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81355U - 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的气体接口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的气体接口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81355U
CN215981355U CN202122026693.XU CN202122026693U CN215981355U CN 215981355 U CN215981355 U CN 215981355U CN 202122026693 U CN202122026693 U CN 202122026693U CN 215981355 U CN215981355 U CN 2159813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gas
quick
connector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2669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文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202669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813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813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813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的气体接口机构,包括连接接头和插入接头,连接接头包括用于连接外部气源的固定座,沿供气方向在固定座的前端设置外壳,在外壳内设置用于与插入接头连接的快拆接头;固定座上设置气源接头,在气源接头内设置第一气道,固定座在第一气道的末端设置第一连通腔,外壳的端部与第一连通腔之间设有用于外壳拆卸时进行密封的密封组件;在外壳内部设有第二气道,快拆接头螺接在第二气道的末端;在外壳的表面设有用于在与插入接头连接时进行保护的固定槽;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固定槽和卡板可以实现快速插拔,操作简便,通过利用气压对密封施加压力,实现较高的密封性,并且能够快速更换密封,节省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的气体接口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接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的气体接口机构。
背景技术
医用气体在医疗行业有着很广泛的作用。常用的气体主要包括氧气、医用真空、氮气、二氧化碳等等。目前的医用气体需要使用一种连接装置供病人输入气体。
现有的气体连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漏气、连接不稳定、连接耗时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密封性好、连接可靠、操作方便的一种气体连接机构。现有技术的缺点:1、密封性能差,导致气体外泄;2、连接不可靠,接头有被气体顶出的风险;3、操作不便,不能真正实现快速插拔功能;4、密封圈不易更换,在进行零部件更换时,需要单独配置切断气源的阀门,不具备自动密封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气体接口密封性不好,不易拆卸和更换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进行快速插拔,密封性好,更换拆卸便捷的具有安全保护的气体接口机构。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的气体接口机构,包括连接接头和插入接头,插入接头连接在设备端,连接接头包括用于连接外部气源的固定座,沿供气方向在固定座的前端设置外壳,在外壳内设置用于与插入接头连接的快拆接头;固定座上设置气源接头,在气源接头内设置第一气道,固定座在第一气道的末端设置第一连通腔,外壳的端部螺接在第一连通腔内,在外壳与第一连通腔的侧壁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外壳的端部与第一连通腔之间设有用于外壳拆卸时进行密封的密封组件;在外壳内部设有第二气道,快拆接头螺接在第二气道的末端,外壳对应设有用于容纳快拆接头的第二连通腔,在快拆接头端部与第二连通腔之间设有气芯阀;在外壳的表面设有用于在与插入接头连接时进行保护的固定槽。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组件包括限位座以及设置在第一气道末端与限位座之间的钢球,外壳在靠近限位座所在一侧的端部设置抵接环形台,限位座、抵接环形台均与第二气道同心设置,限位座螺接在第一连通腔内,一端与外壳连接,另一端穿过限位座的中心并在供气时与钢球抵接;限位座在靠近钢球所在的一侧设置与钢球的曲率相匹配的半球形凹槽,在外壳拆卸时,钢球在气源的压力下与半球形凹槽贴合,进行密封。