为,其上设有互相隔离的燃烧室901,供油室902,电器室903,所述灶芯设于燃烧室上,燃烧室、供油室,供油室与电器室电器线外套波纹管或阻燃材料。供油室设置输送泵904,输油管,油路,空气燃料混合腔室;电器室脉冲器905,风机,继电器等,电器室设置控制器,控制器安装紧贴灶具的面板下部,显示屏朝上紧贴面板透明部分;控制器设置按钮、触摸、旋钮式多种开启方式,控制器主要根据灶具的开关,控制点火、流量大小调节、风机启停和风量大小。
而且,脉冲器固定安装在电器盒内,本方案中点火针设置为两个,一个放置在空气燃料混合腔室的喷射器旁,一个放置在灶具炉芯底部,炉芯为圆形,分别设置有温度传统器安装孔,底部设置回流孔,空气燃料混合腔室的喷射器四周设置环形风口,风口为直立扇形,底部的空气燃料混合腔室与扇形风口高度设置一定距离,底部空气燃料混合腔室设置直立喷射器安装孔。温度传感器探头朝上,探头接触到燃烧火焰,温度传感器连接风扇电磁阀,在冷启动状态,风扇电磁阀打开,风扇启动。
本方案还提供了燃料存储器,其与所述输油管91和回流管道92 连接,输油管91设置回流阀。
具体地,所述存储器6包括内部具有燃料存储仓601的瓶体61、设于瓶体61上与所述输油管91对接的输出管口62、设于瓶体61上与所述回流管道92对接的回流接口63,所述回流接口63上还设有呼吸阀。
另外,其燃料存储仓601与壳体之间还设有阻隔防爆材料层,有助于燃烧时不会爆炸,保护存储器,减低灾害发生风险。
具体结构为:输出口有连接管直通燃料存储仓601底部,通过输油管将燃料输送到灶具,输出口最外部用带卡套、丝牙接头,用于连接输出管理,在输送口设置止回阀,防止燃料回流至储存容器和点火困难;储存容器设计成圆形或方形,内部填充有阻隔防爆材料,防止爆炸,储存容器上部开设有输油管口和阻隔防爆材料填充口和阀塞,阀塞上设置有回流口、呼吸阀孔,其中回流口与回流管道连接,在回流口和呼吸阀二通口带自闭阀门,储存容器倾斜达到45度或不謓倾倒时直接关闭阀门;将阀塞拧开,用漏斗连接可添加燃料,燃料添加结束重新拧紧阀即可。
另外,一般存储器与灶具的进油管道之间还需要设置输送管以延长,输送管连接储存容器输油管口,在输送管和储藏容器之间安装有过滤器,输送管内管为耐腐、耐高温软管,软管外部带不锈钢套,防止着火燃烧。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和加热管式汽化灶具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旋开存储器6开关,开启电源开关,风机启动,将空气导入至燃烧内腔内的空气燃料混合腔室701;液态燃料自存储器6由输送泵702通过输油管91、管式加热器2进入空气燃料混合腔室701,再从底部喷射器31和周向喷射器32输入至燃烧内腔101内;
b、上侧点火针82和下侧点火针81启动点火,将刚从喷射器流出的液态燃料和风机输出的空气混合物点燃燃烧;
c、测温器7检测到燃烧内腔温度升高,则点火成功,底部多余的液态燃料从回流管道92回流至存储器6内回收,
d、通过燃烧使设于燃烧内腔上的管式加热器2升温,使内部的液态燃料、以及空气燃料混合腔室701内的燃料与空气混合物汽化为燃料气体,且与从风管内的空气一同持续从底部喷射器31和周向喷射器32喷出至燃烧内腔内保持燃烧;
若上述步骤c中测温器7检测到燃烧内腔温度未升高,则第一点火失败,再次启动上侧点火针82和下侧点火针81启动第二次点火或多次点火,此时回流阀关闭,阻止输油管内部的燃料回流至存储器中。
其流程为:打开储存容器输送管开关,储存器6从呼吸阀进入空气,防止负压影响输送泵吸油,按下灶具上的控制器按钮或触摸开关,风扇72开始启动,输送泵启动,脉冲开始第一次点火,空气燃料混合腔室701有空气燃料混合物从渗透孔喷射出来和周向喷射器雾化喷出,底部和上部的点火针同时产生火化,点燃燃料,温度传感器探头感应至温度,点火针停止点火,燃料喷射过多的部分由回流孔回流到储存容器;若灶具长时间没有使用,脉冲根据温度传感器感应的温度数据启动二次或多次点火,直到燃料燃烧。燃料燃烧温度对周边加热通道管道加热,温度达到70度左右,液体燃料与空气混合物开始成汽化状态,燃料以汽化的形式由向上或向下的喷射器喷射出来,风扇停止转动,输送泵也可以根据按钮或触摸开关大小调节流量大小,火力随着空气流量增加而增大或空气流量减少而减少。再次按钮或触摸开关关闭电源,风机和输送泵停止工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和加热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其通过采用空气与燃料进入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内混合,使液体燃料形成空气与燃料的混合物,预先使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物在燃烧内腔燃烧,燃烧率高,且利用燃烧过程产生的热量来加热管式加热器,使管式加热器内的空气与液态燃料汽化,从而替代了现有采用电加热使液态燃料汽化的方式,解决了风机用途单一,燃料消耗过多,依赖用电的问题,而且混合后的空气燃料燃烧充分,加热效率高,使得结构更加简单,使用更加方便、节能,而且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同时减少制造成本。本申请还具有多余的液态燃料回收的功能,多余燃料回流到储存容器,节省燃料的同时,避免燃料喷射过多渗出引起安全隐患。而且,喷射器喷出的燃料与风机的空气混合后向下雾化式喷射,风机空气量的大小控制燃料的流量,随着温度和燃料流量开启、关闭,也可以强制关闭,燃料燃烧更加完全,环保,节电,减少噪音。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实用新型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带空气燃料混合腔和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灶具本体(9)、设于灶具本体内具有燃烧内腔(101)的灶芯(1)、设于灶芯(1)上的管式加热器(2)以及设于燃烧内腔(101)内的喷射器(3),所述燃烧内腔(101)内还设有空气燃料混合腔室(701),所述灶具本体(9)上还设有用于供给液态燃料的输油管(91),所述管式加热器(2)一端与输油管连接,另一端与燃烧内腔(101)内的喷射器(3)连接,所述管式加热器(2)设于所述灶芯(1)的外周或设于燃烧内腔(101)内壁上以使灶芯(1)燃烧时可对管式加热器(2)加热,通过所述管式加热器(2)提供的燃料直接从喷射器(3)喷出和/或导出至空气燃料混合腔室(701)内与空气混合后喷出至燃烧内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空气燃料混合腔和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本体(9)上还设有与所述燃烧内腔(101)底部连通的回流管道(92),所述回流管道(92)上还设有回流口(5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空气燃料混合腔和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器(3)至少包括设于燃烧内腔(101)底部直立设置的底部喷射器(31)以及设于燃烧内腔(101)内周壁上且喷口朝斜下方的周向喷射器(32),所述底部喷射器(31)与周向喷射器(32)通过空气燃料混合腔室(701)在所述灶芯(1)内部联通,所述管式加热器(2)通过一联通管道(33)与所述空气燃料混合腔室(701)联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空气燃料混合腔和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内腔(101)内还设有点火针,所述点火针包括朝向且靠近所述燃烧内腔(101)底部的下侧点火针(81)和朝向且靠近底部喷射器(31)的上侧点火针(8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空气燃料混合腔和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燃烧内腔(101)上方的测温器(7)。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空气燃料混合腔和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本体(9)上还设有贯穿至空气燃料混合腔室(701)内的进风管道(71)以及设于灶具本体(9)上的与进风管道(71)连接的风机(72),所述空气燃料混合腔室(701)入口端连接联通管道(33)以及进风管道(71),出口连接喷射器(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空气燃料混合腔和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灶芯(1)包括灶芯内层(111)与灶芯外层(112),所述灶芯内层(111)与灶芯外层(112)之间为间隙中空连接,所述管式加热器(2)连接在所述灶芯内层(111)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空气燃料混合腔和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输油管(91)和回流管道(92)连接的存储器(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空气燃料混合腔和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6)包括内部具有燃料存储仓(601)的瓶体(61)、设于瓶体(61)上与所述输油管(91)对接的输出管口(62)、设于瓶体(61)上与所述回流管道(92)对接的回流接口(63),所述回流接口(63)上还设有呼吸阀。
CN202022736126.9U 2020-11-23 2020-11-23 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和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 Active CN215982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36126.9U CN215982704U (zh) 2020-11-23 2020-11-23 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和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36126.9U CN215982704U (zh) 2020-11-23 2020-11-23 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和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82704U true CN215982704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06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36126.9U Active CN215982704U (zh) 2020-11-23 2020-11-23 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和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827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3016847A1 (zh) 一种液体燃料气化燃烧的壁炉
CN103343987B (zh) 一种智能气化炉及其控制方法
CN215982704U (zh) 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和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
CN105509047A (zh) 一种工业型醇基燃料气化燃烧器
CN112484093A (zh) 带空气燃料混合腔室和管式汽化灶芯的灶具及控制方法
CN208253582U (zh) 一种聚热催化型多头燃烧器
CN102980186B (zh) 无压气化液体燃料燃烧器及燃烧炉具
CN205825017U (zh) 一种甲醇灶头及其甲醇炉灶
CN205535788U (zh) 一种工业型醇基燃料气化燃烧器
CN205878255U (zh) 一种高效节能灶具
WO2022095449A1 (zh) 多功能高效节能型醇基生物燃料汽化炉灶
CN212081300U (zh) 一种气化燃烧装置
CN211822530U (zh) 一种喷气式灶燃烧系统及喷气式灶
CN112710011A (zh) 一种醇类燃料灶具
CN211204042U (zh) 一种余热气化增压燃烧器
CN111853868A (zh) 一种醇类燃料灶具
CN203928031U (zh) 一种醇基环保油多用炉器具
CN210511803U (zh) 一种醇基气化壁挂炉
CN111140889A (zh) 涡轮炉壳
CN201672574U (zh) 一种醇基液体燃料气化装置
CN216114178U (zh) 一种醇类燃料灶具
CN112178708A (zh) 一种新型醇基燃烧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15951510U (zh) 应用于燃料灶具上的管式汽化灶芯
CN212299094U (zh) 一种醇类燃料灶具
CN202494143U (zh) 一种防空烧节能燃油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