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气道倾斜设置,第一气道的末端朝向钢球背离限位座的一侧,外部气源的气体从第一气道内进入第一连通腔后,对钢球施加向限位座移动的压力。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气芯阀位于第二气道的末端,在气芯阀与外壳之间设置用于将气芯阀压紧在快拆接头端部的弹簧,快拆接头中心设有用于将气体导出的第三气道,气芯阀在靠近快拆接头的一端设有第二密封圈,在被弹簧压紧时,气芯阀通过第二密封圈与第三气道的端部配合。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气道在与插入接头连接的一端设置导向斜面,插入接头的连接端通过导向斜面进入第三气道内,第三气道在与插入接头连接端的配合处设置第三密封圈;沿垂直于第三气道轴心线方向在快拆接头的端部设置拆卸槽口,通过拆卸槽口旋动快拆接头转动,进行拆卸,快拆接头在与外壳的第二连通腔内壁之间设置第四密封圈。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槽均匀设置在外壳靠近插入接头一端的外壁上,固定槽采用L型设计,包括沿外壳轴线方向的导向段以及与导向段相垂直的卡接段,导向段自卡接段延伸至外壳的端部,插入接头在与外壳的连接端设有卡板,卡板沿导向段进入,转动插入接头后,卡板端部进入卡接段,将插入接头与外壳相互扣紧。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外圈设有用于辅助拧紧的多边形凸台。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的气体接口机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外壳的端部和第一连通腔之间设置密封组件,在外壳拆卸时,自动进行密封,并通过固定槽进行连接接头与插入接头之间连接时的保护,操作便捷,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钢球、限位座和抵接环形台配合,在进行供气时,抵接环形台将钢球与限位座隔开,使气体能够顺利流通,在外壳被拆卸时,抵接环形台随外壳移出,钢球在第一气道的进气压力下,将钢球吹向限位座,与限位座上的半球形凹槽进行配合,形成密封,避免漏气,无需单独关闭气源,实现零部件如密封圈的便捷拆卸和更换。
3、本实用新型第一气道倾斜设置,第一气道的末端朝向钢球背离限位座的一侧,保证在钢球不被抵接时,能够在气体压力下向限位座移动,形成密封。
4、本实用新型的气芯阀通过弹簧压紧在快拆接头的端部,通过第二密封圈与第三气道密封配合,在受到插入接头的压力时,把气芯阀顶开,实现供气,能够保证未连接时的密封性。
5、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气道上设置导向斜面,并沿垂直于第三气道轴心线方向在快拆接头的端部设置拆卸槽口,连接和拆卸简便。
6、本实用新型固定槽采用L型结构,包括导向段和卡接段,在插入接头安装时,沿导向段进入,转动后卡板与卡接段相互扣接,不易脱开,操作简便快捷,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接头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接头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座密封状态结构图;
其中,1-连接接头、2-插入接头、3-固定座、4-外壳、5-快拆接头、6-气源接头、7-第一气道、8-第一连通腔、9-第一密封圈、10-第二气道、11-第二连通腔、12-气芯阀、13-固定槽、14-限位座、15-抵接环形台、16-钢球、17-半球形凹槽、18-弹簧、19-第三气道、20-第二密封圈、21-导向斜面、22-第三密封圈、23-拆卸槽口、24-第四密封圈、25-导向段、26-卡接段、27-卡板、28-多边形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一较佳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的气体接口机构,包括连接接头1和插入接头2,插入接头2连接在设备端,连接接头1包括用于连接外部气源的固定座3,沿供气方向在固定座3的前端设置外壳4,在外壳4内设置用于与插入接头2连接的快拆接头5;固定座3上设置气源接头6,在气源接头6内设置第一气道7,固定座3在第一气道7的末端设置第一连通腔8,外壳4的端部螺接在第一连通腔8内,外壳4外圈设有用于辅助拧紧的多边形凸台28,在外壳4与第一连通腔8的侧壁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9,外壳4的端部与第一连通腔8之间设有用于外壳拆卸时进行密封的密封组件;在外壳4内部设有第二气道10,快拆接头5螺接在第二气道10的末端,外壳4对应设有用于容纳快拆接头的第二连通腔11,在快拆接头5端部与第二连通腔11之间设有气芯阀12;在外壳的表面设有用于在与插入接头连接时进行保护的固定槽13。
本实用新型将气芯阀12设置于第二气道10的末端,在气芯阀12与外壳之间设置用于将气芯阀12压紧在快拆接头端部的弹簧18,快拆接头5中心设有用于将气体导出的第三气道19,气芯阀12在靠近快拆接头5的一端设有第二密封圈20,在被弹簧18压紧时,气芯阀12通过第二密封圈20与第三气道19的端部配合,第三气道19在与插入接头2连接的一端设置导向斜面21,插入接头2的连接端通过导向斜面21进入第三气道19内,第三气道19在与插入接头2连接端的配合处设置第三密封圈22;沿垂直于第三气道19轴心线方向在快拆接头5的端部设置拆卸槽口23,通过拆卸槽口23旋动快拆接头5转动,进行拆卸,快拆接头5在与外壳的第二连通腔11内壁之间设置第四密封圈24。
通过螺接的方式,既能保证连接强度,又可以方便的进行拆卸,通过拆卸槽口23进行快拆接头5的旋动和拆卸,不会对接头本身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槽13均匀设置在外壳4靠近插入接头2一端的外壁上,固定槽13采用L型设计,包括沿外壳4轴线方向的导向段25以及与导向段25相垂直的卡接段26,导向段25自卡接段26延伸至外壳4的端部,插入接头2在与外壳4的连接端设有卡板27,卡板27沿导向段25进入,转动插入接头2后,卡板27端部进入卡接段26,将插入接头2与外壳4相互扣紧,在供气时,即使气体压力大,卡板27的存在也可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不会脱开,通过旋动插入接头能够便捷的进行插拔拆卸,连接和脱开简便,提高切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组件包括限位座14以及设置在第一气道7末端与限位座14之间的钢球16,外壳4在靠近限位座所在一侧的端部设置抵接环形台15,限位座14、抵接环形台15均与第二气道10同心设置,限位座14螺接在第一连通腔8内,一端与外壳4连接,另一端穿过限位座14的中心并在供气时与钢球16抵接;限位座14在靠近钢球所在的一侧设置与钢球的曲率相匹配的半球形凹槽17,在外壳4拆卸时,钢球16在气源的压力下与半球形凹槽17贴合,进行密封。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气道7倾斜设置,第一气道7的末端朝向钢球16背离限位座14的一侧,外部气源的气体从第一气道7内进入第一连通腔8后,对钢球施加向限位座14移动的压力,在外壳拆卸时进行密封,在供气状态下,钢球16在抵接环形台15的作用下不与限位座14接触,保持气路的畅通,依靠气芯阀和弹簧实现在于插入接头脱开状态下的密封,在外壳4拆卸时,钢球又可以在气体压力下自动进行密封,实现零部件如密封圈的拆卸与更换,保证密封性,不会漏气,也无需单独设置阀门等部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的气体接口机构在使用时,通过固定座3的气源接头6接口连接外部气源,在拆除外壳4时,钢球16会受到气体压力堵住限位座14上的排气口;供气状态下,弹簧18、气芯阀12和第二密封圈20对气体进行密封,插入接头2连接外壳4,插入接头2的连接端会沿导向斜面21进入第三气道19内,卡板27会卡入固定槽13中,气芯阀12在压力下打开,气体进入插入接头2内;当插入接头2脱开时,气芯阀12会受到弹簧18和气体压力,对气芯阀12实现自动复位并且施加压力进行密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的气体接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接头(1)和插入接头(2),插入接头(2)连接在设备端,连接接头(1)包括用于连接外部气源的固定座(3),沿供气方向在固定座(3)的前端设置外壳(4),在外壳(4)内设置用于与插入接头(2)连接的快拆接头(5);固定座(3)上设置气源接头(6),在气源接头(6)内设置第一气道(7),固定座(3)在第一气道(7)的末端设置第一连通腔(8),外壳(4)的端部螺接在第一连通腔(8)内,在外壳(4)与第一连通腔(8)的侧壁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9),外壳(4)的端部与第一连通腔(8)之间设有用于外壳拆卸时进行密封的密封组件;在外壳(4)内部设有第二气道(10),快拆接头(5)螺接在第二气道(10)的末端,外壳(4)对应设有用于容纳快拆接头的第二连通腔(11),在快拆接头(5)端部与第二连通腔(11)之间设有气芯阀(12);在外壳的表面设有用于在与插入接头连接时进行保护的固定槽(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的气体接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限位座(14)以及设置在第一气道(7)末端与限位座(14)之间的钢球(16),外壳(4)在靠近限位座所在一侧的端部设置抵接环形台(15),限位座(14)、抵接环形台(15)均与第二气道(10)同心设置,限位座(14)螺接在第一连通腔(8)内,一端与外壳(4)连接,另一端穿过限位座(14)的中心并在供气时与钢球(16)抵接;限位座(14)在靠近钢球所在的一侧设置与钢球的曲率相匹配的半球形凹槽(17),在外壳(4)拆卸时,钢球(16)在气源的压力下与半球形凹槽(17)贴合,进行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的气体接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道(7)倾斜设置,第一气道(7)的末端朝向钢球(16)背离限位座(14)的一侧,外部气源的气体从第一气道(7)内进入第一连通腔(8)后,对钢球施加向限位座(14)移动的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的气体接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芯阀(12)位于第二气道(10)的末端,在气芯阀(12)与外壳之间设置用于将气芯阀(12)压紧在快拆接头端部的弹簧(18),快拆接头(5)中心设有用于将气体导出的第三气道(19),气芯阀(12)在靠近快拆接头(5)的一端设有第二密封圈(20),在被弹簧(18)压紧时,气芯阀(12)通过第二密封圈(20)与第三气道(19)的端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的气体接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道(19)在与插入接头(2)连接的一端设置导向斜面(21),插入接头(2)的连接端通过导向斜面(21)进入第三气道(19)内,第三气道(19)在与插入接头(2)连接端的配合处设置第三密封圈(22);沿垂直于第三气道(19)轴心线方向在快拆接头(5)的端部设置拆卸槽口(23),通过拆卸槽口(23)旋动快拆接头(5)转动,进行拆卸,快拆接头(5)在与外壳的第二连通腔(11)内壁之间设置第四密封圈(2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的气体接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13)均匀设置在外壳(4)靠近插入接头(2)一端的外壁上,固定槽(13)采用L型设计,包括沿外壳(4)轴线方向的导向段(25)以及与导向段(25)相垂直的卡接段(26),导向段(25)自卡接段(26)延伸至外壳(4)的端部,插入接头(2)在与外壳(4)的连接端设有卡板(27),卡板(27)沿导向段(25)进入,转动插入接头(2)后,卡板(27)端部进入卡接段(26),将插入接头(2)与外壳(4)相互扣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的气体接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外圈设有用于辅助拧紧的多边形凸台(28)。
CN202122026693.XU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的气体接口机构 Active CN2159813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26693.XU CN215981355U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的气体接口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26693.XU CN215981355U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的气体接口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81355U true CN215981355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79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26693.XU Active CN215981355U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的气体接口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813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61017B (zh) 一种连接器和光纤连接组件
CN113124248B (zh) 一种车辆动力电池冷却管路用面板连接快速接头
CN109058629B (zh) 可带压拔插的盲插流体连接器
CN109296861B (zh) 一种盲插浮动流体连接器
CN212601885U (zh) 一种夹持头和插件装置
CN215981355U (zh) 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的气体接口机构
CN114233959B (zh) 一种带压插拔流体连接器
CN109944994B (zh) 流体连接器组件及其流体连接器
CN113775842A (zh) 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的气体接口机构
WO2020019732A1 (zh) 管接头结构
CN111946922A (zh) 一种公接头组件及设置其的快速接头
CN218239174U (zh) 气密检测装置和气密检测系统
CN105607195B (zh) 一种连接器壳体及使用该连接器壳体的光纤连接器
CN111120756B (zh) 一种液用盲插接头
CN215371478U (zh) 一种流体连接器装置
CN220551642U (zh)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活化测试用自密封快插接头
CN114518622B (zh) 一种快速连接的适配器、保护盒及连接器组件
CN219086192U (zh) 一种对接插拔装置
CN213512576U (zh) 换液连接器
CN213077021U (zh) 一种医用气体终端装置
CN217382106U (zh) 一种带自锁功能的接头
CN216389897U (zh) 一种控制器低压接插件插头
CN217463643U (zh) 一种带浮动功能的快速接头
CN216009913U (zh) 一种流体连接器
CN219796499U (zh) 一种水管快接结构及激光器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